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各位高手~请指教!
电影票叫戏飞,“戏”就梗系明白啦,但系唔明白个“飞”字点嚟嘅??仲有,除咗电影票之外,其他很多“票”都可以叫“飞”,咁查实点解咁嘎呢?
照计英文读ticket,同个“飞”音好似无么关系喔……
?
舉報
ticket fare
admission fee
film
轉自百度知道
旧时广东一带, 粤剧盛行, 逢有戏班公演, 都争相购票, 情况混乱 有的坏人盘据着购票处, 不让市民接近, 我们想买票的话, 就要付钱给坏人的伙伴, 再由伙伴高声叫坏人把票子飞掷过来, 由於票子被飞来掷去的, 大家就把票子改称为"飞子", 再简称为"飞"了 现在香港, 不论是看戏或是乘火车等,口头上都不叫购票, 而是叫"买飞"的
有的坏人盘据着购票处, 不让市民接近, 我们想买票的话, 就要付钱给坏人的伙伴, 再由伙伴高声叫坏人把票子飞掷过来,
由於票子被飞来掷去的, 大家就把票子改称为"飞子", 再简称为"飞"了
现在香港, 不论是看戏或是乘火车等,口头上都不叫购票, 而是叫"买飞"的
初級書院? Cantonese A-Z → 戏「飞」个「飞」字正确点写?
http://bbs.cantonese.asia/dispbbs.asp?boardID=108&ID=2864
好似係更早嘅外來詞。古代漢語詞匯學--郭雪 http://www.gugood.com/book/hu7789/archives/2006/12717.html﹕「漢代張騫出使西域和六朝以來佛經的翻譯﹐給漢語帶來了大量的外來詞。駱駝、葡萄、石榴、胭脂﹐兩漢時已經產生。六朝後﹐佛教用語袈裟(法衣)﹐比丘(和尚)﹐比丘尼(尼姑)﹐佛﹐浮屠(塔﹐佛)﹐和尚等佛教用語也進入了漢語詞匯中。唐代的長安是當時亞洲的文化﹐貿易﹐金融中心﹐在那裏首次開展了匯兌這種便於交換的金融業務活動﹐於是產生了『便換﹐飛券﹐飛錢』這些類似今天匯票的詞語。」《國語辭典》﹕「飛券﹐古代匯票之類的票券。」「飛錢﹐唐德宗﹑憲宗時,因禁止商人以銅製的錢出外地,因此商賈至京師,委寄錢在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輕裝走四方,合券則可取之,稱為『飛錢』。為我國匯兌制度之始。或稱為『便換』。」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2-26 04:39 , Processed in 0.0645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