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僑鄉溫飽有餘糧 ?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23日臺山全境解放,僑鄉迎來了新時代,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 到臺山建縣五百周年的時候,正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僅僅是臺山建置五百年的十分之一時光,而臺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工農各業蒸蒸日上,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五十年變化之巨大,發展之迅速,成就之輝煌,是任何一個歷史時代所不能比擬的。 ?? 古語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經歷過民國三十二年的大饑荒,僑鄉人民記憶猶新,談饑色變。人們都希望能夠過上溫飽的日子,盼望結束“歲入糧食,僅支半年,餘則仰給洋米”的歷史,免卻被糧商擰著人們的頸喉,能夠過上糧食自給自足的日子。千百年來的願望,在新中國成立後實現了。解放五十年來,臺山的人口由57萬多增長到100萬,差不多翻了一番。而種植糧食的面積沒有多大的增加,總產卻以每10年增產1億市斤的速度發展,不僅足以養活全市人民,而且還有糧食外銷,成為全國30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臺山僑鄉糧食由輸入變輸出,由缺糧變餘糧,由配給到敞開供應;人們吃的由薯六米四到一日三餐白米飯,由吃粗糧到優質糧,體現了糧食產供求的巨大變化。這一巨變,是臺山僑鄉最重要最根本最民生的變化。 ?? 地處南海之濱的臺山,幅員廣闊,3213.2平方公里的境內,有耕地面積80.5萬畝,其中水田66.6萬畝,旱地13.9萬畝。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8度,極端最高氣溫37.2度,極端最低氣溫0.1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1890毫米。陽光充足,全年日照2030小時。土地肥沃,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沉積層更為富饒,農業資源豐富。 ??? 解放前,土地為剝削階級所佔有,貧苦農民缺乏賴以生存條件的土地,因而農業耕作原始,生產落後。加上缺乏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很低。農民終年辛勞,不得溫飽。本縣生產的糧食養活不了全縣人民,正常年景缺糧4到6個月。遇上災年,餓殍遍野,民不聊生。1949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62.29萬畝(以單造計),總產量149869噸,平均每畝產糧食92公斤;其中稻穀種植面積1432192畝,總產量141388噸,平均每畝產稻穀99公斤。當時水稻產量是很低的。如果按照1949年全縣57萬多人口計,人均佔有稻穀492斤;除去公糧、種子、飼料糧之外,人均佔有稻穀400市斤左右。這麼一來,臺山缺糧大約是三兩個月。若果以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縣人口88萬多來計算,臺山則缺糧半年。不管怎樣,臺山解放前糧食未能自給,長期缺糧,卻是一個客觀事實。 ??? 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全縣135358戶農戶,473420人分得了土地,平均每人分得一畝二分六厘。 ??? 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要求各級黨委試行。從此,廣大農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在“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指導下,開展了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生產運動。1955年秋,中共中央作出《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又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高潮,全縣成立了2526個農業合作社,還有110多個常年互助組、2800個臨時互助組。這些政策措施,大大解放了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依靠集體的力量,興修了小型農田水利,耕作條件有了初步的改善。到解放後第4年的1953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82.64萬畝,平均畝產109公斤,總產198423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55.86萬畝,平均畝產稻穀118公斤,總產183177噸。以當年全縣人口565567人計,人均佔有糧食647市斤,除去公購糧、種子、飼料糧,人均佔有稻穀可達550市斤。這一年,全縣徵購稻穀53470噸,銷售36281噸,購銷對比餘糧17189噸。從此,臺山糧食在統購統銷、定額供應的情況下,自給並稍有盈餘。 ??? 1958年全縣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大規模興修水利,移山壘壩,興建水庫山塘,沿海沿江壘土築堤,防鹹防澇,從根本上解決我縣農田易旱易澇的情況。大量原來一年只能耕作一造的圍田,改造成可耕雙造的水田。以後又堅持進行平整土地、大圍間小圍、實現農田規格化,整治排灌系統,加建電動排灌站,因土施肥,改造低產田。到1989年,全縣的耕地面積91萬多畝,而且抗災能力大大增強,基本上達到了旱澇保收。 五十年來,歷屆縣市的黨政領導,認識到糧食與生命同在,堅持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方針,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發展工業不放鬆農業。在大規模進行水利建設、農田基本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技術改革。五十年代完成了單造田改種雙造後,接著大力推廣合理的小科密植,配合疏播育壯秧,逐步完善高產栽培技術。同時對原來抗風抗倒伏性能差產量低的高稈水稻品種進行革新,大力推廣水稻優良品種。五十年代引進和推廣矮稈品種;六十年代普遍推廣“廣場矮”、“珍珠矮”,七十年代推廣科字號品種,八十年代以後大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良種。我縣農科技術人員積極試驗栽培水稻優良品種,如都斛農民育種專家衛炳思培育的“木新占”、大江農科站技術員雷洽群培育的早稻良種“台珍”,農科所技術員蘇清海培育的水稻良種“農科九”,端芬農民育種專家梅國衡培育的水稻良種“新油占”等等,都為水稻良種化生產,使水稻生產穩產、高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隨著農業科學的發展,全縣廣泛推廣應用農業科學技術。在1985年前經過較長時間對全縣的土壤情況進行普查之後,由1985年開始,應用土壤普查的成果,推廣水稻因土配方施肥。各鎮各管理區普遍設立農業技術服務機構,為農民當好技術指導,及時預報稻田的病蟲害,推廣使用新農藥,做好植保工作。1994年,臺山市與江門市的黨政領導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分管農業工作的副省長組成領導機構,在都斛鎮莘村、古邏等管理區建立萬畝水稻高產指揮片,以後又推廣成二十萬畝高產指揮片。除了按高標準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外,通過高產片的實踐,指揮水稻生產。 ???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讓農民有充分的自主權搞好自己的責任田。由於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更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臺山糧食生產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 五十年來,臺山糧食生產大發展,實現了溫飽有餘糧。由1953年起,臺山上調給國家的糧食逐年增多,1953年到1988年36年,純調出稻穀11488136噸,是廣東省調出糧食較多的縣份之一。自1963年起,每年向國家交售稻穀1.073億公斤,成為廣東省每年提供稻穀1億公斤以上的13個縣之一。1992年11月,臺山市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30個高產優質商品糧大縣(市)之一。1996年1月30日,國家農業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臺山市被評為全國100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之一。 ??? 五十年來,臺山糧食生產一步一層樓,不斷奪取高產。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發展的軌跡:五十年代,全縣水稻種值面積在75萬畝至91萬畝(雙造計)之間,年畝產最低208公斤,最高304公斤,稻穀年總產量最低1.6億公斤,最高2億公斤。六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77萬畝至84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278公斤,最高392公斤,年總產量最低1.89億公斤,最高3億公斤。七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79萬畝至89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344公斤,最高456公斤,年總產量最低2.6億公斤,最高3.89億公斤。八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71萬畝至81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406公斤,最高652公斤,年總產量最低3億公斤,最高4.4億公斤。九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59.8萬畝至67.8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540公斤,最高750公斤,總產量最低3.4億公斤,最高4.6億公斤。從上述的情況分析,可以看到臺山的稻穀生產,耕地面積每十年有所減少,畝產每十年有較大增長,總產量以每十年增長5000萬公斤(1億市斤)的速度發展。每十年總產登上一個新臺階,而且每邁上一個臺階,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總產由5億斤增長到6億斤要7年;由6億斤增長到7億斤要8年;由7億斤增長到8億斤要6年;由8億斤增長到9億斤只要5年,而且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就達到了9億斤的總產量。1999年全市稻穀總產量45.59萬噸(9.11億斤)。我市的糧食生產,不僅在於量的增加,還在於質的提高,重視優產、優質、高值。1996年以後,全市水稻良種覆蓋率每年均達到九成以上,優質糧達到七成以上。 ?? 隨著稻穀的增多,1992年4月,臺山糧食敞開供應,結束了長達38年實行糧食供應“按人定等,按等定量”的歷史。不單如此,臺山出產和加工的優質米,近十多年來暢銷深圳、珠海、廣州等地,並享有盛譽。由於糧食增多,中央於1998年9月決定投資4165萬元,在我市大江鎮上沖管理區興建倉容量5000萬公斤的中央糧食儲備庫。這座糧食儲備庫於1998年12月17日動工,已於1999年12月建成並通過質量驗收。 ?? 僑鄉溫飽有餘糧,臺山糧食生產每十年登上一個新臺階,這一歷史性的變化,這個偉大成就是前所未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