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2|回復: 1

[八卦時聞籮] 馬傑偉﹕靜觀中國時尚大潮 (明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7-17 08:37: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明報專訊】作者為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 站立在北京 商貿心臟地帶的「時尚大廈」,是「時尚傳媒集團」的總部。時尚集團出版十多本潮流生活雜誌,包括跨國版權合作的《時尚》(Cosmopolitan)、《時尚先生》(Esquire)、《時尚芭莎》(Bazaar)、《時尚旅遊》(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華夏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時尚健康》(Men's Health)、《男人裝》(FHM)等。 這座倡導先進生活方式的「文化工廠」,所生產的是感性、身分、符號、品味、色彩與生活。中國創意經濟有沒有一套獨特的生產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下,位處北京都會中心的時尚集團,怎樣借用跨國資源並落實於中國本土? 全球化與本土化的大辯論,十多年來仍是學術界關注的課題。對港人而言,了解國內冒升的城市文化,對比香港的城市發展軌?,把思考坐標擴大到國內國外的城市網絡,更是港人文化定位與身分認同的重要參照。 今年暑假,承蒙時尚集團吳泓與劉江兩位總裁的允許,我與博士生張武宜在時尚大廈開展為期數月的參與觀察。考察仍在進行,現討論一下初步觀察。 全球化導致本土文化式微? 從全球文化互動的角度思考,時尚集團引進歐美生活方式並將之本土化,整個軌?是饒有意義的曲折過程。思想界早年流行的觀點是﹕全球化導致本土文化的式微甚至破壞。這種文化霸權全球同質化的警告,於今看來,顯得粗枝大葉並與具體發展有不少落差。 近年流行的觀點則是知識界耳熟能詳的全球本土混雜論(Glocalization)。全球化的浪潮落實於本土,往往混和地方特式與民間智慧,案例見於麥當勞 、肯得基等品牌在不同國家注入地道風味,亦見於流行音樂如Hip-hop以方言吟唱的混合策略。但這種混雜之談,往往只能提供零碎的案例以說明全球化並非同質化。初步分析「時尚集團」的出版模式後,我對全球化問題有了新的理解。不錯,歐美文化以其歷史上「先發制人」的優勢輸出全球,然而,當這股浪潮與冒升中國的龐大人口相遇,其中的作用與反作用所引發的市場能量,足以激動另一波混雜而澎湃的大潮,而這股歐美與中國本土撞擊出來的城市消費文化,不能單以「國際化」、「混雜化」、「全球化」、「本土化」等概念去捕捉與理解。中國城市消費文化的獨特性在於它不單是全球化下受壓的客體,它更是反過來醞釀巨大時尚浪潮的主體。讓我以時尚集團與國內時尚文化形成的例子加以說明。 1993年《時尚》雜誌出版,定價10元,雙月刊,以「男女雙封面倒翻」的形式,介紹潮流生活消費。封面清一色是外國明星,內容當然有本國人物,文化參照是西方主導。歐美生活雜誌統稱Lifestyle Magazine,亦有分眾興趣的專門消費雜誌。而中國今天已成普及語的「時尚」雜誌,並沒有英美類別的直接對應。在中國,「時尚」的內容,很難以潮流、中產、優皮等說法概括。倒不如說,是時尚集團的領軍與主編,在實踐中混合中西而累積出來的一種話語創造。亦由於集團的出版強勢,時尚快速地成為一種普及的統稱。「時尚」在中國流行語中,或有虛惘飄忽之處,不同人各取所需地投射美好生活的慾望,但總體上是社會急促變遷的文化反映。 集團總裁吳泓在《時尚》創刊號的主編寄語中寫道﹕ 「隨?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觀念的更新,人們愈來愈注重生活的質量、時尚的感覺……時尚不是追波逐流的時髦,不是淺層次意義上的標新立異;時尚是一種文化,一種品位,是富有深刻精神內涵的社會現象。」 這段文字,寫於中國時尚大潮初現的1993年,顯示了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但隱隱然有別於西方消費主導的潮流文化。中國人文的餘韻仍然混和於時尚論述之中,「精神內涵」的關注尤為顯眼。 97年《時尚》分出新刊《時尚.先生》,並於99年與《Esquire》版權合作。時尚集團的老臣子、《高級灰》的作者殷智賢憶述當年合作所帶來的改變﹕那年頭她是《時尚先生》的主編,到美國 跟Esquire的團隊分享經驗,希望使中外兩刊風格保持一致。美版總監批評《時尚先生》的美食照片,讀者看了提不起食慾。這只是交流一例,說明了美國出版業對情緒、感性、視覺符號的細緻要求。殷智賢在交流後開始注意情緒概念。說到底,符號產品就是創意經濟的「本行」。情緒與感觀的輕重取捨,是分辨創意工業優劣的重心。殷智賢說﹕ 「當我99年從美國回來和那個攝影師去談,『你拍的東西沒有食慾!』到這個攝影師拍的東西終於令人想吃了,這中間過了三年。過了三年啊!」 她自謙地說她還在追補學習,但在我看來,版權合作的初期,已有技術交流,並把符號生產的概念,轉移到國內《時尚先生》的運作之中。這並非cut & paste的拼貼抄襲,而是全球/本土互動中,在概念、觸覺與技術等層面的文化轉移。中國是走?急促的步伐去學習歐美符號經濟的技術。到了多年後的今天,時尚集團內的創意工人,或多或少都自覺是個風格與情調的玩家。 《時尚先生》多年來都是以外國明星主導封面風格。然而,近年一個重大轉變是,從05年開始,國內人物全方位登上《時尚先生》封面。主催這個改變的是現任主編王鋒。他說﹕ 「我覺得封面就像一個人的臉。一個人的面目,是這個人整體氣質的體現,但是你要把你的臉換做另一張臉,把這麼重要的一個位子,讓給一個和我們沒有什麼關係的國外明星,我覺得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於是他大膽改變這種他認為是「丟臉」、「屈辱」的做法,大量引用華人作封面人物。市場的智慧是,外國明星作封面是銷路的保證。王鋒選用國內人物,自知有市場風險。他說開始時的主要考慮是出於一種對人文氣質的關懷。用本國人物,十年前二十年前可能不行,但這幾年,梁朝偉 、徐克 、李彥宏、姚明 等時尚先生登場,市場上承受得起,肯定本土化的聲音就多了。 國內人物 全方位登上封面 本年6月號《時尚先生》的封面人物是黃永玉。在這本重要的男士雜誌,忽然踏上台一個中國老頭,也許在外版Esquire看來是危險破格的選擇。王鋒最初是作了市場損失的心理準備,但他十分堅定地尋求突破﹕ 「究竟在中國什麼是時尚先生?他不認為年輕的漂亮的、穿得好的就是。黃永玉這種活成老精怪的男人代表了這個時代先進的思想、先進的生產力,所以雜誌封面亦做了他。」 我問,不擔心外版有意見嗎?他說,中國市場夠大,雜誌在市場上成功,外版Esquire也沒什麼可說。就算他們說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王鋒似乎也不在乎。 時尚集團旗下其他雜誌,有不同形態的國際/本土互動,篇幅所限未能細論。就單以《時尚先生》為例,這些小插曲在說明,雜誌借用跨國版權合作的力量,更易爭取國際產品的廣告收益,亦共享了某些跨國文化資源;但全球化過程並沒有把本土性格全面霸佔,面對中國城市的巨大潛力,以及中國創意階層對國人精神面目與文化個性的發掘與追尋,我們正目睹一種獨特的時尚文化在形成。 國內城市大街小巷,充斥浮躁的時尚消費,這故然有?一股粗淺虛榮的瘴氣;不少中國新貴,仍有追逐外國潮流的羊群心理。某些炫耀式消費所引起的社會不衡令人憂心。但在短短十數年間,中國城市生活方式已到了這麼一個臨界點,在模仿與仰慕洋貨的躁動之外,正開始一個消化吸納的過程;而這過程的幅度與深度,遠遠超過當今思想界所提出的全球混合本土的觀點。時尚集團近年初現的「外展/內化」過程,不是麥當勞漢堡 飽在北京加一團米飯的本土小動作,而是借用全球化的資源,慢慢激蕩中國本身的時尚新潮。 模仿與仰慕洋貨之外 開始消化吸納的過程 因研究之便,我花心思看了一些北京時尚出版物,漸漸發覺《時尚先生》與我所認識的消費文化稍有不同。在其中一期的卷首語,王鋒說他旅行外國多了,也不外如是,反而中國的山嶺、長河、城鎮,卻能引起他的共鳴。他寫道﹕ 「這些地方浸染了祖輩父輩的骨血,有被唐詩宋詞描繪過的風景,生活?我們熱愛過的姑娘和小伙兒……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隨?年歲的增長,我愈來愈懂我和這方土地的牽連……」 在一本生活消費雜誌,有這段重視本土情懷的文字,是頗令我意外的。我依稀記起少年時在鄉間聽過這首被用作愛國宣傳的溫婉的民謠,「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把這種浪漫化的鄉土記憶,混合在《時尚先生》強烈的視覺消費中去,委實給我親切又奇特的閱讀經驗。或許這種特殊的文化情懷,正是目下中國時尚大潮很不一樣的觀景。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7-17 0:38:42編輯過]
發表於 2007-7-23 03:46:21 | 顯示全部樓層

呢度係用嚟傾計,睇吓啲閒情嘢。

咁長嘅文章,好少人會有心情睇晒。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18 14:13 , Processed in 0.0601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