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珠村还只是一片蛮荒之野。战国时期,这里称为“扬越”。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南海郡,郡治设在番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珠村所在的区域属番禺县鹿步司。
2005年,在距离珠村东北一公里的吉山村,考古人员发现有东汉、晋代的古墓群。他们推测,珠村的形成历史也许会更早,可以上溯至东汉时期。
而据村民口耳相传,南宋初年钟姓迁入珠村时,已经有古姓的人在此居住。然而,这些古姓人的后代,已经不知所终。如今,珠村以潘、钟两大姓氏为主,大约在南宋迁入。潘、钟两姓,都由中原南迁而来,他们的先祖,曾是中原望族。珠村第一大姓潘氏,以“荥阳”为堂号,据其族谱记载,他们本姓姬,是周文王的儿子毕公的后代。毕公的儿子被封于潘,其后,子孙以地名为姓,将姓“姬”改姓“潘”。
到西晋时,荥阳郡中牟潘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潘岳,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擅长诗赋,是一代文学家。现在,珠村潘氏宗祠大门两边的对联是“鱼化三珠水,霞明一县花”,“一县花”,歌颂的就是潘岳当年的事迹。原来,潘岳任河阳县令时,遍种桃李,遇上诉讼,便先让双方去协同浇花,待他们怒气平息后,才开始审案。由于他廉明公正,被人们称为青天,时有“河阳一县花”的美名。
南宋末年,潘氏的一支,从韶关南雄迁居至广州番禺化龙细墟镇。珠村一世祖潘宗胪,曾任广西桂林府灵山县丞,“因避海寇,携幼隐名始居鹿步都”,潘姓开始定居在珠村。
珠村钟氏,则以“颍川”为堂号,是秦末汉初钟接的后代。钟接是黄帝的第59世孙,秦末楚将钟离昧的儿子,祖籍河南颍川长葛。长葛钟氏在魏晋时期,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出过许多名人,被称为“邑中望族”。北宋初,北宋防御使钟轼率军南下,并留守广州,成为南迁的始祖。钟轼的子孙迁居到现在的珠村。
珠村一直流传着潘、钟两姓本是姻亲的说法。原来,钟姓南迁始祖钟轼娶了当时的相国、宋代名将潘美的女儿为妻,而潘美,正是珠村潘氏的祖先。
珠村在明清时期,曾被称为“朱紫”。有人认为,这是根据“珠子”的谐音而改的雅名,也有人认为这是取“朱衣耀映,紫气辉腾”之意,寄予珠村人获得功名、追求祥瑞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