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如題.
舉報
原帖由 思覺失調 於 2008-8-16 21:13 發表 我讀. 前者
原帖由 tonybean 於 2008-8-22 10:15 發表 ming5,噉「茗」呢?我都讀5
5
因为宋代韵书《广韵》话读「名」,所以何妖人就话读「名」。
《广韵》之广,并非广东之广,而系广大之广。宋代尚未有广东这一地名,
春茗,未聽過會有人讀春明。
原帖由 顺德水蛇粥 於 2008-8-23 00:14 發表 因为宋代韵书《广韵》话读「名」,所以何妖人就话读「名」。《广韵》之广,并非广东之广,而系广大之广。宋代尚未有广东这一地名,
實際上古音一向都係陽平,古書所載,古詩所押,而唔係<廣韻>一書之載.
<廣韻>唔係粵音,但係係古音.
所以反對何文匯唔係用「<廣韻>非粵音」來反對,而係以「古音非粵音」來反對.
同時我亦唔贊成王亭之式人身攻擊.
銘,社會上有人讀「酩」,有人讀「明」。讀「酩」者佔絕大多數。從文獻資料的記錄來看,200年前的廣府人已經普遍讀「酩」,而且作爲讀書音使用。
原帖由 徐捕睾 於 2008-8-16 19:59 發表 如題.
我有個同學佢個名都有個銘字.
佢係讀冥呢個音家.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11-11 12:12 發表 其實一般都讀wat6 ming5
你几时听过有人读wat6,很明显,你的论据都是来源于广州音字典,而不是亲耳所听。
原帖由 南汉 於 2008-11-11 21:52 發表 你几时听过有人读wat6,很明显,你的论据都是来源于广州音字典,而不是亲耳所听。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11-11 22:25 發表 wat6 係睇一篇網上文章嘅論述。至於leot6,就係聽來嘅。無端端講廣州音字典做咩呢。據王亭之講,呢兩篇文其實係香港某教授寫嘅,但係為咗避嫌,就詐家兒話係老竇寫嘅:http://bcclam.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15.htmlhttp://bcclam.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24.html我覺得佢嘅方法通過統計嚟確定正音,喺該字天然讀音稀缺嘅情況下,不失為一種科學嘅方法。另外,同音嘅鷸字我都係讀開wat6,wat6蚌相爭呀嘛,讀月就會好唔自然,無理由係月蚌相爭掛。
你介绍既呢两篇文章应该有错处
正在研究当中
迟D再复你
原帖由 melop 於 2008-11-11 22:25 發表 wat6 係睇一篇網上文章嘅論述。至於leot6,就係聽來嘅。無端端講廣州音字典做咩呢。據王亭之講,呢兩篇文其實係香港某教授寫嘅,但係為咗避嫌,就詐家兒話係老竇寫嘅:http://bcclam.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15.htmlht ...
係邊個教授都請你講出個名啦。
而且文章作者本人也只能通過查現在的字典作爲論據,《字典》注音來自黃錫淩的《粵音韻彙》,何文匯的讀音也來自《粵音韻彙》,這是循環論證,用自己來證明自己。
聿是文言助詞,不是口語,不可能存在俗讀。只有一種讀音是正確,不會有兩種。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4-5 12:09 , Processed in 0.07838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