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125|回復: 11

[民風民俗]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24 06: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廣州工藝檀香扇

?

廣州是工藝檀香扇的發源地,曾輝煌一時。

  

檀香木大量輸入廣州始自鴉片戰爭後,廣州藝人最早用它精工製造手工摺扇,遠銷東南亞、歐洲等地。滬、杭等地大扇莊一直都大量在穗訂購轉銷。那時,扇子作坊、扇莊集中在大新路、狀元坊、德星路、長壽路一帶。名貴的拉花檀香扇香氣雋永,有“扇存香存”美譽。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又創制了棗檀木扇、仿象牙扇和熨花扇。

  

廣州檀香扇以拉花為特色,就是用特製的鋸條拉鋸出花紋圖案。這種極薄的鋸條只有兩張紙疊起來那麼薄,要在檀香木扇頁片上拉出20200多個洞目作表現圖紋,真是巧奪天工。鋸、拍、拉、磨各工序都須一絲不苟,“如有一處敗筆,整把扇就會報廢”。拉花時,常要屏息鼓勁,藝人為此憋傷並不少見。

  

廣州檀香扇技藝一直在不斷發展,圖紋從洋花、佛手、蝴蝶、通菊、秋蟬等,到通雕人物、花鳥、風景等,大量精品獲國家、省、市級獎項。1981年,廣州檀香扇獲得第二名。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不再統銷國外,加上國際經濟不景氣,一些旅遊城市私人作坊大量粗製濫造廉價傾銷,衝擊了市場。有高藝術價值的工藝拉花扇反受冷落。1999年,生產陷於停頓。2000年廣州唯一一家生產企業被收編,尚存百多名工人大部被遣散。目前廣州已無一人再造那種手工精美的檀香扇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7:48 | 顯示全部樓層

廣州銅錫器

?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嶺南地區已進入青銅器時代。廣州考古發現最早的銅器要算南越王墓精品,銅器工藝歷代延續一直未中斷過。明清時,廣東銅錫器製造多集中在手工業較為發達的城市,如廣州、佛山、潮州等。清末到民國初期,廣州銅錫器製造業達到鼎盛,西關形成了“打銅街”。據資料載,當時“入黑白鉛則為熟銅,入錫則為生銅,各器均由工人製成,寄賣於銅鐵店,銷行內地各埠及西、北江”。當時諺語稱“蘇州樣,廣州匠”。

?

銅錫器具大致分樂器、日用器皿、供器、工藝品等。樂器有鑼、鈸、鼓、笛等;日用品有盆、爐、盒、壺、杯、鏡、鍋、碗、筷直到蚊帳鉤、鈕扣等;香案、佛像、刀槍劍戟等儀仗是供器。日用品種類及應用最多最廣泛,幾乎遍及生活各領域。直到上世紀60年代末,一般西關人家還保持著數件家用銅器。但“文革”前後,民間日用銅器皿遭受浩劫,至今幾乎蕩然無存。近年少數民間收藏者雖有意徵集收藏,但遠遠難以恢復舊時風貌。

?

製造工藝主要分鑄造與打制兩類。鑄造以模澆鑄成型,主要用於藝術品;打制以薄銅錫片,用模壓或錘子敲擊而成,以日用品最多,“打銅街”就是這樣來的。打制成型後,還在器具上通過鏨、刻、雕、批、鑲嵌等各種手工藝進行裝飾加工。銅錫器表面紋樣裝飾精緻,刀法簡練,線條流暢,題材多樣。鑄造品也反映冶煉水平。還有一類是銅錢行,專門以熟銅箔抽撥成線,製成小件。這些傳統手工藝隨著“打銅街”那蒼老敲擊聲的消失而消亡。

?

清末打銅行繁盛時工人2000余人,到民國初七八百人,盛極一時。如水煙筒製造,最盛時達數十家,各家資本均數千銀元,銷路除本省四鄉外遠及南洋各地。到上世紀30年代中期,社會變遷,紙煙盛行,解放後單獨的製造行完全消失。現代鑄造雖然保存一些當時形式,但傳統技巧卻沒流傳下來。在廣州,可以說歷史悠久的傳統銅錫手工藝基本消失了。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8:04 | 顯示全部樓層

小畫舫齋

?

小畫舫齋座落于龍津路逢源大街21號,據其主人黃景棠《倚劍樓詩草》記述,它落成於光緒壬寅(1902年),是一座環形建築物,四周都是精緻幽雅的樓房,中間是一片露天的花園,整體結構,獨出心裁。因園內有畫舫建築,故名。

?

正門白石襯腳,牆壁用大青磚堆砌而成,門額石刻“小畫舫齋”,占地1525平方米。由於昔日的小畫舫齋所在的荔灣三叉湧原是南漢昌華苑的一部分,那裏荔枝與楊柳夾岸垂立,風景優美。因此小畫舫齋的主樓設計為畫舫形,稱為“船廳”。“船廳”約200平方米,兩層木結構,一面臨水,附有碼頭和遊船;一面向著遍置花木石山的園林,有九裏香、白玉蘭、荔枝樹及米仔蘭、茉莉花等。它是主人會客宴請及收藏欣賞古董字畫的地方,當年清朝兩廣總督阮元就曾題匾“白荷紅荔泮塘西”於廳內。園內還有幽雅的樓房和亭台,夏天涼風陣陣,花香撲鼻,別是一番情趣。四周是精美的人工建築,有客廳、祖先廟、船廳、花廳、書廳、畫廳等,內多陳列名人詩詞字畫,是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可惜,目前小畫舫齋真正留存下來的只有一座家廟,現有的“船廳”是拆毀後重建的,園林更已被淩亂的單位宿舍取代。只能從祖先堂前一株百年古榕樹追憶當年的園林勝景。

?

小畫舫齋之享有盛名,除因為其特色外,是因為它擁有西關大屋的建築神韻和人文內涵。而被譽為最具嶺南民間建築風格和西關民俗風情的西關大屋,有人說它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廣州留下的建築財富。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8:17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山木版年畫

?

佛山木版門畫,是佛山木版年畫中的主要品種,源於明代永樂年間,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至民初及抗日戰爭前最為鼎盛,行銷華南、西南各省及南洋各地,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蘇州桃花塢成為我國著名木版年畫四大產區之一。

?

佛山木版門畫可分為工筆、意筆、木版套印、木版印線手繪等。具有構圖豐滿、造型誇張、色彩強烈、線條樸拙渾厚、粗獷簡結、極富裝飾的獨特風格。其用色以大紅、朱紅(丹色)、黃、綠為主,特別以填丹為佛山門畫所特有(即以丹色作底色),可耐日曬雨淋而不變色。

?

佛山木版門畫內容豐富,根據不同省份和地區、地域特點、習俗和喜好而印製題材和顏色各別的門畫。民眾則按大門、房門等不同地方而張貼不同類型題材的門畫,抒發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8:34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山剪紙

?

佛山剪紙歷史悠久,源于宋代,盛於明清時期。從明代起佛山剪紙已有專門行業大量生產,產品銷往省內及中南、西南各省,並遠銷南洋各國。

?

佛山剪紙按其製作原料和方法分別有銅襯、紙襯、銅寫、銀寫、木刻套印、銅鑿、純色等大類。其利用本地特產的銅箔銀箔,用剪、刻、鑿等技法,套襯各種色紙和繪印上各種圖案,形成色彩強烈、金壁輝煌,富有南方特色的剪紙。佛山剪紙既有纖巧秀逸、又有渾厚蒼勁的表現手法,按使用的需要而選材施藝。

?

古代,剪紙主要用途是節日禮品的裝飾、祭祀裝飾、刺繡雕刻圖樣、產品商標等。隨著社會的發展,佛山剪紙在傳統的基礎上,以其構圖嚴謹、裝飾性強、剔透雅致、金壁輝煌的特點,多以反映時代生活題材為特色,開創了傳統藝術創新之路,在我國剪紙藝術中較具代表性。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8:47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山秋色燈

?

佛山秋色燈源於明代,為慶賀風調雨順,農民、手工業者、小販等民眾相約於秋夜舉行“秋夜會景”遊行,展現各自運用匠心巧手製作的工藝品,秋色燈便源於此。

?

秋色燈種類繁多,有用芝麻、瓜仁、稻穀、豆類粘砌成各種圖案紋樣,串紮而成的芝麻燈、瓜仁燈、稻穀燈、豆燈;有用通草、八角、燈芯(燈草)、木刨花等剪刻成各種紋樣圖案、詩畫花鳥、粘砌而成的通草燈、燈芯燈、刨柴燈、八角燈;有在厚紙上用鋼針一針針按設計圖案刺出紋樣、粘摺而成的變化多端的針口燈;有用鮮南瓜雕刻成的南瓜燈、鮮冬瓜雕刻的畫舫;還有魚鱗燈、鵝蛋燈、羽毛燈、竹支燈、墨魚骨燈……等。數不勝數、無奇不有、獨具匠心,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8:58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山秋色

?

“秋色”,是豐收的景色之意。“佛山秋色”是佛山古代民間藝術活動的稱謂,也作佛山傳統民間藝術的總稱。早在明朝時期,為慶賀豐收,每于秋收之餘,佛山人利用手工業的邊角料:如紙、碎布、絲綢、香膠、蠟、陶泥、竹木以及農副產品:如蠶繭、穀豆、魚鱗、瓜果、蘿蔔等,以紮作、粘砌、紙撲、雕刻、剪貼、雕塑、灌注等技法,製作成各種仿銅鐵器物、仿陶瓷古玩、仿花鳥蟲魚、瓜果等,達到以假亂真、奇巧鬥勝的藝術效果,流傳下來,成為“佛山秋色”藝術品的獨特製作風格。秋色還包括有彩燈紮作、頭牌花車、化妝造型及各種表演藝術、民間音樂等。

?

每年秋夜,人們在商定的晚上,各自將自製的工藝品及各項節目參加遊行表演,逐漸形成富有地方民間特色的佛山秋色賽會,佛山人稱為“出秋色”,每到賽會舉辦之日,佛山城內,萬人空巷,盛況空前。

 樓主| 發表於 2007-4-24 06:19:14 | 顯示全部樓層

佛山燈色紮作藝術

?

彩燈,佛山民間稱作燈色。紮作,是以人物、動植物、亭臺樓閣等為對象進行立體造型製作,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設計製作的燈色是中國傳統燈色藝術的一支主要流派,具有江南彩燈精巧秀麗的特色,傳統上稱“佛山燈色”,明清時期的史志早有詳細記載。

?

佛山燈色紮作主要以竹篾、鐵線等材]料手工紮作成型後粘貼上各色絲綢布料、花邊、彩穗,配襯上佛山特有的“佛山剪紙”圖案,或在絲綢上繪畫各種圖案而成。佛山燈色紮作藝術在傳統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款式和品種更豐富多采,並由原來的室內藝術走向廣場藝術,由單個作品走向規模組合,其特點是造工傳統而造型新穎,誇張而不離實,玲瓏剔透、造工精細,白天色彩豔麗、五彩繽紛,夜間通透明亮,金壁輝煌。

?

佛山民間藝術研究社的燈色紮作藝術品每年都應邀到國外展出,受到國外各界人士歡迎。所展出的藝術精品,曾三度列入吉尼斯世界之最紀錄大全。在香港回歸祖國慶典中,佛山燈色更全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藝術的風采。

 樓主| 發表於 2007-5-4 02:51:44 | 顯示全部樓層

廣州玉雕

?

廣州玉雕以玉石為工料。廣州玉雕借鑒北方的技藝,融入南方線條流暢、造型細膩的風格而成。廣州玉雕工藝形成于唐代中後期,繼承宋代巧色玉的傳統,創造“留色”特技,顯出原玉的天然顏色。其玉雕工藝品主要分為玉器首飾和玉雕擺件兩大類。玉器首飾以名貴的緬甸翡翠玉料製作,目前已經形成光身碎件、花草和玉鐲等三大類產品。玉雕擺件多採用緬甸翡翠玉、新疆白玉、珊瑚、孔雀石、水膽瑪瑙和岫玉、信宜玉等名貴玉料雕琢而成。玉雕擺件主要有人物、花卉、鳥獸、瓶罐,還有獨具風格的玉球、花舫、寶塔、薰爐等高級工藝品。尤其是玉球,其構思獨特,大球套小球,厚薄均勻,層層自由轉動,並雕上山水、花卉、人物、魚蟲、花鳥等精細的襯花,形象極其逼真生動。

?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樓主| 發表於 2007-5-4 02:52:45 | 顯示全部樓層

廣州彩瓷

?

廣彩是廣州彩瓷的簡稱,又叫廣州織金彩瓷,它是在各種白瓷器皿上彩繪而燒成的一種具有濃厚的東方特色的工藝品,大都採用我國的織錦圖案,以顏色鮮明絢麗而著稱,是我國釉上彩瓷的一個獨特的品種。
?
廣州彩瓷始于明代的廣州三彩,到清代發展為五彩,並在乾隆年間逐步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廣彩以色彩絢麗、構圖嚴謹、繪工精細而著稱。在潔白的瓷器上手工藝人們織上金線,如萬縷金絲在寶石上,給人以雍容華貴之感。生產廣彩用的白瓷胎主要來自江西、湖南、廣東各大瓷區。廣彩有大紅、水青、大綠、鶴春、豔黑、雙黃等20多種顏色,採用織、填、染、洗、描、堆、刻、刷等多種彩繪技巧,在白瓷胎上繪製出優美的花紋圖案,然後放進電窯中800度左右的高溫中燒制完。?

廣彩的彩繪工藝工序有七道:描線、填色、織金、填綠、鬥彩、包金口、燒花。廣彩的圖案設計有人物、花鳥蟲魚、山水風景等。廣彩的產品主要分陳列藝術瓷、日用欣賞瓷、工藝瓷三大類。廣彩中的工藝瓷共有500多個品種2000多個花式。?

?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樓主| 發表於 2007-5-4 02:53:16 | 顯示全部樓層

廣州牙雕

?

廣州牙雕工藝始于晉代,距今有2000多年的歷史。象牙雕刻,是用象牙雕成的各種工藝品。中國牙雕主要產地是北京、上海和廣州。過去,北京的牙雕以古裝仕女和花鳥為主,上海的牙雕是以小件人物出名,而廣州的牙雕則以精細的 象牙球著稱。象牙球是廣州牙雕的代表作。100多年前,廣州象牙雕刻藝人成功利用了象牙堅硬而不易破碎的特性,運用鏤空技法,首創了多層象牙球。後來,隨著雕技不斷改進,層 數逐步增加,題材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過去有的外國人曾千方百計仿製象牙球,但始終 沒有成功。

廣州的象牙雕刻分為欣賞品、裝飾品和實用品三大類,其中有牙球、花舫、花塔、花籃、通雕花瓶、人物、山水風景、花鳥動物等30多個品種。?

廣州象牙雕刻花色品種豐富多彩,雕刻技藝精湛細膩,具有優良的傳統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無論何種製品,都是縱深透徹,精巧玲瓏,技藝上擅長鏤空、透雕等表現形式,在象牙 雕刻中別具一格。?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一座25層的廣州象牙球榮獲“藝冠全球”特等獎。

?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文化廣州 之 廣府傳統工藝

發表於 2007-5-11 06:23:16 | 顯示全部樓層

手工艺术,蕴藏着岭南人的文化气质。

睇住色彩斑斓嘅手工制品,让人想起小学嗰阵嘅手工课。

呵呵~~~~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4 16:45 , Processed in 0.0744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