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88|回復: 33

[掌故傳聞] 臺山古今五百年 I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29 17:44: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 開闢史曆五千年
?? 臺山,是偉大祖國南方一個縣市。她山川靈秀,氣候宜人,土地肥沃,資源豐富;更有勤勞、勇敢、智慧、堅毅的人民。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在中原文化的哺育下,在這塊土地上開拓、創造,生生不息,使原來荒蕪之地,成為人眾物阜,文化發達,人材鼎盛之鄉。
追溯臺山人祖先的由來,過去人們常從“胡妃之禍”的宋朝咸淳年間談起,說是從南雄珠璣巷南遷而來。實際上,這僅僅是臺山人祖先的一部分。臺山的開闢史可以追溯到更遙遠的年代。
? 1957年4月,廣東省文物工作隊到臺山普查,在廣海、赤溪、小江等地發現石鑿、石斧、石網墜等文物。
1957年4月16日廣東省文物普查工作隊在廣海鹹家村南面的南海北岸沙丘新崩水口(土名山崩口)發現17片夾砂粗陶片,石石奔1件、石網墜1件。
4月17日上午,在咸家村東南角南海轉彎處岸上的毛髻山崗土名龜山坑,發現石石奔2件。
? 赤溪城北郊豬仔逕北碉樓山,發現石網墜1件,夾砂粗陶片5件。
? 赤溪城南郊拔園,發現方格紋陶片1件。
? 5月2日,在深井小江圩東長山頭,發現有肩石石奔1件、穿孔裝飾陶器1件、石網墜8件。
? 4月22日,在台城貓山東南山崗下,發現石鑿1件、石石方1件。
在廣海大坑奇坑村對面山南部,發現兩面穿孔的石器1件、方格紋陶片1件。
? 1982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廣海甫草山塘村南面沙灘高地,發現沙丘遺址。該遺址距地表25釐米至70釐米,分佈約100平方米。經考古專家鑒定是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層,距今已五千多年。
? 根據《簡明廣東史》分析,“從一兩米厚堆積的貝丘遺址看來,當時已經出現了定居聚落,這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又一進步,表明人們可以選擇適宜的地方住下來和擴大集體居住地。”“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以漁獵經濟為主的部落,主要分佈於狹義的珠江三角洲的貝丘、沙丘和部分崗丘臺地遺址之中,……這個時期的遺址,年代距今約五六千年。”
“當時磨光石器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以適應生產日益發展的需要。主要種類有矩形和雙肩形的石斧、石石奔,還有鑿、鋤和鏟。”作為生活用具的陶器無論種類和數量,都已大大增多。
? 在臺山境內發現的沙丘遺址和文物,絕大多數分佈在濱海的地方。《簡明廣東史》認為,“從各地發現的遺跡和遺物看,當時珠江三角洲的部落居民,以漁獵、捕撈經濟為主,崗丘臺地遺址或已兼營農業,並且已出現了定居聚落,但沿海一帶……的沙丘遺址,則多屬半定居或流動性棲息的遺跡”。
? 由此可見,遠在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臺山地區已經有人類活動。他們棲息於山崗、海邊、河岸,以石石奔、石鑿、石網墜等為生產工具,以夾砂粗陶器為生活用具和裝飾物,在這個濱海地區繁衍生息。他們是臺山人的老祖宗。考古的新發現,將臺山的開闢史推前到五六千年前。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4-29 9:45:42編輯過]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5:17 | 顯示全部樓層

2????????? 建置沿革的隸變
? 臺山縣舊名“新寧縣”,建置於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二月。建縣前全境均屬新會縣。
?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接著進軍嶺南,到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南盡北戶”;5年後,始置桂林、象、南海3個郡。這是嶺南歷史上第一次劃分行政區。今廣東省境大部分屬南海郡;今臺山境亦屬南海郡。
? 漢代,嶺南劃分為南海、蒼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儋耳、珠崖等9個郡。西漢後期,分合浦以北為廣州,合浦以南為交州。廣州統轄南海、蒼梧、郁林等郡,今臺山境屬南海郡四會縣。
? 宋、晉、齊、梁、陳朝,今臺山境屬新會郡盆允縣。隋朝為南海郡新會縣。
? 唐代,唐太宗即位後,將全國分為10道,嶺南道是其中之一,懿宗鹹通三年(862年),嶺南道劃分為嶺東道與嶺西道,東道治廣州。元代分設廣東道和海北海南道。今臺山境屬嶺東道新會縣、廣東道新會縣。
? 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廣東成為13行省之一;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改行省為承宣佈政使司,今臺山境屬廣州府新會縣。
? 弘治十二年(1499年),奏准劃出新會縣德行都、文章都、平康都、矬峒都、海宴都、潮居都、瀧水都7都立新寧縣,並以德行都之上坑?為縣署建置。《簡明廣東史》記,“終明之世,廣東設10府1直隸州,統轄7州75縣”,新寧縣是75縣之一,屬廣州府。
? 清朝的地方行政機關分省、道、府、縣四級,省下為道,道下為府(全省設10府),府下為縣(包括州)。全省共7州、80縣。新寧縣為80縣之一,屬廣州府。
? 清咸豐五年(1855年),由於地主階級挑起土人與客家人的械鬥持續12年。同治六年(1867年)實行土客分治,將客家人聚居的赤溪、田頭等地劃出,成立赤溪廳,直屬廣州府;民國元年,改為赤溪縣。
? 民國三年(1914年),因為湖南、廣西等省皆有縣名“新寧”,為避免混淆,新寧縣改名臺山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臺山、赤溪兩縣同屬粵中專區。1953年4月3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行文,赤溪撤縣為區,併入臺山縣。1952年5月至1956年2月,臺山縣隸屬粵西專員公署;1956年3月至1959年1月隸屬佛山專員公署;1959年2月至1961年4月,隸屬江門專員公署,後因江門專員公署撤銷,1961年4月至1963年6月屬肇慶專員公署;1963年6月15日廣東省委決定臺山縣從肇慶地區劃歸佛山地區; 1963年7月至1983年5月屬佛山專員公署。1983年5月5日改市管縣體制,成立江門市,臺山為江門市管轄的7縣(新會、臺山、開平、恩平、鶴山、陽江、陽春)之一,不久,陽江、陽春劃出自成陽江市,又成為江門市管轄的5縣之一。
? 1992年4月17日,國家民政部民行批[1992]41號發文《關於廣東省成立臺山市的批復》文稱:“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臺山縣,設立臺山市(縣級),由省直轄。以原臺山縣的行政區域,為臺山市的行政區域。”臺山是廣東省僅次於順德縣的第二個撤縣設市。同年5月28日臺山市正式掛牌成立。廣東省人民政府行文,臺山市由江門市代管。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6:21 | 顯示全部樓層
3 人口繁衍成大縣
  臺山市總面積3213.2平方公里,包括上川、下川、漭洲、大襟等大小島嶼95個,島岸線長355.93公里;海岸線長293.3公里。
臺山自建縣以後,疆土長期沒有變動。新中國成立後的1949年10月,劃出新昌、荻海兩埠及其郊區,與開平縣長沙埠合併成三埠鎮,直屬當時設在三埠的粵中專員公署領導;至1952年6月,三埠鎮劃歸開平縣作為縣城。1955年,北陡西南端的允泊鄉劃給陽江縣。
?? 如今,臺山市下轄28鎮:台城鎮、附城鎮、公益鎮、大江鎮、水步鎮、三八鎮、白沙鎮、四九鎮、沖蔞鎮、鬥山鎮、都斛鎮、田頭鎮、赤溪鎮、三合鎮、端芬鎮、廣海鎮、南灣鎮、沙欄鎮、海宴鎮、海僑鎮、汶村鎮、橫山鎮、深井鎮、那扶鎮、北陡鎮、隆文鎮、上川鎮、下川鎮。全市共4628條自然村。
  據明代嘉靖二十四年編纂的《新寧縣誌》記,建縣之初,管轄二鄉、七都,都下設裏,全縣共分60裏,有203條村莊。鄉二:一曰常德,二曰壽寧。都七:一曰得行,居縣治之四畔;二曰文章,居縣之東北;三曰平康,居縣之西北;四曰矬峒;五曰海晏,居縣之西南,屬常德鄉;六曰潮居,居縣之東南;七曰瀧水,居縣之西南,屬壽寧鄉。得行都分14裏,領甲(行政區域中的主要村莊)有岡頭苦草、平安、獨岡、灑沖、良田、沖雲、潮境、上?,共86條村。文章都分10裏,領甲有石崇、羅塘、紙山、良含,共有33條村。平康都1裏,領甲有儒林,共有9條村。矬峒都分14裏,領甲有鹽廓、那塘、塘底、上澤、那銀、端芬、沖旁、古隆、都斛、新古、南石、塘尾,共有30條村。海晏都分18裏,領甲有場廓、沙頭、那馬、夏春、那雍、文村、沙鋪、博榮、大擔、懷寧,共有30條村。潮居都分2裏,領甲淡水,有浮石、橫江、曹沖等11條村。瀧水都1裏,領甲沖滂,有雙門、沙欄等4條村。有13個圩市,分別是在縣城西門外的歸化坊圩;得行都平安裏的腹嶺圩、良田甲的馬頭岡圩、沖雲甲的張村圩、潮境甲的潮境圩、良田甲的岡尾圩、岡頭苦草甲的崩塘圩;矬峒都上澤柵的上澤圩、塘尾柵的塘尾圩;平康都儒林甲的寶國寺圩;海晏都那雍柵的太和圩、文村柵的沙欄圩;文章都石崇甲的渡頭圩。這些,是建縣後最早記載的行政區域。
  清代道光十九年的《新寧縣誌》記,全縣共分二鄉、六都,67裏,490條村。原來瀧水都的村莊已歸屬矬峒、海晏都。因而有上三都、下三都之稱,上三都為德行、文章、平康都,下三都為矬峒、海宴、潮居都。德行都16裏,有岑邊堡、纏禾田、矮崗、香頭村、溫邊、乾沙堡、倉下、東坑、北坑、白水堡、水南堡、筋竹坑、歧背、藍逕、玉懷堡、馮村、表岡、大橋、瓦窯岡、稔坪、竹洛、竹湖、福場、黃龍岡、新圍、泥湧、?美堡、湧寨、沖蔞、白岡、西坑、大塘、沙田、鳥石岡、余慶、塘下、南村、官兜、修齊、洛堡、雙門堡、洞口堡、黃沙坑、那西堡、獨岡堡、?湧堡、旺北堡、橫?、水南、上澤、水渴、張逕、船頭石、鳳池堡、新安村、大步頭堡、蘆湧堡、複隆堡、六合、沖雲堡、沖泮堡、黃村、大塘堡、鎖衡村、淡村堡、鄒村堡、朱洞堡、橫山頭、羅洞堡、嶺背堡、潮境堡、船步堡、嵐口、馬洞堡、南?、龍津、?湧村堡、飯蘿岡、南坪、永年村、琴村、園田、白石、大安、沙步、大亨村、纏坑、松仔?、水仔口、塘田、張邊、山塘、南坑、永安、花樹坪、錦被?、士基村、網地、東邊龍、許村、喜村、升平、宅安、上坪、下坪、黃屋村、高嶺、老鴉步、蛋家塘、塔腳、桂水、泡步、流?、湯湖、鳥石、東瓜沖、官步、西江湧、牛欄、留真洞、羅岡、平岡、旺村、羊欄、萬寧、上逕頭、潮洞、橫沙、深水橋、塘口、中心、水寨、田心、江頭、青山、茶園、西村、龔邊、護坑、掃管?、上?、山格、羊耳坑、大?、龍灣、劉邊、虎山、中坑、井邊、佛坳、京口嶺、黃沙坑、村嘴、橋頭、五桂堂、羅沖、塘沖、潮陽、李邊、官坑、橫湖、蟾蜍口、那旺、木龍灣、岡美、黎洞、上陳、石蓮塘、南坪、橫江塘、挨象、交椅堂、大?、橫水、相望石、坡頭、三杈松、雙逕、上岡等179條村。;文章都13裏,有上湧、麥巷、新村堡、大巷、岡背、灣邊、沙湧、東頭、鐵湧、金溪寺、田淳、良邊、張邊、山前、陳邊堡、鳳邊、曹岡堡、塘面堡、李坳堡、花樹坪、羅塘堡、沙湧堡、長塘、井水坳堡、橫水堡、水步頭堡、古巷、沙平頭、良含堡、基頭、桑園、東邊、塘村、荔枝塘堡、密沖堡、獨樹堡、橫塘堡、蠔湧堡、下村、禾筆坑、坑口、嶺背、?口村、梁村、許村、潯陽、肯堂、井邊、鐵爐坑、水樓、海潮、石嶺嘴、陳邊、大岡村、群頭、彭沙坑等56條村。平康都1裏,有逕頭堡、小坊堡、南山、大嶺、漲沖、祖頭等6條村。海晏都18裏,有那雍、橫岡、紅花?、桂山、逢村、筮吉步、侖定、海宴街、高腳?、沙頭、新村、那陵、白石、雙石、石榴坑、區村、那馬堡、大小菱荷、五村、蛋行、石角、通亨、夏春場、?村、望頭、文村、小村、樓岡、海亭、沙欄、沙湧、祈頭、小擔、大擔、陡門堡、那骨、那琴、北微堡、沙堤、東北、土岡、允泊、北?、大岡、磐石、那扶堡、大湖堡、欖田堡、石邊、後余田村、豐樂、淩沖、梧洞、永甯、安和、裏仁、吉岡、鳳村、上頭村、九江、奇猷、康華、橫山、富坑、李坑、龍圖、牛欄、長邊、大亨、大步頭、黃泥井、早禾石、蟠江、田寮、那堤、那文、石井、那域、山圍、福安、南井、大門家、打鈴、那尾角、娘澳、祿馬、永安、聖堂、朝堂、平堤、江湖龍、北城、永隆、葛塘等94條村。矬峒都16裏,有矬峒堡、那堂、那泰堡、那潮、那亮、那灣、城岡堡、桃浦、那梅、雞冠、清湖、山潮、九逕村、永安、社坑、藤洞、那銀、山後、西頭、東陵、赤坎、山底、沖旁、那章、長塾上、旗榜、西湖、上流、壘亨、東山、彭家村、山背、旺天墩、大章、西村、上閣堡、雙門、古隆、奇石、樂家墩、長墩、?平墩、石龍平安、果園婆寮、蘆溪、長安、松山、田稠、苦草、都斛、義城、莘村、古邏堡、石盤、南村、東坑、豐江、白石、塘美、沖金、東山、田頭、大安、窯中、大草坪、朱壟、龜頭坑尾、黃田、塘頭、塘底、磅礴、赤溪、曹沖、深灣、江甯、安南、沙岡頭、磐石、那船、曾邊、海頭、墩頭、三墩、沖淩、磨刀水、錦岡、錦屏、圓山、那馬洋、高原、對面洋、大洋美、端芬、望洞、南塘、石欄、曹坳、西廓、香步、石山、瀧門、銅鑼地、下灣、平洲、象頸、黎村、牛角水、墩寨等108條村。潮居都3裏,有浮石堡、西柵堡、橫岡堡、楊梅、長沙、大岡村、馬牢、南墩、西墩等9條村。上川島有大浪灣、朱家莊、北坑、西坑、和甯、豐川堂、三洲、茶灣、鯰魚、圓山仔、坭灣、石筍、琴沖、高冠、稔仔坪等15條村。下川島有壟尾、北邊頭、橫山、茅灣村、淡水泥、上步、坑尾、塔邊、中步、山背、北洋、牛塘、南洋、平石、下步、下阜、水洋、?灣南邊、?灣逕口、扶灣、南澳上下村、蔡家寮村、東灣等23條村。光緒十九年編纂的《新寧縣誌》記載,全縣的村莊已發展到643條,其中以德行都、矬峒都、海晏都居多;德行都有263條村,矬峒都有174條村,海晏都有96條村,平康都有8條村,潮居都有7條村;上下川島的村莊也已分別有15條村和24條村了。
? 民國初年,改都為區。到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全縣有22個區、338個鄉。22區:第一區縣城,第二區公益,第三區新昌,第四區荻海,第五區廣海,第六區沖蔞,第七區海宴,第八區潮境,第九區舊白沙,第十區新白沙,第十一區墩寨,第十二區都斛,第十三區三合,第十四區寨門,第十五區那扶,第十六區新安,第十七區上澤,第十八區上川,第十九區下川,第二十區河?,第二十一區鬥山,第二十二區端芬。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赤溪縣轄兩區、25個鄉;第一區縣城,第二區田頭。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赤溪縣又設縣城鎮和8個鄉。
?? 新中國成立後,仍沿用1945年調整後的行政區域,全縣分成10區:一區轄縣城、白水鄉、永康鄉、平嶺鄉、東坑鄉、溫泉鄉、西南鄉、石花鄉、長山鄉、五十鄉、歧嶺鄉、永興鄉、長安鄉;二區轄橫塘鄉、塘坳鄉、沙甫鄉、鬥洞鄉、公益鄉、共和鄉、聯興鄉、隴海鄉、明塘鄉;三區轄浮石鄉、六村鄉、上閣鄉、莘村安鄉、下莘村鄉、三村鄉、稠山鄉、大南都鄉、西南江鄉、蔞南鄉、蔞北鄉;四區轄新昌鎮、荻海鎮、敦思鄉、中山鄉、秩古鄉、光大鄉、三八鄉、密逕沖鄉、淡雲鄉、兩洞鄉、六岡鄉;五區轄上川鄉、下川鄉;六區轄潮境鄉、潮朗鄉、舊白沙鄉、新白沙鄉、西朗鄉;七區轄三合鄉、上澤鄉、廟成鄉、新安鄉;八區轄廣海鄉、合安鄉、端芬鄉、吉昌鄉、墩寨鄉、東仁鄉;九區轄晏中鄉、晏西鄉、汶鳳鄉、聯和鄉、東股鄉;十區轄深井鄉、那扶鄉、小江鄉、三岡鄉、北陡鄉。1951年,臺山、赤溪兩縣統一在臺山縣土地改革委員會領導下進行土地改革,1953年4月30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文,赤溪縣並歸臺山縣。臺山縣劃分成254個小鄉、9個鄉級鎮和1個區級鎮。1954年,全縣劃分為21個區、鎮:台城鎮、一區四九,二區大江,三區鬥山,四區三八,五區上川,六區白沙,七區三合,八區廣海,九區海宴,十區深井,十一區水南,十二區都斛,十三區水步,十四區汶村,十五區沙頭沖,十六區沖蔞,十七區附城,十八區端芬,十九區赤溪,二十區南灣。
?? 1958年,全國大辦人民公社,臺山在原來區鎮的基礎上合併,先是成立14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紅旗人民公社(大江、水步)、三八人民公社、附城人民公社、四九人民公社、三合人民公社、白沙人民公社、上游人民公社(沖蔞、鬥山、都斛)、赤溪人民公社、端芬人民公社、廣海人民公社、海宴人民公社(海宴、沙欄、汶村)、上川人民公社(上川、下川)、深井人民公社、台城鎮人民公社。
?? 1959年4月22日,都斛、汶村、北陡、廣海鎮(南灣)分出,自成一個人民公社。1959年6月19日,調整人民公社規模,從14個增加到18個,分別是:上川、四九、廣海、北陡、赤溪、附城、端芬、三合、都斛、三八、海宴、台城、鬥山(包括沖蔞)、白沙、汶村、大江(包括水步)、深井、廣海鎮。
? 佛山地委於1969年3月27日批准分上川、下川兩公社。1969年12月16日,從廣海劃出隱洞,沙欄劃出石朗、龍勝、龍美,深井劃出大東坑、新陂、丹竹新設大隆洞人民公社。1985年5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將沙欄、海宴、汶村三個公社分別更名為海宴東、海宴中、海宴西人民公社,直到1993年1月14日,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復原名。
??? 1986年12月4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21個鄉級鎮建制:大江、水步、附城、四九、白沙、三八、沖蔞、三合、鬥山、都斛、赤溪、端芬、海宴東、海宴中、海宴西、深井、那扶、北陡、上川、下川、隆文,保留台城鎮、廣海鎮、公益鎮3個鎮建制,全縣共24個鄉鎮。1988年9月,廣海鎮分出南灣鎮,汶村鎮分出橫山鎮。1991年4月1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置田頭鎮(由赤溪鎮分出,5月22日正式成立)。1995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宴華僑農場改為鎮建制,定名海僑鎮;1996年3月28日海僑鎮成立。至此,全市行政區域分為28個鎮。
?? 臺山的人口,歷代缺乏準確的統計,直到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次人口普查,人口數字才比較準確。
據明代嘉靖二十四年《新寧縣誌》記載,建縣第4年的弘治十五年出現第一個全縣戶口、人口數字,但些數字都是向上繳納稅賦所編造出來的。原來的記錄是:“弘治十五年造軍民人戶七千七百一十二,口二萬三千二百八十一;正德七年造戶七千七百四十一,口二萬五千四百九十七;嘉靖元年造戶七千七百六十二,口二萬八百零七;嘉靖十一年造戶七千八百一十九,口二萬六千二百六十八;嘉靖二十一年造戶七千八百二十一,口二萬六千八百四十。”
?? 據清代道光十九年《新寧縣誌》,從明代正德年間至清初順治年間,全縣戶在七千七百之間,人口在一萬六千至一萬八千之間;順治十四年(1657年),全縣有2995戶,13653人。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全縣人口突增到196972人,其中男128863人、女68109人,《新寧縣誌》說這些數字乃“分編查保甲”所得,這是清代出現的最高人口統計數字。
民國十年(1921年),據《勸學所月刊》估計全縣80萬人。民國十七年(1928年)至民國二十年(1931年),全縣包括赤溪人口984491人。抗日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年(1938年),全縣885300人。民國三十年(1941年),全縣人口曾出現過100萬的數字,達到1029352人。抗日戰爭結束後的第二年(1946年),全縣794135人,其中男431969人、女362166人(包括赤溪)。據民國三十七年編印的《臺山縣統計手冊》,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全縣765342人,其中男426357人、女338985人,另外還有旅外鄉親、華僑93413人,其中男83895人、女9518人。
?? 據臺山縣統計局資料,臺山解放的1949年,全縣169842戶,574005人,其中男264040人、女309965人。1949年的人口統計,與1948年比較,減少191337人。解放前夕會有一部份人遷走,但不會有這麼龐大的數目。估計是1948年的統計有錯或將人口總數報大。
?? 1953年,臺山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縣人口(含赤溪)655567人,其中男307782人、女347785人。在外人口338459人,其中華僑158302人(男116612人、女41690人),在香港的77771人,在澳門的2557人,在國內縣外的99829人。1964年6月全縣第二次人口普查,全縣181464戶,739980人,其中男368414人、女371566人。1982年10月第三次人口普查,全縣212166戶,942485人,其中男483732人、女458753人。1990年7月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縣244344戶,983471人,其中男507726人、女475745人。1993年全縣人口達到100萬,年終統計1001417人,其中男516530人、女484887人。建縣500年的1999年年終統計,全市人口1006990人,其中男515910人、女491080人。
? 經過五百年間的繁衍,臺山人口由建縣之初2萬餘人增長到100萬余人,成為廣東省過100萬人口的大縣市之一。改革開放二十年來,臺山人口增長不大,主要是認真貫徹執行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另方面,全縣每年約有七、八千人通過合法途徑移居國外和港澳。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7:02 | 顯示全部樓層
4 隋朝已初步開闢
?? 經歷了夏、殷、商代一千五百多年以至秦代(起於公元前246年)以前,嶺南境內居住的是南越族人,歷史上有關嶺南的記載還很少。《史記·南越列傳》記:“秦時已並天下,略定楊越,置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與越雜處。”秦王朝實施強制性遷徙到嶺南,是歷史上首次民族大遷移。
?? 公元前3世紀末,北方爆發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嶺南人心浮動,龍川縣令趙佗乘時崛起。他接替去世的任囂為南海郡尉,派兵封鎖粵北關隘,武力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公元前206——前137年)。漢初,趙佗接受漢使說服,接受漢高祖賜給他南越王封號,歸順漢朝。自此以後的三國、晉代,嶺南都直屬中國,漢人移入嶺南者逐漸增加。
?? 在今臺山境內,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個人物是馮融。據《隋書·樵國夫人傳》記載:“馮融本北燕苗裔,初馮宏之投高麗也,遣融大父業,以三百人浮海歸宋,因留於新會。”時新會包括今臺山境,而且自馮業至馮融經歷三代,浮海歸宋居留於新會的三百人中,當有部分分散到今臺山地區繁衍生息。
?《新甯縣誌》記載馮融,是以統治者的身份出現的。“融,業孫也。世為羅州剌史,能以禮義威信鎮其俗,吸引文士,蠻中化之。蕉荔之圩,弦誦日聞。每行部,蠻猷焚香具樂,望雙旌而拜迎者相望,輒戒其下曰:馮都老來矣,毋為不善,以嬰罪戮!”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他為兒子馮寶娶了一個瑤族女子為妻。《新會縣誌》記:“初,融為蒞政也。雖世為宋牧,而?之黑吉者尚未懾服,乃為其子高涼太守寶,娶大姓冼氏。氏賢,能約束諸?,遠近懷畏。”這位冼氏瑤女,就是嶺南女中豪傑冼夫人。
? 冼氏(約522—602年)“幼賢明,多謀略”,善於團結部眾,曾多次調解部落的怨隙,又制止其胞兄掠奪旁部,因此得到遠近部落的擁護。她同馮寶聯婚後,接受馮家禮教的薰陶,在部落中推行封建法治,使境內“政令有序,人莫敢違”。冼夫人經歷梁、陳、隋三朝,馳聘嶺南六十多年,平叛亂,懲貪官,說歸順。隋文帝封她為譙國夫人。冼夫人力排阻力不搞分裂,為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和睦,保障地方安寧作出了貢獻。
? 冼夫人的家翁馮融逝世後葬於新會。據《新會縣誌》記:“隋羅州刺史馮融墓在新會西南那船逕之古塚嶺。”查道光十九年編印的《新寧縣誌》地圖中,那船,在北峰山西南,也正是新會之西南。光緒十九年編印的《新寧縣誌》地圖中改作“那船坑”。我於1961年到沖蔞採訪,在朝中村東幾裏處,有地名那船坑、狗塚嶺。因此可以推測《新會縣誌》所記的那船逕、古塚嶺就是這個地方,馮融死後葬於此。
?? 1957年4月修築都斛南村水庫時,在一座隋代墓葬裏出土1件完整的六耳青釉陶缸,經鑒定為晉末到隋初的文物。
? 史記所載及隋朝出土文物,反映出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朝,今臺山地區已經得到初步開闢,已不是很荒涼的地方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7:14 | 顯示全部樓層
5 唐代沿海盛產鹽
?? 唐朝統一嶺南後,推行一些有別於中原地區的政令,有利於促進嶺南地區的開發和生產的發展。宋人撰的《龍城錄》已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農業、淡水養殖業有所記載。如水稻生產的“深耕淺種,時耘時籽。卻牛羊之踐履,去螟?之殘害。勤以朝夕,滋之糞土,而有秋望,富有年矣”。《北戶錄》首次記下淡水養殖業的發展,“魚即魚令,鯉之屬。育於池塘間,一年內可供口腹也”。手工業的陶瓷、紡織、編織、文具等行業也有所發展。
?? 時屬新會縣之今臺山地區,除水稻及淡水養殖如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外,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沿海的居民,利用海水煮鹽。《新唐書·地理志》記:“廣州新會有鹽,近海百姓煮鹽為業,遠近自給。”新會的沿海地區,大多在今臺山境內,“新會有鹽”,基本是產自今臺山境內的沿海地區。宋太宗時樂史寫的《太平寰宇記》記載:“新會縣上川洲、下川洲,在縣南二百六十裏大海中。其洲帶山,灣浦極廣,有鹽田,土人煮鹽為業。”宋神宗元豐年間,王存等編寫的《元豐九域志》記:“新會縣有海宴、博勞、懷寧、都斛、矬峒、金鬥六鹽場。”這6個鹽場,除了金鬥一個所屬不明之外,5個都在今臺山境內。《簡明廣東史》記:“北宋東西海有12個鹽場:海豐2,歸善1,東莞3,新會6”。由此可見,新會的鹽場占了當時的一半。也就是說,今臺山地區的鹽場占了當時東西海總數的一半,可見其地位之重要。
?? 唐宋年間今臺山境內盛產鹽,主要是利用海洋資源,其生產成本低廉,操作也較簡單。明代《新寧縣誌》記:“海宴鹽取沙淋鹵而煎之;矬峒鹽用稿浸水幹燒灰淋水而煎之。”雷澤普編著之《新寧鄉土地理》記:“寧邑鹽產有二:一稈鹽,一沙鹽。稈鹽者,用晚造(稻)之稈,置海岸,以鹹潮漬之,曝幹又漬。數次之後,燒為灰,複用鹹潮濾之,煮其水,遂成鹽。沙鹽者,築場海濱,用石灰、加沙實之,則其地堅如平石,而無縫。又築塍以留水,如水田形,名曰鹽田。潮上則滿溢,潮退則停留,烈日曝之,乃成鹽屑,日積加厚,久則層層冰裂矣,取起碾碎,名曰生鹽。若再煮之,則成熟鹽。然沙鹽不及稈鹽之佳。”在海宴沙邊村前一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建設沙邊鹽場時,曾發現鹽田的遺址。
?? 由於唐代新會今臺山境內已盛產鹽,于武德八年(625年),設置了岡州鹽場進行管理。
??? 1973年7月在興建石花山游泳池時,發掘出兩座唐墓,出土了一副“金銀蓮花釵”和一面“海馬葡萄鏡”,這些經鑒定是唐代中期的飾物。1974年10月,在那扶將軍山發掘出兩座唐墓,出土兩個雕有鎮墓獸和人物圖案的陶魂壇。這些貴重的唐代飾物的出土,尤其是在比較偏遠的那扶,發掘出唐代墓葬,可以引證今臺山境內在唐代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開發,這個地區的生產已經有了新的發展。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7:27 | 顯示全部樓層
6? “胡妃之禍”與南雄遷徙
? 宋代,今臺山地區已有大量漢人存在。明代編纂的《新寧縣誌》,記有宋開禧三年(1207年),原籍廣海奇石的老僧應璣寫的《靈湖山水之記》:“靈湖在新會南一百五十裏,地名鳥峒。峒之西與北,皆青山萬疊,山之麓逶邐蔓衍,散為平陸,十餘裏而至於海。東西亦然。奚穀澗疇畝錯雜,人煙團簇。其地曰唐橫、曰古龍、曰奇石、曰東畔、曰山頭、曰官唐、曰後?、曰官田、曰西溪、曰橫度、曰西村、曰北隴、曰雙門……。湖之周遭,視三裏為倍。西山有石,石有仙跡。北有龍祠,鄉民水旱必禱焉。……予之師永公,乾道之初,始辟路於龍祠之側,樹以松筠,築庵居之。由是登覽者逮今不絕。”文中所說的乾道之初,是公元1165年,已是宋朝因汴京失陷而南渡長江的第39年了。此時,廣海地區已經人煙團簇,且文中之地名,皆為今臺山境內的村落。
??? 1958年1月13日,都斛五屋在興修水利中挖出宋代銅錢1700多枚。1972年10月,在深井碧峰村後的豬頭山,發掘出一座南宋石?女墓,出土8件銀器首飾、鐵劍及崇寧、政和通寶的銅錢。據文物工作者分析,這是一位貴族婦人的墓葬。深井碧峰村,是新會縣境西南部偏辟地方。這座南宋古墓的發現,也進一步佐證,在宋代,今臺山境內已經得到較大的開發,隨著外地人的遷入和本地人的繁衍,已經形成較為密集的居民點了。
???? 1984年11月20日,附城東風陶器廠在蟹山進行基建挖土時發現一座宋代墓葬。這座古墓建築精緻,距地表1.8米深處,鋪有一層60多釐米用蜆灰、河沙混合糖水填實的“三合土”,封著一個牢固的石?墓。石?墓上鋪上6塊長1.35米、寬36釐米、厚23釐米每塊重達五六百斤的石塊。石?的石塊,斧鑿精緻,結構由石?頭吻合,十分牢固。石?墓出土1件龍泉窯青釉三足爐、1對造型十分精巧的雙耳青釉瓷瓶,3件瓷器均完好無缺;還撿到嘉?元寶、通寶銅錢各1枚(嘉?為北宋年號,1056—1063年)。墓內有一方磚,用石朱色寫的墓記,因年久長期浸水,無法全部辨認,僅知墓主人是一位武官。文物部門鑒定為宋代的石?墓。這座靠近台城的宋代墓葬出土,證明早在南宋以前,今臺山地區已經人煙比較稠密了。史書上記載,宋代已有官居尚書之李喬木的家眷居留於今臺山地區。清末邑人雷澤普著《新寧鄉土歷史》記,李喬木,汴梁人,宋建炎進士,官至銀青光祿大夫、兵部尚書。紹興年間因疏忤權奸,謫貶嶺南,後在南恩州逝世。其子李玖,奉母僑居新會鬥洞。清代道光十九年編的《新寧縣誌》也記在台城平政街,建有尚書坊,“為宋尚書李喬木建”。由此可見,早在宋紹興(1131—1162年)年間,經過開發的今臺山地區,已經吸引不少南遷的中原人。
?? 在臺山人的歷史傳說中,不少宗族都稱他們的先祖是從南雄珠璣巷遷來的。其實,宋人經南雄珠璣巷南遷珠江三角洲,只是歷代較大規模遷徙中的一次。
 《簡明廣東史》分析指出:宋代人口的大量南遷,始因戰患。北方的少數民族,先後建立遼、金、元政權。遼軍多次南下攻宋。金滅遼後,在1126年滅亡北宋後繼續向南宋進攻。長期的戰爭給中原以至江南地區造成嚴重破壞,人民大量逃亡。因此,廣南兩路(指今廣東省境)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和大量尚未墾種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樂業的各地人民。今臺山境內餘姓奉為始祖的余靖,在他的《望京樓記》《湞水館記》已將大庚嶺記為入粵的主要通道了。《簡明廣東史》記,“南宋初,逃避金兵,隨宋室出走贛南的軍民很多逾嶺暫居保昌(今南雄),進而南下。”“南宋末,元兵擾攘,逗留於保昌的難民若干個“姓”“族”(即家族)聯合向州縣申請路引,集體乘竹筏南渡,到廣州各縣‘辟地以種食’,更有來不及準備路引就倉皇登程的”。
  珠璣巷原來在北宋京城開封附近的祥符縣。宋朝廷被迫南遷時,這裏的人跟隨南遷,有部分人越過粵北梅嶺,立足于南雄州。遷到南雄的人不忘故鄉,還將新居地稱珠璣巷。據《新寧縣誌》記,宋理宗時的大理寺正卿雷複,原來就是祥符縣人。他退職之後南下,先隱居在南雄沙水村珠璣巷。到鹹淳九年(1273年),又遷到新會的古博裏(今屬開平)。後來,他的兒孫繁衍到文章都鬥洞(今大江大巷),成為臺山大江雷姓人的祖宗。在雷複南遷之前的開禧元年(1205年),南雄珠璣巷已有一幫居民遷移到新會縣了。這幫人是因避“胡妃之禍”而南遷的。
? 宋度宗鹹淳八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臨安,為商人黃貯萬所得,攜歸南雄珠璣巷。後商人知她是貴妃,不敢收留,複令逃出,為強暴欺淩而死。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書張英貴查訪。南雄人訛傳因胡妃已死,朝廷將加罪於珠璣巷。故珠璣巷居民紛紛南逃,散居於南方海濱各地。
?? 當時,珠璣巷居民羅貴約同黃複愈、李子才、陳世道、伍元露等97人攜眷南逃。呈文寫道:“牛田坊十四圖珠璣村貢生羅貴,居民麥秀、李福榮、黃複愈等,因為赴難,俯乞文引救恤生靈事。貴等曆祖辟住珠璣村,各分戶籍,有丁應役,有田賦稅,別無虧缺,外無違法向惡背良。為天災地劫,民不堪命,十存四五,猶慮難周。今奉旨頒行,將裏築寨,嚴限批行,民不敢有違。祖等思忖近處無地堪遷,聞南方煙瘴,地廣人稀,欲投往安生,乞給文引,俾利遷行。”這呈文于開禧元年正月初五日經知縣胡統化批准;又經府尹鐘文達批示:“羅貴等九十七家,原系珠璣裏民,詞稱遷移之故,乃慮兵丁之擾,非幹違禁之例,准案給引,此照通行。”文引于開禧元年正月十五批給,四月十六日同文引97戶,各攜家眷南行。26日到順德大良、朗江等地,求得土人馬天成、龔應達等作保,到番禺縣立案入戶籍。後來,他們又有一部分人南遷到新會,散處今臺山境內。《劉氏家譜》記,“有兆熊、沙亭二叔祖,一入贅中樂都,一入岡都新寧地方。”
?? 珠璣巷人南遷,是遷入珠江三角洲乃至今臺山地區的一幫人,是人數較多的一次遷移。如今臺山境內黃姓居民,初居黃州江夏,後由福建莆田遷南雄,再由南雄遷移至珠江三角洲。南遷時,黃峭山口占七言詩一首,與兒孫分別。詩雲:
????? 策馬登程出異疆,任從隨處立綱常;
?????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
????? 惟願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永熾昌。
? 據《黃氏源流》一書記,今臺山境內洞口、甘邊、三社、白沙、潮境、南坑、廣海、三合、海宴等地的黃氏,皆自南雄珠磯巷遷徙而來。1997年11月,各地黃姓宗裔還捐資重建成南雄珠磯巷的黃氏大宗祠。
  今臺山地區的餘姓人,奉余靖為始祖。《簡明廣東史》載:餘靖(1000—1064年)號武溪,曲江縣人,自少博學強記,至於歷代史記、雜家、小說、陰陽、律曆,外暨浮屠、老子之書,無所不通,有安邦經世之志。他于宋仁宗初年中進士,從縣、州、路的地方官入仕朝廷,官至工部尚書,是個正直而有作為的名臣。其著述由後人編成《武溪集》20卷。餘姓人追本溯源,同經南雄的遷移也不無關係。如今南雄附近的韶關市內,有餘氏的風采樓,供奉餘靖。
  據《宋代珠璣巷遷民與珠江三角洲農業發展》一書引《臺山縣鄉土志》記載,由南雄珠璣巷遷徙至臺山境內的,就有海宴春場、都斛東坑、赤溪沖金、汶村的陳氏,水步長塘的廖氏,海宴?村的鄭氏,海宴的甄氏,海宴南頭的馮氏,獨岡的袁氏,海宴街的趙氏,泮溪的鄺氏,上川島的甘氏,上下洞的李氏,蕭村的蕭氏,海宴的譚氏,寨門的容氏,大擔的徐氏,那馬岡的伍氏,白石的樊氏,舊倉巷的譚氏等等。在97戶33姓的申乞文引人中,及前後經南雄遷移至今臺山境內的,當不止這些姓氏。
  珠磯巷人南遷,同時帶來了當地的風俗習慣。臺山廣海地區每年端午節“打龍船”的風俗,同南雄珠磯巷的“扒旱船”一樣,從龍船的開光,演唱的龍船歌、送船、燒船等活動內容一脈相承。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南宋人經南雄珠磯巷南遷珠江三角洲的史實。
?? 大量人口南遷,有力地促進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墾辟,使許多荒辟的地方開墾成為耕地。黃慈博的《珠璣巷民族南遷記》記載,從保昌遷新會?底村的羅貴一家十四口,“新收山塘田地共二十一畝二分二厘一毫,秋糧正耗納米六鬥四升三合二勺四抄……草屋三間,草牛二頭。”據《永樂大典·廣州府》引《廣州新圖經》記,北宋時劃為下縣的新會,到南宋已是“海有膏田沃壤,倉廩舟楫多取給”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7:37 | 顯示全部樓層
7 北宋海防古溽洲
???? 宋代,朝廷加強海防,以衛護海上商船,對付日趨活躍的海寇和私鹽商的活動。濱海地區的廣海,北宋年代已成為海防要地。《簡明廣東史》記:“北宋置巡海水軍,下轄若干營,……迄宋一代,東起潮州,西至瓊雷,都立寨防海,其中以珠江口一帶最為完備:扶胥都監(駐今黃埔)之下,有廣惠州、廣恩州、固戍角(今寶安境)、屯門、溽洲(今臺山廣海)、崖州、香山(今中山)諸寨或巡檢,管兵2792人。而溽洲是海舶入廣州的第一站,其寨兵負責護航,因此它同屯門一起構築成一個寬闊的水上防禦體系。”宋人朱?在宣和年間(1119—1125年)所撰《萍洲可談》記:“廣州自小海至溽洲七百里,溽洲有望舶巡檢司……商船去時至溽洲,少需以訣,然後解去,謂之放洋。還至溽洲,則相慶賀,寨兵有酒肉之饋,並防護赴廣州。”由此可見,廣海在北宋年間,已是海防重鎮,又是廣州通海夷道所經之暫時停泊地,在南海中外貿易航線上,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 《新寧鄉土地理》記:“廣海衛城,……原隸新會,宋置巡檢司於此,是為古溽州。明洪武初,平章廖永忠、朱政朱亮祖,平定廣東。遂命亮祖鎮守,建置諸衛所,分佈要害。十七年複設沿海諸衛所,二十年命都司花茂就溽州地開創,遷巡檢司於望頭鄉,以廣海地置衛所。二十七年建衛城。”洪武十七年(1384年),“又以島夷之患”而增設沿海衛所。除廣州設左、右、前、後4衛外,沿海共設11衛,“以捍外而固內”。廣海是其中之一衛。道光十九年編印的《新寧縣誌》記:廣海寨城陽江鎮轄水師中軍遊擊守備駐紮所。周圍一千零二十四丈,垛口八百七十四,敵樓一十五座,窩鋪四十二間。三十年,指揮夏必振增築周圍一千九百六十五丈,高二丈二尺,雉堞二千零六十五,門四大樓。
  隆慶六年(1568年)李義壯記:“予觀於今日而益知城池之不可已也。蓋自嘉靖末年以迄於今,倭賊入侵,由建康兩浙入閩,以抵餘廣。沿海州縣衛所,內訌外衛,無何而廣海一衛破矣。”隆慶四年八月(1570年),新甯知縣姚文煒到廣海巡視,認為覽觀形勝,廣海與新寧如唇齒相依,南之門戶。於是發起維修和擴建廣海衛城。舊城牆加高四尺,共高一丈五尺。浚深濠溝六百三十丈,深五尺,闊二丈。此項工程由隆慶五年八月動工,次年正月完成。新寧父老以此次維修擴建,實是久安長治之計。
  明代,廣海等地還是政府規定的“澳”(泊口)。明朝政府對前來朝貢國家的貢船、期限、貢道、人數、表文等都有具體規定。不符合規定者不許入貢。外國貢船進入廣東,規定停泊在沿海各“澳”。據《簡明廣東史》引《廣東通志》記,每個泊口“皆置守澳官”,主要的泊口有新寧縣的廣海、望峒。
  沿海福建、廣東各縣遍設的汛防,除了抵禦外侮之外,還得執行歷代朝廷的各項禁令。到清代,清朝律例不准人民私自出境,不得擅自與化外人通婚貿易,對私自出國者“解回立斬。沿海文武官員,隱匿不報者,從重治罪。”雍正五年(1727年)後,這些律例才逐漸放寬,洋禁廢弛,嗣後通市不絕,沿海汛防,又成了“海上絲綢之路”的保護者,搶救華夷商舶之海上遇難者。清代雍正六年(1728年)八月間,福建龍溪人徐榜,駕船到南洋進行貿易。船行至新寧縣沿海,遭遇大風,船隻損毀,貨物漂散海面。廣海守備鄧成同兵丁等巡哨至此,沒有及時組織搶救,反而將撈獲的錢物,私相分取。此事報上朝廷,雍正皇帝大為震怒,於七年(1729年)給廣東省政府頒了一道聖旨,嚴肅地指出:“廣東三面皆海,各省商民及外洋番估攜貲置貨,往來貿易者甚多。而海風飄發不常,貨船或有覆溺,全賴營汛弁兵極力搶救,使被溺之人,得全軀命;落水之物,不致飄零,此國家設立防汛之本意,不專在緝捕盜賊已也。乃沿海不肖之兵弁等,利欲薰心,貪圖財物,每於商船失風之時,利其所有,乘機搶奪;而救人之事,姑置不問。似此居心行事,更甚于盜賊,無恥殘惡之極!豈國家兵弁忍為之事乎?”並命要對鄧成查處,“嗣後若有此等,應作何嚴定從重治罪之條,著沿海督撫一面出示宣諭,一面議定具奏”。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7:51 | 顯示全部樓層

8 宋代名人與遺跡
?? 宋理宗(1225—1227年)時,今臺山境內出現好幾個知名人物,其中有陳仲真和雲谷老人。
?? 陳仲真,生於南宋慶元二年(1196年),德行都人。年幼聰穎,長隨祖父謨翁、父親文起習文練武。宋理宗四年從軍報國,立有戰功,宋理宗朝任屯田校尉(屯墾部隊的軍官)。南宋後期,時局動盪,盜賊四起。陳仲真曾與兒子希堯、希聖,領兵與賊李猛龍屢次戰鬥於北峰山下,賊敗退。景定五年(1264年)正月十六夜,陳仲真大宴部下,準備乘勝進軍,直搗賊巢。不料他的部下有人被賊頭買通,置毒於酒中。仲真父子3人飲了毒酒暴斃,葬於百峰山五指塍下。後人傳說陳仲真死得忠烈,有神靈,建廟奉祀,稱為陳老官。道光年間敕封綏靖伯。至今,附城水南地區陳姓,仍有祭祀紀念之舉。
?? 清代趙天錫編的《甯陽詩存》記,“雲谷老人,宋時人,不知姓名,居海晏都訓蒙。白玉蟾嘗造之,相與唱和雲”。白玉蟾,姓葛名長庚,福州閩清人,7歲能詩賦。兩人的詩歌唱和,似在宋嘉熙以前。
?? 白玉蟾歌雲:“梧桐枝上秋風起,碧水連天天映水。殘花幾點暮山紫,斜陽影落蘆花裏,蜂衙罷聲蛙作市,藜杖落肩寢簟幾。天黎明,月痕銷,安得佳人兮,仙岩作逍遙。”
?? 雲谷老人答歌:“酒初醒,睡初醒,有客長歌繞翠屏。我將治鳧舄兮振瑤瓶,順風一葉碧潭清。收拾千岩萬壑之爽氣,歸來高臥乎松欞,與君結詩盟”。
?? 宋代的古跡有兩處,一是靈湖寺,二是巫公岩。
?? 靈湖古寺,是臺山的一座最古老的寺宇。它在廣海城東郊一裏處;後枕小山,前臨大海,寺的前面原有小湖(今已淤淺成田),名曰:“靈湖”,寺因地而得名。
?? 靈湖寺建于宋乾道初年(1165年)。廣海奇石人彭城,自幼出家,僧號應璣,作有《靈湖山水之記》記道:“予之師永公,乾道之初,始辟路于龍祠之側,樹以松筠,築庵居之”。寺原是一座三進的建築,前座正中是觀音蓮座,兩廂分供十八羅漢佛像,中腰是一小庭院,植有一樹菩提(後來枯萎);庭院兩邊,是僧徒的的住處。後座是大雄寶殿,供奉三寶大佛。寺後有果園。
?? 湖寺建成後,曾經幾次修建。明代《新寧縣誌》記,靈湖寺毀于宋末,元至正戊子(至正八年,1348年)重建,洪武三十年(1397年)重修。以後歷朝也有修建。光緒十年,又由廣海人捐錢重建,現在保存下來的古寺建築形式,是光緒十年重建的。光緒十年重建的發起人,據說是廣海城西奇石村彭鳳桐。彭鳳桐父親彭華是個官宦;父傳子業,彭華的好幾個兒子都做官去了,只有彭鳳桐不願為官。分家之後,彭鳳桐將自己所得的家產獻了出來,發起捐款並主持重建靈湖寺。
?? 重建後的靈湖寺,大體上保持原來的風貌,門額上橫書“靈湖古寺”的金字匾,兩旁有彭鳳桐撰寫的對聯,曰:
?????????? 靈異訪前朝說彼岸見渡江蘆葦;
?????????? 湖山留勝跡問幾人悟無樹菩提。
  重建後,寺內的十八羅漢佛像改用石灣名雕塑家文如璧精塑的陶像,全部飾真金(抗日戰爭期間,金鉑被人盜洗光淨)。民國期間,由於沒有修葺,後座的上蓋已經倒塌,陶像亦不存在。
?? 據清代乾隆四年貢生陳淇考證,在宋代,海宴地區還出現過州級官吏——巫岫雲。巫岫雲,字心得,海宴通亨村人,官至州級。南宋德?二年(1276年)元軍攻陷臨安,恭帝投降。元兵入侵廣東時,巫岫雲逃回故鄉隱居,在沙欄白飯逕口(通亨村西)的石上,刻下兩首詩——西岩行和西岩詩,以後,這個地方也被稱之為“巫公岩”。巫公岩的石刻是臺山最古的石刻,距今已730餘年了。
???????????????????????? 西岩行
???????????? 西岩之旁有巨石,如璧如碑色蒼碧。
???????????? 雨淋日灸松棘間,埋沒人誰識開闢。
???????????? 吾母擇地洞名蘇,真龍正穴葬翁姑。
???????????? 旃蒙作噩迄今歲,五十二稔過須臾。
???????????? 走居仙城海洋隔,春秋祭祀骨幾莊客。
???????????? 十年一到能幾回,孝失時思良自責。
???????????? 丙子中夏暑半徂,虜?入廣人皆逋。
???????????? 乃攜孥累歸故土,墳前松草兩荒蕪。
???????????? 芟草掃松會親戚,駢集木雲欒庵矮窄。
???????????? 頭莫能抬膝莫容,水不關兮山不脊。
???????????? 移庵東向看晨鳥,築岩西賞夕陽晡。
???????????? 因扇餘暉延暮景,茂栽桑梓陰亭隅。
???????????? 鐵璧橫量三十尺,鏡面光平堪愛惜。
???????????? 前鑿歌行後鑿詩,永代流傳成古跡。
???????????? 彼岩運泰天也乎,胡然馮畝轉于巫。
???????????? 既獲厥田酬所願,經營軒豁佐規模。
???????????? 老來靜好幽居辟,父子徜徉高興適。
???????????? 孟聚仲襲暨季長,朝往暮回齊董役。
???????????? 丁寧告?守此區,遵奉祖宗香一爐。
???????????? 苟背予言羞見石,山神遣怒更揶揄。
???????????? 聖宋景炎初改曆,臘月鳩工?字畫。
???????????? 岫雲心得岩叟翁,托石記名垂罔極。

???????????????????????? 西岩詩
???????????? 安墳五十二年來,岩得庵成始辟開。
???????????? 蘇洞留名經代久,巫家受產廣規恢。
???????????? 左岡平石鐫棋局,右澗清泉築釣台。
???????????? 亭立餘暉延暮景,夾將桑梓剩栽培。
  陳仲真、雲谷老人、巫岫雲這幾位宋代人物的出現,有剿賊的英雄,有在海宴博勞任教的老師,有官至州吏的官員,反映出當時不僅有相當居民,而且有也教育事業,在廣大的人民當中,已出現了上層人物。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8:02 | 顯示全部樓層
9?? 援宋崖山行朝抗元
?? 宋恭帝德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元軍攻陷臨安;五月,逃亡中的益王趙?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封其弟趙?為衛王,組織行朝,繼續抗元。1278年四月趙?病逝後,趙?繼位,改元祥興。六月,遷南宋行朝於新會崖山。這時宋帝?尚有官兵20多萬人,由陸秀夫、張世傑主持,在崖門海邊建造行宮,作殊死戰。次年二月,元軍已基本控制了廣東、廣西,張弘範所部攻破孤守海邊的崖山,陸秀夫抱帝?投海,一時死者數以萬計。張世傑乘船逃走,亦因海上遇颶風溺死。南宋王朝從此結束。
?? 在南宋行朝死守崖山的時候,今臺山境內人民奮力支持抗擊元兵。在文章都鬥洞,有義士伍隆起,是個支持南宋抗元的得力者。《伍氏族譜》記:“宋幼主為元所逼,駐蹕崖門,兵用食盡。公念三世受宋恩,非死莫報,遂率鄉民為義兵捐家饗士,計出粟七萬八千余石,勵軍奮力前鋒。”伍隆起不單援糧支前,還帶領千幾鄉民守衛鄉土,抵禦元兵進犯。誰料他正當奮力抗敵的時候,卻被部下叛徒謝文子行刺。謝賊還砍去伍隆起的頭顱去投元兵,獻媚領賞。
?? 南宋丞相陸秀夫聞伍隆起被刺,十分悲憤,命人收殮伍隆起的屍體,用香木雕刻成頭,續成全屍,葬於台城東南郊的黃牛拉車山上;還派兵追捕謝文子,殺之以祭伍隆起。此後,人們稱伍隆起墓作“香頭墳”;此處前面的一條村莊亦稱香頭墳村。
?? 伍隆起的愛國行動,為人們欽仰。明代名人陳獻章寫的《鄉賢詠》中,有詩贊道:
???????? 中原不可複,志士恥為夷。
???????? 直把真心去,何妨假首歸。
清代臺山學者趙天錫的《香頭墳》詩,寫道:
???????? 生作堂堂烈丈夫,何妨砍去好頭顱。
???????? 沉香未朽雙眸在,應望崖山泣淚珠。
?? 香頭墳曾於民國十六年春重修過。1984年,臺山縣人民政府又撥款重修,墓碑曰:“宋義士勤王殉國諭賜葬祭誥贈州判郡邑三祀鄉賢隆起伍公墓”。
??? 南宋崖山行朝殉國的文臣武將中,有兩位葬於今臺山地區。
?? 一是丞相陸秀夫。《崖山志》記:“據二城村老俱稱,秀夫墓在二城,明塚尚存”。查清道光年間編的《新寧縣誌》未見有記;但光緒十九年重修的《新寧縣誌》卻明確記著:“陸秀夫墓在都斛二城村”。這是採訪所得並加注說:“按黃醇崖山志雲,在新會二城村。蓋未分縣時,地屬新會。又邑西南馬山,亦有丞相墓。又黃泰泉通志雲:陸秀夫墓在潮州城南海中。未知孰為真墓,孰為衣冠塚。二城於崖山為近,擬本在此”。
??? 二城,古稱忠臣山,在都斛圩西邊,今稱義城。傳說陸秀夫背帝?投海殉國後,屍體漂流到都斛海邊,為當地人撈起,就地葬於二城。《崖山志》記“明塚尚存”,可能是在推翻元朝統治後的明代所建。1961年我在參與《臺山縣誌》編寫時曾到義城採訪,得到一些有關陸秀夫墓的傳說和材料。據說在明代,政府為了紀念民族英雄陸秀夫,曾在二城建造了一座壯嚴肅穆的墳墓,墓內用沉香棺木裝著陸秀夫的骸骨;墓前有兩對石獅、石馬,還安置了守墓人。到清代,二城村中的當權派區長德貪圖陸秀夫墓地好風水,為建屋而毀墓。他將墓前石獅、石馬丟落河湧,把沉香棺搬到村北的校場崗焚毀;墓碑也斷成兩截,殘存的一截闊50釐米,長80釐米,仍見鑿有雲樣圖案和斧鑿過的痕跡。據說當年區長德毀墓,還耍陰謀,他威脅村中人不准外傳,對外來訪尋陸秀夫墓的人,則說此地是義城不是二城,二城在新會。
??? 義城村中的陸秀夫墓被毀,但在遠離崖門海口幾十公里的聯安馬山腰,卻還有一座較為完好的陸秀夫墓。馬山,在聯安圩南五裏。墓是土墳,石碑刻著:“宋左柱國左丞相諱秀夫諡忠貞陸府君墓”,旁刻“祀孫賜進士出身誥授中憲大夫署廣西按察使司分巡右江兵備道蒼霖鄉進士行中、樹英、文祖、行康、錦泉等重修”。這是陸秀夫的後裔建造的,很可能是在訪原墓不復得的情況下建的衣冠塚。由於這座墳墓還較完好,歷代都有人前來憑?。清末民初臺山詩人余友夔,曾寫一首《馬山?? 陸丞相墓》詩。詩道:
????????? 群山奔赴兩崖蒼,上有遺墳是國殤;
????????? 何必馬山爭烈骨,早隨魚腹殉孱王。
????????? 江山戎馬收南渡,人物衣冠付北邙;
????????? 無補安危拚一死,英雄志事最堪傷。
  另一個是武將劉師勇。《廣東通志·前事略》引宋史記“劉師勇者,廬州人。以戰功曆環衛官。從二王至海上,見事不可為,憂憤縱酒卒,葬於鼓山”。《赤溪縣誌》轉引《崖山志》注明鼓山“在去崖山百里之銅鼓山”。1962年我到襟頭採訪,仍見清光緒年間重修的劉師勇墓——用青磚砌築,墓碑刻著“宋太保諱師勇劉公大人墓”。
?? 劉師勇能文能武,抗元有功,曾被任命為都統制和州防禦使;但非官至太保,墓碑所記實訛。他在崖山之戰失敗後,與張世傑、蘇劉義等人轉戰海上,後見宋朝大勢已去,憂憤交加,飲醉了酒,墮海身亡。劉師勇死後,屍體浮至銅鼓山下,襟頭村的居民收葬于海邊。襟頭村前還有一座小小的太保廟,為清光緒十九年建,廟中有清光緒二十年任廣東督學使惲彥彬撰的對聯。聯曰:
????? 石難填海,同志三忠,溯義師舊衛吾鄉,白叟能言青史事;
????? 戟既沉沙,獨留孤塚,知毅魄樂遊斯土,丹心常作赤城霞。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8:12 | 顯示全部樓層
10 元明建縣前的狀況
??? 經歷唐宋兩代的開發,尤其南宋時期外地人的遷入,今臺山地區經濟、文化都有了較大的發展。居民建圩集、興教育、墾荒地、行種養,沿海地區還適應漁業生產需要興起造船業。《簡明廣東史》記:“明代,我國造船業有了高度發展,居於世界前列。而廣東、福建和江南則是全國著名的造船業基地。……高州、陽江、海口以及潮州、廣州、東莞、新會都是廣東有名的造船業中心”。新會的造船業則大多在今臺山的沿海地區。
?? 隨著教育的發達,到元代末葉,今臺山地區就出現了廣東省內有名的詩人羅蒙正。羅蒙正,字希呂,祖先原籍江西廬陵,他父親遊學到廣東,定居於新會縣文章都的鬥洞(今大江沙沖)。明代《新寧縣誌》記,“蒙正資稟秀特,勤學強記,甫弱冠,聞肇慶羅鬥明工詩,往拜詩之。鬥明嘉其誠,悉以詩法授之,一載而歸,大有詩名”。學習歸來,被當時知縣沈壽所創辦的古岡書院聘請為教師。後來,羅蒙正被省徵召,任用為高州文學。元兵入侵廣東,他避亂於羊城,曾任南恩州教授。所著的《羅希呂集》,是目前已知的臺山最早的詩集;明代《新寧縣誌》已收入他的律詩九首。
?? 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6年),今臺山地區曾經進行過一場改造山河的壯舉。清代趙天錫之《甯陽雜存》記載:“邑中水勢,南北分流,不能貫通,人多苦之。前明陶魯,欲由三合蟾蜍口鑿數裏許,以通南北,功迄不就。”明代《新寧縣誌》記載:“昔成化間,邑治未分。縣丞陶魯以新會至廣海,由崖門出大洋海,有風濤之險,且多海寇。舟憚往來,建議由法竹上流三合水。因其故流小水,開鑿由漁塘至橫塘二十餘裏,通耳村水。然水勢高下,莫能注接,竟不成功。”新會縣丞陶魯的計劃,是將三合至那金的河段挖深挖闊,聯絡端芬之大隆河,形成貫穿臺山南北的大運河。工程進行至橫塘,因此處是臺山之分水嶺,地勢太高,難以打通,以至工程中輟。我於1961年參與編寫《臺山縣誌》時,訪得那金至魚塘村一段水路,據說是陶縣丞開鑿運河的一段遺跡;至今,橫塘附近還有村名河底。
?? 在較早開發的文章都鬥洞附近的鳳山(今大江鎮石橋),歷來有關於歌仙劉三妹、文人蘇東坡、陳白沙的傳說。鳳山原稱潯陽山,《新寧縣誌》記“峰巒高聳,俯瞰潯江。山之左有峰俗名劉三妹仙峰。上有石庵,庵內有二石,如麻籃水盆。下有石壁,約高二丈、闊數丈,源泉下流如注,名曰石澗珠簾”。原來這座山半腰,有石級路可拾級而上,山中有石室,石室前有寺,名“三仙寺”。寺中《重修三仙古廟新建客廳題銀米碑記》記載:“三仙寺在斯山,由來久矣。仙,春州人,劉其姓,三妹其名,修道於鳳山石室,得袂成仙,鄉人就其地立寺而奉祀焉。但仙之來斯山,其年月不可詳考。考之邑史所載,仙人善唱與朱光卿同入諺語,則成仙似在元之季。參之故老傳聞,此為蘇東坡曾遊斯山,遇仙而返,則成仙似在宋以前。”三仙寺內有對聯雲:
????????? 故里溯春州,仙去至今留勝跡;
????????? 禪林瞰蘇渡,結緣到此幾詩人?
?? 傳說蘇東坡貶謫嶺南,從惠州來金溪寺訪鐘鼎和尚。至水口村,喚舟渡江,遇到劉三妹。他跟三妹來到鳳山石室,得仙姑點化而解脫被皇帝的貶謫。
  鳳山腳的溪澗旁,原建有書齋,陳白沙曾在此講學。三仙寺內還有對聯曰:“白沙講學行吟地,蘇軾逢仙寄跡門。”書齋早已湮沒,三仙寺殘址亦毀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十年浩劫中。
  蘇東坡是於北宋紹聖元年(1094年)十月被貶謫到惠州的,在處住了2年7個月。與蘇東坡遇劉三妹的傳說相吻合的,則是公益埠東2公里的“蘇渡懷賢”亭,不過這也是根據傳說於清代宣統二年建的。
??? 有關劉三妹、蘇東坡的傳說已無稽考,但陳白沙到文章都鬥洞講學,則有史記。明正統年間,新會縣出了一個名儒陳獻章(1428—1500年),字公甫,新會白沙村人,世人多稱他“白沙先生”。他開創明儒心學的先河,是明代中葉一位有名的哲學家,著作有《白沙子全集》10卷。陳白沙的後半生,主要是招徒講學,桃李滿門。白沙先生常到今臺山地區講學。文章都的伍省軒,博雅好學,崇儒重道,曾請白沙先生到家鄉教導子弟,兩人相處10餘年,交情甚篤。陳白沙曾寫詩寄給伍省軒,詩道:
???????????? 萬家煙樹綠圍莊,一水縈洄溉鬥岡。
???????????? 韋曲應知來杜老,天臺無計宿劉郎。
???????????? 柳條學弄春風暖,花氣濃沾曉露香。
???????????? 寄語潯陽諸酒伴,明朝將爾倒詩腸。
  當時的文章都已是文教中心;白沙先生的有名學生林樟,也是文章都人。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8:40 | 顯示全部樓層
11 弘治開基立新寧
?? 明初,朝廷嚴禁私人出海貿易。由於廣東私自下海到國外做買賣的人多,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又“嚴禁廣東通番”。但是,廣東沿海地區仍不乏“違禁”下海的人,就連一些地方官吏和總兵也“私造大船,以通番商”。一些人還僑居國外,成為華僑。
?? 明朝政府的禁海政策,與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商人尋求擴大海上貿易的願望完全背道而馳,引起了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集團與沿海人民的強烈反抗。一些人組織武裝船隊,用武力對付官府的禁令和封鎖,因此亦商亦盜的海盜船隻停泊地遍於廣東。其時,日本的武士、走私商人和浪人(沒有正當職業的人和被革職的武士)結合的倭寇,在海上及沿海進行海盜式的搶掠。為了防禦倭寇,明朝廷曾盡徙上下川兩島居民入內地,致使這兩個海島荒廢了一段時間。
?? 明代中葉,國勢日盛,今臺山地區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居民人口增多,耕地增加,生產財富增多,到弘治十二年(1499年),就從新會縣分出,成立新寧縣。
??? 分縣時,廣州府留粵補知州署及新會縣知縣對新會、新寧的地理狀況,作了重要的分析:“新會一縣,負山面海,地方遼闊,在在險要,為廣州府屬難治之邑。……據山海情形而論,新會之西若北,則有大雁、??、阜幕諸山,蜿蜒磅礴,跨連鶴山、恩平、開平諸邑,為從前宵小出沒嘯聚之區,最稱岩險。迤延而南,又有百峰大山,界於新會、新寧之間,層巒疊嶂,山險溝深。前此奸匪窟宅,竊發時聞,尤為現在緊要之地。自南而東,皆濱大海。正南距城八十裏,即崖門山,對峙如門,為重洋鎖鑰。虎跳、白浪、烏豬,大洋各島嶼,森然羅列,鹹歸控制。而商漁船只,從崖門出入,直達雷、瓊、惠、潮各府,踞粵海之中路,為洋面之要衝。其新寧之上川、下川等海面,尤近在肘腋,盜艘梟販,時為飄突,為患海疆重地,無過於斯者”。
?? 《廣東通志》記:“新寧縣本新會縣地。諸?煽亂,屢征不服。明弘治十一年,遺孽未靖,督臣陳其難化狀,請以縣控制之。遂析新會五十六圖為新寧縣。”以德行都之上坑?建置縣署。在此以前,“裏排李祖田等,建言德行等都,負山阻海,盜賊頻興,請置縣治,以便控制”。
  明朝嘉靖二十四年的《新寧縣誌》記:巡撫兩廣左都禦史鄧廷瓚、總督兩廣太監王敬、總兵毛銳、巡按禦史王哲會同審議,上報朝廷。文稱:“審得廣州府新會縣盜賊素多,而得行文章盜賊尤多。雖曾調兵征剿,俱遺漏殘黨生聚,日繁複起惡念,撫之則面從心異,誅之則不可勝誅。推其原故,實由官府?遠,不能管攝所致。必置設縣治以控制,立學校以教化,方能保其久安。今三司官員既勘議停當,又經本府知府林泮親詣體踏分撥,裏分明白,及取縣名曰新寧。”這份奏摺上報朝廷,明孝宗於弘治十一年七月初七頒旨准奏:“皇上軫念邊民,合無俯順下情乞,敕查議照依恩平等縣事例行,令岑邊地方開設新寧縣治,隸廣州府管轄。”
?? 弘治十二年六月僉事徐?蒞臨新寧,相度縣署,認為岑邊平曠之地“北枕三台,西峙展旗(即那西山),東聳獅子嶺,南帶川流。去川一裏,有籍帽山,東北有石人嶺,西南有玉懷峰,峰下有混泉(即湯湖),形勝頗佳,遂定邑治”。十二年,知縣任鉞,始以木為柵,構築縣城。十六年大水,城盡頹。正德六年禦史周謨,攝令通判朱源改築,週五百三十丈,高一丈一尺,雉堞一千一百一十二。……東西南為三門,門各一樓。北以逼於山,故不設門。
?? 新甯縣首任縣令任鉞,也是於弘治十二年六月初一到任。《新寧縣誌·宦績傳》記:“任鉞,甌寧人,監生,弘治十二年授邑令。時邑治新建,百務叢集,諸所經營,不辭勞苦,創業之功居多焉。”
?? 新寧縣的建治,除了《廣東通志》記的原因外,其實這也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據弘治五年(1492年)統計,新會全縣已有25280戶、72623人;縣治的地域也很廣闊,東連中山,西接陽江,北界鶴山,很有必要分析縣治以加強行政管理。明代廣東新置順德、高明、開平、恩平等共22縣,新寧縣是其中之一。在新置的縣中,絕大多數是從原來一縣或數縣中析出部分地區而設置的。《簡明廣東史》指出:“明王朝新設置這麼多縣,主要是為了加強行政管理,和便於預防和鎮壓人民的反抗。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說,大縣化小,特別把大的山區縣化小,並在新置縣建設縣城,和招商民,設學校,興墾辟,有利於山區的開發。”新寧縣建治以後的十年八年間,社會秩序較為安定,人口也有所增加。到建縣後的第四年——弘治十五年(1502年),新寧縣已有7712戶、23281人(據明嘉靖二十四年的《新寧縣誌》)。生產力也有了發展,農業生產已摸索出水稻的生產規律。明代《新寧縣誌》記,正月“田功始具”,二月“農功畢作”,三月“催耕(布穀)鳴”,六月“早穀登場”,七月“秧針碧”。並且開始重視選種,做到“時其灌溉,勤其耕褥,培其糞力”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8:51 | 顯示全部樓層
12 立縣之初的建設
?? 弘治十二年,新寧立縣之初,百業待舉。六月開始,次第建築縣署。新建的縣署,正堂、後堂各三間,正堂之左為典史廳、右為耳房儀仗架閣庫,後堂之北為知縣衙,縣衙之東北為拱翠亭,典史廳之左為典史衙,正堂東西兩廊為卷房,卷房之後為吏舍;前有儀門,儀門之左為土地祠,右為獄房,外為譙樓……。縣署歷代都有維修。直到民國十九年(1930年),當任政府以舊署規模狹隘,建築鄙陋,經過清代道光二十一年知縣張深重建已曆九十多年,房舍破爛,乃將舊址開闢馬路,劃投鋪地,將所得之款項一半為建築新縣署的資金。臺山新縣署於民國二十年(1931年)六月興工,民國二十二年七月十六日建成遷入新署辦公。臺山縣政府新署,成為國內縣署之最新穎及建築規模宏偉的建築物。
  建縣時,縣城初設,房舍簡陋,城中居民僅四五十家。但在建縣的第二年即弘治十三年就興建學宮,當時重視教育的程度由此可見。
?? 道光十九年編修的《新寧縣誌》記:縣學在縣治東(今台城鎮二小處),縣學名學宮,始建於弘治十三年六月。“明年庚申六月,訓導何?謂為政以人才為先,才成於學,可後乎?”訓導何?深明人才的重要,認為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建設學宮是不能推後的。因此於建縣之後第二年的六月即行動工興建學宮,同年十月,諸工告成。建成的學宮,有先師廟一座五間,東西兩廡各五間,前為戟門三間,再前為欞星門,廟東為啟聖祠,戟門東為名宦祠,西為鄉賢祠,廟後有明倫堂一座,三間輔以兩齋。學宮建成後,歷任縣令都進行重修和增建,逐步形成規模恢宏的教育基地。學宮前還有臥龍牆,指此地乃藏龍臥虎之處;前面的街道亦名為“青雲路”,寓意潛心向學,定必青雲有路。
?? 建縣之後,也重視改善交通條件。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知縣熊文華建縣城西郊之碧溪橋。《碧溪石橋記》記:“邑之西五裏許,有碧溪焉。源均發於北峰山,其支一自城東,繞南而西;一自城西,旋而北繞,至此合為一,蓋邑之關鍵也。向有橋以木為之,遞修遞廢,春夏水溢,涉者病焉。辛醜八月,邑侯熊公來蒞茲土,入那西,過白水,適秋水灌河,兩涯之間,不辨牛馬,向若興歎,輿徒並艱,乃焦思拮据。為百年計,滌場後,?石為橋,高築堤城,多通水竇,可蓄可宣,利涉鹹喜。……”
??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知縣王尚賢倡建城西塔在縣城西門河外的麥坑村。史書記載:“邑城西門河外,山上有塔。塔凡七級,級六達皆窗,與寶鴨、連珠鼎足並峙,為邑城右屏者。此塔為明萬曆年間知縣王尚賢所建。”
?? 城西塔又名淩雲古塔,與各地縣城所建的塔一樣,都為風水而建。它建于新寧建縣後的114年。塔高48米,外表7層,內實9層。據塔腳附近村莊居民傳說,當年為建立這座塔,他們的祖先燒了3年磚共400多萬塊,以後又費工兩年才建成。
?? 清代知縣為防人上塔自殺,把塔門封閉,還立上石碑:“淩雲古塔,永遠封閉;如敢廢損,嚴拘不貸。”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為保護文物,多次撥款重修。1960年,縣政府撥出鉅款,加固塔座地基,並鋪上水泥基座;用45000多塊磚,補好日軍侵華時炮轟毀爛的塔身,同時粉飾一新。1979年5月,又架設棚架,清除塔身的雀屎榕和雜草。1993年11月,臺山市人民政府撥款20萬元維修淩雲古塔,使之恢復原來光彩,並在塔身安裝了燈管,古塔的輪廓在夜間閃爍光芒。?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9:02 | 顯示全部樓層
13 明代中葉抗倭寇
?? 新寧建縣前後,沿海地區常受海盜以及倭寇的騷擾和搶掠。
?? 《廣東通志·前事略》記,早在建縣前的“景泰三年(1452年),海賊寇掠海豐、新會。參政謝?、副使項忠遣指揮張通等往剿,賊遂遁去。”“天順二年(1458年)二月,海寇犯寧川守禦千戶所。巡撫廣東監察禦史呂益奏:總督備倭都指揮張通等不嚴督各衛所守哨,致使賊寇流劫寧川千戶所。三月,上級命令張通殺賊贖罪”。天順三年,備倭都指揮張通討剿賊寇勝利,曾書“海永無波”四字以紀戰功,並祈望從此海上再無海盜倭寇之患。這四個紀功書法,後由徐海刻石于廣海南灣紫花岡的一塊巨石上。徐海,浙江余姚人,成化三年(1467年)任副使。這塊巨大的紀功石刻仍存,巨石高8.1米、闊9.19米;“海永無波”四字,每字高3米、闊2.2米,字體之大,較為少見。左邊落款“欽差總督備倭都督張通書巡視海道副使徐海刻”。天順六年春,仍有張通的戰功紀錄,“羅劉甯寇程鄉,總兵都指揮張通等討平”。據廣海人傳說,張通平倭立功後,寄居廣海城西迎恩社(今廣海中學前面),死後也葬在廣海城郊雞籠山。查《張氏族譜》,張通又名張官帶,過去廣海城東郊靈湖寺中,也有張官帶的神位在供奉。
?? 張通平倭之後,海上並不平靜,沿海仍常受海盜、倭寇騷擾。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在俞大猷和戚繼光大破倭寇于福建的同年八月,倭寇又入侵新會崖門,逼近新寧縣境。新會、新甯兩縣官兵壯丁,在武官鄧子龍的率領下,把倭寇擊退,力障東南半壁,得免蹂躪。
?? 在鄧子龍率部擊退倭寇後5年的隆慶四年(1570年),新寧縣又遭倭寇的蹂躪。據《廣東通志·前事略》記,那年正月,倭寇200餘人,從西海登陸,進入海宴、雙門等地擄掠。這時,充軍犯人朱衣、盧榮等,怨恨衛所官吏的虐待,勾結藤峒賊幫邱樂閑等500餘人,糾合倭寇進攻廣海城。正月初六五更時分,倭寇從西南攻入城內。守城官千戶寧紹傑棄城遁逃;指揮王正、鎮撫周秉唐力戰而死;百戶何蘭,禦寇於城下,斬殺相當;倭寇圍困數重,他浴血奮戰至重傷,家丁背他回家,半夜犧牲。二月,肇慶同知郭文通統率官兵征剿倭寇,亦未能取勝。倭賊佔據廣海城46日,殺戮3000多人,官民房舍焚毀殆盡。
?? 此次倭賊攻入廣海城,出現一位忠貞節烈的女子彭大娘。《烈女墳序》記:“我族彭大娘者,按府志乃明景祥公之女也。世居溽城,年十八,未適人。自隆慶四年,倭賊入寇時方被擄,即厲聲罵賊,觸刃死。僵臥三日,面色如生。賊去,鄰里憐而葬此”。彭大娘墓人稱“烈女墳”,在廣海城西馬鞍石側。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正當中華民族遭受日寇侵略時,臺山縣長覃元超為激勵民族正氣,主持重修烈女墳。墳前豎立石牌坊,上刻對聯曰:
  一死關夷夏大仿取義成仁誰謂鬚眉勝巾幗;
  千秋留天地正氣型風礪俗我從兒女拜英雄。
  牌坊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被颶風刮倒,烈女墳也毀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十年動亂”中。1992年,廣海地區旅外鄉親發起捐資重建,1996年遷至廣海城西現址重建。
?? 隆慶四年倭賊攻陷廣海城,長了威風。次年倭寇又在海宴地區登陸,屠殺文村居民過半。五月,倭寇深入內地,直撲縣城。知縣姚文煒與鄧子龍率領軍民上城抵禦,擊退倭寇。倭賊敗走時,仍搶掠矬峒都民眾財物。十一月,倭寇再犯縣城未克,又搶掠沙沖、獨岡一帶。直至十二月,軍民同心合力在那西打了一場勝仗,才把倭寇逐出縣境。
?? 自隆慶五年(1571年)趕走倭寇以後,再沒有倭寇犯境的記載。但實際上倭寇侵略的威脅仍然存在,以致朝廷要採取堅壁清野之法,限令沿海居民內遷。這有廣海城西西村村後背子石山中的“餘氏石室”佐證。餘氏石室是個不大的岩洞,洞內有平滑的石塊可作床眠,內有小溪流淌,可供飲用。這個岩洞的一塊巨石上,刻有“餘氏石室”四個大字,旁有“隆慶六年仲春根山志”九個小字。1961年我採訪廣海城西奇石石山裏村民余宗池,說餘根山是他的祖先。當時政府下令沿海居民內遷,餘根山眷戀故土,不願遠離,匿居在背子石山的石洞中,生活了幾年。海禁解除後,人們重歸故鄉,發現余根山時,多年的穴居生活已像野人;用網把他捉住,經過數年熟食,才恢復常人,活到60餘歲才逝世。???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9:12 | 顯示全部樓層
14 嘉靖年間農民起義
?? 明代中葉以後,土地兼併日趨激烈,賦役負擔愈趨繁重,連少數民族地區過去不抽稅的土產,也開始徵收稅銀。再加上州縣官吏恣意增加土貢項目,“濫派竹木”和“百計巧取財物”,使少數民族的農民遭受越來越重的剝削,以至一度緩和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基於這些原因,嘉靖年間新寧縣曾經發生過多次農民起義。
  正統十三年(1448年)九月,南海縣沖鶴堡人黃蕭養領導農民起義。受其影響所及,次年二月,新甯縣文章都大嶺村民黃汝通乘勢而起,聚集三千餘人,以為響應。及後又有鐵爐坑岑子華、坡頭譚保、南坑黃三、那西白大蠻等揭竿而起。四月十二日,官府派出把總指揮席斌領三千官兵水陸進剿。黃三等佔據大柴型等山阻擊。席斌官兵分三路進逼,黃三率眾依險頑抗,從山上滾木飛石,官兵不敵,席斌、那端等九人為義軍所殺。後來,黃三、區蛋家、溫積彩等人,成為黃蕭養部的重要將領,堅持鬥爭到景泰九年(1450年)五月黃蕭養壯烈犧牲後。
?? 在黎族的反抗鬥爭三次起義影響下,新寧縣居住在山地上的少數民族——瑤族,不堪漢族統治者的壓迫,於正德十四年(1519年)群起反抗。當時,以都禦史楊旦為首來自廣州的官兵,對瑤民進行了血腥的鎮壓。
?? 早在正德十四年新寧瑤民起義前一年,溫邊、白石一帶被官僚、地主壓迫得難以維生的漢族農民,已經集結起來進行鬥爭。後來逐漸擴展到羊公逕和上下坪等地。正德十五年三月,兵備副使王大用帶兵來攻打羊公逕,正月又攻打上下坪,俘虜農民起義者共6000餘人。但當他進一步進攻溫邊和白石時,就被起義者打得落花流水。起義者乘勝進軍,包圍了新寧城三天。王大用在鎮壓農民起義者之後,還在石花山刻下“石化山”三字,以此炫耀自己的德政石人也能感化。但到清代,有識之士又把它改為“石花山”。
?? 嘉靖二年(1523年)閏四月,廣東的統治者又調集萬余官兵前來新甯縣,鎮壓農民起義者。布政使章拯駐新會,參政葛浩和參將李璋進駐新甯城,知府簡沛進駐海宴。官兵如狼似虎,四出拉人殺人。各寨婦女、兒童走避不及,慘遭殺戮。白石的起義領袖許車保被殺;溫邊、白石等地的起義者,只好進入北峰山中躲避。在南部的海宴,簡沛殺人更多。他搜捕不到起義領袖陸四,往往誣指平民窩匪,勒索財物,甚至撈命。參政葛浩則“用兵有紀,淑匿分明”,未至濫殺無辜。當時有諺語雲:“遇葛李則生,逢章簡必死”。
?? 但起義者沒有被官兵的殘酷鎮壓所屈服,而是前仆後繼地進行鬥爭。許車保和陸四被殺後,林子祥和陸四的兄弟陸廣、陸策又於嘉靖三年相繼起義;嘉靖五年林子祥被殺,曾友、曾宗英、方長等於嘉靖九年又興起於大隆洞。嘉靖十五年春饑荒,張邊一帶農民在許文盛、鄺悅敬的帶頭下,又武裝起來求生存。從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七年,石鼓、那西等地農民又紛紛起來,占山設寨,置造兵器,屯積糧食,稱霸稱侯。共聚集4000餘人,立寨87個,互相應援打官軍,大鬧新寧八九年。
?? 到嘉靖三十五年正月,提督增派兵馬,到新甯縣大舉“清剿”起義者。各寨寡不敵眾,被殺被俘者數千人;部分起義者在各地居民的掩護下,僥倖保存下來。
?? 斷斷續續十多年的農民起義,終於在統治者的強大壓力下潰散了,但隱蔽保存下來的起義者,有的還在堅持抗爭。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後,由於倭寇入侵,新寧縣人一致抵禦外侮,縣內的階級矛盾才顯得緩和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9:23 | 顯示全部樓層
15 抗禦外夷衛海防
?? 明朝初年,嚴禁私人出海貿易。洪武三年(1370年),明政府分別在寧波、泉州、廣州3地設立“市舶司”,“掌海外諸番朝貢市易之事”,“禁通番,征私貸,平交易”。
?? 海禁期間,除了引起從事海上貿易的商人集團與沿海人民的強烈反抗外,也使一些處於逐步積累形成資本主義的西歐國家的覬覦,開始向中國沿海進行海盜式的活動和殖民擴張。地處南海之濱的新寧縣,有溽州為南疆海防重鑰;又是海舶入廣州的第一站,因而縣境的上川島和廣海,歷來成為外國人入粵的第一站。
?? 早在天監元年(502年),天竺(印度)智藥三藏就曾駕船抵廣海登岸,並到鳥洞親手種下菩提樹一棵。南宋年間,就在智藥三藏手植菩提處建起靈湖寺。
?? 明代弘治十二年新寧建縣以後,朝廷的海禁逐漸鬆懈,外國商人及傳教士乘機進入。陳中美的《三洲港史話》記,據民國年間擔任《廣東通志》通訊員的余覲光採訪所得,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年)葡萄牙商人菲地難德航海經印度來中國海岸,最先在上川島的三洲停泊,並上岸陳列貨物,與當地人交易。餘覲光將採訪所得上報,還寫了題為《三洲訪葡人互市遺跡》詩,詩道:
????????? 西風何處入中華,莽莽三洲望眼賒。
????????? 疑幻波光成唇市,再尋煙址是漁家。
?? 明代稱葡萄牙為“佛朗機”。就在菲地難德登陸三洲第二年,葡萄牙人航行到廣東。《簡明廣東史》據《明史·佛朗機傳》等所記:“1517年(正德十二年),4艘葡船和4艘馬來船於八月十五日抵東莞縣屯門島。地方官吏根據守土職責,在未經上報之前,拒絕他們進入廣州”。“明朝政府命令地方官‘給方物之直,遣還’。但他們卻賴著不走,……至於退泊屯門的葡萄牙武裝船隊竟‘佔據屯門海疆’,擅自‘蓋居樹柵,恃火銃以自固’”。“葡萄牙殖民者在廣州和東莞進行搶掠活動。他們‘剽劫行旅’,‘掠買良民’,用‘每一口金錢百文’買進,再販運出去為奴隸。他們的罪惡行為,激起了廣東人民的強烈憤怒。1521年(正德十六年)海道副使汪?組織軍民,發起了驅逐葡萄牙殖民者的屯門之役,用枯柴和乾燥的荻草,淋上油脂,因風縱火;還派人潛入水中,把葡船鑿沉,迫使剩下的葡船潛逃”。
?? 屯門之役,葡萄牙殖民者沒有引以為戒,繼續派隊進入廣東。嘉靖元年(1522年)當葡人西進到新寧縣境西草灣(近人研究分析,擬為甫草灣之誤),即遭到我縣軍民的迎頭痛擊。《明實錄》記,這年三月,葡兵千餘人,駕船5艘,“遂寇新會西草灣。備倭指揮何榮、百戶王應思率師截海禦之”。經過一番激戰,我軍大獲全勝,生擒葡人42人,斃35人,並救出被擄掠的10人,繳獲葡人船隻2艘,把他們驅逐出廣東之境。這一役,反映出廣東軍民有力量驅逐“兵械較諸番獨精”的葡萄牙殖民勢力,保衛國家海防,維護領土主權。
?? 這次抗擊葡萄牙殖民者的行動,較之在明代萬曆五年(1577年)以後,葡萄牙殖民者侵佔澳門早50年。
?? 早在葡萄牙殖民者侵佔澳門以前25年,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就有葡萄牙的傳教士方濟各·沙勿略涉足我縣上川島,他是進入中國的第一個傳教士。1541年七月,方濟各以教宗特使的身份航海東來,先抵印度,後到錫蘭、新加坡、馬六甲、日本等地傳教。1552年七月,方濟各從馬六甲出發,前往中國。因明朝海禁,方於九月十五日抵達上川島三洲圩,伺機進入大陸。十一月二十一日,方濟各突發高燒,於十二月三日不治而死,就地葬於新地灣的大腦山咀。1639年的石碑刻著“耶穌會士泰西聖人范濟各沙末爾於大明嘉靖三十一年壬子之冬升天”。法國教會於1876年在大腦山咀建起教堂式的墓地和紀念碑。方濟各比之明萬曆十年(1582年)到澳門傳教的耶穌會士利瑪竇,足足早30年。
?? 我縣人抵禦外夷的侵入,以後還有清代咸豐年間,赤溪人民全殲入侵英兵之役。那是土客械鬥期間的咸豐八年(1858年)七月,開平籍的港商譚才圖謀台、開、恩三縣客家人的田產,不單從香港購進一批“紅毛快槍”,還勾結英國殖民者進攻赤溪曹沖。這一天,英兵40多人乘汽船到來,以本年正月到赤溪勘測地形丟失物件為藉口,在角咀登陸。赤溪人民見英兵“賊喊捉賊”,無不義憤填胸。近300人的壯丁見英兵登陸,即分兵兩路,一隊登上沉堂山;一隊埋伏在深灣?基,伏擊敵人。當英兵進入伏擊點時,壯丁一躍而起,與英兵博鬥;沉堂山上壯丁一沖而下,匯成浩大聲勢。英兵被打得措手不及,傷亡過半。這時正好退潮,倉皇逃走的英兵泥足深陷,寸步難行。曹沖人又使用捕魚的泥板滑行截敵退路。英兵只好舉手投降。這一役,曹沖人全殲入侵英兵,斃敵30餘人,俘虜10餘人,繳獲洋槍40多枝。1962年我採訪《臺山縣誌》資料時,訪問曹沖老人,他們描聲繪影地講述這一故事。俘虜的10余個英兵後來讓他們乘原船回去。放回去的英兵心有餘悸地說:這裏的人真厲害,會飛呀!??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9:34 | 顯示全部樓層
16 明末雇農立社叛主
?? 明代後期,朝廷為首的統治集團奢糜腐朽,政治腐敗,軍餉增加,賦稅搜刮如洗,地方官吏橫徵暴斂。殘酷的剝削,逼得農民走投無路,只有起來反抗。崇禎年間,在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張獻忠的影響下,廣東各地的農民紛紛舉起義旗,同統治者對抗。農民起義軍“見腴田則必奪,問賦稅則曰無”,“公差、田主無不就擒”,對地主實行懲治。
新甯縣的農民,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五月,王興領導的恩平農民起義軍;隆武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順德沖鶴堡雇農起義的影響下,一個以雇農為主的革命運動蓬勃興起。
?? 《新寧縣誌》說:“社賊者,明季鄉中佃僕判(叛)主也。”明代中葉,新寧濱海地方因受內亂外侮的摧殘,田地多荒蕪,農民多失業。地主階級乘機投資,雇用失業農民開墾荒地。以後生產發展,地主不肯改善生活,照樣以奴僕看待,壓迫剝削日重。於是,為數眾多的雇農紛紛起來集會結社,向地主進行勇敢的鬥爭。地主階級認為他們“以奴脅主”,污蔑起義雇農為“社賊”“僕賊”。
新甯縣的雇農立社起義,遍及縣北的潮境、東南的六村、福場和西南的海宴、汶村等地。
?? 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下半年,六村雇農武裝起義,帶頭人為陳爾則。陳爾則樹起義旗之後,向地主索取糧食,並打殺了一些頑固的地主。當時,臺山南部由恩平農民起義軍王興部隊佔領,由於陳爾則不肯歸附王興,被王興殺死。接著起來領導六村農民的是甄兆璧。他聯絡了王興部隊,準備攻打六村。由於洩露了機密,未待王興部隊到來,甄兆璧等10餘人,已被六村大地主陳式?捉到,于祖祠慘殺了。
?? 幾個月後,鄉人陳遂和又與陳族僕人許法琚聚眾起義,向富家索取糧食,富家不敢不從。於是陳式?收買了僕人阮佳俸、梁瑞庫等,又把陳遂和、許法琚捉到殺害了。但過不久,僕人游沛龍等又帶領農民掀起更大的起義。永曆元年(1647年)十二月,游沛龍、梁權可等率領六村雇農400多人,在油麻嶺殺雞歃血,誓同生死,立社起義。起義者湧進地主屋中,沒收了多餘的糧食,折斷了地主的秤,鋸了地主的鬥,要地主不得再用小秤出、大秤入和小鬥出、大鬥入的伎倆欺騙和剝削農民。這時,福場、潮境等地的雇農也行動起來,農民起義如燎原之勢在新寧縣興起。後來陳式?在他的《紀變錄》哀歎,“主僕之分蕩然矣”。
?? 永曆二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春,新寧發生大饑荒,100斤穀值銀4兩,米若珠貴。在這困苦關頭,農民起義軍首領游沛龍出頭,作出了核定市場糧價,抬價出賣及私運出外的糧食一律沒收。因此,六村的糧價為起義農民所控制,地主、商人都不敢哄抬糧價和私運糧食外出。
?? 與此同時,縣西南的文村,也曾採取了限定糧價的措施,但地主、商人拒不執行,因此激起了農民的反抗。三月初六,文村的貧苦農民集會廟中,正在歃血誓盟同地主商人對抗的時候,該村的地主當權派陳王道出來干涉,橫加指責,部分農民動搖,舉義不成。但他們當中的意志堅定者17人,終於聯同小擔農民誓盟,決定聯合王興部隊和海宴各村社農民,于四月初十攻打文村。不料聯絡員何嘉亨於四月初六被陳王道封閉城門捉住,供出了村中同謀者,這17人中只有3人逃脫,14人被陳王道捉到,推落水中溺死;叛徒何嘉亨不久也被斬首示眾。裏應外合攻打文村的計劃失敗了。待到五月中旬,王興率領本部5000余人,會合海宴都各村社農民上萬人包圍了文村城,趁早稻成熟之機大舉搶割。陳王道出戰不利,緊閉城門守禦。後來,王興部下李愛國兄弟與馬日高等8位先鋒中伏犧牲,陳王道乘勢出擊,義軍敗退;亦因掩護搶割早稻已完,文村之圍乃撤。
?? 永曆四年(清順治七年,1650年)四月,海宴附場雇農立社起義,那陵雇農響應,侖定雇農也準備行動。這時,陳王道應侖定地主的請求,派出張漢豪、陳周廷帶領文村壯丁50名駐紮侖定,又派陳廷福帶領50名壯丁到那陵新寨鎮壓。
?? 永曆五年(1651年)清兵控制了廣東大局,新寧縣除矬峒、海宴兩都外,都歸順清朝。清朝廷派來知縣淩必顯和守備張登榮,又派總兵連得城帶兵攻下廣海城。地主當權派配合清兵,大舉鎮壓農民起義者。六村地主陳式?與陳簡宸帶領由沖泮、泡步等村組織的武裝300余人會同清兵10餘人,兵分兩路打回鄉。農民起義領袖游沛龍、梁可權聞訊,領隊避上油麻嶺,但後來,他倆還是被廣海城守備逮捕,永曆七年死於獄中。這一年的四月到十月,海宴都各社的農民起義者,積極配合王興部隊打殺地主及其爪牙,分占其家產,鬥爭此起彼伏。陳王道無可奈何之中,派人帶銀千兩到省城請兵。十一月,清平南王尚可喜派遣水陸兩師來援文村,才把這一鬥爭高潮壓了下來。
?? 《簡明廣東史》指出:“廣東農民起義與奴變在一定範圍內觸動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局部地調整了原來的土地佔有情況,使農民和佃僕獲得了一些土地,使一些奴僕獲得了人身自由,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這次起義不僅有力地打擊了封建地主階級,而且當清兵進入廣東之後,一些起義隊伍又舉起了抗清的旗幟,成為廣東人民抗清鬥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49:46 | 顯示全部樓層
17 南明新寧抗清鬥爭
??? 1644年三月,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軍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駐守山海關的明朝總兵吳三桂投降清軍,引兵入關,李自成農民軍迎戰失利,放棄北京,撤退陝西。清軍乘勝南下,攻佔南京,於1645年五月消滅了南明弘光政權。次年六月,清軍攻陷紹興,消滅魯王政權。同年八月,清軍攻陷福州,隆武政權覆滅。
??? 明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年)十月十四日,廣西巡撫瞿式?等在肇慶擁立桂王朱由榔為帝,年號永曆;誰料,十一月,隆武朝大學士蘇觀生等人又在廣州擁立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為帝,年號紹武。這兩個同在廣東建立的南明政權,不能一致抗清,反而互爭帝位而火併。十二月十五日,清軍攻陷廣州,朱聿?、蘇觀生等自縊而死;永曆帝朱由榔由肇慶逃到廣西梧州。
?? 廣州陷落後,南明兵部主事陳邦彥聯合農民領袖余龍,起兵於順德,粵中抗清義軍興起;陳子壯起兵于南海,黃公輔於新會、麥而炫于高明、王興于恩平……當時聞風而起的抗清義軍有數十處之多,“小者百人之奮,大者萬人之鬥”。在新寧縣進行抗清鬥爭的義軍主要是王興、陳奇策的部隊。清光緒十九年《新寧縣誌》記,王興,番禺人,少為農,短小精捍,智計過人,群呼為“繡花針”。明亡,遂散家財,收納亡命,以計恢復,四方歸之。
?? 在由榔與聿?進行內戰的時候,王興控制了恩平城,俘虜了恩平知縣陳兆棠和正到那裏的明巡撫連城璧。事隔1個月後的永曆元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正月,清兵佔領肇慶,清朝廷派出的知縣也到新寧就任了。這時,忠於明朝的農民起義領袖王興與連城璧合作,打出了反清大旗。王興除留兵把守恩平城外,親自帶兵東進。傳說他在新寧縣的大隆洞山區,找到了逃亡到來的唐王之弟聿?,奉聿?為主,以便號召。現在,大隆洞內還有一處地名“尋皇”。王興又團結了新甯的農民起義領袖王?顏和不甘降清的秀才甄旭升、黃履嘉等,匯合成萬人大軍,圍攻新寧城。圍城60天,攻打不下;此時恩平城又為清兵所奪,因此王興撤兵到大塘據守。在大塘,王興部隊抵禦了清將張道瀛、郝尚文的數次進攻。這時,王興部隊大得人心,新寧南部的六村、田稠、沖柴等鄉村都組織力量前來支援。相持幾個月後,清提督李成棟帶領大軍來攻,王興部隊抵擋不住,部分人馬突圍轉進海上。後來,王興部隊又控制了海宴大部分地區和大隆洞,與佔據下川作基地的明淩海將軍陳奇策,互為犄角,繼續抗清。
?? 由於農民軍聯明抗清,廣大人民群眾奮起支持,清順治五年(1648年)四月初十日,清朝廣東提督李成棟在廣州倒戈歸明,奉永歷年號,並脅迫清朝兩廣總督兼廣東巡撫佟養甲也投降南明,永曆政權兵不血刃,便恢復了廣東全境。這一年八月初一永曆帝從廣西回到肇慶。
?? 廣東大局平定了一年。永曆四年(清順治六年,1649年)十一月,清廷命令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各率所部合兵2萬,同征廣東。1650年十一月二日,廣州城陷。
在廣州保衛戰中,陳奇策率領戰船500餘艘,由下川前去支援。他們在三水登陸,作戰失敗,才又退回下川。廣州失陷後,王興被桂王任命鎮守恩平。第二年一月,不知好歹的清知縣鮑之奇,竟敢到恩平就任,被王興守將何國佐、陳鶴仔當堂殺死了。此事激怒了尚可喜、耿仲明,派出大隊兵馬來攻。王興部隊退出恩平城,到恩平、新寧邊區活動。這時,保守文村長期與王興為敵的大地主陳王道,卻派人到新寧城與清知縣聯絡,歸附清朝。
?? 陳王道歸清之後,王興與他的矛盾更為尖銳。王興派遣部將李耀鬥帶兵600餘,相機出擊歸附陳王道的文村外圍村莊橫崗、小擔、那馬等地。陳王道難以應付,向清平南王求救。十一月,清總兵許爾顯兵分3路進攻王興部隊。王興部隊機動作戰,撤出根據地白泥,保存實力。次年許爾顯部一走,王興又控制了文村外圍的據點。
?? 永曆七年(清順治十年,1653年)三月,大西農民軍李定國部由廣西柳州兵分兩路進軍廣東。李定國部攻打肇慶城40天不下,被清朝援軍所敗,退兵柳州。次年四月,李定國再出兵廣東,連戰皆捷。李定國大軍前鋒來到陽江,王興已集中兵力攻下了恩平城,活捉清知縣王奇。李定國到恩平,拜王興為“虎賁將軍”,令他率所部做開路先鋒,開始進攻廣州的海上門戶新會城。又令“淩海將軍”陳奇策率領舟師直搗江門。
清政府派出重兵駐守新會城,李定國大軍圍攻,攻城兩月不下。清廷又派兵來援。十二月十四日兩軍決戰,李定國軍大敗,損失慘重,退回南寧。從此,“定國力屈不能複出,西南之業衰矣。”
?? 《簡明廣東史》載:“李定國戰敗撤出廣東後,雖廣東抗清的大勢已去,但還有王興、陳奇策、蕭國龍、鄧耀等人率領殘部,退據深山或海島繼續堅持抗清鬥爭。王興退居新甯縣的文村,陳奇策退據新寧縣下川島,蕭國龍退據陽江永豐寨,鄧耀退據欽州龍門島,成為廣東最後抗清的幾個據點。”
?? 永曆八年(順治十一年,1654年)“十一月,王興擄舉人陳王道,遂據文村。”王興佔據文村後,軍師連城璧建議以文村為老營,並提出把文村人殺盡,以免後患。王興接受了這個錯誤的意見,以唐王聿?千歲名義貼出佈告,引誘逃亡的文村人回來,並於次年六月廿二日把回到文村大多數男人屠殺了。為記王興屠村之災難,文村人稱六月廿二日為“斬頭忌”,以志不忘此恨。原來被囚在白泥的文村地主當權派陳王道,在王興攻下文村的當晚,就上吊死了。
??? 王興部隊佔領文村後,改名文安城,努力在此建立反清複明的根據地。邵庭采的《西南紀事》記,王興在文村“熬海鑄山,務農積粟”,發展制鹽業,建倉庫,鑄刀槍,構築溝壘;又禮賢下士,招兵買馬,壯大自己。很快,王興就建立了一個擁有新甯、恩平兩縣南部地區的敵後政權。從此,文村成為李定國與臺灣鄭成功聯絡的中繼站,雙方使者不時經過這裏。據守下川的陳奇策,於1656年自動撤出,率兵西航,與退據龍門島的鄧耀會合去了。
?? 文村根據地經過一年多的經營,已大為鞏固。到永曆十年正月,清平南王尚可喜派兵5000餘人前來進攻,只能佔領廣海城;進一步西進,就遭到王興部隊的抵抗,寸步難前。第二年來犯,也被王興部隊打敗。
永曆十二年夏天,尚可喜控制了廣東大局,派兵大舉進攻文村。王興領兵據險抗擊,苦戰3月,大敗清軍。到永曆十三年(順治十六年,1659年)春,平南王尚可喜又親身督戰,帶兵圍攻文村。王興部隊被圍困半年,到八月中旬,糧盡援絕,陷入絕境。
?? 尚可喜乘王興之危,派遣謀士金光入文村招降。王興知道永曆帝在雲南無法立足,已逃亡緬甸,南明政權實際已經滅亡,決心一死殉國。他接待了金光,又叫5個兒子去見尚可喜議降。降議已定,王興召集部下,分發錢財,勉勵大家回鄉耕田,待機而動。他自己則以一死殉國。
?? 王興自焚殉國,陳恭尹的《王將軍挽歌》有詳細的描述:那是中秋節的第二晚,年將44歲的王興與張夫人禮拜了母親,又互相拜別;15個妾侍也羅列兩旁,向他們禮拜。此時,張夫人捧出一罐酒,說道:我藏有一鬥好酒,等待這麼一夜。現在終於離別了,大家盡此一杯罷!各人懷著極其悲傷的心情飲罷酒,就各自回房去了。過了一刻,王興和母親串堂入室,見16個妻妾都已懸樑自盡,王興便勸母親趕快逃離。王興走到中堂,堂中掛著他心愛的國畫“一虎顧兒圖”,據說這是明成祖的禦物。他把永曆帝賜給他的印信放在正中,點起香燭,向永曆帝遙拜,接著又拜過四方。然後脫下朝衣,走進堆滿火藥的房間,先後解下張夫人和15個妾侍的屍體,移至火藥堆上。他再出去穿上朝衣,就進房點燃火藥。一聲巨響,烈焰騰空,王興壯烈犧牲。
?? 王興自焚之後,全軍皆哭,清使金光也被感動得流淚。他們把王興及其妻妾的遺體放進一口早已準備好的大棺材內。兩年之後,遷居廣州的王興兩個兒子把這口棺材移葬到廣州河南南箕村附近的山上。這墳墓因日久被泥土掩蓋,1952年11月24日出土時,發現了王興墓誌,還有其妻妾的遺物金耳環和金手釧。為了紀念民族英雄,文物單位把王興墓遷到風景秀麗的越秀山下,與紹武君臣塚並列。墓碑刻上“南明抗清殉節王興將軍暨妻妾之墓”。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0:11 | 顯示全部樓層
18 沿海地區“遷界”與墾複
?? 清初,漢人不服清朝廷的統治,反清複明武裝蜂起。順治五、六年(1648—1649年),鄭成功的海上武裝相繼攻克閩南沿海地區,以金門、廈門為抗清基地,還多次進攻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的清軍。清朝統治者認為,這支抗清勢力“若無奸民交通商販潛為資助,則逆賊坐困可待”。清政府為了切斷其供應來源,先于順治十三年(1656年)七月頒佈“禁海令”,嚴禁商民船隻出海貿易;禁止外國商船來華貿易。順治十八年(1661年)又發佈“遷界令”,命令由山東至廣東的沿海居民,內遷50裏。康熙元年(1662年)三月,清廷敕令廣東沿海24州縣的居民內遷50裏,並所有附近海島洲港皆遷,新寧縣在“遷界”“禁海”之列;康熙三年五月,續遷近海居民。《廣州府志》記述了遷界的狀況:“自康熙壬寅有海禁之旨。時懲于東榮之亂,恐遷民仍通海舶,當道臨海勘定界址。先畫一界,以繩直至,此間多有一宅而半棄者。浚以深溝,別為內外,稍逾跬步,死即隨之。徙各鄉居民,使空其屋。又於界上築城,建墩台營房。排人戶捐錢修築,民至窘匱。遷民貧者,行乞街市,露宿衢道,往往餓死。”遷民之後,清政府在“東起饒平大城所上裏尾,西迄欽州防城”的沿邊劃界,築墩台,樹樁柵,派重兵防守。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清廷“時以遷民竊出魚鹽,恐其仍通海舶”,又下令再內遷30裏。這樣,就使新寧縣約占三分之二的沿海地區返本還原,又成荒地。
?? 據史書記載,遷界時,只限期3日,“盡夷其地,空其人”,以致被遷人民倉惶逃難,“多棄其貲,攜妻挈子以行”,野棲露宿,死亡載道。1664年再次遷界,沿海難民,因為流離既久,生計無著,或捐妻鬻子,或合家飲毒,或盡帑投河,遭受了歷史上一場特大的災難。
? 在遷界的災難浩劫下,新寧民困財盡,全縣人口短期內銳減。據道光十九年編修的《新寧縣誌》記:康熙元年(1662年),全縣有13738人,到康熙六年(1667年),減少到只有5106人。
?? 由於人民的強烈反抗和遷界之後賦稅大量減少,康熙七年(1668年),巡撫王來任上書朝廷請求複界。他在奏摺中指出:因為遷界海禁,“朝廷空有此疆土,不能有其賦稅,而日用他省之銀以養兵。且養兵不守其沿海邊界,而盡在腹裏之地,兵多更無益也。……粵負山面海,疆土原不甚廣。今概於濱海之地,一遷再遷,流離數十萬之民,每年拋棄地丁錢糧三十余萬兩。地遷矣,又在在設重兵以守其界內。立界之所,築墩台,樹樁柵。每年每月,又用工人土木,修整動用之資,不費公家絲粟,皆出之民力。未遷之民,日苦派辦;流離之民,各無棲址,死喪頻聞。欲生民不困苦,其可得乎?臣請將原遷界,急弛其禁,招徠遷民,複業耕種,與煎曬鹽斥。將港內之河,撤出其樁,聽民採捕。海內之兵盡撤,駐防沿海州縣,以防外患,于國不無小補。而祖宗之地,又不輕棄,更于生民大有裨益。”
?? 次年一月,清廷下令部分地區複界,即允許康熙三年遷界地區的人民得以恢復原籍。“撤界複業,減賦輕徭”,沿海地區才得到了複墾。新甯人民為紀王來任請奏複界之功德,分別在矬峒都新村和海宴都那馬建“王巡撫祠”。
?? 複界之後,除了回歸的居民外,還招徠墾辟,田畝盡開,興修水利,講究農業技術,規範精耕細作的豐產農藝,廣辟肥源,施用多種肥料,培厚地力,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地勢低窪的單造田,採用“掙稿”的方法,使之實現一年兩熟。“每於插早造十餘日,即參插之,名曰掙稿。早造獲後,苗乃勃發”。經濟作物也有了新的發展,崗田較多的地區,種植花生,設廠榨油,獲利頗豐。種植甘蔗,將收穫的甘蔗開設糖寮制糖。所產的黃糖,除供本縣消費之外,還遠銷江門、廣州等地,稱為“寧糖”。糖蔗之獲利,比種植水果多一半。沿海地區的漁業也逐漸恢復,據史書記,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鹽院沙題設矬峒、海宴漁引600道,續加280道,額征餉費269兩。近廣海之大洋及上下二川至那琴大澳一帶,漁利甚大。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0:24 | 顯示全部樓層
19 清代社會的發展
??? 複界之後,清廷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安定社會秩序,採取了一些有利於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的措施。廣東各州縣根據不同情況,免賦稅,招徠墾辟,興修水利,恢復和發展農業。
???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清政府以廣東為試點,首先進行“攤丁入地”的賦稅改革,將丁銀由按丁徵收,改為按地徵收,使雙重的地丁稅制過渡到單一的土地稅制,這是封建稅制的一項進步改革。
  乾隆以後,由於農民開墾荒地成熟後“照例升科”,導致墾荒越來越少。道光十一年(1831年),經廣東省督撫奏請,爰照乾隆年間高、雷、廉、瓊四府墾荒成例,“各府州屬山頭地角荒地,向本地無業貧民報官給照。墾植成熟後,作為世業,永不升科。”實行這一政策後,新寧又興起墾荒熱潮,有利農業的發展。
??? 雍正九年(1731年)八月,王?由和平縣調任新甯縣縣令。王?,雲南昆明人,進士。王?在新寧經濟處於恢復時期來任縣令,他在任8年,實心為政,認真執行有利於經濟發展的政策,使得百廢俱舉。
雍正十年,督糧道陶正中來到新寧勸民墾殖,招別縣民備資開耕,安插窮人。一時間,鄰縣前來開墾數以千頃計。近山築陂蓄水,近海築堤禦海潮。當時的佃戶多由惠州、潮州、嘉應等地的客家人遷入,促進了新寧縣生產的發展。
??? 王?還以墾辟新寧的土地為重點,正確地處理漢族和瑤族人的關係,把瑤民編入戶籍,使居住在上川、大隆洞和北峰山等地的瑤民,同漢人一樣耕田,一樣納糧。乾隆二年(1737年)七月,總督鄂爾達批復,准許上川瑤民甘大振等呈請立戶,自辦稅糧。由於“漢瑤兩便”,漢瑤共處,瑤民也逐漸同化了。
王?不僅妥善處理了瑤民的戶籍,而且慧眼識英才,選取和著意培養了瑤民學者鄧振翼。清代,居住在大隆洞中的瑤族人,很少人讀書識字,而鄧振翼卻家貧而有志向學;少年時代,“芻牧樵蘇,未嘗釋卷”。17歲參加縣試,考得第一,成為新寧瑤族第一個出色的讀書人。王?“嘉其篤志,召入署中肄業,用是益攻苦”,因而帶動了瑤民向學。以後,鄧振翼長期從事教學,並進行寫作,著有《五經輯義》、《四書輯義》等書,他用駢體文寫成的《大隆洞賦》,至今仍為人們所傳誦。鄧振翼為人廉靜,取與不苟。王?留他在縣署讀書時,曾叫他將大隆洞中未開墾的土地繪圖呈升,以劃一部分給他。但鄧振翼不為利動,只向王?縣令訴說洞中瑤人被壓迫勒索的苦況,使王?下決心減輕瑤人稅負,懲戒壓迫勒索瑤民的惡霸,使得瑤民生計改善。鄧振翼生活樸素,作風嚴謹,每日反省自己的言行,待人彬彬有禮,無惰謾語,乾隆三十六年,曾以“明經”被舉薦。乾隆五十九年,任命為信宜縣教諭,85歲那年在信宜逝世。
??? 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還加強了交通建設,以方便行旅和運輸。王?在任期間,分別打通了東南的水路交通要道——疏通了潭?河,修建了西南的陸路交通孔道——上弓嶺逕的茶亭。潭?河,東出都斛達崖門海口,南出鎮口達三夾海口而至廣海,首尾俱通大海。雍正十二年(1734年),督撫發公項銀1500餘兩,委場大使王湄、何愷望,高司袁相,雇工疏浚。上弓嶺在廣海與沙欄交界處,山形如弓,故名。這裏是縣城經廣海入海宴之孔道,山路崎嶇。嶺上有青雲寺,寺門面向南海,寺旁有小溪,泉水終年不絕。青雲寺於康熙十五年,由僧懷止創建;雍正年間知縣王?重修。到乾隆十年又重修過,清末寺塌。1961年我到現場採訪,只見寺門花崗石鑿的斷聯:“青山環繞三摩地,雲路長通萬福門”。老僧懷止,不僅創建青雲寺,而且是“新寧愚公”。他將上弓嶺東西兩面的崎嶇山路,砌建成石路,以利行人。《新寧縣誌》記,懷止為建石路,朝夕不輟,累數年而成。乾隆二年,縣令王?在上弓嶺頂建了一座茶亭,以往來行旅息肩之所。王?還在縣城西面建了一座長六丈五尺、寬八尺的三墩兩孔石橋,解決城西的交通。道光二年,知縣江涵墩倡建縣城南門豐和橋。這是當時較為大型的石橋,橋面鋪上七板花崗岩石,人稱“七板橋”,一直使用到民國年間。江涵墩在建橋記記道:“南門外有水一條,來自北峰山,以界行路,向設橫水官渡,年已久遠,日跨舟而往來者數百,輩或遇旱淺則渡船歇擱,老幼婦女,涉水維艱。而瞽癱負重之徒,昏夜醫穩之急,更難褰涉。餘久思建此橋而難以創始也。辛巳冬歲稔,頻書戶皆安者,餘既久於是邦,我信我民,民亦信我,爰集邑之紳士耆老而謀之……”。道光元年,在餘廷槐的倡議下,集資鳩工,又建成了沖蔞圩石橋。豐和橋、沖蔞橋建成後,一直成為溝通縣東南交通的重要橋樑。
??? 雍正年間,新寧還建成了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水利工程。五十圩附近的錦被?一帶,由於地勢高亢,水源缺乏,稍為天旱,田土丟荒。縣令王?有見及此,帶頭捐俸鳩工,以石阪壘陂蓄瓶山東北流之水,於山半彎曲十多裏,注為水陂以成湖。然後斬嶺為渠,引山上流水西達彌猴嶺,轉折分流以灌溉錦被?一帶的受旱農田,1000余畝田受其水利。現在蠻陂頭前還有一地名“打穿頸”,相信是當年鑿山開渠中之關鍵工程。為了建設蠻陂頭水利工程,王?不僅捐出俸祿,而且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派兒子王台騎馬監督蠻陂頭工程,不幸墜崖死了。王?在任新甯縣令8年,實心為政,多有建樹,人民敬之,稱王?太爺,後來還附祀於縣城西遺愛祠。
?? 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事業也有了新的發展。順治九年(1652年)勒石於明倫堂的《欽頒臥碑文》指出:“朝廷建立學校,選取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設學院學道學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要養成賢才,以供朝廷之用。諸生當上報國恩,下立人品……”。並且開列條教,包括孝敬父母,人品德行,為官之道,尊敬師長等等。甯陽書院,始建於乾隆十八年,新甯縣訓導李乾統,以祭產餘資,在王侯祠右邊建了3間房屋,創立“義學”,以招收因家貧而無法讀書的子弟。以後歷經增建,知縣王?改建;乾隆三十五年,知縣康基田增修;嘉慶二十五年,知縣江涵墩重修。江涵墩記指出:“古聖王觀文而成化,士就燕閑,學分庠序。俾之群萃州處,相觀相摩,以勵其德行。夫然後通古今,達事變,發為文章,措諸事業,一成一代文明之治。後世遵而行之,此書院之所由也。”光緒八年,邑人以其地湫隘,廩請縣令曾行崧,購民房于連珠山麓,另創甯陽書院新址,也就是在現今臺山師範學校的舊址。
?? 繼甯陽書院之後,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知縣康基田創建于文村北隅之文海書院,在廣海城西之廣海書院,在都斛莘村的潭洲書院。道光二十七年建的溽海義學。在比較偏遠的北陡的那琴,也于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由縣丞沈志仁倡建了琴溪書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建於都斛街的潭溪書院。清末建成的還有同治七年(1868年)創辦的赤溪遵義書院,次年在田頭創辦的清溪義學和銅鼓的文淵義學,光緒五年(1879年)創辦於海宴街的觀海義學,三合的康和書院,潮境的麗澤書院,下川的匯川書院,沖蔞圩的升平義學,海口埠的均和義學,西寧市的瑞應書院。
?? 教育的發展,使人民從小受到較好的文化知識教育,造就了人才。據明嘉靖廿四年《新寧縣誌》記,歷史上曾有進士3人——伍仲倫、伍鴻、李標,均為文章都人。而建縣至清代廢科舉,興學堂之300年間,新寧縣就出現5名進士:甄松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進士,石海鄉人(今新昌埠附近,已劃歸開平);陳士?,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六村槎州人;黃榮熙,咸豐二年(1852年)進士,潮境井邊村人;余家相,咸豐十年(1860年)進士,三八裏邊人;鄺兆雷,光緒十七年(1891年)進士,三八沖雲龍抓石村人。清代後期,新甯縣文人輩出,有父子解陳遇夫、陳瀚(鬥山六村槎洲村人);外交官員、出使日本、印度、澳大利亞的領事參贊余雲眉(餘乾耀)(獲海人);曾任甯陽、溽海等書院掌教和任駐美國公使商務委員、駐加拿大副總領事的趙宗壇(鬥山浮石人);清末維新派成員之一,曾任教師、報館主筆的梁朝傑(端芬香步人);舉人、教師、新甯鄉土歷史學者趙天錫(魯庵)(鬥山浮石人);詩人、企業家陳卓平……等等。
?? 清代自康熙二十三年(1648年)起,經歷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的中興時期,一百七十年間,新寧縣治較為穩定,經濟猶是增長,人口亦隨之增加。據清道光十九年編纂的《新寧縣誌》記載,全縣共有村莊489條。隨著集市貿易的發展,圩鎮已經成了城鄉物資交流中心,農副產品的集散地。原來設備簡陋的圩市已逐步完備,由擺攤到新建成固定的店鋪經營。全縣已形成圩市53個,比明代《新寧縣誌》記錄的30個圩市增加了23個。這些圩市分別是:西門圩、獨岡圩、腹嶺圩、岡尾圩、當風廟圩、龍腰圩、馬蹄岡圩、潮境圩、新舊白沙圩、沙坦圩、沖蔞圩、崩塘圩、水西圩、三合圩、四九圩、五十圩、渡頭圩、金渡寺圩、蠔湧圩、公平圩、公義圩、水步頭圩、朝前圩、大江圩、寶興圩、茭荻咀圩、太和圩、洞口圩、那陵圩、文村圩、那扶圩、深井圩、寨門圩、那琴圩、沙欄圩、什和圩、回溪圩、上澤圩、大侖圩、豐岡圩、沙崗頭圩、那灣圩、端芬圩、風凹圩、塘頭圩、塘興圩、?寨圩、浮石圩、松仔嶺圩、大新圩、山背圩、略尾圩、南角圩。?
 樓主| 發表於 2007-4-29 17:50:36 | 顯示全部樓層
20 紅色幫與紅巾軍起義
???? 清代經歷乾隆盛世,人民在這個中興時期過上了一段較為太平逸樂的日子。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在臺灣舉行反清起義,結果失敗,余部散于福建、廣東沿海。其中一部分後來發展成為“五色幫”。“五色幫”以各幫的旗幟顏色為標誌,各劃活動範圍,必要時又互相照應。其中紅色幫的勢力最大。
??? 活躍在新會、新寧等地紅色幫的頭目鄭乙,嘉慶十二年病逝,由其妻石氏領導了一個時期,後來讓位張保仔為首領。張保仔新會縣人,漁民出身,15歲時隨父出海捕魚,遇到了鄭乙的部隊而加入紅色幫。鄭乙死後,鄭乙嫂曾命他率領一隊人行動。由於張保仔勇敢善戰,威望日高,以至成為紅色幫的主將。
?? 張保仔帶領紅色幫的艦隊,以新寧縣的上川島為主要基地,活動于新寧、新會以至澳門、香港及廣州灣一帶海面。他們遊弋海面,專門襲擊清政府的運輸船和外洋船;在沿海地區,懲治官兵,取給于官府和富戶。紅色幫初時紀律良好,維護百姓利益,如取予百姓物品,必須以加倍價錢給付,若強取百姓財物,立即處死。因此得到沿海人民的支持。他們控制了上川島、下川島、赤溪半島的銅鼓、北陡的那琴尾角等地。在上川島沙堤東北面的七盤山和赤溪銅鼓設置炮臺,設立聯絡信號——每當發現情況,扯旗為號,相互聯絡。直至現在,銅鼓角仍稱扯旗角;上川沙堤的七盤山頂,仍有當年紅色幫士卒守衛時鑿下的棋盤,七盤山又稱扯旗山。
?? 紅色幫日益強大,對清政府造成了一定的威脅。朝廷於是分別于嘉慶十三年(1808年)七月、八月派兵前來“清剿”,兩度被紅色幫大敗于馬洲洋和阿娘灘,還擒殺了總兵林國良。嘉慶十四年,紅色幫又與清提督孫全謀率部大戰于萬山群島,以後又再戰廣州灣,均被紅色幫打得清軍大敗而逃。
?? 清兵屢次“清剿”失敗,轉而改變策略,禁止民船出海,將海鹽改為陸運,以斷紅色幫的給養。由於紅色幫給養困難,紀律鬆懈,在嘉慶十四年五月和十五年二月,兩次擾犯新寧縣。嘉慶十四年五月,紅色幫幾百隻船入崖門,過銀州湖,逆潭江而上,在新甯縣的張良邊和開平縣長沙一帶奪糧,還擄走壯丁婦女300余人。嘉慶十五年二月再入潭江,在公益附近及開平縣長沙奪糧。後來,由於張保仔貪生怕死,終於嘉慶十五年四月向清政府投降,以後還墮落為五色幫的可恥叛徒,當上清廷的先鋒,反過來打自己的兄弟。
?? 張保仔降清既是利祿薰心,又是為了保存他的既得利益。他當紅色幫首領時,奪取到大量的金銀珠寶,用也用不完,因而把這些財寶埋藏起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採訪臺山縣誌史料時,上川居民就傳說上川島及其附近島嶼,張保仔的藏寶窟就有十幾處。如鹽灶的石罅藏黃金,1940年左右被中山人前來破解而取走。流傳在上川的藏金窟歌訣中,有“八十欖,每欖八十擔”;“欖仔對娥眉,十萬九千四”——大灣的海邊,也刻有石刻“欖仔”和“娥眉”。張保仔在經營這些藏金窟時,為了保密,又不知殺害了多少人的生命。傳說張保仔藏金時,誤殺了梅蘭、梅菊兩個負責看守的年輕女子。金藏好後,張保仔悔恨地說:“萬兩黃金我唔恨,恨返梅菊與梅蘭。”
?? 在紅色幫破滅後40年的道光三十年(1850年),洪秀全在廣西貴縣金田村領導農民起義。次年進軍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于咸豐三年(1853年)佔領金陵(南京),以金陵為太平天國京城。隨後又派兵北伐,清朝的統治基礎由是動搖,各省人民紛紛起義響應。
在廣東,于咸豐四年發動大規模起義者就有三合會的首領何六,佛山的三合會首領陳開和粵劇藝人李文茂。起義者自稱洪兵,又因都以紅巾裹頭為識別,稱為“紅巾軍”。
?? 咸豐四年七月,新寧的北鄰開平,也爆發了以司徒貞吉、譚壽、梁壬、餘兆表等人為首的武裝起義。開平紅巾軍曾經孤軍和聯合新會、佛山的友軍,分別於七月十四、閏七月廿二、八月初五3次進攻新寧縣,但都遭到新甯知縣楊德懿與紳士李維屏、黃榮熙等組織兵丁、民團的抗禦,3次均以失敗告終。後來廣東總督瑞麟又率兵前來鎮壓,因此紅巾軍起義,只波及新寧北部地區;僅對長江流域的太平軍作戰起到呼應和牽制的作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2 05:14 , Processed in 0.0840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