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650|回復: 3

[轉帖]黃耀明:自由,對我來說很重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6-13 20:50: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黃耀明:自由,對我來說很重要


記者:採訪/歐嘉麗 攝影/謝至德

   黃耀明,歌手、音樂創作人及監製。一九八五至九○年與劉以達組成音樂團體「達明一派」。九一年推出首張個人大碟,歷年代表專輯有《光天化日》、《我的廿一世紀》,歌曲有〈春光乍洩〉、〈每日一禁果〉等, 九九年與多位音樂人合組製作公司「人山人海」。曾獲第四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最佳製作人」及「9+2音樂先鋒榜2006頒獎禮」中國廣播改革二十週年歌手榮譽大獎等。

   一九九五至九七年之間,不管是香港或是世界流行樂壇,在市場或創意上都是一個高潮階段。諷刺的是,當時在香港你完全可以拿別人的作品再創作,這種作品也可以做得很好玩,甚至讓聽歌的人,以為這是你原創的作品。 
  回歸後十年,無論是世界的,還是香港的流行樂壇,都好像給人一種「夕陽工業」的感覺。更諷刺的是,在香港流行樂變成夕陽工業的二○○○年,我們開創了「人山人海」錄音室。如今應該繁忙的錄音室,現在卻沒有工作,反而用來做訪問,你便可以想像香港目前音樂創作的夕陽化情況了。不過這是一個環境的客觀條件,主觀來說,音樂是我愛做的又是唯一做得好的事情,無論如何,我會繼續做。


  全球音樂夕陽化

  唱片業夕陽化這回事是全球性的,我想香港回歸不會影響美國唱片工業,政治氣候也不會令流行音樂成為夕陽工業。唱片業的不景氣,主要是因為盜版和不合法下載導致的。無疑地,九七回歸以前的香港音樂界是比較好玩,在社會變遷和衝擊下,啟發了音樂人的創作靈感。尤其在回歸當日凌晨的時候,我們感覺事情很戲劇化,心裡感到特別奇怪。那時期的社會現象和內心衝擊,很容易成為本地音樂人作品的內容,我那時候作品的歌詞,也著重表達社會變遷對自己的衝擊。 
  但這十年之間,縱然香港遇上股市下跌、SARS恐慌、二十三條、普選等,卻沒有比九七衝擊和八九民運更大的事情。隨時閒流逝,回歸的戲劇化時刻過去了,社會變得平靜,一切比我們想像得更平淡。香港音樂創作的內容,自然也減少了表達社會的衝擊。 
  不過我不覺得現在我的音樂不關心社會、沒有講社會事情,我的《命舞》就是關注社會現象和某些人宿命的作品。或許回歸以後,我們成長了,看的事情相對地多,然後會保持距離、平靜地看事情,不像從前一樣容易對事情有即時反應,慢慢地,我希望這會發展成為一種智慧。以我自己來說,我覺得自己以前是一個怎樣的人,就怎樣寫歌曲。現在你有別於以前,如果你刻意書寫從前的東西,是迎合別人對你的期望才創作,反而不美。現在我會用現在的方法、現在的心情和思想方法回應我周圍的事情。


音樂已不需文以載道 

  實質上,我覺得中國音樂發展到現在,還滯留在閱讀歌詞的階段,這可不是一種進步的現象。這種只注重歌詞創作的音樂,唯一一種可以說是大有進步的東西,是那幾個為香港歌曲譜寫歌詞的人的文字功夫。可是香港歌壇這種只是由幾個人來支撐的局勢,是不健康的,而流行音樂其實也不應該只有歌詞部分。八○、九○年代初期,香港的音樂就是這樣只有文字進步,音樂卻無法進步。 
  現在音樂的大環境雖然不好,但香港的音樂力量卻多了,回歸十年之間也出現了獨立製作的作品,如Pancakes的音樂,我雖然不愛聽,你也可以說她的音樂低能,但是香港樂壇從來沒有人像她一樣搞音樂;做音樂,已經不需要文以載道,也不需要只在幾個文字當中找尋意義,一個少女的心事,就簡單地像Pancakes那樣表達出來,這便是一種進步。香港目前的流行音樂,的確比過往更具包容性。其實香港人比許多地方的人自由,從前香港是殖民地,現在變成中國的地方,也沒有多大的變化,我們能夠接觸很多資訊,可以知道很多世界上的事情,然後大家開始知道音樂不只是對位歌詞。 
  這樣說,好像我在攻擊音樂創作的歌詞部分,但事實上我比很多創作人都注重歌詞,某程度上,我的歌曲裡甚至有最好的歌詞。我這樣說只想提倡一樣東西:我們可以嘗試多聽和多注重音樂本身的質量。回歸以後,一切淡然,在不需要只以文字表達內心衝擊的情況下,我對於音樂的本質更感興趣。從前我注重以歌詞實驗音樂風格,同時表達音樂;現在我則更專注音樂本身的創作。我會在乎吉他音質裡還有什麼音樂,那是電子合成樂器,還是二胡、低音提琴呢?



聲音也可以是一種顛覆

 有一次我到內地演出,準備唱一首古老情歌〈忘不了的你〉,誰知道主辦人禁止我唱這歌曲,原來他認為我們把音樂扭曲、音質破爛化的編曲部分不好,不合他們一般好音質的標準,他說:「我們這裡不能放這些東西。」那時候我發現,有一天我們在音樂上越界的可能不是文字,而是聲音!有趣的是,他不是不讓我唱歌詞敏感的〈天問〉,而是不容許我演出有破爛感的音樂。原來不一定要唱〈天問〉才是顛覆,你聲音的出現也可以是一種顛覆,吉他彈得爛一點都是顛覆!
我從來不擔心回歸前後大家關心的身分問題,不管你是不是中國人,基本上,我只對人有興趣。但自由這回事,對我來說卻很重要。就像從來沒有人把我當作主流歌手,也沒有多少人以為我是另類歌手;我從來都不倫不類,不屬於那也不屬於這,很自由。
香港回歸十年的今天,我們確實還有相當的自由權。這我不是要維護香港:我曾希望這世界沒有審查制度,現在至少我在香港演出不需要被審查。如果香港到了不能唱〈天問〉的時候,我會驚恐,可是人一定要樂觀地往前看,希望不用五十年,連中國大陸都可以唱這首歌。而那種「你不讓我在北京唱〈天問〉,我就不來演出」的態度,只是一種消極行為。其實我不同於別人的歌唱法,如鄧麗君的歌聲,已經是一種自由。

 

街頭說法.香港直擊
採訪/丘德真.陳琡分.江家華

01 Ryan,男,20多歲,業務。 大概兩個月會買一張唱片。王菀之的《守望》應算是近年來香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了。講到近年最大的轉變,我覺得主要是多了一些由歌手自己創作的作品。
02 Arie Lleeyee Ching,女,22歲,Assistant。 我想最能代表香港的歌手,非許冠傑莫屬;不過最有代表性的還是舊作〈半斤八兩〉。現在的香港音樂很「雜亂」,幾乎每天都有新人出現,但唱功又不如理想。可能是因為九七後,特區政府做得不好,教育變差,年輕人前路茫茫,於是大家都想當歌手吧?
03 Alex Isang,男,19歲,學生。 我一個月起碼會買一張唱片。王菲的〈一人分飾兩角〉,絕對是香港音樂的代表作。近年來多了不少創作歌手,而且歌手獨立製片也比以前普遍。雖然整個唱片業產量下降,但因為資源集中於少數唱片,粗製濫造的情況也較為少見了。
04 Cord Fu,女,25歲,設計師。 我好幾年沒有買唱片了。這十年來,情歌的數量減少了,我開始不了解年輕人的口味。例如,過去張學友那個年代,那些歌詞題材不乏驚天動地的情感表達,總是愛到死去活來。但是現在,我都搞不懂那些年輕人在唱什麼。
05 Coco,女,14歲,學生。 我每個月都會買一張唱片,雖然我看不懂中文,但我還是會聽廣東話,當然也聽廣東歌,其中最喜歡關智斌。和過去比起來,現在更多快歌,歌手也變多了,真棒!
06 Winky,女,23歲,Assistant。 我兩、三個月會買一張唱片。我非常懷念梅艷芳,在她之後還沒有其他人可以取代其地位。這十年來最大的轉變,是來自台灣的作品愈來愈受歡迎。另外,創作人也比以前多了。
07 Jessica,女,23歲,Assistant。 大概兩、三個月買一張唱片吧。何韻詩的《天使藍》,應是近十年來最值得推薦的佳作。現在的樂壇,創作人變多了,比較題材多樣,更多不同風格,也不乏具有獨特性的作品。
08 Joe,男,23歲,髮型設計師。 我覺得黃貫中的《黑白》絕對是近年來香港最具代表性作品。說到音樂環境,由於專門為KTV而創作的簡單易唱歌曲「K歌」橫行,而且政府對獨立音樂的支持,只做表面,所以這十年來,流行音樂依然過度泛濫。
09 Hill,男,18歲,髮型設計師。 我沒有定期買唱片的習慣,不過,我很期待有朝一日能看到「反K歌」勢力興起。現在網路發達,大家都只愛下載,是「反K歌」的機會。不過,政府對獨立音樂的支持既後知後覺,又流於表面功夫,這十年來音樂環境並沒有好轉。

[轉帖]黃耀明:自由,對我來說很重要

[轉帖]黃耀明:自由,對我來說很重要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6-13 13:01:17編輯過]
發表於 2007-6-20 08:14:15 | 顯示全部樓層
當年達明一派獨特嘅、不同於主流嘅歌曲,令人留低好深印象,代表咗嗰個時代一眾青年嘅聲音,有耳目一新之感。尤其係一曲《石頭記》,堪稱經典之中嘅經典。
發表於 2007-7-8 20:50:49 | 顯示全部樓層

明哥好野,好就好在把聲夠靚!

聲夠靚就經已殺曬啦!!

好歌配靚聲,正!!!

發表於 2007-7-16 03:49:14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佢冇追求自由嘅沖動,就唔會有創作嘅激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05:04 , Processed in 0.0726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