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我们遇到了在广州土生土长的李伯,他今年已经70多岁了。这一天,他和爱人带着4岁的小外孙,特地坐车从东山赶过来,在博物馆看了一个多小时。
“我带孩子来这里,就是想让他对我们生活的城市,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让他也了解广州以前是怎么样的,增长知识。”李伯微笑着说道。他活泼的小外孙,此刻正在他的身边,好奇地看着展柜里的各种陈列品,不时问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李伯告诉我们,和很多老一辈的广州人一样,他从小便知道镇海楼。二十世纪40年代时,他在这座山山脚下的二中读中学,有时下课或放学了,大家便跑到这里来玩。那时的五层楼,虽然那块“镇海楼”的匾额仍在,但没有专人打理,屋梁、门窗都十分残旧。
那时,从镇海楼上眺望广州城,到处是战火燃烧过的痕迹,简直可以用“满目疮痍”来形容,但和现在满眼高楼的情况不一样的是,那时仍然可以看到珠江宽阔的江面,还有珠江南岸大片的农田。
“这几十年来,社会发展得很迅速,日新月异。没退休前,我的工作很忙,所以算起来,也已经有十多年没来这里了。但重上五层楼,看这里所展出的老物品,我还是深有感触。像这种黄包车,我记得小时候就曾坐过。”他指着墙边展出的一部广州旧时的人力拉车说道。
“还有,你看那熨斗。以前要在里面放上炭才能用,那个有孔的可以透气。我记得小时候家里还用过这样的熨斗,在衣服上洒点水,然后把衣服烫得笔挺。此外,在这里,我还可以看到很多小时候在书上读过、但从没见过的东西。例如那个元代铜壶滴漏计时器,以前中学物理书里讲到过,但一直没机会见到,今天总算如愿以偿。”李伯笑呵呵地说道。
纵然岁月变迁,在他的心目中,镇海楼藏着他过去生活的记忆,是他心中难以割舍的情结。
来源:广州日报 撰文:梁 婵 摄影:王维宣 黄澄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