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23|回復: 28

[掌故傳聞] 臺山古今五百年 II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29 17:55: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35 僑鄉溫飽有餘糧

?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23日臺山全境解放,僑鄉迎來了新時代,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 到臺山建縣五百周年的時候,正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新中國成立五十周年,僅僅是臺山建置五百年的十分之一時光,而臺山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發展,工農各業蒸蒸日上,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五十年變化之巨大,發展之迅速,成就之輝煌,是任何一個歷史時代所不能比擬的。
?? 古語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經歷過民國三十二年的大饑荒,僑鄉人民記憶猶新,談饑色變。人們都希望能夠過上溫飽的日子,盼望結束“歲入糧食,僅支半年,餘則仰給洋米”的歷史,免卻被糧商擰著人們的頸喉,能夠過上糧食自給自足的日子。千百年來的願望,在新中國成立後實現了。解放五十年來,臺山的人口由57萬多增長到100萬,差不多翻了一番。而種植糧食的面積沒有多大的增加,總產卻以每10年增產1億市斤的速度發展,不僅足以養活全市人民,而且還有糧食外銷,成為全國30個商品糧基地縣之一。臺山僑鄉糧食由輸入變輸出,由缺糧變餘糧,由配給到敞開供應;人們吃的由薯六米四到一日三餐白米飯,由吃粗糧到優質糧,體現了糧食產供求的巨大變化。這一巨變,是臺山僑鄉最重要最根本最民生的變化。
?? 地處南海之濱的臺山,幅員廣闊,3213.2平方公里的境內,有耕地面積80.5萬畝,其中水田66.6萬畝,旱地13.9萬畝。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1.8度,極端最高氣溫37.2度,極端最低氣溫0.1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1890毫米。陽光充足,全年日照2030小時。土地肥沃,尤其是沿海地區的沉積層更為富饒,農業資源豐富。
??? 解放前,土地為剝削階級所佔有,貧苦農民缺乏賴以生存條件的土地,因而農業耕作原始,生產落後。加上缺乏水利設施,抗災能力很低。農民終年辛勞,不得溫飽。本縣生產的糧食養活不了全縣人民,正常年景缺糧4到6個月。遇上災年,餓殍遍野,民不聊生。1949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62.29萬畝(以單造計),總產量149869噸,平均每畝產糧食92公斤;其中稻穀種植面積1432192畝,總產量141388噸,平均每畝產稻穀99公斤。當時水稻產量是很低的。如果按照1949年全縣57萬多人口計,人均佔有稻穀492斤;除去公糧、種子、飼料糧之外,人均佔有稻穀400市斤左右。這麼一來,臺山缺糧大約是三兩個月。若果以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全縣人口88萬多來計算,臺山則缺糧半年。不管怎樣,臺山解放前糧食未能自給,長期缺糧,卻是一個客觀事實。
??? 解放後,經過土地改革,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全縣135358戶農戶,473420人分得了土地,平均每人分得一畝二分六厘。
??? 1951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草案)》要求各級黨委試行。從此,廣大農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在“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指導下,開展了以互助合作為中心的生產運動。1955年秋,中共中央作出《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又掀起了農業合作化高潮,全縣成立了2526個農業合作社,還有110多個常年互助組、2800個臨時互助組。這些政策措施,大大解放了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依靠集體的力量,興修了小型農田水利,耕作條件有了初步的改善。到解放後第4年的1953年,全縣糧食種植面積182.64萬畝,平均畝產109公斤,總產198423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155.86萬畝,平均畝產稻穀118公斤,總產183177噸。以當年全縣人口565567人計,人均佔有糧食647市斤,除去公購糧、種子、飼料糧,人均佔有稻穀可達550市斤。這一年,全縣徵購稻穀53470噸,銷售36281噸,購銷對比餘糧17189噸。從此,臺山糧食在統購統銷、定額供應的情況下,自給並稍有盈餘。
??? 1958年全縣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大規模興修水利,移山壘壩,興建水庫山塘,沿海沿江壘土築堤,防鹹防澇,從根本上解決我縣農田易旱易澇的情況。大量原來一年只能耕作一造的圍田,改造成可耕雙造的水田。以後又堅持進行平整土地、大圍間小圍、實現農田規格化,整治排灌系統,加建電動排灌站,因土施肥,改造低產田。到1989年,全縣的耕地面積91萬多畝,而且抗災能力大大增強,基本上達到了旱澇保收。
五十年來,歷屆縣市的黨政領導,認識到糧食與生命同在,堅持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方針,把農業放在國民經濟的基礎地位,發展工業不放鬆農業。在大規模進行水利建設、農田基本建設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業技術改革。五十年代完成了單造田改種雙造後,接著大力推廣合理的小科密植,配合疏播育壯秧,逐步完善高產栽培技術。同時對原來抗風抗倒伏性能差產量低的高稈水稻品種進行革新,大力推廣水稻優良品種。五十年代引進和推廣矮稈品種;六十年代普遍推廣“廣場矮”、“珍珠矮”,七十年代推廣科字號品種,八十年代以後大力推廣種植雜交水稻良種。我縣農科技術人員積極試驗栽培水稻優良品種,如都斛農民育種專家衛炳思培育的“木新占”、大江農科站技術員雷洽群培育的早稻良種“台珍”,農科所技術員蘇清海培育的水稻良種“農科九”,端芬農民育種專家梅國衡培育的水稻良種“新油占”等等,都為水稻良種化生產,使水稻生產穩產、高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隨著農業科學的發展,全縣廣泛推廣應用農業科學技術。在1985年前經過較長時間對全縣的土壤情況進行普查之後,由1985年開始,應用土壤普查的成果,推廣水稻因土配方施肥。各鎮各管理區普遍設立農業技術服務機構,為農民當好技術指導,及時預報稻田的病蟲害,推廣使用新農藥,做好植保工作。1994年,臺山市與江門市的黨政領導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分管農業工作的副省長組成領導機構,在都斛鎮莘村、古邏等管理區建立萬畝水稻高產指揮片,以後又推廣成二十萬畝高產指揮片。除了按高標準搞好農田水利建設外,通過高產片的實踐,指揮水稻生產。
???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在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讓農民有充分的自主權搞好自己的責任田。由於進一步解放了生產力,更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臺山糧食生產又出現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 五十年來,臺山糧食生產大發展,實現了溫飽有餘糧。由1953年起,臺山上調給國家的糧食逐年增多,1953年到1988年36年,純調出稻穀11488136噸,是廣東省調出糧食較多的縣份之一。自1963年起,每年向國家交售稻穀1.073億公斤,成為廣東省每年提供稻穀1億公斤以上的13個縣之一。1992年11月,臺山市被國家農業部評為全國30個高產優質商品糧大縣(市)之一。1996年1月30日,國家農業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臺山市被評為全國100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之一。
??? 五十年來,臺山糧食生產一步一層樓,不斷奪取高產。我們可以從中看到發展的軌跡:五十年代,全縣水稻種值面積在75萬畝至91萬畝(雙造計)之間,年畝產最低208公斤,最高304公斤,稻穀年總產量最低1.6億公斤,最高2億公斤。六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77萬畝至84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278公斤,最高392公斤,年總產量最低1.89億公斤,最高3億公斤。七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79萬畝至89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344公斤,最高456公斤,年總產量最低2.6億公斤,最高3.89億公斤。八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71萬畝至81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406公斤,最高652公斤,年總產量最低3億公斤,最高4.4億公斤。九十年代,水稻種植面積在59.8萬畝至67.8萬畝之間,年畝產最低540公斤,最高750公斤,總產量最低3.4億公斤,最高4.6億公斤。從上述的情況分析,可以看到臺山的稻穀生產,耕地面積每十年有所減少,畝產每十年有較大增長,總產量以每十年增長5000萬公斤(1億市斤)的速度發展。每十年總產登上一個新臺階,而且每邁上一個臺階,所需的時間越來越短:總產由5億斤增長到6億斤要7年;由6億斤增長到7億斤要8年;由7億斤增長到8億斤要6年;由8億斤增長到9億斤只要5年,而且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第一年就達到了9億斤的總產量。1999年全市稻穀總產量45.59萬噸(9.11億斤)。我市的糧食生產,不僅在於量的增加,還在於質的提高,重視優產、優質、高值。1996年以後,全市水稻良種覆蓋率每年均達到九成以上,優質糧達到七成以上。
?? 隨著稻穀的增多,1992年4月,臺山糧食敞開供應,結束了長達38年實行糧食供應“按人定等,按等定量”的歷史。不單如此,臺山出產和加工的優質米,近十多年來暢銷深圳、珠海、廣州等地,並享有盛譽。由於糧食增多,中央於1998年9月決定投資4165萬元,在我市大江鎮上沖管理區興建倉容量5000萬公斤的中央糧食儲備庫。這座糧食儲備庫於1998年12月17日動工,已於1999年12月建成並通過質量驗收。
?? 僑鄉溫飽有餘糧,臺山糧食生產每十年登上一個新臺階,這一歷史性的變化,這個偉大成就是前所未有的。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5:31 | 顯示全部樓層
36??? 水利建設成就輝煌
?? 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臺山僑鄉的水利建設空前浩大,其成就之輝煌,是人們一致讚揚的。
?? 歷史上的臺山,水利失修,災害頻繁。不少地方潮漲白茫茫,潮退結鹽霜;旱天鹹酸泛,遇雨澇成災;颱風湧海潮,人民慘遭殃;農田產量低,僅夠半年糧。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臺山縣水災善後救濟委員會專刊》記:當年農曆六月十一至十三日大水災,全縣普遍受災,計死亡56人,傷137人,塌屋7700多間,淹沒農作物214800多畝。又如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農曆七月初一,颱風夾著海潮,猛烈地衝擊著沿海地區。汶村茭?新圍,堤壩矮小,被海潮衝垮9公里,全圍頓成澤國,水深3米,塌房161間,居民走避不及,溺死477人。至今茭?的義墳,就是這一慘痛歷史的見證。
???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也是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所系。新中國成立後,把水利建設作為發展農業生產,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大事來抓,堅持不懈地加強水利建設。剛解放的1950年,我縣建成了首宗能灌溉2000畝農田的四九玄潭陂。1951年,全縣共興建山塘、水閘、水陂、水渠、江海圍堤、抽水站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191宗,其中有能灌溉2500畝的都斛坑板陂。1952年,全縣乘土地改革分田的形勢,大辦水利,全縣辦起小型水利3038宗,其中較大的有深井的長潭陂、蜆灘陂和那扶的禾雀陂。1953年,全縣建成水利工程496宗,其中有解放後第一個較大的水利工程,那就是附城的拉頭山分洪改河工程,由張邊書坑村至淡雲拉頭山村前,裁彎取直1250米、闊20米、深2米,開挖土方20萬立方米,使到數千畝田解除澇患。這一年,還開始疏浚潭?河。1954年,全縣辦成小型水利工程875宗,其中有我縣第一座小型水庫——赤溪的白秀山水庫。1955年,全縣辦成小型水利6006宗,建成庫容141萬立方米的梅子嶺水庫;解除上萬畝窪地澇患的潭?河疏浚工程也在這年完成。1956年,全縣辦成小型水利工程4707宗;建成庫容211萬立方米,灌溉5000畝的胡林堡水庫。以上幾年水利建設,共投入資金329.7萬多元,完成小型農田水利工程5350宗,使不少農田受益。
?? 1957年,全縣建成三合飯籮崗、爛?塘;四九齋公田;都斛小金;北陡葉坑等水庫。這年建成的水庫,大多灌溉面積在二三千畝至六七千畝,可以說是水庫建設拉開了序幕。
?? 1958年,全縣水利建設出現了躍進的勢頭。建設大中小型水庫的工地遍佈全縣各地,全縣每天出動10多萬人,最多達到20萬人。在這場氣壯山河的改造大自然鬥爭中,農民是主力軍,工、商、學、兵和機關幹部也組織大隊人馬支援。在水庫建設工地上,爆石爆土之聲如雷轟鳴,肩挑、推車運土壘壩人如潮湧;晚上點上汽燈、發電照明,挑燈夜戰至深夜。水庫的建設,猶如愚公移山,往往要搬走幾個小山丘,利用山泥到水庫壩址壘土。在壩址處用泥土壘成壩基,運來泥土推平,再抽水灌入泥土使之沉實,這種土辦法稱之為“水浸壩”。工程技術人員,水利幹部和機關幹部駐紮在工地,組織和指導施工。1958年,全縣建成水步長坑水庫,都斛都下水庫,白沙葫蘆咀水庫、山豬圍水庫,汶村鵝鬥水庫,三合八字坡水庫、蛇坑水庫。其中以長坑水庫為大,庫容554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21萬畝。大型水庫大隆洞水庫,也於這一年9月動工。
1959年11月,大隆洞水庫建成,11月26日在工地舉行剪綵放水典禮。大隆洞水庫主壩高35.18米,搬運土方319萬多立方米,砌石33500多立方米,使用水泥5600噸、鋼材100噸、木材1800立方米。建成的大隆洞水庫,集雨面積148平方公里,總庫容2.26億立方米。
?? 建築這座大型水庫,臺山人民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共搬動了319萬多立方米泥土,搬砌了33500多立方米的石頭。這麼艱巨的任務卻完成得很迅速,1958年9月16日動工,1959年10月底完工,僅用了一年多一點時間。水庫建成後,又及時開挖了灌溉渠道。總渠從壩腳到平咀分水閘後,分南北兩大灌渠:北渠直達沖蔞蓮花;南渠直至廣海樂家,各長二十多公里,還有不少密如脈管的毛渠。水庫水通過條條渠道,順從人意流進端芬、廣海、沖蔞、鬥山、赤溪等地,使20萬畝農田解除了旱患。1977年,臺山連續8個月沒有下過一場透土雨,出現了比1943年更為嚴重的旱患,但大隆洞水庫灌溉的端芬、廣海、沖蔞、鬥山、赤溪等地區的水稻都報增產。大隆洞水庫集雨面積廣達148平方公里,還能發揮防洪作用,防洪保護面積達25萬多畝。
?? 大隆洞水庫建成四十年來,出現過兩次超過防限水位的最高庫容:一次是1973年9月2日,庫容達到2.1億立方米。另一次是1993年9月26日,大隆洞庫區大雨,下午4時後以每小時560萬立方米的水量進庫,庫容急劇上升到2.2466億立方米。這兩次超防限的庫容,都在縣市的黨政領導及水利氣象部門縝密的部署和科學決策,加強防範下勝利度過,沒有發生險情。1996年4月,市的黨政領導,抓住抗旱的時機,及時組織水利工程技術人員,對大隆洞水庫放水塔的套筒閘門進行更換。工程從4月7日動工,20天內突擊完成,為水庫的放水設備加強了安全措施。
1959年建成的還有:都斛南村塘水庫,附城朱洞水庫,鬥山鯉魚崩腮水庫、正坑水庫,廣海康洞水庫,海宴碌古水庫,沙欄大隆逕水庫,汶村小擔水庫。其中以正坑水庫為大,庫容382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2萬畝。
?? 1959年,我縣東南沿海還進行著一項省級水利工程建設。地處廣海、鬥山、田頭相連的三夾河兩岸,有一片廣袤的海灘平原。過去這片土地潮來白茫茫,潮退結鹽霜,有田不能耕,水鹹不能用。為了根治這個地區的旱、澇、鹹災害,使海灘數萬畝處女地開墾成良田,廣東省人民委員會(省政府)決定在烽火角附近興建一座防潮、抗鹹、蓄淡、灌溉綜合利用的水利工程。
?? 1959年4月15日,數千民工開進烽火角水閘工地。他們以勤勞雙手、一雙鐵肩,用一年時間便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成水閘和船閘。水閘長221米,48個大閘孔;水閘的西面附設一座公路橋和一座10米闊、260多米長的船閘。製造和安裝了48塊閘門、10台閘門啟閉機、8塊船閘門。接著,在水閘的東面直到田頭白霄圍,攔築起一條8公里長的海堤。
?? 1963年春,停頓了兩年的烽火角水閘工程繼續動工。為了加快工程進度,1964年初,解放軍生產兵團數千人浩浩蕩蕩開進烽火角工地。解放軍指戰員以戰鬥姿態投入開挖引河以及在三夾河入海處堵口的戰鬥。省派來了“廣東號”挖泥船前來協助,使用機械挖泥;部隊也用上沙泵水槍等機械施工。經過近兩年的艱苦努力,挖成一條5公里長、200米闊、4米深的引河;同時經過一番突擊行動,把原來三夾河200米闊的出海口堵住,使水閘內的水統一經閘孔排放,以保持三夾河的水位,方便排水和灌溉。烽火角水閘總體工程開挖、填砌土石方400多萬立方米。
1965年2月5日,烽火角水利工程全面完成。慶功會上的對聯“當今朝好漢抗咸排澇奪豐收;做南海愚公移山填海鎖狂瀾。”顯示了軍民合力改造山河的雄心壯志。
?? 從此,南海之濱,烽火灘頭,一座雄偉水閘尤如長龍伏波。它擋住海潮不准內進;儲蓄河內淡水,灌溉兩岸農田。每當颱風侵襲,漁船還可通過船閘,進入閘內避風。1989年初,由臺山縣水電局設計施工,對烽火角水閘設備進行更新,使用了電動控制,既取得調控主動權,又使水閘設備更加安全。
?? 烽火角水閘控制區的集雨面積780多平方公里。受益面積包括廣海、端芬、鬥山、沖蔞、都斛、赤溪等地27萬畝農田。烽火角建成35年來,有力地抵擋歷年的颱風海潮,遇到旱災,又能利用河內的蓄水灌田。1977年,在無雨250天的奇旱中,烽火角水閘內河儲存的淡水,配合大隆洞水庫水源,使東南6個地區不僅如期插秧,還獲得了豐收。
烽火角水閘建成,使水閘附近5萬畝鹹圍和海灘鹽漬地,逐步開墾成為良田。通過給海泥摻入沙子,引來淡水沖洗鹹漬地,把荒灘開墾成田,先是種植甘蔗,以後種植水稻、香蕉、水果,近年又開墾成水產養殖場地,荒灘地已經變成了聚寶盆。
?? 1960年,建成三合茭筍塘水庫、大水逕水庫,大江雞婆頭水庫,海宴桂南水庫,四九阪潭水庫、塘田水庫、蠻坡頭水庫、山蕉坑水庫,都斛南坑水庫,那扶丹竹水庫,端芬牛角潭水庫,北陡果子園水庫,上川黃坡坑水庫。其中以桂南水庫最大,庫容335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5.3萬畝。塘田水庫次之,庫容2700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萬畝,並且成為台城自來水水源之一。
?? 經過幾年的艱苦奮鬥,臺山人搬走了座座山頭,運來擔擔泥土,壘成道道土壩,建成座座山塘水庫。到1960年,全縣建成蓄水1億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水庫一個,蓄水1000萬立方米以上的中型水庫7個,蓄水100萬至100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40多個,3條排灌河,幾個水閘和引水渠道以及各種小型水利3100余宗,受益農田46萬畝;農田灌溉面積38萬畝,抗旱能力大大增強。
?? 六十年代建成的水庫有官沖、西坑、石門、鼠山、山耳、雞籠山(以上小型水庫)及灌溉1萬畝以上的大坑、銅鑼、陳坑、豬?潭和灌溉3.8萬畝的沖蔞歧山水庫共11個。建成大型水閘——烽火角水閘一座。
??? 1970年8月,臺山縣水利水電工作會議公佈,全縣興建了大中小型水庫143宗(其中大型水庫有大隆洞水庫1宗,中型水庫有桂南水庫、塘田水庫、歧山水庫、豬?潭水庫、南坑水庫、陳坑水庫、丹竹水庫、老營底水庫8宗),有效庫容43988萬立方米;電力排灌站993宗,裝機容量8460千瓦;江海圍堤長177公里;小型水電站11宗,水輪泵66台,裝機容量2660千瓦。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5:41 | 顯示全部樓層
37 層林疊翠鬱蔥蔥
?? 臺山山多、丘陵多,全市林業用地240.73萬畝,大部分山地在海拔300米以下,為中丘陵、臺地,土壤一般為薄腐殖質厚土層紅壤或磚紅壤,酸鹼度(PH值)在4.5——5.5左右。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適宜林木生長。
?? 但這些優越的植樹造林條件,歷代未能充分利用。1949年,全縣的森林面積只有43.14萬畝,而且基本上是天然林,森林覆蓋率僅9.4%。
?? 新中國成立以後,縣市黨政領導十分重視造林綠化工作,從1955年起就設立林業科,1960年改設局,主管全縣的林業生產。五十年代,先後建立九逕、甫草、紅嶺三個苗圃場,逐步建立林業生產育苗基地。以後又建立起國營古兜山林場和永紅林場。
?? 適應全縣植樹造林的需要,優良的松種濕地松得到了保護和育種繁植。濕地松俗稱古巴松,原產於美國東南部,1931年,沙欄蕭美村的旅美華僑,為了支持故鄉發展經濟,集資回村在村後的蒲崗興辦一個園林畜牧場,並於1936年6月由蕭德欽從美國帶回一批珍貴的果木種苗,其中就有3斤濕地松種籽。這種松樹,幹形圓滿通直,生命力強,抗病蟲害,速生快長,十年時間便可成材,最高可達30多米,直徑90多公分。木材質堅紋幼,耐水浸,不易變形。1964年,廣東省政府和國家林業部門發現臺山有這種優質的林木良種,下達紅嶺種子園擔負濕地松育種任務。紅嶺種子園的職工採用嫁接的方法,使濕地松由7年結果提前到3年結果。1979年12月,紅嶺種子園在濕地松無性系繁殖實踐中獲得成功,獲得優秀科技成果獎。到1979年,紅嶺林木種子園總面積達到3080多畝,幾乎全部種植濕地松,有母樹林1600多畝。每年收穫濕地松籽1900多斤,可供15—19萬畝面積種植。這種優良樹種除了供本地造林綠化外,全國有16個省、市、自治區都到紅嶺林木種子園購買種籽,引種濕地松,臺山的濕地松種遍佈神州。1992年3月,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還與我國簽署計劃,在臺山紅嶺種子園建立濕地松改良種子園的科研項目。
?? 五十年來,臺山的黨政機關加強對林業工作的領導,每年撥出專款補貼植樹造林的種苗,組織群眾進行突擊性植樹造林,採用飛機播種松林。1950年至1985年37年間,全縣造林面積358萬畝,平均每年9.7萬畝,四旁植樹3388.8萬株。但營造的林木未能很好加以管理,成活率較低,況且亂砍林木的情況嚴重。尤其是1958年砍樹燒炭“大煉鋼鐵”,原始林天然林遭到空前浩劫,幾乎被砍伐貽盡;十年“文化大革命”,強調所謂“割資本主義尾巴”,群眾大砍四旁林木,又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 1985年冬,臺山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廣東省委、省政府的號召,提出“五年綠化臺山”的奮鬥目標。從此,我縣掀起了一場造林綠化、消滅荒山的聲勢浩大的“綠色革命”。全縣認真規劃,增加投入,科學營林,加強管護,組織專業隊伍和群眾性突擊行動相結合,展開植樹造林行動。同時,加強林業法規宣傳,實行依法治林,禁止濫砍亂伐,封山育林,改燃節柴,鞏固造林綠化成果。經過3年全民性的植樹造林行動,原有的天然林得到了保護,新種的林木複蓋了原來童山濯濯的山頭,使臺山大地的高山低山、遠山近山層林疊翠,鬱鬱蔥蔥。1986年至1988年3年間共造林76.75萬畝,大多是連片大面積的工程林,成活率達95%以上。到1988年,全縣森林面積已達到131.13萬畝。1988年8月,臺山縣造林綠化工作受到了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的通報表揚。1991年10月28日,廣東省綠化驗收組對臺山的造林綠化進行驗收,認定我縣的林業用地栽植率、林業用地綠化率等14項指標均達到省定的標準,宣佈臺山縣提前兩年實現半山區的綠化達標要求。1995年3月全國綠化委員會評定我市為全國首屆造林綠化百佳縣。以後,我市的林業生產進一步加強管護,大力改造林相,提高林業效益,逐步形成山上針葉林,山腰闊葉林,山下經濟林的立體式結構。1992年5月8日,旅外鄉親黃錦文與臺山林業發展總公司簽訂協議書,成立金准(臺山)林產有限公司,投資在三合、附城等地營造10萬畝赤桉、尾葉桉等速生豐產林。兩三年後,這些速生豐產林枝繁葉茂,長勢喜人。
  1999年,全市森林面積208.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43.4%。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5:53 | 顯示全部樓層
38 花繁葉茂果滿枝
  臺山過去種植水果少,除了各家各戶零散種植一些果樹外,極少果園或果場。因此,縣內的水果供應,長期靠外地輸入。
以往不少華僑歸國,帶回一些橙果,人們稱之為“金山橙”。其實這些“金山橙”,就有著我市華僑的培植心血。附城橫湖旅美華僑劉錦濃,赴美之後長期在佛羅裏達州經營果園,他以其不平凡的天才和勤奮實踐,培植出橙、檸檬等新品種,其中以橙果為最佳,榮獲美國果藝學會頒發的“懷特獎章”。但是在劉錦濃的家鄉卻很少種植柑、橙。六十年代,臺山大力推廣種植水果,橙果才成了臺山一大特產。當時種植柑橙,最先是台城園林管理處在城東辦起柑橙種植場,取得成果後才推而廣之。農村較大面積種植,是鬥山其樂帶了頭。這裏的農民起先利用河灘種植,後來又移種到山上。端芬曾擁有大小果場200多個,種有柑橙果樹22萬棵,成為當時全縣水果種植之冠。山區的大隆洞,家家戶戶辦起了小果園,水果生產也呈現一番新景象。
家鄉水果生產的發展,不僅吸引了華僑回鄉品嘗臺山柑橙,還吸引了華僑回鄉辦果場,發展水果生產。旅居美國西雅圖鄉親陳榮暢,離開溫馨的家庭,放下在美國的實業,於1984年6月毅然回到家鄉大江陳邊陳成裏,投資700余萬港元,開墾荒山,種植水果,創辦大同公司。果場面積2000畝,經過5年的努力,柑、橙結果累累,1989年和1990年,先後有110噸和400噸柑、橙遠銷香港、加拿大。海宴旅港鄉親譚達賢回到家鄉投資辦起一個600畝的農場,種植香大蕉等水果。1986年,沙欄什和的旅港鄉親李保照約同結義兄弟林偉雄、潘祖回到家鄉,興辦義興果場,種下荔枝龍眼等果樹400畝。
到1990年,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到54500畝,這一年掛果的32000多畝,水果產量27000多噸,其中柑橙占了6300多噸;其餘則為香(大)蕉、菠蘿、荔枝等。由於柑橙的種植要求高,市場供大於求,更為主要的是這些果樹遇上“黃龍病”,即蔓延擴散,導致成個果場果樹凋敗。因此九十年代以後,全縣的柑橙種植逐年下降,不少果場改種較為適應臺山氣候和土壤條件,多年結果的嶺南佳果龍眼、荔枝。
七十年代的水果種植,較為大宗的還有菠蘿,其主產地是上下川島。清末出洋到檀香山的下川塔邊華僑區尊讓,先替菠蘿園主打工,後來自己辟園種植菠蘿。他種植的菠蘿又大又多,在當地名聲大振,有“菠蘿王”之譽。1920年,區尊讓曾偕妻帶子回鄉,還帶回自己種植並製成罐頭的菠蘿,給鄉親們品嘗。但在“菠蘿王”的故鄉,過去卻沒有種植菠蘿。1973年起,上川浪灣的農民,開墾荒山種下20萬棵菠蘿。由於加強管理,又有海霧滋潤,菠蘿長勢特別壯旺,菠蘿結果大,一般每個有4斤,最大的達到7斤,創造了畝產菠蘿7200斤的高產紀錄。地處海拔200多米高山的米灣,全村310多人,卻種有菠蘿20多萬棵,人均800多棵。到1979年,上川島種有菠蘿五六十萬棵;下川島也種下菠蘿數十萬棵,成為臺山菠蘿的主產區。1987年,全縣出產菠蘿1264噸。
從八十年代開始,臺山的水果種植以龍眼荔枝居多。各地辦成了大大小小的果場果園,其中以汶村在九崗辦起的萬畝果場規模最大。10多公里長的山腳坡地都種上了荔枝、龍眼、芒果。林業部門辦的林果場,首先摸索成片大面積種植龍眼、荔枝的經驗。紅嶺林木種子園、臺山農科所等單位,大面積種植龍眼、荔枝,重視培植優良品種,實行科學管理,使這些果樹碩果累累。1999年,我市林業系統種下的果樹已達4000多畝。種植荔枝已有百餘年歷史的海宴侖定,形成頗具特色的特產“芝麻荔”。這種荔枝肉厚核小,清甜爽口。荔枝種植面積較大的北陡鎮,出產的荔枝皮殼特別鮮紅,果汁多,清甜帶有花香味。各地辦起的龍眼、荔枝果場,吸取了過去種植柑橙的歷史教訓,十分重視科學種植和管理,大面積推廣種植經過篩選的優良品種,普遍聘請園藝專家進行技術指導。臺山市科委還在四九鎮南區譚忠果場辦了科學種果示範場,逐步解決龍眼、荔枝的結果有“大年”“小年”之分,力求大小年都能豐產。1991年由海宴農業技術員羅禮興發現選育的“宴中龍眼”,以其果大、質優、豐產、早熟的優點,通過江門市成果鑒定。到1999年已嫁接繁植6萬多株。1999年,是龍眼、荔枝的大年。全市荔枝掛果面積2萬多畝,總產量達到8700噸;掛果面積和產量均比1990年翻了一番。這一年,全市水果總產量2.8萬噸。
現在,錦繡臺山大地,不少地方已經呈現高山植樹樹木成林,山腰種果果樹成行,山腳種茶茶樹叢叢的種植格局,形成全市20萬畝水果生產基地。每到果樹花期,花繁葉茂,幽香陣陣;每當果熟時節,碩果滿枝頭。臺山,已經成為“水果之鄉”。?????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6:04 | 顯示全部樓層
39 遍山青綠茶葉香
?? 臺山產茶,歷史上已有記載。清道光十九年編纂的《新寧縣誌》物產中記:“白雲茶,以產於瓶山頂者為上,性最寒,能解積熱,不可過飲”。清光緒年間金武祥著述的《赤溪雜誌》記:“產有土茶,民間採摘販賣,間獲微利。餘烹而試之,質頗香嫩,惜焙制未精”。這些史籍記載的茶葉,采自深山野嶺的野生茶樹,因常有雲蒸霞蔚,味甘清香。市東北峰山中的瓶尖、鍋蓋頂;西南的牛圍山;東南的曹峰山,生長的野生茶樹,都稱之為“白雲茶”或“雲霧茶”。這些茶,沖泡之後,湯色紅赤,入口甘涼,飲後提神醒腦。飲了一杯濃白雲茶,精神亢奮,整夜不能入睡。白雲茶能解積熱;用瓦罐或玻璃瓶把茶葉與蜜糖浸泡,取出少許用開水沖飲,能治腸胃病,功效如神。白雲茶長在高山,採摘時要攀崖越澗,稍為不慎,會有生命危險。由於產量較少,物罕為貴,價值不菲。
?? 臺山大面積種茶,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1966年,水步新塘石鼓村,自力更生辦起一個茶場。老農劉德和12位青年,到鳳凰山上開墾荒山建茶園;又到5公里外的黃北坑,把殘留的零星茶樹一棵棵挖回來種植。同時派人到高鶴縣學習種茶、制茶技術。這條村種植的茶樹由最初8畝逐步發展到120多畝,年產茶葉由50斤增加到5500多斤。1972年秋季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展出了石鼓茶場的紅茶,標明“臺山鳳凰石鼓坪出產的紅茶”。
?? 六十年代後,縣農業林業部門組織發動農民,充分利用臺山山坡丘陵多的有利條件,廣辟茶園,發展茶葉生產。以出產白雲茶著稱的四九,國營古兜林場在瓶南建起大茶園,除種植雲南大葉紅茶外,還試驗從野生茶引種培植白雲茶。1972以來,水步甘邊的農民開墾荒山建茶園,種茶面積達到620多畝,叢叢茶樹給原來光禿禿的黃土山丘披上了綠色的新裝。山區的大隆洞,大多數村莊都建有小茶園。
?? 適應茶葉生產的發展,各地相應建起了制茶廠,配備揉茶機等機械,制茶技術不斷提高。臺山生產的茶葉,以紅茶為主,“臺山紅茶”已經成為新興的土特產。不少華僑歸來,都以品嘗紅茶為一樂事;不少人出國,也帶上一包白雲茶或“臺山紅茶”,作為饋贈親友的禮品。臺山紅茶,具有湯色濃亮,香味清爽,滋味醇厚的特色。
?? 臺山茶葉的產量逐年增長。1970年全縣種植351畝,茶葉產量僅3.45噸。到1982年,全縣種植8049畝,茶葉產量過100噸,達到102.70噸。到1989年,全縣種植4902畝,茶葉產量175.31噸。1999年,全市種植2788畝,茶葉產量219噸。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6:15 | 顯示全部樓層
40 花生增產油料豐
??? 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全市各地都有利用半潮田、丘陵地種植花生的耕作傳統。在過去的歷史,花生生產水平較低,1949年,全縣花生種植面積30661畝,畝產花生32公斤,總產量980.55噸。
??? 新中國成立以後,我縣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下功夫抓好油料作物的生產,使花生種植逐年有新的發展。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的1959年,花生種植面積達到63000畝,比1949年增加了一倍多,但是畝產還是老樣子,靠面積的增多,總產量達到1795.5噸。六十年代,花生的種植面積有了更大的增長,1967年,全縣種植面積超過10萬畝,達到112671畝,畝產也比五十年代成倍增加,達到73公斤。在以後的七、八十年代,我縣的花生種植面積每年保持在11—12萬畝之間,1981、1982年兩年,曾經達到13萬畝,畝產在70—90公斤之間。到八十年代末的1989年,全縣種植面積112096畝,畝產達到105公斤,總產量達到11783噸。1999年,我市花生種植面積10萬畝,畝產提高到175公斤,總產量達到1.75萬噸。
?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是我縣花生生產單位面積產量有較大提高的歷史時期,1980—1988年9年間,平均畝產87.75公斤,比前增長115%。這段歷史時期,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時,國家調整了花生的收購價格,剌激了農民種植花生的積極性。在這段時間,農業科研單位大力開展了科學種田的實驗,積極推廣花生的優良品種和科學種植方法,促進了花生耕作制度和栽培技術的改革。在“決不放鬆糧食生產,積極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指導下,不少地方推廣沖蔞龍灣村水田改種花生的高產經驗,實行花生水稻輪作制。這一輪作制,使花生普遍獲得大幅度增產,大面積畝產達到200—250公斤。1980年,沖蔞農科站、龍灣村,那扶廠下村,海宴農科站,附城西湖農科站,隆文、端芬農科站等單位,分別創出花生畝產304.5—354.5公斤的豐產田。縣農科所春植花生豐產試驗田,畝產還達到396公斤,刷新了我縣花生生產的高產記錄。
??? 八十年代以後,全縣大力推廣花生種植的“兩增一防”(適當增加苗數、增施肥料,防治病害)的增產措施,大面積推廣經過篩選能夠高抗青枯病的高產良種“粵油92”“粵油256”等優良品種,使花生畝產有較大的增長。
??? 花生榨油,過去採用落後的油槽壓榨法,用一棵大樹挖空,將花生搗碎形成個個餅麥夫,逐個放入挖空的樹內(俗稱油槽),然後用木為尖楔,用人力敲打,使花生麥夫餅壓迫出油。這種榨油方法古老,工人勞動強度大,出油率低。現在,大多數的油坊都已採用電動機械榨油設備進行生產了,既大大減輕勞動強度,又提高了出油率。
??? 花生增產油料豐,城鄉人民的食油供應不斷改善。到1988年,結束了39年憑證定量供應食油的歷史,食油敞開供應,實現了人們多年來“食油如食水”的願望。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6:33 | 顯示全部樓層

41 蔗糖生產的興衰

臺山種蔗制糖,歷史悠久。早在清代,史書便記有;“糖蔗是甘蔗異種,密葉紫幹,質堅味濃,生於崗田,為作糖之用。”“竹蔗,土人以為糖,約歲計值萬金。”可見當時甘蔗種植已較大面積,隨之而來制糖業興起。清代同治年間,臺山甘蔗主產區三合,已利用崗田種植甘蔗3000多畝,有土榨糖寮70多間,年產片糖9000多擔。臺山時稱新寧,所產的糖,行銷省內,稱為“寧糖”。民國年間,廣東出現不少“無煙糖廠”,進口洋糖,充斥市場,導致蔗糖業的衰落。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臺山甘蔗種植面積只有1800畝,產量3600擔,糖寮寥寥無幾了。
?? 新中國成立後,臺山縣人民政府採取措施,從資金、種苗上支持農戶發展蔗糖生產,因而帶來甘蔗生產的復興。1952年,全縣種植面積3100畝,年產甘蔗5890噸。過去,農戶收穫的甘蔗,多送到當地的糖寮制糖。這些糖寮以牛拉石轆壓榨蔗汁,放入大口鐵鍋中蒸煮,適當時候投入適量石灰,然後將糖漿倒在鋪上草?的平板上,凝結後用刀切成塊,謂之片糖;因呈黃色澤,多稱“黃糖”。直到1953年,臺山蔗糖生產基地三合,才出現有史以來首家機械制糖廠——三合糖廠,設備能力日榨甘蔗100噸。1956年,在端芬的墩寨圩建成第2家糖廠,日榨量30噸。這兩家糖廠出產的都是黃糖。
? 六十年代,臺山甘蔗生產發展進入中興時期。由於大隆洞水庫、烽火角水閘先後建成,水利條件有了極大的改善,沿海大片圍田、灘塗可以改造,甘蔗種植也逐步從崗田擴展到圍田。到1969年,全縣種植甘蔗33736畝,總產39348噸。於是,擁有較為先進機械的制糖工業興起,1966年建成日榨甘蔗500噸的鬥山糖廠。1972年以後,甘蔗種植向西南沿海的海宴、汶村等地區擴展,並且出現譽為“甘蔗生產狀元”的汶村紅花村,平均畝產甘蔗7噸,最高達到11噸。1976年2月,在海宴橫崗建成了一座日榨甘蔗500噸的橫崗糖廠投產。由於海宴華僑農場全面改種甘蔗,1982年,農場辦起了一座日榨500噸的糖廠。台城西郊也于同年建成日榨500噸甘蔗的新寧糖廠。這些糖廠,採用較為先進的技術,生產雪白的白砂糖。1987年,新甯糖廠技術員梅雪娟、黃野的科研項目“氣浮法清淨蔗汁”獲得了國家輕工業部的二等獎。以後,適應蔗糖生產的發展,機械設備較為先進的鬥山、新寧兩家糖廠,通過增添設備,日榨甘蔗擴大到1000噸。先期建成的三合、墩寨兩家糖廠,則因設備陳舊而先後停產。1988年,全縣共有新寧、鬥山、橫崗、華僑農場等4家糖廠,日榨甘蔗3千噸,年產白砂糖14119噸。
?? 七年年代中期起,臺山種植甘蔗的技術不斷革新,甘蔗的平均畝產由不到1噸提高到3噸,以後提高到平均畝產5、6噸,部分高產的達到9—11噸。甘蔗的耕作技術不斷提高,將春植改為隔年秋植,延長甘蔗生長期。本縣的農藝師陳國沛,多年進行摸索革新,創造了甘蔗種植“少耕法”,提高了甘蔗的產量。甘蔗種植最高峰的1981、1982年,全縣種植面積分別為8.1萬畝、8.9萬畝;總產量達到27.7萬噸、28.9萬噸,可稱是臺山甘蔗生產的鼎盛時期。
?? 八十年代以後,由於甘蔗收購價格不斷變化,從事這方面的生產,費工大而收入少,農民種植興趣大不如前,種植面積變動很大。九十年代後,甘蔗收購價格雖然有所調整,但糖廠生產的糖,由於市場價格較低,造成嚴重虧損,工廠難以為繼,只好收縮停產。1999年,全市甘蔗總產量21.1萬噸,產糖8937噸。僅餘下鬥山、海僑(原華僑農場)兩家糖廠正常開榨,其他糖廠已先後停產或轉產。
?? 除了種植糖蔗之外,各地不少農戶種植果蔗。果蔗分青皮的臘蔗和紫色皮的“雪梨蔗”兩大類。臘蔗以海宴石閣、水步灌田等地出產的最佳,這些臘蔗節疏、皮薄、渣軟、清甜,使人一啖難忘。紫色皮的“雪梨蔗”是四十年代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株高且粗,渣軟清甜,可稱果蔗中的佳品。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6:43 | 顯示全部樓層
42 六畜興旺鵝鴨多
?? “馬、牛、羊、雞、犬、豕、”,古稱之為六畜。如今的畜牧業,除了六畜之外,還有鵝、鴨,雞類也有竹絲雞、山雞、珍珠雞等多種;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還從國外引進鴕鳥等飼養,使臺山的畜牧業出現了空前的興旺時期。
? 過去,臺山畜牧業以生豬、雞、鴨、鵝為多,均以單家獨戶的飼養為主。1949年,全縣耕牛存欄56117頭,其中從事農事勞役的47843頭;山羊存欄911頭,生豬存欄54405頭。
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採取多方面的措施,鼓勵、扶持農民發展畜牧業。經過10年的發展,到1959年,全縣生豬飼養量達到279466頭,上市67963頭,年底存欄112883頭;耕牛年底存欄64352頭;山羊年底存欄4277頭。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由於農村體制變化,一段較長時間農村將家庭飼養牲畜當成“發展資本主義”,家庭飼養雞、鴨、鵝也要限制數量,超過了要“割資本主義尾巴”,畜牧業的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1969年,全縣生豬飼養量618441頭,上市264096頭,年底存欄308308頭;耕牛年底存欄61385頭;山羊7562頭。1979年,全縣生豬飼養量827951頭,上市361892頭,年底存欄466059頭;耕牛年底存欄55883頭;山羊飼養16518頭。1977年,我縣還發展了飼養梅花鹿和奶牛,養鹿主要在赤溪龍潭養鹿場;飼養奶牛主要在附城紅星林場。全縣共飼養梅花鹿59頭,奶牛114頭。
? 改革開放使我縣的畜牧業呈現一個快速發展的勢頭。1979年,縣政府設立了畜牧局,加強對畜牧業的領導,配備一批專業技術人員,加強技術指導,引進推廣優良品種,搞好牲畜的防疫治病工作。頭10年,畜牧業就有長足的發展。1988年,全縣耕牛存欄74338頭,山羊存欄14386頭,生豬飼養697819頭,上市量349421頭,雞飼養634.92萬隻,肉鴨上市46.88萬隻,肉鵝上市47.3萬隻,奶牛92頭。
? 進入九十年代,我縣畜牧業的發展勢頭更大,最顯著的特點是不僅農戶飼養,還湧現了一大批大大小小的飼養場,大批量飼養雞、鴨、鵝、白鴿、鵪鶉、珍珠雞,養豬,養鴕鳥。大多三鳥飼養場,養雞在數千隻以上,養鴨、養鵝在數百隻以上。生豬飼養湧現了一批飼養100頭以上的專業戶,還興建起大型的養豬場,注重基地化、現代化的規模發展。其中汶村鎮的養豬場為最大,建成欄舍3萬平方米,可年養肉豬三四萬頭。1998年,長江實業集團公司在隆文鎮尋皇興建了大型的良種豬育苗基地。1998年12月經營長江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又投入資金建設和完善年飼養肉豬2萬頭的紅嶺豬場和年飼養肉豬3萬頭的廣海烽火角豬場。同時廣泛與飼養生豬的農戶掛鈎,簽訂產銷合同,提供優良豬苗、組織飼料供應、提供飼養技術、幫助做好生豬防疫治病、提供銷售信息,支持農戶發展生豬飼養。1995年3月,端芬旅美華僑梅景堯投資在端芬鎮興辦永明鴕鳥養殖場,從外國引進鴕鳥15只進場養殖。
??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臺山畜牧業步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1999年,全市生豬飼養量68萬頭,上市量39.7萬頭,豬肉產量2.53萬噸;飼養雞、鴨、鵝2800萬隻,禽肉產量2.46萬噸,禽蛋產量1.93萬噸。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6:55 | 顯示全部樓層
43 瀕臨南海水產富
?? 臺山瀕臨浩瀚南海,3200多平方公里的市境,海岸線長293.3公里;市屬的海域,有95個大小島嶼,島岸線長達355.93公里;沿海100米水深以內的海域7000多平方公里。臺山漁場廣闊,海產豐富。海域有5個主要漁場:崖門口漁場(由崖門至赤溪大襟島)、廣海灣漁場(赤溪扯旗角以西,海宴望頭以東,上下川以北)、川東漁場(上川島以東、大襟島以南、烏豬島以北)、川南漁場(上下川島以南)、北海灣漁場(北海灣及漭洲島、下川島以北)。這些中淺海漁場,魚類十分豐富。過去崖門口漁場盛產赤魚,這裏正當潭江、新會銀洲湖淡水的出海處,每年清明時節,赤魚回游到這裏產卵,形成豐盛的赤魚汛。近20年來,因為新會崖門圍墾,影響了淡水的排出,赤魚汛不能正常形成,已經轉移到北海灣。北風灣外下川至海宴之間的海域漁場,中秋前後,毛蝦特多,下川等地漁民將捕撈到的毛蝦,醃製成鹹蝦及曬製成鹹蝦膏,甜香可口,成一特產。臺山海域捕撈到的倉魚、馬友、黃花、白花、馬鮫、魚曹白、牙帶、門鱔等魚,冰鮮或醃製成鹹魚出售。廣海地區的魚貨曬家,講究醃制方法,製成的鹹魚味美清香,“廣海鹹魚”成為馳名海內外的特產。
??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改革開放的經濟環境,促使有著悠久歷史的臺山水產業突飛猛進,在廣東省內佔有較重要的位置。據1996年廣東省海洋水產廳統計,臺山市1995年水產品總產量18萬多噸,首次在全省縣市中排名第1,二十世紀最後一年的1999年,臺山市水產品總產量達到45.5萬噸,其中海洋捕撈產量占18萬噸,海水養殖產量24.4萬噸,淡水產品產量3.1萬噸。臺山水產品產量在廣東省排在第1位。
?? 由於濱臨南海,臺山的漁業有著悠久的歷史。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已經從事漁獵生產。但是,過去臺山的漁民,船小且爛,網具殘舊,所有漁船都是以風作動力,漁業生產操作落後。
??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半個世紀,臺山的水產品生產得到了空前未有的發展。從事漁業生產的漁船由小變大,由風帆變機帆,由低噸位變高噸位,由小馬力變大馬力。1949年,全縣雖然有1700多艘漁船,但都是噸位小靠風作動力,只能從事中淺海作業。1958年以後,漁船逐步實現機帆化,以機械作動力;1963年5月,全縣漁船1255艘,其中機帆42艘,馬力2468匹。改革開放以後,機動漁船的發展勢頭更大,不少漁船超過二百噸。現在,全市機動漁船已發展到3443艘,最大馬力為680匹,最大噸位250噸,不少都能從事中深海圍、刺、釣和深海作業。南灣、上川、下川等地有80多艘漁船可以到東沙、西沙、南沙群島進行深海捕魚。1996年,臺山赴南沙生產的漁船達到43艘,當年產值占廣東省南沙漁業生產總值的四成。1995年12月19日,我市上川鎮粵遠漁720、721號船啟航赴南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海域,進行釣刺生產,成為我市進行遠洋作業的第一批漁船。
?? 漁業生產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科學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過去,由於缺乏精確的天氣預報,漁船的動力靠天時,遇到颱風,往往造成船翻人亡的慘劇。新中國成立後,臺山在省的重視支持下,建成了氣象站、局,並且在上川島設立了氣象站,專門向漁民發佈天氣預報。近20年來,隨著改革和對外開放,助漁導航儀器在漁船上廣泛應用。1999年,全市配備雷達180台,定位儀1200台,探魚機1300台,對講機1500部,手提電話50部。實現通訊電信化,漁民在海上生產不僅生命財產有了可靠的保障,還大大提高了科學捕魚的生產能力。
?? 適應漁業生產的發展,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漁港建設,逐步完善後勤補給設施。1954年4月上川三洲避風港工程竣工,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廣東省最大的一項漁港工程。1956年在縣內海域建立起6個颱風警報站和6座漁業航標。1977年建成5處總長260米的防浪堤。到1988年,全縣共建成碼頭9宗,總長590米;防浪堤617米,護岸堤1100米。有避風錨地11處,總面積2341萬平方米,可容納大小漁船1萬艘。1989年投入239萬元建設橫山避風港及擴建碼頭、加固防浪堤和疏浚港池等工程。近十餘多年,被列為全省8大漁港之一的上川沙堤漁港,展開較大規模的漁港建設,各項設施日臻完善。1996年10月,國家農業部漁業局根據上川島的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及港口配套設施完善情況,認定沙堤港為國家一級群眾漁港。近年正在公灣進行大型的網箱養殖基地建設,1997年10月1日公灣防浪堤動工。新設的橫山漁業鎮,興建了漁船避風港,加強了鎮海灣的漁港建設。歷史悠久的南灣漁港,為了改變海門淤淺的狀況,從1996年起在碼頭基新建一條長堤,挖深航道,改善漁船灣泊條件。適應漁業生產需要的造船、漁業機械、自來水供給、魚貨加工等行業隨之興起。1961年僅建立一家制冰廠,日產能力13噸;1999年,全市已建有制冰廠11家,日制冰能力達到200噸,每日能急凍70噸,冷藏量達650噸/次。漁船已普遍帶冰出海生產,冰鮮、鮮活水產品已占海洋捕撈產量的80%。
??? 科學捕魚促進了水產業的發展。到東、西沙群島進行深海作業的漁船,發展了潛捕作業,不少捕魚能手潛到一二百米水深的海底捕捉質優價高的鬚眉、青衣、石斑等魚。中深海作業有的漁船也一網萬金。1990年2月,南灣漁民楊容長,一網捕獲黃花魚418擔,時值10萬多元。1995年春汛,南灣鎮鯤鵬漁業管理區張立結船一網捕獲帶魚1萬多公斤,時值20萬元。
?? 年年月月的潮漲潮落,使得臺山沿海沖積成一片片灘塗。沿海地區的群眾利用這些灘塗開築成一個個魚?,利用海水的漲潮退潮,設閘放網捕魚撈蝦,成年累月取之不盡。沿海灘塗,盛產各種貝類。赤溪東面大排、二排石嶼生長的蠔,當地人稱“黃蠔”,長年一樣肥美。深井、汶村、北陡、橫山利用灘塗養殖的鮮蠔,又大又肥,久負盛名。養蠔已由傳統的插灘養殖改革為伐式立體吊養,產量增加,並在鎮海灣形成頗具規模的養蠔基地。1999年,全市放養蠔苗4.3萬畝,年產鮮蠔4萬噸。每到逢時節令,海邊灘塗出現瓦碌(泥蚶)、豬螺、米蜆等貝類,還有形態逼真味道鮮美的將軍帽、狗爪螺、青口螺等名貴貝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起,上下川島已進行育苗養殖青口螺。青口螺,有“翡翠貽貝”的美稱,既有鮮蠔的風味,又不受季節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收穫,除了鮮賣還能加工成幹。下川鎮與浙江一個科研單位經過多年的試驗,已於1998年泥蚶育苗成功,泥蚶養殖由自然育苗發展到人工育苗,大大擴大了養殖面積。
?? 上川、下川兩島,近十多年來,利用港灣海水水質良好的有利條件,大力發展網箱養殖。從1997年開始,下川島還充分利用掛榜灣的自然條件,在處發展沉箱養殖。網箱是在浮子上用木料搭成漁排,在漁排上分成一個個兩米丁方的網箱,放養石斑、章紅、龍蝦等優質魚,定期投以小魚蝦作飼料。網箱飼養的魚成長較快,漁民獲利甚豐。全市已形成漁排8200多個,面積68000多平方米的海水網養基地。沉箱用水泥鋼筋製成,每個20立方米左右,分成兩大格;四周開有小窗,窗外用鐵絲網網住,箱面有口,用鐵網作蓋,用以投放飼料。沉箱沉放在恰當的水深處,低潮時露出箱面,到時投放飼料。沉箱養殖石斑等優質魚,一般年內每尾就有一斤多重。沉箱養殖的魚,肉質同海生的一樣,賣得好價。由於沉箱製作牢固,沉在海裏,可以避免颱風海潮的襲擊,比之網箱養殖更為省工和安全。1999年全市沉箱養殖已達到70多個。
?? 由於海水養殖逐步發展,到1989年,臺山海水養殖的水產品產量已達到11000多噸,當年是廣東省海水養殖產量過1萬噸的5個縣之一。1999年,我市海水養殖面積達到28萬畝;其中養殖魚類14萬畝,貝類12萬畝,蟹類2萬畝。海水養殖產量已躍升到24萬多噸,穩居廣東省海水養殖產量之冠。
?? 過去,由於海產品比較豐富,臺山的淡水養殖未為人們所重視,養殖面積小,方法落後,放任自流,產量很低。1949年,全縣淡水養殖的水產品僅得400噸。近五十年來,我市在發展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的同時,積極發展淡水養殖。淡水養殖的面積不斷增加,產量不斷增長。1987年,全縣淡水養殖水產品產量首次突破1萬噸,達到12118噸;1999年,躍增至31000噸。除了原有的魚塘之外,近20年來,不少地區將低產偏遠的水田、崗地開挖成魚塘。現在全市擁有魚塘5萬多畝。淡水養殖還引入外地資金、技術,逐步形成基地化生產。如烽火角淡水養魚基地。原來反鹹反酸嚴重的沖蔞八家牛肚圍、端芬海陽龍舟灘經過改造後使荒灘成為淡水養殖基地。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起,富有魚塘養殖經驗的順德市,組織企業集團到臺山,租用或合作經營淡水養殖業。這種辦法,不僅引入了資金,還引來了技術,對我市的淡水養殖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四九鎮下坪管理區,1996年1月將2000畝的河灘和低產田承包給台順水產養殖場,開挖魚塘養殖鰻魚(白鱔),形成了鰻魚生產基地,並且收到了當年挖塘、當年投產、當年收益的成效。由於講究科學養魚,淡水養殖的水產品不單產量倍增,品種更多,除了過去的魚崇、鯇、鯿魚外,還有海鱸、泰國鰍魚、桂花魚、脆肉鯇、水魚(鱉)、羅氏沼蝦、淡水龍蝦等等。那扶鎮泗門自1996年起試驗養殖臺山特產優質淡水魚——印魚成功後,已經逐步形成印魚養殖基地。這種魚,肉質幼嫩,無論清蒸還是用來煲湯,味極鮮美,是淡水魚類的上品。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7:21 | 顯示全部樓層
44 工業發展史無前
?? 臺山工業,清末民初隨著新甯鐵路的興建和運行,有過初步興起的時期。適應鐵路的運作需要,在公益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機械維修廠,在各地的鐵路起運點、終點站,也設立具有一定機械、發電等設備的維修車間。但自抗日戰爭期間新寧鐵路被政府當局摧殘拆毀以後,臺山工業發展的生機也隨之凋敗了。
?? 新中國成立時,臺山的工業基礎十分薄弱,有一些機器設備的工廠,只有台城幾家行車公司的修車車間,幾家印刷廠,一家發電廠和散處在廣海、端芬、鬥山、沖蔞、都斛、白沙、公益、大江、水步、海宴等十來家小型發電廠和輾米廠,工人不過200人。分散在各圩鎮的手工業者,人們稱之為“手作仔”,一般由個體或幾個人組成小作坊進行生產。據1954年縣人民政府手工業管理科的調查,全縣手工業者5357人,其中城鎮手工業專業人員4534人。經營25個行業,其中以鐵器、木器、竹器、漁業網具、車衣、食品、白鐵、皮革等行業為重點。
??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臺山工業按照國家提出“利用、限制、改造”的和平贖買政策和對手工業貫徹“積極領導,穩步發展,逐步改造”的方針,到1956年,全縣的工商業和手工業實現了公私合營和組成手工業合作社。工業佈局相應作了調整,原來較多的印刷業,除由原《大同日報》印刷廠與台城印刷廠合併為臺山人民印刷廠外,其他的印刷廠調出部分機器和熟練工人到粵西,幫助湛江、徐聞等地建立印刷工業。其他工廠也進行了改組和合併,分別成立了臺山煙絲廠、臺山皮革廠、臺山食品廠、臺山餅廠等等。
?? 手工業者則積極引導組織手工業生產小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2年4月,我縣成立第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台城第一鐵器手工業生產合作社,1956年6月擴大為臺山縣農具機械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縣已建立手工業生產社114個,社員3919人;生產小組3個,組員22人。手工業者聯手的合作,逐步形成生產力,為向機械化發展,促進技術進步打下了基礎。
?? 1958年,臺山掀起了大辦工業的熱潮,建起了一批地方國營的工廠。4月初,劉得之成藥社、新藥業南華聯合制藥廠合併成立臺山制藥廠;5月成立地方國營臺山沙邊鹽場,臺山細菌肥料廠投產;7月中旬臺山縣農具機械廠改為地方國營臺山農業機械廠,並於8月試製成功“臺山八一號水擊揚水機”;11月臺山滾珠軸承廠與臺山電機廠合併為地方國營臺山電機廠,臺山土化肥廠改為臺山縣化工廠,成立臺山縣機械修配廠;年底,由廣東省冶金局主管的阪潭錫礦也改為臺山阪潭錫礦。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我縣有著悠久歷史的制鹽業有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1958年在海宴、沙欄兩地交界的海邊建起了沙邊鹽場,面積125公頃,鹽田面積58公頃。1959年動工,1960年建成投產的沙欄鹽場,面積141公頃,鹽田面積15公頃。當年由於設備簡陋,生產條件差,產量不高,1960年兩個鹽場的產量只有1177噸。1963年以後對鹽田進行改造,增添機械設備,改革鹽田流程,產量逐年增加,1977年年產11655噸,為歷史最高年產量。1999年,我市兩家鹽場的總面積321公頃,其中有效生產面積142公頃,年產鹽7000噸左右。
?? 五十年代,臺山還形成了建材行業的水泥生產規模。1958年9月,縣政府決定在石灰石藏量豐富的白沙,興建首家水泥廠,次年10月投產。儘管當年產量只有6000噸,但結束了過去臺山人建築樓房使用“紅毛泥”(英國產的水泥)的歷史,揭開了臺山水泥生產歷史的新一頁。以後,經過擴充設備,建成機械立窯生產,到1977年臺山水泥廠年產突破10萬噸。同年陽嶺石灰廠增設水泥車間;那扶水泥廠興建;1978年,白沙鎮建成白沙水泥廠;1981年白沙煤礦下馬後建成礦山水泥廠;1984年建成深井水泥廠。到1988年底,全縣共有水泥廠6家,當年生產水泥33.6萬噸。1989年白沙鎮又新建了一家年產能力8萬噸的水泥廠。到二十世紀末,全市共有水泥廠6家,年產能力達到60萬噸。
?? 六十年代後,通過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對全縣的工業、手工業進行調整壓縮。全縣原有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50間,到1962年10月調整之後,關閉4間、停產1間、合併2間、轉產1間,壓縮1間,保留41間。當時規模較大的工廠、礦山有:臺山農業機械廠(包括煉鐵車間),白沙煤礦、阪潭錫礦、沙邊鹽場、白沙水泥廠、陽嶺石灰廠、臺山華僑瓷廠、臺山化工廠、三合糖廠、廣海造船廠、臺山肥料廠、臺山煙絲廠、臺山酒粉廠、臺山食品廠、臺山餅乾廠、臺山人民印刷廠、臺山華僑糧食加工廠、台城玻璃廠等。1962年全縣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2.9萬多噸,硫酸25噸,農用化肥15噸,石灰3.5萬噸,農用水泵4台,機制紙131噸,原鹽1593噸,食糖1140噸,飲料酒648噸,日用陶瓷382萬件,日用玻璃186噸,中小農具31萬件,食油306噸……。1965年11月25日,臺山縣磷肥廠在潭江畔的公益鎮建成,生產磷肥、硫酸等產品。1967年,建於鬥山圩的臺山縣氮肥廠建成投產,可年產合成氨化肥1萬噸。
?? 七十年代,臺山國營工業有著更大的發展,形成了機械、化肥、制糖、造紙、水泥、原鹽、自行車零件、電線、日用陶瓷等生產門類的工廠。1978年,全縣有地方國營工廠企業30家,職工41710人。這一年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原煤9萬噸,水泥9.78萬噸,硫酸7256噸,合成氨1.28萬噸,農用化肥9648噸,化學農藥153噸,石灰6.26萬噸,交流電動機7500台,農用泵3234台,電力電纜478公里,鋼芯鋁絞線251噸,機制紙1112噸,自行車鏈罩等零件折合產值714萬元,原鹽6910噸,木掛鐘3590只,食糖1.16萬噸,酒精355噸,飲料酒390噸,味精61噸,日用陶瓷1372萬件,日用玻璃679噸,中小農具60萬件,食用植物油382噸。從中可以看到,無論工業產品的品種、產量,都較之六十年代有顯著的增加。
?? 改革開放後,從1979年開始,國家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工業生產也由過去的計劃經濟、指令性生產轉變到根據市場需要進行調節生產。八十年代,由於引進了外資和隨著電子行業的新興,我市工業呈現蓬勃發展的勢頭。到1985年,全縣的工農業總產值首次超過10億元,工業總產值按不變價計算為7.4億萬元,首次出現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隨著工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需求,臺山機電廠改為臺山日用電器廠,生產電風扇系列產品,曾經出現過興旺時期。1983年該廠生產的鑽石牌56寸、48寸、36寸交流吊風扇榮獲國家機械工業部年度優質產品稱號。全縣的電風扇產量,1989年達到200余萬台。臺山通用機械廠與臺山農機廠合併為臺山電熱器具廠,轉產家用電器。新建的臺山電子器具廠生產收錄機等產品。1984年,臺山食品廠轉產化學醫藥產品紅黴素成功,改為臺山化學制藥廠,還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合作生產治療胃萎縮的藥物維黴素。縣氮肥廠雖然在1975年4月16日完成3萬噸新系統的擴建首期工程,生產出固體碳酸氫銨化肥,但由於小型氮肥廠的生產成本高、產量低,加上對附近地區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終於無法擺脫終結的扼運,於1982年停產。1985年,全縣地方國營工廠企業有24家,分別是:電線電纜行業的臺山電線廠,機械行業的臺山機械廠、臺山農機廠,藥品行業的臺山化學制藥廠、新寧制藥廠、臺山化工廠,食品行業的臺山糖餅廠、臺山酒廠,建材行業的臺山水泥廠、陽嶺石灰廠,日用陶瓷業的臺山瓷廠,日用電器行業的臺山日用電器廠、臺山電熱器具廠,化肥行業的臺山磷肥廠,制糖工業的鬥山糖廠、新寧糖廠,制鹽業的沙邊、沙欄兩個鹽坊,印刷行業的臺山人民印刷廠,此外還有臺山玻璃廠、臺山皮鞋廠、白沙煤礦和臺山氮肥廠轉產的壁紙廠。
?? 八十年代的臺山工業,在產品的技術含量及工廠的規模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及發展。1984年臺山電線廠與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合作研製的110千伏鋼芯稀土鋁絞線榮獲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986年8月,臺山化學制藥廠採用大孔樹脂新工藝提取紅黴素成功,被評為省技術開發成果一等獎,該廠生產的維黴素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987年5月,臺山電熱器具廠研製的全自動豪華電風扇和自動電熱鍋通過鑒定屬家用電器節能新產品;10月,新寧制藥廠研製的超微次硝酸鉍為國內首創新產品。1987年我縣被評為廣東省的優質產品有:臺山磷肥廠的工業硫酸錳、硫酸鋁,廣海鋼絲繩廠的鍍鋅鋼絲繩,臺山化學制藥廠的無味紅黴素,臺山鐘廠的舵牌T1—15機械掛鐘,臺山自行車零件廠的24、26寸全鏈罩。1988年,臺山機械廠開始與外商合作生產汽車用的千斤頂;1989年1月,該廠生產的GYQ—2滾輪臥式千斤頂獲得廣東省1988年優秀新產品稱號。在1989年廣東省質量光榮榜上,我縣榮獲省優質產品的有:臺山磷肥廠的工業硫酸,臺山鎖廠的570球型門鎖,臺山家用電器廠的JMC牌FC—15吊扇,臺山電線廠的鋼芯鋁絞線,臺山電熱器具廠的電熱杯,臺山機械廠的液化石油氣鋼瓶,臺山化工廠的鉬酸銨,台城制藥廠的複合維生素B溶液、人參五味子糖漿,海棉廠的聚氨酯泡沫塑料。
?? 九十年代,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貫徹,外商合資在臺山興辦起具有現代化規模、科技含量較新較高的工業企業。1986年8月,由臺山縣紡織工業公司、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分公司、廣東省紡織工業技術服務部與香港名駒制衣廠有限公司合資興建臺山紡織廠,開拓了臺山紡織工業的新史頁。該廠占地面積242.2畝,總投資1.26億元。全廠由紡紗、染整、織布三個部分組成。工廠的主要設備如清花機、雙聯梳棉機、並條機、氣流紡紗機、球經機、分紗機、劍杆織布機、自動結經機、複驗布機等設備,具備八十年代國際一流水準。1989年建成後,下半年全面投產,可以年產高檔石磨藍牛仔布1200萬米。
?? 臺山機械廠經過30多年發展壯大,到八十年代後期,已經成為國家機電產品出口基地。其中按國際標準生產的QYG型1.5t、1.8t、2t系列滾臥式液壓千斤頂,得到西歐TUV和美國ANSI等國際機構檢測認證;在國內獲得廣東省1988年優秀新產品獎、廣東省和國家對外經貿部優質產品稱號。該廠與香港MVP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輝寶發展有限公司於1990年3月8日簽署了關於成立信華(中國)機械有限公司的意向書後,同年11月22日即動工建設。1992年4月12日落成投入生產。信華(中國)機械有限公司的建築規模、工藝裝備及生產能力,均達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的國際一流水平。整個業務運作,從流水線數據處理、財務資料、生產數據儲存、新產品的設計開發及一天24小時的訂單接收,全部由電腦處理。在長120米、寬78米的寬敞的廠房內,由5000米流水線組成產品生產的全過程。零部件進入廠房,經過全自動砂磨,使零件光亮圓滑,然後送入組裝、噴漆、火局漆、成品檢測、包裝,分別由7條自動化生產線完成。投產當年就產出臥、立式液壓千斤頂87萬台,支架千斤頂75萬台,微型空氣壓縮機10萬台。1993年生產更邁大步,臥、立式液壓千斤頂最高月產達20萬台以上,大大超過國外同行最大廠家的歷史紀錄,全年生產系列千斤頂297萬台,微型空氣壓縮機105萬台,成為當時世界最大的千斤頂生產經營企業。1994年生產系列千斤頂423萬台,又比1993年增長42.4%。出口創匯連續六年在全國機械工業中獨佔鰲頭,榮登榜首。1993年動工進行工廠第2期工程建設,建成廠房面積2.2萬平方米。1994年7月竣工投產,開發運動健身器材系列產品,設計能力為年產運動健身器材50萬台(套)。1999年5月,信華(中國)機械有限公司與意大利FINI公司合資經營臺山市信力空壓機製造有限公司開業。首期生產規模為年產MK245空壓機20萬台,OL195無油空壓機10萬台。臺山機械廠生產的富華牌XSP—15液化石油氣鋼瓶被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授予優質產品稱號,當時是廣東省內同類產品中唯一獲得這項殊榮的產品。1999年5月,該廠完成22.5萬隻液化石油氣瓶鋼出口的生產任務,開拓了開業以來批量最大的出口紀錄。
??? 1992年,臺山空調器總廠生產的“三寧牌”空調器也已逐步形成系列產品面市。1992年11月臺山電纜廠生產的鋼芯高導電稀土鋁合金絞線在國家科委和廣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上榮獲優秀獎。建材行業新添一支新軍——設於鬥山的臺山彩釉磚廠1990年9月15日建成試產。臺山水泥廠生產的425號R水泥又於1992年1月獲得廣東省優質產品稱號。1994年8月28日,中外合資企業臺山金橋集團公司下屬的鋁型材廠、鋁門窗城投入生產。1995年3月,台城鎮辦企業臺山鳳凰家電廠自製大型衝壓機械,一次成型大浴缸,在這個基礎上,成立臺山鳳凰搪瓷有限公司。地方國營工業企業,於1992年8月18日成立英達利企業集團,9月9日成立臺山機械企業集團、臺山醫藥企業集團、臺山三寧製冷企業集團;以後又成立臺山市新豐集團等。1995年,全國食品製造業排名最大50家企業中,英達利集團排列第24位。
1993年,臺山的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新增了水泥50.3萬噸,布1197萬米,糖23167噸,服裝2075萬件,釉面磚271萬平方米,電風扇207.58萬台,千斤頂297.2萬台,液化石油氣鋼瓶58.5萬個,快食面13050噸,民用鎖46.76萬把,電力電纜1225公里,鋼芯鋁絞線1694噸,家用空調機75531台。
??? 1999年,工業產品結構進一步調整,原鹽、機制糖等產品產量下降,新產品電子原件、電力電纜、鎖、水泥等有了新的增長。年產電子原件317507萬隻,電力電纜626公里,服裝8279萬件,塑料製品31429噸,化學原料藥729噸,鋼絲6138噸,水泥54.4萬噸,鎖4980萬把,電風扇328萬台。
?? 原來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經過公社化、文化大革命的轉廠過渡、調整壓縮,一部分轉為或歸併到地方國營工廠,一部分組織聯合,形成集體工業,一部分恢復傳統的手工業經營方式。1977年,縣人民政府決定將水步農用合作工廠、公益五金軋鋼合作廠、沖蔞機械合作工廠等35間手工業企業,劃歸當地人民公社管理,只保留台城幾家骨幹企業。1979年原來的手工業工廠、二輕工業實行企業整頓。直屬縣二輕局主管的集體工業企業有:臺山自行車零件廠、二輕五金廠、傢具廠、塑料廠、木器廠、鐘廠、汽車配件廠、工藝廠、工藝制衣廠等。產品有金銀首飾加工、出口服裝、15天機械掛鐘、汽車頭外殼、縫紉機台板、塑料製品、自行車轉鈴、擋泥板、自行車全鏈罩、球型門鎖等。
?? 人民公社化後,各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曾在大辦工業的號召下,辦起了一些小型的工業企業,當時稱之為社隊企業。後來撤銷公社後,這些工業企業又改稱鄉鎮企業,到1974年縣成立了社隊企業管理局進行管理;1984年又設鄉鎮企業辦公室,加強對鄉鎮企業的領導。改革開放後,鄉鎮企業逐步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多行業的經濟結構。到1988年,鄉鎮企業已形成合資合作企業10家,“三來一補”企業147家。個別基礎較好的鄉鎮企業,如水步鎮的臺山家用電器廠,發展成具備生產電風扇的流水線設備,年產電風扇50多萬台。鄉鎮企業的行業,遍及建材、食品、紡織、服裝、工藝編織、化工、塑料、金屬製品、機械、家用電器、印刷、包裝、農產品加工、飲料、傢具等行業。
?? 1993年開始,臺山的工業企業朝著建立現化企業體制的目標,深化改革。在地方國營企業、鄉鎮企業、二輕工業中,大力推行股份制、公司制、國有民營、公有私營、公私合營等多種形式的改制,使地方國有企業、鄉鎮企業逐步擺脫政企不分,企業長期依賴政府,經濟效益低、負債重、虧損嚴重的狀態,逐步做到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1990年我方在臺山紡織廠的股權已轉讓給外商經營管理。1996年7月,臺山電纜廠經過改制,成立“臺山市富華股份有限公司”。至1999年年底,全市有28家國有企業轉制,其中轉為國有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1家,轉為企業內部職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業7家,實行資產出租的13家,實行買斷工齡解除勞動合約的5家,實行承包經營的2家。
  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積極鼓勵民營企業發展,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大力發展外資和中外合資企業。自1993年以來,全市民營企業有了較大發展,不僅企業增多,而且規模增大,科技含量提高。1994年外資、中外合資、民營等經濟成份的企業,工業產值達到11.83億元,比1993年增長了21.81%。1994年產值1億以上的外資、民營企業,就有臺山標信制衣廠、臺山市金橋集團、大江鎮龍江電熨斗廠、臺山市鋼鐵廠、附城鎮國際電器廠、四九鎮金春明電器廠、臺山威藝電子實業公司等。與此同時,又出現了生產微型電機的祥達電器有限公司、生產微波爐的愛達電器廠有限公司、生產電腦調控器的華富電子有限公司、生產銀行保險箱的平安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等科技含量較高和以生產工藝玻璃出口外銷的大亨企業集團等較大規模的民營企業。
??? 1995年10月,金橋鋁型材製造廠經英國LLOYD′S勞氏質量保證公司的考核,以滿意的結果喜獲國際標準化組織ISO9002系列品質保證系統的認可證書,並得到英國、荷蘭、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認可。創辦于1985年的大亨企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工藝玻璃,也於1999年5月榮獲國際(DOS)IS9001質量認證。
  1997年4月,華富電子有限公司被廣東省定為高新科技企業,成為江門五邑首家高新科技民營企業。到1999年底,我市被評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有利華電子廠有限公司;評為江門市級高新技術企業有祥達電器廠有限公司、利華電子廠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民營科技企業有台城制藥廠、平安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愛達電器廠有限公司、華富電子有限公司、金橋鋁型材廠有限公司、萬和電器製造有限公司;被評為江門市級民營科技企業有萬通罐機設備有限公司、江口電器廠有限公司、江南電器廠有限公司。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7:34 | 顯示全部樓層
45 電力明珠放異彩
?? 電力是工業的原動力,電力是人民生活的明珠。一個地區用電量的多小,反映出這個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現代化的程度。
?? 臺山僑鄉的電力工業出現比較早,民國八年(1919年),華僑僑屬伍時修、伍俊庭、伍于鬱等人集資,在台城火車站的北面(今環北大道20號)辦起了臺山第一家火力發電廠——永明電力公司。這家公司的發電能力僅40千瓦,輸出電壓110伏,供台城一些商號、居民照明使用。永明電力公司經營到民國十四年歇業,後來股權易手給僑眷譚蔚亭、譚裔簡等人,民國十五年購進新機組發電,4年後,這家發電公司的裝機容量528千瓦。到抗日戰爭的民國三十年,這家發電廠廠房被日機轟炸倒塌,因而停產。1945—1946年間,台城重新出現兩家火力發電廠,發電能力也僅70千瓦。在縣內,廣海、鬥山、海宴、白沙、都斛、端芬、公益、三合等10個圩鎮辦起的12家小型火力發電廠,總共裝機容量只有303千瓦,年發電量25萬度。
?? 蠻坡頭水力發電廠,是新中國成立後臺山首家電力工業。蠻坡頭原是清代雍正晚年,當任新甯縣知縣王?為解除五十圩附近的農田旱患,而興修的一項水利工程。在王?建築蠻坡頭水利工程後二百多年的1946年,地方人士看到蠻坡頭水源豐足,於是發起組織王?水利合作社,吸收華僑、僑眷及縣內人士的投資,籌劃建設水力發電廠。由於籌建水力發電廠的進程緩慢,直到1949年,購得的一台175千瓦水輪發電機組仍擱置在香港。1950年3月,臺山縣人民政府主持成立臺山縣蠻坡頭水電公司,繼續發動各界人士投資,建成簡易公路以便運輸,動工興建廠房,及時從香港提回水輪發電機組回來安裝。當時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水電廠鋪設的水力壓力管,只好將就使用廣州出產的有縫鋼管代替。臺山人民自力更生,蠻坡頭水電廠終於1952年4月21日建成發電;裝機兩台總容量355千瓦,由水電站升壓為1.5萬伏向台城供電。蠻坡頭水電站建成,成為中南五省首座水力發電站,輸電線也是當時全省電壓最高的一條線路。
  1958年9月到1960年7月,蠻坡頭水電廠進行第一次擴建;1960年12月蠻坡頭水庫建成,主要用於蓄水發電,水力資源更為充足,電廠裝機容量增到650千瓦,發電能力比原來翻了將近一番。1986年7月,由我縣水電部門設計施工的第二次擴建工程竣工,包括新建廠房1座,壓力水管1條,新裝機組2台總容量1500千瓦,新建升壓站一個,增高電廠至台城3.5萬伏輸電線路長18公里。擴建之後,蠻坡頭水力發電廠年發電量可達450萬千瓦時。
?? 適應工農業生產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我縣不斷興建火力發電廠和水力發電站。1961年11月,首座較大型的火力發電廠——白沙電廠建成發電,裝機容量2000千瓦。1962年11月13日,縣人民政府決定成立臺山縣電業公司,以統一對全縣供電企業的經營管理。同時,建成了台城35千伏變電站,將江門至阪潭礦場的35千伏線路改造至台城變電站簡易投入運行。從此,臺山的電力開始與珠江電網聯通。這一年,新架設一條22公里長10萬千伏的線路,聯通白沙電廠。1963年1月,臺山電業公司改為臺山縣供電公司。
?? 1960年以後,我縣投入資金,進一步利用1958年後相繼建成的水庫,興建水力發電站。1965年11月,大隆洞水力發電站建成發電,總投資182萬元,安裝德國機組一台,容量2000千瓦。這是我縣解放後建成的第一座裝機容量較大的水電站。
? 隨著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民生活需求,電力的供求矛盾越來越顯得突出。1960年,全縣售電量為260萬千瓦時,按當時全縣69萬人口計,人年用電量3.76千瓦時。到1970年,全縣售電量增加到5107萬千瓦時,按當時全縣84.5萬人口計,人年用電量增長到60.4千瓦時,比1960年增長了19倍。當時全縣缺電情況嚴重,工業企業等電開工,一周時間經常開3停4或開4停3;農村雙夏大忙等電脫粒排灌,不少農村和圩鎮晚上的照明用電供應不足,需要輪流供電。為了緩和電力的供求矛盾,臺山縣委、縣政府根據本縣的水力資源豐富的實際,作出了發展水力發電的決策。興辦水電站實行“誰投資、誰受益、歸誰所有”的政策,並且採取“民辦公助,低息貸款,並網售電”的措施,扶持各地興辦小水電站。1971年到1988年18年間,全縣興起大辦小水電的熱潮,先後建成水電站58座,裝機106台,總容量30590千瓦。七十年代建成的24座水電站中,最大的是四九鰍魚角水電站,裝機容量2000千瓦,其次是深井水庫水電站,裝機容量1360千瓦。八十年代建成的34座水電站中,最大的是四九王三水電站,裝機容量2000千瓦;其次是大隆洞水庫水電站,裝機容量1600千瓦。這些水力發電站,在臺山的供電史上發揮過巨大作用。1975年,全縣用電量9036萬千瓦時,小水電的發電量3621萬千瓦時,占全縣用電量的四成;1985年,全縣供電量19477萬千瓦時,小水電發電量4843萬千瓦時,占全縣供電量的27%。1987年,我縣小水電全年發電量6636萬千瓦時,榮獲江門市小水電的先進集體。
?? 為了進一步解決電力的供求矛盾,我縣於1986年10月在台城北郊建成了臺山發電廠(後來更名台港發電廠)。這家發電廠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發電機組投資430萬美元,廠房建設及線路設備配套投資780萬元人民幣,引進西德產機組2台,總裝機容量17600千瓦,年發電量4000萬千瓦時。1991年8月22日,臺山發電廠擴建工程完成,兩台裝機容量共2.05萬千瓦的發電機組並網發電成功。1993年11月20日,台港發電廠第二期擴建工程竣工,第5、6號機組於10月28日一次並網發電成功。本期工程投資1217萬美元和1569.1萬元人民幣,總裝機容量為2.2萬千瓦,年發電能力1億千瓦時。從此台港發電廠成為我縣發電的主要力量。在邊遠的上下川島,也於1988年建成了上川火力發電廠,裝機3台,總容量2000千瓦。1983年7月,在下川建成裝機容量55千瓦的?灣水電站。
?? 經過七、八十年代的電力建設,我市的發電能力已有較大的提高,到1988年底,全縣已有火力發電廠2家,裝機5台,總容量19600千瓦;小水電站58座,裝機106台,總容量30590千瓦;另有廠礦、企業自置發電機組300多台,裝機容量2萬千瓦。1988年發電量7672千瓦時,比1978年4105千瓦時增長86.9%。1999年,全市發電量6485萬千瓦小時。
1992年,廣東省電力局著手在我市田頭鎮銅鼓灣畔,興建一座大型的燃煤發電廠。臺山發電廠計劃安裝8台燃煤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將達504萬千瓦。
?? 臺山發電廠的選址工作,早在1986年已經開始進行。經過電力、交通等有關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多次到現場觀察勘踏,於1988年8月28日至31日,交通部及省、市有關單位的60名領導和專家,對在銅鼓灣興建大型發電廠的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審查,一致認為銅鼓灣具備建設大型發電廠的條件。1993年1月14日經國家計委批准立項。臺山發電廠籌建組於1992年10月8日掛牌辦公後,即加緊進行籌建工作。廣東省第一工程局、水電十四局,大寶山礦務局的建設大軍開進銅鼓灣,1992年12月18日,平基工程打響了開工第一炮,560多名建設大軍夜以繼日地進行著移山填海的壯舉;開動搖臂挖泥機挖山,載重反斗車來往奔馳,搬土填海。鵝頭山上,風鑽鳴響,炮聲轟隆,定向爆破曾經最多一炮充填10多噸炸藥。
?? 基礎設施工程順利地進行,1994年建成了鬥山浮石至銅鼓的22.4公里的一級水泥公路;溝通廠區的公路隧洞長1543米,也於1994年12月10日貫通,次年4月18日舉行通車儀式。至此,臺山發電廠形成了一條高標準的進廠公路。經過大半年時間的施工,鵝頭山已被挖走420萬立方米的泥土,平基後的鵝頭山將成為基礎穩固的廠房。挖出的山泥回填面積200多萬平方米,築堤圍堰2600米,完成了煤場的圍堰。建成適應防洪及施工用的水庫。與主體工程配套的10萬噸級環抱式煤港碼頭,要在海邊拋石填土,堆築1700米長的東防波堤。這一艱巨工程已於1996年7月完成。接著又完成煤港重件碼頭、港池南護岸1300米。到1997年,臺山發電廠已完成工程投資7億多元,廠區的平基、煤港碼頭等基礎設施已經全面完成。
?? 由於二十世紀末,廣東全省的電力供應趨於飽和,因而使臺山發電廠的建設進程放緩,未能按原訂1999年完成第一期工程達到4台機組發電的計劃。但臺山發電廠的基礎工程的完成,展示出美好的前景!
?? 五十年來,我市隨著輸變電網絡的建成,供電能力的提高,全市供用電量逐年增長。六十年代的1960年,全縣供電量285萬千瓦時,用電量260萬千瓦時,年人均用電量僅3.76千瓦時;到七十年代的1970年,全縣供電量5618.6萬千瓦時,用電量5107萬千瓦時,人年均用電量60.4千瓦時,10年相比增長15倍。到八十年代的1980年,全縣供電量14986萬千瓦時,用電量13199萬千瓦時,人均用電量141.2千瓦時,比1970年增長133%。九十年代的1990年,全縣供電量33826.59萬千瓦時,用電量29959萬千瓦時,人年均用電量304.6千瓦時,比1980年增長115.7%。九十年代用電量最大的是1999年,全市用電量57393萬千瓦時,年人均用電量569.9千瓦時。從五十年間全市用電量的增長,充分反映了我市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
  為適應電力供應的要求,我縣從六十年代開始,不斷建設輸變電網絡。35千伏的台城變電站建成後,六、七十年代,又相繼建成了鬥山、北陡、深井、汶村、都斛、海宴共6個35千伏的變電站,建成了110千伏公益變電站,使全縣的小水電聯結上網供電。這期間,台城、鬥山變電站相繼擴建增容為110千伏變電站。1982年10月,海宴變電站升壓為110千伏變電站。又先後於1984年5月、1985年7月、1986年6月及1988年3月建成廣海、三合、端芬、四九4個35千伏變電站。1987年底建成110千伏白沙變電站。1988年10月,在附城大亨建成了110千伏台城東區變電站。至八十年代末,全縣共有35千伏變電站8座,110千伏變電站6座,10千伏供電線路1283.4公里,除川山群島外,全縣已形成統一的供電網,95%農村用上了電。進入九十年代,我市的供電網絡進一步完善。1990年8月28日,投資2700萬元的臺山變電站第一期工程竣工,原台城東區變電站升壓為220千伏變電站,這是我縣第一座220千伏變電站。1994年12月28日,又完成了第二期擴建工程,主變容量比原來增加一倍。1991年6月28日,110千伏台城北區輸變電工程投入運行;1992年10月20日,新的110千伏公益變電站建成運行;1993年12月28日,110千伏魚塘輸變電工程竣工投產;1994年12月28日,110千伏四九聯盛輸變電工程竣工;1996年11月8日,110千伏橫湖輸變電工程建成;1999年4月28日,110千伏水步長塘輸變電工程竣工投入運行。這些大型輸變電工程的相繼建成,形成一個佈局合理、電壓質量良好、安全可靠的供電網絡,大大改善了我市的供電條件。1996年,我市消滅了“無電村”,實現鄉村通電率100%。到1999年底,全市共有變電站18座,總容量663250千伏安,其中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變電站10座,35千伏變電站7座。已架設220千伏輸電線路82.23公里,110千伏供電線路226.072公里,35千伏供電線路175.02公里,10千伏配電線路2009.15公里,380伏以下低壓主線路8521公里。供電最高負荷13.1萬千瓦時,年總供電量6.22億千瓦時。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7:45 | 顯示全部樓層
46 發展科技促進生產
???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我市五十年來農業技術的推廣普及,工業生產的不斷革新創造,都緊緊依靠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我市的農業科研工作,五十年來經歷了創立、推廣、普及、提高的過程。解放前,臺山的農業科研極其落後,全縣僅有一所農林推廣所,全所只有11名職員,5名工人。
?? 新中國成立後,縣委、縣政府重視農業科學的研究和推廣,不斷加強對科技工作的領導。先後成立了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科技局、農科所、林科所、地熱綜合利用研究所,科技情報所;還成立了各個專業性的科研學會。適應農業科學技術普及推廣的需要,各區鎮建立起農業技術推廣站、農科站以及科普協會,部分管理區、村民委員會還建立了農科小組。這樣,形成了縣、鎮、管區(村)的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網絡。通過這個網絡,層層舉辦科技培訓班,或定期不定期舉行專題農科講座,普及科學技術知識,不少農業、林業、水果生產的新技術,科研部門還通過聯繫試驗點,現場示範等辦法進行推廣應用。改革開放以後,適應生產關係的變革,大多數農戶自辦的農場、林場、果場、水產養殖場,都聘請了科技人員作技術指導,有部分場還實行了技術承包。這些聘請了專業技術人員的場,由於推廣應用各種新技術、種植優良品系、養殖優良品種,都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收入大大增加。市科技局為四九南區譚忠荔枝園進行技術指導,試驗掛果不分大年小年,荔枝保持穩產高產。
?? 推廣農業先進科學技術,促進了糧食生產耕作技術的變革和普及優良品種。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推廣水稻的合理小科密植,稻田單造改雙造;六十年代推廣“兩禾兩肥”耕作制度,水稻的“分廂插植”;七十年代推廣尼龍薄膜育秧;八十年代以後推廣因土配方施肥和使用高效低毒農藥等等。農諺說:“耕田勤換種。”五十年來,我市水稻生產堅持不懈推廣優良品系,使稻穀產量不斷增加,品質不斷提高,效益不斷增強,全市培育、推廣水稻良種50多個。從1971開始,在上級部門的支持下,發揮農科人員的積極性,進行雜交水稻協作攻關。1974年“三系”配套後,臺山是廣東省第一個試驗雜交水稻制種和種植雜交水稻一代種籽的兩個單位之一。以後又進行雜交水稻的制種、繁殖及生產栽培攻關。縣科委在水步獨樹惠儒村堅持5年辦好100畝雜優水稻示範點,獲得了連續9造持續高產的好成績,為大面積推廣雜交水稻起到指導和示範作用。1994年以後,又在省、江門市和我市聯合經營的都斛萬畝高產指揮片進行多項水稻耕作的技術試驗和推廣,指導全市的水稻生產邁向高產穩產優質的新臺階。花生種植改蔓生種為直生種,推廣紅花126、粵油551等優良品種,改遲植為早植,改春植一熟為春秋雙熟,改進施肥方法及其配方,改連作制為花生、水稻輪作制。甘蔗生產除了推廣良種外,創造性地推廣地膜複蓋和少耕法。水產養殖,八十年代在墨吉對蝦低鹽度育苗方面取得成功,以後又推廣了海水網箱養殖;1997年在下川推廣了海水沉箱養殖。“名貴海魚類沉箱養殖開發”的科研項目,1999年列入國家星火計劃。沿海地區還對泥蚶育苗、育肥蟹、養殖優質鰻魚、印魚等獲得了成功。
?? 五十年來,我市農業科技人員創造的科研成果共84項,獲各級政府獎勵的有246項,其中獲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廣東省科學大會獎32項,其他獲地區、市的獎勵。1978年端芬中學梅景儒完成的“磁化水器和磁化應用”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勵。縣科委副主任雷錦鏞、農藝師潘崧生和助理農藝師黃鼎明等,獲得全國秈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特等發明獎。端芬農科站梅國衡、梅春枝等選育出晚造優質良種“緊粒新四”,獲佛山地區1980年科技成果1等獎。縣高級農藝師陳國沛、農藝師甄逸德等試驗地膜覆蓋甘蔗技術,獲得了省、市的獎勵。高級農藝師陳國沛、鄧紹同(廣州),農藝師余碩彥、甄逸德,助理農藝師陳卓榮等創新“甘蔗少耕法”,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陳國沛、鄧紹同還被聯合國技術信息促進系統授予發明創新科技之星獎。縣水產局工程師吳偉城,助理工程師曹國基、甄光炳、陳子儀和技術員陳國英等,對墨吉對蝦低鹽度育苗等幾項試驗中,分別獲得佛山地區和江門市科技成果獎。
?? 1996年9月19日,旅港鄉親伍舜德,為了支持家鄉實行科教興市,助民致富,決定捐資600萬港元在台城城東建立臺山農業科技推廣中心;1999年10月18日落成剪綵,成為我市農業科技研究及推廣應用的基地。
?? 我市工業生產在形成支柱產業的同時,重視以科技進步為動力,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技術和設備,注重高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臺山化工廠工程師李甲先,助理工程師朱超林、鄭如璧等,利用本地的低品位軟錳礦與該廠生產銻白粉的廢水,以全濕法製造硫酸錳,既治理“三廢”,又生產了出口產品,獲得1983年省化工廳和省科委科技成果3等獎。臺山電纜廠1983年試驗成功高效節能新產品鋼芯稀土鋁絞線,以後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並形成了系列產品,1991年榮獲廣東省優秀新產品獎,其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標準,產品銷售持續興旺。以生產紅黴素為主的臺山化學制藥廠,曾經是被廣東省認定的我縣第一家高新技術企業。
??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科技部門掌握科技信息,組織企業進行高新技術的學習交流。同時發揮僑鄉優勢,引進資金,引進技術,辦起高新技術企業;依靠國家科研機構,消化利用高新技術科研成果,改造傳統產業,提高產品技術含量;扶持民營企業引進人才,引進技術,興辦高新技術企業。湧現出生產微型電機與同步電機的祥達微型電機廠;生產各類家用電器電腦程控系統產品的華富電子有限公司;生產銀行保險櫃和各款UD型不銹鋼保管箱的平安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生產太空設備配件、醫療設備、各種電腦保密設備和儀錶通訊系統產品的利華電子廠有限公司;生產各種精密銅鎖具系列產品的華一五金製品有限公司等等高新技術企業。1999年,臺山電纜廠研製的雙屏蔽電纜,通過省機械廳成果鑒定;萬和電器製造有限公司的QKDW微機監控高頻開關直流電源櫃、TKDW微機監控高頻開關整流電源櫃,祥達微型電機廠研製的空調無刷直流離心風機三項高新技術產品通過了省級鑒定。1999年6月,經廣東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查,確認我市台城制藥廠、萬和電器製造有限公司、平安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愛達電器廠有限公司、華富電子有限公司、金橋鋁型材廠有限公司、祥達電器有限公司等七家民營企業為省級民營科技企業。從總體來看,我市工業企業的高新科技含量還不高,但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已經逐步形成氣候,並且具備一定基礎,為將來進一步發展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 我市的旅外鄉親從國際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發展中,看到科教興市的重要作用。早在1983年香港陸海通有限公司就捐資建成臺山縣科學技術館。16年來,科學館一直成為我市科學技術交流中心、科技情報中心、科技人員培訓中心、科學普及活動中心。1994年8月,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北京10多個科技單位和高等院校到我市科學館舉辦“最新科技成果和專利技術信息發佈會”,對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科學館還是我市科技學術交流的中心,不少海內外的科技人員、學者、專家應邀前來講學。其中有加籍華人劉仍威博士關於“不飽和樹脂加強塑料和CR—39透明膠片”的學術報告;美國哈佛大學醫學及心理學緬順女教授關於“病人心理學”的學術報告;國際水稻研究所奴耶博士關於“土壤結構對水稻生長的影響”的學術報告等等。這些學術報告,使我市的科技人員開闊視野、增長了知識。
? 經過五十年的努力,我市已經逐步形成了一支科學技術人員隊伍。至1999年底,全市歷年獲得科技(含社會科學)職稱的28673人,其中正高級職稱的9人,副高級職稱的272人,中級職稱的4347人,助理工程師的18647人,員級5371人。由於落實了知識分子政策,科技人員受到社會的尊重,生活上得到照顧,知識技能得到發揮,正在為我市的經濟建設,社會進步貢獻聰明才智。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7:57 | 顯示全部樓層
47 交通運輸四通八達
?? 臺山地處南海之濱,在廣東省內處於偏處一隅的地理位置。過去,出入縣門要跨過潭江,但有江無橋;南面南海,有海無港;縣內公路,未能與縣外公路連接。雖然鐵路建設曾經在國內一時處於領先的地位,清代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5月至民國九年(1920年)3月建成的新寧鐵路,通車里程達133公里,且通過鐵路,溝通與新會、江門等地的交通。但自抗日戰爭期間,新寧鐵路被毀,臺山的交通運輸也隨之衰落。
?? 臺山的交通歷史,明、清以來,只靠人力和畜力。除了人力肩挑外,還有抬轎、手推車、牛車、馬車。在清代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縣人黃毓棠、趙醉生、李孟容、李毓華等發起以每股100元雙毫,集得50多股,組成利安公司。在台城設立馬車房,用馬拉車,每輛載客6人,若載貨約十餘擔,來往於台城至沖蔞之間,每天上下午各對開一次。直營運至宣統元年,新寧鐵路台城至鬥山段建成通車,利安公司才告結業。這項馬車運輸業務,可算是臺山縣內最早的公共交通。在清末、民國初年,縣內的交通運輸還依靠人力肩挑、抬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僑眷依靠僑匯,進口不少“克家路”“三支槍”牌子的自行車代步和進行運輸。當時還有一些人出賣體力,在通往沙欄、海宴、汶村的交通孔道上弓嶺逕幫人托著單車爬越山徑。
?? 公路建設在新寧鐵路建成之後的民國十一年(1922年)才開始進行。當年,臺山成立工務局開始籌築公路。民國十一年(1922年)臺山縣公署工務局開始測量台城至廣海、台城至荻海、台城至新昌路段,以解決這些未通鐵路地區的交通運輸困難。民國十二年(1923年),華僑商人李金釗承辦臺山全屬行車公司,以股份制形式集資興建公路。民國十三年(1924年)最先建成台城至圓山仔路段,接著相繼建成台城至端芬上澤以後延至廣海路段。到民國十七年,台城至大江、台城至鬥山等公路相繼建成,全縣汽車運行76公里。
?? 民國十九年(1930年),臺山縣政府取消了臺山全屬行車公司的專利,按汽車運行的線段,分設台鶴、台海、台赤、台新、台荻等5家行車公司。台鶴線由台城至公益,台海線由台城至廣海,台赤線由台城至鬥山,台新線由台城至新昌,台荻線由台城至荻海,汽車通達里程101公里。
?? 抗日戰爭期間為阻止日軍的進入,全縣破壞公路;直到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以後,各行車公司又重新組織注資,到次年才陸續恢復汽車運行。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10月,臺山境內有公路265公里,有16家行車公司,共有客運汽車65輛,貨運汽車14輛,運行於臺山境內。但南部的沙欄、海宴、汶村,西南地區的深井、那扶、北陡,山區的大隆洞,海島的上川、下川等地,還未通行汽車。
?? 解放後,臺山的公路交通得到了空前大發展。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三十年間,逐步形成台城至各中心圩鎮的公路交通網絡。1951年建成了赤溪至田頭的公路,使赤溪地區兩個主要居民點溝通起來。同年,適應蠻坡頭水電站建設需要,新建成由五十圩至蠻坡頭水電站的專用公路。1956年9月,興工建築廣海至海宴的公路,全程36公里,1957年5月1日通車。以後又展築了海宴——汶村——橫山的公路,1962年7月15日,台城直達橫山公路通車,使海宴地區人民希望通行汽車的宿願得以實現。五、六十年代,先後建成橫山至獁?咀,端芬至大隆洞至深井,浮石至烽火角達廣海,那扶至深井,深井籮穀逕至小江、南井,橫塘至聯安,上川島三洲至沙堤、高冠、鯰沙,下川島由略尾圩至川東、芙灣碼頭,略尾至獺窟、東灣等公路。1963年汽車由台城經鬥山至鎮口到廣海烽火角達廣海;同年11月,新開台城至那扶、深井班車。1969年10月深井至隆文圩公路工程竣工,1970年又展築由隆文圩至端芬墩寨路段,與1963年5月中旬通車的台城至大隆洞水庫公路接通,使縣西南邊陲的那扶、深井同縣城交通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了全縣境內鎮鎮相通的公路交通網絡。八十年代以後,在鞏固提高公路網絡的同時,發展鎮內公路建設。
??? 1975年前,我縣的公路都是泥沙路。由於注重對公路的養護,做到路面平實整潔、晴雨通車,因此1958年至1960年連續3年獲得廣東省公路養護的第一;1961年3月中旬,全國公路養護現場會議在臺山召開。
到1988年底,臺山全縣列入管養的公路達到888.5公里,比1949年增加了2.35倍。公路交通網絡的建成,促進了城鄉物資交流,極大地方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大隆洞通行汽車後,一位老伯歡喜地說:“我在大隆洞生活了七十年,過去發夢也不敢想到山區行汽車。今天我能坐上汽車,真是夾生換骨了”。汶村五鄉平坑村盤兆隆,旅居墨西哥五十年,1964年回國,從台城乘汽車回鄉。他深有感觸地對兒子說:“舊時我輩自汶村至廣海、台城,翻山越嶺,跋涉竟日,苦不堪言;且沿途盜匪如毛,行旅常有洗劫喪生之虞。如今修築了公路,盜賊斂跡,交通方便,行旅平安。今世之人,當飲水思源啊!”
?? 臺山與縣外的交通,也自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逐步聯絡起來。從1950年起,台城有客車開往粵西的陽江、電白、茂名、湛江等地;1956年7月起,台城通行經開平、鶴山、順德、南海達省會廣州的客運班車。通過廣州與航空、火車、輪船的交通聯成一體。目前,我市汽車運輸除開通省內汽車客運30多班線外,還開通了湖南、四川、廣西、江西等省區班線;1998年,還開通了台城至香港的汽車客運班線。
?? 五十年來全市綜合運輸能力大大增強,1999年全市汽車擁有量9372輛,其中大客車438輛、小客車2163輛、小轎車681輛、客貨車1852輛、大貨車1348輛。開放改革20年來,我市私人汽車從無到有,數量逐年增加。1999年全市私人汽車4100多輛;全市擁有摩托車57400多輛,摩托車已成為城鄉居民的交通工具。1999年全市有機動客貨運船190艘。
八十年代,臺山完成了兩項空前的交通建設——北橋南港。北面的公益大橋,是縣境北大門的通衢。過去從台城到廣州,往返每程要過瀾石、九江、潭江三個渡,用輪渡運載汽車過江,時間根本無法掌握,從台城到廣州,往返每程至少5小時,有時長達9小時。公益大橋於1985年1月5日奠基,同年5月16日正式動工,經過近兩年的建設,於1986年12月15日竣工。這座長1001米、橋面寬12.5米,共46個跨位,47個橋墩的大橋工程,在我縣的建橋史上是前所未所有的。這座橫跨潭江的大橋,南面的工程由我縣交通部門負責施工,這也刷新了臺山建橋史的紀錄。
  南面的廣海港於1985年10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是當時全國唯一縣級對外籍船舶開放的港口。廣海港選址在廣海城東的烽火角頭。建港工程於1986年2月18日動工,1988年8月3日竣工驗收。廣海港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港口的建築亭臺樓閣,飛簷黃瓦,富有民族特色。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分別建有聯檢樓、辦公樓、餐廳、商場;港口的場地寬敞,有廣闊的停車場,建築物之間,有綠花小景區占綴,別具園林特色。碼頭建築是空心方塊重力式結構,長245米,設有4個泊位,客運可停泊500噸級以下的客輪,貨運可停泊1千噸級貨輪。廣海港建設耗資3200萬元人民幣。1988年8月28日開航廣海港至香港客運航線,雙體快速豪華客輪“新寧號”,由澳大利亞柏斯奧斯達船廠生產。設備先進,豪華、舒適、美觀、快速。1993年6月又購進同廠生產的新式雙體豪華客輪“臺山號”,同年8月28日投入營運。廣海港建成後,除每天往返香港——廣海——香港一航班外,還有旅遊船通航上川島。廣海至香港的航班,航行至1996年11月8日,改行公益港至香港客運航線。
?? 形成臺山交通建設的宏偉構想和組織大規模的行動,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1990年5月,縣委和縣政府的領導,分析臺山的地理環境和交通現狀,認為發展經濟必須交通先行,實施大交通、大港口的戰略。經過研究分析,在1992年5月臺山撤縣設市之後,形成了臺山交通能源建設要實現“一廠、兩港、兩路”的戰略構想。具體規劃是:竭盡全力支持配合廣東省在我縣選址,建設大型燃煤火力發電廠。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爭取儘快在臺山大地建成兩個港口——北面的公益港、南面的貨運海港魚塘港;兩條高速公路——一條是橫貫臺山南部的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另一條是貫穿臺山南北的高速公路。這是徹底改變臺山交通落後狀況的戰略決策,這是構築臺山大交通網絡的偉大構想,這是臺山面貌大改觀的千軍萬馬行動。
?? 在這一構想形成之前的1987年7月,我縣曾租用廣州民航局直升飛機公司的直升飛機,通航台城至銅鼓,台城至廣州等地,為電廠在臺山的定址和建築浮石至銅鼓的電廠進廠公路創造了條件。
?? 1990年12月8日,台城至公益水泥公路通車,經過全線裁灣取直,不僅形成了良好的線型,還使原來24公里的路程縮短為21.6公里,機動車道寬9米。1997年,市政府又投入資金對台城至公益的水泥公路進行擴寬,機動車道兩邊各擴闊3米,形成15米寬的機動車道。1995年1月24日,公益大橋北岸引道1.5公里的水泥路擴建工程竣工,由2車道擴闊為4車道,中間還設了分隔帶。以後又將北岸引道延伸至開平市水口鎮北面,建成全長4.2公里的一級水泥公路,使我市北面的出口與佛開高速公路的入口聯通。
?? 從1993年至1997年,我市交通建設出現一個蓬勃發展的中興時期。
1993年,全市鋪築水泥公路25.1公里,山咀至橫山段24.8公里的水泥路鋪築工程基本完成。經過一年多的建設,公益港貨運碼頭建成,首期投資2500萬元。港口建設規劃為1000噸級集裝箱泊位1個,500噸級、200噸級件雜貨泊位4個,設計年吞吐能力件雜貨25萬噸,標準集裝箱1萬個。公益港於1993年11月18日試航成功,12月8日正式通航。沙欄山咀、下川獨灣陸島運輸碼頭和上川三洲碼頭正在施工中。
?? 1994年,南北高速公路浮石至魚塘段20公里建成一級水泥公路。全市新鋪水泥公路56公里。1995年1月26日,橫山至北陡汽車輪渡通航,渡輪航程僅12分鐘。這個渡口建成,使我市開通了西南部的出入口,吸引粵西等地車輛由此過渡,縮短了粵西到中山、珠海、深圳的路程。1995年1月1日,具有現代化氣派的臺山汽車站建成投入使用,成為我市汽車運輸中心。臺山新車站主樓高11層,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站內外停車場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各種設施齊備,集運輸調度,維修及旅客食、住、娛樂於一體。
?? 1995年,是國民經濟發展第八個五年計劃完成的一年。這一年,全市圍繞著江門市委、市政府提出交通建設達標的目的,層層立下軍令狀,廣泛發動群眾投入交通建設行動,交通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全市共完成四級以上水泥公路650公里,完成市通鎮水泥公路179公里,另完成四級以上沙土路285.7公里。這一年,除投資1500萬元,建成於11月15日通車的公益大橋北引道4.2公里、路面20米寬的出口外,還斥資在新會市司前鎮買下了南北高速公路的出口土地,並且動工推築泥土路基,為南北高速公路的建設作好準備。適應城市建設及方便群眾生活的需要,從3月1日起,台城東、南、西門分設三個汽車分站,同時開設了四條市內公共汽車線路。第八個五年計劃期間,全市共鋪築水泥公路650公里;1995年末全市通車里程1302公里,其中一級公路19.5公里;公路密度從1990年每百平方公里29公里提高到40.4公里。還先後建成了橫山至北陡汽車輪渡碼頭,陸島運輸的上川三洲、下川獨灣和山咀碼頭等。這一年,臺山市榮獲廣東省“八五”交通建設先進市的稱號。
?? 1996年交通建設繼續發展,全市投入1.24億元,鋪築水泥公路125公里,新建改建橋樑10座,沿海高速公路重點工程鎮海灣大橋於11月18日舉行開工典禮,開始施工。台城至廣海二級水泥公路於1995年10月開工,1997年5月7日完成,全程38.3公里,比原來路段縮短2.7公里,水泥路面寬9米,共投資5500萬元。經濟基礎較差的北陡鎮,亦於這一年經多方努力,建成了貫通全鎮的20多公里水泥公路。
?? 1997年,全市投入1.46億元,鋪築水泥公路78公里,新建改建橋樑6座。年末全市公路通車里程1573公里,其中一級公路26.5公里;水泥路面789.1公里,占通車里程44.8%。
  1999年全市通車里程1781.2,比1978年的843.5公里淨增938公里;全市水泥公路739公里,比1978年的40公里淨增699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每百平方公里26.36公里增加到1999年每百平方公里49.2公里。全市屬省道的公路幹線有井橫線、腰廣線、新浮線、齊大線、江北線。井橫線東起斗門縣的井岸,經新會崖南,從我市都斛金星農場經鬥山浮石、烽火角、廣海、沙欄、海宴、汶村,到達終點橫山,全線長135.6公里,在我市境內90公里。腰廣線北起肇慶新興市腰鼓鎮,經開平市荻海,入我市三八鎮、台城鎮、三合鎮、端芬鎮,到達終點廣海鎮,全線長167.2公里,在我市境內90公里。新浮線北起高要縣新橋鎮,經高明市合水、鶴山市宅梧、開平市水口,在公益大橋入我市,經台城鎮、四九鎮、沖蔞鎮到達終點鬥山鎮浮石,全線長150.88公里,在我市境內57公里。齊大線西起開平市齊堂,經蜆崗、金雞進入我市那扶、深井直至汶村鎮大擔,全線長74公里,在我市境內43.5公里。江北線西起陽江市新洲鎮,在北陡鎮廟仔逕進入我市,自北至南貫穿北陡鎮境到終點長沙灣,全線長60.7公里,在我市境內12.7公里。1997年2月3日,投資1800萬元建成的下川鎮獨灣碼頭通航,使從山咀到下川的航程比原來縮短三分之二,僅需30分鐘。該鎮連接獨灣碼頭的川中公路,可以說是全市最筆直的一段公路。
?? 在大辦公路交通中,除了地方政府和國家的投入之外,我市還發揚華僑、港澳同胞捐資興建交通事業的優良傳統,建設公路。早在1928年,我縣白沙旅居泰國華僑馬立群,秉承其父的遺願,捐資興建由白沙圩至長江圩全長4公里的棠政公路。改革開放後,各地的港澳同胞、華僑捐集資金,建設當地的公路。1995年3月,旅港鄉親陳策文捐資300萬元人民幣,興建由鬥山鎮其樂至端芬鎮海口埠的水泥公路,路面寬7米,全長7.3公里。1995年4月,陳策文又捐資港幣40萬元,為其太太梅杏仙的故鄉端芬海陽村建築至海口埠3.5公里的水泥公路。1994年,旅港鄉親劉炳光、甄蘭愛伉儷,捐資160萬元,建築由沖蔞圩至西海的水泥公路,全長9公里。河網交叉的三八鎮,還通過發動海內外鄉親,興建聯絡本鎮交通的主要橋樑,龍岡大橋於1996年4月11日開工。三八鎮的華僑、港澳同胞捐資450多萬元支持家鄉建設公路。
?? 關乎臺山千秋大業及子孫後代幸福的兩港兩路工程,經過多年的積極爭取和努力,獲得了良好的進展。北面的公益港由國家交通投資公司、臺山市交通建設公司和香港大旋實業有限公司合資建設,設計年吞吐能力件雜貨25萬噸,標準集裝箱1萬個。1993年11月18日貨運試航成功後,12月8日正式通航。通航以後,貨運量逐年遞增,至1999年達46萬噸,大大方便了我市三資企業的貨運進出口。我市大型的中外合資企業信華(中國)機械有限公司的千斤頂、健身器材等產品,從1996年4月下旬開始,由公益港貨運碼頭運輸美國,比到廣州黃埔港出口,節省近20小時、每個標準集裝箱節省運費1000餘元。1996年11月8日,公益港客運碼頭建成後首航香港,由於避免了海上航行的風浪,旅客感到安全舒適。南面的魚塘港於1993年初動工,當年年底已完成填築防波堤240米,預製碼頭沉箱24個。1995年6月2日,魚塘港萬噸碼頭中的關鍵工程——水下沉箱吊裝進行作業。魚塘港工程後來因為資金不繼而中輟。
?? 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及南北高速公路,從1992年開始籌建,經過多方積極爭取後,於1993年至1995年分三個獨立項目經省計委及有關部門批准立項。沿海公路臺山段起點為金星農場,終點為北陡鎮,全長86.85公里,路基24.5米,全線按高速公路全封閉、全立交,四車道實施並按六車道控制預留用地範圍。1994年1月上旬,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初步設計完成並通過了審查。1994年8月14—15日,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招標投標,從90多家施工單位篩選出36個符合投標資格的單位參加開標,最後選定7個單位投入建設。同年8月14—15日,又邀集專家到現場,對鎮海灣大橋橋位進行討論。1994年9月8日,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開工典禮在廣海鎮古隆舉行,揭開了施工序幕。沿海公路臺山段的建設資金起初由香港國際德祥有限公司投入。到1995年底,已經有54公里路段進行了路基鋪築。後來由於投資方擔心臺山段公路建成後,無法連通東部、西部路段,加上資金壓力,以致築路工程停頓。到1998年,由廣東省交通廳統籌安排,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臺山段由廣東交通實業投資公司與臺山市合作投資興建。臺山南北高速公路北面經新會市司前連接佛開高速公路,南面與沿海高速公路交接,全長53.9公里,其中臺山境內45.6公里,1998年定名為“新台高速公路”,由廣東省高速公路公司與臺山市合作興建。沿海高速公路於1998年7月15復工;新台高速公路也于同年9月30日動工興建。沿海高速公路的關鍵工程鎮海灣大橋全長2896米,是目前全國第3、廣東第2長度的公路橋樑,最長橋跨190米;1996年11月18日舉行開工典禮後,工程進展順利,可以在2000年5月中旬橋面合攏,10月1日前建成通車。到1999年底,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台高速公路建設順利進行:1998年下半年完成6.71億元工程量,1999年完成15億元的工程量,高速公路的路基及隧洞、橋樑、立體高架橋等工程已經基本完成,2000年可以全面轉上鋪築路面。
  兩條高速公路的建設使我市的高速公路實現零的突破,將成為國內市境擁有高速公路最長(共132公里)的一個市。臺山交通史冊譜寫新的一頁,形成了新的交通網絡,為今後經濟騰飛,為子孫後代造福,實在是臺山劃時代的巨變。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8:08 | 顯示全部樓層
48 郵政電信聯五洲
?? 郵政電信是人們感情交流、互通信息的重要工具,隨著經濟的發展,它還起著為經濟服務的重要作用。因此,一個地區的郵政電信業務的發展和進步,標誌著這個地區的經濟發達、科技進步、生活改善的狀況。臺山的郵電事業發展在改革開放中,不僅適應了經濟發展,而且適度趨前,1992年被評為全國郵電百強縣(市),名列第15位。
?? 臺山的郵政電信業務,在歷史上與別的縣份相比發展還是較快的。明、清兩代,新寧縣設有郵鋪6處,以聯絡各地遞送信件。到清代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三月十八日,“新寧大清郵局”開辦。同年底,先後在沖蔞、三合、五十、大江、廣海、上澤、海口埠、海宴等地開辦了郵政局;以後又增設了鬥山、都斛、公益、端芬、水步、白沙、沙坦市、三八等郵政局。民國3年(1914年)新甯縣易名臺山縣,郵政局亦隨之改稱“臺山縣郵局”。直到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全縣共設有郵政局、所18個,郵路8條,郵路長147公里;農村投遞線路24條,長816公里。
?? 臺山的電話設備,是與新寧鐵路同時誕生的鐵路專用電話線路。全縣性的公用電話,卻是在民國十六年後才逐步建設起來。1949年,全縣設電報電路1路、長途電話1路,中繼電路14路、架空明線240公里。除了台城、新昌、荻海有市內電話外,縣內電話只有台城經端芬到廣海,台城經沖蔞鬥山、都斛至赤溪,台城至三合,台城至新昌荻海,台城至水步、大江等線路,而且這些線路只通達圩鎮,農村則不知電話為何物。
?? 新中國成立後,臺山郵電事業適應經濟發展而不斷發展。1951年,全縣各區(鎮)全部建立郵電支局,負責各區(鎮)通訊和報刊發行工作。1951年6月1日,臺山縣人民政府批准將縣府電話所與私營同聲電話公司合併,於9月1日成立臺山電話公司。各郵電局裝上電話交換機,實現了全縣各區可通電話。1952年,全縣除下川的漭洲島外,實現了鄉一級電話全部開通。以後,郵電設施逐步完善,隨著科技進步而不斷發展。1975年2月,我縣開通了與香港、國際的長途電話,但這一服務要客戶到各郵電支局、總局撥出。
?? 新中國成立三十年的1979年,全縣有電報電路8路,長途電話電路11路,台城城內電話架空明線36對公里,電纜皮長11公里;1978年台城開通准電子自動電話800門,實有用戶537戶。農村電話中繼電路82路,架空明線3550對公里,電纜皮長55公里,電話交換機2550門,用戶1958戶。
隨著僑鄉改革開放,我縣郵電事業自1979年後有了飛躍的發展。電話通訊引進了瑞士等國家的自動電話交換設備,使我市的通訊設備由過去的模擬人工磁石交換、模擬縱橫制、模擬載波,明線傳輸,模擬微波等,進入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容量、大通道、數字化的程控交換,數字微波、光纖、分組交換,數據傳輸等現代化。過去較多使用的電報業務,亦被先進科技的圖文傳真所代替;還開通了移動電話及無線尋呼業務。1985年12月21日臺山縣郵電局舉行台城地區400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開通典禮,從此,我縣的電信業務進入了自動化時代。自1986年12月底大江、水步800門縱橫制自動電話開通後,各鎮的自動電話相繼開通。1990年1月14日零時起,台城8000門程控電話開通;用戶可直撥國內560多個市縣、國外150多個國家和地區。1993年實現全市城鄉電話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程控電話尤如順風耳,萬里之外,聲音互通,信息互傳,臺山僑鄉同世界各地的溝通更方便了。以後隨著電話用戶的增多,程控電話不斷增加容量,電話號碼亦隨之升位,1991年9月15日零時起,電話號碼由5位升至6位;1994年10月9日又由6位升至7位,臺山電話網同時併入江門地區本地網,長途區號統一為0750。1994年3月20日下川鎮程控電話開通後,臺山全境實現了鎮鎮、村村通上程控電話。1992年2月4日農曆年初一我市移動電話開通使用,標誌著我縣通訊發展邁上了八十年代先進水平。以後又不斷完善設備,建設基地站,形成移動電話的覆蓋網絡。到1999年4月,臺山移動電話分公司第四期擴容工程完成,投資1500萬元,新建公益、那扶、隆文、赤溪、北陡、三八、銅鼓、溫泉以及台城東門、城西、文化宮等11個基地站,並對原有16個基地站進行信道容量擴充。這個工程完成,臺山GSM移動電話網絡達到2.5萬戶,而且解決了原來的信號盲點,使信號覆蓋到臺山所有城鎮。為各界群眾喜歡使用的新式通訊工具——無線尋呼業務,自臺山郵電局於1989年5月開通後,次年甯安傳呼台、通達傳呼台先後開通。這種攜帶方便,傳呼靈活,收費低廉的通訊業務不斷發展。到1999年,全市無線傳呼用戶已達7.32萬戶。1999年1月8日,臺山電力尋呼台開業,同時開拓中國聯通130手機市場。隨著程控電話的普及,圖文傳真已進入機關、單位、工廠企業以至家庭,成為又一先進的傳輸通信業務。1999年底,全年郵電業務總量3.95億元,比上年增長37.8%;城鄉固定電話14.92萬部,無線移動電話3.79萬戶。全市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14.8部。
??? 人民群眾使用郵政業務也越來越方便了。新中國成立三十年的1979年,全縣郵政所46個,其中支局21個,郵路44條,長178公里;農村投遞線路60條,長3736公里。與解放初期相比,郵路增長4.4倍,郵路長度增長10.6倍,農村投遞路線長度增長了3.5倍。鄉郵員風雨無阻,爬山涉水,騎著單車、駕著摩托車,串鄉過村,把郵政信件和報紙刊物送到戶。不論是交通方便的地區還是邊遠的山區,大都已經做到了收信不用出門,寄信不用出村了。赤溪郵電支局鄉員員張金榮,不怕艱苦堅持在山區派送郵件,服務工作優良,於1994、1996年先後被評為全國“百優”鄉郵員和郵電系統勞動模範。適應僑眷給國外親人郵寄東西,臺山郵電局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在台城開辦收寄國際包裹業務,次年又在僑眷較多的郵電支局開設這類郵政業務。1988年,臺山郵電局又增設了特快專遞業務,以更快速的時間傳遞特種郵件。現在我市的郵政業務包括函件、包裹、特快專遞的交寄,郵政匯兌、儲蓄,報刊收訂派送,集郵代辦等項目。
??? 郵傳通四海,電波聯五洲,僑鄉臺山同全國和世界的聯繫更加緊密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8:18 | 顯示全部樓層
49 市場繁榮交易旺
?? 歷史上隨著僑鄉的形成,僑匯的匯入,我市的商品流通,工商貿易,逐步形成興旺的市場,群眾的購買力較強。適應市場流通,除了台城這個中心城市商業繁榮,向有“小廣州”之稱外,歷史上曾先後形成了七十多個圩鎮,其中各行政區域的中心圩鎮,又是一個地區的商業貿易中心,農副產品交流的集散地。
?? 新中國成立後,五十年代逐步建立國營商業,原有私營商業也通過改造,實行“贖買政策”,成為“公私合營”企業。與此同時,從1951年起,由群眾組織的消費合作社,供應副食品及日常生活資料。這一商業組織由台城開始,繼而擴展到廣海、四九、五十、附城、三合、白沙等地。1951年春,臺山縣人民政府撥出5000元經費,籌辦供銷合作社。供銷合作社吸收群眾入股的資本,購進銷售各種商品供應市場,年終盈利分紅。1951年5月,正式成立“臺山縣供銷合作總社”。到1952年底,全縣基層供銷社已發展到17個,群眾入股金額30萬元,有幹部職工626人,有零售、貨攤店114個,固定攤位23個,批發部42個,農副產品收購站33個,以後逐步發展,形成了全縣性的供銷合作社商業系統。
?? 處於商業主導地位的國營商業,也由1950年4月建立起第一家公司——臺山縣國營貿易公司,發展到1954年先後建立起百貨公司、糖煙酒專賣公司、花紗布公司;以後,又相繼建立紡織品、文化用品、醫藥、藥材、水產、果菜、雜貨、食品、飲食、服務、糖果糕點等公司。到1956年,我縣國營商業已建立了14個專業公司,職工801人。國營商業由此成為全縣商業的主體,形成從管理到經營、從批發到零售、從上到下的商業體系。1956年5月成立臺山縣商業局,負責全縣的商業領導和管理工作。
?? 1957年底,適應國家貫徹華僑政策,縣百貨公司首先在台城設立“華僑特種商品供應商店”,接著在僑眷較多的鬥山、大江、都斛、端芬、白沙等地設立華僑商店。1961年9月,建立“臺山華僑商品供應公司”,全縣的華僑商店共17間,未有華僑商店的三個公社也設了華僑商品供應專櫃。這些華僑商店供應的物資,都是同海外華僑匯進的僑匯掛鈎,憑僑匯物資供應票購買。
?? 國營商業、供銷社商業、華僑商品供應,都是在國家實行計劃經濟、計劃分配的特定環境條件下產生的商業經營機構。解放後的30年間,市場供應人民生活必需品大部分都實行計劃分配,定量憑證供應。1953年12月10日起,我縣實施糧食市場統一管理;1955年6月7日,實行糧食“三定”——定產、定購、定銷。1955年6月30日取消油料自由市場,統一由國營油脂公司經營。1954年9月16日,開始定量發放民用布票,全縣66.8萬多人,每人發放布票13.6市尺,棉布實行憑票購買。以後,每個家庭除了糧票、油票、布票之外,還有肉票、魚票、糖票、肥皂票等等。這些計劃分配的商品,都是通過國營、供銷社商業和華僑特種供應的渠道供應的。
?? 供銷合作社的商業體制,除了計劃供應生產生活資料外,還負擔為生產服務的任務,為農村培植貨源,幫助和扶持農副產品發展,實行面向群眾、面向生產、服務第一的宗旨。
?? 由於計劃經濟對商品實行計劃分配,商業貿易受到一定的局限。1950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為4239.9萬元;1959年,增長到7631.7萬元;1969年增長到11540.5萬元;1979年,增長到22129萬元。1979年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商業推行經濟體制改革,市場逐步開放,由原來的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商業貿易出現多家經營、多家競爭的局面,市場更加繁榮,交易更為興旺。改革開放十年後的1989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呈現飛躍式的增長,達到132654萬元。從1949年到1989年新中國成立四十年間,全縣的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由1950年的4240萬元,增加到1989年的132654萬元,四十年平均每年遞增9.23%。而改革開放十年,卻由1978年的19024萬元,增加到1988年的117877萬元,十年平均每年遞增20%。1999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6.89億元,比1989年13.26億元增長2.53倍。集市貿易成交額也由1978年2774萬元,增加到1988年16453萬元,十年平均每年遞增19.49%。1999年全市集市貿易成交額12.96億元,比1989年1.99億元增長5.51倍。
?? 改革開放促進了經濟發展、市場的興旺。國營商業、供銷社商業改革了原來的經營機制,1993年12月28日,成立了臺山市商業企業集團公司、糧食企業集團公司、食品企業集團公司、供銷社集團公司。各公司的下屬企業,推行經營承包制,加強經營管理,開拓流通渠道,提高經濟效益和服務質量。
?? 在改革開放中,我市的集市貿易和個體工商業應運而生,爭相發展,成為商業貿易崛起的新生力量。過去,我縣的集貿市場,設施十分簡陋,全縣30個鎮級瓦棚市場,都是五十年代以前建起來的。這些簡陋的市場總面積僅有1.17萬平方米,各地的集市交易基本上是以街邊、路邊擺攤居多。
?? 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後,我縣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適應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市貿易日益興旺,加強了集貿市場的建設,促進個體工商業的發展。從1984年開始,我縣對集貿市場實行統一規劃,擴大市場面積,多渠道、多種形式籌集資金,加快集貿市場建設。到1988年,全縣鎮級市場已經發展到59個,其中鋼筋水泥結構的市場16個,建築面積4.7萬平方米。1999年,全市鎮級市場已達到61個,其中鋼筋水泥結構的市場58個,建築面積26.1萬平方米。這些市場,既有綜合性的,也有專業性的。專業性的水產品市場,有南灣、橫山、台城城東等。台城地區還構築了飲食企業市場,附城鎮在環市路建成了一條頗具規模的食街。各地的綜合性市場配套完善,整潔衛生,集市貿易與經營吃、用、穿、玩的商品齊全。台城地區自1985年以來,先後改建了南昌市場,新建了東門市場、城北市場、城西市場。1999年8月又建成了新寧市場,占地面積2.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1985年10月投資240萬元,將南昌市場改建成三層,建築面積9700平方米的鋼筋水泥結構的大型市場;1994年5月又投入1000萬元,擴建5400平方米的市場。擴建後的南昌市場建築面積達到1.51萬平方米。南昌市場成為經營肉、魚、蔬菜、副食等綜合性的市場,設有700多個攤位;二樓成為服裝專業市場,有攤鋪520間。由於商品齊備,交易活躍,促進了城鄉物資交流,方便了群眾生活。南昌市場由於加強管理,文明經商,1995年12月被評為“全國文明市場”。
??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市場商品供應豐富,營銷方式也向超級市場、連鎖店、貨倉式發展。1997年9月,由旅港鄉親經營的城東利迪超級市場開業,成為臺山市首家大型的超級市場。
?? 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求和海外鄉親探親觀光的旅遊生活需要,由旅港鄉親劉炳光的香港惟高投資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的臺山商業城、高業大酒店,於1996年1月奠基興建。這座商業城建成,將成為臺山最大的商業中心和最大的旅業、酒店。
?? 個體工商業戶在改革開放中發展,有的在圩鎮設店經營,有的在集市設攤擺檔。個體工商戶由1979年130戶、從業人員130人,發展到1999年底,全市個體商戶已達20448戶,從業人員44353人;私營企業404家,職工7萬多人。個體商戶活躍在城鄉的貿易市場,成為商業貿易的重要力量;個體私營經濟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5%,繳納稅金占全市稅收的45.2%。?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8:29 | 顯示全部樓層
50 金融保險日臻完善
?? 臺山的金融企業,適應僑鄉的需要,出現得早,而且較多。新中國建立前,全縣的金融企業已有公私辦銀行12家,私營信託公司1家,錢莊160餘家。這些錢莊主要是為華僑、僑眷接駁僑匯,有的是專營,有的是由經營其他行業的店鋪兼營。
?? 新中國成立後,我縣接管了官僚資本在臺山設立的銀行,改造私營的錢莊。1950年1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臺山縣支行和中國銀行臺山辦事處同時成立,成為我縣的金融機構。接著籌建區鎮的金融機構,到1952年,全縣先後建起銀行營業所28個;1953年實行“一區一所”,全縣共有營業所20個;台城的中心街道設立了儲蓄所。50年代,還保留19家僑批局,為僑眷解送僑匯。直到1972年,這些僑批局撤銷,僑匯解送業務由國家銀行負責。各區營業所建立後,指導和扶持各地興辦群眾性的互助金融組織——農村信用合作社,以群眾存入資金為股本,開展信用借貸。到1955年我縣已實現鄉級全面建立信用合作社。
?? 金融機構的體制是垂直領導的,因此縣級銀行的設置隨著上級金融部門的調整而變動。中國銀行臺山辦事處在1952年撤銷,業務歸併人民銀行管理。到1979年10月1日恢復,為中國銀行佛山支行臺山辦事處,1981年7月1日升格為支行,成為我縣外匯的專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於1958年3月15日成立臺山支行,但同年9月5日即撤銷;1962年10月恢復,1964年3月又移遷至開平,直到1976年3月20日中國人民建設銀行臺山支行重新成立。
?? 中國農業銀行於1964年1月1日成立臺山支行;1966年2月撤銷歸併縣人民銀行;1979年10月1日恢復中國農業銀行臺山支行,作為農村金融的專業銀行。1993年中國農業銀行臺山支行國際業務部正式經營業務。1997年,又分設屬政策性的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臺山支行,負責農業發展的信貸業務。
?? 中國工商銀行於1984年10月成立臺山縣支行,專門辦理工商業信貸和城鎮儲蓄業務。1992年4月18日,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准,中國工商銀行臺山縣支行國際業務部正式開業。
??? 1985年1月,國家外匯管理局臺山支局成立,是我縣外匯的專管機構。
1988年10月18日廣東發展銀行臺山分行在台城環北大道106號開業。
人民保險業務在我縣設立也較早,1950年12月1日臺山縣人民銀行已經設立保險代辦處,由銀行代辦保險業務。1951年10月,成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臺山辦事處,次年7月升格為支公司,至1959年1月停辦。改革開放後,1981年恢復保險業務,1984年3月恢復為臺山支公司。1996年,分設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和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兩家支公司,分別進行車輛、財產和人壽等保險業務。
??? 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後,我市已經建立起完整的金融體系。以臺山市人民銀行為領導,專業銀行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地方性的有廣東發展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除人民銀行外,各家銀行在台城及各鎮分別設立辦事處、營業所、儲蓄所,以及在農村分設的信用合作社等。全市的金融機構遍佈城鄉,人們說“現在銀行多過米鋪”。保險公司除在台城設立支公司外,還在部分鎮設立保險服務分支機搆。
?? 隨著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家銀行的儲蓄業務不斷發展。1950年,全縣各項存款餘額89萬元,其中儲蓄存款19萬元。1978年,各級銀行的存款餘額5730萬元,比1950年增長63.38倍,全縣城鄉儲蓄4877萬元,比1950年增加4858萬元。1989年各項存款餘額9.23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67億元。1999年各項存款餘額91.59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77.57億元。金融業務也逐步完善,中國銀行的外幣業務和各專業銀行的國際業務部同世界金融業並軌,互通業務運作。各家專業銀行也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改革結算辦法,運用電腦進行業務操作,普遍建立“三票一卡”的結算辦法。信用卡、借記卡業務已為廣大群眾採用,絕大多數企業單位使用借記卡發放工資,不少群眾使用信用卡進行交易結算,鹹稱方便。中國銀行的僑匯業務除了正常的匯兌外,還辦理了旅行支票解付等業務。從1983年開始,中國銀行及各專業銀行開辦了外幣存取業務後,外幣存款餘額逐年增加。1983年全縣外幣存款餘額45.97萬美元;1999年,全市外幣存款餘額28988萬美元,16年間增長62倍。
?? 人民保險業務由於舉辦險種的增加,企業和群眾積極參與投保,當企業、群眾在遭受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損失時得到保險業務的賠償,避免因受災或意外事故導致企業破產,影響群眾生活。因此保險業務廣為企業、群眾所接受,投保額逐年增多。1999年市人民保險公司全年保費收入6100萬元;市人壽保險公司全年保費收入3700萬元。??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8:39 | 顯示全部樓層
51 開源節流財稅增收
?? 新中國成立五十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市的地方財政注重開源節流,使財政收入持續穩步增長,認真做到統籌安排,節省開支,保證了財政的合理支出。
?? 我市的財政體制,新中國成立後隨著政權建設而建立,1949年僅兩個月的財政收入為7000元。1950年,財政工作逐步轉上正常運作,當年全縣財政收入335.7萬元,其中工商稅收入占77.5%,農業稅收入占7.6%,其他收入占14.83%。經過兩年經濟恢復時期和第一個五年計劃,到1958年全縣財政收入達到2810.3萬元,比1950年增長7.37倍。
?? 實行改革開放給我市財政收入帶來了一個新的飛躍。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我縣各項經濟事業迅速發展,工業產值連年大幅度增長,農業豐收,商業購銷活躍,外貿出口增加,經濟增長使財政收入增加。1988年,全縣財政收入9190萬元,比1978年的2810萬元增長2.3倍,平均每年遞增12.58%。1979年至1988年十年,全縣財政收入累計為49961.3萬元,比之1978年以前的29年財政收入累計還多6420.5萬元。改革開放後的第二個十年,我縣的財政收入又有較大幅度增長。1989年,我縣的財政收入超過1億元,達到1.1385億元;1992年財政收入超過2億元達到2.0276億元,每年增長都在10%以內,1997年全市財政收入2.825億元,比上年增長9.66%。二十世紀最後一年的1999年,全市財政收入超過3億元達到3.09億元,為1989年的1.8倍。
?? 財政收入的持續增長,有力地支持了我市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在勤儉節約的方針指導下,我市財政貫徹以收定支,量入為出的原則,合理地、有計劃地安排財政支出。剛建立財政體制的1950年,全縣財政支出僅16.6萬元,其中用於發展教育文化衛生事業的支出占了總支出的58%。以後,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財政收入增加,支出也隨之增長,原來支出較少的工農業建設的支出也有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1979年以前,用於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的支出仍占大頭,占總支出的三成五到五成七。改革開放後十年,用於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的支出仍占總支出的35%,用於農林水事業的支出占總支出的23.87%,較前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用於行政管理經費的占總支出的13.77%,也是支出增幅較大的一個項目。
?? 從1998年起,我市地方財政實行鎮級財政,改變了過去48年的全市包乾的財政體制。實施鎮級財政體制後,有效地調動了各鎮的理財積極性。
?? 財政收入主要來源的稅收工作,五十年來有了較大的發展並逐步完善。1949年5月,我縣就成立了稅務站;1950年3月,成立了稅務局。此後,由於體制的變革,稅務局多次與財政局合併、分設;直到1984年4月,縣稅務局與財政局分設之後,稅務機構才進一步健全和發展。除了縣局設稅收一、二股和征管組外,下設25個稅務所、5個稅站。1995年1月14日,根據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分設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分別各稅種由兩局各自進行徵稅管理。我市國、地兩稅務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提出“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託,集中徵收,重點稽查”的征管模式的總體要求,以實現傳統的征管向現代征管轉變。運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建立科學、嚴密、高效的征管體系。市國稅局建立了集中徵收、網點服務的徵收服務體系和選案、查案、審案、執行四環節分離的“垂直領導,獨立動作,外防偷稅,內防不廉”的稅務稽查體系,以及多層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稅法宣傳體系。這個模式於1997年9月被廣東省國家稅務局指定為全省三種征管模式之一。我市地方稅務局通過自行設計安裝,率先形成本市的電腦化征管系統。這一管理科學化,得到廣東省地方稅務系統的推廣。
?? 我市的稅務工作,自成立之始,就積極參與經濟活動,扶持生產發展,開拓稅源,增加國家稅賦收入。同時加強對納稅人的稅法教育,加強征管,建立健全納稅檢查,使我市的稅賦收入隨著國民經濟發展而增長。1950年,全縣工商稅收僅264萬元,到1978年已增至2364萬元;改革開放頭十年的1988年增到8450.1萬元,1999年增到1.82億元。稅賦收入的增加,為我市提供了財源,有力地支持和促進國民經濟建設和各事業的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8:51 | 顯示全部樓層
52 外貿發展外資增多
?? 新中國成立後,臺山的對外貿易體制,經歷了由收購調撥的供貨出口單位,過渡到自營出口創匯的經濟實體;由綜合性公司發展到獨立經營的專業性進出口公司;出口商品由小到多;出口地區由港澳為主擴大到轉口直銷到世界各地;由只營出口到既出又進;由對外貿易到引進外資興辦外資企業的歷程。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對外經濟已經成為我市的重要經濟支柱。
??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縣的對外貿易由私營變革為國家統一經營的體制。1956年,我縣的外貿工作由江門口岸管理,到1959年2月,江門市外貿機構才在臺山成立辦事處。1960年正式成立臺山縣對外貿易局。以後外貿局幾經歸併,直到1972年11月,然後恢復臺山縣對外貿易管理局。1972年4月,上級准許成立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總公司臺山縣公司、中國輕工工藝進出口總公司臺山縣公司、中國茶葉土產進出口總公司臺山縣公司。這三家公司於1982年4月升格為支公司,擁有自營出口權。以後,又於1986年先後增設中國工藝品進口總公司臺山支公司、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臺山支公司、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臺山支公司;次年8月又增設中國絲綢進出口總公司臺山支公司。到1988年底,臺山外貿機構已有1局7公司。至1999年底,臺山外貿進出口公司已經發展到16家。
適應擁有自營出口權的分公司增多,我縣的外貿港口建設同步進行。1981年1月,廣東省批准臺山在廣海烽火角設立五礦起運點,同年10月升格為裝卸點。從此,臺山的出口貨物可直接運往香港、澳門。1985年後,又隨著廣海港、公益港的建成通航,貨運更為暢順。
五十年來,臺山的對外貿易持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第一個五年計劃的1953年至1957年,全縣外貿收購總值僅48.57萬元,到第五個五年計劃的1976年至1980年,外貿收購總值達11409.29萬元,為第一個五年計劃外貿收購總值的22倍多。改革開放促進了對外經濟的發展,自1986年起,我縣的外貿收購總值突破1億元,達到1.49億元。1989年外貿收購總值1.56億元,創匯2285萬美元。1999年全市外貿出口總額3.22億美元。
出口商品的結構也隨著我市工農業生產的發展,發生很大變化。1970年以前,我縣出口商品收購總值中,農副產品占80%,工業品僅占20%。1971年後,工業產品的外貿收購總值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到1980年,外貿收購實績3552.99萬元,工業產品占2018.64萬元,占收購出口總值的56%,首次大於農副產品。到1986年,工業產品出口已占出口收購總值的80%。從出口商品結構的變化,也反映了我市國民經濟發展的狀況。
? 過去,臺山利用外資主要著眼於僑資,通過發動僑眷僑屬向華僑籌集資金,發展僑鄉經濟。1952年,我縣設立華僑投資公司,發動華僑投資興辦了瓷廠、自來水公司、針織廠等一批企業。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後,引進外資渠道增多,資金增大,項目增加。適應引進外資的需要,於1979年3月成立臺山縣對外經濟技術引進辦公室,1980年8月成立臺山縣對外經濟工作委員會,1997年10月改稱臺山市對外經濟貿易局,一直負責全市的外貿進出口業務和引進外資的工作。
?? 我市引進外資興辦獨資、合資、合作及來料加工企業,始於1979年,當年全縣簽訂合同19宗,實際利用外資177.42萬美元。對外開放頭十年,至1989年,全縣共簽訂合同6167宗,合同協議利用外資金額9514.72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4287.43萬美元,占合同協議利用外資的45.06%。實際利用外資的金額,主要用於客商直接投資的企業,合計3952.66萬美元,占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92.19%;其餘為來料加工和補償貿易的投資,這方面占實際利用外資的總額比例很少。
?? 改革開放之初,我市引進外資,主要用於改善投資環境。如興建了臺山園林酒店、臺山華僑大廈、湖濱酒店大樓、石花旅館等四間合作經營企業。以後又通過合資、合作,利用外資興辦了美麗華酒店、湖心酒店、臺山賓館、廣海海洋大廈等旅遊賓館。廣海港建成後,又通過中外合資購置雙體高速豪華輪,開通臺山至香港航運業務。
? 為了進一步利用外資發展經濟,我市除了加強交通、能源和城鎮建設,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增強投資吸引力外,還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大力宣傳我市的投資環境,宣傳引進外資的優惠政策,爭取更多的外商到我市興辦三資企業。引進利用外資,我市根據僑鄉的特點,發揮旅外鄉親的搭橋牽線作用,外資、僑資一齊引進,重點發展先進技術型、出口創匯型的重點項目建設。二十年來,引進的企業項目,包括工、農、漁等業。工業較大型的項目有:臺山紡織廠、超力(國際)食品有限公司、信華(中國)機械有限公司、江榮石材廠、臺山彩釉磚廠、華一五金製品廠、國際電器廠、金春明電器廠等等。其中臺山紡織廠成為國內牛仔布生產大廠之一,信華(中國)機械有限公司成為“千斤頂王國”,華一五金製品廠成為“世界鎖王”……。在1996年10月15日廣東省外來投資者表彰大會上,我市有伍舜德、劉炳光、李陳維湘、洪英智、黃舜、雷子欽、莫國安、黃錦文等8位投資者受到表彰。
?? 在引進外資興辦工業企業的同時,我市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利用外資發展農業、漁業生產。
  1999年,是臺山引進外資發展經濟的“招商年”。這一年,通過走出去聯繫外商,請進來實地考察等辦法,大力宣傳臺山的投資環境和優惠條件;市內加強領導,各部門通力合作,落實工作責任制,使招商引資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市新簽利用外資合同93項,落實批准83項,實際利用外資2億美元,刷新改革開放以來利用外資的最高紀錄,當年成為江門五市利用外資之冠。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9:19 | 顯示全部樓層
53 完善教育培養人才
?? 在臺山僑鄉,建築物最新最美的是學校校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動了海外鄉親、港澳同胞關懷桑梓、興學育才的熱心。二十年來全市華僑、港澳同胞捐資為家鄉興辦各項公益事業計達11.06億港元,其中,用於新建、修建校舍,投向教育基金等就有3.6億港元,占了捐款總數的三成多。也因此全市500多所中小學校都接受到華僑港澳同胞的資助。近二十年來,臺山城鄉處處,座座黌宇聳立,莘莘學子得建築美觀、設備完善的校舍護蔭,勤奮向學,人才輩出,堪稱僑鄉的一大善舉。
?? 素有“文化之鄉”美譽的臺山,過去教育事業比之其他縣發達。儘管公立學校為數極少,但旅外鄉親歷來熱心捐資興學,全縣還是辦起了不少各類學校。據解放初期1949年的統計,全縣有幼兒園一間(台城明德小學附屬幼兒園),入園兒童僅60人;小學878間,以私立學校據多,占了873間,而且多是規模較小的初級小學,完全小學僅450間,全縣小學在校學生80845人;中等學校13間,其中初中10間,設有高中的僅有臺山縣立中學、越華中學、廣大中學3間,全縣中學生3998人,其中高中432人,初中3566人;中等師範學校有台師、女師兩間,在學學生1240人。當年全縣各類學校的在校學生總計92143人,共有教師3606人。這個算是教育事業發達的縣份,儘管縣人有重視子女教育的傳統,認為“筆筒裝米也要供兒女讀書”,但當時還有不少人難得入學機會,全縣普及小學教育相去甚遠,青壯年中還有37%的人處於文盲和半文盲狀態。
?? 1955年,人民政府接收了全部的中小學,並根據學校的規模及招生範圍進行了整頓合併。當年全縣有小學322間,在校學生81591人;初級中學11間,在學學生6899人;高中2間,在校學生1136人;中等師範學校1間(台師、女師合併),在校學生655人。
?? 以後,我縣貫徹“國家辦學和群眾辦學同時並舉”的辦學方針;改革開放後又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全縣的中、小學根據學校的服務半徑進行佈局的調整,形成新的教育佈局。到1982年,全縣基本普及了小學教育。全縣的完全中學由1949年3所發展到1978年28所,大多數鎮級中學都設立高中。同時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職業技術教育有了很大的發展。1991年創辦了臺山中等專業學校和將複辦的溯源學校辦成電子專業學校。1983年臺山培英中學開辦職業技術教育,1988年更名為臺山培英職業高級中學;由於取得了良好的成果,1995年被評為廣東省重點職業中學。1980年7月,我縣辦起了電視大學。1961年3月27日臺山聾啞學校開學。五十年來,我市不僅形成由幼兒教育到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體系,並且形成了正規教育與業餘教育並舉,正規教育、職業教育及特殊教育並重的教育架構。1999年,全市有普通高中12所,農職業高中15所,中等師範1所,中專、技工學校6所,總計高中階段在校學生13600人。廣播電視大學1所,在校學生900人。小學402所,在校學生109300人;獨立初中71所,在校學生44300人。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3.3%。適齡兒童入學率99.99%。幼兒園79所,入園幼兒2620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07人。成人中學和成人初等教育學生分別為1300人、3000人。
  我市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華僑、港澳同胞的捐資辦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市的旅外鄉親向有熱心興學育才的優良傳統。附城水南“香港南強學校基金會”,自1950年以來,堅持不懈地支持家鄉辦好南強學校。1953年至1966年,鬥山旅美鄉親陳伯興,十多年來年年捐助家鄉學校的辦學經費,並捐資興建了三座課室。1954年原臺山女子師範學校改辦為臺山縣華僑中學,僑胞鄺元修、歸僑黃潔等捐資建設教室、圖書館、禮堂、體育室等。1957年國務院頒佈了《華僑捐資興辦學校辦法》後,我縣各地的華僑、港澳同胞紛紛捐資開辦華僑中學。到1958年,全縣已辦起華僑中學23所。儘管這些華僑中學後來作了調整和停辦,但在臺山教育史上留下了可供記錄的一頁。1964年,大江旅港鄉親伍時暢捐資港幣二萬五千元,為家鄉改建觀賢小學四間教室。
? 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進一步貫徹落實僑務政策,旅外鄉親、港澳同胞? 更加重視科教興國,興學育才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紛紛捐資回家鄉興建新校舍或改建原有的校舍。附城桂水的旅外鄉親率先行動,1979年,香港余氏宗親會會長余愷慶等倡議,160多位旅外鄉親熱烈響應,捐集32萬元於1981年9月建成了桂水小學樓高三層的教學大樓。同年,大江旅港鄉親雷赤進、雷金濃等捐資13.7萬元,遷建張良邊小學。八十年代初,臺山的名鄉望族浮石、六村先後於1982年3月建成浮石學校新校舍和於1985年捐集資金創辦了提嶺中學。1982年旅美鄉親黃禮羨,捐資46.6萬元新建四九五四小學,水步旅港鄉親雷登捐資16萬元新建井岡小學。1984年旅港鄉親陳澤富、陳澤恩捐資43萬元新建廣海山背振華中學。旅港鄉親陳策文等於1980年捐資創辦了墩頭中學。旅美洛杉磯甘邊同鄉會在會長黃柏旋的倡議發動下,捐資於1983年10月創建了甘邊華僑中學。1985年9月2日旅港鄉親李灼文捐資創辦台城李譚更開紀念中學。這間中學占地2.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是改革開放後在縣城捐建的第一所規模最大的中學。
? 八十年代後,華僑港澳同胞捐資辦學蔚然成風,有一地、一姓、一村的旅外鄉親合力捐建的,有幾位友好聯名捐建的,有個人獨資捐建的,有華僑港澳社團捐資興建的。
? 姓氏捐資興建的學校,首推1986年9月創辦的三八武溪中學。這所由餘姓旅外鄉親合力捐資建成的初級中學,占地1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萬平方米,其規模在市內的鄉村中學是最大的。十多幢校舍建築中,除了主樓之外,有旅港鄉親余樹泉捐建的教師樓,旅新西蘭鄉親余逵樂與餘樹泉捐建的電化教學樓等等。
? 個人捐資辦學首推旅港鄉親伍舜德馬蘭芳伉儷及他倆的兒孫貢獻至偉。伍舜德親力親為,逐步實現了他“振興中華,教育為本;振興家鄉,育人為先”的思想;構思並付諸實現一條龍的教育體系。從1982年開始,經過17年的不懈努力,付出了極大的精神與資金,為我市捐建了四九學業中學,石澗小學,白沙萃英中學化學實驗樓,臺山一中化學實驗樓、馬蘭芳禮堂、教務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學生宿舍、教師生活中心、衛康閣,臺山市中等專業學校,臺山市少年宮,馬蘭芳幼兒園,白沙馬洞田心小學禮堂等近二十幢校舍樓房,而且為這些學校購置了最先進的教學設備。捐資興辦的學校,形成了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中專;從基礎知識到專業技能,從文化素質到精神素質的教育體系。
? 旅港鄉親黃炳禮朱清蓮伉儷捐資于1989年10月創辦臺山人民醫院護士學校和于1997年10月建成開幕的臺山醫藥學校;1989年捐建臺山師範黃傳經教學大樓,1995年後先後捐建臺山師範黃炳禮大會堂、黃遠銘圖書館,白沙傳經學校和附城淡村裘朗學校。
  旅港鄉親李灼文陳維湘伉儷除創辦李譚更開紀念中學外,還先後捐資興建台城廣大中學校友樓、附城中心小學和台城敬修中學教學樓等。
  旅港鄉親黃乾亨、黃乾利自1984年以來,先後捐資興建三合明德小學、中學,臺山一中黃笏南紀念樓,規模宏大的台城鎮二小教學大樓,三合康和中學圖書館等。
  旅港鄉親李伯榮自1995年起,先後捐資興建臺山師範周佩卿樓、聚英樓,臺山第一幼兒園教學大樓,四九松朗小學,台城培英中學學生生活中心,鬥山任遠中學禮堂;並捐出鉅資新建附城日新小學教學主樓和禮堂,維修日新小學校舍,捐建台城敬修中學教學樓,臺山師範校祖樓、教師活動中心等。
  旅美鄉親鄺文熾自1984年以來,捐資興建三八本仁小學、乃倉中學,臺山溯源電子學校教學樓,臺山培正中學教學樓等。
  旅港鄉親伍鈞惠、伍兆燦等自1993年以來,先後捐建大江中學禮堂、大江中心小學和幼兒園等。
  旅港鄉親鄧樹椿,1991年捐資興建三合康和中學科學館,1994年又捐出鉅資創辦三合鄧樹椿中學。
  旅港鄉親劉炳光甄蘭愛伉儷,1995年捐資建成沖蔞中心小學兩幢教學樓和沖蔞華僑中學圖書館;1997年又捐資建成都斛李錦如劉進德紀念中心小學。
  旅港鄉親陳國強,自1990年起先後捐資興建汶村陳鵬權中學,台城培正中學伍婉蘭科學樓,台城鵬權中學等。
  旅港鄉親黃國熙、黃英活父子,自1988年起先後為臺山培英中學興建敏壯樓、雅靜樓、科技樓、繼祖樓、國熙樓、校友樓等。
  個人捐資興建較大規模的校舍,有旅加鄉親甄潮蔚黃淑英伉儷捐建臺山一中兩幢學生宿舍;旅加鄉親伍伯良劉彩鳳伉儷捐建的培英中學教學樓和新校門;旅加鄉親黃金躉捐建的培英中學實驗樓;旅港鄉親黃賡平捐建的居正職業中學教學樓;旅港鄉親陳區明、陳學德母子捐資創辦的伯宏小學;旅港鄉親李樹培捐建的附城李樹芬紀念中學;旅美鄉親林燦超捐建的香雁湖小學;旅美鄉親陳濟炬、陳榮暢父子捐建的大江德星小學;旅加鄉親伍求登李美霞伉儷捐建的大江梅邊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雷為有梁佩嫻伉儷捐建的大江振育小學體育館;旅澳大利亞劉月娥捐建的水步坑口華僑中學教學樓;旅美鄉親余柱衍捐建的新三八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黃浩川捐建的白沙中學教學樓、眾亨銘衍小學;旅港鄉親黃道益羅金梅伉儷及其兒子黃天賜捐建的白沙萃英中學教學大樓;旅美鄉親馬汝榮捐建的白沙馬洞田心小學圖書館、教學樓;旅泰國馬鈞利陳漪漪伉儷捐建的白沙宏陪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朱正賢梁小玲伉儷捐建的三合洪羨中學;旅美鄉親林金銓林金祥兄弟捐建的三合念慈學校;旅外鄉親伍溢東捐建的四九上朗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伍炳堅捐建的沖蔞啟智小學;旅港鄉親陳紹詒捐建的鬥山伯興小學;旅港鄉親曾玩棠朱碧娟伉儷捐建的鬥山育紅小學;旅外鄉親梁蓀彥捐建的鬥山西山中學教學樓;旅外鄉親陳國維捐建的鬥山華才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衛華民捐建的都斛中學教學大樓;旅美鄉親李聯禱捐建的都斛莘村中學教學樓;旅港鄉親曾瑞棠捐建的田頭中學教學樓、田頭小學希望樓;旅外鄉親胡漢城捐建的田頭長沙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吳炳昌捐建赤溪中學教學樓;旅港鄉親梁庭捐建的端芬西廓梁庭小學;旅外鄉親林健忠捐建的端芬成務中學圖書館、伍奕齊捐建的科學實驗樓;旅外鄉親劉振和吳寶珍伉儷捐建的端芬那泰小學;旅加鄉親劉孔道捐建的廣海中學教學實驗樓、廣海鎮一小教學樓;旅澳門鄉親馮配武捐建的廣海臨田小學教學樓;旅澳大利亞鄉親李雲清捐建的廣海華僑中學念慈樓;旅英國鄉親彭康梅杏嫻伉儷捐建的廣海團村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伍堅石捐建的廣海環城小學教學樓;旅澳門鄉親譚達賢捐建的海宴達賢中學;旅外鄉親伍根華捐建的海宴英甲中學圖書館;旅外鄉親龔錦連捐建的海宴希望小學;旅港鄉親甄炳權捐建的汶村明新小學教學樓;旅港鄉親陳羽捐建的汶村高明小學;旅美鄉親陳煜均捐建的深井河西小學教學樓;旅英國鄉親彭榮嵩捐建的深井嶺背榮嵩學校;旅新西蘭鄉親黃繼錫捐建的深井中學禮堂、圖書館;旅菲律賓鄉親吳瑞棟伉儷捐建的那扶小學教學樓、那扶中學教學樓;旅港鄉親梁庭捐建的上川中學教學大樓等等。
  個人捐資興建的幼兒園也為數不少,其中伍舜德馬蘭芳伉儷捐建台城馬蘭芳幼兒園,以其園舍建築新穎,佈局得當,設備完備,教學方法先進而成為全國一流的幼兒園。還有分佈在市內各鎮的幼兒園,有旅外鄉親林欽羨伉儷捐建的水步幼兒園,旅港鄉親雷登黃屏伉儷捐建的雷黃屏幼兒園,旅港鄉親陳鵬飛捐建的四九金寶幼兒園,旅港鄉親伍曾偉志捐建的沖蔞幼兒園,旅美鄉親陳澤洲麥豔貞伉儷捐建的沖蔞福康幼兒園,旅外鄉親陳德潤捐建的鬥山德潤幼兒園,旅外鄉親麥維垣捐建的都斛銀塘小學附屬幼兒園,劉盈富捐建的廣海劉基幼兒園,旅港鄉親陳澤富、陳澤恩兄弟捐建的廣海振華幼兒園,旅外鄉親陳克振捐建的深井奕華幼兒園,旅美鄉親馬炳康捐建的附城馬建成幼兒園等。
? 特殊教育的校舍也在旅外親和市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煥然一新,香港臺山商會捐資100萬元興建了一幢教學大樓,全市內外鄉親捐資70萬元,建成了頗具規模的臺山市特殊教育中心。
旅外鄉親、港澳同胞捐資建設的學校遍及全市各地,就算在偏遠的山區隆文鎮,也於1995年9月建成泛海樓和學生宿舍。這是香港新華教育基金會有限公司和泛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捐資建成的。1996年由香港臺山商會捐資30萬元擴建石朗小學教學樓。1999年黃炳禮朱清蓮伉儷捐資90萬港元,在隆文中學建起了黃傳經教學樓。
華僑、港澳社團捐資興學,在眾多的社團中,以香港臺山商會功至卓偉。香港臺山商會除了在香港辦有中小學外,近二十年來為家鄉的學校建設獻出巨額資金。1995年4月捐資448萬元建成臺山師範藝術樓及購置教學用鋼琴100部,出資重修校祖樓;1996年3月,捐資450萬港元為臺山一中興建綜合體育館及室內游泳池;捐資100萬港元建設特殊教育中心教學大樓;1997年捐資400多萬港元給臺山僑中建設一幢有20多個教室的教學大樓;捐資150萬港元,於1999年4月建成都斛中學教學樓。
? 旅外鄉親、港澳同胞和社會團體不僅資助家鄉興建各地的校舍,支持辦好各類學校,還捐集資金,設立臺山市教育基金,對勤教勤學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學生給予獎金,鼓勵教師鑽研業務,勤於教務;支持學生孜孜以求,勤奮向學。地方性的獎學金有香港水南南強學校基金會,香港均和堂教育基金會,香港余氏宗親會、風采五堂會、全美風采總堂及余氏宗親設立三八武溪中學辦學基金,香港沙浦蔡氏興學會,居正職業中學教育基金會,旅港鄉親李伯榮設立的敬修中學李星衢教育基金,香港譚氏光裕同鄉會教育基金,旅港鄉親譚健光設立的廣海中學、端芬中學教育基金等。全市設立臺山市教育基金,香港臺山商會捐助200萬港元、香港陸海通有限公司捐助200萬港元,香港水南南強學校基金會,伍舜德、馬蘭芳、朱正賢、黃浩川、黃炳禮、黃乾亨、黃乾利、伍沾德、甄潮蔚黃淑英伉儷、劉炳光、甄蘭愛、陳國強等各捐助10萬元,加上市內鄉親的捐助,已有教育基金600萬元。自1990年以來,已經頒獎10次,共發獎金460萬元,受獎5800多人次。
? 旅外鄉親還重視為國家、為家鄉培養人才。旅港鄉親陳國強捐資在他的母校——加拿大阿爾伯大學每年設兩個學位,從臺山市考升大學中挑選成績最好的兩位學生保送到這所大學留學,5年的學費及生活費均由陳國強設立的基金中支付。從1995年起已有黃惠華,鄧振源、趙雯,阮彥華、伍耀華,伍國蔚、雷豔梨,劉榮貴、黃浩斌等9位同學保送到該校攻讀。
? 除了旅外鄉親、港澳同胞熱情捐資辦學,縣市歷屆黨政領導都十分重視教育,不斷增加教育的投入,改善辦學條件,改善教師的政治、生活待遇。全縣的教育經費支出,1952年106萬元,1978年達到460萬元,比1952年增長3.3倍;1988年2100萬元,比1978年增長3.56倍;1999年2386萬元。1978年至1999年這二十年間,全市多渠道集資51494.5萬元,新建小學333所、中學116所、擴建、修建學校128所。中小學生人均校舍佔有面積,都超過了省規定的要求。1984年,臺山已經實現了國家提出“校校無危房,班班有課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的要求;1988年臺山縣被評為廣東省校舍建設特級單位。
?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教師隊伍不斷加強。1999年全縣的幼兒園、中、小學教師共有7497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教師1863人。由於堅持不懈地對教師進行培訓、培養,文化知識、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現在,小學教師達到中師畢業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已由1981年的17.8%提高到99.3%;初中教師達到大專畢業學歷的人數比例,已由1981年的9.9%提高到85.21%;高中教師達到大專畢業以上學歷的人數比例,已由1981年20.9%提高到72.47%。教育部門還加強對各類學校的教學研究,不斷進行新的探討,提高教育質量。在加強對學生的道德教育的同時,注重提高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
  不少教師為教書育人作出了出色的貢獻,光榮地評為勞動模範、優秀教師。自1985年至1999年,我市受到省以上表彰的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172人次;當中有受全國表彰的優秀教師、南粵傑出教師朱偉申,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劉簡文,全國優秀體育教師鄧榮忠,全國優秀教師江日亨、譚小環、吳振文,全國先進教師伍國裕、趙惠森、邱正籌,全國模範教師李榮協,全國德育先進工作者黃卓元,南粵優秀校長司徒國富、陳永進等。還有李耀林、馬敬、李榮協、張敬文、趙金城、黃卓元、江日亨、李妙霞、伍宏欽、雷兆洪等被評為特級教師。至1999年底還任教的高級教師有113位。
? 教學相長,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為國家培養了大批人才。五十年來,我市各級學校累計小學畢業生779768人,初中畢業生411415人,高中畢業生152666人,中專畢業生8355人。還向上一級學校和大專院校輸送了一大批人才,五十年來,我市考入各類中等專業學校3998人,考取大專院校12620人。1999年全市升入大專院校有1055人。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9:33 | 顯示全部樓層
54 文化藝術百花齊放
?? 臺山是濱海鄒魯,歷代文人輩出,文化薈萃,向有“文化之鄉”的美譽。僑鄉形成後,由於納海外文化之先傳,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廣泛普及。
?? 歷代的文藝家、音樂家、美術家的作品,豐富了臺山文化寶庫,為文壇增添光彩。民國期間,縣內廣泛成立民間的音樂社,一以娛樂,二以為喜慶活動吹奏彈唱,因而培養了不少音樂演奏員。同時由於華僑的關係,色士風、小提琴、黑管等西洋音樂引入僑鄉,形成一隊隊中西音樂聯合演奏的樂隊。因此臺山向有“音樂巢”之稱。據1957年的調查瞭解,當時廣東省117個專業藝術團體,都有臺山人當音樂員;當時任中央樂團團長李淩,也是臺山四九人。
??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指引下,臺山縣的文化藝術呈現一個繁花吐豔、欣欣向榮的景象。經歷了文化革命的十年浩劫後,臺山文藝復興,更是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
?? 解放後的第二年——1950年,我縣即設立臺山文化館,為開展群眾性文化藝術活動的中心。同年還開設了新華書店,成為全縣的圖書發行陣地。1952年成立文藝工作者的組織——臺山縣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團結和組織廣大文藝工作者開展各項文藝活動。縣政府還設立了文化科以至文化局,具體領導全縣的文化工作和加強對社會文化的管理。
??? 1966年起進行了為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使文化事業受到了極大的摧殘。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臺山的文藝事業同全國一樣復興,重現百花齊放的景象。適應改革開放和廣大群眾求知、求樂、求美的需要,我縣大力推廣沖蔞鎮興辦文化站的經驗,推動全縣文化事業的發展。在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下,在旅外華僑、港澳鄉親的支持下,加上群眾的獻資出力,各地的文化站、文化室如雨後春筍地蓬勃發展。到1986年,全縣24個鎮都建起了文化中心,各農村管理區、鄉村建立起文化室730間,城市企業文化室210多間。農村的文化室,絕大部分是當地華僑、港澳同胞捐資建成的,成為農民群眾文化娛樂的好去處,形成了農村文化活動陣地。此外,台城和各中心圩鎮,還建成了影劇院、劇場,為文藝演出提供場地。1952年1月,我縣成立第一支農村流動電影放映隊;到1988年,全縣除了25家電影院外,還有29支流動電影放映隊,深入到各地農村、海島為群眾放映電影。
?? 圖書文博事業五十年來也有長足的發展。臺山圖書館創立於1953年,但不久就停辦了;1958年12月重新建立的臺山縣圖書館,館舍設備簡陋,藏書不豐。1986年,旅港鄉親伍舜德與黃乾亨、黃乾利兄弟倆各捐資190萬元,在台城文化區新建了臺山縣圖書館。這座新建的圖書館,設計融合中國園林和西方建築藝術,佈局精巧,十分適合圖書館的用途。設有外借處,綜合閱覽室、特藏資料閱覽室,影視室等等,現有藏書已超過20萬冊。臺山圖書館成為廣東省內建築美觀實用、設備齊全、服務項目最多的縣市級公共圖書館之一。1988年旅港鄉親黃炳禮捐資300萬元,建成臺山縣博物館。博物館占地1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500多平方米,建築設計古樸典雅,別具博物館舍的特色,內有文獻資料、文物修復、文物庫房及6個展覽室。館內珍藏著臺山的歷代出土文物和革命文物,二樓還特別開闢了華僑歷史文物展室。博物館除了正常性的文物展出外,每年還舉辦一二次專題內容的大型展覽。
?? 在縣市委、政府的重視安排下,在旅外鄉親的熱情資助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逐步在台城東面建成了一個文化新區。在這近兩平方公里的文化區裏,林林總總地建起了座座新的文化設施建築:有臺山影劇院,有伍舜德捐建的臺山市少年宮,有伍舜德、黃乾亨、黃乾利捐建的臺山市圖書館,有黃炳禮捐建的臺山市博物館,有黃浩川於1991年捐資300萬港元建成的臺山市文化藝術館,有旅港鄉親伍曾偉志捐資130萬港元於1998年建成的書畫院。文化藝術館建築外型簡樸,內涵豐富,文雅別致;內設有小劇場、歌舞廳,教室和展覽室,成為我市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場地。伍曾偉志書畫院的建成,為我市珍藏和展出書法美術作品,培訓書畫藝術人才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場所。地處鬧市中心的台城露天劇場,由市政府和台城、附城鎮政府出資,1998年春節前採用新型的鋼結構加蓋了天面,為群眾觀看文藝戲劇演出提供了風雨無礙的較大型的場地,可容納觀眾2800多人。由於我市的文化建設齊全,設施完善,群眾性的文化藝術活躍城鄉,1991年10月榮獲“全國文化工作先進地區”的光榮稱號。1994年,臺山市文化館被廣東省評為特級文化館;臺山市圖書館被國家文化部評為一級圖書館。1995年國家文化部一位領導視察了我市的文化新區後,由衷地贊道:“美侖美奐,無與侖比”。
在市、鎮、鄉村文化網絡的組織配合下,各項文化藝術的創作和演出,呈現出持續繁榮健康發展的景象。
?? 戲劇曲藝活動廣泛開展,成為群眾喜愛的文化娛樂活動之一。從1950年開始,臺山就建立起縣級專業文藝團體臺山粵劇團,1952年至1959年曾發展成為一團二團。後來臺山粵劇團第二團支援山區發展戲劇事業,轉為新興縣粵劇團。直到現在,臺山粵劇團已有49年的歷史了。臺山粵劇團經常深入農村,為群眾演出傳統粵劇和現代粵劇《白毛女》、《紅燈記》等;還根據本地的民間傳說,編演了地方掌故粵劇《梅菊姊》、《海永無波》等劇目。1953年成立的臺山縣文化藝術工作者聯合會,薈萃全縣的文藝骨幹,成為全縣文藝活動的主要力量。五六十年代,臺山文聯的戲劇演出十分活躍,先後演出過《結婚進行曲》、《奪印》、《七十二家房客》等話劇。六十年代,臺山文聯組成臺山文聯粵劇團,培養戲劇演員新秀,到各地上演了《孔雀東南飛》、《孟薑女》、《女駙馬》、《碧桃錦帕》等傳統粵劇,這個劇團一直堅持演出近10年之久。1983年,由業餘戲劇愛好者組成的臺山民間藝術團,一直活躍在台城和各地的舞臺上,先後排演了粵劇《孤墳鴛侶》、《風雪卑田院》、《刁蠻公主戇駙馬》、《生死牌》等劇目。1991年7月和1997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策劃下,市文化局組織以臺山民間藝術團為基本隊伍,演出了革命現代粵劇《山鄉風雲》、《沙家浜》,紀念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70周年;這兩個劇團到各鎮巡迴演出四五十場,向幹部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臺山民間藝術團還成為我市對外文化交流的使者。1987年6月,部分團員隨臺山縣文化貿易代表團出訪加拿大,參加卡技利市的牛仔節和“中國臺山日”的活動。1988年9月23日,臺山民間藝術團應美國舊金山五邑同鄉聯誼會的邀請,一行16人,由團長黃小玲率領到美國三藩市、屋侖、市作頓、西雅圖等地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演出,為旅美鄉親送去鄉情鄉音。臺山民間藝術團和鬥山浮石飄色隊,分別於1990年11月、1991年11月應邀到澳門,參加兩屆水燈節的演出。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臺山民間藝術團和浮石飄色隊又應邀赴澳門參加演出活動。1999年11月,臺山粵劇團代表廣東省參加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的中國第五屆映山紅民間戲劇節,演出我市戲劇家李劍昌創作的大型古裝粵劇《真假縣令》,獲得了編劇、導演、音樂唱腔設計、表演、擊樂設計等11個獎項,獲得國家文化部的獎勵。近五十年來,我市還為省市專業藝術團體輸送了一批演員。其中有著名粵劇演員曹秀琴、余海燕、黎宛紅、伍劍鳴、馬君等。老一輩的著名粵劇藝術家有男花旦李翠芳,名醜生葉弗弱、葉弗愚,花旦馬麗明等。
?? 為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音樂、民間歌舞等創作演出,我市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過去活躍於農村的民間歌舞,多為宗教祭祀活動進行。在這些活動形成的過程中,產生了木魚、賣雞調、禾樓歌、客家山歌等民歌。解放後,我縣的民間文藝工作者深入進行搜集整理,“舊瓶裝上新酒”,賦予民歌更富於音樂節奏的曲調,填上新內容的歌詞,在群眾中進行演唱。五十年代,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就曾到我縣錄製民歌,向華僑廣播,以鄉音引起旅外鄉親的鄉情。其中伍伯相的《繡花歌》,由中國唱片公司灌成唱片,改編的《山歌論籮勿論篇》在廣東省的會演中獲獎,人們廣泛傳唱,曆久不衰。我縣曲藝工作者,運用地方特色,編寫演出了粵曲或民歌《勸夫亭》、《梅菊姊怨婚》、《祖居溫暖遊子心》等曲藝作品。1999年9月,由我市作者李劍昌創作、我市文藝工作者演出的民歌《歸僑游故鄉》,參加廣東省個協、私協系統文藝匯演,獲得了組織獎、表演獎。我市的民間文藝活動,還有飄色、舞獅、舞龍等。1997年10月,我市鬥山鎮浮石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民間藝術之鄉”。
?? 我市的廣東音樂創作和演奏,在廣東省內久負盛名。三四十年代出現一代廣東音樂的創始人之一丘鶴儔;六七十年代出現廣東音樂的創作演奏家劉天一,以後又有陳品豪、陳添壽、李燦祥、陳鴻燕、陳國燦等。近五十年來,臺山的音樂工作者創作了不少音樂作品。其中《送肥忙》、《喜燕歸堂》、《田園爭秀》、《水鄉兒女繡春色》等樂曲在廣東省內演出獲獎並被錄音在電臺演播。1995年1月,我市音樂家陳哲深創作的廣東音樂《水鄉兒女繡春色》榮獲全國群星獎。1998年,我市台城鎮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音樂之鄉”。
?? 我市的音樂曲藝演出,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台城和各鎮各鄉都成立有曲藝社,經常進行自我娛樂和為群眾進行演唱。1995年10月26日,我市農民藝術團到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演出,表演了曲藝、民歌、歌舞節目《萬頃良田稻花香》、《南海漁汛》、《歡迎你到臺山僑鄉來》、《喜慶滿華堂》等節目,還有臺山水泥廠的醒獅隊演出富有南國風情的舞獅《登峰步青雲》,受到首都觀眾的喜愛,榮獲了博覽會表演金獎。我縣輸送到省的曲藝演員陳玲玉,已經成為名噪全國的曲藝新秀,她演唱的《悲歌廣陵散》等曲目在全國曲藝會演中獲獎。
?? 美術、書法、攝影活動,五十年來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美術、書法、攝影工作者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美化生活,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1983年三八區青年農民謝育英創作的《畫牆花》,在全國農民美術展覽中獲得二等獎。單是1999年,我市就有38件美術作品入選廣東省展出、1件入選全國展出。吳鴻銳創作的《泊》還獲得了廣東省美展銅牌獎。我市的攝影作者雖然多是業餘的,但他們創作的攝影作品也登上大雅之堂。1995年,蘇照良的攝影藝術作品《無憂歲月》入選第二屆“愛克發”全國攝影藝術大賽獲得銀獎。書法作者關齊、劉連洲、伍怡漢、黃仲楫等的作品,屢次為省、全國以至出國展出。1997年我市書法家關齊、劉連洲、黃仲楫、伍怡漢、鄺自信5人的書法及鄺自信的國畫《塘邊》,女畫家彭虹的國畫《和平天使》,入選在法國巴黎展出的“歐州華人書畫展”。1988年3月,我縣舉辦了首次《臺山籍書畫家作品展覽》,海內外191位作者送來285件書法、美術作品參加展出。1998年4月,我市出版了《臺山書畫家名錄》,收集了182位書畫家的作品。
?? 臺山文化之鄉孕育著一批批文學創作人才,歷代文人輩出。近代,國內外著名的書畫家有黃新波、余本、楊善深、陳洞庭、曾景文、黃文寬、伍彝生等;著名音樂家丘鶴儔、李淩、李鷹航等;舞蹈家溫明珠等,著名作家于逢、紫風(散文大師秦牧的夫人)、林振勇、曹河、陳中美(田軍)、譚日超、劉荒田(毓華)、老南(黃英晃)、鄺宇等。市內的文學創作十分活躍,五十年代,鬥山等地成立有文藝創作組,由譚學良、陳啟超、陳日生三人聯合創作,以譚日超筆名在省級報刊發表了不少詩歌作品,其中《大沙田放歌》等獲得較好的評價。五十年來,我市文藝作者在全國和省以上發表的作品超過5000件。從1980年起,我縣由文聯、文化館聯合主辦,出版定期文藝刊物《石花》;這份文藝刊物堅持出版近20年,並於1997年起更名為《僑鄉文藝》月刊,在廣東省內公開發行。近十多年來,臺山文藝作者創作的作品,先後在出版社出版,其中有陳倬雲的《上海灘奇情錄》;黃仁夫的《異國旅情》、《濱海風雲記》;范金棠的《特急通緝令》;伍銳強的《文海浪花》;陳英博的《我是一支蘆笛》等40多部著作。
? 新中國成立後,臺山進行過兩次縣誌的編輯工作。一次是在1961年至1963年,成立臺山縣誌編輯委員會,由當任縣長王仲華為主任,副縣長藍棠為副主任,下設臺山縣誌編輯組,于1963年11月寫成35萬字的《臺山縣誌》,但未付梓。一次是于1986年成立的臺山縣誌編輯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經過十多年的工作,於1998年12月編成並出版了《臺山縣誌》。臺山的主要新聞傳媒《臺山報》,與新中國同齡。從1994年1月起四開小報由每週出版兩期增至每週三期;1995年1月又由四開小報擴版為對開大報,仍為週三報。
? 五十年來,臺山文壇已經造就了一支頗具創作演出實力的文藝骨幹隊伍。至1999年,臺山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會員已達800多人,分別設立文學、戲劇、音樂曲藝、書法、美術、攝影、舞蹈、民間文藝和文藝評論等協會。被國家級的協會吸收為會員的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范金棠,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陳哲深,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李劍昌。參加江門市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的會員有200多人。成為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有陳英博、陳日生、趙元瑜、陳倬雲、伍銳強、陳燦富、范金棠、黃仁夫、梅逸民、李偉庭、陳策文、黃偉華等12位;成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有陳幼享、李劍昌、李錫泮、李道強、馬國鋒、餘紅民、伍銳強、馬作林、陳英博、黃仁夫等10位,成為廣東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有李劍昌、陳幼享、馬作林、李錫泮、李道強、陳傑華、陳英博、伍晴暉、餘紅民、黃仁夫等10位;成為廣東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有陳哲深、陳新培、譚光輝、王景芳等4位;成為廣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有蔡心、劉國晶、雷炎根、吳鴻銳、馬啟康等5位;成為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有關齊、黃仲楫、劉連洲、伍怡漢等4位;成為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有陳羨強、黃仁夫、伍銳強、伍晴暉等4位;成為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有黎力行、李明、陳超達等3位;成為廣東省舞蹈家協會會員有關永甯。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9:44 , Processed in 0.0747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