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canote

[族群溯源] 粵漢之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0-4 21:38:0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粵嚟粵掂 於 2007-9-30 14:39 發表     

當年秦始皇係先令屠雎率五路合共五十萬大軍入粵嘅,喺呢五路大軍裡頭,有四路係由原嚟秦征楚嗰六十萬兵馬嘅主力組建,呢四路由北邊入粵;而另一路則係由秦征閩越戰場抽調過嚟,呢一路由東邊入粵。好顯然,秦軍嘅主力係先集結喺粵楚邊境,再行入粵。秦軍入粵嘅途徑,除咗為世人所熟知嘅漓湘古道之外,仲有賀瀟古道,連沱古道,韶郴古道同梅漳古道。五路秦軍沿著呢五條古道依次入粵,而並唔淨係入得嗰三道!其中漓湘線入粵嘅秦軍係先鋒,所以遭到古越人嘅打擊最多,兵員折損亦最眾,甚至連屠雎自己都幸免唔到,戰死喺桂林之地。

 

你系唔系睇《百越之战》的小说太多啊。

發表於 2007-10-4 21:48: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粵嚟粵掂 於 2007-9-30 14:40 發表     

冇漢武嘅征服,就冇今日嘅粵民族?妳啲係咩邏輯?喺古代小農自給嘅社會,農民對土地係好眷戀嘅,除非有兵災,否則嘅話平民百姓係唔會冚家遷去第度,尤其係一啲好“蠻荒落後”嘅埞方,比如兩廣交趾。兩漢政局大體太平,除咗後漢發生過馬援討伐交趾貳征嘅戰事,漢朝真係冇喺大粵有過啲咩大搞作。既冇大規模屯兵又冇大規模移民,終漢一代,大粵所延衍嘅,都只係南越帝國同秦朝嗰陣所打落嚟嘅根基咋!漢朝對大粵,猶如棄兒,不聞不問,佢淨係要妳唔好搞事出嚟畀佢嘆就得喇!其他嘅嘢,妳死妳賤,佢一於冇眼睇。兩漢喺大粵所施行嘅係愚民政策,有眼睇兩漢據粵三百幾年間,我哋粵地出過啲咩大人物?一個都冇!同南越帝國同秦朝嗰陣相比,簡直係大倒退!

 

当然拉,没汉武的征服,你的祖先有99%的可能来唔到广东,你依家仲系北方某个省里吃紧馒头,讲紧所谓的捞话呢。

就算卑你好采,系古越人的后代,甘又点啊。越人种类繁多,语言重译而通,相互仇杀成风。如果没历代汉王朝的统一,没几千年的汉文化熏陶,滴古越人都骛知道会分化成为几多民族呢。仲边度论到你系度吹咩野大粤民族呢。哈哈

發表於 2007-10-5 00:52:14 | 顯示全部樓層

岭南,就是指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五座山岭之南。五岭山脉层峦叠嶂,东西一字排开,延绵1400余公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它把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自然分开,形成了江南丘陵区和岭南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或许因为重山的阻隔,世代生息在岭南丛山深涧中的百越族断发纹身,生活习性和中原人有着天壤之别。

可是,面向大海的岭南也有着天然的优越,因为岭南土地肥沃、河湖密布、气候湿热,尤其在人烟稠密、开发较早的珠江平原一带,很早就呈现出繁华气象。

从中原最早出现统一的王朝开始,岭南这块让人垂涎的土地就从没有真正被纳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图里,早在春秋时期,越族建立的越国就与当时的吴国互相争霸,使中原的诸侯国感受到了震慑。战国时,越国被楚国所灭,越族从此分崩离析,部族也越来越多,号称百越,越人部族间的争斗也开始变得激烈起来。

公元前218年,百越民族成秦军的打击对象,秦军动用军队50万人。

在五岭山脉广阔的区域,秦军分路进入了岭南。

秦军从最初打响统一天下的兼并战争那天算起,采取的就是“远交近攻”的策略,秦军正是从自己的家门口,一步步消灭了自己的对手。

这一次,从秦王朝的统治中心、关中平原的咸阳到岭南,直线距离也有2000多公里。

在岭南丛山中生活的越族人,面对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训练有素、拥有着精良兵器的秦军,在战国时代曾经打败了所有的强国,而后建立了号称为铁血帝国的秦帝国,秦军也真正成为天下无敌的军队。

然而,这一次,秦军在越族人的偷袭战中陷入了被动。

就在秦军平定六国的战争中,大都是在长江以北开阔的丘陵和平原展开,而岭南山高水深林密,秦军要适应和北方完全不同的战斗,强悍的步兵和骑兵的威力彻底失灵了。

霍印章介绍说:秦国军队的所有战术都用不上,因为你看不到敌人,敌人在山里你找不到他。当你休息时,他夜间出来了,当你缺粮断草时,他出来了,他是这样一种打法,所以秦灭六国很容易,而攻取百越却付出了惨重代价,甚至是流血数十万。

2000多年前,在今天广西贵港境内郁江平原一带,是越族人当中一支叫作西瓯族的越人聚居的地方。

秦军进军岭南,战线十分广阔,各路大军遇到的对手也不尽相同,在岭南越族的众多支系中,犹以西瓯族越人最为强悍。

秦军战斗力最为强大的一支主力,直逼西瓯越人盘踞的地盘。考古证实当时西瓯方国已十分强大,秦军在这里遇到了平定岭南战争当中最为激烈的抵抗,双方相持竟达三、四年之久。

在同西瓯越人的战争中,秦军付出了惨重代价,在秦军平定岭南不到100年后,西汉淮南王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对秦军的这场战斗做出了描述:在秦军占领的地区,越人不服从秦军的统治,他们逃进深山,宁愿和禽兽相处,也不肯作秦军的俘虏,他们推举一个叫做敖骏的越人为首领,同秦军周旋,越人往往在夜里发动突然袭击,使得白天行军作战已经十分疲惫的秦军不得安宁。

更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一次越人的突然袭击中,秦军主将屠雎被杀而死,秦军兵士伏尸流血数十万,占领桂林的秦军3年不敢解甲卸弩,战局陷入了胶着状态。

要彻底打败西瓯越人,对曾经所向披靡的秦军来说,却变得异乎寻常地艰难,事实上,比起岭南的百越族,秦军的武器不可谓不精良。

1983年,广州城北南越文帝赵胡的墓葬被打开。

在大墓中,考古人员一共发掘出15件鎏金铜弩机,这种武器有瞄准用的望山,发射原理类似于今天的步枪。

广西博物馆的蒋延瑜介绍说:当时的秦军就不是配用一般的弓箭了,要装备强弩,最近的要射150米,最远的能射900米。

就在同一时期关中秦始皇陵、河西走廊武威擂台汉墓、长沙马王堆西汉墓,都出土了这种铜驽机,显然这种兵器是南下秦军带来的。

成捆的箭头,规格一致,然而,锋利的兵器仍就不能征服西瓯越人。

秦军虽然翻越了五岭,占据了岭南的主要战略要地,可是荒凉的岭南没有秦军所需的军粮,深山丛林里的越人袭击秦军的粮道,使得秦军粮草匮乏,后勤给养十分困难,陷入了极为危险的境地。

专家霍印章介绍说:这50万人每月需要军粮2000万斤以上,还有大批的军用物资和辎重作补充,而五岭挡住了运输的道路,因为这些物资的运输要有便捷的交通,或车载或船运,而五岭过车、过船都不容易,这个问题恰恰成了秦军在岭南胜负、成败的关键。

秦军在岭南的这场作战,很快转化为粮草辎重运达前线的战斗。

事实上秦军已经发现,虽然岭南山势险峻,但雨水充沛的气候也造就了众多的河流,这些河流正好穿越了岭南连绵的群山,一直向开阔的沿海奔去。

从秦军最初打响平定岭南的战争开始,秦军就充分利用了这些山谷和河流。

专家霍印章介绍说:水兵在秦灭六国之前就建在了巴蜀,秦灭六国后,江淮流域全部是楼船师,而进军岭南的都是楼船师,水军承担步兵的任务,正好在岭南水网地带,既需要陆地上的沟通,更需要河流的沟通,这样的话,作战、行军和运输都方便。

随着旷日持久的行军作战,秦军的粮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在后勤运输上,秦军更离不开一种坚利的武器,这就是船,可是在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众多的河流当中,秦军要寻找的道路在哪里呢?

在秦朝中原与岭南的通路中,除去陆路,最重要的两条水路,就是从岭北长江水系的两条河流,向岭南珠江水系的两条河流相靠近的线路。

在大瘐岭上,横蒲关扼守的一条石头小道,最早正是平定岭南的秦军开辟而成,这条道一头连接流向长江的赣江,一头连接流向北江的浈江,秦军从赣江乘船运载物质到达大庚岭,然后以人力运输逾岭,再搬运物资上船,通过宽阔的浈江水面直入岭南腹地,这是秦军的一条重要水路。今天,依然宽阔的浈江从大瘐岭脚下的广东南雄市区穿过。

从岭北进入岭南的另一条水路就是秦军取道今天湖南的湘江,低达五岭脚下,以人力搬运物资过岭,又顺漓江运向岭南,可是这两条道路的运输,都要经过人力的搬运,上船下船极为不便,兵卒苦不堪言。

霍印章认为,问题还在于道路的军粮供应,人能过岭,不等于车能过岭,更不等于船能过岭。

当平定岭南的战争打响不久,因为秦军据有一定的战争准备,所以运输能力与秦军需求的矛盾还不突出,可是秦军平定岭南的战争并没有设想的那样顺利,而是转入了旷日持久的相持战阶段,这就彻底打乱了秦军的战略部署,使秦军陷入了致命境地,因为,断粮随时都会到来的饥饿,比善战的越族人更加恐怖。

霍印章说:越人的战术正好是持久战,而秦军就怕持久,时间一久,交通运输有困难,就会造成供应不足,所以,孙子兵法说军无辎重者亡,无粮食者亡。

重新开凿一条运输量大、调运快捷的军粮通道,成为牵动岭南战局的关键一环,更是身陷困境的秦军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

穿越大瘐岭的陆路尽管只有几十里路,但险峻的山岭令秦军行进十分艰难,而当时在整个岭南的战局中,最主要的战场就是秦军主帅屠雎战死的地方,也就是西瓯越人盘踞的今天广西郁江、漓江一带。

在广西兴安县城西南越城岭脚下的一片稻田里,考古人员发掘出一座秦军平定岭南时所筑的城堡,叫做秦城。考古论证,这座城周长约有20公里,大约可驻守10万秦军,为何当年秦军在这里布防如此规模的兵力呢?

在对西瓯越人的进攻中,秦军依赖的粮道正是经过湘江而到五岭山脉西端的越城岭脚下,而后越岭再进入漓江的道路,但是这条水路并没有完全贯通,之间尚有几十里的陆路。

湘江自南向北流入长江,漓江自北而南注入西江,两条江的源头都在今天兴安县境内一个叫铁炉村的附近,两条江的水位差度只有7米,两条江的分水岭也不过是一个小土丘。

漓江是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从漓江就可进入岭南珠江水系众多河流当中水量最为充沛的西江,西江的上游就是广阔的云贵高原,众多的水源使得这条江四季都适宜行船。

穿越岭南群山、直下南海的宽阔西江,在平定岭南的秦军眼里,自然是一条黄金通道,打通这条道,是秦军战略的关键。

秦军在整个平定岭南的战争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决策浮出了水面,一个叫史禄的人被委以重任,他带领秦军夜以继日,在湘江和漓江的源头间开凿运河,沟通湘漓二水。

这就是中国水利史上著名的灵渠工程。

专家霍印章认为,选择这一地方主要是针对作战对象来的。秦军进入岭南,地面广大,五路大军其中的第五路是指向闽越、即今天福建去的,第三路、第四路指向南越去的,即今天的广州,当时叫番禺,第一路、第二路是指向西瓯越人的,也就是今天的广西及其以南地区,是统帅尉屠雎牺牲的方向,在这个方向,秦军遇到的抵抗是空前的,而对这个方向的保证,只有灵渠才行。

公元前214年,兴安灵渠经过3年的开凿,把湘江和漓江三七分开,湘漓二水连成了平缓的水道。

沟通南北中国的灵渠通道,作用一直发挥了2000多年。

或许最初谁也无法想象,秦军正是因为把两条江凿通以后,岭南的战局似乎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秦军急需的大批军粮和物资,就能够从湘江而下而入漓江,一直经水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岭南秦军主要的战场。

史书记载,从长江流域出发的船只,可以通过水路逾岭,到达岭南地区,甚至载重万吨的大船也可以从灵渠通过。

军事专家霍印章认为,只有灵渠一通,通过水路,才能源源不断的把物资和军粮保证到西线方向来,秦军最后的胜利,就是在西线的胜利,解决了西瓯问题,百越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生活在岭南的越族人,一夜之间成为了大秦朝的臣民,新生的秦王朝第一次统治这片遥远的土地和这样奇异的民族,没人料到,在这个弹丸之地,赵佗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作为。

就在灵渠凿通的这一年,广袤的岭南最终纳入到帝国的版图,南海之滨曲折的海岸线,成为了帝国的南方疆界。然而,这只是帝国对岭南的初步占领,要牢牢控制这片新辟的领土,帝国的任务依然艰巨。

粤北的龙川县,是客家人的故乡,在岭南,这是一个由中原移民聚居起来的小城镇,小镇里的人们都知道,他们熟悉的客家戏,很早以前就从中原流传过来。

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平定岭南之后,推行中原的郡县制,在岭南百越聚居的广袤地区,新设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平定岭南的秦军首领任嚣出任南海尉郡尉,并由他统管岭南三郡,号称“东南一尉”。

而当时的龙川县是南海郡下属的一个大县,县令正是南下的秦军将领赵佗。

赵佗在龙川最早修建的城名叫佗城,佗城三面环山,一面紧靠东江,位置自然重要。今天的佗城还能寻觅到赵佗在这里经营时的遗迹。

赵佗在龙川的县府所在地,从立县以来一直到1949年,历经2000多年从来没有改变过,今天龙川佗城镇政府仍然建在这块古老的县府遗址上,赵佗当年的房舍也早已湮废,赵佗故居的遗址早已混杂在一片民居中。

今天佗城的老百姓都把赵佗当成了他们的老祖宗,在岭南群山深处这样的城镇,秦朝人开边拓荒的那段历史,似乎一直影响到了今天。

用鸡占卜,是越人盛行的巫术之一,越人每遇大事,就要根据鸡头骨在火上炙烤后裂开的形状,来判定所卜事情的吉凶,今天的岭南黎族人仍有“鸡卜”的习惯。

生活在岭南的越族人,一夜之间成了大秦朝的臣民,而在当时有44个郡、1000多个县的秦王朝,龙川这个南部边疆的区区小县,似乎引不起秦朝高层的特别注意。

秦军在对岭南百越族的军事打击取得胜利后,是通过从中原移民与越族杂处的办法,才算真正平定了岭南。史书记载,当年身为龙川县令的赵佗,就曾上书秦始皇,从中原征调了15000名年轻女子,和戍守岭南的秦军兵士成家。

在秦帝国短暂的历程中,当曾经剿灭六国的秦军平定了岭南,并在岭南建立了稳固的政权后,帝国开始走进了最为光辉的岁月。

北纬38度线,是游牧民族匈奴和中原政权的拉锯线,根据彼此的力量强弱,双方的分界线在北纬35度和41度之间来回推移。

同帝国在南方的胜利相对照,在北方,大将蒙恬率领30万精锐秦军,一举把匈奴击退到北纬41度线附近黄河河套地区和阴山一线。

在辽阔秦朝的北方,一道西起今天甘肃临洮、向东跨过辽水,一直绵延到今天朝鲜境内的一项规模空前的国防工程——长城横空出世了。

同帝国在北方击退匈奴、修筑长城防御的办法正好相反,远在岭南的秦军大修穿越五岭的道路史称“新道”,并在道路险要地方构筑关防。

五岭山脉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野兽和毒蛇潜伏其中,群山之间是湍急的水流,这就如同设置了一道天然的封锁线。

然而秦军知道,帮助他们把岭南纳入帝国版图的,正是流淌在岭南群山里的那些河流,因此在秦军平定岭南以后,为了防止岭南的越族人向中原进犯,就在五岭山脉的险要地方修筑了控制河流的关卡,最主要的就是后来被称作“岭南三关”的横蒲关、阳山关和湟溪关。

广东阳山县城东北部的铜锣寨岭一带,山势十分险峻,从湖南境内流入广东阳山县的连江,一路上多是险滩急流,但流经阳山县境之后,江面变得开阔,水势也变得平缓,阳山关正好控制了这段水道。

阳山县文史协会的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地势比较险要,两边是大山,又叫湟水,北方南下的兵和交通道路都经过这里。

在阳山县,当地的考古工作者还出土了当年秦军留下的各种钱币和兵器。

从连江顺流而下40多里一个叫茂溪口的地方,连江汇入了北江,两河交汇处地理形势相当险要,被称作是五岭山口最为险要的地方,秦军修筑的湟溪关就在这里。

而依然险峻的横浦关,今天是广东和江西两省的分界线,站在关前,便可望见江西的大余县境。

正当岭南的秦军在营建坚固的防线、防止岭南越族人北上危及秦王朝的统治,对帝国来讲,一场噩梦般的灾祸降临了。

公元前209年,今天的安徽宿州大泽乡,正被一场大雨笼罩,一群就要被杀头的戍边苦役,绝望中揭竿起义,铁板一块的秦帝国顿时打翻了天。

秦朝大将章邯正和项羽为首的六国反秦联军激战在今天河南一带的漳河地区,另一支由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正乘机沿黄河南岸,直奔帝国的首都咸阳。

史书记载,中原突发暴乱的消息传到岭南,当时秦朝管辖南海、桂林、象郡岭南三郡的最高首领任嚣,正在病危当中,任嚣急忙招回了龙川县令赵佗,对他道出了一个惊天的秘密:秦朝暴政,天下的民心丧失殆尽,而岭南北靠五岭,南接大海,可以割据立国。

刚刚成为帝国疆土的岭南,面临怎样的命运呢?

發表於 2007-10-5 07:52:2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粵嚟粵掂 於 2007-9-30 14:41 發表     粵族自治區?我哋粵民族先至唔稀罕啲咩有名無實嘅所謂“自治區”吖!要都要啲實際啲嘅民族自決方案喇!

 

我同滴企图分裂中国的人没咩好讲的。

 

發表於 2007-10-5 07:55: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粵嚟粵掂 於 2007-9-30 14:52 發表   廣州府人唔係廣府人,妳個結論認真騎呢!   花縣清遠一直打上連縣,都係廣府嘅地盤,佢哋隸屬廣州府有近過千年嘅歷史,唔通喺廣州府裡頭生活嘅粵人都唔夠資格稱之為廣府人???噉請教下邊度嘅粵人先至稱得上係地道純 ...

 

居住系广府的就系广府人啊?  外省人都有唔少入左广东户口拉,  唔通,   古滴外省人都系广府人?  哈哈 ,笨

發表於 2007-10-5 08:11:57 | 顯示全部樓層

在广西兴安县城西南越城岭脚下的一片稻田里,考古人员发掘出一座秦军平定岭南时所筑的城堡,叫做秦城。考古论证,这座城周长约有20公里,大约可驻守10万秦军,为何当年秦军在这里布防如此规模的兵力呢?

==============================

 周长20公里? 太夸张了吧,   

發表於 2007-10-6 12:32:19 | 顯示全部樓層

60几万指的应该系珠三角地区因为古场战争而消失的人口,而并非单指广州城损失的人口。

===========

杀人18圃,填尸六脉渠,系广州城坊志记录的.

城内军民被屠60余万,没被杀死的很多平民藏入六脉渠,逢大雨,几全被淹死,

發表於 2007-10-7 12:38: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eepergz 於 2007-10-6 12:32 發表 60几万指的应该系珠三角地区因为古场战争而消失的人口,而并非单指广州城损失的人口。 =========== 杀人18圃,填尸六脉渠,系广州城坊志记录的. 城内军民被屠60余万,没被杀死的很多平民藏入六脉渠,逢大雨,几全被淹死, ...

传奇故事 杀人十八铺,填尸六脉渠 

  相传,清朝初年,平南王尚可喜率领清兵攻占广州城,沿途遭到民众的截击,特别是清兵开到广州市郊龙眼洞时,损兵折将,伤亡惨重,几经艰险,才攻陷了广州城。尚可喜发誓要血洗广州,准备下令杀人三日,从西门起连杀十八铺路,以解心头之恨。当时有一个良心未泯的幕僚王湘泉得知内情,大惊失色,心想:「一铺路就是十里路,十八铺就是一百八十里,血洗十八铺,广州不知有多少人死在屠刀下!」他万分焦急之际,突然想到:古代的「铺」与「甫」相通,我何不以「铺」代「甫」,这样可以减少伤害无辜。  

  王湘泉马上叫来两个心腹士兵,向他们如此这般交代一番。要他们赶制十几块木牌,写着「第一铺」、「第二铺」,一直写到「十八铺」。然后连夜拿去立标志。从六脉渠的第一津起,算是「第一铺」;横过一条街,又钉上「第二铺」;过二三十米,又钉「第三铺」;转个弯,又钉上「第四铺」;当钉到「第九铺」,发觉这条街很长,怕引起怀疑,聪明的士兵当机立断,以六脉渠为界,分为「上九铺」和」下九铺」。经过一夜奔波,总算将「十八铺」的木牌钉完。  

  第二天,执行「杀人十八铺」的清兵不熟悉环境,不知底细,果然杀到钉有「十八铺」的木牌处便罢手。  

  其它百姓听闻清兵屠城,仓皇跑到六脉渠里躲避。怎知那天刚好下了一场暴雨,六脉渠水陡涨,不知淹死多少在渠中避难的百姓。这就是广州历史上的「杀人十八铺,壥??銮?钡牟野浮?  

  后来,为了避免露馅,人们悄悄刮掉了木牌中「铺」字的金字旁,这样一来,「铺」字便成了「甫」。就这样,西关出现了一连串带「甫」字的地名。

 

================

呢个讲法即使系真的,也唔可能得出「广州城被屠杀60几万」的结论。

發表於 2007-10-7 21:19:3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所知道嘅係,的確死咗好多人。
發表於 2007-10-22 18:40:02 | 顯示全部樓層

粵族乃漢族之支系 叫粵族不代表自立於漢族之外 我主張高強度本土化我們不應效仿台灣搞台獨 相反 粵人要向北發展 用王道北伐演化北方 反過來統治撈佬

發表於 2007-10-22 19:32:08 | 顯示全部樓層

 ,既然係噉,就送首歌仔畀你哋啦。

 

誓要去,入刀山,浩氣壯,過千關。

豪情無限,男兒傲氣,地獄也獨來獨往返。

全心一闖虎豹穴,今朝去,幾時還。

奈何,難盡歡千日醉,此刻相對恨晚。

發表於 2007-10-23 08: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 本帖最後由 柳寻风 於 2007-10-23 09:37 編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資源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賬號?註冊

×
發表於 2007-10-23 14:16:39 | 顯示全部樓層

由于嗰陣時嶺南人居住分散,又完全冇準備、又冇一個明確嘅首領,又因為嶺南人極少打仗,絕大多數地方甚至連軍隊都冇,所以先至會失守,當時肯定亦都死咗好多人,個心覺得好難過。

 

而家粵語嘅境遇大致亦都一樣。從我哋啲讀緊托兒所嘅細路唔可以講自己嘅語言嗰日,粵語其實就已經俾人哋滅亡咗嘞。

 

要認賊作父,唔係人人都做得到囉。

發表於 2007-10-23 14:36:2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芬1012 於 2007-10-23 14:16 發表 由于嗰陣時嶺南人居住分散,又完全冇準備、又冇一個明確嘅首領,又因為嶺南人極少打仗,絕大多數地方甚至連軍隊都冇,所以先至會失守,當時肯定亦都死咗好多人,個心覺得好難過。   而家粵語嘅境遇大致亦都一樣。從我哋啲讀 ...

 

芬,我好理解你嘅心情。。。但系事实重系要尊重事实吖?

 

你比我仲紧张粤语嘅处境。。。你唔好太担心呀,担心都无用呀,不如睇远一啲?记住呢句话:方言永远比政权长命。

[ 本帖最後由 柳寻风 於 2007-10-23 17:50 編輯 ]
發表於 2007-10-27 21:22:44 | 顯示全部樓層

唔好意思,阻大家一陣。

 

解釋一下何謂漢族,漢族始於劉邦,當時漢族的定義就是以前的華+夏,也就是O3+O2+O1,即是所謂的華夏族+越族,就是漢族,這是漢族的定義,始於秦漢時期。

 

南宋時期漢人領土僅僅包括現在的六南、江淮以及四川。即今日的所謂東南,而經證實,東南地區的漢族較接近古代漢族(血緣、文化)。

 

元朝時期,將原來南宋漢人撇除四川定為南人,而四大等級則是蒙古色目漢人南人,這個漢人其實原名為契丹。屬於我們所謂的胡虜。

 

 

發表於 2007-10-27 21:25:22 | 顯示全部樓層

劉邦本身就有多少嘅越族,即所謂嘅壯侗。

 

噉你話自己係勿人,自己度啦。

發表於 2007-11-11 20:22:3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南粤高凉仔 於 2007-9-23 22:30 發表 第一:秦国发动50万人进攻岭南,但真正进入岭南的只有三路大军,再参考秦代所设的县的大细,及广州城的大细,可以肯定,进入并驻扎系岭南的秦军并不多。一部分学者认为:呢滴秦军只有十几万,睇来,细有道理的。第二:你狠咩汉朝啊,除左 ...

 

妳似乎連點樣介定「撈」都未曉啵!二千年前落嚟嘅妳又叫撈,一千年前落嚟嘅妳又叫撈,幾百年前落嚟嘅妳又叫撈,凡係喺北邊落嚟嘅都畀妳叫做撈!

 

對我哋粵人嚟講,「撈」係一個時效性同地域性都好強嘅概念,點樣去界定「撈」嘅範疇,係好有考究嘅,因為呢個釐定關乎到我哋粵民族自身嘅定性同定位!

 

喺地理上嚟講,南盤江--五嶺--武夷山--閩浙邊界一線以北就係撈地。呢條線以南就係大粵同閩臺。除咗兩廣之外,福建同臺灣亦唔喺「撈」嘅地理範疇之內!

 

而以時段性嚟睇,蒙元末年以後,喺撈界以北落嚟嘅先至為之撈;而喺五代至兩宋至蒙元期間落嚟嘅,就係客家,客家其實就係「先撈」嚟;自秦至唐,喺北邊落嚟嘅,都算係華夏,呢裡頭又分成秦華,晉華,唐華三波華夏入粵嘅浪潮。只有同時符合呢兩個定義「撈」嘅要素,先可以稱得上係真真正正嘅撈!

 

妳一方面喺度講嗰啲咸臭「史書」係唔會講大話嘅,而一個屈尾十妳又喺度引述嗰啲所謂嘅「專家」嚟否定史書上高記載嘅五十萬秦兵入粵嘅史實,妳嘅論調都幾矛盾幾混亂下啵!包括兩廣在內嘅成個大粵,佢嘅陸地疆域總面積達到四十六萬平方公里!足足有兩個英國或者五個韓國咁大!平均起身每一平方公里先至有一個秦兵,以噉嘅分佈密度,仲叫好多咩?

 

當年秦始皇係先令屠雎率五路合共五十萬大軍入粵嘅,喺呢五路大軍裡頭,有四路係由原嚟秦征楚嗰六十萬兵馬嘅主力組建,呢四路由北邊入粵;而另一路則係由秦征閩越戰場抽調過嚟,呢一路由東邊入粵。好顯然,秦軍嘅主力係先集結喺粵楚邊境,再行入粵。秦軍入粵嘅途徑,除咗為世人所熟知嘅漓湘古道之外,仲有賀瀟古道,連沱古道,韶郴古道同梅漳古道。五路秦軍沿著呢五條古道依次入粵,而並唔淨係入得嗰三道!其中漓湘線入粵嘅秦軍係先鋒,所以遭到古越人嘅打擊最多,兵員折損亦最眾,甚至連屠雎自己都幸免唔到,戰死喺桂林之地。

 

發表於 2007-11-11 20:24:5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紫凤凰 於 2007-10-27 21:22 發表 唔好意思,阻大家一陣。   解釋一下何謂漢族,漢族始於劉邦,當時漢族的定義就是以前的華+夏,也就是O3+O2+O1,即是所謂的華夏族+越族,就是漢族,這是漢族的定義,始於秦漢時期。   南宋時期漢人領土僅僅包括現在的六南、 ...

 

性染色體除咗代表父系嘅Y之外,仲有母系嘅X。齋講Y染色體裡頭點同點同,而無視母系遺傳上腺粒體嘅巨大歧異,刻意噉堆砌緊一個導向性好強嘅結論,噉並唔係一種妥當嘅有說服力嘅論辯方式啵!

 

發表於 2007-11-11 20:29: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bruceasu 於 2007-10-1 22:39 發表 民族除左融合、同化仲有分化。

 

宜家,越人遭受亡种嘅威胁,要分化自立又有和不何?

 

呢兩句最啱聽!

 

 

發表於 2007-11-11 20:33:3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南粤高凉仔 於 2007-9-22 12:06 發表   洪秀全系客家人,呢个系公认的事实,唔通你有证据证明他系广府人咩?   孙中山系客家人,还系广府人,仲存在争议。我都没提区,你何必来老孙落水呢。 ...

 

花縣清遠一直打上連縣,都係廣府嘅地盤,佢哋隸屬廣州府有近過千年嘅歷史,唔通喺廣州府裡頭生活嘅粵人都唔夠資格稱之為廣府人???噉請教下邊度嘅粵人先至稱得上係地道純正嘅廣府人呢???妳咪話我聽係妳鄉下陽江吖!

 

廣州府人唔係廣府人,妳個結論認真騎呢!

 

洪秀全係客家?仲要畀妳講成係「公認嘅事實」添?而真正公認嘅事實就係:妳喺度肆無忌憚噉將我哋粵民族嘅先烈去粵化!!!刻意噉矮化我哋粵民族!!!妄圖將我哋粵民族一段咁光輝嘅歷史完全扼殺於無形,以其達至奴化麻醉我哋粵民族嘅罪惡目的!!!

 

我好懷疑妳係咪真正嘅粵民族,我知道陽江有唔少客家,尤其係喺陽春西南一帶,呢啲客家有好多係當年四邑土客「械鬥」客族遺民嘅後裔,講唔定妳就係嗰啲死淨種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9 00:20 , Processed in 0.0670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