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6|回復: 9

[掌故傳聞] 乞巧:金风玉露一相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8-31 06:30:29 | 顯示全部樓層

七夕過咗好耐囉喎~,重有點解七姐,佢寫七娘嘅?

盧總轉埋晒啲過期嘢,重要一篇分幾帖嚟寫,好有呃發帖量嫌疑喎~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7:20:26 | 顯示全部樓層

呃你个头!

大人做嘢当然系有理由,有道理咖啦!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1: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珠村乞巧  古典浪漫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的凄美爱情故事,触动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承载着这个美丽神话的“乞巧节”,也是如此浪漫美丽:每年七月初七,女子备具乞巧物品,向七姐诚心祈祷,希望赐予心灵手巧和坚贞不渝的爱情。

 七月初七前夕,走进珠村,走近乞巧女,依然可以感受到那份中国式的古典浪漫情怀,它源自远古神话,历久而弥新……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3:25 | 顯示全部樓層

巧手“摆七娘”

 乞巧节,广州人又称之为“七姐诞”、“摆七娘”、“拜七娘”,在我国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在岭南民间,这个习俗一度非常盛行。“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这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对岭南乞巧节盛况的描述。珠村也不例外。珠村流行一句口头禅:“男人扒龙舟,女人摆七娘”。而“摆七娘”,是女人一年中最隆重的庆典。

 这是乞巧节前的一天,我们来到了“以良潘公祠”,这里是其中一台“七娘”摆放的地方。已经中午时分了,偌大的祠堂里,仍然人来人往,一派忙碌的景象。这里的人,主要是妇女,大部分在四五十岁以上,有的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婆婆。

 祠堂的大厅里,已拼接了一张约三四米宽的方形桌,桌上铺着红布,上面排列着上百件乞巧工艺品:有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别致的亭台楼阁、栩栩如生的七夕公仔、活灵活现的动物,琳琅满目。摆放在前面的,是一个做工精细、金碧辉煌的“珠村牌坊”。

 这些工艺品,大多用谷粒、豆子、芝麻等普通物品制作或装饰做成。你看,那绽放的白色花儿,是用米粒砌成,小小的一朵花,大约需要两三百粒,但粒粒分明,井然有序。桌上最前面的那三支长约80厘米的香,主体用米粒进行点缀,米粒之间首尾相连,四粒米组成一个菱形,每支香的中间写着一个字,连起来便是“拜、天、仙”。那红彤彤的、让人垂涎欲滴的荔枝,枝和叶都是真的,挂在上面的果实,却是用红毛线织出来的……

 正当我为这些精致的工艺品惊叹不已时,一位老婆婆停下手中的活,笑眯眯地向我们介绍,一台“七娘”,工艺品虽很多,但摆放时还是分若干个主题区域:自前向后,分别是茶酒瓜果祭品区、牌坊醒狮区、宫室仕女区、鹊桥相会区等,两边是自由创作区。“我们上一年过完节后,八月就开始穿珠花,着手准备今年的‘七娘’了。一台‘七娘’,‘鹊桥相会’是一定要有的,没有的话也就不是‘摆七娘’了。”她笑着说。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4:39 | 顯示全部樓層

乞巧和验巧

  珠村昔日有“摆小七娘”和“摆大七娘”之分。“摆小七娘”多由单家或联户举行,形式较为简单。有条件的大户人家,在自己家里做“七娘”,晚上请来村里的姑娘和“八音锣鼓”演奏。“摆大七娘”则到大祠堂里去,一般要隔几年才举行一次。

  潘阿姨是土生土长的珠村人。她年少时曾经住珠村的“妹仔屋”。所谓“妹仔屋”,也叫姑娘屋,是几户人家的待嫁女孩,为方便起居饮食而一起居住的地方。她回忆,“妹仔屋”的少女们每年都会设坛“摆七娘”。所谓“水果觐七姐’,以前,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水果。我们七八个女孩,在过节前就准备好杨桃、香蕉、龙眼等,为迎仙、拜仙做准备。”潘阿姨说。

  七月初六夜,天空明净深邃,繁星点点,如黑色天鹅绒上缀着的一颗颗迷人珍珠。广袤的大地,笼罩在清冷的星光中,一片静谧。少女们换上最漂亮的衣服,在天井摆一张桌子,把各种乞巧品依次排列好。将近12时,她们点燃“拜仙禾”、“拜仙菜”中间的油灯、香烛,双手持香,依次走到供桌前,对着浩瀚的星空,默许心中的愿望,诚心祈祷,并行跪拜之礼。拜完仙后,在袅袅青烟中,她们焚烧纸扎的“七娘盆”和“仙女衣”等,并聊天、玩乐,守夜至天明,以示诚心。

  为了验证是否“得巧”,潘阿姨说,她们夜里会比赛穿针,就是双手各执丝线和针,眼睛不能看,如果谁穿得快而准,就证明“得巧”,有诚心,否则就是“输巧”。

  除此之外,她们还会玩各种卜巧游戏。投花草就是其中的一种。她们在桌上放一碗水,院子里有很多植物,她们各摘一片叶子,投在碗里,借着朦胧的月光,看投在碗底的影像什么图案,互相嬉笑一番。同样,每年七夕,她们一定会从山里采一种叫“山牡丹”的花回来,把它们投进一盆水中进行观察……

  “那天晚上,我们还会一起看星星。那满天的星星呀,又多又亮。村里的老人会指给我们看,跟我们讲哪个地方是‘河’,哪个地方是‘树’和‘鱼’,哪个是牛郎和织女。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河里的一对‘鸳鸯’,那眼睛特别亮,眨巴眨巴的,我觉得比看戏还要好。”潘阿姨笑吟吟地说。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6:02 | 顯示全部樓層

盛典极铺张

 建国前,若遇上好年景,珠村就会“摆大七娘”。这是全村的大事,由村中父老召集开会,确定步骤。除了女子自发组织“七娘会”,村里还成立专门的“拜七夕会”,负责筹备工作,包括组织“摆巧”,最重要的是七夕夜拜七娘的庆典仪式。

 潘文治的父亲潘名江,是清末举人。他曾作《珠村七夕吟》,详细描述了清末民初珠村乞巧节的盛况。“珠村大祠堂,要摆大七娘。小女勤乞巧,男儿换靓装”,在中国传统社会,祠堂一向是女人的禁地,然而乞巧节却例外,女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在大宗祠举办自己的节日,男人也换上“靓装”参与进来。

 “登堂行大礼,盛典极铺张”,拜七娘的仪式非常隆重,参加者有主祭、陪祭、司仪、乞巧玉女等,其他村民可以在场外观看。整个庆典大约分鸣奏礼乐、司仪致乞巧祝辞、主祭焚香叩首迎仙、玉女拜仙并对影穿针等几个步骤。仪式结束以后,村民便可以排队进去参观,对乞巧工艺品进行逐一品评,“津津言典故,混沌至玄黄”。但是人太多了,往往只能匆匆浏览,人们返家后念念不忘,于是“梦魂犹忆起,织女会牛郎”。

 二十世纪早期以来,乞巧节开始在全国慢慢衰落,珠村也难以避免这个趋势。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入侵珠村,“摆七娘”的活动基本全部停止。后来虽一度恢复,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个习俗又归于沉寂。直到世纪之交,珠村人在重“摆大七娘”之外,根据《珠村七夕吟》和其他史籍的相关记载,恢复拜七娘的盛大庆典仪式。这一沉淀中国人浪漫情思的节庆,又重回人们的视线。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7:41 | 顯示全部樓層

独特风俗延续至今  乞巧婆婆七夕情

七夕公仔是“摆七娘”的重头戏。以良潘公祠的“七娘”,无论是风姿绰约、古典优雅的古代四大美人,还是潇洒飘逸、形神兼备的八仙,抑或在鹊桥上深情偎依的牛郎织女,无不惟妙惟肖,别出心裁。

在祠堂里,我们见到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婆婆,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她的头发。她,就是这些七夕公仔的设计者和制作者之一:陈宝好。此刻,她正戴着一副眼镜,坐在凳子上摆弄着一个公仔,专致而耐心地为它“量体裁衣”,旁边的桌上,放着针线、剪刀等工具。

陈婆婆今年已经70多岁,17岁时从肇庆嫁到珠村。8年前,正是在她和其他三个乞巧婆婆的带领下,恢复珠村“摆七娘”的习俗。因此,她又被称为珠村乞巧“四大元老”之一。

“当时我们在一起聊天,都说到儿女长大了,没什么其他东西可做了,不如像以前一样,摆个七娘玩一下。后来每年都做,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陈婆婆和蔼而慈祥,笑呵呵地对我们说。

陈婆婆说,她做七夕公仔,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希望摆出的这些公仔,可以让年轻人多了解些过去的英雄故事,虽然他们可能不太喜欢,但这毕竟是流传下来的东西。

为了做这些七夕公仔,陈婆婆费尽了心思。几个月前,她们就到一德路、高第街等地方去买珠片、布等材料。买回来后,根据所想到主题和公仔本身的样子,悉心进行设计。有的公仔发型不合适,她就得给它“剃光头”,然后拿黑毛线编成辫子,重新粘上去,最后给它们戴上珠花、小发簪等头饰。“做这些公仔,我真的是日想夜想。乞巧工艺品年年新,我今年做的公仔跟去年的不会重复。”陈婆婆说。 

陈婆婆从所住的地方,步行到祠堂要十多分钟。然而,离七夕越来越近了,为了抓紧时间,她早上7时多来到这里后,中午就在这里吃腐乳青菜送饭,直到下午6时才离开。天气炎热,猛烈的太阳从天井照进祠堂,为了凉快,陈婆婆就光着脚,在祠堂里走来走去,忙活一天。

这么辛苦,不觉得累么?陈婆婆却乐在其中:“我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跟伯娘过乞巧节了。当然,那时要做的东西比现在简单得多。而且,那时过乞巧节,一般是未嫁的‘妹仔’做工艺品,老人家只在旁边指点一下。现在‘后生女’都比较忙了,我们这些老人家就只好多做一些了。”她依然微笑着,露出孩子般纯真的笑容。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9:00 | 顯示全部樓層

独特的“拜猫”习俗

古老的珠村,除乞巧节外,自古还流传很多习俗,如拜社、挂灯等等,而这当中,以“拜猫”最为独特,它是珠村除了清明、端午扒龙舟、乞巧节外,最隆重的集体性活动。

“我国民间,自古有对各种动物的崇拜,但将猫奉若神灵,并专设一个诞日专门祭拜的却不多。”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储冬爱向我们介绍道。她曾花了近两年时间,对珠村的民俗实地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首次发现了这个独特的风俗,并在她的博士论文里作了详细描述。

她介绍,每年正月十六,是珠村人“拜猫”的日子。村民们说,这一天是“猫老爷”的诞辰。“猫神”平时被安放在村北的北帝庙里,据说是一个村神,自开村开始,就与北帝为伴,从未分开。正月十五的晚上,北帝庙的老婆婆,就把“猫神”请到院子里,放在一张四方形案桌上,供人祭拜。“猫神”的体形较一般的猫大,蹲坐着,通体红褐色,双目圆瞪,目光如炬。

“拜猫”活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拜猫”和“拜小人”,其中,“拜小人”也称“打小人”。

“拜猫”所用的供品一般有生豆腐、鸡蛋、茶叶米(茶叶和大米掺和在一起)、酒、水果等。生活中的猫并不吃这种东西,但这种做法自古如此,村民们也不去深究这是什么原因。村民把祭品呈列完毕,便上香、燃烛、敬酒、敬茶,烧“拜猫纸”,最后,还要向天空抛洒茶叶米,至此,“拜猫”的主要程序完成。

储冬爱说,“拜猫”是希望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拜小人”则是希望“小人口舌远赐他方”,以求和睦。村民通过“拜猫”,来制止小人作恶,达到祈福的目的。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49:36 | 顯示全部樓層
为什么珠村会形成“拜猫”风俗?

 储冬爱介绍,村民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猫即是虎,“拜猫”就是“祭白虎”;二是拜玄坛,是赵公明元帅的诞辰。她倾向于第一种看法:“这可能是一种替代了的虎崇拜。珠村潘、钟两大族群,都是南宋时期从中原陆续迁徙而来,这个习俗中体现的虎崇拜意识,也许是受到了中原故土文化的影响,带有浓厚的中原历史记忆。‘拜猫’的根本目的,是企求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一种不指涉具体人事的‘祛恶’。北帝庙的香火和独特的‘拜猫’,不仅仅是珠村人的习俗,而且是一种身份的表征。”

 樓主| 發表於 2007-8-31 02:53:24 | 顯示全部樓層

 

来 源:广州日报    作者:梁 婵    摄影:王维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3 18:17 , Processed in 0.0647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