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漢字正音,有些人認為廣東話有音無字。查實,此為孤陋寡聞而已。廣東話本屬中原音,如果我們翻閱一下《康熙字典》,當知很多廣東話有音也有字。現代有個別學者、出版社編彙出版有關廣東話的字、音書籍。我得廣閱各籍,認為七十年前付梓,由孔仲南太史公編彙的《廣東俗語考》甚佳,值得向求正音之讀者推薦。
有所謂「食在廣州」,廣東話中有關飲食的字、音,時下往往多見錯別字。以粥、飯為例,煮粥米少水多為「稀」;米多水少為「竭(音傑)」,「稀」字鮮會讀錯用錯,但時下有些人不知有「竭」字,便以普通話的「稠(音籌)」字代替,將竭粥(傑竹)讀成稠粥(籌竹),可真變成了北話南用。此外,煮飯水多接近糊狀,時下寫為「爛飯」,查正字應為「糷(米字旁加一個蘭字)」讀音亦為「爛」。另外,飯水多但不至於「糷」,則為「米索(米字旁加一個索字;音削)」。
時下常見食肆中寫的「窩蛋」正字為「滒蛋」;「滾水」正字應為「涫水」。而清水煮熟則誤寫為「白」;正字應為「白煠」。煲湯的「煲」只為俗字;正字為「缹」。「煎(音罩)」為正字,今多誤書「煎炸」。炒肉以豆粉生抽拌調,粵人稱為「打(音憲)」,「」為正字,今多誤書為「芡」。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一尊還酹江月」一語,「酹」音賴;拜神時將酒奠於地稱酹。粵人吃有味粥喜加胡椒粉,其動作正字為「糝(音審)胡椒粉」,但常見以「沈」作「糝」,實為常見之謬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