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正正

[詞彙及文法] 维基百科将粵語語法幾乎描述成妖怪

[複製鏈接]
 樓主| 發表於 2009-5-27 14:28:02 | 顯示全部樓層

-

转自百度粵语吧  作者:117.136.31.*  日期:2009-5-16 00:54  

转贴者声明 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我真嘅觉着吴语粤语超级像~请广东人看看吴语正字,也支持我伲吴语!

http://tieba.baidu.com/f?kz=578584368

 

 

9楼跟帖

"冚棒唥",是两广方言,意思为「全部」、「统统」,广东话的发音用拼音标注是:heng bang lan

苏州话是「亨孛浪当」
无锡一带说作「亨拨冷打」,汉语拼音为han bu lan dan

 

11-13楼跟帖

吴语与粤语比较接近的还有:


「黄、王」同音
江和讲这些字的声母都是g,而非j

 

项\巷\咸\降\鞋
这些字的声母都是h,而非x

 

眼、岩、颜等字
吴语和粤语的声母都是ng

-

[ 本帖最後由 正正 於 2009-5-27 14:31 編輯 ]
 樓主| 發表於 2009-7-30 22:43:45 | 顯示全部樓層

-

 

 [转帖] 转自百度语吧  发帖者:Lunglungago  2005-4-8 23:28

转贴者声明: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汉语语法【作  者】张斌 胡裕树

http://bbs.cantonese.asia/viewthread.php?tid=17505&extra=page%3D1

 

语气词或称助字、助词,古代表示陈述语气常用「也、矣、焉、耳」,表示疑问语气常用「乎、邪()、哉、与()」,表示感叹语气常用「哉、夫」,有时也用「也」,表示祈使语气常用「矣、也、乎」。有时连用两个语气词,如「也夫、也哉、也耶、也欤、乎哉、矣乎、焉耳、焉哉」有时连用三个语气词,如「焉耳矣、也乎哉、也欤哉」。大都是在陈述语气之后加上疑问或感叹语气,而重点在疑问或感叹。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有时也用于句中,表示停顿。

 

-

 樓主| 發表於 2009-8-29 21: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

 [转帖] 转自百度语吧  作者:见闻选登  2007-12-2

粤语成文,有何不可? http://tieba.baidu.com/f?kz=302600111 

转贴者声明:本帖观点不代表转贴者的观点

 

不知大家是否知道, 现在的所谓 "正规" 中文书面语, 其实就是旧时的京话口语( 也是现在的普通话口语 ), 在白话文运动之前, 正规的书面语是文言文, 而口语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 后来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到来, 随着胡适之提出的 "我手写我口" 口号, 文言文被废弃, 市井口语终于登堂入室, 从此文人写作变得自然了, 阅读者也感到轻松了。注意: 当时白话文并未立北京方言为正宗, 也没有拒绝任何其它方言, 所以我们在老一辈作家( 如鲁迅、茅盾、老舍...等 )的文章中常可见他们家乡的方言俚语, 也正是这些方言, 使得他们的作品生动活泼, 更令同乡人读来倍感亲切。

 

49年党国成立后, 文艺界、思想界都被迫废黜百家, 只尊X道, 连原先多姿多彩的各地方言也不能幸免 -- "推广全国统一的普通话" 被写入了宪法, 去掉 "儿" 音的北京方言改称 "普通话" 被奉为正宗, 写到纸上的 "普通话" 就成为 "书面语"。 一声令下, 全国各地( 少数民族地区除外 )所有学校都改成了 "普通话" 教学, 考核语文知识时也只考 "普通话"。从此, 除北京及受其影响也讲京话的邻近地区外, 各地孩子再也无法从正规学校中学到有关自己母语的半点知识。( 顺带一提: 台湾现在用的 "国语" 其实是台湾化的北京话, 是由当年的京官带去的, 台湾本地的语言是闽南话, 又称 "台语"; 台湾的 "国宴" 其实就是北京菜 --- 以前那些京官是看不起台湾菜的, 但现在台湾经济发展了, 本地文化重新抬头, 再也没人敢看不起闽南话、台湾菜了。 )

 

如今在广州 --- 粤语文化的故乡, 那些在普通话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本地人, 由于对母语的一知半解, 正在对其逐渐失去感情。 普通话已成为他们心目中的 "国语正统", 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办粤语班, 让北方人去学习粤语是 "不合适的", 更认为坚持粤语是不必要的。他们已经习惯于用普通话读书写字, 自然对偶尔出现的粤语文章 "看不惯", 认为粤语 "不是正式的书面语"。

 

须知语言与文字相互依存, 本不该泾渭分明, 当年的白话文运动正是为此而发起; 如今时移世易, 含混饶舌的京话已能 "我手写我口" 了, 清晰悦耳的粤语为何就不能 "我手写我口" 呢? 况且粤语中还保留了很多古文成份, 照理说更为正统, 何解不能用于读书识字, 不能跃然纸上?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16 03:02 , Processed in 0.05749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