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73|回復: 34

[百家爭鳴] [轉貼]讲国语,弃方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4-8 00:25:41 | 顯示全部樓層
肯定會有一個好辦法讓普通話和方言並存的
發表於 2007-4-18 07:27:55 | 顯示全部樓層

“弃方言”?!。

看到这样的字眼,就想晕倒。简直就是文化歧视。

随便从网上的某个角落复制、粘贴来的一篇文章,就在这里大放厥词,真是不知廉耻。“爱国”,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是在强迫人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个世界没有“不给发展地方语言”的法令,也没有听说发展地方文化会有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的。

这样的理由,实在不能令人心悦诚服,而这样的行为更是在激起人的愤慨。

 樓主| 發表於 2007-3-16 00:42: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無意中見到!Call lao ye!

讲国语,弃方言

方言的害处
1 不利于团结, 不利于沟通,严重影响中国凝聚力。各种方言把中国人分成了山东人、东北人、上海人、福建人、广东人等等,强化了地域观念, 弱化了民族精神和国家观念。有时在同一场合和自己的同乡讲方言,而和其他人讲国语,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其他人被剥夺了听的权利)。使人感到明显的亲疏有别。中国人大多数能听懂普通话,却只有一半能说普通话。方言是缺乏团体性,不善合作,是中国国民严重弱点的体现。有效的沟通是团结的基础。语言不通,怎么能团结?体育项目中,团体项目人越多,中国成绩越差。中国足球队屡战屡败,队内南腔北调,不和之音常有所闻,恐怕方言也是重要的原因。没有统一的语言,怎能有统一的意志!同是中国人,何分南方北方;同心要同语,莫讲南腔北调!
2
降低了效率,在许多公共场所带来极大的不便。例如:在上海,超市收银员用沪语,外地顾客不得不再问一句。有时要连连提醒,才说国语。在医院,恐怕有打错针,开错药的危险。上海公交车上,报站用方言,经常有人坐过站。在军队,用方言下命令打败仗是少不了的。(还好没发现上海人当将军)。最可恨的是某些上海人自己不说普通话,别人一说就反感,甚至恶语相向。农村人讲得少还有情可原,上海这样的国际大城市里银行不讲,学校不讲(中小学一下课就不讲,大学上课还讲上海话,外地学生越来越少,上海人越来越多,有人声明没有上海人的复旦就不是复旦,最好都是上海人),政府机关也不讲,医院也不讲(除了长征长海军队医院),公交车上司机和售票员也不讲,本地报纸上有上海话,学生家长要求学校用上海话(已上报纸见20055月上海某本地报纸),上海的领导这样做到底要干什么?! 同样的还有广东!(广东有人打出谁说普通话就不卖给他东西)
3 不利于平等观念的培养,不利于建立和谐社会,更不利于发扬民主与法制。经济发达地区以讲本地方言为荣,看不起落后地区,一听口音,歧视行为就来了。加大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仇视心态。现在许多农民能讲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到了上海,仍有语言歧视,而言语不通,常常难以在短期内相互理解;出现争执,有时会出现中国各地常有的见什么人用什么处理办法,不是用法律,而是用潜规则;导致外地人常常吃亏。心态的失衡加大了社会的不稳定性。和谐的社会需要良好的沟通,更需要平等互利的交往。方言的使用,不利于各地方文化交流,加大了各地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加重了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的蔑视,反过来不发达地区对发达地区的更加不满。沟通不畅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相互对立的地区,不可能有真正的团结。语言不通,民主成空。沟通不畅,平等无望!
4 不利于建立统一的全国市场,更不利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公民工业化素质提高。词语差异各地很大,有的已到了写出来相互看不懂的地步。没有能让90%以上人能进行语言的顺利沟通,就无法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大市场。就无法消除在各地方人民之间经济上的不平等,甚至有越拉越大的趋势。方言对科技转化成生产力也有巨大的破坏作用;上海某厂的工艺图纸用沪语写,结果博士看不懂,浪费了多少时间,错过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好良机。有的地方用方言拍戏,只能在本地发行,无法向全国推广,结果浪费时多少财力物力。做生意时有时名称双方不统一、难理解、误解,买卖双方的损失算下来是惊人的。IT行业的输入法,就因为方言问题,刚开始非要搞什么客家话,广东话、上海话输入法,结果是方言内部也是五花八门,标准无法统一,结果输入法只留下拼音和五笔,没人再用方言版了。可是多少开发费扔到水里了。还有企业信息化喊了多少年,一个方言问题,能让企业信息化只是镜中月,水中花。
5 助长地方保护主义的风气。助长了腐败现象和官官相护。张口认老乡,认完老乡拉成帮,拉成帮来立山头,坑害国家坑害党;坑起百姓没商量。大量造成集体腐败。有些地方人大和政府,按口音形成了派系,有外来的一律打压,想的不是国家利益,而是地方派系利益。对下曲解政策,对上遮掩民意;对中央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甚至对抗中央。这就是地方保护主义由来已久的重要原因。历代中国当地人不得到当地做官,已是不成文的规矩。这也是中国省级一把手难以直选的重要原因。
6 不利于汉语的发展。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要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一旦被破坏,就会造成语言的分裂和混乱。从而影响汉语的普及。更进一步会影响义务教育的实施。最严重的会变成文化的分裂,文化的分裂离国家的分裂还会远吗?
7
无法发挥汉语思维速度快、造词迅速的优势。削弱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外国人学汉语,方言会严重阻碍他们学习的兴趣,加深他们对中国的误解。给鬼子以可乘之机,会导致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孤立。大大影响中国的软实力。
8 会造成对国家认同的迷茫,我是**人,还是中国人?更不利于培养公民精神。很多地方的人,认同家乡比国家更强烈。是爱国主义和民族的大敌。(连鬼子都知道,不信去找中岛端的著作)许多人出国,就是缺乏强烈的国家观念和坚强的民族意识。 倭寇中岛端认为在他看来,对中国人而言,建立什么样的国家都不可能。原因是,支那人有省份观念而无国家观念”—— 盖支那人之爱国心,不如爱省心,爱省心不如爱乡心,爱乡心不如爱家心,爱家心更不如爱己心之深而痛切也。非谓其全无一份爱国心,全无国家之观念,虽曰有之,然不过仅一分而已。(《〈支那分割之运命〉驳议》上编第84页)鬼子就要根据方言想把中国分割成七大块,可见其阴险毒辣之至。有省份观念而无国家观念的原因之一就是方言。不少人打着保护文化的名义搞地方保护主义,在政策上对抗中央。到了国外,好多人不说自己是中国人,是某某地方人。
9 不利于统一大业,不利于反文化台独。人家爱国台胞国语讲得中规中矩,你却嘴上流脓,肚里阿拉,脚下捣浆糊,人家能认同你吗?统一大业不仅要靠武力,更要用文化,用中华文化统战,要让世界认同中国是真正的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才能让相当多的台湾同胞产生认同。要警惕有人用语言文化搞台独,典型的例子就去中国化。最常见的手法就是用闽南话方言代替国语。同样我们也要警惕有人用其他方言搞其他地区分裂。近代历史多次出现军阀割据,就是以省份方言区别的,导致中国长期不统一,使鬼子侵华有可乘之机。

10 不利于改革教育。上海人把沪语写进课本,如果其他地方也要求也这么做,那么忽悠、堂客、可体、小样是不是也进入课本?我们的孩子将来说的,写的是一种什么语言?这已违反了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相关法律。上海等地已出现了普通话的生存危机,学校下了课,很多学生在讲方言。个别领导干部想要普及上海话,把沪语写进课本,本地报纸上沪语满天飞,加之某些上海人国家民族观念极为淡薄,长此以往,将来上海、广东的下一代是否还能学习国语、认同中国?

保留方言只能在学术范围内
1 有人说方言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文物,有保留的价值。这也没错,但是同样,文物能研究,观赏,而使用价值极低。古代的服饰,是一种文化,一种文物。你现在愿意天天穿吗?出土的古代刀枪,打仗你还用吗?所以普通人,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学习;只有留给出历史学家、语言专家去研究吧。再说了,你现在说的方言,与解放前、明清以前的差别,也是相当大的,可以说已到了听不懂的地步。现在的英国人读沙士比亚的原著已困难重重,更不用说读 400 年前英国诗人乔叟的诗了,那时的语言更不要说会说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只能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方言只是其中一个鸡肋,弃之可惜,用之则弊端丛生。中华文化还要发展,不能背着旧文化的沉重包袱。对待方言,放进博物馆保存(用录像带保存)就是文物,运用发展就是包袱。背着旧文化的沉重包袱只让我们活得真累。听够了有人说不忘本和入乡随俗来作为说方言的理由,这只是无知的借口。许多人祖先来自少数民族,多少代以后汉化了没有几个人记得祖先来自哪;既使有族谱一类的东西也很难确定。如果真要不忘本的话,那么发出类人猿的叫声,那才叫真的不忘本。世上有无数恶俗,只因文明进步大部消失,遗留下来的也让人厌恶不已;伊斯兰国家的四妻制,非洲部落的人肉盛宴,这俗你难道说也要入乡随一下?一个国家只能发展一种主流文化为主,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为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性同时发展多种主流文化。如果这样做,就无法对付咄咄逼人的欧美文化和变态的日本文化。也会造成大量财力物力的浪费。现在英语网络用语和其他外来词汇对汉语造成巨大冲击,香港人说话经常夹杂着英语。大陆词语也出现了例如PK funs等等。试想,普及国语又要用方言,一切与语言文字相关都要出好多个版本,一首歌要用几种方言唱,一部动画片要用N种方言,没有统一的语言,强大的文化,怎么样才能抵挡韩流和美国大片?本国的艺术家们要么变成汉奸?要么无法生存。有人强烈要求推广某发达地区方言(有不少论坛就有),抵触普通话,上海、广东这个问题最为严重,这必然导致分裂的文化,分裂的文化就是分裂国家的前奏。这样的人,只有五马分尸、剥皮揎草!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国的方言也是多如牛毛,好多地方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学习方言,全国人民要浪费多少时间!新技术,新思想层出不穷,有必要,有时间去学方言吗?交给专业人士更好一些。语言只是一个载体,说普通话不会失去地方的特色;马照跑,舞照跳,特色小吃照吃,青山绿水依旧,生意更好做。
2 还有人说一种方言代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对世界的理解。那么这么多思维方式和理解对中国发展有多少价值呢,且不说方言泛滥明清两代,就是现在方言对今天的科技发展有何贡献,我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哪位高见,不吝指教。
3 使用普通话是开放精神的体现。美国开发西部的时候,世界各国人们一拥而入,他们操着许多语言,有古老的拉丁系,有斯拉夫系,但最后都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共操英语,为西部开发奠定了基础,也成为西部精神的重要组成。放弃自己的母语需要很大的勇气,正是大家愿意接受新东西,不怕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环境,大家才能统一到英语上。人们不再是波兰人、英国人、法国人,都是美国人,没有隔阂,没有帮派,没有歧视,没有了本地人和外地人,一切以合理为准则,而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西部精神是开放的精神。现代中国还有许多西部式的地区,比如石油城,搞石油的都来自全国各地,聚到一起以后,全都说通用的普通话,成为所在省的风景线,在这些地方没有本地人,全都是外地人,同样以合理为准则,不论说话的人是哪里来的。去过这些地方的人都赞叹当地的美国西部式的开放文化。中国许多地区曾经是新生地,例如上海,但是时间一长,这种开放的精神就淡化了,人们又开始封闭起来。于是种种排外方式出现了,自我优越感膨胀,称谓全国其他地方人民为乡下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各地区相对比较封闭,商品流通、人口流动很少;方言得以长期存在。而现代工业化社会,需要大量的商品流通、人员往来,就不可避免的要在国家内部采用通用的语音,使用方言的经济行为会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

4 还有人说中国太大,方言众多,普通话难于推广。但是这么多年了,几乎90%人至少可以听懂了。持之以恒,加强推广,辅之以新政策、新技术;强制加引导,定能成功。(后面我有详细方法) 有人说少数民族,无法让他们讲普通话。尊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允许他们保留少数民族语言,这和反对方言并不矛盾。方言的问题主要是汉族的问题,统一使用国语,可以更好的与少数民族进行沟通,更好的让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试想,用上海话、广东话、闽南话(当然还有更多)各写同一部教科书,你让少数民族同胞们学哪个?实际上,他们做得比好多汉人强得多。已经讲汉语的,引导他们讲普通话,如回、满、壮等。有自己语言的,在保留本民族语言的情况下,引导他们讲普通话。
5 有人提出使用粤语作为国语,声言普通话是蛮夷语言。自作聪明的列举普通话的缺点,说什么普通话缺少音节,容易混淆等。岂不知音节越多越复杂, 就越不稳定,就越容易语言发散,因此造词越复杂越难记(英语就有这个毛病)。世上没有完美的语言,只有普及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语言才是优秀的语言。普通话与中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口音较为近似,北起东北三省和北京,中部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大部)等省,南部四川、湖北(北部),是最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的语言。粤语虽然是一种古老的方言,但只在广东省和广西部分地区,占全国人口不到10%(还包括了不讲广东话的外来人口),另外粤语许多词很难用现代简体字书写;因此无法作为国语。普通话是以东北话和北京话为基础,在发展过程不断吸取了许多方言和国外的词汇(比如干部一词来源于日语,老公一词来自广东话,阿姨一词来源于上海话),在教育、宣传、文化上体现了极大的优越性和语言美感,得到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国家领导人,中外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一致肯定(见国际大专辨论会相关资料)。中华民族经过了千百年的融合,现在没有几个人是纯正的汉人。(DNA可知,许多云南人来自契丹,而广东人也是南方少数民族和汉人融和的结果) 声言普通话是蛮夷语言只能挑起民族争端,导致民族歧视。普通话是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上百个民族交流、混合、提炼,是全中华民族的结晶,最能代表中国人民的语言。自民国以来,普通话已推广近一个世纪。推广粤语,既不合历史潮流;又浪费大量资金人力,可谓劳民伤财。前苏联的教训之一就是,语言未能普及,文化未能融合。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好多加盟共和国很少使用俄语,加之民族矛盾解决的差,导致了国家的分裂,经济的巨大倒退。粤语作为国语是不现实的,更要提防少数分裂分子以语言文化为借口,进行分裂祖国的活动!
6 有人提出讲国语,也不放弃方言;不放弃方言,就很难形成良好的普通话环境,两者都不放弃,结果是普通话越讲越少,方言越讲越多。加之某些地方许多公共场所宁可耽误事,也要讲方言。结果越不讲,越说自己讲不好,越不想讲。普通话退步的越厉害。结果是普通话推广的失败。这就是一个语言环境的原因。会说、常说标准的普通话,不说或极少说方言才是普通话推广真正的成功。好多人认为公共场所讲国语,在家里和朋友讲方言。实际呢,没人强制监督,就有人觉得国语不习惯,而学校、银行、政府机关大多是本地人,结果是大多数人在讲方言,碰到外地人来办事,一讲国语就觉得别扭,遇上心情不好;看人不顺眼,当然没好眼色。结果是国语只有外地人讲。听着外地人讲多了国语,听的不习惯,于是乎,又要求外地人讲方言。最后干脆有人提出要推广本地方言。这么多方言,自己发达当然排斥别人了。至于人家乐不乐意,那是霸道从事要听我的。从来就是只顾本地利益,不顾全国利益。另外一些人说见本地人说方言,见外地人说国语,这是典型的内外有别嘛!可能有人会说这很正常;就拿本人为例吧,因为穿衣比较讲究,常被人认为是上海人,一去买东西、上银行服务人员见我就说方言,有时我用国语开口,他们还是讲方言,只好连连提醒,很浪费时间。用普通话一遍就好,现在听不懂普通话有几个?我总不能见所有人先大呼一声,我是外地人,请讲国语吧。衣帽取人不可取,同样这样瞎猜,也是误人误己。不放弃方言导致国语推广失败的例子就是广州和上海,上海外来人口占35%,广州占25%,但是依然难以在大部分公共场所听到服务人员主动讲普通话。假如某一便利店员工或超市收银小姐对上海本地顾客一开口就讲国语,很可能立刻就会遭到猛烈的言语攻击。这样的结局就是外地人的就业空间被大大压缩,因为企业不愿意这样的事情天天发生。另外的后果就是国语至少在超市和便利店不会主动去讲,无论多么的浪费时间。不过害人终害己,我见过不少外地老板发誓不用上海人,原因就是痛之深,恨之切。不放弃方言,极易使外地人和本地人相互不信任;某软件企业机密被盗,老板首先怀疑经常在公司使用方言的员工。原因很简单,他打电话我听不懂,用MSNQQ我经常看不懂,因此他的嫌疑最大。不放弃方言,还会影响亲人之间的感情;农村大学生娶了个城里老婆,或是嫁了外地人,语言的隔阂、亲疏有别的感觉只有去问当事人了。固执的要讲方言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对国家观念的模糊认识和强烈的地域情节。如同民国时期,有人提粤人治粤,湘人治湘,如出一辙。在这方面,孙中山、毛泽东两位伟人无疑是有着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精神。(都没有把家乡话作为国语)而一向靠老乡起家的蒋介石,也遵守了这一规定。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央的影响力如果没有语言和文化的号召力就如同前苏联。团结要同心,同心先同语,同语莫换音。现阶段同时使用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尽量使用国语,而不是方言;尤其是公共场所。有时候双方明明会讲,却不想讲,面子、关系,一切摆不上桌面的理由都成为说词。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既得利益,尤其是发达地区,招聘时有些单位提出要会说广东话、上海话,在上海当老师要当地户口。说白了怕外地人来抢自己的饭碗,怕升学就业与自己竞争。为了让一切劫人肥己的手段都变得冠冕堂皇,本地人有意的用方言人为的把本地人和外地人分裂开来。你这样做可曾想过我们都是中国人,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在祖国各地生活;而外地人又给出当地带来了多少机会和生意!路上的障碍可以轻松挪走,而方言筑起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篱笆却难以清除。开放的政策更需要开放的精神,开放的文化。试想一味排外,非要推广方言,经济衰退一定会提前到来。讲国语,广东人难学是客观存在,但不至于比学阿拉伯语更难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新词汇,用方言无法去说或者极易造成歧义和误解。尤其是在专业性比较强的对话中,国语是最佳的选择。
8 一些人认为,如果放弃方言,许多艺术的韵味就没有了。说的没错,可是艺术的前提是要让人理解。难于理解的艺术更难于流行。好多地方戏剧一离开了本地区就无法流行。有些艺术形式因为强势方言,范围和影响力大一些,但是影响力还是很难遍及全国。不少地方艺术形式虽然国家苦苦支持,最终因为没有市场而走向消亡。原因很多,一是没创新,二是地方艺术形式由于方言只限于本地人欣赏,而且大多是中老年人。三是跟不上现代流行节奏。这样的艺术形式只能将其录音录像,存入博物馆供专家研究。这些落后的艺术形式,不少支持方言的人恐怕也很少看,说出来多半是个借口。新兴的艺术形式如小品,借用了普通话和东北话的血缘关系,在全国有着广泛的观众。成功原因很多,但是占了普通话的许多便宜,是不折不扣的事实。第一绝大多数观众可以轻松的听懂,而用纯粹的上海话和粤语绝对做不到。第二对个别方言词采用了普通话发音,以使用通用词汇为主。第三在形式上有突破性的创新。而我们用普通话表演,韵味依旧。我相信,用普通话演绎的新中国文化,一定会让这些走向没落的地方艺术黯然失色!
9.都说中国人表面上一团和气,实际上下面山头林立;开人大时讲国语,开小会时讲方言,这民族文化劣根性不改,怎么能团结!上海人天天说讲文明,做可爱的上海人,就是不提说普通话;由此看来以前的上海人就是不可爱,现在你会说不想说普通话,依然不可爱。普通话最大目的就是建立起全国统一的经济市场,加强国家民族观念、放弃狭隘的地域观念,提高民族凝聚力;让全国各族人民统一、交流、平等、团结、发展中华文化!

10.最近有人反驳说我说,干脆讲英语,弃国语算了;这是典型的卖国行为!只有统一的祖国才是强大的祖国,只有统一的汉语语言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语言!只有以普通话为载体的文化才是让中国强大的文化。
如何加强推广普通话??关键要抓公共场所、以及热门职业、文凭、针对重点地区
1 分为三条线A 教育部、文化部到学校 B 城市到城镇 C 军队到国家机关
宣传少数民族语言不是方言,与方言严格区分开来。

在实行过程中,将方言进行录音录象,尤其是稀有的方言;存入国家档案。

主要目标:

第一阶段:四大直辖市公用事业单位,做到国语必讲。所有方言电台、电视台消失。

第二阶段:四大直辖市公用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做到国语必讲。军队、法院、警察、武警、检察院必讲国语。省会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做到国语必讲。

第三阶段:四大直辖市公用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及所有非家庭场所,做到国语必讲。(方言仅在家里)军队、法院、警察、武警、检察院必讲国语(方言消失)。省会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做到国语必讲。市场方言相关书、影视资料及方言版电影、电视剧、歌曲、以及学习方言的教学片非专业机构专家无法买到。

第四阶段:在第三阶段基础上,县城公用事业单位、公共场所及所有非家庭场所,做到国语必讲。(方言仅在家里)(建立方言博物馆)

第五阶段:乡村大部分人讲国语。

第六阶段:只剩下专家和方言博物馆。

第七阶段:港澳台国语普及

第八阶段:全世界有20亿人学中国国语(除中国外)

注意:开始阶段

1)??对一般公民要求主动讲国语,不要求发音标准,坚决打击在公用事业单位讲纯粹方言者。

2)??对媒体要求严,口音重者下岗。对推广方言者严厉打击,立法禁止。

3)??对北方东三省及北京以追求发音标准,词汇标准为主。对南方以在公用事业单位主动讲国语,不要求发音标准。集中精力主抓上海和广州。

4)??将北方地区教师向南方调配,南方教师某些发音不标准,常说方言屡教不改者调配北方。必要时公务员也可以对调。

5)??形成媒体、学校、公共交通、政府机关、银行等公共场所的强大语言环境。

6)??利用一切宣传手段,尤其是舆论宣传国语的好处,正式场所称普通话为国语,即官方语言。

宣传手法要更新,更要符合年轻人口味,让国语变得时尚。

2 A城市到城镇
以公用事业单位(如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医院、银行、超市、火车站)为重点
分几部走,先从四大直辖市开始,上海、重庆为重点。(1~3年)
再从省会城市开始,以南方为重点(3~5年)
再以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开始,仍以南方为重点(5~7年)
中小城市(7~10年)
城镇~农村(10~15)(这是最难的部份)具体做法,禁止使用方言作公司品牌名称产品说明书,新起地名不得用方言。就业时不得以不会某种方言为由拒聘。
B教育部、文化部到学校
第一步:从幼稚园到大学开始,严禁任何教职工讲方言,否则不得上岗,(将一切方言驱逐出课本)( 从四大直辖市开始,上海、重庆为重点。) 1~3年)(以省会城市,南方(浙江、福建、广东)为二阶段为重点)(3~5) 再以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开始,仍以南方为重点(5~7年)
中小城市(7~10年)
城镇~农村(10~15)(这是最难的部份)
语文考试必考国语听力,全国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大学毕业时必须通过口语(一些少数民族例外) 否则不得毕业(1~3年)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必须用国语。

建筑师、监理师、国家IT认证、证券交易所从业人员等一切与语言工作有关的技能认证,都要通过普通话考试,难度可适当放低。做到一次认证,多重承认。

取消高考、中考、研究生考试中的英语考试,但英语教学不取消!特殊要求,再另考英语!
第二步:禁止发行、拍摄、录制任何方言版电影、电视剧、歌曲、以及学习方言的教学片,已发行的全部销毁(仅留部分供专家研究)。港台电影、电视剧要在内地发行必须用国语配音,否则不得发行。(1)(特殊需要可以,但必须审核,可以有方言词,必须以国语发音,注明国语解释)
禁止任何电台、电视台、网络(港台除外)使用方言做节目,举办与方言有关的节目。(1)主持人不得使用任何方言。影剧视歌星禁止使用任何方言,否则封杀。禁止一切方言电视台(除中央台对外节目)
第三步::禁止发行任何使用方言的教材、杂志、报纸(特殊需要但必须审核,可以有方言词,必须以国语发音,注明国语解释)
第四步:拍摄电视剧、小品、漫画、动画对方言进行批判,让人们在笑声中改变习惯。写歌谣、民谣讽刺方言。比如:不说普通话,千金要掉价!
C 军队到国家机关
军队、法院、警察、武警、检察院必须讲国语,以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部、国防部以法令、军令形式(1)规定方言严重者开除,或以军法从事。党员干部要带头讲,作为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指标。
人大、国家机关要讲国语, 领导要带头执行,作为提拔领导干部指标之一( 从四大直辖市开始,上海、重庆为重点。) 1~3年)
(以省会城市,南方(浙江、福建、广东)为二阶段为重点) 再以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开始,仍以南方为重点(5~7年)
中小城市(7~10年)
城镇~农村(10~15)(这是最难的部份)

D向香港、澳门特区推广普通话,简体字。

E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汉语标准。吸取外来词汇和部分方词汇,定期公布。

F向全世界派出中文教师,推广汉语。

發表於 2007-3-16 00:48:47 | 顯示全部樓層
Dictatorship...
發表於 2007-3-16 03:43: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家长期稳定,语言文字的统一系势在必行,方言要研讨就趁早,你不服也无办法。
發表於 2007-3-16 07:3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國家看上去"煩榮褲強",內裡危機重重民聲四起.
發表於 2007-3-16 09:06:58 | 顯示全部樓層

“Call lao ye!”应该写作“可怒也”——源自粤剧戏行。

呢篇文嘅作者唔死都冇用!攞去垃圾焚化炉烧都嫌唔够环保啊!

發表於 2007-3-17 00:47:07 | 顯示全部樓層
係百度啲貼吧成日都見到依啲無聊觀點~~~
發表於 2007-3-17 04:54:17 | 顯示全部樓層
非常恐怖~~~呢個世界上最恐怖嘅唔係地域嘅戰爭,係文化嘅侵略~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3-16 20:57:02編輯過]
發表於 2007-3-17 11:26:05 | 顯示全部樓層

佢篇嘢咁长,我要复都有排!

好多嘢讲,又冇乜嘢讲!就讲一句:

何郭何淤??

BULLSHIT!!!!!!!!!!

發表於 2007-3-17 23:12:52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一百个放心啦,即使如两千几年前的秦始皇般残暴啊,亦都只能够做到书同文,而做不到语同音啊,相信再过多两千几年,亦都如此,哈哈.
發表於 2007-3-18 02:04:12 | 顯示全部樓層

嘔緊血

發表於 2007-3-19 05:36:38 | 顯示全部樓層
膠文一篇,不足為患[em05]
發表於 2007-3-19 05:54:48 | 顯示全部樓層

方言只保留在学术。

咁重叫方言。

發表於 2007-3-31 20:17:42 | 顯示全部樓層

无野好讲~~]

發表於 2007-4-18 17:23:27 | 顯示全部樓層
QUOTE:
以下是引用tea在2007-4-17 23:27:55的發言:

“弃方言”?!。

看到这样的字眼,就想晕倒。简直就是文化歧视。

随便从网上的某个角落复制、粘贴来的一篇文章,就在这里大放厥词,真是不知廉耻。“爱国”,看起来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是在强迫人放弃自己的语言文化,这个世界没有“不给发展地方语言”的法令,也没有听说发展地方文化会有碍人与人之间的团结的。

这样的理由,实在不能令人心悦诚服,而这样的行为更是在激起人的愤慨。

唔好錯怪樓主,睇清楚轉貼文章前面佢寫過乜,人哋嘅態度係“可惱也”。
發表於 2007-4-11 21:08:48 | 顯示全部樓層

強制改變唔到人心!呢篇嘢嘅作者唔通就係共黨嘅文化打手?

[em01]
發表於 2007-4-17 17:3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能棄早就棄啦,秦朝到依傢,你見邊個朝代可以消滅佐粵語啊?冇啊!!
發表於 2007-4-19 03:30:50 | 顯示全部樓層
呢篇嘢嘅作者係咪傻咖?簡直係長篇謬論啊!!
發表於 2007-9-3 00:21:21 | 顯示全部樓層

佢可以用蘇聯黎做例子 .. 真係想打死個作者

蘇聯係侵占其他國家架!  可以用黎做例子咩?

作呢篇文個作者去死啦!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0:52 , Processed in 0.0647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