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8-8-22 15:01:35
|
顯示全部樓層
历史上该淘汰的东西还是得淘汰的. 中国语言拉丁化从利马窦到现在, 经历了不少方案. 不断的改革说明, 不合理的东西是很多的. 不尽合理的东西, 难以真正生存.
传播媒体的技术也在日新月异. 在二十世纪初期, 掌握了一套原始的印刷器材, 就对一方的文盲民众造成了扫盲的影响. 但是对印刷器材的掌握, 在当时是高度集中的, 中国人也是大部分文盲的.
二十世纪初大部分出于左翼政治需要而进行的中国语言拉丁化工程, 是失败的. 但是, 这些工程在今天最丰硕的成果, 就是现"汉语拼音"方案权威地位的确立.
问题是, 别的方言, 怎样去反馈, 或得益于"汉语拼音"方案的成功? 到底是遵循汉语拼音的具体符号, 去模仿别大方言, 克隆出"汉语拼音方言版", 还是更灵活地消化汉语拼音成功的经验, 真真正正地, 系统化套用使汉语拼音得以成功的语言功能? 首先就要看有没有必要这么做. 如果是为了教游客在长沙市能用方言问路, 就大可不必动这个工. 如果是为了把粤语, 闽南语, 吴语现代化, 使他们具有一套功能上能与汉语拼音瑰美的, 能成为这些族群语言文化生活一部分的拼音, 则有必要了.
现在这个状况已经根本改变. 我们进入了网络时代. 知识广为传播, 电脑工具深入个人生活. 社会上百分之九十有中小学学历. 二十世纪初期能够对大批人口产生彻底影响的印刷品, 今天的书本消费者只是微微过目而已. 一种方案能否真正成功, 取决于其在电脑时代全天候的媒体使用.
基于汉语拼音设计的广东话注音工具, 毕竟走不出它从属于汉语拼音的地位. 也不能为广东话担当汉语拼音能为普通话担当的所有功能. 一种拼音, 当有从属性和局限性(就如 JYUTPING, 功能十分有限)的话, 就抑制了方言的系统性现代化.
打工仔学应急粤语以便南下的时代毕竟渐远. 将来的时代, 必须满足广东话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国际语言的需要. 广东话的拼音工具, 从属于"汉语拼音"的时代, 也将渐远. 新时代, 将要求一种成为广东话语言生活一部分的, 能为多媒体所运用的系统拼音.
[ 本帖最後由 penkyamp 於 2008-8-22 15:2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