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ing
發表於 2012-4-11 10:49:07
http://www.chinapage.com/language/suyu/gdfy/18dongwu.gif 蟾蜍 讀若禽渠。癩蝦蟆也。
囊尾 蜻蜒其尾如囊。故曰囊尾。讀若堂眉。
卵袋
讀若春袋。男子身上器官。(我加的)
http://www.chinapage.com/language/suyu/gdfy/gdfymain.html
wongkm33
發表於 2012-4-11 13:58:30
蟾蜍 讀若禽渠。癩蝦蟆也。
囊尾 蜻蜒其尾如囊。故曰囊尾。讀若堂眉。
卵袋
讀若春袋。男子身上器官。(我 ...
aking 發表於 2012-4-11 10:49 http://bbs.cantonese.asia/images/common/back.gif
卵 粵語叫「春」,在這裡是這樣寫的 膥
http://www.cantonese.asia/attachments/school/canchars.htm
aking
發表於 2012-4-12 00:57:08
卵讀若春。魚子曰卵。卵本上聲。亦有平音。公渾切。音鯤『內則』濡魚 卵醬實蓼。讀平聲。粵呼卵作春本此。
광동왕국-08
發表於 2012-5-4 03:56:16
本帖最後由 광동왕국-08 於 2012-5-5 01:31 編輯
http://i739.photobucket.com/albums/xx34/kenneth852/4.jpg
圖為金絲貓及豹虎籠
金絲貓:棲於郊外一種跳蛛,背腹呈金色,與在家居廚房厠所出現的黒色跳蛛不同,又俗稱豹虎,
有數種名稱如:金花、老督、紅孩兒,舊時喺香港街頭到處有出售,學生哥買來格鬥(鬬蛛)。
呢啲蜘蛛格鬥非常刺激,又非常殘酷,呢啲節肢動物嘅戰場,自然地反影咗人世間情勢,如有啲金絲貓打鬥時,
遇到對手太強時,便快速落慌而逃,有啲則明知對方體形大而強,也拚死搏鬥直至畀對手咬死身首昜處為止。
不同種類通常都難以大打一場:老督前臂很長,比自己身體還長,但不粗壯,全身黑色。紅孩兒全身紅色,節肢粗壯、
兩者相遇,無大打出手現像,可能互相感覺到方是不同品種,老督通常用尖而很長嘅前臂刺紅孩兒的眼,而紅孩兒則用粗壯嘅前臂,
檔開攻勢,如是者,雙方重復同様嘅動作直到厭惓離場,不會埋牙撼(埋身肉搏)。
wongkm33
發表於 2012-5-4 09:24:40
http://bbs.cantonese.asia/thread-22345-2-1.html
在這裡我發的帖說在家鄉是叫「老虎」。
promethusewei
發表於 2012-5-29 16:12:33
細個去食「比目魚」嘅時候聽老竇講「左口魚」。
광동왕국-08
發表於 2012-6-1 21:00:51
和味龍
http://t1.gstatic.com/images?q=tbn:ANd9GcQPcA6rL5bvnOqBbYFqigmk49AtzJM4WQtAXqxo0zTZypTZRavFLg
龍蝨(亦可寫作龍虱),俗稱和味龍、水龜子,由於形似蟑螂,粵語又稱水甴曱。生活于田野、水溝、小溪等水體中,
屬水生昆蟲。為甲蟲的一種,隸屬於鞘翅目之下的肉食亞目。1758年林奈(Linnaeus)第一次命名個體為Dytiscus marginalis,
至1817年始有龍蝨科(Dytiscidae)之名。龍蝨成蟲呈長卵流線形,扁平,光滑,背面拱起,後足扁平剛毛發達。觸角為絲狀,
共11節,下顎的觸鬚較短。常見個體大小為10至20毫米,部分物種身長可達35毫米以上 。
龍蝨的成蟲和幼蟲均以肉食性為主,喜食水中昆蟲、孑孓、小魚、蝌蚪等,部分亦屬植食性和腐食性。
成蟲具有很強的趨光性。當牠們見到燈光時便飛向高空,趨向光源。
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七七》:「龍虱生水中,外甲殼而內軟翅,似金龜蟲,也能略飛。」
龍蝨成蟲味道鮮美,陳懋仁《泉南雜誌》載:「龍虱,如牛糞上蟲,似黑而薄,劈食之,小有風味。」
屠本畯《閩中海錯疏·介部》亦載:「龍虱,似螥蜋而小,黑色,兩翅六足,秋月暴風起,從海上飛來,
落水田或池塘,海濱人撈取,油鹽製藏珍之。」。同時亦具藥用價值,是中藥材的一種,中藥名為水龜子。
具有養顏活血,強身健體之功效,被譽為「水中人參」。目前市場中的龍蝨來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資源,
由於水域污染和人為濫捕,故數量日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