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先,可以睇成係粵語同普通話嘅「混合產品」,因為如果用粵語,舊時會講「啱先」,而普通話會講「剛剛」,至於「剛先」,兩者其實都不常講,而粵語恰巧又有「啱啱」對正。一如前邊某位在講講下,講落去亦會變成說下去或者說落去,「剛先」好明顯是屬於混合體,我有時都會講,而有啲北方大哥估計亦有時會講。
而諸如拍拖,如果現在你用普通話來讀,會是pa tuo,而非pai tuo,那是受了粵語影響而成的普通話粵式詞彙,拍讀成pa,應該說是二者的融合產生的一種「特色漢語」。
面對這種新式的混合詞彙,個人傾向於另立一個新名稱:「未來漢語」,或者叫「新漢語」,取代普通話的現代漢語地位,其一,這種漢語融合了其他漢語方言的詞彙或語音,甚至語法,這對於未來的漢語恐怕是一種趨勢,亦是一種比較可以接受的新語言,它總比某些網絡語言來得更容易接受,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民間智慧結晶品,體現了民間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