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釋
1 簡單而言,「城市」代表了先進的現代文明生活,帶來許多發展的機會,但其「摩登」也同時帶來許多生活的副產物,如人與人的疏離、空間的壓迫感等。至於「鄉村」除了其本義之外,還有「本土」的意思,永遠盛載美好的家園想像及身分的認同感。有關城鄉對比的內容詳見Raymond Williams,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2 Ackbar Abbas, "Introduction: Culture in a Space of Disappear-ance" and "The New Hong Kong Cinema and The Deja Disparu", in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7), chaps. 1-2.
3;4 石琪:〈《香港有個荷李活》〉,《明報》,2002年3月30日,「影視版」。
5 見荷瑪訪問陳果一文:〈香港何來有個荷里活?〉,《電影雙周刊》(香港),第600期(2002年4月11日),頁40-42。
6 陳果在一次訪問中曾說:「寫《荷里活》的劇本時就發覺是關於fantasy的:男對女的fantasy,女方又對外面世界心存幻想。雖然大陸雛妓騙財的故事是由報紙上獲得,是『實淨』的,但故事再發展就有很多『不實淨』的東西。」見張偉雄訪問:〈專訪陳果談肥說性〉,《第廿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影訊 1》,2002年3月27日。
7 本來應用「她」代表香港,但為了配合電影以大磡村內一眾男相所代表的香港,所以才用男性「他」,同時亦有助下文論及其被「閹割」後的自處。
8 「昔日雄風」是指香港80年代發達卓越的轉口貿易,有「亞洲四小龍」的美譽。
9 Ackbar Abbas, "Introduction: The Last Emporium: Verse and Cultural Space", in City at the End of Time(《形象香港》)(Hong Kong: Twilight Books Co.; Departmen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2), 3-19.
10 同註5,頁41。
11 周蕾:〈視覺性、現代性以及原初的激情〉,載周蕾著,孫紹誼譯:《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頁76。
鄭瑞琴 曾任香港教育學院語文教育中心語文導師,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博士研究生。
轉載:《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二○○二年十月號 總第 7 期 2002年10月3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