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的進化同有性生物的進化有一個關鍵的不同,就是不管兩種語言相距多遠,都可能雜交,而有性生物則不可。 其實研究順德話中的少數民族成分也可以通過進化的觀點看,但是主線就要放在少數民族語言的發展脈絡上,研究雜交后對原始語音的影響等。這也是研究語言進化的難點,因為有時如果兩種語言本來就是同源的,但是一種語言后來直接又從另一種借詞。那么這個現象就是「水平轉移」。所以看進化的時候,要排除后起的借詞。比如說,拉丁語的 tempus 是「時間」,意大利語的 tempo 從它進化來。而 tempus 跟英語的 time 本身又是同源的。但是英語在近代直接從意大利語借入 tempo 一詞,用來表示節奏。所以,英語中的 tempo 雖然是與拉丁語同源,但不是固有詞彙,真正的具有進化比較意義的詞是 "time"。 有時借詞會取代本來的詞,比如「哥哥」就是借詞,因此如果要將漢語跟其它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的時候,就不能夠用「哥」字去比,而只能用「兄」: 兄,口语多称哥或哥哥,是对男性血亲的称呼,从而泛指一切男性同辈兄长,为了谦虚也称所有男性同辈为哥哥(事实上年龄可能比自己小)。由于男性兄长具有的权威性,引申出领导者的含义,大哥,老大,在民间团体中普遍使用。
哥在汉语中本来是「歌」(唱歌)的本字,而从甲骨文起「兄」便是表示现在的「哥」义。在东汉前尚未见「歌」字。
「
哥」字不作「歌」是从唐朝开始的。《旧唐书·王(土局)传》「玄宗泣曰:『四哥孝仁……』」,四哥是指玄宗之父睿宗。玄宗的儿子李琰也称其父为「三哥」。
玄宗称李宪(睿宗长子)为大哥,又是以「哥」称兄。而《淳化阁帖》中唐太宗居然对其儿子李治自称「哥哥敕」,这又是以「哥」作为父亲的自称。同时代的白居易在《祭浮梁大兄文》中也出现了以「哥」称兄。由此可见当时「哥」可以兼指父兄。有意思的是,这种用法至今在山西文水还存在(读音略有区别)。
南
北朝、唐是民族大融合时期,许多少数民族融入汉族,北方民族的一些习俗称谓也潜入汉语。对于太原李氏和白氏是否是胡人,当今学术界尚有争议,但是可以确定
的一点是,李唐发迹于关陇,混有鲜卑血统。过去北方民族与汉族交战,并未进入中原与汉族混合生活,惟有北魏鲜卑族是第一次,而且历时较久,拓跋政权前后共
165年。
鲜卑语中有「阿干」一词,父与兄鲜卑语都可以用「阿干」相称。现在的哈萨克语比较接近古突厥语,在面称时,哈萨克语
agha一词既可称父也可称兄,与鲜卑一致。在突厥语族甚至阿尔泰语系中称兄都是同一系列的语言形式:agha(a)、aka(a)、aqa(a),其中
鼻尾是不稳定的。如蒙古语akan, axan, ax,满语age,维吾尔语aka。由此可以推测,在北魏时这种称呼已经渗入汉族,经过一段时间的融合,变为汉语中活生生的词,「哥」在后世已经汉化,成为完全汉语化的根词形式。
对于「哥」兼指父兄,有学者指出这可能和游牧民族的婚姻制度有关。他们的传统是,父死则妻其后母,兄死则妻其嫂,草原文化中的长幼观念和中原也不太一样。中原传统对此一直难以接受,一概归之以「乱伦」。
「哥」现在已是最普通的兄称,几乎遍及所有方言,「兄」反居其次,只有朝鲜语还保留以「兄」作主要的称谓。当然「兄」和「哥」也是各有分配的,「兄」比较书面化,「哥」,「哥哥」以及「阿哥」则比较口语化。
兄长,特别是长子,在中国传统家庭中担任着特殊的角色。
年长的哥哥往往较早担任其家务和其他体力劳动,并对其他弟弟、妹妹起着保护和模范作用。 哥哥在家庭中往往扮演者半个家长的角色,在弟、妹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在特殊的时候担任起整个家庭的重担,继承父亲的角色。 哥哥往往比弟弟更有可能性继承父亲权利、地位、职业。 父母对哥哥要求比较严格,寄以厚望,希望有一天他能够承担其自己的责任。哥哥一般较老成、稳重,服从父母的权威,容易和长辈沟通,也面临更大的压力。哥哥比弟弟一般较少反叛和创新。 和第一点相反,哥哥有可能较多的受到父母关爱和保护,甚至不劳而获,利用哥哥的权威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历史上不思进取被废掉的太子大多属于这种情形。在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牛郎的故事中也有体现。
其他 由嫡亲哥哥、到表哥、堂哥到蔡九哥之类亲戚不胜枚举。 哥哥,也是恋人间的亲密称呼,在网络时代又由汉语拼音衍生出GG。 阿哥(ā ge)是某些汉语方言区(闽、客家等)对兄长的称谓,阿是昵称前缀。但闽南语亦常用「阿兄」;阿哥也可以作为一般性的称呼。 阿哥(à ge)满语age,为满族对少爷、公子的称呼。大阿哥,清代称皇太子。 大哥,不少民间团体特别是黑社会对其领导者的称呼。
现代变异 哥哥(gorgor),歌迷影迷对张国荣的称呼。 哥哥,哥,在某些情况下指男同志。这只在很小的范围使用,尚未影响到「哥哥」本身的含义
[ 本帖最後由 melop 於 2008-10-6 22:39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