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粵嚟粵掂

[其它] 《廣州通志》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7-5-3 23:5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橡膠工業志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美國和日本的橡膠製品已輸入廣州,主要產品有膠鞋、人力車胎等。在中國橡膠工業萌芽之前,旅居南洋的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已在當地經營橡膠園,開設橡膠工廠,並把橡膠製品運回廣州銷售,與英、美、日等國的橡膠製品競爭,這對中國橡膠工業的誕生起到促進作用。廣州地處東南亞橡膠原料產地,又是中國分佈在東南亞各國華僑的主要僑鄉,1904年中國海南島已開始種植橡膠,這一特殊的經濟和人文地理環境,為廣州橡膠工業的誕生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一
  廣州是中國橡膠工業的發源地。中華民國4年(1915),廣州商人鄧鳳墀和新加坡華僑陳玉波在廣州創辦了“廣東兄弟創制樹膠公司”。這是廣州最早的橡膠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橡膠廠。初期,生產經營的主要產品是膠牙托和膠底鞋。中華民國12年開始生產膠鞋。一些商家看到膠鞋暢銷,紛紛集資辦廠,到中華民國13年全市有“馮強”、“祖光”、“怡怡”等23家橡膠廠。到中華民國25年,全行業職工人數增至4200人,資本總額達110余萬元(銀元),膠鞋年產量1010萬雙,銷到中南各省,並遠銷到東南亞地區和印度。這個時期,廣州橡膠工業得到迅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年),帝國主義列強忙於戰爭,戰後又忙於醫治戰爭創傷,產品大部分供應國內市場,未能大量向外傾銷,當時廣州地區政局比較穩定,使民族工業得到發展。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使廣州橡膠工業遭到嚴重破壞,特別是中華民國27年10月日軍侵佔廣州後,10多家規模較大的膠鞋廠相繼倒閉,能維持生產的只有4家,膠鞋月產量3000雙左右,不及戰前馮強橡膠廠一天的產量。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內交通逐漸恢復,市場擴大,八年抗戰的長期消耗急待補充,刺激了廣州橡膠工業的發展,一些歇業多年的橡膠廠紛紛複業。中華民國35年,廣州橡膠廠增至214家,但僅有83家有機械設備,其餘的131戶是作坊式的個體手工業戶,職工人數達1.3萬人,每月可產膠鞋278萬雙,自行車外胎3.2萬條,翻新輪胎1.7萬條。中華民國36~38年間,由於國內社會政局混亂,通貨膨脹,廣州橡膠工業的發展又嚴重受挫,到1949年能開工或半開工的只有83間,年產膠鞋324萬雙,比上年的729萬雙下降56%。
  二
  1951年,廣州橡膠工業有大小企業214家,其中具有一定規模的膠鞋廠有“新中國”、“模範”、“大中華”、“平安福”等24家。撈國建政初期,撈共廣州市政府為了恢復和扶植橡膠工業的發展,採取了禁止力車胎進口,限制入境客商攜帶橡膠類日用品數量,嚴禁走私,及關稅保護政策。對私營企業則採取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政策,在橡膠供應緊缺的情況下分配原料給企業,通過加工訂貨,扶植企業發展生產。1952年全市橡膠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了71.5%。
  抗美援朝戰爭後,美國等國家對中國進行經濟封鎖,實行橡膠禁運,當時橡膠製品奇缺,特別是橡膠生產資料產品如汽車輪胎、膠管、膠帶、雜製品等。因為撈國建政前廣州橡膠工業主要產品是膠鞋,橡膠生產資料產品多是舶來品。為了度過這個難關,人民政府一方面以7噸大米換1噸生膠的比例轉港進口原料維持生產;另一方面進行經濟改組,調整生產結構,對生產分散、技術基礎薄弱的鞋類企業進行並廠聯營,有計劃地對橡膠廠進行改組轉產,把為工礦文教配套橡膠製品的廠和力車胎廠以及設備較完善、規模較大、產品有信譽的鞋廠保留下來,而對那些沒有連續生產設備的小廠,或經營不善、虧損大的廠,則辦理歇業,或轉產自行車胎、工礦橡膠製品等,逐步解決生產資料橡膠製品的急需。
  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1953~1957年),廣州橡膠工業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以大帶小,以先進帶落後,進行公私合營,全市97戶私營橡膠廠合併為23戶公私合營廠。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為數眾多的橡膠生產手工業戶走上合作化道路,組成20多個生產合作社,使廣州橡膠業的技術力量和生產設備得到集中使用,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和設備利用率。通過加工訂貨、統購包銷,把廣州橡膠工業生產納入計劃經濟軌道,促進了生產發展,1957年廣州橡膠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3.7倍。
  在1958~1960年的3年“大躍進”運動中,企業放鬆了對產品質量的管理,使產品質量曾一度下降。如人力車胎外觀合格率1957年為99.57%,1958年為96.44%,下降3.13個百分點;膠鞋等其他一些產品質量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961年貫徹國務院“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克服了浮誇風,廣州橡膠工業又得到發展,工業總產值1964年比1957年增長1倍,同時還投產了一批新產品,如汽車輪胎、膠管、膠帶、工業手套、農業手套、醫用手套、乳膠絲、橡皮船、乳膠海綿雜品及一些軍用橡膠製品等。
  三
  撈國建政後,雖經過恢復生產和公私合營的調整改造,但橡膠生產企業中除第十一橡膠廠和第一橡膠廠的工藝裝備、生產技術有一定基礎外,其他基本上處於老、小、殘、散的狀態:生產設備技術陳舊,處於30年代水平,大部分設備用了20年以上;生產規模小,以原化工系統的16家企業為例,千人以上只有3家,最小的新中華膠廠只有122人,23家集體所有制企業百人以上的只有9家,最小的國強膠社只有36人;廠房狹窄,生產場地分散,16家全民所有制企業建築面積只有9萬平方米,其中有危房3800平方米,絕大部分是民用建築,有的企業生產點多達10多處,分佈在幾條街,跨越幾個區,離主廠房10多公里。這樣的狀況,造成人力物料的嚴重浪費,很不適應生產的要求。1965年5月,中國橡膠工業公司成立,這是國家試辦的12個托拉斯之一,是一個獨立的統一核算單位,對全國橡膠工業實行統一經營。隨即,廣州成立中國橡膠工業公司廣州分公司,把原屬化工部主管的廣州第十一橡膠廠、原屬廣州市化工系統的7個企業、屬輕工系統管理的9個企業和屬手工業局管理的23個橡膠合作社的人、財、物、產、供、銷,均劃歸廣州分公司管理。按照集中領導、統一管理、合理分工、專業化生產的原則,調整合併為專業性較強的10個全民所有制企業和14個集體所有制合作社。經過初步調整,企業生產佈局有了改善,專業化生產的優勢初步體現,但未能徹底解決橡膠製品中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兩大部類產品失衡的問題。1969年8月停辦“托拉斯”,國家將“廣州分公司”下放給廣州市管理,但企業主要原材料仍屬於國家統配,部管產品的計劃和分配基本按原規定執行,“廣州分公司”的建制仍繼續保留,其管理範圍基本沒變。為此,1970~1975年,又以提高專業化生產水平為目標,按產品分類組成獨立的專業化生產廠。如廣州第一橡膠廠於1970~1973年先後將併入該廠的膠管、膠帶、輪胎、膠板車間搬出去,組建獨立的輪胎廠、膠管廠、膠帶廠,而第一橡膠廠成為生產力車胎的專業化生產廠。經過兩次調整,生產佈局和結構趨於合理。1975年底,生產資料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重的37.4%,生活資料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重的62.6%,出口產品產值占總產值11.9%。在調整企業的同時,對企業進行更新改造,採用以廠帶社的辦法改造小作坊式的經營管理,籌集資金改造舊企業,做到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在化工部和地方財政的支持下,從1965~1981年的16年間,先後以基建、更新改造、科研3項費用等渠道,獲得化工部撥款4000多萬元,省市撥款600多萬元,集體企業合作社事業基金3000多萬元,共1億元的資金,興建了輪胎廠、膠管廠、膠帶廠、橡膠三廠、五廠、七廠、南方廠和機械廠;改造了第一橡膠廠、第二橡膠廠、第十一橡膠廠、人民膠鞋廠、橡膠金屬配件廠、東方橡膠廠、勝利橡膠廠等17個企業;共建廠房60.4萬平方米,更新了一大批通用和專用設備,使橡膠工業生產向著機械化、聯動化發展,普遍實行流水作業生產線,改變了廣州橡膠工業老、小、殘、散及生產資料與生活資料產品結構不合理的狀況,使廣州成為全國橡膠工業的一個較大的新興基地。
  1978年,廣州橡膠行業工業總產值達3.58億元,比1964年增長3倍。主要產品產量與1964年比,輪胎增長48倍;自行車胎外胎增長1.3倍,自行車內胎增長2.4倍;三角帶增長4.7倍;膠管增長8倍;膠鞋增長0.37倍。出口產品有:自行車內外胎、汽車輪胎、膠球鞋、雨鞋、膠球、熱水袋、膠管、夾布膠板等。這個時期(1965~1978年)雖然在“發展生產,保障供給”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干擾,工作中也存在很大的失誤,主要是未能針對國際市場對橡膠製品的需要大量發展出口產品,1978年出口產品產值只有5633萬元,錯過了出口創匯的好時機。
  四
  改革開放給廣州橡膠工業帶來深刻的變化。撈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廣州橡膠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企業由內向型逐步轉為外向型;市區街道和農村鄉鎮橡膠企業如雨後春筍湧現,到1990年有77家,工業總產值達1.51億元,占市橡膠工業總產值的9.85%,整個行業面貌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1.改革開放,促進了外向型經濟發展
  1978年以來,在依靠省、市外貿專業公司正常貿易的同時,大搞“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樣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和自營進出口。為了開拓外貿業務,1978年6月成立了廣州橡膠工業進出口公司。1990年出口產值達2.85億元,比1978年的5633萬元增長了4倍。出口產值占工業產值50%以上的有5戶(東方膠鞋製品有限公司、人民鞋業製品有限公司、第五橡膠廠、膠管廠、第三橡膠廠),年出口創匯100萬美元以上的有12戶(廣州第一橡膠廠、廣州第一橡膠廠一分廠、廣州第二橡膠廠、廣州第三橡膠廠、廣州膠管廠、廣州人民鞋業製品有限公司、廣州第五橡膠廠、廣州第十一橡膠廠、廣州輪胎廠、廣州膠帶製品廠、東方膠鞋製品有限公司、廣州市南方橡膠廠)。到1990年底共創辦“三資”企業6戶(人民公司、東方公司、新前程公司、聯和公司、偉順公司、豐盛公司)。同時在香港創辦新里程等兩家貿易公司,增加了外經外貿工作的渠道和窗口。鄉鎮企業大崗橡膠廠1987年出口膠鞋290萬雙,出口創匯410萬美元,占市鄉鎮企業出口創匯的25%,被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農業部命名為第一批貿工農出口商品生產基地企業,廣州市政府表彰該廠為出口工作成績優異先進企業。1990年,東方橡膠廠出口膠鞋431.44萬雙,該廠產品九成半以上出口,遠銷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被中國外商投資協會授予全國出口創匯先進單位稱號、外商投資雙優先進單位稱號和榮獲化工部“七五”期間膠鞋出口創匯先進單位稱號。廣州第一橡膠廠、廣州第五橡膠廠、廣州膠管廠、廣州第十一橡膠廠和廣州橡膠工業進出口公司也被化工部評為出口先進單位。
  2.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
  1984年,廣州市政府批准廣州橡膠工業總公司為全行業擴大企業自主權的單位,把人、財、物、產、供、銷等權限逐步下放給企業,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1985年,廣州橡膠行業的全民企業開始實行廠長責任制,到1986年所有企業都完成了這項改革。在經濟管理上,推行崗位責任制和經濟承包責任制。企業先以包乾形式建立內部經濟責任制,如產量、質量、消耗、安全包乾,利潤包乾,銷售總額包乾等。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步向企業承包經營責任制發展。各企業在承包經營及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鈎的基礎上,內部層層分解指標,落實責任,與個人收入掛鈎,從而調動了幹部和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活力。1985年,工業總產值達6.19億元,比1984年增長19.79%,首次突破6億大關;全行業保持廠廠盈利,實現利稅1.41億元,比1984年增長18.94%,創歷史最好水平。
  3.加快技術改造,提高產品的競爭能力
  國民經濟發展的“六五”和“七五”計劃期間,技改投資共1.8億元,技改主要項目有54項。1979年前的30年,行業僅引進國外技術設備1台,而從1979年起引進國外先進設備有200多台(套),生產線13條。通過引進英國鄧錄普公司斜交輪胎生產技術,使輪胎生產實現標準化、優質輕量化、系列化,產品達到國外同類型產品先進水平,並在這基礎上成功地開發了子午線輪胎,這種輪胎與傳統的斜交輪胎相比,具有耐磨性好、內生熱量低、抗滑抗震性能好等優點;力車胎通過引進日本彩色自行車胎生產設備,實現自行車胎彩色化、輕便化、多樣化、系列化;膠鞋製品通過技改和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改變了布面膠鞋30年“一貫制”的產品結構,並在布面膠鞋的基礎上又在國內率先開發第三類產品--“橡塑鞋”。生產工藝突破了單一的貼合硫化,實現了熱硫化、冷粘、澆注等多種工藝並舉;材料使用突破了膠加布、布加膠的傳統,廣泛使用合成樹脂、合成革、仿皮革、尼龍泡沫複合料、網眼布等新型材料;膠面膠鞋不僅防水,也防酸、防堿、防臭,實現膠鞋製品的新潮化、輕便化、美觀化。據1979~1990年統計,廣州橡膠行業開發新產品364項,試製投產新花色品種1790個,獲各級優質產品稱號184項,其中獲國家銀質獎6項、國家部優獎28項、省優91項、市優59項。產品品種有:汽車輪胎、力車胎、膠鞋、橡塑鞋、膠管、膠帶、膠雜製品、乳膠製品、再生膠、橡膠設備、模具、金屬配件及印刷包裝等13大門類。產品暢銷國內,遠銷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經過這個時期的技術改造,廣州橡膠工業得到較大的發展,形成了從生產到科研,從設計到製造,從維修設備到製造設備等各方面自我配套能力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1990年,廣州橡膠工業有橡膠加工企業110戶,還有橡膠機械、金屬配件和印刷廠各1戶,並有橡膠工業製品研究所、橡膠中專、橡膠技工學校、橡膠職工大學各1所;職工人數由1950年的2149人,增加到2.10萬人;生膠消耗量由1964年的245.9噸增加到2.76萬噸,增長111.4倍;產品品種由1950年的25種發展到萬種以上,其中自行車胎、膠鞋、膠管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國十大城市的首位;固定資產由1950年246.4萬元增升到3.68億元,增長148倍;橡膠工業總產值由1949年630.7萬元提高到10.65億元,增長168倍,占全市工業總產值3.46%,排行第十一位,居全國十大城市橡膠同行的第三位,僅次於上海和青島;出口產值2.85億元,居全國十大城市橡膠同行的首位。廣州生產的各類橡膠製品已廣泛應用到國民經濟、人民生活及國防軍工等各個方面。

 樓主| 發表於 2007-5-3 23:53:10 | 顯示全部樓層

區街工業志

廣州市的區街工業,創辦於20世紀50年代。1956年,有的街道開始組織居民開展一些服務性的生產。1958年,國內掀起了全民辦工業的熱潮,廣州各區街道的閒散居民,集資獻物,因陋就簡地辦起了846個生產小組(工場)。1960年,市政府全面組織恢復與改善市民經濟生活,區街工業有了新的發展,生產組(工場)發展到2174個,從業人員有60967人,工業總產值達1.18億元。這個時期的街道工業,多數是從事加工生產,為大工廠加工服務。同時,也根據市場需要,發展自己的產品,總計有600多種,其中有42種產品納入國家和省市計劃。棕絲、麻纜、葵籃、絲燈罩、毛筆、刺繡品、蚊香、兒童玩具等產品由外貿部門收購出口。1960年9月,在國民經濟調整中,區街工業結合壓縮城市人口進行調整收縮,至1961年底,生產組(工場)減為458個,從業人員減為1.90萬人。1962年,廣州市手工業局會同各區對街道工業進行調查,把積累了一定資金,有一定技術和設備的259個生產組(工場)(共有職工1.12萬人)轉為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移交廣州市手工業局(即現在的廣州市第二輕工業局),另外45個生產組(共有職工1229人)轉為自負盈虧的供銷組,其餘的生產組(工場)全部解散。
  區街工業的全面收縮,使各街道又出現不少閒散居民,至1962年底,全市就有12萬閒散人員等待就業。由於閒散人員生活無出路,影響了社會的安定,1962年7~8月間,廣州市刮起一股偷渡香港之風。省、市領導對這個問題非常重視,要求街道結合開展『社會主義』教育,妥善解決社會閒散人員的生活出路問題。1963年,市內各行政街道普遍辦起了勞動服務站,把市區閒散居民組織起來,進行加工生產和維修服務。全市還統一制訂了《廣州市街道勞動服務站試行章程》,除對站員條件、經營業務、分配原則、管理機構、組織領導等問題作了具體規定之外,還明確提出了幾個“不准”,如不准服務站的生產專業組在銀行開設獨立帳戶,不准服務站同國營和合作單位爭原料、技術力量和市場,不准服務站搞製造性和商品性的生產,不准站員個人收入超過國營和合作單位同工種、同技術、同勞動條件的工資水平等。當時,街道建立勞動服務站,重新發展區街工業,一要場地,二要設備,三要資金,遇到不少困難,除政府有關部門和國營工廠給予必要的支持外,主要是依靠“五個自找”(自找業務、資金、設備、技術、場地)。沒有資金大家湊,沒有設備自己造,沒有技術就請國營工廠派人教,沒有場地就在空地上架竹棚蓋上瀝青紙作工場。由於堅持依靠群眾,自力更生,勤儉辦站,區街工業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65年,全市街道直接為大工業加工生產的專業組發展到2535個,有6.20萬名閒散居民得到就業安排。加工生產的主要項目有:機械零件、鎖、電筒、電池、電珠、竹器、木器、藤器、紙類、塑料、食品、服裝、針棉織品等共172種。由於當時需要安排就業的人比較多,而國營企業又沒有更多的加工任務,因此,有224個生產小組突破服務站不准搞製造性和商業性生產的規定,利用大工業的廢渣、廢液和邊、角、碎料提煉回收化工原料、金屬材料,生產一些日用工業品,其中小商品就有191種,當年區街工業總產值達到7000萬元。
  1966年5月,全國開始了“文化大革命”。由於受“左”傾錯誤的影響,區街工業被扣上“與國營企業爭原料、技術力量和市場”,“挖『社會主義』牆腳”等帽子,以封、撤、並、改的方式進行整頓。至1968年,區街工業職工減少到不足5萬人,年產值只有6500萬元。社會待業人數又大量增加。1970年5月,廣東省革命委員會印發了《關於整頓鞏固和發展廣州市街道工業的意見》,指出鞏固和發展區街工業對於建設『社會主義』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區街工業如何加強領導和管理及明確經營方向、搞好企業整頓等提出了具體意見,除規定區街工業必須為國家計劃產品配套,接受國營企業的加工訂貨之外,在經營範圍方面有所放寬,允許區街工業生產一些工農業及人民生活需要的短線與缺門產品。這使街道工業出現了轉機。從1971年開始,區街工業不但為國營企業加工生產大批零配件,為農業生產提供各種農機具,而且企業自有產品的產量和花色品種也有所增加。1971~1972年,投放市場的新產品達582種。經過兩年的整頓,區街工業於1972年發展到有廠、社(組)1152個,職工7.98萬人,工業總產值達到2.50億元。
  為了使區街工業能夠穩定地發展,廣州市革命委員會於1973年9月提出對區街工業實行條塊結合,按行業歸口由市屬各工業局管理。隨後,各區、局有組織有計劃地安排區街工業與國營工廠掛鈎定點,為國營企業的生產配套。市屬商業部門也實行工商銜接,根據市場需要,安排區街工業生產各種日用品和小商品。市有關部門還適應區街工業發展的需要,在近郊劃出工業用地共20萬平方米,使越秀、荔灣、東山、海珠4個區分別建立了工業小區,逐步發展了一批區辦企業。1975年8月,市革委會提出逐步把區街工業納入國家計劃的軌道,要求市屬各工業局把由區街工業協作加工的零部件,納入各局的生產,凡區街工業能承擔的加工任務,不要放到市外加工,並有計劃地把一部分產品擴散給區街企業生產,以解決其生產任務不足的問題。1976年,有57%的區街企業為國營企業的產品加工配套,年加工產值達2.81億元,占區街工業總產值的61.4%。不少區街企業還參加市組織的汽車、拖拉機、縫紉機、自行車、照相機、收音機生產的會戰,僅為汽車生產加工配套的就有85個企業,承擔生產零部件343種,年產值2000多萬元。是年底,區街工業發展到有廠、社(組)1131個,職工9.60萬多人,擁有主要設備7000台,廠房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運輸汽車151輛,固定資產6961萬元,工業總產值4.48億元。區街工業通過為國營企業的產品加工配套,使自身得到較大的發展。但是由於過分強調與國營企業掛鈎,區街企業發展自有產品受到限制,因而在1978年調整國民經濟時,由於廣州市汽車、拖拉機生產相繼下馬,區街工業也受到影響,有30%的企業處於半停產狀態,5%的企業完全停業,生產連續兩年下降,工業總產值比1977年下降7.6%,1979年又比1978年下降15.7%,陷於嚴重的困境。
  撈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極大地促進了區街工業的發展。從1980年開始,市政府對區街工業進行了企業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對產品滯銷而又具備轉產條件的企業,幫助它們轉產市場需要的輕紡產品;把生產無出路的企業併入產品適銷對路的企業。為了解決部分企業任務不足的問題,各區還積極開展對外“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生產、補償貿易)業務。1981年,對外來料加工裝配的企業發展到277家,引進各種設備1萬多台(件),當年收取工繳費945萬美元。為了搞活區街企業,各區把128個區屬企業從共負盈虧改為自負盈虧,並對區街企業試行利潤提成,鼓勵企業搞活經營。在廠社內部除推行計件工資外,還實行超額和記分計獎,調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使區街工業逐步擺脫了困境。當年工業總產值達5.2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為了提高區街工業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市政府在政策、資金和用地等方面繼續給予扶持。1982年9月,市政府批轉廣州市區街工業公司《關於整頓區街工業企業問題的報告》,要求各區分期分批搞好企業的整頓,同時強調整頓要與搞好產品結構調整和企業內部改革結合起來。通過這次整頓,一些區街企業的領導班子逐步實現了年輕化,基本做到懂技術,會管理。區街的骨幹企業普遍建立了崗位經濟責任制,整頓了財務和物資管理,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管理水平有所提高,生產經營出現了新的面貌。1983年同整頓前的1981年相比:銷售收入增長49.3%,實現利潤增長58.7%,上繳稅金增長44%,工業總產值達到6.51億元,比1981年增長25%。
  1984年10月,市政府又制定了《廣州市城區集體所有制工業企業若干政策問題的暫行規定》,對區街工業企業的性質作用、生產經營、企業管理、工資福利、收益分配、職工隊伍、管理機構等方面的有關政策問題,都作出了具體規定,使區街企業在經營、分配等方面有了較多的自主權。市政府還劃給區街企業170萬美元的擴權外匯貸款,用於29項設備更新,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為了進一步搞活區街工業企業,市政府於1987年4月作出了《關於發展區街工業若干問題的決定》。接著,撈共廣州市委、市政府又聯合召開廣州市區街工作會議,明確了區街工作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一起上。市委主要領導同志指出:廣州市發展工業,應實行以國營企業為主體,區街工業和鄉鎮企業兩翼齊飛的戰略。會議還印發了《關於加強區街工作的決定》。這兩個文件為解決區街工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對策和具體措施,共作出兩條決定,其中內容有:試行目標所得稅,提高對企業外加工的外匯留成比例,以及搞好企業職工分配等。又劃給市屬8區工業用地59萬平方米,並同意各區補辦歷史用地18萬多平方米,對促進區街工業穩步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87年和1988年,區街工業的幾個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兩年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89年,國民經濟建設進行治理整頓,由於市場疲軟、資金緊缺、產品銷售不暢,一些區街企業出現停產半停產現象,虧損戶和虧損金額增加。撈共廣州市委、市政府於1990年再次召開區街工作會議,作出了《關於發展區街經濟若干問題的規定》,繼續給區街工業以稅收優惠等政策支持,大力促進區街經濟發展。同時,區街企業的內部改革逐步深化,到1990年,已有80%左右的企業實行了風險承包、招標承包和企業內部層層承包。東山區總結推廣芳草街試行股份合作制的經驗,全區試行股份合作制的企業發展到37戶,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越秀區對一些微利和虧損的企業試行租賃經營。各區還對一些企業進行兼併改組,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
  在技術改造和產品發展方面,從1981年開始,區街企業通過與大專院校掛鈎、聘請技術顧問、獎勵有重大貢獻的技術人員等辦法,開發出80多個銷量較大、效益較好的重點產品。1986年以後,每年都有上百個新產品投入生產,使區街工業的產品不斷更新換代,並有53種產品被評為部、省、市的優質產品。1987~1990年,區街工業納入市計劃的技改項目共254項,投入資金1.26億元,優化了區街工業的產品結構和企業結構。
  對外經濟方面,1990年,區街工業從事對外加工裝配的企業發展到380多家,當年收工繳費達2444萬美元。“三資”企業擴展到150戶,累計實際利用外資8806萬美元,年產值6.17億元,銷售收入8.86億元(其中含外銷1.08億美元)。出口產品達到150多種,湧現出10個年出口創匯超過百萬美元的企業。
  企業規模和建設方面,1990年,年產值超過500萬元的有33戶,超過1000萬元的有21戶;年創利潤超過50萬元的有43戶,超過100萬元的有25戶。有19個企業成為廣東省的先進企業,荔灣區廣州電工合金廠被批准為國家二級企業。許多企業還開設各種商場及購銷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以商補工,促進企業的發展。1990年,工辦商業已達到1651戶,全年銷售總額達21.50億元,創造利潤7735萬元。同年,全市區街工業企業發展到1235戶(其中集體企業占87%,“三資”企業占12.2%,國有企業占0.8%),職工8.95萬人(含工辦商業2.48萬人),擁有廠房150萬平方米,主要設備4萬多台(套),固定資產4.60億元。當年,區街工業有五金、機電、家電、塑料、服裝、針織、醫藥、化工、儀錶、傢具、文體用品、工藝美術品、橡膠、皮革、玻璃、食品、日雜、建材等20個自然行業,有920多種產品,其中小五金、小家電的花式品種就有3000多種,形成了行業多、產品多,門類齊全,工貿結合的格局。1990年,區街工業總產值達18.30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6.5%,成為廣州市國民經濟的重要一翼。
  在改革開放中,全市各區街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時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出現了全國知名的“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南華西街。從1979年到1990年的12年間,該街的企業從18家發展到50家,固定資產從90多萬元增加到1億多元(包括部分租賃的廠房設備),企業積累從277萬元增加到5466.40萬元,擁有80年代先進的生產技術設備和嶄新的廠房,可以批量生產機電設備、輸變電工程設備以及電子、玩具、服裝等20大類300多個品種的產品。年產值從八九百萬元增加到1億多元,年利潤從幾十萬元提高到1600多萬元,出口創匯從零發展到2500萬美元。這期間經濟增長速度年均29.12%,稅利年均增長25%,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9.41%,職工隊伍從1222人增加到1716人。在經濟發展、效益提高的基礎上,職工收入有了明顯提高,住房、生產環境和勞動條件大為改善。經濟的發展促進了街道精神文明建設。12年來,在街道經濟發展的同時,該街投入精神文明建設各項事業的資金達800多萬元,為街道廣泛開展各種文化、教育、科研、體育活動提供了較好的物質條件,使群眾多層次的文化生活需要得到較好的滿足,使南華西街初步建設成為“經濟繁榮、文化興旺、道德高尚、社會安定、環境優美”的『社會主義』新街道。
  在廣州這座有數百萬人口的大城市,發展區街工業有著明顯優勢。首先,廣州工業發展歷史悠久,人力資源充沛,技術裝備有靠山,產品有廣闊的市場;其次,經過30多年的發展,區街工業的生產經營、技術設備等方面有了很大的變化,湧現出一批優秀企業,擁有自己的拳頭產品,發展生產有了一定的基礎;第三,廣州位於祖國南疆,居民的海外關係較多,有利於資金和技術引進,發展外向型經濟。但是,由於許多區街企業在橫街窄巷,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問題成為生產進一步發展的制約因素,而且退休人員逐年增加,企業負擔日益加重,至1990年底止,區街工業企業退休職工人數已達3.78萬人,占職工總數的42.3%;此外,仍有相當部分企業設備陳舊,工藝技術落後,積累少,經濟效益差。
  廣州區街工業的興衰,與國民經濟建設形勢息息相關。由於國民經濟建設呈波浪式前進,區街工業也因此而出現起伏變化。當國民經濟建設高潮到來時,國營企業任務充足,區街工業為大工廠加工服務,收舊利廢,得到發展;而當國民經濟調整時期,國營企業的投資壓縮、企業削減,區街工業就受到衝擊,舉步維艱。加上資金短缺,生產條件差,勞動力素質低,在發展中困難重重。然而區街工業拾遺補缺,生產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日用工業品和許多行業所需的各種產品,較好地解決了社會閒散人員的就業問題,發展壯大了區街經濟,有利於各區和行政街道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有利於廣州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目前,廣州區街工業正繼續朝著多門類、多功能、集團化的方向發展,逐漸成為國民經濟結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方面。

 樓主| 發表於 2007-5-3 23:54:25 | 顯示全部樓層

體育志? I

第一章 群眾體育
  第一節 民間傳統體育
  一、武術
  練武自古是人們自衛抗暴的手段,故成了民間傳統體育。清代統治者重視軍士的武術訓練第一章群眾體育;民間亦有保鏢武師一行;農村為護村之需,亦有壯丁習武。清初,朝廷雖不許民間習武,但秘密社團如洪門會、天地會等亦廣傳武術。乾隆期間,廣東已有人到海外傳授武術,長期以來外國人稱中國武術為“Kungfu”,這是“功夫”(廣東人對武術之稱)的音譯,可見粵人海外傳武的廣泛。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廣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鬥爭的勝利,激起民間練武的熱潮,官府也不再禁民間習武。城鄉習武者眾,使廣東南拳五大門派(洪、劉、蔡、李、莫)及白眉、龍形、蔡李佛等門派在廣州城鄉廣泛傳播。
  中華民國初年,國人為雪“東亞病夫”之恥,武風為之一振。不久,廣州李佩弦、郭子碩、黃爵珊等投身上海精武會練習,學成回粵後推廣了鷹爪拳、螳螂拳、譚腿等數十種套路。中華民國8年,廣東精武體育會成立,主張體育救國、振興中華,開展武術活動,引進了外來拳種,並組織武術表演,培養了不少武術骨幹,精武會的影響直至海外。孫中山重視武術,曾邀名武師蔡桂勤到大元帥府任自己的武術教師,中華民國10年(1921),以大總統名義向武術家林世榮頒發銀質獎章,民間練武之風更盛。當時武術亦被軍隊視為增強戰鬥力的重要手段,林蔭堂、王金梁、林耀桂等名武師均擔任過軍校的武術教官。
  中華民國17年,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濟深在南京邀請在第一屆武術國考中得獎的武術師萬籟聲、李先五來廣州,籌組兩廣國術館,旨在普及武術,增強民眾體質、訓練軍隊。次年3月,兩廣國術館成立,館長萬籟聲,教務主任李先五,先後聘請北方武術家傅振嵩、顧汝章、王少周(此三人及萬、李,被廣東武術界稱為“五虎下江南”),以及南方武術家林耀桂、林蔭堂、張禮泉、黃嘯俠等任教官。該館很快發展到20個班500余學員,雖在兩個月後因政壇變動被解散,但已播下北拳南傳的種子,使羅漢門、八卦掌、太極拳、查拳、螳螂拳等拳種在廣州落地生根。兩廣國術館解散後,廣州熱心武術的人士挽留顧汝章等北派名師,6月廣州國術社成立,原兩廣國術館大部分學員及機關團體的特別班學員參加學習者300餘人。以後廣州武術組織漸多,武館林立(先後近50家),武術不但流行於工人、農民中,連公務人員、商界人士也參加練習。自中華民國17年開始,在廣州舉辦的歷屆省運會中,都有武術比賽,各項武術表演更多,還舉行過擂臺賽。
  抗日戰爭爆發後,河南精武會組織抗日宣傳,頗有影響,黃嘯俠、林蔭堂等武師組織大刀培訓班,向群眾傳授刀法,準備上前線殺敵。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後,不少武師移居境外,武壇沉寂。抗戰勝利後,武壇復興。創立珠江國術社的夏漢雄回穗複社,重新登記社員時,報到者近千人。傅振嵩之子傅永輝創立的傅氏健身院學員亦眾。不少武館亦漸恢復。
  撈國建政初期,廣州武館不多。較有影響的是傅氏健身學院改名的群眾武術健身所。1953年全國民族形式體育表演及競賽大會舉辦後,推動了武術的發展,廣州武術活動增多。1957年,廣州市武術協會成立,1958年廣州體院把武術列為必修課程,聘請武術教師,這些都促進了武術的發展。
  “文化大革命”時期,武壇亦遭衝擊。把武術家祖輩積存的武術史料視為“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抄查沒收,練武器械也被查封,一些老拳師、武術工作者被迫害,在公共場所練武者也被監視,故使武壇一片蕭條。
  1979年1月,撈國體育運動委員會發出《關於發掘、整理武術遺產的通知》,同年5月在南寧舉辦了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推動了廣州市挖掘武術遺產的工作和促進了武術的交流。1982年12月,在北平召開了撈國建政以來的第一次武術工作會議後,廣東省體育運動委員會次年1月召開了廣東省武術工作座談會,使廣州武術界人士振奮了精神。至1990年,廣州先後成立了10個拳術研究會,促進了武術的普及與提高,加強海內外武壇的交流,廣州地區的企業、高等院校也成立了武術協會或武術隊,廣州的武術活動複見興盛。
  撈國建政後至1989年7月,廣州運動員參加市級、省級及全國武術比賽成績可觀。
  (一)廣州流行的拳種
  洪家拳 源于洪門會推行的拳術。以龍、蛇、虎、豹、鶴、獅、象、馬、猴、彪的象形及其特徵編排。其特點是:硬橋硬馬,步穩勢烈,氣勢威猛,剛勁有力。近代傳人有鐵橋三(梁坤)、陸亞采、王隱林、黃飛鴻、林世榮、鄧芳、鄧龍、鄧錦濤、鄧鎮江、吳少泉、黃達生、黃達雄等。
  佛家拳 清嘉慶十九年(1814)左右,廣東新會縣陳遠護自高要縣鼎湖山學得佛家拳,傳給其侄陳享。在廣州學得佛家拳的有陳鬥、雷仁生、尹寶林等,尹傳給李文偉等。佛家拳特點是用掌多,長短橋結合。
  莫家拳 相傳清乾隆年間,福建少林寺慧真禪師來廣東時傳給海豐縣莫蔗蛟。廣州著名傳人有林蔭堂、林仲偉等。莫家拳流傳於東莞、廣州、佛山、順德等地,特別注重腿法,有“一腳勝三拳”的說法。手法緊密,拳勢勇猛。
  蔡李佛拳 為廣東省新會縣人陳享所創。陳享先從族叔陳遠護學佛家拳,後師事李友山,再拜蔡福為師。他將3師拳技的精華熔於一爐,編成蔡李佛拳,經過百多年的流傳,成為嶺南拳術一大流派,風行全省及亞、歐、美、澳各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歷代傳人較著名者有陳耀墀、譚三、方玉書、區漢泉、梁梅溪、李堯山、賴幹清、倫枝、鄭抒靈、陳昌棉、彭正庭、董德強、梁乃斌等。蔡李佛拳動作舒展大方,步法穩健靈活,腿法淩厲疾速,手法全面,勁力充沛,剛柔相濟。
  詠春拳 相傳明末少林女尼伍枚大師所創。後傳至福建嚴詠春及其夫梁博濤。取名為詠春拳,後他們到廣東南雄、高要設館授徒。最著名的傳人有佛山梁贊和阮其山。廣州詠春派名師岑能,秉承佛山名師張保,後又得阮其山悉心傳授。詠春拳流行於廣東佛山、肇慶、廣州、順德、鶴山及香港、澳門等地。詠春拳特點以二字箝羊馬步為主要步型,發力含蓄,正面入門進攻,接近對方出奇制勝,一些國家列為軍警界必習之搏擊術。
  俠家拳 李鬍子(又名金鉤禪師)從四川雲遊至廣東,在肇慶鼎湖山慶雲寺掛單,把俠家拳傳給王隱林(王飛龍)。王隱林後來到廣州傳給王倫等人。再傳人有鄧龍、鄧錦濤,後傳鄧鎮江、周沛宏、鄧滿、王紹儀、潘富、祖小旺等。俠拳剛烈威猛,長橋大馬,大開大合;剛柔相濟,長短結合,有“棉裏針”之稱。
  龍形拳 為惠州林耀桂(1878~1966)首傳。他先跟海豐和尚學拳,後到羅浮山華首台拜大玉禪師學技,融會貫通,盡得正宗龍形拳衣缽真傳。撈國建政前,林耀桂先後在廣州許多軍政機關和社會團體任國術教官,其廣州得意門徒有:馬齊、葉可聲、胡可泰、曾根、邵真等。龍形拳講究氣勢、樁勢、腰勁爆發力強,浮沉吞吐分明,由腿至腰肢而至四肢末梢,要頭、眼、身、腰、腿外五形與神、志、意、氣、勁內五形合一。
  白眉拳 為惠州張禮泉首傳,他20歲時在廣州光孝寺拜四川白眉拳第三代掌門竹法雲為師。張禮泉教弟子很多,影響較大的有:張炳林、張炳森、張炳發、丘人和等。現代傳人有:蕭挺勳、梁華頂等。白眉拳特點短小精悍,初級拳大開大合,以練樁勢;中級拳求勁力遊走和勁力的蓄發、氣的吞吐;高級拳以意、氣、勁互相結合,貫以樁勢。特點是攻防同體,直取橫破。
  黃嘯俠拳法 黃嘯俠曾先後向10多位名師學藝,有“鐵臂鴛鴦”之稱。他集百家之長,創編了練步拳、練手拳,流行於廣州、新會、中山、佛山、肇慶、臺山、開平等地,為省市培養了不少武術人才。主要傳人有:羅晃才、黃香石、蔡雲、袁耀南、吳汝和等。黃嘯俠拳法的特點是簡明精練實用,迅速快捷。
  鷹爪拳 少林拳系。創始人河北省雄縣劉仕俊師承少林寺法成和尚,並學習了岳氏連拳和鷹爪功,融合成鷹爪派。劉授予劉友成,劉友成傳予陳子正、張占文等。廣州傳人有葉志森、張展明、梁士豐等。鷹爪拳特點是出手用拳掌打,回手用鷹爪抓,突出“快、翻、變、連、抓”五字,拳法剛柔相濟。
  螳螂拳 山東王朗始創。廣州有七星螳螂門與梅花螳螂門兩流派。20年代,郭子碩參加上海精武體育會,得名師羅光玉傳授,後郭子碩落籍廣州,將七星螳螂拳引入廣州,以後傳給兒子郭華威及黃鑽明、羅國梁等。廣州的梅花螳螂拳傳人是霍耀池,他師承山東煙臺鮑光英,傳給兒子霍明森、霍明彬、霍明東及潘禮滔、黃廣泉等。螳螂拳特點:靈活迅速,剛毅勇猛,步法靈敏,手法多變。
  武當拳 又稱內家拳,特點是重視內氣,動作柔順,剛柔相濟,以柔克剛。後人將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拳等歸為武當拳。北方著名拳師傅振嵩於中華民國18年(1929)來廣東、廣州傳授武藝,將太極、八卦傳入廣東。此後傅振嵩一直留在廣州授拳,曾任兩廣國術館副館長、總教練。其主要傳人有傅永輝、翟榮基、傅文秀、鄭仲直、梁強亞、曾國維、李煌生等。傅振嵩之子傅永輝也在廣州設館授徒,主要傳人有麥寶嬋、郭運平、傅美蘭、傅美勤、傅勝龍、傅文龍、楊曼雲等。還有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澄甫曾來廣州傳授太極拳,吳式太極拳之吳鑒泉,亦來過廣州授拳。
  北少林拳 北方名師顧汝章南來廣州傳授,傳與陳鹹民。陳在公園傳藝數十年,傳人有:章國材、招德光、周耀光等。該拳的套路嚴密緊湊,扎實、靈活多變,技擊勇猛狠疾。
  查拳 傳自王少周、馬錫福等,再傳馬惠泉、馬志斌、馬逢達、馬秀霞等。
  太虛拳派 武當內家拳種,由新會伍德文(雪波)相傳於世。傳人有鄒強、梁國仁、李國文、江志強、杜秉熹、康炳昌等分別在市內各公園開展普及教學。該拳特點尚意不尚用力,發勁剛柔相濟,拳術變化靈活。

  (二)武術團體
  清代,廣州已有武館出現,中華民國時期,武館有所發展,武館開設的目的多種多樣,武術活動遍及各階層、各行業。至撈國建政前夕,廣州武館約有二三百家,均以團體會員加入廣州市國術協會。
  私人武館較有名氣的有林耀桂、張禮泉、鄧龍、鄧錦濤、廖恒、陳鬥、李堯山、譚三、倫枝、利錦、崔章、潘荻、洪勝館(初由李恩,後由黃嘯俠負責)、林世榮、程華、孔玉峰、陳耀墀、陳培、方玉書、吳肇忠、陸智夫、鄧芬、黃杏泉、黃昌、葉兆文、陳漢雄、周癹、譚坤山、劉湛、邱全、“全義堂”(武術教練區漢泉,醒獅教練劉偉雄)等館。還有芳村林少立、湯錫,河南有帥祖,泮塘有顏耀庭,源溪有謝蛇,小橋有嚴三,西村有戚光、戚松,南岸澳口有蔡伯達,三元里有梁添,小北角有吳少泉等武館。

  撈國建政前廣州主要武術團體
  名稱         創辦時間      地址 了        負責人
  蔡李佛會廣州分會   道光年間    龍津西路徐家祠      陳官伯 李恩
  廣東精武體育會    1919年4月至   初在槳欄路寧波會館後
             廣州淪陷    遷太平路嘉南堂沙基
  珠江國術社(粵勝體育 1924~1945年  後設分館在惠愛中路壬癸坊 夏漢雄
  會夏漢雄體育會)   抗戰勝利後複社
  廣州河南精武體育會  1925~1929年  河南洪德三巷       崔鳴舟(會長)
             1930年復會                何少庭(主席)
  兩廣國術館      1929年3~5月  東較場附近        萬籟聲(館長)
  廣州國術社              惠福東國民體育會內    顧汝章(社長)
  廣東太極拳聯誼社   1947年     春惠福西路畢公巷     傅振嵩
  回民塔光國術社    1946年     光塔寺          馬惠泉
  傅氏健身學院             文德路          傅永輝
  馬氏業餘健身院    1946~1949年  海珠中路         馬仰之

  撈國建政後廣州的武術團體主要有:
  群眾武術健身所 傅氏健身學院在撈國建政後改名“群眾武術健身所”,教授傅式太極拳、兩儀拳、四象拳、八卦拳及槍、棍、劍等,培養出不少武術人才。傅永輝的門徒在國外及港澳地區任教,較有名氣的有美國的麥寶嬋、彭妙頤,加拿大的鐘國強,巴西的陳國偉,香港的郭運平等。1984年改為“廣州武當拳研究會”,參加學習的人不少,傅永輝還到中山大學等院校教授傅式太極拳,從學人員達1.6萬多人。
  西山武術社 1957年初成立,教練區漢泉,助教陳昌棉,約1961年停止活動。
  廣州市武術協會 1957年成立,是廣州市體委、市體育分會直接領導的群眾性體育組織。其宗旨是團結全市武術愛好者、工作者,積極促進武術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加強與國內外各武術協會的聯繫,繼承和發揚傳統武術。30多年來,市武術協會積極組織廣大群眾開展武術運動,組織全市性的武術比賽,培養出大批等級裁判和一批在國際、全國、省級武術比賽獲金牌的運動員,接待了多批外國友人及華僑武術愛好者,並多次組織出國交流、表演等活動。為了繼承和發揚各拳種流派,該地從1983年開始,先後扶持、促進成立了黃嘯俠拳會、螳螂拳會、俠家拳會、太極推手會、武當拳會、龍形拳會、北少林拳會、詠春拳會、太虛拳會、白眉拳會等10個拳術研究會,使武術開展和研究更加廣泛。

  1983~1990年廣州拳術研究會一覽
  名稱      成立時間    地點    會長  會員數(人)
  黃嘯俠拳研究會 1983年10月         黃香石
  螳螂拳研究會  1984年2月   沙面網球場  郭子碩  200多
  俠拳研究會   1984年5月          鄧鎮江  200
  武當拳研究會  1984年9月          傅永輝  200多
  太極推手研究會 1985年8月          游仲槐  300多
  龍形拳研究會  1988年5月          馬齊   150
  北少林拳研究會 1989年6月          賴幹清  150
  詠春拳術會   1989年11月          岑能
  太虛拳術研究會 1989年12月          鄒強   256
  白眉拳術會   1990年5月          肖挺勳

  廣州市太極拳研究會 1982年7月成立,它的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廣州市太極拳教學研究組,負責人為李卓儒、薛安日、簡桂妍、侯維道、陳錦璿等,有會員950人。該會積極推動太極拳運動的普及與提高,是全國開展太極拳的先進單位,經常派出教練員到外單位辦訓練班,並常與外國友人進行交流。
  廣州市武術館 1983年12月成立,館址在廣州市大北路廣州體育館內。館長李卓儒,總教練馬志斌,教練黃達雄、甘海明、吳美玲、劉湘穗等,館內舉辦各種武術學習班。至1986年止共培訓2萬多人次,培訓學員在參加省市級比賽中獲金牌89個、銀牌79個、銅牌51個。此外,還對外國人辦過太極拳班,並派隊出訪過日本、聯邦德國、比利時、瑞士、荷蘭、意大利、奧地利等國家和港澳地區。
  廣州市體育館體校武術班 1983年12月歸入廣州市武術館,稱為廣州市武術館體校班。輸送了楊世文、盧偉棠、黃惠貞、梁豔華、黃銘健等13名運動員到省武術隊,1982年曾受省頒發的輸送運動員有功獎,有6人參加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獲優秀獎。
  南粵武術夜校 1979年創辦,南粵武術學校1984年創辦,榮譽校長鄧錦濤,校長鄧鎮江、梁小婉。至1987年,共培養學生3000多人。
  廣州精武體育會 1989年11月成立,會長招德光。目的是團結國內外各門派的武術愛好者,繼承中國傳統武術、氣功精萃,把中國武術、氣功推向世界,開拓海外聯誼工作。
  此外,廣州一些大學,如中山大學、廣州醫學院、廣州美術學院都先後成立了武術協會;一些工廠與單位也有武術隊,如廣州市機電局、廣州市二輕局、廣州第二工人文化宮等。

  (三)太極拳活動
  撈國建政前,廣州已開展太極拳活動,但只是自發地流傳。撈國建政後開始了有組織的活動。1960~1966年,廣東省體育場舉辦太極拳輔導班。1972年該班重辦。1975年8月,廣州市體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園林局、市衛生局、團市委、市婦聯等7個單位聯合發出通知,號召開展群眾性太極拳活動,並得到省體委領導和省體育場輔導站的大力支持,舉辦太極拳輔導站,先後共建站24個,教練、助教共136人,到站參加學習的有46.5萬人次。1984年5月以李卓儒為領隊,薛安日為教練的廣州隊在武漢國際太極拳觀摩表演比賽中,獲金牌10枚(薛安日、簡桂妍、黃本樂、李俊萍、莫鑒泉、梁振康、徐桂芳、朱燕霞、羅紅元、古岱娟)、銀牌1枚,並多次獲得省、市武術比賽男、女子太極拳、劍第一名。1978年在越秀山體育場舉行的廣州市第七屆運動會開幕式,上演了千人太極拳,這樣大規模的太極拳表演在全國還是第一次。有關單位還協助電視臺、太平洋影音公司攝製太極拳、劍教學片,又編印《太極運動參考資料》6輯,銷售21萬多冊,向國外推廣宣傳。基層單位的太極拳運動也有不同程度的開展,如海珠區南華西街,曾多次組織500人的集體太極拳和300人的集體太極拳、劍表演。
?

二、健身(健美)運動
  廣州市健身運動的傳統是將武術、氣功、舉重等揉合在一起來鍛煉,達到健身防身的目的。30年代開始,杠鈴引入廣州。中華民國3年(1914),廣州基督教青年會設健身房,吸引了一些青年參加鍛煉。中華民國21年,廣州叢桂路有“南亞健身社”,由譚文彪和顏運龍兩人合辦。該社設備有石擔、石鎖、杠鈴、啞鈴,還有臥推舉凳和練腿凳等器械,參加鍛煉人數每月大約20人次。至抗日戰爭爆發,該社隨之關閉。
  中華民國37年,譚文彪在惠福西路五仙觀同鄉會前開設“譚氏健身學院”,這是抗戰勝利後廣州市第一間較完善的健身場所。中國第一個世界舉重紀錄創造者陳鏡開曾在該院受過啟蒙訓練。
  撈國建政後,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先後開設了不少培訓場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健身運動才停頓下來。
  撈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廣州市健身運動又漸漸復蘇,並改稱健美運動。隨著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體形健美,健美運動蓬勃發展,不少健美場所配有現代化先進設備,如“悅威健美中心”、“冠力健身中心”、“健力寶健美樂苑”都配備了現代化的健身器材、錄像設備、健美練習廳、蒸汽浴室,“健力寶樂苑”還建有泳池。
  80年代,廣州的健美運動發展十分迅速,特別是健美操的推廣,在學校、工廠、機關、幼兒園均有組織學習,有些還舉行比賽;電視臺也專門舉行青、中、老年人健美操輔導,對健美運動的開展起了推動作用。健美鍛煉不受場地、設備、時間、氣候和年齡性別的限制,男女老少都能參加。從1983年開始,廣州每年都有健美比賽。1983~1984年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第一屆男子健美錦標賽。1984年在廣州體育館還舉行了全國第二屆“力士杯”男子健美賽。1985年2月6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廣州市第三屆男子健美錦標賽。1986年4月6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廣州市女子健美操邀請賽,同年9月19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廣州市第四屆男女子健美邀請賽。1987年5月30日市總工會主辦了廣州市首屆女職工天麗杯健美操賽,同年7月15日在荔灣區工人俱樂部舉行了廣州市第五屆男女子健美賽。1988年3月25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廣州市第六屆男女子健美賽,同年10月29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穗港男女健美錦標賽。1989年8月5日廣州派隊參加了在東莞市舉行的“健力寶”男女健美精英邀請賽。1990年4月8日在廣州體育館舉行了廣州市男女子健美邀請賽。

三、長跑運動
  (一)撈國建政前
  30年代起廣州市已開展長跑活動,當時廣東省體育協進會為喚起民眾對體育的興趣,主辦了廣州市公開環市長途跑,至中華民國26年(1937)共舉行了8次。凡年齡16歲以上者不限性別、職業、國籍均可報名。第七次和第八次只限男子參加。
  日軍侵佔廣州後,一年一度的環市跑停止。
  抗戰勝利後,廣州市恢復一年一度的長跑活動。第一次由三民主主義青年團廣州分團於1946年3月10日舉行,從東山公園前為起點,至長庚路方便醫院(今市一人民醫院)前為終點,全程約6500米,參加者百餘人。獲冠軍者:男組郭才(54軍),女組李惠蘭(省立女師)。同年6月16日廣州市中小學校學聯會也舉辦環市賽跑。1947年廣州市環市賽跑於3月23日舉行,路程約7400米,起終點均在廣州市政府門前,比賽人數:男163人,女6人。比賽結果,男組冠軍劉祺,成績25分57秒,女組冠軍梁鈿眆(中山大學),成績38分29秒。1948年12月12日舉行的廣州市環市賽跑,參加者只有50人,起終點均在市政府門前,全程1.25萬米,比賽結果:男組冠軍曾憲偉(花縣石角四保校,成績48分,女組只有中山大學體育系梁細眆一人參加,成績65分。
  (二)撈國建政後
  撈國建政後,廣州市長跑活動不僅人數多、範圍廣,而且層次多、形式活。組織長跑活動的單位既有市體委、市長跑協會、市中老年長跑協會、市老年人協會、市火炬長跑隊、羊城長跑隊等機構,又有基層單位。除政府撥款、集體出資外,許多工廠企業都資助長跑活動。活動的規模大小不一,但活潑、新穎,吸引了眾多市民,到80年代更為興盛。1983年廣州市參加長跑活動的人數為81萬,1984年增至85萬。1985年有36774支長跑隊、100多萬人經常進行長跑鍛煉,16個區(縣)73511人參加了環城(越野)跑比賽(活動),廣州市連續9年被評為廣東省長跑先進單位,1986年被命名為“長跑之市”。80年代後期,每年冬春季節,廣州均開展群眾性長跑活動,參加人數保持120多萬人,已形成了傳統。
  1.環市跑
  1957年12月15日舉行了撈國建政後第一次環市跑,自此之後,群眾環市跑形成傳統,除“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環市跑外,基本上每年都舉辦此項活動。
  2.象徵性長跑、接力跑
  1959年5月至9月間,由廣東省教育廳、廣州市體委、市教育局、市兵役局、市總工會、團市委6個單位聯合舉辦了“廣州--北平”象徵性長途接力跑,全程2331公里,共374個單位1360個長跑隊參加。
  1960年舉辦了二萬五千里長途接力跑,共有16.9萬多人參加。1963年12月,為慶祝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的勝利,由市體委等6單位聯合舉辦“廣州至雅加達”象徵性長途接力跑,共組織了631個長跑隊、166951人參加。這次活動使停頓了3年的廣州市冬季長跑活動得以恢復。1964年3月8日舉行了廣州市“新運杯”環市接力賽跑,全程14公里,有24個隊參加,獲第一名的是越秀區隊,總成績47分24秒。1964年11月29日開始,舉辦“廣州--河內”、“廣州--剛果(利)”象徵性長跑,有836個單位34萬多人參加。
  1972~1978年春,均舉行了冬春季象徵性長途接力跑活動。1979年,廣州市體委、市衛生局、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婦聯、共青團廣州市委等6個單位,發出“關於開展新長征象徵性長跑活動的聯合通知”在全市廣泛開展新長征象徵性長跑活動,時間由1979年11月至1980年3月。
  1987年,第六屆全運會火炬於11月18日由北平空運傳到廣州市,葉選平省長、朱森林市長等領導參加接火炬儀式。廣州賽區委員會當天下午7時15分開始舉行有2160名運動員參加的“迎全運--五羊火炬接力跑”活動。從白雲機場起經火車站、人民路、中山七路、荔灣路、華貴路、寶華路、第十甫路、六二三路、人民橋、同福路、海珠橋、泰康路、萬福路、越秀南路、東華西路、東山區委、倉邊路、越華路、越秀區政府門前、東風中路、連新路,終點為市政府門前,全程25公里。六運會火炬在市內接力傳遞3天,然後進行第二次活動,於11月20日在市政府門前舉行起跑儀式,由100名優秀長跑運動員護送火炬跑進天河體育中心,把火炬交給省優秀運動員點燃大會火炬。
  1987年10月11日上午8時半,在中山紀念堂廣場舉行“廣東省廣州市迎接第十一屆亞運會長跑活動”起跑儀式,由1015名長跑健兒從中山紀念堂東門出發,沿應元路、解放北路、環市中路、環市東路、天河路,跑至天河體育中心終點,全程10公里。
  1988年1月28日,由廣州市中老年長跑協會和廣州軍區天河賓館聯合舉辦“廣州地區軍民迎春長跑賽”,參加這次長跑活動的有50多個單位400名長跑愛好者,從天河賓館出發,經天河路、體育東路、中山一路、廣州大道再折回起點,全程6公里。比賽結果,黃國華獲青年組冠軍,劉一華獲中年組冠軍,張天祥獲老年組冠軍,陳素萍獲女子組冠軍。1988年9月11日上午10時,舉行廣州市“88國際體育援助百事可樂一舉步為兒童保健事業募捐”長跑活動,市政協副主席陳綺綺主持起跑式,盧鐘鶴副省長、李蘭芳副市長參加儀式。在廣州體育館起跑,沿解放北路、環市中路、小北路、倉邊路、東風中路、人民北路、流花路再折回廣州體育館,全程10公里。起點和沿途均設“為了兒童健康募捐箱”,接受社會人士捐贈。1989年10月14日,舉行“廣州杯”廣州市解放40周年長跑紀念活動,1000多人參加。廣州市副市長李蘭芳參加了起跑儀式,長跑大軍沿著解放之路進行了約5公里的長跑紀念活動。
  1990年10月14日,由廣州41個單位聯合舉辦紀念廣州市解放41周年長跑活動,這次長跑賽在廣州北郊舉行,長跑隊伍中有41把火炬熊熊燃燒,41名胸戴大紅花的老戰士和41名武警精神抖擻地跑在隊伍前面,41面紅旗迎風招展,隊伍從當年撈兵進城的三元里機場出發,全程4.1公里。
  3.馬拉松跑
  1959年11月15日,在廣州舉行了馬拉松選拔賽,有12個單位41位運動員參加,地點在廣佛公路,獲第一名的是林應坤。以後21年均無馬拉松賽事。
  1980年4月4日,在廣佛公路進行了廣州市男、女子馬拉松邀請賽。男子第一名是廣州體院周少雄,成績3小時7分20秒;女子第一名是廣州體院梁京紅,成績3小時50分30秒。1981年3月15日,在花縣花山舉行了廣州市馬拉松、萬米跑比賽,男子馬拉松有30人參加,21人到達終點。第一名市廣州體院顧德明,成績2小時52分26秒。女子進行的是萬米比賽,有27人參加,第一名是利寶玲(從化),成績40分40秒9。
  1983年11月16日,廣州市馬拉松跑在廣花公路舉行,有40個單位近90名運動員參加,花縣的畢樹芬和駱桂良以2小時48分59秒和2小時56分24秒的成績,分別獲男子馬拉松職工組和普通組的冠軍。
  1984年11月3日,廣州市馬拉松賽在花山公路舉行,男子有22人到達終點,第一名是省糖業機械廠的鄧日明,成績2小時47分27秒;女子有8人到達終點,第一名是從化的李霞妹,成績3小時49分25秒。
  1985年12月1日,由廣州百事可樂汽水廠贊助,在廣從公路舉行的“百事可樂杯”馬拉松賽,設男子成年組和男青年組馬拉松(42.195公里),男、女子20公里成年組和青年組。男成年組和男青年組馬拉松第一名分別是省糖業機械廠的鄧日明、軍醫大學楊萬林,成績分別是2小時57分30秒和2小時42分42秒;男成年組和男青年組20公里第一名分別是軍醫大李華照、軍體院的連玉山,成績是1小時23分22秒和1小時8分5秒8,女成年組和女青年組20公里第一名分別是廣鐵的吳笑容、軍體院的劉冬梅,成績是1小時40分15秒4和1小時19分53秒。
  1986年11月16日,在廣從公路舉行的“百事可樂杯”馬拉松賽,120多個單位共1600多名運動員參加,寺貝通津小學教師伍岳以2小時39分24秒超過了保持28年之久的市男子馬拉松最好成績(林應坤,2小時39分51秒4)。男子20公里成年、青年組冠軍分別為鄧日明、湯建民所奪得,成績分別是1小12分50秒和1小時06分36秒。本屆賽事首次設立女子接力馬拉松項目,錦標由市火炬長跑隊奪得,成績2小時56分40秒。這屆女子馬拉松參賽人數不多,不少歷屆好手告退,因而成績不盡理想,冠軍是市中心體校伍順章,成績是3小時41分44秒。1987年12月13日舉行了由廣州市體委主辦的“百事可樂杯”馬拉松賽,這次比賽首次採用正式馬拉松競賽方法,起終點均設在天河體育場(天河體育場-黃埔大道-天河體育場)。此次活動設男、女子馬拉松、男、女子20公里、男女混合(2男2女)4×10.54875公里馬拉松接力賽,共有1200多名長跑健兒參加了競逐,比賽結果男、女子馬拉松冠軍分別是火炬長跑隊的伍岳和廣州體院的張梅珍,成績是2小時47分55秒和3小時43分01秒;男、女20公里跑冠軍是廣州體院的的譚子波和佛岡的朱水連。成績分別是1小時1分22秒和1小時15分58秒;男女混合接力冠軍是火炬長跑隊,成績是2小時50分11秒。
  1988年12月17日由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珠江體育報》和廣州火炬長跑隊聯合舉辦“太陽神廣州--東莞長跑賽”,起跑儀式在廣州起義烈士陵園正門英雄廣場舉行,參加這次活動的,沿廣州--東莞公路作全程68公里長跑,途中分別進行10公里跑、30公里跑、42.195公里馬拉松跑的競賽,最後進入東莞市區。
  1989年4月23日上午,在天河體育場舉行“百事可樂杯”馬拉松賽暨第十屆廣州市運動會馬拉松賽。本次比賽除設男、女子馬拉松賽項外,還設男、女子10公里賽。1700多名健兒參加角逐,途經中山大道、廣深公路然後折返天河體育場,東山區選手伍岳以2小時46分18秒的成績獲得市運動會男子馬拉松首枚金牌,從化縣陸豔紅以3小時34分9秒獲得市運動會女子馬拉松金牌。
  1990年11月18日上午8時正,由國際奧委會贊助的廣東(廣州)萬人馬拉松賽的2.5萬多名長跑健兒,同時從主賽場廣州天河體育心和黃埔區、芳村區、番禺、花縣、從化、增城等6個分賽區起跑。主賽場的1萬多名“飛毛腿”匯成一瀉千里的洪流,湧上跑道,氣氛熱烈,場面十分壯觀。經過全程42.195公里的扣人心弦的爭奪,太陽神火炬長跑隊的張光明和李紅菊分別獲得本屆馬拉松男、女組冠軍,成績是2小時55分35秒和3小時35分。男女5公里組、男女成年組10公里、男女中老年組10公里的比賽同時進行。記錄本屆萬人馬拉松賽盛況的錄像帶和系列照片,被送往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存檔。
?

四、登山
  登高是廣州傳統節令活動之一,每到重陽節,人們三三兩兩自發組織登高。登山活動在撈國建政前僅局限于重陽節登高,全市無組織過群眾性登山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撈共廣州市政府將此民俗活動加以發揚光大,有組織地發動群眾積極參加登山體育鍛煉。1964年10月11日至14日,市體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等單位為慶祝廣州淪陷15周年,組織了萬人攀登白雲山活動,共有11.4萬人參加。除全市集中活動外,此後的半個月由各單位、各系統分別組織登山活動,每天均有上萬人次登山。花縣、從化、郊區等許多單位,利用業餘時間開展登山活動。至11月1日止,登山達63萬人次。以後因“文化大革命”影響,有組織的大型登山活動停頓了20年之久。
  1985年10月14日,由白雲無線電廠和英美煙草(香港)有限公司贊助,舉行了廣州希爾頓-摩星群眾性登山活動,從麓湖畔的長腰嶺登上天南第一峰,全程約3公里,有5000餘人參加。這是“文化大革命”後首次舉行的全市性大型登山活動,以後每年一屆,至1988年已舉辦了四屆。
  1989、1990年,廣州市體委先後舉辦第五屆、第六屆“希爾頓杯”群眾登山活動,有100多單位約5000人參加。登山路線同前幾屆一樣。兩屆活動分競賽、群體兩組分別進行,第六屆男女冠軍分別由市機電局葉華輝、太陽神火炬長跑隊的米春燕獲得。

五、渡江、長遊
  廣州氣候溫和,市民到江河游泳習以為常。撈國建政前已有組織渡江活動,但規模不大。撈國建政後,有組織有領導的渡江、長遊活動大增,促進了群眾游泳活動的開展。
  中華民國19年(1930)6月21日,東山水上體育會舉行了橫渡珠江比賽。中華民國21~25年,南華體育會共舉行了5屆渡江游泳賽。中華民國36年9月荔灣泳場舉行渡江比賽。
  1951~1956年,廣州舉行了5屆全市性長途游泳。第一屆(1951年7月),地點西村電廠至西郊泳場,游程約2000米,有200多人參加。第二屆(1953年8月16日),地點華南團校至西郊泳場,游程約3000米;第三屆(1954年7月),地點在沙貝鄉至西郊泳場,游程約5000米;第四屆(1955年8月7日),地點在沙貝鄉至西郊泳場,游程約5000米,參加單位有144個,運動員共270人(其中女23人);第五屆(1956年8月),男子組地點在市郊琶洲至珠江泳場,游程約8000米,女子組地點在臘德鄉赤崗至珠江泳場,游程約5000米,參加人數共615人(其中女44人)。1957年6月舉行“參加全國首屆橫渡長江游泳”選拔賽,由沙貝鄉至西郊泳場,選出代表10名,男子是林芝權、陳志恒、李福來、陳義仔、周克、麥裕安;女子是梁慧英、盧潔貞、張春梅、司徒潔。同年7月30日市舉行了一次萬米長途游泳賽,由珠江泳場出發,經康樂、下渡、赤崗、細湧口再折回到珠江泳場。參賽人數607人(其中女27人),游程1萬米,是歷年來游程最遠的一次比賽。1958年8月17日至19日,市體委發動萬人橫渡珠江,游程從划船俱樂部至二沙頭體育俱樂部,共有1萬多人參加,這是50年代規模最大的一次渡江活動。
  1960年4月20日至9月20日,由市體委、市總工會、共青團市委、市教育局聯合組織群眾性“橫渡臺灣海峽”象徵性接力游泳活動。同年8月18日廣州舉行橫渡珠江大會,從划船俱樂部到二沙頭(約800米),共1070人參加。1964年7月30日,西郊泳場組織千人橫渡珠江;8月16日荔灣舉辦了5000名健兒橫渡珠江活動。同年8月23、24日兩天,廣州舉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橫渡珠江活動,由曾生市長任名譽總指揮,副市長鐘明任總指揮。渡江地點由划船俱樂部至二沙頭俱樂部(約800米),兩天參加渡江共有20048人,一些省市領導也先後參加渡江。1965年,省高教局、廣州軍分區司令部、廣州市體委、廣州市教育局、衛生局、市總工會、共青團市委、市婦聯聯合舉辦練武衛國、援越抗美“橫渡北部灣”象徵性長途接力游泳活動。市體委設立渡江輔導站,協助各單位渡江。渡江地點在珠江大橋西橋東南區河南,泳距約700米,還規定由1965年5月10日起暫定星期六、日兩天為渡江日,除規劃要增設游泳場所、另劃定五條長遊路線:二沙頭--員村(7000米)、珠江泳場--琶洲塔(9000米)、西郊增?河口以北--石門(8000米)、白沙河--石門(1萬米)、佛山--廣州(3萬米)。這次渡江長遊活動是從1965年5月起至10月止,據不完全統計,各單位有組織的共有1.9萬多人渡江。1965年5月22日,市總工會、市體委、荔灣區體委組織百里長遊活動,有5男1女參加,他們從英德縣連江口下水,經清遠縣再游到三水縣西沙洲尾上岸,全程202華里,其中5人遊完全程。這是60年代全國游程最長的一次游泳活動。
  廣州市為紀念毛主席暢遊長江,先後在1969~1976年間舉辦過6次暢遊珠江活動,軍政領導任總指揮。參加人數從1969年的6470人增到1976年的1.5萬人。游程最短的一次是500米,最長的一次是4300米。
  1977年7月16日,紀念毛澤東暢遊長江11周年,廣州市組織16499人的暢遊珠江活動,從濱江西立新碼頭出發,一直游到珠江泳場。此次活動由廣州市委書記、市革命委員會副主任鐘明任總指揮。
  從1977~1990年,廣州沒有組織過全市性的長遊活動。只有“全國游泳之鄉”之稱的荔灣區在1983~1990年每年均在夏天組織暢遊珠江活動。

六、龍舟活動
  劃龍舟活動,廣州稱“扒龍船”,是民間傳統活動。清末民初每年端午節期間,廣州市郊各鄉及附近農村,都先後派龍舟到廣州參加競賽或表演。撈國建政前廣州的龍舟競渡多在東山水上體育會或西郊荔枝灣舉行。
  撈國建政後,廣州市有關部門從1953年起,組織龍舟比賽或表演,參加活動的龍舟逐年增加,至1961年有60艘,每年端午節龍舟比賽多從二沙頭出發至海角紅樓。“文化大革命”期間,廣州地區龍舟活動被迫停止,不少龍舟被拆毀。
  撈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廣州市的龍舟活動得以恢復和發展,不少農村把拆散的龍舟重新安裝,有的群眾和港澳同胞自籌資金,新造了一批龍舟。1980年端午節共有175艘龍舟參加競渡,觀眾60多萬人次;1981年222艘,觀眾160多萬人次;1982年287艘,觀眾175萬多人次,還有3000余外賓、華僑、港澳同胞遠道前來觀看;1983年端午節前後,有530多艘龍舟在31處河道上參加競賽;1984年市郊縣龍舟競渡活動有800多艘次。同年,龍舟活動已被國家体委定為比賽項目,並開始走向世界。1985年6月23日,廣州成立龍舟協會,使龍舟活動更有計劃。1985年龍舟433艘在43個活動點出動,1483艘次,觀眾145萬人次,外賓、華僑、港澳同胞共5810人次,1986年全市共有48個景(點),參加活動的龍舟有1456艘次,觀眾達188萬多人次,其中港澳同胞、華僑、外賓共8100多人次。1987年端午節有1700多條(次)龍舟參加競渡,觀眾達190多萬人次。
  1985年端午節由市體委主辦,英美煙草(香港)有限公司贊助,在黃埔南崗舉行了首屆“希爾頓杯”龍舟賽。以後至1988年共舉行了4屆。1986年,女子龍舟活動也在番禺開展,番禺女子龍舟隊獲廣東省第二屆“豐收杯”龍舟賽亞軍,並于1987年首次代表廣東省赴四川省新津縣參加全國第三屆“屈原杯”女子龍舟賽榮獲冠軍;1988年再次代表廣東省赴湖南岳陽市參加全國第四屆“屈原杯”龍舟賽榮獲600米、1000米兩項亞軍和總分亞軍,同時獲得岳陽市“友誼杯”龍舟賽冠軍。1990年番禺女子龍舟隊第三次代表廣東省赴四川省樂山市參加全國第五屆“屈原杯”龍舟賽,奪得600米、1000米兩項亞軍和總分亞軍;同年出訪香港,參加1990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榮獲季軍。1988年國家体委將龍舟競渡列為國家體育競技項目之一,並制定競賽規則,規定國際標準龍舟作為競賽用的龍舟。其他類型的龍舟為傳統的龍舟,只作民間節日喜慶競渡或表演之用。1989年6月2日至7日,廣州市8個區縣,23個景點近千艘龍舟先後進行了競渡,70多萬觀眾觀看了競賽。6月8日,荔灣、天河、番禺、增城等6個區、縣先後在9個景點舉行龍舟競渡,共有400多艘龍舟參賽,30多萬觀眾分別在各點沿河觀看。1990年5月21日至6月5日,廣州市各景點的龍舟分別進行競渡,歷時15天,參加競渡的龍舟有1434艘次,觀眾達166萬人,其中有外賓、華僑和港澳臺同胞6000多人。

七、釣魚、信鴿活動
  (一)釣魚活動
  廣州市群眾自發的釣魚活動古已有之。1984年廣州市體委和體育分會把釣魚活動列為群眾體育運動項目,並於9月23日成立廣州釣魚協會(簡稱市釣協),開始了有組織、有計劃的釣魚活動。
  市釣協成立後,分別在越秀公園、流花湖、荔灣湖、東湖、東郊、烈士陵園等公園設置了釣魚場地。1984年11月18日,市釣協在麓湖舉行了廣州市首屆釣魚比賽。
  1985年4月26日至28日,市釣協派出高顯庭、謝慶棉代表廣東省參加浙江省釣協在杭州舉辦的“西子杯”釣魚邀請賽。謝慶棉獲得個人第一名,代表隊獲團體第三名。同年9月2日至4日在北平舉辦的全國首屆釣魚比賽,市釣魚協會選出高顯庭、梁少斌、呂宏、謝慶棉、牌長福組成代表隊參加,以總重量11.125公斤的成績奪得團體第一名;梁少斌以4.175公斤的成績奪得手竿個人總重量第一名,並以1.52公斤的成績奪得了手竿單尾重量第二名;呂宏以9.025公斤的成績奪得了海竿個人總重量第一名。同年10月29日,市釣協在麓湖舉行釣魚比賽,383名會員參加。1986年6月18日在東郊公園舉行了廣州市“公用事業杯”釣魚比賽,東山、荔灣、越秀、海珠、天河、芳村等區及郊區的35名好手參加角逐,並選出選手組成廣州隊參加同年在威海市舉行的第二屆全國釣魚比賽。
  1987年4月9日,以廣州市白雲區釣魚協會副會長於連洋為領隊的4名運動員代表廣東省參加江蘇省常州市舉行的“金獅杯”全國邀請賽。
  1988年舉辦的市釣魚比賽,由7個區釣協組隊,35名運動員參加,另組精英隊11名運動員參加。是年舉行了廣州“南方高夀杯”全國釣魚邀請賽,應邀參加的有上海、南京、西安等13個城市和廣州軍區、省市直屬機關、各區(局)釣協等18個單位53名運動員。1989年在新?水利會養殖場舉行廣州市第六屆釣魚比賽,有12隊60名運動員參加。本年舉行過兩次廣州、台中釣魚友誼賽,通過比賽,增進了海峽兩岸同胞的友誼,交流了經驗。1990年,廣州市舉行了6次釣魚比賽:首屆“三八杯”婦女釣魚賽,共有17隊123人參加;首屆“老漁翁杯”釣魚賽,運動員均是60歲以上,有18隊70人參加;市第七屆釣魚賽,手竿釣鯪魚,20隊80人參加;廣州、台中釣鯽魚友誼賽,各派27名選手參加;廣州、臺北釣魚賽(上半場釣鯽魚,下半場釣鯪魚),各派14名選手參加;廣州、珠海、肇慶三城市釣魚賽。
  經過多年努力,至1990年廣州市已建成金盤嶺、麓湖、元下田果園場、華南植物園4個釣魚基地和金盤嶺魚苗養殖基地。釣魚協會會員已有1549人(1989年止),基層釣魚協會13個。
  (二)信鴿活動
  明末清初,廣州地區民間已有放鴿競翔活動,皆為自養自放作娛樂的形式,有組織的放鴿競翔在中華民國時期才開展。
  中華民國36年(1947)廣州市舉辦過廣州至三水縣的信鴿競翔,以自由組合的形式進行比賽,由駐軍派員監理進行。
  撈國建政後,廣州飼養信鴿者大增,每逢盛大慶典都會放飛信鴿,使信鴿活動日趨發展。1960年元旦,廣州市信鴿協會成立,當年會員約100名,在國慶大典上,放飛1000羽信鴿助慶。至1967年,協會共召開了4屆委員會,會員達1800名。在這段期間的競翔活動,每年的賽站是:北線為英德、連江口、冬瓜鋪、韶關、樂昌、坪石、郴州、衡陽、株州、長沙、武漢;東線為惠陽、海豐;西線為江門、三埠。隨著競翔水平提高,北線延伸至坪石以北為比賽站。
  “文化大革命”期間,信鴿活動受禁止,但鴿戶仍自發以小組分散進行各種競翔活動。1970年9月,市革委會通知撤銷廣州市信鴿協會,當時的紅衛兵把信鴿活動列為封、資、修的活動,沒收鴿子,砸爛鴿舍。信鴿活動遭到嚴重破壞。
  1980年7月,廣州信鴿協會恢復活動,次年6月召開第五屆委員會,1983年7月召開第六屆委員會,從1980~1983年,該會每年舉辦了春秋兩季的各項比賽。
  1984年4月,國家体委公佈將信鴿列為群眾性體育活動項目。9月,廣州市信鴿協會歸屬市體委領導。1985年上旬,由市體委、市體育分會、公安局、環衛局、工商局、園林局6單位聯合印發《關於保護和加強信鴿管理的聯合通知》,8月4日協會召開第七屆委員會,會員達1300名。會上將競翔活動列入廣州市體育競賽計劃的一部分。是年舉辦4次比賽。自此以後,每年都進行競翔活動。1987年市鴿會承辦舉國矚目的第六屆全運會開幕式上的信鴿表演。11月20日下午5時,當大會宣佈“撈國第六屆運動會開幕式開始”時,當即啟拴放飛,霎時間,萬鴿展翅騰空,勢似長虹,鋪蓋著整個運動場上空,情景十分壯觀。
?

八、氣功
  氣功是中國民間強身健體、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由來已久。
  1979年10月,廣州市體委成立廣州市防治體育協會,廣州的氣功活動於1980年興起。最早推行的功法是梁士豐的“自發五禽戲動功”,隨後以蔡松芳為代表的無極氣功在廣州、澳門、香港興起,發展成中國主要氣功流派之一。
  1981年,廣東省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1983年5月,市體委發起成立廣州氣功科學研究會。1985年廣州書畫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1986年,廣東書畫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1987年,廣東省衛生廳發起成立廣東省氣功科學研究會,同年還成立廣東省人體科學研究會。
  80年代,全國許多著名氣功師到廣州傳功獻技,推動廣州的群眾性氣功活動蓬勃開展,成千上萬的人聽氣功報告、看氣功表演、參加氣功班學習。如1986年天河體育中心、廣州體育館一連幾天的氣功報告場場滿座,盛況空前。廣州市內不少公園都開設氣功輔導站,一些基層單位也辦氣功班。每天練功者達數千人,使氣功活動成為繼太極拳活動後的又一個受群眾喜愛的群眾體育活動。80年代氣功宣傳也掀起熱潮。1980年《羊城晚報》連載梁士豐寫的《氣功夜談》。1981年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出版方乃立編寫的《運動與健康-防治體育影輯》,把氣功作為群體項目予以介紹。1982年,廣東省氣功科學研究會主辦的《氣功與科學》雜誌創刊。1983年,廣州市體委科研室、市防治體育協會內部出版方乃立編寫的《無極氣功》,介紹了蔡松芳的無極氣功功法,後由香港醫學與健康出版社譯成英文出版。1987、1988、1989年,廣東科技出版社先後出版了《少林氣功》、《太極彩球氣功與常見病的防治》(陳威生編著)、《先天-元氣功》(陳炎峰、柯衡、肖鑫和主編)。1989年科普出版社出版傅殷編著的《實用潘啟氣功》。
  廣州的氣功流派主要有郭林氣功、無極氣功、智能氣功、中華益智養身功、大雁功、自發五禽戲動功、禪密功、菩提功等。各流派都有活動基地。如無極氣功鼎盛時,在沙面體育場、廣州文化公園、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光孝寺、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中山圖書館、東湖公園、流花公園設點傳授,從學者眾。不少流派還成立研究會,如智能氣功研究會、郭林氣功聯誼會等。除上述功法,還有香功、養生站樁功、空勁氣功、內勁一指禪、七心活氣功、周天搬運功、瑜珈功、玄極靜心功、隨意功、回春功、修持功、太行意功、先天一元功、金鐘罩抗打功、密宗氣功、太極彩球功、峨嵋腎氣歸原功等。
  在群眾性氣功活動的基礎上,廣州市成立了較高層次的傳授氣功的單位。主要有廣州氣功體育治療研究中心、廣州中醫學院氣功研究會、廣州寶林氣功學校、廣東省人體科學研究室、廣州智能氣功研究會、廣州天河氣功學校。此外,省、市老幹部活動中心也常舉辦氣功班,廣州氣功科學研究會、廣州市防治體育協會等組織也組織氣功學術活動。廣州氣功體育治療研究中心是在市科委、市公費醫療辦公室、市體委、市衛生局的支持下,在1986年5月成立的,它是中國最早納入公費醫療的氣功治療單位,集科研與臨床於一體,至1990年,治療、放功人數達10余萬人。

九、其他
  (一)舞獅子
  舞獅子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廣州的“舞獅子”相傳是明初起源於佛山,很快就傳到廣州。廣州盛行舞南獅,有文獅和武獅之分。文獅紅臉白須,雄偉中見溫文;武獅青面鐵角牙刷須,豪放而粗獷。“舞獅子”常在節日進行。撈國建政前多由武館組織舞獅隊,撈國建政後不少單位組建醒獅隊,80年代,較有名的隊有廣州武術協會醒獅研究會和廣州武術協會醒獅團廣州醒獅隊、廣州工人醒獅隊、廣州“三八”醒獅隊、廣州青少年醒獅隊等。
  隨著舞獅技巧不斷革新,不少雜技團已發展為一劇目,演出備受歡迎。戰士雜技團、廣州雜技團的舞獅隊,還經常出訪各國。
  (二)少數民族體育
  在廣州居住的少數民族主要是滿族和回族。滿族,愛好體育運動,他們喜歡“耍大刀”、“地堂雙刀”(又名“滾堂刀”),這兩個項目於1957年廣東省第一屆少數民族藝術會演中獲得好評。
  回族愛武,懷聖光塔寺是回族伊斯蘭教胞敘禮學經之所,又同是回民練武之地,主要流行項目有四路查拳對拆、梅花雙刀、風影劍、□袍劍等項目。廣州回族拆封四路查拳是藝人馬裕甫傳授的,1957年廣東省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上,回族武術能手馬志斌與馬逢達合練該拳術均獲得優秀獎。“梅花雙刀”每逢節日演出,也是盛極一時,這是由回族拳師馬仰之傳授,由馬志斌改編而成的,在比賽中多次獲優秀獎。
  風影劍是回族兒童鍛煉項目,□袍劍是回族女子的項目,長期受到女子的喜愛。

  (三)體育遊戲
  中華民國時期至撈國建政後50年代,廣州少年兒童還喜歡玩陀螺、下五子棋、打小玻璃球(即“打波子”)、“錠仙”*(*錠仙:小孩以古銅錢拋擲的遊戲,擊中另一個銅錢者為勝)、跳繩(單人、雙人、集體)、跳“大海”和跳“飛機”、捉迷藏、放紙鳶等。60年代開始,女孩子還喜歡“跳橡筋”。80年代以後,上述的體育遊戲已較少見。
?

 樓主| 發表於 2007-5-3 23:55:17 | 顯示全部樓層

體育志? II

第二節 學校體育
  一、撈國建政前
  同治十一年(1872),外國傳教士在沙基(今六二三路)創辦真光書院(後改真光中學),這是廣州第一所教會學校,也是廣州最早開展近代體育活動的學校。那時雖未設體育課,但每天課餘時多開展球類、田徑、游泳、體操等活動。
  光緒十二(1886)、十三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創辦陸師學堂、水師學堂,聘請德、日教官,除軍事訓練外,還開設體育課程,有徒手體操、單杠、雙杠、木馬、浪橋、跳高、跳遠等項目,這是廣州最早開設近代體操課的學校。光緒十四年,張之洞創辦的廣雅書院除開設兵操課外,也開展近代體育活動。光緒十七至二十年,康有為創辦的萬木草堂提出德、智、體三育並重,“每間一日有體操”。
  光緒二十九年實行“新教育”後,公立學堂開設體操課,宣統三年(1911),開設普通體操、兵式體操課,跑步、球類、跳高、跳遠等近代體育項目雖有開展,但不受重視。
  近代體育開展得較好的是教會學校和一些私立學校。一些學校請外籍教員傳授近代體育,由於沒有統一教材,各校體育各有側重。如培英中學開設籃、排球及體操,排球尤突出,該校學生劉權達、林培德、關崇志、丘廣燮等20多人,後來先後入選中國排球隊,參加多屆遠東運動會;培道女子中學則開展排球及韻律操;培正中學開展田徑、排球、籃球運動頗有成績,至中華民國13年(1924)培正中學代表華南區參加全國第三屆運動會,劉煥新獨得100碼自由泳、200碼仰泳、400碼自由泳金牌;嶺南大學項目開展較多,不少學生後來成為優秀運動員,其數目在全國學校中名列前茅。如唐福祥、郭林爽、黃仁讓、劉權達、梁質君、徐亨、楊錫章以及女排運動員李翠儂、陳佩月、餘如鳳等,先後參加過多屆遠東運動會比賽。南武中學在何劍吳任校長時,培養了陳彥(中華民國2年獲國際賽跳遠金牌)、許民輝、丘紀祥等一批體育人才。宣統元年(1909),廣州基督教青年會在長堤成立,積極開展各項近代體育活動,吸引了青年學生到會參加活動。該會還協助學校開展體育運動,對廣州學校體育起了推動作用。
  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重視體育,提倡尚武精神、學習武術。但公立學校中受“軍國民教育”思想影響較深,上課以兵式操為主,近代體育只在課餘開展。中華民國6~9年,在廣州舉行的省運動會上,參加田徑、球類項目的多是教會學校及南武中學等校學生,一般官辦、民辦學校多參加國際(武術)、體操項目。中華民國元年創辦的私立廣東女子體育學校及中華民國6年創辦的廣東高等師範體育專修班,培養了一批體育師資。
  “五四”運動後,學校的兵式體操漸為學生所厭惡,近代體育項目漸為教育界重視。中華民國11年,國民政府頒佈“壬戌學制”,次年教育部頒佈“新學制標準”,將體操課改為體育課,隨後學校規定了體育課課時。但各級學校仍沒有統一體育教材,體育課教師多為退伍軍人擔任,教學要求多由校方及體育教師決定。
  由於廣州的學校運動員參加遠東運動會屢創佳績,推動了大學、中學的體育發展,校際田徑、球類賽經常進行,與港、澳學校的比賽也從教會學校發展到公立學校。同時,推動了小學的體育運動,很多小學開展起田徑、球類的課餘活動。如第四高小棒球隊在留日歸國教員黃不敏指導下,成了棒球勁旅,常與大中學校比賽。女子體育也振興起來,不少學校出現優秀女運動員。如省女師的鄧志豪、李粹美、肖慧靈、許桂馨、司徒薇、吳秀嫻、廖四宜等組成為“中華女子排球隊”的主力,代表中國參加第九屆遠東運動會排球賽。
  中華民國15年4月,在觀音山(今越秀山)足球場舉行首次市轄學校運動會,有10多所學校、1000名學生參賽。項目有田徑、排球、足球、籃球、壘球、千人操、童軍操等。至中華民國26年,共舉行市轄學校運動會8次。
  中華民國17年,教育部規定中等以上學校每週體育課不得少於3次。次年教育部公佈了“國民體育法”,規定高中或相當高中的學校必修體育課,與軍事教育(軍訓)並重,沒有這兩項成績不得畢業。中華民國20年,又規定大學生須體育及格方能畢業。中華民國22年、25年,教育部先後公佈了“中小學體育教學綱目”和“大學體育教材綱要”。以後,又公佈一系列體育教育條文,學校體育更為發展。當時廣州近代體育的精英均在學校。
  中山大學于中華民國17年成立體育委員會,除負責學校的體育工作開展外,還出版《體育季刊》,規定每年10月10日為“中大體育日”,使學校的群眾性體育開展活躍,培養了馬元巨、黃英傑、鐘連基、趙秉衡、丘廣燮、李福中、葉隱森、龍榮式及李媛芬、趙雲珊等一批男女優秀運動員,先後參加過多屆遠東運動會。
  日軍侵佔廣州後,學校體育處於低潮,一些學校受日本人影響,棒、壘球運動較活躍。
  抗戰勝利後,戰前遷往內地的學校陸續回穗複課,學校體育有所恢復。當時回民塔光國術社協助清真小學(後改回民小學)開展國術運動,曾把武術作為體育教材,對學校開展武術有一定影響。中華民國36年,廣東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在廣州舉行,參賽運動員大多是大、中學校學生,成績較好的是嶺南、中山大學及培正、培英、真光等中學。

二、撈國建政後
  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把體育列為學校教育三大任務之一。1950年開始組織體育教師改革舊的體育教學方法,團市委、體育部門於1950年7月選派了大、中學校體育教師李卓儒、郭刁萍、胡瓊林、袁浚、馬杏修、鄧諭?等人參加在北平舉行的全國體育工作者暑期學習會。
  1951年春,廣州再派丘紀祥、雷瑞林、何興國、鄧諭?、陳汝湘等22名體育教師和體育幹部參加“中南區體育工作者學習會”。暑假,廣州市體育分會在東山培正中學舉辦“廣州市體育教師暑期學習班”。50年代初,學校學習蘇聯體育教學方法,推行“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簡稱“勞衛制”)。1956年,教育部先後頒佈各級學校體育教學大綱(後多次修改),是年廣州市成立中學體育教研會,由李景賢、黃桂榮負責。小學也組織了教研活動。從此,廣州體育教師有組織地開展教學研究活動,使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促進了學校體育的發展,增強了學生體質。也有不少教師參加科研工作,寫論文、編寫教學參考資料,為國家體育事業作出貢獻。同時,在體育教師中,逐步培養了一批國家等級裁判員。在50年代廣州市公佈的第一、二批國家一級裁判員中,有95%是大、中、小學體育教師,以後逐漸有不少教師獲國家級裁判員、國際級裁判員稱號。1982年有7人獲全國優秀體育教師稱號,至1989年,廣州市中學有高級體育教師43名、特級教師4名、全國優秀體育教師7名。
  (一)高等院校
  1952年廣州地區高等院校調整後,院校的體育便活躍起來,校園內經常開展乒乓球、籃球、排球、武術、田徑等體育活動。同年12月,中山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師範學院、華南農學院聯合舉辦四校田徑對抗賽,奠下了廣州地區高等學校田徑運動會的基礎,也成為廣州地區高校的第一屆田徑運動會。1953年丘紀祥、雷瑞林、趙善性、林賢達等教師倡議組織廣州地區高等院校教育體育競賽委員會,得到了各院校師生的支持,並推舉李顧三、林賢達、何達元、廖君球起草委員會的章程,很快得到省高教局的批准,並在其領導下開展院校的體育活動。高校競賽委員會成立後,便積極開展工作。首先推動各院校開展廣播體操,舉行高等以上學校田徑運動會及單項體育競賽,選拔運動代表隊參加省、市運動會,進行教學和學術活動以及開展“勞衛制”鍛煉等一系列活動。1954年,廣州市體委和教育局為了貫徹和執行國家体委“關於在中等以上學校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指示”及中南體委1954年試行“勞衛制”的計劃,決定在條件較好大、中學校實施,選中華南工學院、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共2300人參加。同時這3所院校和華南農學院、華南醫學院另選2800名學生試行“勞衛制”預備級。經過1年的實施,華南工學院等3所院校達到“勞衛制”一級的有1308人,二級的408人,占參加人數的75%。1956年各院校普遍開展“勞衛制”。
  五六十年代,廣州地區高校的田徑運動開展得較普遍,且培養了一批優秀運動員,如華南醫學院的區嘉錫、蔡建中,華南農學院的佟樹發,中山醫學院的李元新,華南師範學院的司徒宏、馬先覺、徐體權、林守任以及章奇理等,他們曾創造或打破市100米、200米、400米跑及110米跨欄和跳高、跳遠、撐竿跳高等項目的記錄。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院校的體育活動被迫停頓。1974年,高校競賽委員會改稱廣州高等院校體育工作委員會,體育活動有所恢復。撈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1981年,廣州高校體育工作委員會改稱廣東省高等校院體育協會廣州分會,繼續開展學院的體育工作,貫徹和執行教育部頒佈的《一般高等學校體育教學大綱》(試行草案),結合各院校實際情況,制定教學計劃、成績考核、評分辦法等,全面實施國家教委頒佈的《大學生體育合格標準》。各院校學生除傷病員外,都全部參加了《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達標率也有所提高。
  1985年國家教委、國家体委提出在全國部分高等學校及中學試辦高水平的體育代表隊後,華南理工學院、中山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廣州體育學院積極創造條件,爭取試辦代表隊,並于1987年成為全國首批試辦“高水平體育運動隊”的高等學校。
  高等院校的體育工作,特別是改革開放後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至1990年止,高校田徑運動會已舉行了28屆;游泳比賽舉行了17屆;體操比賽(至1984年)舉辦了16屆;武術比賽舉辦了3屆,還有棒、壘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的比賽,每年或兩年舉行1次,且各個項目成績都有所提高。

  (二)中、小學校
  1.體育教學改革
  50年代初,廣州學習了蘇聯的體育理論和經驗,試用了蘇聯十年制學校體育大綱,在教學上採用了“四段分組輪換”教學法;實施“勞衛制”,使學校體育有了很大的變化。1953年,廣州市教育局組織了中學體育教師李景賢、孫紫萍、李葆齡、朱兆翔、鄧俞?等12人,參加編寫了《廣東省中學體育教學大綱》,分發給各中學試用。1956年底在市教育局指導下,成立了“中學體育教學研究會”,各區選出委員,多以區為單位,進行教學研究工作。教師有了教學研究活動,使各級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不斷提高。1956年,教育部先後頒佈了各級學校體育教學大綱,還作了多次修改,使學校體育更加切合中國青少年兒童的實際。
  “文化大革命”初期,學校全部停課,體育器材被破壞。至“撈兵毛澤東宣傳隊”進駐學校後,體育課才逐漸恢復,中、小學稱為“軍體課”。1970年8月,由市“中小學教材編寫組”編寫了一本《軍體》課本,指定為中、小學體育教材,《軍體》主要以政治教育、軍事知識和訓練為主,亦有部分田徑、球類教材。“文化大革命”後,中、小學才複用國家頒佈的體育教學大綱,各校按新教材要求重新配備體育器材。1979年10月5日,教育部、國家体委頒發了《中、小學體育工作暫行規定》(草案),(下簡稱《兩個暫行規定》),市屬各中、小學(含郊縣)認真貫徹實施。1981~1985年,市教育局、市體委、市衛生局等單位對市、縣的22所重點中、小學進行貫徹實施《兩個暫行規定》的檢查、驗收工作,這些學校都達到合格以上的標準。1989年也開始在市區的一些學校進行檢查、驗收。這對廣州體育教學改革有較大影響。同年,市教育局體衛科成立,領導全市中學體育教學。
  1983年,市教育局為了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充實教學內容,依據國家頒佈的體育教學大綱內容和要求,組織了部分中小學體育教師、幹部吳偉昭、馮鎰庚、馮欽、蘇挺、區廣平、廖榮楨、冼潔怡、李令怡、李宜生等,先後編寫了《體育教師手冊》、《廣州市中小學體育教學參考資料彙編》、《廣州市中小學體育單元教學工作計劃資料彙編》(共三冊)、《南拳教材》、《中小學藝術體操教材》、《隊列練習、隊形變換》等教學參考資料,以提高教學質量,豐富了體育課的內容。1987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制訂的《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更明確地提出中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增強學生體質,促進身心健康,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祖國『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保衛者。1985~1987年,廣州市教育局曾派出市13中學的冼潔怡、樂賢坊小學的李潤松、廣州師範附小的黃美珠、素社直街小學的陳汝梁、師範附小的葛慧老師先後到天津、大連、西安參加全國十城市體育教學觀摩易地交流會,並得到好評。1989年9月廣州市教育局根據國家教委《關於發佈“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的試行辦法”的通知》,在全市高、初中(含職業中學)的學生中試行《中學生體育合格標準》。
  為了貫徹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廣州市於1990年開始,在部分學校的升中學考試中加試體育課。從1987年至1990年,廣州市每年都舉行體育評課活動,每個區、縣都選送一所中學、一所小學進行公開教學的評課活動來推動教學的改進。
  2.體育鍛煉
  1950年,廣雅中學率先試行“勞衛制”體育鍛煉標準。1954年,廣雅中學、市四中等5所中學實驗施行“勞衛制”,市一中、廣東華僑中學等31所試行“勞衛制預備級”。至1955年,試行“勞衛制預備級”的學校增至43所。1956年,國家体委修改“勞衛制”的項目和標準,增加了少年級。從此,全部中學實施“勞衛制”。1958年,為片面追求達標數字,出現弄虛作假,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1961~1962年,國家經濟困難,學校降低學生運動量,“勞衛制”鍛煉停止。1963年,制定《廣州市大中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各校恢復體育鍛煉。“文化大革命”期間,體育鍛煉為軍體及勞動代替。1982年8月,國家体委公佈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市教育局和市體委加強領導推行新標準鍛煉,1986年中小學全部實施,增強了學生的體質。1989~1990年達標及格率93%。此外,學校還推行課間操與眼保健操。1951年開始,廣州市的中小學校便進行早操或課間操。1964年起,廣州市中小學都在每天上午做一次全國統一的眼保健操。
  3.體育傳統項目開展
  1959年,市體委撥款8000元給市教育局,轉發給開展體育有成就而又有多年保持其成績的一些中學,作為學生營養費補助,以鼓勵學校更好地培養體育苗子,支持這些學校開展其體育傳統項目。以後這項工作逐步發展,領導、組織工作及經費補助等也納入市教育局和市體委的工作中,並同業餘體校工作形成“一條龍”銜接,組成訓練網絡。1965年開展體育傳統項目的學校有134所,其中小學88所,中學46所,項目設有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田徑、游泳、跳水、體操、圍棋、武術11項。“文化大革命”期間,訓練停頓了一段時間,至1973年才逐步恢復。1974年開展傳統項目的學校增至271所,其中小學200所,中學71所,由於體育教師不足,影響了訓練工作,使成績下降。1975年再作整頓,縮減為147所,小學96所、中學51所。經過幾年的訓練,取得了較大的成績,為業餘體校輸送了一批有一定基礎的苗子。1981年貫徹了國家体委、國家教委、廣東省體委、省教育廳關於重新命名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的有關文件精神,於1982年起,重新命名了重點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其中小學50所、中學28所,並以田徑、游泳、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射擊6項為重點項目,從此訓練工作便逐步走向正軌。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從1982~1990年,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作了多次調整,提高了訓練質量。至1990年中、小學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共189所(小學115所、中學64所,少年宮10個培訓點),另有中學8所、小學15所被命名為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項目也增加了技巧、壘球、空模、海模、國際象棋等共20項。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項目學校,經過不斷的改善,取得了成績,從1985~1988年,共輸送給業餘體校學生3829人,輸送給各級運動隊共274人。
  4.運動會
  50年代初,在省、市教育、體育部門的領導下,大、中、小學的田徑運動會開始每年舉行1次,小學生運動會由區教育局、區體委領導,多分區舉行。1953年,市教育局、市體委舉辦首屆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從1956年起,每年舉辦一次。1961~1963年因國民經濟生活困難停辦,1964年恢復。1965年以後因“文化大革命”影響停辦,撈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恢復。1985年按學校場地條件分一、二、三類,分初、高中組比賽。1988、1989兩年,中學生運動會水平有較大提高,高中組男女共18項,初中組男女共25項創造了新紀錄。至1990年,廣州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舉辦21屆(次)。此外,還有中學生廣播操比賽、游泳邀請賽、市長杯足球賽、血寶杯足球賽等。

  (三)中專學校
  撈國建政前的職業技術學校,多是設備簡陋,體育教學質量不高,體育運動水平較低。撈國建政後,中專學校的體育開展的情況,與普通中學一樣。1962~1965年間,先後舉辦兩屆中專學生田徑運動會。“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部分中專停辦或解散。1977年,全市複辦或新辦的中專學校達80所,也恢復了體育課和體育鍛煉,情況同中學。
  1979年,廣州地區中專學校體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後,組織校際競賽、體育教研活動。曾參加部分省、部屬學校召開的體育衛生工作經驗交流會。7月,制定《廣州地區中等專業學校體育課教學大綱》。1986年,中專體協成立課題組,接受省高教局中專處委託,撰寫國家教委分配給廣東省的課題:《關於中專學校體育工作幾個問題的探討》,次年完成。中專體委於1988年改名廣州地區中專學校體育工作協會,次年編寫了《廣東省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體育課教學大綱》。1979~1990年,廣州地區中專生共開田徑運動會7屆,籃球賽3屆、足球賽4屆,還有廣播操比賽等。1986年選拔了運動員組成廣東省中專體育代表隊,參加第二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獲金牌2枚、銀牌2枚、銅牌1枚,團體總分第七名。還多次組隊參加十城市中專學校協作賽,多次獲獎。

  (四)幼兒體育
  50年代初,廣州市教育局曾集中了70多名幼兒教師和中學體育教師,編寫了《廣州幼兒體育教學大綱》,使幼兒體育教學有了依據,不少幼兒園也增加了體育設備,改進教學方法,把過去單調的“老鷹抓小雞”等遊戲改為用音樂指揮,以促進幼兒身心成長的體育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得到全身的鍛煉。“文化大革命”期間,幼兒體育也受到衝擊,廢棄了《幼兒體育教學大綱》,改唱“語錄歌”,教材也生硬地加上有“階級鬥爭”的內容進行教學,使適合幼兒身體成長、輕鬆愉快的體育活動停止。離開教學大綱,搞形式主義的正規比賽。1973年兒童節前,首屆幼兒運動會召開,43個代表隊1620名兒童參加比賽,項目有田徑、拔河,表演項目有廣播體操、團體操等。至1976年5月底,共舉行過4屆運動會。1979年舉行第五屆運動會,只設團體操及體育遊戲表演。
  1981年教育部重新頒佈《幼兒體育教學大綱》後,廣州幼兒園的體育教學恢復了正常秩序,讓孩子們自然地進行系統的體育鍛煉。東方紅幼兒園、中山六路幼兒園、大新幼兒園等都進一步開展了教學改革。東方紅幼兒園吸取了國內外的經驗,參考了美、日等國家的幼兒活動器材,改進為適合廣州地區幼兒和結合教學的攀、爬、鑽、跳、搖、轉等體育器械;利用教室前的空地,畫出“跳八格”、“跳飛機”、“走螺旋”等幾何圖形和小動物的足跡,讓幼兒們做“踩踩腳印”的活動,使他們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和增強分辨能力。許多幼兒園都堅持每日兩課兩操(早操、課間操)三活動(上午課後活動、午睡後活動、晚飯後散步活動)。1981、1983年,先後舉行廣州市幼兒游泳表演。廣州幼兒園在1990年底已增至1111間,其中還有不少幼兒園的體育場地、設備達不到要求,這些幼兒園定時帶幼兒們到附近的公園、廣場做遊戲或在室內進行一些活動。
?

第三節 職工體育
  撈國建政前,廣州市不少工人喜歡練武鍛煉筋骨,也有些行業工會組織了武術、醒獅隊伍,在節日或廠店喜慶日子表演助興。一些工人在工余時間在海幢寺、城隍廟、光孝寺等處下中國象棋。40年代後期,有人力車工人于下午收工後,在西湖路和維新路四邑華僑中學等地,進行九人排球比賽。這些都是工人自發的體育活動。30年代有粵漢鐵路體育會,是鐵路工人開展足球運動的組織。
  撈國建政後,廣州市職工體育活動積極開展,組織了廣州工人體育代表隊,參加了一些全國性和國性際體育競賽,並培養了不少優秀運動員,輸送到省和國家運動代表隊,為國家體育事業作出了貢獻。1949年10月26日,廣州市總工會籌備處成立,1950年10月組織全市職工參加廣州市第一屆體育運動會,此後職工的體育活動便納入工會的工作計劃。10月總工會籌委會發出《各級工會委員會下設體育委員會的決定》的通知,對職工體育加強領導。1955年市總工會成立體育部,並指示各產業工會和基層工會指派1~2名幹部負責體育工作。以後市總工會及基層工會更加積極貫徹、執行全國總工會和國家体委有關開展職工體育指示,並得到市體委、市體育分會及各有關單位的支持和協助,使職工體育活動,得以蓬勃發展。各基層工會建立後,不少企業和單位如廣州造紙廠、廣州重型機器廠、益豐搪瓷廠、廣州水泥廠、市郵電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組織了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運動隊,展開了車間與車間、廠與廠等體育競賽,使職工體育運動更加普及。
  1950年,以廣州職工為主力的中南男子排球隊,參加全國排球賽,獲得冠軍。這是撈國建政後廣州職工第一次參加全國性的體育競賽。1951年1月1日,廣州市人民在觀音山(今越秀山)體育場舉行慶祝元旦和集體操表演大會,廣州鑄管廠工人表演了“抗美援朝支前生產操”,廣州紡織廠女工人表演了“紡織操”。同年12月1日,第一套廣播體操在全國推行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等8個單位,聯合發出推廣廣播體操的通知。市總工會、市體育分會便積極進行宣傳;組織領操員進入到各個車間,掀起了人人做操的熱潮。1952年元旦,舉行了職工第一套廣播體操表演賽,有33個單位1967人參加,把職工做操的質量提高了一步。以後,各級工會都重視開展體操,推動起其他體育活動。1952年起,廣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宮、廣東省人民體育場、嶺南文物宮(今廣州文化公園)康樂場、青年文化宮、市二宮、市三宮及員村、芳村等工人文化宮相繼建成,一些具備條件的工廠亦建有籃球、足球場、乒乓球室,這樣才基本滿足職工參加體育活動的要求。廣州市工人體育場于1956年建成後,對職工開展體育活動又提供了良好的場地。五六十年代,工人在該場開展摩托車運動,培養了多批摩托車駕駛員、教練員;該場同時也是職工練習、測驗“勞衛制”的主要場所。50年代,在職工運動員中湧現出一批優秀運動員,如姜永甯、馮國浩被選為廣州市乒乓球隊員,1952年9月在北平舉行的全國第一屆乒乓球錦標賽上,他們分別獲得冠、亞軍,隨後被選進第一批國家乒乓球隊。1954年8月,市職工乒乓球運動員林木欣、梅光椏、周啟超、伍鏗利和女子運動員鄭靜軒、梁壽齡、黃偉儀、梁福嫦等參加在武漢舉行的全國乒乓球分區賽,男、女子均獲前三名。
  1953年廣州工人業餘體操隊組成,並經常到工廠作巡迴示範表演,有條件的工廠也相繼組織體操隊,開展訓練和競賽。1954年3月1日,撈央政府政務院發出《關於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通知》後,中華全國總工會要求各級工會必須根據體育為生產服務,為群眾服務的原則,有計劃、有領導、有準備地利用業餘時間開展職工體育活動。廣州各級工會認真執行全國總工會的要求,把職工的廣播體操抓好來推動其他體育活動。廣州市體委和市總工會為了推動工人體育的開展,多次派出幹部到廣州造紙廠、廣州水泥廠等試行開展“工人生產操”和其他體育活動。因此,在班前班後和假日參加體育活動的職工多了。廣州造紙廠、廣州果子食品廠等有80%以上職工堅持經常的體育鍛煉。不少工廠充分利用廠內的場地和工廠的特點,開展多式多樣的、結合生產的體育活動:如廣州儲運公司,組織工人登樓梯、背滅火筒、背沙包跑等競賽;廣州造船廠開展划船、撇纜等活動;廣州縫紉機廠鑄造車間的工人開展舉重活動。1956年,留日歸國的棒球教練黃不敏在惠福鐵廠訓練了廣州第一支工人棒球隊“惠福棒球隊”,經常參加市級比賽。
  多年來,在職工隊伍中,培養了一批水平較高的裁判員,他們曾擔任過省、全國及一些國際體育競賽裁判工作。1957年,廣州市體委公佈的第一批國家一級田徑、體操、籃球等12個項目74名裁判中,有95%以上是來自職工隊伍的。
  隨著群眾體育運動的廣泛開展,各產業系統還組織了籃球、足球、排球、田徑、乒乓球、游泳等代表隊,並參加了全國產業工人的賽事。其中第一機械工業(即機電工會前身)在上海參加全國機械工人乒乓球賽、在北平參加足球賽;市人民銀行參加了全國銀鷹乒乓球和游泳比賽;市輕工業參加全國紅旗工人籃球賽、足球賽;鐵路系統參加全國火車頭足球、游泳比賽。
  廣州市職工體育運動隊還擔負了國際體育競賽的任務:如1951年1月14,蘇聯男子籃球隊來廣州訪問比賽,市總工會集中了職工優秀運動員,組成了工聯隊與蘇聯隊進行了一場友誼比賽;1953年12月,印度乒乓球隊來廣州訪問,職工運動員岑淮光、莊家富、周啟超等組成代表隊,與客隊進行友誼比賽;1956年越南乒乓球隊來中國訪問,於2月17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與廣州工人乒乓球隊進行一場混合對抗賽,結果廣州隊獲勝。
  1955年1月,國家体委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體委下達《關於批准中華全國總工會〈職工體育協會組織暫行條例〉的指示》,指示下達後,市總工會、市體委和團市委組織了工作組,到公和祥機器廠、華建麻袋廠、第二棉織廠等10多家工廠企業,總結開展職工體育工作經驗,同時市總工會和市體委在西村發電廠總結建立基層體協的經驗,下半年市內各工廠企業開始普遍做好建立體協的準備。經常訓練的運動隊從470隊增至1389隊。至1959年工廠體協建立後,企業共建立體育協會3848個。1956年,全市職工開始推行“勞衛制”體育鍛煉。市總工會、市體委、市教育局、團市委組織了領導小組,分別在18間中學舉辦了“勞衛制”技術輔導站,為231個單位培訓了2060名輔導員(包括部分機關輔導員),並在各公共體育場設立了“勞衛制”測驗站,為職工進行測驗。從1956~1958年,共有1881間工廠、企業開展了“勞衛制”。廣州造紙廠、廣州重型機器廠、廣州造船廠、華南縫紉機製造廠、廣州發電廠、廣州果子食品廠、廣州水泥廠、黃埔造船廠、3518工廠、12054工廠、鐵路局、郵電局、人民銀行、公共汽車公司等等都是開展“勞衛制”較好的單位。
  1950年,全國總工會撥了20部摩托車給廣東省,作為開展國防體育使用,廣東省把全部車撥給廣州市總工會。市體委當即協助開辦教練員訓練班,培訓了教練員7名後,由市總工會伍碧雲、康夏筠、郭兆科組織起廣州工人摩托車運動隊,郭兆科任教練,職工摩托車運動訓練因此掀起熱潮。訓練的主要場地是廣州工人體育場,還在東山、海珠、荔灣3個區和廣州重型機器廠、廣東造紙廠、廣東柴油機廠、公和祥機器廠、廣東玻璃廠、廣東麻袋廠等設立培訓點協助訓練,共培訓駕駛員、輔導員4000多人。1958年,市工人摩托車運動隊參加廣東省國防體育運動會,獲得團體亞軍,男子摩托車賽李保獲第二名,女子組葉煒君獲第一名,區少玲獲第二名。市工人摩托車訓練班,為廣東省輸送了不少人才,在60年代廣東省摩托車隊中有一半隊員是來自市職工摩托車隊的,其中黃添入選國家隊。此後,市總工會、市體委繼續號召職工開展射擊、航空模型、傘塔跳傘等國防體育活動。1958年9月,市總工會、市體委組織了“保衛世界和平橫渡珠江”游泳活動,有7374名職工參加;1959年9月的“解放臺灣萬人橫渡珠江”游泳活動,全市11553人參加,其中職工占了一半。1958年9月,廣州軍區、市總工會聯合舉辦了職工軍事野營,有職工4200人參加這次活動。1965年5月22日,舉行游程101公里的長遊中,6名運動員有4人是職工。
  “文化大革命”期間,有組織的職工體育基本陷於停頓。“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因體育場地、設備受到極大的破壞及體育骨幹的流失等原因,經過多年的努力,職工體育活動才逐漸恢復。1977年,廣州工人足球隊,參加了在上海舉行的全國職工足球賽,獲得亞軍,同年廣東省舉辦職工籃球和中國象棋賽,市職工男、女子隊分獲得籃球冠軍和象棋亞軍。有規模的體育活動,到80年代才有了新的發展。1982年,市體委、市總工會組織市職工代表到雲南參觀學習開展職工體育的經驗,回來後推動了建立地區體協的工作,促進了職工體育的開展。
  同年,廣州市總工會和市體委聯合舉辦了職工六大項體育競賽(中國象棋男、女子個人賽;優秀選手乒乓球男、女子單打賽;籃球男、女子邀請賽;游泳錦標賽;馬拉松男子42公里195米、女子(半程)比賽;體操表演)。同年,市體委召開職工體育工作交流會,評選出先進單位51個,先進個人128名,其中12個單位、15位個人出席省職工體育經驗交流會。
  1985年4月,廣州市第一公共汽車公司足球隊獲全國首屆“公交杯”足球賽冠軍。同年,廣州成立工人醒獅協會後,曾派隊到北平、海南、汕頭、法卡山等地為各界群眾及撈兵表演,與外賓、華僑聯歡和到澳門訪問,使南獅藝術發揚光大。同年在市總工會的領導下,市工人醒獅協會組織了“廣州工人首屆醒獅藝術表演賽”,為了更好的開展比賽,協會組織梁钜發等編寫了《醒獅競賽規則》(試行),這是中國第一部醒獅競賽的試行規則。1990年11月,馬來西亞大馬龍獅總會向南獅祖籍廣州發出邀請,以廣州工人醒獅協會顧問謝遠鷹為首的廣州工人醒獅會9人代表團於11月中旬應邀前往。廣州工人醒獅隊表演了精湛的技藝,博得了好評。
  1987年9月,撈共廣州市委經濟工作部、市總工會、市體委聯合舉辦市直屬工廠職工運動會,參加的有廣州鋼鐵廠、廣州造船廠、廣州造紙廠、廣州重型機器廠等16個單位。
  改革開放後,國家重新公佈了一種更加適合職工進行身體鍛煉的標準--《全國職工健身七項鍛煉標準》。廣州市總工會於1988年在全市的職工中開展了達標活動。自此,每年有80萬職工參加鍛煉,參加人數占職工總數的44%,有20萬人達到A級和B級標準。廣州市總工會1990年獲得全國職工開展《七項鍛煉標準》的先進單位稱號。
  為了進一步完善職工體育指導工作,1989年4月25日,廣州市職工體育協會成立,該會是全市工礦企業(含中外合資企業)、事業機關單位職工體育組織的聯合體,是以推動廣州市職工體育事業發展,加強交流,提高技藝,增強團結友誼,增進職工身心健康,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促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宗旨的職工體育團體。職工體育協會由李蘭芳(廣州市副市長)、王文贊(市總工會主席)、張均(市體委主任)、馬先覺(市體育總會主席)任名譽會長;沈瑞揚(市總工會副主席)任會長。1990年,廣州市總工會、市體委等為迎接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在北平舉行,組織了職工“百日鍛煉迎亞運會”體育活動,有100多萬職工參加了這項體育活動。全國總工會、國家体委授予廣州市為“全國職工百日鍛煉迎亞運”先進城市。同年市工人足球隊參加中南五省工人足球賽,獲得第一名。

第四節 機關體育
  中華民國18年(1929),兩廣國術館招收的研究班140名學員中,多是公務員,主要學習簡易功夫及器械。為了方便公務員,特設上午7時30分至8時30分及下午5時30分至6時30分兩個班。中華民國24年,廣州市政府開辦“市府職員公餘同樂會”,開展機關體育活動,舉辦過乒乓球、網球、游泳等比賽,每次都有50多人參加。同樂會還組織了女子網球隊。中華民國36年又組織了“勵進會”,舉辦過乒乓球等比賽,參加者只限於“勵進會”會員。
  新中國成立後,廣州市的機關逐步開展員工的體育活動,最初是乒乓球、籃球。50年代至60年代初,每年都舉行機關籃球賽,除市屬的機關外,還有省委、省政府、中南局、廣州駐軍等機關籃球隊參加比賽。
  1954年3月1日,撈央政府政務院頒發了《關於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通知》後,廣州市機關的工作人員,每天按時做操,但堅持了1年多後,做操的人便有所減少。1955年6月,廣州市人民委員會、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廣州市委員會聯合召開了一次機關體育工作會議。市人民委員會屬下的單位和黨、團所屬的56個單位104人出席了會議,副市長兼市體委主任郭翹然作了“繼續貫徹前政務院的指示,進一步開展機關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報告。通過這次會議,機關體育得到迅速發展。幾年後,共有857所機關建立了體育協會。1956年4月,市人民委員會發出《關於省市所屬各級機關體協普遍推行勞衛制鍛煉的通知》後,機關的體育協會便積極推行“勞衛制”。至1958年,廣州市機關開展“勞衛制”的單位有457個,有12632人測驗及格。通過開展廣播體操、實施“勞衛制”的鍛煉和進行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改善了幹部、員工的身體健康,提高了工作效率。中區稅務分局在1955年對堅持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272人調查,體重增加的有35人,精神較以前好的有140人,另外患頭痛、痔瘡、腰痛等病的均獲不同程度的好轉。1956年4月,廣州市機關青年150人參加一天一夜的軍事野營活動,用戰鬥部隊的編制,進行急行軍、防空、防毒、夜行軍、偵察、遭遇戰等演習活動。7月,舉行廣州市機關小型足球賽,通過比賽選拔隊員組成機關足球隊。1961年開始遇上3年的經濟困難,機關的體育以廣播體操為主,1964年逐步恢復了各項體育活動。1964年10月11~14日,為慶祝廣州淪陷15周年,廣州市組織了50萬人(次)登白雲山活動,廣州市機關、省直屬機關、中南局及市財貿戰線等幹部、職工2萬多人參加了活動。“文化大革命”期間,機關體育被迫停止。
  改革開放後,特別是80年代,機關體育甚為活躍。1982年舉行了市、區、局以上機關廣播體操比賽,以後,市屬64個區、局機關單位,省41個單位堅持或恢復了工間操制度,其中21個單位被評為開展廣播體操優良單位。各局的體育協會也進一步得到健全和發展。
  80年代,市機關舉行過兩次較大規模的運動會。第一次在1983年3月舉行,有50多個單位參加了廣播體操、乒乓球、籃球等比賽。第二次是在1986年10月舉行,有58個單位、2500多人次參加了田徑、游泳、羽毛球、乒乓球、廣播體操比賽。1982年海珠區和1986年越秀區、荔灣區也舉行了機關幹部、職工運動會。此外,市機關還舉行了不少單項競賽。如1985年4月舉行的乒乓球賽、9月的籃球賽和1987年4月的射擊比賽、9月的足球比賽等。
  為了鞏固和促進廣播體操運動,市機關於1986年5月將區、局以上機關分成6個小組,互相進行觀摩學習,檢查評比。評出郊區、荔灣、越秀、海珠4個區的人民政府和市公安局、機電局、人事局、工商局、市婦聯、廣州日報社、市體委等11個開展廣播操的優秀單位。領導帶頭參加體育鍛煉,不但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還推動各界群眾體育活動的開展。1986年市政府辦公廳舉行拔河比賽,副市長楊資元任總裁判。在“迎六運”的“體育集市”上,陳綺綺副市長與群眾一起踢毽子比賽。1989年12月廣州市舉行首屆“公僕杯”乒乓球賽,市委書紀朱森林、市長楊資元等12位市領導及各區、局、總公司以上幹部,共158人參加了比賽。1990年市委辦公廳舉行迎“五一”系列體育活動,從3月至5月開展了跳繩、踢毽、投籃、拔河、自行車比慢等項目,全廳各部門及基層單位252人次參加比賽。9月1日起,市機關工會用1個多月的工餘時間,舉行機關“迎亞運”籃球賽,有39個隊參加。同年11月21~24日,“龍華公僕杯”網球賽(雙打)在沙面網球場舉行,參加比賽的有廣東省、廣州市現職領導及正廳級以上離、退休幹部。

 樓主| 發表於 2007-5-3 23:55:37 | 顯示全部樓層

體育志? III

第五節 農村體育
  撈國建政前廣州的農村體育,有“舞獅”、“舞龍”和劃龍舟、武術及踢毽子、放紙鳶等體育遊戲,逢年過節,農村各地的“獅”、“龍”競舞,喜氣洋洋。劃龍舟是水鄉的主要活動,每年的端午節,番禺和增城的農民都進行龍舟競渡,十分熱鬧。市郊及附近縣農村多有武館或練武場所供農民練武,不但鍛煉了筋骨,還在抗暴保家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如三元里抗英鬥爭中,農民拿起長棍短刀、鋤耙,把英國侵略軍打敗。花縣開展近代體育比較早,中華民國期間舉行過幾次運動會,但多是中、小學生參加。增城縣在中華民國36年(1947)時,為參加省運會籃球賽,在縣城、新塘、石灘、正果等鄉鎮選出7名男運動員組隊參賽,在中、小學生中選出男、女運動員各4名參加田徑和籃球賽。新中國成立後,廣州農村群眾性的體育運動也逐步地有組織地開展。1950年,增城縣組織了以學生為主的“解放杯”籃球賽。縣教育科組織了一支籃球隊,參加東江軍、政、民運動會。以後縣的籃球運動開展廣泛,稅局、銀行、機關等都組織了籃球隊,而且很快便推廣到農村中。縣城的一些球隊,經常到臘布、派潭、小樓等農村與當地球隊進行比賽。在1957年承辦惠陽專區乒乓球選拔賽和籃球分片選拔賽。1958年10月,舉辦了首屆運動會,項目有田徑、體操等13項,運動員1000多人。隨著形勢的發展,花縣、從化、番禺、增城4個縣均於1956年先後成立縣體育運動委員會,配備專職幹部,負責縣的體育工作。人民公社成立後,紛紛成立體育協會。從1956~1958年,市屬各縣共建立了594個體育協會,1958年有311個人民公社開展了“勞衛制”,測驗人數47159人。番禺為水鄉地區,群眾性的體育活動最活躍的是游泳、划艇等項目。劃龍舟是當地人民最喜愛的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期間,各鄉各村進行龍舟互訪和競渡;學校也開展一些田徑項目和籃球活動。1985年輸送到廣東省游泳隊的運動員梁錦洪,在首屆全國青年運動會上,是獲得男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賽第一名的成員。1990年番禺中學女子籃球隊代表廣東省參加在福建泉州市舉行的“1990年全國中學生籃球賽”獲得第二名。同年輸送到國家田徑隊的女運動員陳可美在第十屆亞洲運動會上,獲100米跨欄金牌。1987年,番禺縣承辦了第六屆全國運動會棋類比賽、男子足球及籃球決賽階段部分賽事,被評為“最佳賽區”。1988年,承辦了國際足聯首次舉辦的“1988年國際女子足球邀請賽”,番禺賽區接待了瑞典、捷克、日本、美國等國家隊,並為接辦首屆世界女足錦標賽打下堅實的基礎。從化地處山區,群眾喜愛武術,學校體育以操練和遊戲為主。由於學校分散,不少學生上學要走(跑)一段山路,逐漸形成長跑的習慣,為從化地區長跑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1957年,花縣開辦了業餘體育學校,該校女子籃球隊於1958年參加佛山專區籃球比賽,獲得冠軍;1961年獲廣東省甲級籃球聯賽第三名,且為廣東省、廣州市及佛山專區輸送了10多名籃球運動員。體操在學校中開展得也較普遍,花山區東湖小學刻苦辦業餘體操班,自造體操器材,培養了一批體操“苗子”,輸送到廣州業餘體校和廣州市中心業餘體校有16人,其中鄺顯耀被國家體操隊吸收為隊員,于1981年參加第二十四屆世界體操錦標賽,獲男子全能、跳馬、單杠的第二名,自由體操、鞍馬的第一名。鄺樹倫於1981年參加世界中學生體操比賽,獲男子全能第二名、自由體操、雙杠的第一名,1982年又獲世界中學生體操賽全能第三名、自由體操的第一名。1988年花縣獲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
  1961年,因連續三年國家經濟困難,農村體育大多停止活動。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體育更備受摧殘。至1978年撈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各縣的體育活動才逐步恢復。
  長跑是從化、番禺、增城縣群眾愛好的體育活動。從化縣每年冬春兩季,就有7萬多人參加活動。1980~1982年,該縣的長跑運動員連獲廣州市環市跑女子組第一名,1983年和1984年獲女子成年組、少年組的第一名,這3年的環市跑該縣都有10多人進入前25名受獎名次。1981年3名女運動員代表廣州市參加廣東省在新會縣舉行的馬拉松比賽,獲得第一組第二名;1984年又獲廣州市馬拉松賽女子組第一和第二名;1985年利寶玲、李霞妹代表廣州市參加在深圳特區舉行的馬拉松賽,利寶玲獲第一名、李霞妹獲第五名;1986年陸豔代表廣州市參加廣東省第七屆運動會女子馬拉松比賽,以3小時15分55秒的成績獲得第一名,打破了省紀錄。同年,從化縣被廣州市評為“長跑之縣”。增城縣在冬春長跑時,參加人數常在2萬人(次)以上,1989年被評為廣州市“長跑之縣”。其他體育活動也較普及,體育人口有2.4萬,占人口四成;有600多個基層業餘運動隊。1987年被國家体委評為“全國體育先進縣”。番禺縣長跑活動形成傳統。1979年開始,由縣體委聯合14個單位組成長跑指揮部,每年都舉辦一次市橋地區環城跑、越野跑活動,連續舉辦十多年,參加人數逐年遞增。首年7300多人,以後每年均超過萬人。縣領導對這項活動極為重視,每次活動起跑前都由主管體育的縣委常委或副縣長作動員,每次環城跑都有主要領導帶頭跑,包括縣委書記黃偉甯、縣長何桃等。從1984~1990年番禺縣先後被評為省、市開展群眾性長跑活動先進單位,1988年又獲全國體育先進縣稱號。
  龍舟活動在番禺縣開展較早,改革開放後,發展更為迅速,且多次參加國內外比賽取得優異成績。1984年番禺縣龍舟隊參加澳門國際龍舟公開賽獲冠軍後,1年間全縣龍舟從93艘增至117艘,分佈于10個區(鎮)56個鄉。1986年開始,縣每年均舉辦“蓮花杯”龍舟賽。1987年還根據國內和國際龍舟賽的要求,增辦了短龍舟“禺山杯”賽,這更推動了區(鎮)龍舟活動,使劃龍舟的區(鎮)從10個發展至17個,長龍舟發展到104艘,短龍舟32艘。1986~1988年的第二至第四屆“希爾頓杯”龍舟賽,番禺縣連獲三屆冠軍。1989年和1990年,縣龍舟隊受撈共廣州市政府委託,赴泰國參加第三屆和第四屆曼谷國際龍舟賽,獲得第三屆的季軍和第四屆的亞軍。撈國建政前婦女是不准劃龍舟的,撈國建政後特別是改革開放後農村的婦女不但喜歡劃龍舟,而且還參加龍舟比賽(番禺女子龍舟賽成績詳見本章第一節)。番禺縣的二三十個龍舟景點的表演和“蓮花杯”、“禺山杯”龍舟賽時,觀看龍舟的外國朋友、華僑、港澳同胞、外國及當地群眾有10多萬人。龍舟競渡已作為海內外聯誼的紐帶,它維繫著同胞鄉情和中外人民的友誼。增城縣的劃龍舟活動,較大型的比賽有1988年和1989年的新塘鎮“牛仔杯”第一、二屆龍舟賽;1989年仙村鎮的首屆“水泥杯”龍舟賽。
  為了適應農民體育的發展和加強對農民體育的領導,1983年1月22日成立了“廣州市農民體育協會”,並選出第一屆協會委員42人,廣州市副市長張玉祥任名譽主席,市農委副主任楊德銓任主席,市體委群體處處長李乃鎮任秘書長。體協成立後於1988~1990年與市體委、市農委主辦了廣州市首屆農民運動會和選派體育代表團參加全省首屆農民運動會;舉辦鄉鎮乒乓球賽;評選第一批體育先進鎮17個和舉辦由先進鎮參加的“大崗杯”男子籃球賽等。
  廣州市第一屆農民運動會于1983年3月8~14日進行。設田徑、籃球、乒乓球、自行車、射擊、武術6個項目,分別在廣州和增城縣進行比賽。參賽單位有白雲、海珠、黃埔、天河4個區;番禺、花縣、從化、增城4個縣及市農工商總公司共9個代表團、471名運動員。獲團體總分第一名是番禺縣,第二名花縣,第三名增城縣。

第六節 老年人體育
  撈國建政前,老年人只有三兩知己對弈或打拳,缺乏有組織的體育活動。
  撈國建政後,60年代初廣東省人民體育場開設了以老年人為主的太極拳輔導站。1975年,市體委在全市各體育場館、公園等公共場所,也相繼辦起太極拳輔導站。改革開放後,廣州老年人體育更加活躍。每日清晨,大批老年人在公園、體育場所、廣場、珠江河兩岸進行慢跑、打太極拳、練保健操、跳“迪斯科”等活動。廣州市於1981年4月成立了廣州市老年人體育協會(簡稱市老年人體協),這是全國第一個老年人體育協會。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由郭刁萍、趙善性、阮洲權等34名老體育工作者組成,梁成發任秘書長。協會成立後,推動了老年人體育活動。1984年協會理事會改選,由56位體育工作者及部分單位領導組成第二屆體協委員會,促進老年人體育活動開展得更加普遍。不少單位成立老年人體育協會,各區、縣、局及高等院校相繼成立老年人體協。1986年廣州高等學校老年人體育協會成立後,每年都由各校輪流主辦高校老年人體育運動會,項目有門球、乒乓球、籃球、田徑、健身操等。廣州市老年人體協成立初期,舉辦過老年人運動會,只有130人次參加田徑、羽毛球、乒乓球、中國象棋等項比賽。1985年和1986年間,市老年人體協主辦了門球、乒乓球、中國象棋、橋牌、健身跑、旅遊等競賽和活動30多次,有1.4萬多人次參加了活動。門球更受老人們喜愛,1986年4月開始時,只有8隊56人,到1990年發展到70多隊、800多人參加這項活動。1986年廣州老年人門球隊參加五省九單位門球邀請賽,獲得了第六名。同年市老年人體育代表隊參加廣東省老年人運動會,獲得了5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和3個第三名。
  1987年10月20日~12月8日,市老年人體協與市政協、市民政局等6個單位聯合舉辦了一次撈國建政以來廣州市規模最大的老年人體育活動“廣州市老年人體育花會”,活動內容有健身操、登山、自行車、旅遊、划船、健身舞、射擊、太極拳(劍)、體操、門球、乒乓球、中國象棋等13項比賽和活動,近300多個街道、機關、團體共2.5萬老人參加。至1990年廣州各縣、區、局的單位已有老人體協45個,已舉辦了51次市級各項比賽、活動,共有10萬多人次(相當市內老年人口1/3)參加。
  80年代,廣州市不少公共場所,都為老年人開設文娛體育活動的場所,人民公園為老人們建造了“壽星樂園”,設有舞廳、健身房、花園式的棋藝活動場所;市各文化宮以及新華、南方、永漢、新星等電影院,每天都有老人“迪斯科”、交誼舞等專場,供廣大的老年人進行健身、娛樂活動。1986~1990年,市老年人體協先後舉辦了3次評選“健康老人”活動,共有94名80歲以上老人獲選。其中廣州市參事室92歲的趙庭耀、越秀區紅十字會醫院91歲的老醫生李堯山和華南理工大學86歲的龍慶忠獲得“中國健康老人”稱號,並有6名被評為省“健康老人”稱號。

第七節 殘疾人體育
  撈國建政前,廣州沒有舉行有組織的殘疾人體育活動。
  新中國成立後,殘疾人士得到人民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懷,很多人參加了工作,還成立體育協會,組織體育活動和參加國內外的體育競賽。
  一、殘疾人體育比賽
  50年代,市民政局便組織開展殘疾人體育運動。1957年舉行了首屆聾啞人體育運動選拔賽,有67名(女14)聾啞人運動員參加了游泳、田徑、球類比賽,選出游泳、田徑兩名運動員赴北平比賽。1958年成立了廣州市聾人體育協會後,舉辦了聾人游泳、田徑、足球、舉重、拔河選拔賽。1959年5月廣州選派聾啞人籃球代表隊參加在武漢舉行的全國青年聾啞人運動會。1960年,市民政局、市體委和市聾人體育協會聯合舉行了聾啞人田徑運動會,選派代表參加廣東省盲人聾啞人田徑運動會,廣州運動員在16項競賽中獲14項冠軍。1961年開始的連續3年國民經濟困難和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廣州的殘疾人體育活動中斷。
  改革開放後,廣州市殘疾人體育蓬勃發展。1981年市盲人、聾啞人體協,市體委,市民政局,市紅十字會聯合舉辦廣州市盲人聾啞人運動會,有13個隊255名運動員參加田徑、乒乓球、羽毛球、籃球、中國象棋等比賽。1983年6月與香港、澳門殘疾人體育團體商定,在三地每年輪流舉辦穗、港、澳傷殘人運動會,項目有乒乓球、籃球、輪椅競速,第一屆在澳門舉行,第二屆在香港,第三屆在廣州,至1990年已舉辦8屆。1984年3月,成立了廣州市殘疾人體育協會(下稱市殘疾人體協),廣州市人大副主任賴大超、廣州市副市長陳綺綺任名譽主席,市體委副書記郭有成任主席,市體委競賽科科長朱超民、市民政局錢文昌任秘書長。體協成立後,於4月15~17日舉行廣州市首屆殘疾人運動會。項目有田徑、乒乓球、游泳等,參加單位17個,運動員220多人;第二屆在1986年10月舉行,參賽隊17隊,運動員313人,有6人打破5項市紀錄、7人破7項省紀錄;第三屆於1989年9月舉行,共有8區4縣及市民政工業事業單位14個代表團313名運動員參加比賽,項目有田徑、乒乓球、足球、游泳、射擊、象棋6大類124項次。殘疾人士的3種運動會(弱智、殘疾人、聾人)同時舉行,這在國內外都是首次。日本福岡和港澳等地殘疾人體育組織、團體友好人士都來觀摩。1984年全國第一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合肥舉行,廣東(含廣州)派隊參加比賽,共奪金牌32枚、銀牌7枚、銅牌13枚,金牌數為全國之首;第二屆於1987年在唐山舉行,廣州運動員奪得10枚金牌和男子輪椅競速團體冠軍。
  此外,廣州殘疾人體育競賽還有:1985年,在廣州舉辦了北平、上海、天津、廣州四城市殘疾人輪椅賽。同年10月,董世?參加在杭州舉行的全國首屆殘疾人乒乓球賽,獲小兒麻痹站立組第2名;同年6月廣州兒童福利院舉行有29名殘疾兒童參加的團體棍操、50米接力跑比賽,並檢查他們功能康復結果,這是一項科研性的體育活動;1988年在廣州舉行首屆穗、港、澳殘疾人輪椅運動會;1990年舉辦殘疾少年夏令營,有66名少年參加了營火晚會、體育知識競賽、登山、觀日出等活動;同年市殘疾人體協受省體委委託,培訓了殘疾人射擊運動員,並代表廣東省參加在西安舉行的全國殘疾人射擊錦標賽,朱晨龍獲汽步槍臥姿第4名。1990年,第八屆穗、港、澳殘疾人運動會上,廣州隊除籃球“五連冠”外,田徑奪得金牌4枚,這是廣州隊歷屆最好成績。
  廣州市殘疾人體育多次參加過國際比賽並獲得了優良成績,也接待過來訪的外國殘疾人團體。1986年10月,董世?代表國家殘疾人運動員,參加在法國舉行的首屆世界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獲男子(7級組)亞軍;1987年接待日本福岡殘疾人乒乓球隊和接待美國ASD輪椅隊來訪。1988年1月,市殘疾人體協派出兩名輪椅運動員,參加亞太地區殘疾人輪椅馬拉松競速賽,獲得第六名;同時,與日本福岡縣在穗舉辦殘疾人乒乓球友誼賽。1989年張振霖、張建中參加在日本大分縣舉行的第九屆國際馬拉松競速賽。同年,市殘疾人乒乓球隊應邀赴日本訪問比賽。1990年3月廣州殘疾人輪椅籃球隊到澳大利亞墨爾本訪問比賽,墨爾本市政府和當地華僑對中國輪椅隊訪問非常重視,熱情接待了他們。
?

二、弱智人體育和特殊奧運會
  市殘疾人體協把弱智人康復工作放在首位,開展弱智人體育,給弱智人創造鍛煉身體與增加樂趣的機會。1986年10月,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體委根據國際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宗旨和任務,舉辦了廣州市首屆特殊奧運會,各區、各福利事業單位共12個代表團的148名弱智運動員(最小的9歲,最大的32歲),參加了田徑、足球集體射門等15項比賽。1987年3月27~29日,中國首屆特殊奧運會在深圳市舉行,廣東、廣州、北平、上海等13個單位300多名運動員參加田徑、足球、乒乓球等項比賽,廣州隊由15名弱智運動員組成,年齡最小的13歲,最大的38歲,廣東和廣州隊共獲金牌25枚。1987年8月,國際第七屆夏季特殊奧運會在美國舉行,廣東省6名弱智運動員(廣州5名、深圳1名)被選入國家弱智人體育代表團赴美參加游泳和田徑兩項比賽,廣州女子游泳運動員黃偉誼(13歲)獲金牌4枚、銀牌1枚;何少霞(16歲)獲銅牌2枚;男子游泳運動員范志聰(8歲)獲金、銀、銅牌各1枚;郭七根(29歲)獲金牌1枚、銀牌2枚;女子田徑運動員黃國美獲金牌1枚、銀牌2枚。1987年10月8日成立了廣州市弱智人體育協會。1990年11月在香港舉行特殊奧運會亞洲城市邀請賽,廣州選派8名弱智運動員參加比賽,共獲金牌13枚、銀牌6枚、銅牌5枚。

第八節 社會辦體育
  體育社會化是廣州體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經驗和成功嘗試。以體育作為宣傳媒介,能把企業和產品的知名度擴大到社會各階層中,以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加經濟效益;另一方面,由於企業贊助和支持,體育事業也獲得發展的機遇。1984年,白雲山制藥廠與市體委合辦廣州足球隊,開創了全國企業辦體育的先河。1986年1月,撈共廣州市政府正式批轉市體委《關於社會辦體育政策問題的請示》,並同時試行。1987年,市政府又採取企業贊助的體育經費允許企業稅前提取的寬鬆政策,使企業不致因贊助體育而影響經濟效益和職工分配,從而調動了企業贊助體育的積極性,為體育事業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1987年,社會贊助體育款達480萬元。1989年,社會贊助體育的款額稍有下降,但從1990年起每年均達100萬元以上。
  改革開放以來,撈共廣州市政府對引進外資贊助體育予以高度重視,對外商投資興辦體育、贊助體育實行優惠政策,創造寬鬆環境。華僑及港、澳、台同胞,也為振興廣州體育作出努力和貢獻。如1986~1990年,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投資興建廣州體育設施達數千萬港元。
  與此同時,市政府對各行各業、人民團體自發籌集資金辦體育賽事給予大力支持,對服務行業辦檯球、保齡球、健美等設施和賽事也給予鼓勵和支持,從而促進了這些活動的發展,使市民的體育消費也日益增長。
一、企業承包或贊助運動隊
  企業承包或贊助體育部門辦優秀運動隊,是廣州市社會辦體育的一個重要特點。1984年10月1日,廣州白雲山制藥廠與廣州市體委簽署了合辦市足球一隊的協議,由該廠每年出資20萬元,贊助這支足球隊的費用。1985年,華南縫紉機工業公司決定每年出資16.8萬元與市體委合辦市足球二隊;1985年12月,廣州羊城藥廠決定每年出資8萬元贊助市青年足球隊。此外廣州氮肥廠每年出資近11萬元贊助市田徑隊、游泳隊和中國象棋隊;致美齋醬料廠每年出資4萬元贊助市水球隊;紅崗調味食品廠每年出資4萬元贊助舉重隊;廣州百事可樂廠每年出資5.8萬元贊助羽毛球隊;廣州電冰箱壓縮機廠也每年出資3萬元贊助體操隊。

二、社會贊助青少年業餘體育訓練
  在體育不斷發展的形勢下,社會各階層也紛紛為體育事業爭作貢獻。海珠區濱江街資助組建少年足球俱樂部;廣州氮肥廠辦起了全市第一間廠辦業餘體校;黃埔造船廠職工子弟小學開設了足球班;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系也發揮其師資、場館、器材的優勢,開辦了少年兒童業餘體校田徑班、技巧班,還與新?區合辦了體育大專函授班;東山區培正小學則在市體委科研室的協作下,建起了全市第一所少年兒童游泳實驗學校;1985年,廣州萬寶家用電器工業公司出資10萬元,作為少年兒童足球訓練基金;敬修堂藥廠在兩年內提供4萬元,贊助廣州市參加“貝貝”、“萌芽”、“希望”、“幼苗”杯全國賽的少年兒童足球集訓隊;1986年,廣州市第二輕工業局屬下12間企業,每年出資27萬元,創辦廣州市少年兒童足球俱樂部;1986年10月,廣州鋅片廠與西村工人體育場業餘體校簽約,在3年內每年出資2500元作為工體場男子籃球班的訓練經費。

三、社會贊助群眾體育活動
  白雲無線電廠從1985年元旦起,每年出資3~8萬元協辦全市性的元旦環市賽跑,贊助重陽節攀登白雲山的全市性登山活動。1986年,廣州電飯煲廠出資2萬元承辦全國單列城市14歲以下的少年兒童游泳比賽。1988年,廣州銅材廠出資3萬元支持有港澳運動員參加的游泳邀請賽。增城縣每年舉辦春節環城跑群眾活動,都得到20個企業的贊助。萬寶家用電器工業公司等企業出資120萬元支持廣州市首次舉辦包括有龍舟競賽、文體表演和博覽貿易等內容的“88廣州龍舟節”大型群眾活動。1985年,市體委與白雲無線電廠、市文體工業公司共建“摩星”、“雙魚”體育俱樂部。1987年,萬寶電器工業集團公司與燕子崗體育場合辦“萬寶體育俱樂部”。廣州美特容器廠與天河體育中心合辦美特體育俱樂部。1989年白雲山制藥廠又與市體委合辦白雲足球俱樂部。1986年陳李濟藥廠、珠江啤酒廠、廣州白雲山制藥廠、廣州奇星藥廠、廣州何濟公制藥廠、廣州中藥一廠、廣州星群制藥廠、廣州羊城藥廠、廣州明興制藥廠、廣州潔銀日用化工廠10個企業單位聯合資助、組織了第一屆“市長杯”中學生足球賽。1987年陳李濟藥廠獨家贊助搞一年一度的“血寶杯”小學生足球賽。此外,由群眾體育協會組織單位贊助搞的體育活動也十分活躍,如“南城杯”、“紅棉杯”、“潔花杯”、“友誼健康杯”、“鳳凰杯”、“家寶杯”等長跑賽。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從1989年開始,每年出資10萬元資助學校開展體育活動。南華西街1990年贊助舉辦廣州市街道運動會;1990年番禺大崗鎮贊助舉辦廣州市體育先進鎮籃球賽。80年代,由於改革開放給經濟帶來大發展,也帶動了體育運動大發展,各單項體育活動相當活躍,而且受到各行各業的重視和支持,不少單位紛紛出資贊助各單項體育比賽活動,各系統、各區縣和基層贊助體育活動的也很多。廣州的企業1987年贊助第六屆全運會廣州賽區經費達400多萬元,1988年贊助參加全國城市運動會的廣州體育代表團80多萬元。外資企業也十分關心和支持並贊助廣州市體育事業的發展。英美煙草(香港)有限公司從1985年起,出資舉辦每年一屆的廣州“希爾頓杯”龍舟賽,共辦了5屆;1986年與體委簽署了協約,至1992年止,每年出資20萬港元,合辦全國第一個民間社會性體育俱樂部--希爾頓群眾體育俱樂部。1986年以後,該公司獨家贊助廣州每年舉辦一次登山活動,1989年贊助舉辦“健牌杯”穗港澳臺球賽;1990年贊助舉辦“健牌杯”全國台球賽;1990年以後,贊助每年一屆“希爾頓杯”元旦環市跑。1987年外資企業廣州百事可樂汽水廠出資2萬元舉辦了廣州市“百事可樂杯”馬拉松比賽。華麗宮大酒店出資1.5萬元舉辦了廣州市第一次桌球大賽。可口可樂中國太平洋公司出資36萬元(其中有美元5萬元)給廣州市足球協會,舉辦了中國“可口可樂杯”國際青年足球錦標賽。雀巢有限公司(瑞士)從1989年開始,每年出資3.2萬元給小學進行“美祿杯”乒乓球賽。1986~1990年,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贊助數千萬元興建番禺英東體育館、英東體育場及中山大學英東體育館、沙面網球館等。
  為鼓勵社會辦體育的積極性,在1989年廣州市第十屆運動會上,市體委表彰了38個支持廣州市體育的先進企業:白雲山制藥總廠、萬寶電器集團公司、廣州氮肥廠、廣州百事可樂汽水廠、廣州五金交電採購供應站、廣州潘高夀藥廠、廣州敬修堂藥廠、廣州致美齋食品廠、廣州紅崗調味食品廠、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總公司、廣州鋅片廠、廣州廣播設備廠、廣州電冰箱壓縮機廠、廣州銅材廠、廣州羊城藥廠、華麗宮大酒店、廣州叉車廠、廣州(大桐利)羽毛球廠有限公司、香港煙草有限公司、英美煙草(香港)有限公司、廣州自行車工業公司、珠江外資建設總公司、廣州標緻汽車公司、華南縫紉機工業公司、廣州市廣告公司、廣州市文體工業公司、廣州東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廣美食品有限公司、南方大廈百貨商店、廣州珠江啤酒廠、亞洲汽水廠、嶺頭電鍍總廠、廣州酒家、廣州陳李濟藥廠、廣東太陽神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市機電安裝公司、廣州襪廠、廣州體育服務公司。

發表於 2008-7-2 14:50:08 | 顯示全部樓層
水蛇春咁长,难为咗呢位仁兄。
發表於 2008-8-10 17:15:2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外外星人 於 2008-7-2 14:50 發表 水蛇春咁长,难为咗呢位仁兄。

 

 

掂生又一經典奉獻..

 

 

發表於 2008-8-10 17:41: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思覺失調 於 2008-8-10 17:15 發表     掂生又一經典奉獻..    

 

故此,唔到你唔服?

發表於 2008-11-28 20:12:04 | 顯示全部樓層
哇大佬,精神可嘉啊!之但是难为我哋睇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3 17:51 , Processed in 0.0692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