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有,呢個「南粵先賢館」完全係廣東一手炮製,廣西籍嘅歷史名人一個都冇,冇咗廣西,南粵就剩低一半!
喺古代,廣西同廣東一樣,寂寂無聞,人才黯淡,之但係步入近代以嚟,尤其係喺太平天國革命嘅年代,廣西嘅軍政人才輩出,熠熠生輝!
--------------------------------------------------------------------------------------------------------------
瓦氏夫人(1498~1557) 明代抗倭英雄。原名岑花。歸州(今靖西)知州岑章之女。嫁田州府(治今田陽)土官岑猛,改姓瓦。曾代其孫統理州政。嘉靖三十三年(1555)倭寇侵擾東南沿海,自請領兵出征,被任命為女官參將總兵,率田州、南丹、東蘭、歸順等地俍兵6800多人,於次年春到達浙江沿海抗擊倭 寇,屢敗敵人,功績卓著,人稱「石柱將軍」。因功獲獎錢幣,加封二品夫人。
袁崇煥(1548-1630) 明末軍事家,抵抗後金英雄。字自如,又字元素。藤縣人。祖籍廣東東莞,出生于平南。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授福建邵武知縣。喜歡研究兵法,常向退伍老卒瞭解東北邊塞情況。天啟二年(1622)入京朝覲,升任兵部主事。單騎赴山海關考察關內外形勢,自請守遼抗金,擢山東按察司僉事、山海關監軍。組織修築甯遠(今遼寧興城)等地城堡,招練兵馬。天啟四年再遷山東布政司右參政。督率軍民修繕邊鎮,開疆拓土。天啟五年十月,抵制遼東經略高第之命,拒絕將軍隊撤譯關內,率部留守寧遠。升山東按察使。次年挫敗努爾哈赤所率後金勁旅,獲甯遠大捷。改任右僉都禦史、遼東巡撫兼兵部侍郎,收復高第所棄關外故土。天啟七年苦戰寧遠、錦州,擊退皇態極所率後金大連。因受宦官魏忠賢黨徒誣陷,辭官歸。崇禎元年(1628)起任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軍務。次年斬殺皮島守將毛文龍。不久後金軍避開寧遠、山海關,繞道龍井關入長城,直趨北京。崇煥率軍入京拒敵,崇禎帝誤中皇太極反間計,以為袁勾結後金,引敵脅和被逮下詔獄。崇禎三年八月以謀逆罪磔死。清初設館修《明史》時,冤情方大白。
蕭朝貴(?~1852) 太平天國領導核心成員。本姓蔣,過繼蕭姓。武宣人。家境貧寒。在紫荊山加入拜上帝會。1848年馮雲山入獄,蕭托天兄下凡,穩定了軍心,後得洪秀全認可。參與策劃金田起義,並同掌起義領導權。1852年3月被封為右弼又正軍師,領前軍主將,衝鋒在 前。攻入永安城(今蒙山縣城)後,被封為西王、八千歲。率軍北上途中攻打長沙城時中彈身 亡。?
李秀成(1823~1864) 太平天國後期主將。藤縣人。出身貧寒。1851年全家參加太平 軍。建都天京後任右後四軍帥。1856年破江南大營立奇功。翌年與陳玉成配合又大破清軍。後升地官正丞相,封合天侯。石達開離京出走後任副掌率,同陳玉成統領全軍。與陳玉成發動三河戰役,殲滅李續賓部。1960年與洪仁玕擊潰江南大營,二解京圍。又揮師東進,攻佔浙江大片土 地,建立蘇福省,發展經濟。三次進攻上海,屢敗外國侵略軍。1861 年與陳玉成攻武漢以解安慶之圍未果。1862年天京告急,奉命回援,攻雨花臺曾國荃部未能得手。後入守天京。1964年7月天京陷落後保護幼主沖出重 圍,至方山被奸人所擒,解至曾國荃軍營。在獄中寫下6萬字的《李秀成自述》。旋被殺。
?
楊秀清(1823~1856) 太平天國統帥。桂平人。在紫荊山加入拜上帝會。1848年馮雲山入獄後,楊偽託天父傳言,穩定了軍心,得到洪秀全承認。策劃金田起義,1851年3月被封為正軍師。指揮軍隊作戰,取得節節勝利。攻佔永安城(今蒙山縣 城)後封東王。建都天京後坐鎮中軍,分兵北伐、西征,破清軍江南、江北大營。因居功自傲,獨斷專橫,又逼洪秀全封他為萬歲,被洪下詔殺害於東王府中,家人及部屬2萬餘也同時遇難。
韋昌輝(1826~1856) 太平天國領導核心成員。一說壯族。原名志正。桂平人。出身地主家庭。屢試不中,納捐監生,掛登仕郎匾。值馮雲山在紫荊山成立拜上帝會,毅然投奔,捐助全部家產,秘密製造武器,籌備糧餉,執行金田團營和起義計 劃。1852年被封為後護又副軍 師,領右軍主將。永安(今蒙 山)封王時被封為北王、六千 歲。太平軍轉戰廣西和北上途中屢立戰功。定都天京後,其位置僅次於東王楊秀清,主管軍事,並協助東王管理朝政,但與東王不和。1856年8月督師湖北時,奉洪秀全密旨,於9月1日領兵回京,殺害楊秀清及其家人、部屬2萬多,引起公憤。11月被洪秀全處死。?
陳玉成(1837~1862) 太平天國後期主將。原名丕成。藤縣人。出身貧寒。14歲參加金田起義,編入童子軍。1854年率500壯士破武昌東門,被天王越級提為右十三檢點。奉命用兵湖北,連戰皆捷。再破廬州,解蕪湖之圍,升冬官正丞相。1856年隨秦日綱援鎮江,大敗清軍。後回師天京,參加破江南大營。天京內訌後升又正掌率、前軍主 將,封成天豫。1858年與李秀成配合破江北大營。旋取得三河大捷。次年督師安徽,擒巡撫李孟群,敗勝保,被封為英王。1860年與李秀成聯合攻武昌,未果,改救安慶。安慶陷落後退守廬 州,廬州失,再退壽州(今安徽壽縣),被苗沛霖出賣;6月就義于河南延津。?
石達開(1831~1863) 太平天國領導核心成員。貴縣 (今貴港)人。出身地主家庭。因土客鬥爭尖銳而加入拜上帝 會,組織4000余人赴金田團營。後參加金田起義,任左軍主將。永安(今蒙山)封王時被封為翼王、五千歲。定都天京後,奉命赴安慶誅妖安民。1855年收復武昌。次年率軍與秦日綱攻破江南大營。1856年天京內訌後帶兵回京,險遭韋昌輝殺害。後因洪秀全猜忌,遂於1857年5月出走安徽,複率皖、贛精銳之師20萬人單獨行動,轉輾於皖、贛、湘 間,1859年退回廣西。因長期流動作戰,勝少敗多,部眾已十不存二。1860年納陳開余部數萬 人,經湘、鄂入川。同治二年 (1863)年5月在四川大渡河邊紫打地(今安順場附近)失敗。6月自投清營,捨命以保存部 隊,未可,被解往成都殺害。
馮子材(1818~1903) 晚清抗法名將。字千南,號萃 亭。欽州人。家境貧寒,出身行伍。早年參加農民起義,後轉投清 軍,由副將升至廣西提督。先後鎮壓苗民起義和會黨武裝,三次出關追剿農民軍。1883年請准開缺回籍。中法戰爭爆發後起用,成立萃軍18營,開赴鎮南關(今友誼關)前線。1885年3月在關前隘殲滅法軍千餘人,又乘勝出關追擊。中法戰爭後先後任欽廉邊防督辦和雲、貴提督,加兵部尚書銜,賞太子少保。1903 年廣西會黨起義,受命會辦廣西軍務,率領萃軍開赴南寧。 9 月18日病死軍中。著有《征南輯略》、《軍牘集要》二書。
劉永福(1837~1917) 清末黑旗軍首領,抗法、抗日名 將。字淵亭,稱劉二。出身農 家。曾參加天地會起義。1865年在靖西創立天地會,後轉入越南保勝(老開)據地自立。同治十二年(1873)應越南政府邀請率部抗法,陣斬敵將安鄴,取得羅城大捷。後又在紙橋一役擊斃法將李威利,大獲全勝。先後被越任為三宣副提督職,授一等男。中法戰爭時受清政府收編,授記名提督銜,參加抗法。光緒十一年(1885)年秋率部回國,任廣東南澳鎮總兵。甲午戰起,調任台南總兵,幫辦臺灣軍務。1895年清朝割臺灣給日本後,被推為臺灣軍民抗日首領,率黑旗軍聯合臺灣義軍同日軍作戰,歷時5個月,大小百余戰,斃傷敵3.2萬人。同年10月,因彈盡無援而退回大陸。1902年署石碣鎮總 兵。辛亥革命後加入同盟會,出任廣東民團總長。袁世凱執政後回家隱居。?
陸榮廷(1859-1928) 舊桂系首領。原名亞宋,字斡卿。武鳴人。壯族。遊勇出身。1894年受清朝招撫,編為分健字前營。因鎮壓會黨賣力,歷任管帶、督帶、分統、統領。1907年報稱驅逐革命軍,克復鎮南關(今友誼關),升左江鎮總兵。1911年授廣西提督。辛亥革命時,廣西獨立,被舉為副都督;提出「桂人治桂」口號,玩弄兩面手法, 當上廣西都督。又分化瓦解中國同盟會,鎮壓革命分子,起用舊官僚,建立起舊桂系對廣西的統治。二次革命時投靠袁世凱,鎮壓柳州討袁活動,支持龍濟光攻粵,被袁授予寧武將軍、耀武上將軍銜。護國戰爭前,因同袁世凱的矛盾激化,密謀討袁。1916年3月15日宣佈廣西獨立,出兵湖南、廣東。參加組織兩廣護國軍務院,任撫軍,迫使袁世凱取消帝制。旋任廣東都督、兩廣巡閱使,桂系勢力擴張到廣東。護法運動開始,歡迎孫中山南下廣州,並出兵湖南抗擊北軍南侵。1920年駐閩粵軍和廣東民軍將桂系驅逐出粵境。翌年孫中山命粵、滇、贛各軍入桂討陸,桂系土崩瓦解,遂棄巢逃遁。1923年乘粵軍撤退,卷土重回廣西,次年被沈鴻英圍困在桂林3個月,後逃離廣西,通電下野,避居上海。1928年11月卒于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