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舉報
花都舊時系花縣﹐花縣話同廣州話有差別小小既。以前聽講花都果度既居民既有廣東人又有客家人既﹐唔知依家我地廣東人將果度0的客家人同化晒未呢﹖
兄台此言……
我覺得,方言之間互相影響,唔分邊個“同化”邊個嘅……
我“鄉下”(其實唔系絕對“鄉下”,原因好複雜,唔詳細講)江村(江高鎮),宜家江村人仍然有江村口音,同其附近其他鎮口音相似,系粵語但系有好濃厚嘅客家話味道。
江村話“攞把刀去‘戒’頭”,如果廣州人一聽,一定嚇死,其實“戒”字實爲廣州話之“嗰”,系叫人“拿把刀去那邊”。
那﹐南海九江是純廣東話區的﹐再說也是廣東話區的中心腹地﹐九江人也自稱是“ngai3”/安蟹切/﹐有沒有人說九江粵語是受到客家話的影響呢﹖說不定客家人的“ngai3”自稱詞是受到我們廣東話的影響的。
注﹕南海九江鎮是處于粵語區的中心﹐週圍並沒有客家語區的。當地人的族譜記載祖先是來自南雄珠璣巷。
是啊﹐順德也是一個純廣東話區﹐難道也受客家話的影響﹖我堅信客家人的自稱代詞為“艾”是受到廣東話次方言的影響的。
就系﹗就算南順地區有客家只都系近代移民到南順地區穩食者嘛﹗
客家話同部分廣東方言稱"我"為"艾"係古漢語嘅一個遺音,據考證,六朝以前'我'字正讀"艾",換言之客家話同部分廣東方言的"艾"字發音係古代"我"字發音嘅活化石
事實上唔單"我"字喺六朝之前讀"艾",連帶有"我"字嘅字好多都係讀'ngai'.如:"義","儀"字六朝之前就讀"ngai"
而家廣州話都有部分發音有呢個有趣嘅"變化規律"
例如以"義"為聲符嘅"蟻"字,廣州話仍讀"ngai"
leon_jeng係越南華僑,想必都清楚安南語"義"字嘅發音,同埋越南沿海城市"廣義"嘅越南發音....
事實上都係古音嘅遺存
樓主係越南華僑,想必都清楚安南語"義"字嘅發音,同埋越南沿海城市"廣義"嘅越南發音....
的確是﹐越南廣義省都讀為“Quang Ngai”(guang2 ngai2)﹐不過很多時候越南人也將“義”字讀為“nghia”。越語中的地方次方言一樣跟廣東話也有很多地方方言﹐不過大致上就分為5大口音﹕北部﹑北中部﹑南中部﹑南部。南部人說越語最容易聽。
花都唔單祗有客傢人,重有好多民工添,由于嗰邊小工厰比較多。
舊時嘅定義唔清楚。我見過清朝嘅中國地圖,係喺一個定居紐西蘭嘅國民黨阿伯屋企睇到嘅。舊時廣東有三個府:
舊時嘅廣府為家陣嘅珠江三角。
潮州府為家陣嘅潮州汕頭一帶。
重有一個梅州府,應該就係客家府。
細緻嘅嘢我記唔係好清楚。可以搵吓嗰時嘅地圖。清朝嘅版圖。
那幅地圖的作者實在是無知吹牛了。明代廣東省被分為10府﹐俗叫廣東十府包括﹕
1﹑廣州府-(廣東話區)
2﹑肇慶府-(廣東話區)
3﹑韶州府(今韶關地區)-(廣東話及土話區)
4﹑高州府(陽江一帶)-(廣東話區)
5﹑雷州府-(閩語雷州話俗叫“黎話”及廣東話區)
6﹑廉州府(今廣西欽州﹑北海﹑防城一帶)-(廣東話區)
7﹑瓊州府(今海南島)-(閩語海南話及部份地區有廣東話)
8﹑惠州府-(客家話及廣東話﹑閩語潮州話區)
9﹑潮州府(包括現在的潮汕地區及梅州地區)-(閩語潮州話及客家話區)
10﹑南雄府-(土話及廣東話區)
注﹕梅州地區未曾設府治﹐一直是屬潮州府的嘉應州
後來清政府將南雄府劃入韶州府的南雄州﹐廣東從此只有九府。
南雄人講的方言不是客家話﹐是一種粵語與土著語言混合而成的方言。後來很多梅州的客家學者為了擴大客家的地盤來對抗廣東人﹐故此刻意把一些本來不屬客家話的地方劃入客家方言區。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4-11 13:41 , Processed in 0.06167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