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806|回復: 0

[掌故傳聞] 市“两会”代表呼吁保护市级文物太和 “孖祠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5-31 05:33: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广州市“两会”召开前夕,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市侨办及区人大有关领导,在区侨办侨联负责人的陪同下,先后到太和镇南村对广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周氏大宗祠(俗称“孖祠堂”)进行实地考察,并就“孖祠堂”的修缮问题向该村负责人及当地村民征询意见。

    据了解,“孖祠堂”始建于600多年前,建筑面积是陈家祠的两倍多,坐东朝西,由两座同村同姓但不同房的祠堂并排在一起的组成,南边仕龙祖祠堂在110年前曾经重建,北面一座逐禄祖祠堂在90多年前重修过一次。有关专家表示,同姓不同房的祠堂一般分开设立,像这样两房祠堂靠在一起并且结构基本相同的情况确实罕见。整座祠堂因气势堂皇、建筑风格独特、雕镂造工精细,于2002年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两会代表及有关领导对“孖祠堂”的气势和工艺大为赞赏,但对祠堂出现墙体裂缝,雕刻失修、剥落等情况深为虑。 

    当地村民说,他们是宋代大词人、著名的《爱莲说》作者周敦颐的后裔。800年前,周敦颐的第九代子孙从湖南迁到这里,创建了南村,至今已经繁衍到31代。除了南村, “孖祠堂”周边的南岭、园夏、夏良、永兴等村的大部分村民都是周氏后裔,而旅居美加、欧洲、东南亚、中南美洲和港澳地区的乡亲则有13000多人。“孖祠堂”是海外乡亲的根,他们看得比祖屋还重要,每年都有不少海外周氏后裔到这里来寻根问祖或拜祭。缺乏修缮的“孖祠堂”引起了周氏海内外乡亲的关注,前几年曾进行过几次小修小补。被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后,很多人都愿意出钱支持修缮,但却无权维修。南村负责人周锦波说,整座祠堂的修缮费用可能过千万,海内外乡亲可能筹措几百万,缺口仍然很大。

    市政协委员及有关专家表示,“孖祠堂”的修缮是一庞大的工程,必须有一个系统而又详细的计划,然后分步实施。市人大代表及区人大有关负责人指出, “孖祠堂”的修缮不能再拖了,并打算向即将召开的市人大会议提出议案,呼吁有关部门尽快制定“孖祠堂”修缮方案。

市人大代表及区人大有关负责人视察参观“孖祠堂”

区人大副主任刘思成在了解祠堂的墙体

代表们在实地视察祠堂

祠堂虽然失修,其雄姿仍在

精美的雕刻

栩栩如生的木雕

政协委员在探讨祠堂的维修问题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9:03 , Processed in 0.0668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