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在粵語中表近指代詞“這”,而“唔”則表否定詞“不”,百度貼吧轉本會說法,指二字為古百越語殘留,但其實此二字非百越語之留,有人把之與壯侗語比較,甚言由其傳入,然此確否?本人最近終於敢言,此二字均非越也,卻借字也。
先談“呢”,其實該字本字應為“爾”。爾,《漢典-康熙字典》作“兒氏切”、“忍氏切”,兩字今天粵語聲母皆同為y(粵拼作j),然而兒、爾、忍的聲母本皆非y,而是n,其實我們可以考據一下另一保留古漢語較深的日語,“忍者”,日語作ninja,如果用粵拼,nin作“忍”,另考吳語,二作ni(上海話),而該字在粵語中也作聲母y,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忍、兒本作聲母n,而非今天的y,那麼爾的本音就可以得出為ni,聲調為變調所致。
而無獨有偶,“爾”本身就有“此”,或者“近”的意思,正好是“呢”的本字,而粵語經過發展如裂化發展出nei音,又因懶音得li/lei,恰逢“爾”等字又聲母脫落或變作y,導致兩音漸遠。
“唔”,本字為“無”,由“無”字韻母脫落而來,該情況吳語也有,粵語也有,而粵語特別在脫落的多是u韻,而無本音為mu,mou為其裂化而來,而“無”本身就有“不”的意思,所以本字為“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