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牛歌》fficeffice" />
同样名为《看牛歌》的童谣,据伍锐麟先生的调查,有两个版本:
1、看牛仔,看牛哥,手执牛鞭冇奈何;水浸田基无地坐,水浸基围冇地踎;走上高山坐一坐,牛仔食人禾,谁知咬一啖又嫌少,咬两啖又嫌多;过着一个八十岁婆婆,挑眼角,有就畀,冇就畀一的咁多。(流行于沙南疍民,见《粤海虞衡卌一秋》,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年。151页)
2、看牛仔,甚奔波,拉起牛绳冇奈何;黄牛走起峰冈顶,水牛走去踏人禾,食咗人禾人又闹,挢干眼泪竖番禾,竖到晏画过,褛阴大姐担书过,多多少少俾啖我,水浸田基无地坐,犹如番鬼望菠萝。(流行于旧凤凰村,见《粤海虞衡卌一秋》,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5年。211页)
两个童谣文字差异较大。相对而言,谣1需要勘误、解释的地方并不多。大概有如下一些:田基:田埂。基围:堤坝。踎:蹲。啖:量词,口。「咬一啖」即「咬一口」。谣2则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晏画」,当作「晏昼」。我在上古代汉语课的时候,已经不止一次发现学生把繁体的「晝」误作「画」的。这很正常,对于不熟悉繁体字的人们而言,「晝」和「畫」的差异真不容易分辨。当然这不是伍先生的错,而是整理者的错。「晏昼」就是「下午」。「俾」,则当作「畀」。不过,当年甚至今天,还是有许多人「俾」、「畀」不辨的。其次,谣2有两个词语需要特别解释一下。一是「挢」,音「矫」,《说文》:「举手也。」这里是「举手擦」的意思。一是「褛阴」,女子额上垂下的刘海儿。其馀如「咗(了)」、「闹(骂)」等都是先前的贴子里所出现过的。不必赘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