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大说 温瑞安专栏 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旬到九十年代中期,华文出版界(尤其在台湾)推出了多位学者、评论家对武侠传统、武侠文化的探讨和专论,大抵内容是围绕着“侠是什么?”“什么是侠?”从而精研、分析、探源、考据、引申、援例、解构、重建乃至涵盖定义;然后作出了定论:什么才是真正侠的文化;什么人才是大侠;什么行为才算符合古代的侠行;什么才真的是武侠作品……甚至作出结论,归纳出什么才是武侠文学,其它的只是糟粕;什么作品才是承接了传统侠文化精神,把其它方式的尝试视为另类甚至不入流的“反叛行为”。 这种论析不乏精见,有不少是博士论文级数、大师风范的经典文章。可是,问题是,这对武侠创作风气没有好处。坦白说,主题先行,或理论教条引导创作的这类风气,一味对真诚认真的创作加以羁绊,禁制,而非予以因势利导,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新世代,根本就是行不通的,甚至新世代的创作人也完全不放在眼里。你可以夸夸而谈,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深奥精辟,例举三千年文化,五千年文明,三百年经典,五十载作品,但就是没办法从此朔造出另一位武侠大宗师、新一代领导群伦的大侠来。就算有,交得出人品,也交不出作品来;交得出作品,也够不上极品,当真有超凡脱俗、卓尔不群的极品,恐怕他们自己也不承认写的是武侠作品。恰恰在那武侠理论凌驾于武侠创作的十五至二十年里,武侠创作正是百家争鸣之期已到荼蘼,高潮刚过,大师凋零,好的武侠创作人因勇于尝试,早给理论家打得抬不起头来做人,而作品也正好因而欠缺了发表园地,或缺少关注,宁可变成“身兼力行”的街头演武者(直接说:就是流氓)也休想当个纸上烟云的大侠了。 光是理论没有用。真正的艺术大师,不管音乐、绘画、雕刻、文章,到底不受既定理论所约束,最后却由他们作品的成功发展为另一套艺术理论来。近年来武侠文坛又雨后春笋,各试刀锋,笔者还是宁愿看到武侠文坛百花齐放,甚至杂草丛生也无不可,何况,百草之中也有不少是珍贵草药,对痼疾有起死回生之能。坦白说,个中也有不少作品,一味强求标新立异,形同梦呓,不知所谓,连一向尚新好创的笔者也不敢苟同。但有突破之志,总比闷死的好;持创新之心,总比因袭者强。 宁为不通,不作庸庸。没办法,写文如做人,宁冒剑锋,不为不公。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dd/dsb/B07/200709240274.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