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0|回復: 1

[文化對對碰] 國語、普通話到現代漢語的歧途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8-1-13 21:38: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以下內容引自容若《煮字錄》和《文學基本功》:

不論中外古今,言(話)文(字)都有明顯的分別:言,經聲音傳送,憑聽覺感受;文,靠工具書寫,憑視覺感受。兩者不易混淆,但清末民初仰慕西化之人,缺乏深入研究,單純地理解西方「文字是語言符號」的提法,誤信西方「言文合一」——亞厘士多德把文字說成語言的符號,語言學家索緒爾把語言同文字的關係說成容貌和照片的關係。

這種「言文一致」的理論系統,無非反映了西方拼音文字對語言的依附性,而漢字卻是圖型文字,對語言有相對的獨立性,不像拼音文字之為音響型文字,成了「語言的符號」。要把西方一套強加於中國,硬套於漢字之上,是囫圇吞棗。漢字歷史證明:「文」是「言」的加工,要符合「言」的標準就不成其為「文」了。

但因為誤信西方「言文一致」,想當然地以為西方也是「國語統一」,即是說,國語出現後,所有方言都應該而且會逐漸消滅,即達「言文一致」。

 

所以,1913年投票決定「國音」時,粵語僅以三票之差敗給北京話,然後被某些人視為國語統一之「大敵」。

當時的國言運動,以日本為榜樣。但日本人把東京話作為國語,只求消除語言隔閡,並未擬定禁絕方言,可是中國人以北京作為國語,卻計劃逐步以國語代替所有方言。最後於五四運動後,白話文和國語漸漸兩位一體。

可是,白話文在中國雖然超過一千年歷史,一直不是某種「國語」的書面語,也不是任何一種語言的符號。讀唐代的白話經文,讀宋人的白話詩、白話語錄,讀元人的白話小曲、白話雜劇,讀明人的白話小說《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讀清人的白話小說《儒林外史》、《紅樓夢》乃至清末的白話小說《官場現形記》、《二十年目睹之怪狀》和《老殘遊記》,每一部都包含各地方言的字、詞、語,固然不是某些人想像「用北京話寫成」,甚至遠遠跨出北方方言(或官話方言)區的界限。一千年來的白話文,一直是超方言、跨方言的。

白話文(包括唐宋至今天)實際上包含文言成份和方言成份。白話文的文言成份,由於口語用詞不能表達,非用文言不可才形成之。白話文的方言成份,則由於作者本人的方言影響或因塑造人物需要而產生。事實上,白話文與日常口語還有相當的距離。

「國語統一」,就像「言文一致」那樣,先後強加給文學不少框框條條,令文學家如縛著手指,不能運筆自如。

胡適曾說:「國語統一,在我國即使能夠做到,也未必一定是好。國語文學之外,我看,將來還有兩種方言文學,很值得而且一定要發展的。一、是吳語文學…二、是粵語文學…。蘇州和廣東的文學家,能夠做他們蘇廣的優美文學,偏是不做,使他們來強從劃一的國語,豈不是損失了一部分文學的精神嗎?豈不是淹沒一部分民族的精神嗎?如果任由他們自由發展,看似和國語有些妨礙,其實很有幫助的益處。」

顯然,曾主張言文合一的胡適,都發覺當中的問題和不可能。可是到了CCP上台,這種想法又死灰復燃。1955年,CCP把「國語」改稱「普通話」,並作出以下改革:

仿照蘇聯「現代俄語」課模式設立「現代漢語」課。所謂仿照是指:「現代俄語」課分為語音、詞彙、文字、語法、修辭五大塊,「現代漢語」照搬如儀;「現代俄語」課,把以莫斯科音為標準音的俄國通用語言稱為「現代俄語」,而「現代漢語」課也以北京音為標準音的普通話稱為「現代漢語」。這就是說,蘇聯把俄語方言排除在「現代俄語」之外,而中國也學蘇聯把漢語方言排除在「現代漢語」之外。

慢慢,「現代漢語」只有普通話,只有「普通話」才是「現代漢語」,幾億同胞的母語(方言)都不是。

中文誤入歧途的歷史,就是這樣。不過,正如普通話不等於中文
一文所引,即使在內地,這種思想也糾正過來,可是一知半解的香港,仍有人奉之為圭臬!
發表於 2008-1-15 04:35:13 | 顯示全部樓層
樓主所言極是。扼殺方言之風在幾年前還是很強,
連電視臺的黃金時段方言節目都想制止。
不過人民是不會讓他們得逞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3 08:00 , Processed in 0.2523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