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711|回復: 3

[比較研究] 粵語與日語韓語相似性產生的趣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2-24 14:26: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粵語中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的發音和用字。而現代普通話緣自清代女真入關後形成的「官話」,因而失去了對古漢語的發音和用字習慣的繼承。如果沒有粵語這樣的方言,古漢語的很多東西就要失傳了。最明顯的現代普通話遺失了而粵語保留著的一個發音就是所謂的「入音」。這一點,在古詩詞的格律平仄上的影響最大。很多古詩如果不用粵語讀,不能明白它為什麼是押韻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首「風吹草低見牛羊」)。而平仄之道,據我一位精擅詩詞的朋友告訴我,懂粵語和四川話的人最能天生掌握什麼字是什麼平仄,因為這兩種方言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古漢語的音調。

  另外,以我對日語的瞭解,我也知道日語中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發音和用字。因此粵語和日語在這一方面有不少共通之處,可以作為語言學中的一大研究課題。

  可以想見,中國其他地區的方言,應該也有類似於粵語的作用。據我所知,溫州話的一些語法與粵語就是相同的。如粵語說「你走先」而不說「你先走」的語法次序,溫州話是與粵語同而與普通話異的,由此可推想古漢語的語序很可能是粵語或溫州話的次序,而不是普通話的次序。

  比較粵語和日語乃至韓語中的漢字的音讀法,可以獲取大量關於古漢語的發音與用字的珍貴資訊。

  先說發音。粵語與日語有好些辭彙的發音是很想似,甚至是完全一樣的。例如,「字」的發音,粵語與日語不但完全一樣,連音調也一絲不差,都是「ji」,發低沉的音。

  又如,曾經有日本朋友請我教他說粵語,當我教到「國家」這個詞時,他興奮得跳起來,直嚷:「這跟日語一樣啊!」其實是有點不同的。粵語中的「國家」的發音是「gogga」(按:這裏「o」的發音是英語中「boss」裏的「o」的音。這裏的字母發音基本上是按照英語國際音標的發音慣例,不是按照拼音的發音慣例。後面沒有特別提到的,都是這樣。另外,兩個聲母重疊時表示「促音」,這是採用日語的羅馬表記法的習慣。「促音」似乎也是現代普通話遺失了、而仍然保留在粵語和日語中的發音,是一個短促地停頓一下的音),而日語中的「國家」一詞的發音是「kokka」。即日語裏是爆破音,粵語裏是非爆破音。但日語的爆破音跟英語中的爆破音很不一樣,其爆破的力度微乎其微,幾乎等於沒有爆破一樣,所以那日本朋友聽起來就覺得粵語的發音與日語的一樣。(正因為日語中的爆破音很弱,所以日本人學英語遇到爆破音時都很難把音發准。像「downtown」這個詞,十個日本人九個都發成「downdown」)

  後來我又發現,原來韓語中也有類似的情況。我是不懂韓語的,但結交了不少韓國朋友,因此對韓語的情況大致有些瞭解。我在日本的時候,有一次上日語綜合課,不知怎麼就說起當時有很多北朝鮮的人通過逃到中國而流亡到南韓。談話中用到一個日語辭彙「亡命」,是日語中用得比較少的辭彙,因此一個日語水準不夠高的韓國女同學就沒聽懂這個詞的意義,面上露出茫然不解的神色。她身邊一個韓國男同學日語水準比較高,懂得這個詞,就低聲地用韓語提醒她。他聲音雖然低,但我就坐在旁邊,聽到了他用韓語說「亡命」這個詞,不由得當時就驚奇得叫出來:「這發音不就跟粵語一樣嗎?」粵語中「亡命」的發音是「mong meng」(按:這裏的「e」發的是英語中「e」的音,不是發拼音中「e」的音),韓語的發音與此非常相似。反而日語中的發音是「bo- me-」(按:「-」表示發長音),與粵語的大不相同。

  事後我又以此事請教另一個韓國朋友,她說「亡命」這個辭彙在韓語中是漢字辭彙,是從古中國傳入的辭彙,因此發音與粵語相似也不奇怪。但日語的發音為什麼又不同呢?原因可能有二。其一,是日本人在使用這個詞時改變了它的發音,就像現在普通話中這個詞的發音與粵語也大不相同了。其二,也可能是日本和韓國分別從中國「進口」這個詞的時間不同,而這個詞在不同的時間裏,即使是在中國,也已經有了不同的發音。

  這後一個原因是大有可能的。因為即使是在日語中,相同的漢字也有不同的音讀法,顯示出這些字在不同的時期反復從中國再次「進口」,因而打上了不同時代的古漢語的不同發音的烙印。最典型的例子是「子」這個漢字。在「椅子」這個辭彙中,「子」的發音是「si」;但在「帽子」這個辭彙中,「子」的發音是「shi」。我曾經看過一篇語言學的文章討論這個問題,好像是因為這兩個辭彙一個是在唐朝的時候「進口」到日本,另一個是在宋朝的時候「進口」到日本,因此同一個「子」字在不同的辭彙中發音不同,反映的是這個字在唐朝時的中國和宋朝時的中國的發音是不同的。

  粵語中保留了大量古漢語的用字,關於這一點,最廣為人知的大概就是表示判斷句的「是」,粵語用的是「系」。以「系」表示「是」,即使是在今天的古書中也可以大量地遇見。有趣的是,日語最廣為人知的辭彙「哈依」(相當於英語中的「yes」,發「hai」的音),其意思也正是「是」,不過不用在判斷句中,而是用在回答一般疑問句時表示肯定。

  這裏有個真實的故事。我到日本之前,日本那邊的機構給我訂了機票,旅行社打了個越洋電話來給我,讓我確認出發的時間。那個女職員一開始時用英語跟我交談,我就不斷地用粵語中的「系!系!」來回應,表示我聽明白她說的話。結果她以為我在跟她說日語,忽然就改用日語來跟我說話,把我嚇了一跳。因為我那時的日語水準還不到能夠在電話裏與日本人交流的地步,於是馬上改口說「yes」,引導她改回用英語。

  除此之外,粵語用「行」表示「走」(如「行路」表示「走路」),用「走」表示「跑」(如「走佬」表示「潛逃」),用「食」表示「吃」(如「食飯」表示「吃飯」),用「除」表示「脫」(如「除衣服」表示「脫衣服」),用「落」表示「下」(如「落雨」表示「下雨」)等等,都是典型的保留了古漢語用法的例子。

  日語中也有大量這類的動詞,用字與粵語一樣,而與現代漢語不同。如「行」表示「走」、「走」表示「跑」、「食」表示「吃」等。

  另外,聚居在廣東北部的客家人,其來源是古代的中原地區(現在的河南),是由於逃避戰亂而遷徙到廣東而定居下來。所謂「客家」其實就是「客人」的意思,是當時的廣東土著對他們的稱呼。因此,客家話其實與粵語不是同一種方言,但它比粵語保留了更古老的漢語用法。如前面舉到的例子中,粵語以「落雨」表示「下雨」,而在客家話中卻是以「落水」表示「下雨」的。不但動詞是古漢語,連名詞用的也是古漢語。(越古老語言,其分化程度就越低,辭彙量越不豐富,往往用同一個字眼表示大量不同的事物。因此,很顯然「水」是比「雨」更古老的字眼,用「落水」來表示「下雨」,比用「落雨」表示「下雨」應該是更古老的用法。)

發表於 2007-12-28 01:29:1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余OK 於 2007-12-24 14:26 發表   粵語中的「國家」的發音是「gogga」(

 

余ok都會寫啲咁離譜嘅嘢?

發表於 2007-12-28 08:36:11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明顯係轉載返嚟嘅。
發表於 2008-4-8 12:1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唔錯,不過國家個國字應該讀gwok,gok 係懶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21 18:53 , Processed in 0.51903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