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5 18:26:32編輯過]
<p>看来您还是担心推广普通话会影响本地方言。</p><p>其实,由于过去官话(普通话的前身)推广,广州的对外开放,到我们这一代的广州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粤方言的代表--广州话中的变化,比粤方言的其他点的方言变化更大。</p><p>以前广州话中,儿媳妇是用"安人"来称呼婆婆(丈夫的母亲的)的,用"老爷"来称呼公公(丈夫的父亲)的,现在不用了,在开平话中,特别是在农村中,现在还普遍使用。</p><p>由于广东改革开放较早,粤语的词汇也被普通话吸收(当然是按照普通话的语音来读的),例如:公共汽车英语叫做bus, 香港采取音译叫做"巴士",后来不仅广州话说,连普通话也说,还编进了"现代汉语词典"。普通话通过粤语吸收了"巴士"以后,群众还创造出"大巴","中巴"等词语。 普通话通过粤方言吸收了"的士"和"打的"以后,已经编进了"现代汉语词典"。</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5 19:18:05編輯過]
?粤方言的代表--广州话是强势方言,不仅在广东,在全国也是一种强势方言。在香港和澳门还是官方语言。在海外华埠也是一种通用语。我认为大家不用担心粤方言的消失,而是多多研究,深入研究,并且与普通话对照,编写出更多的反映现在广州话面目的科研成果来。
回
<div class="postTitle"><a class="postTitle2" id="viewpost1_TitleUrl" href="http://blog.run2me.com/shinesnail/archive/2006/09/13/18766.aspx">上海将把方言纳入幼儿园日常课程 </a></div><p>今日新浪消息:</p><p align="center"><img src="http://republicmedia.org/images/SH_test.jpg" alt=""/><img alt=""/></p><p align="left"> <font face="Verdana" size="2"><strong>本市将把上海话、上海童谣等加入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课程中,并通过游戏等方式融入“乡土文化”教育。目的是为了让小朋友了解上海地方方言、标志性建筑以及民俗等,推进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具体教育内容上,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已经着手组织编撰幼儿乡土文化教育的参考资料,供幼儿园教师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活动时参考。<br/></strong></font>????<br/>??????? 基本赞成这一做法,因为这对维护汉语的生命力有好处。全民推广普通话与方言的存在不应该成为一种人为的矛盾体。毕竟,普通话(此处指口语)也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语日益鲜活,除了来自于现实社会不断丰富外,方言的原始性更是提供了鲜活的动力。这是一种语言体系富有竞争力的重要文化背景。</p><p>??????? 可惜,现在有些所谓的学者,虽然一直鼓吹汉语文化圈将与英语文化圈并列,成为影响全球文化的源泉,但他们却只是习惯于从汉字象形文化本身、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去分析,忽略了方言文化的存在价值。甚至更有学者说,要取消方言,完全以普通话来代替。</p><p>??????? 这无疑于一种方言文化的大革命,远比消灭一个民族更重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正是来自于方言文化圈的多样性。这与推广普通话并不矛A盾,何况许多方言的文字体系依然是汉字。</p><p>?????? 不过,我的担忧在于,由于一般上海人家庭本来就极少不说上海话,所以这种特意设置的课程是否有切实的功效。而且由于只限定于学上海方言,也不免再次让人感觉到上海文化环境的一种变相封闭状态(向西方开放,向中国内地封闭)。<br/>???<br/>??</p> <p>粤方言短期内不会灭亡。广东目前的粤方言情况也不容乐观。</p><p>年轻一辈(包括我本人)在使用粤语(包括家乡土粤语)时,都觉得表达上有障碍,因为脑袋里面装的已经完全是普通话词汇了。这50年来粤语的变化速度,可比得上古代500年的变化了。这是人为因素造成的。</p><p>有些讲粤语为主的地区(例如南宁),现在也由于政策的原因,粤语不再流行了。</p><p>我以前读师范时,情况就更糟糕了,很多省内讲粤语的同学,相互之间都用普通话交流。甚至有一个被推普洗脑的东莞同乡(母语是塘厦话),在我们几个东莞同乡聚会时讲普通话,还劝我们不要再讲东莞话。可悲---</p><p>----------</p><p>有很多话在网上不方便说,又不得不说。</p> 我不担心粤方言的代表---广州话会消失。举个例子来说, 广州话目前还是广东省内的一种通用的思想交流的手段,只是词汇上越来越接近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有特色的词汇在减少。就以这个论坛上诸位版主用广州话来写的帖子看,学过广州话教材的北方人都是看得懂的(这些北方人看完帖子以后说起来也不一定准确,因为他可能是按照普通话来读的)。当然,懂得广州话的人按照广州话的发音来读,是很地道的,从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5 21:55:45編輯過]
<p> 不要说广州话,就是开平话这样一种粤语弱势次方言也不会在可见的未来消失。只要在开平还有人在乡村里聚居,开平话不会消失。我担心的是他们小学学习六年普通话以后,普通话还说不好。我曾经把我的外甥女的女儿接到湖南长沙来住过一个暑假,他是小学毕业的优等生,普通话也是成绩很好的,但是她的普通话说起来广东口音很重。我有时给开平的编写组成员打长途电话,有时我忘记了说开平话,对方原是政府的干部,会说普通话,但是广东口音很重,并不象他说开平话那样好听,于是我赶快改用开平话和他交谈。</p><p>我想起青年的时候,在给军分区一个副政委打电话,他是从北方来的,我以为他是北方人,跟他说普通话(我那时候的普通话很差),他说,你用广州话说吧!</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5 22:21:46編輯過]
不過您也不要那麼對廣東話的未來太樂觀吧。海外各國的華埠裡雖然多數是以我廣東話為主流﹐但現今在各國的華埠裡廣東話也逐漸退到家庭使用。原因是國內的北佬向國外留學及定居太多﹐而他們帶到海外的也是北佬話。而我們海外的廣東後裔現時接觸到的新華僑似乎是講北佬話。以前的廣播電視臺是使用廣東話廣播的﹐現在卻改為華語(即北京話)廣播的。使到老一輩的廣東人看電視時也是追著看聽的。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5 22:30:17編輯過]
?我和加拿大和美国的同村兄弟有联系,他们的第二代只会说英语了,现在只是老华侨还在说台山话或开平话。 我乐观的原因,是看到湖南长沙的情况。青年人几乎人人都会说普通话(当然还是带湖南口音,他们自称是塑料普通话),但是他们互相之间还是说长沙话。我家旁边就有一个小学,上学放学都是说的长沙话。我在长沙还没有听到有湖南人担心推广普通话会让湖南话消失的。 <p> 我乐观还有一个根据,就是我从1969年以来回开平九次,开平到处都在说开平话,在茶楼里面,顾客说的是清一色的开平话或台山话(彼此通话),偶尔有人说广州话。服务员说的是广州话。我回去也说开平话或广州话。普通话没有说话的环境。</p><p></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5 23:00:43編輯過]
<p>系啊﹐舊年返去廣州果陣好似聽到耳邊既語言普通話仲多過廣東話播。</p><p>我是海外第四代華裔﹐好彩我家既祖輩們都有強烈廣府意識﹐所以就從我曾祖遷居到來果陣﹐似乎都有吩咐後裔子孫講自己既祖家話(粵語)同保護我地既廣府傳統特色。</p> <p>廣東嘅小城市,縣城,鄉鎮可能推普力度冇咁大,但係一啲例如廣州,佛山等大城市就貫徹得比較徹底,中小學老師都好守規矩,大部分時間都講普通話嘅。而家啲讀小學嘅小朋友,好難搵到一個可以用粵語讀完一篇報紙報道同時發音完全正確。</p> <p>??????? 我刚才给我家乡打电话问开平小学和中学老师上课用什么话教学。先问小学的情况,回答是:语文课程老师用普通话,其他课程用当地方言--开平话(连广州话也不是),回家当然说开平话。开平两个重点高中--开平一中和开华侨中学,老师百之八十是从外地招聘来的外地人,语文老师讲课用普通话,其他老师用普通话或广州话。 学校提倡在校园内要说普通话。实际上同学在宿舍还是说开平话或广州话。教育局经常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p><p>?????? 前些年从美国回来的同村叔叔约我和我夫人一起回开平老家参加小学母校校庆,正式开会时候,司仪用广州话,会议发言全部用开平话,我夫人是长期在北方工作的上海人,她除了在会前会后和美国回来的叔叔婶婶说英语以外,根本听不懂会上说什么。她对我说,这次回去就好象到外国一样。</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nl</i>在2006-10-14 18:09:29的發言:</b><br/><p>我有一個諗法,地方公務員係咪淨係識得普通話就足夠?<br/>單憑呢一點,我就可以講,作爲一個地方嘅公務員,唔識講地方方言,我好難相信單憑普通話就可以爲老百姓辦實事辦好事。<br/>我亦相信一個地方嘅公務員祇有學識當地方言,先可以畀當地老百姓有歸屬感,而唔應該要老百姓去遷就地方公務員去講普通話。我講得啱唔啱?</p></div><p></p>?? 记得前一排珠三角某地的个别公务员自学各地方言,为当地来自各地的外来工服务,呢个系好的例子。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highyun</i>在2006-10-14 18:22:03的發言:</b><br/><br/>2、幼稚園開始推普,一個呀呀學語嘅小朋友,連母語都未講得好,就要接受普通話洗腦:喺幼稚園,唔單止授課全程普語,就連日常生活都只能同老師用普語交流(因爲老師唔係本地人,唔識方言)。將方言扼殺喺搖籃中,</div><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3f3f3;">? 甘样,普通话自然成为滴细蚊个第一母语。呢招好犀利的,釜底抽薪啊。</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dengjun</i>在2006-10-16 18:39:12的發言:</b><br/><p>我刚才给我家乡打电话问开平小学和中学老师上课用什么话教学。先问小学的情况,回答是:语文课程老师用普通话,其他课程用当地方言--开平话(连广州话也不是),回家当然说开平话。开平两个重点高中--开平一中和开华侨中学,老师百之八十是从外地招聘来的外地人,语文老师讲课用普通话,其他老师用普通话或广州话。 学校提倡在校园内要说普通话。实际上同学在宿舍还是说开平话或广州话。教育局经常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p><p>前些年从美国回来的同村叔叔约我和我夫人一起回开平老家参加小学母校校庆,正式开会时候,司仪用广州话,会议发言全部用开平话,我夫人是长期在北方工作的上海人,她除了在会前会后和美国回来的叔叔婶婶说英语以外,根本听不懂会上说什么。她对我说,这次回去就好象到外国一样。</p></div><p>話雖如此﹐但實際而言現今及未來的粵語情景來說也不是很光明﹐其他方言受到推普的政策大﹐我們的廣東話同樣也是如此。</p><p>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有統一的語言﹐再說﹐就算北方政府強力地向兩廣推普﹐未必將來的兩廣人民講的是他們(北方政府攝政人)需要的普通話﹐肯定是一種變了形的普通話﹐準確地講是一種新漢語廣東話了。</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6 20:28:48編輯過]
實話而言﹐廣東話正面對北佬話的衝擊挺大的。廣州本來是粵語的大本營﹐之前人們到廣州時似乎是粵語﹑粵俗最普遍﹐而現在呢﹐我在廣州到街市或超級市場買東西用廣東話跟售貨員問問﹐他們之中卻有很多人用北佬話回答我。北方政府對推普的策略實在是很“周到”又很陰險﹐現在在廣東的各個市場﹑機關似乎都有“安入”北方妹和北方佬與廣東人在一起工作(但內部似乎是以北佬籍貫的人比廣東本地人的多﹐故此迫到廣東人不得不講北佬話)來愚弄廣東人。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6 22:56:28編輯過]
<p>广府人是从中原迁移到广东来的。对于广东人来说,中原人也是北方人。现在珠江三角洲各个姓氏的先民原先是北方人,经过南雄珠玑巷来到广东,他们所说的中古汉语跟当地少数民族--古越族的语言融合,形成古粤语。</p>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7 0:18:49編輯過]
<p> 现在广州话中的一些常用语,如"呢个"的"呢","嗰个"的"嗰","边个"的"边"就是来自当地的少数民族--古越族的语言。广州话的呢个,开平话叫做"该个",广州话的"那个",开平话叫做"恁个"(中原话),广州话的"边个",开平话叫做"哪个"(读成"乃个")。</p><p> 开平话的阴平声调,仍然保存古汉语的中平调的调值(33),而广州话的阴平调的调值,是高平微降(53),青年人的发音,已经是高平(55),受官话(以前的普通话)调值(55)的影响。</p><p>??? 以上所说,粤语的形成是古代汉语传到岭南,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语言而形成的,形成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