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9-18 20:41 發表 請見上面那個表中的引用。何 (p. 233)所指的著作是 何文匯、朱國藩編著:《粵音正讀字彙》(第二版)(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1)。
講到尾,大家都知道刺字俗音係乜,常人讀乜.
cik音知下咪得囉,又唔係要改口語音,又有咩問題呢?
舉報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0 10:19 發表 第一.這是最簡單的閲讀理解,我從來沒有說過讀cik3,是你自己強加於人。 第二.廣州音字典不是建立在調查基礎上。 他承認哪個讀音並不重要,因爲他本身的粵音水平也是未知數,周先生的年齡並不算很大。 ...
原帖由 中二仔 於 2008-9-20 11:31 發表 以我所見,佢係話有呢個音,而唔係「規定」 講到尾,大家都知道刺字俗音係乜,常人讀乜. cik音知下咪得囉,又唔係要改口語音,又有咩問題呢?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9-20 12:00 發表 何先生的這套東西是被香港的演播界奉為圭臬的,也就是說,新聞報道員播新聞的時候,都是取其一個異讀字的首音,而何先生字典中的首音往往就是韻書音。另外對于此例,何先生將「行刺」的義項列入在 cik3 音中,恐怕新聞報道員不敢 ...
收多一個文讀無嘅音,都唔係咩大問題啩?
點會係咩唔尊重啊?
原帖由 中二仔 於 2008-9-20 15:05 發表 其實講到尾,大家都讀「tsi3」,無乜嘢問題.. 收多一個文讀無嘅音,都唔係咩大問題啩? 點會係咩唔尊重啊?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9-20 11:39 發表 cik3 [ tsIk ] 與 sik3 [ sIk ]只是聲母的成阻t失去,這個現象在廣州話的進化中十分常見,從韻上看它們所指的就是同一個音(就是韻書里面讀入音的那種情況),與讀非入音的ci 相對。你聲稱這些字典不是建立在調查之上的,不知可 ...
cik与sik你也可以看作是一回事.我看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1 14:18 發表 cik与sik你也可以看作是一回事.我看没有讨论下去的必要.
负责审音网的香港语言学会的人已经说过。审音网只是将字典读音简单汇集,字义与读音并没有深究。
而且你对异读的概念与字音完全混淆。
cik3这个读音是黄锡凌提出。恐怕你对字音来源没有深究过吧。
可惜你对读音的了解只限于你狭小的生活圈。
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cik1是一种病
sik3 是指行刺
两者是两种意思。我都系调查同埋依书直说。我调查的几个老人家都没有学过正音,只学过四书五经,只知行刺读sik3。你就去向读过四书五经的老人家正音吧
我查的资料系来自前朝同前清,你用审音配字库的资料,对我来说不够权威。
睇來睇去,melop都係對何文匯同某些字典依韻音而唔反映事實不滿..
其實從大俗角度睇,都無乜嘢好不滿....
人鍾意做show,有人鍾意,咪算囉.
對大眾有幾大影響?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1 22:04 發表 可惜你对读音的了解只限于你狭小的生活圈。 认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 cik1是一种病 sik3 是指行刺 两者是两种意思。我都系调查同埋依书直说。我调查的几个老人家都没有学过正音,只学过四书五经,只知行刺读sik3。你就 ...
从来就是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没有听说过不识字的人教识字的人。否则就同「文格」「造返派」无区别,学生斗先生。
何文汇的问题不在于正音是一个错误,而在于他不懂装懂,自大自负,自封权威。王亭之批评何文汇的时候也引出更权威的赖太史公来压何文汇的权威性,表示自己更权威。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1 23:02 發表 从来就是识字的人教不识字的人,没有听说过不识字的人教识字的人。否则就同「文格」「造返派」无区别,学生斗先生。 何文汇的问题不在于正音是一个错误,而在于他不懂装懂,自大自负,自封权威。王亭之批评何文汇的时候也引出 ...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9-21 23:15 發表 真是好笑到極,廣州人現在都不認得「刺」字啦?是否他們都不會讀「行刺」這個詞呢?如果不會當然要人教,但如果會,那作為研究粵語的人就只能接受他們讀出來的音。再且,讀ci 本來就是正讀,此音既符合古書,又是生活音,名正言順。現 ...
我看就只有你还有和你同龄的不少人不会读行刺(香港的很多同龄人还是会读的)。我刚去广州调查的时候,就有个比你父亲年长几岁的人跟我说行刺sik3,告诉我这个字不少人读错。香港一般60岁左右或以上的人都知道这个字的读音。不信你还可以去听听萧若元讲春秋战国的网上下载节目。只有那些「红小兵」才羞于承认自己的局限,打倒自己看不顺眼的「旧知识」,性质跟何文汇打倒老一辈读书音是一样的。你就继续「破泗旧」吧。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2 20:40 發表 我看就只有你还有和你同龄的不少人不会读行刺(香港的很多同龄人还是会读的)。我刚去广州调查的时候,就有个比你父亲年长几岁的人跟我说行刺sik3,告诉我这个字不少人读错。香港一般60岁左右或以上的人都知道这个字的读音 ...
粵語已經沒有語言學傢了。
因爲語言學傢本身都說不好粵語,還誤導大家——不識字=語言發展
我看再過幾十年,廣東人都不識字的時候,只能通過英語或普通話交流了。因爲大家都說:這些粵語已經不合潮流了,放棄吧
怪不得全民語文水平都在下降,因爲大家都覺得讀什麽音無所謂。
這樣的話,反正多數人都嬾音,按照這個邏輯,以後就把嬾音作爲標準音好了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2 22:16 發表 粵語已經沒有語言學傢了。 因爲語言學傢本身都說不好粵語,還誤導大家——不識字=語言發展 我看再過幾十年,廣東人都不識字的時候,只能通過英語或普通話交流了。因爲大家都說:這些粵語已經不合潮流了,放棄吧 怪不得全民語文 ...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9-23 12:25 發表 任何學校都是先生佔少數,學生佔多數。靠學生自行摸索就可以學會,那就不需要先生了。語言不是比例代表制,是文化層次高的人教文化層次低的人讀書。你看過身音配字庫,都知道那些「專家」讀音差異很大,不可信,你又怎能相信一家 ...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2-25 08:10 , Processed in 0.0641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