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764|回復: 3

[語音探討] [討論]【转】论语的论为什么读阳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3-5 19:37: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昨天有幸与协会的几位同仁以及刘锦湖老先生、三多轩掌柜等同桌畅谈,实在获益良多。

席间谈及《论语》,大家对论字读第二声颇不认同。其实此读法是有理由的。下面转贴几个有关的帖子,亦庄亦谐,供大家参考。

(壹)

论语中的论为什么读lun第二声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6-12-29 00:18
论语中的论为什么读lun第二声??
最佳答案
王一苇:为什么《论语》的“论”要读成二声(阳平)?诚意恳求方家指点,回复最好能知识性、娱乐性兼而有之。多谢多谢!上海指教得最正确网友,偶愿意请吃饭。外地指教得最正确网友,偶也请吃饭,路费和住宿费需自理。

Bili:据说论语者伦语也,非伦勿语。

王一苇:好有知识啊。谢谢指点。再请教一下你说的“伦”做何解释?

杜进明:论与伦是同假字。所谓《论语》者,通俗的解释就是,一些不伦不类的话。这也从中体现了孔圣人的谦虚美德!王管管可一定要请俺吃饭呵,食宿非俺自理,到上海再找你报销不迟。

土豆炖牛肉:一般说法是,《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特别注重伦理道德,故“论”通“伦”,这能找到许多例证,比如,《诗·大雅·灵台》:“于论鼓钟”,朱熹集传:论,伦也,言其得理也。再有,《礼记·王制》:“凡制王形,必即天论。”郑玄注:论为伦。陆德明释文:论,音伦,理也。再如,《论语·序解》,邢昺疏:论者,蕴涵万理故曰理也。(回答得太严肃了,没有娱乐性)

老木匠:土豆兄弟是正说。俺来个胡说,设法讨一苇MM喜欢,蹭顿饭试试看。

所谓《论语》,实际上就是大家轮着说的意思,所以取这个读音。

想当年孔夫子一个人上课上累了,就想法偷懒——和现在的博导们一样,要自己的几个大弟子轮流开讲,他老人家只是总结点拨一下。后来夫子过世了,有出息的弟子都去当官了,那几个没当成官的只好继续教书,赚点束修。不过他们也挺懒的,每天上课嫌烦,就把当年给老师做助教时的笔记翻出来编为讲义,叫做《论语》——那是俺们轮着说的!

也和现在教授开讲课程一样,一开始总是“概论”,那总要讲一点学习方法、学习目的。于是先炒作老师关于如何学习的话,就是《学而》;然后就要让新学生们懂得俺们这个学问是可以去做官的,于是叫做《为政》。以下就是敷衍孔子的理想、现实做法之类的说道,弄成个讲义。明里暗里给自己的脸上抹金,把自己也尊称为“子”,老师夸奖自己的话一个不漏;现在不在的同学,就把老师批评他们的话放进去。

这些没出息的助教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当年为了偷懒编的这个讲义,后来居然成了经典。地下有知,一定是会来争这个著作权,要求分版税、要稿费的。

土豆炖牛肉:老木匠认为“论”通“轮”,意思是“轮着说”,这是开玩笑、骗饭吃滴,大家可千万不能相信,不过,“论”通“抡”,义为选择,倒也是有可能的,例证也很多,比如,《国语·齐语》:“权节其用,抡比其才”,韦昭注,抡,择也,还有,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载,论,假借为“抡”,等等,《论语》是由孔门弟子相与辑而论纂所成,“论”本身即有编辑、整理、加工之义,而编辑整理的过程就是一种选择的过程,因而,“论”通“抡”,作选择讲,也是能够解释得通的。
回答者:wangnaikang - 初学弟子 一级 12-28 20:17
(贰)
于丹《论语》心得视频:

http://www.cctv.com/video/baijia ... 00_20060928_1.shtml

mms://winmedia.cctv.com.cn/baiji ... _300_20060920_2.wmv

于丹《论语》心得1-7(音频打包)

http://iask.sina.com.cn/toplist/ ... lassid=0&page=0

序言:《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宋代开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其实论语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是我们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但是我们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吗?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认为,这部曾经统治中国社会思想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仍然能为我们现代人构建和谐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份温馨的劝导。
大家别以为说,孔夫子的论语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我们觉得它是高深的,它是一种高不可及的。这里面有多少奥秘吗?这个世界上真正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是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真正的道理,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说白了,我认为论语再我们今天的观点去看过去,它是一本非常朴素的,能够相关于以人伦为起点,教给每一个人在现代生活中,获得心灵快乐,能够熟悉现代这种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就是这么一本语录。其实论语很简单,两千五百年以前,论语是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片片断断,留下来的课堂笔记,他的学生把这些给编篡起来,后来就成了论语。所以在《汉书·艺文志》上有这么一段界定: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就是弟子们在提问,他回答的时候“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大家有问有答、有来有往。就是这种提问和回答之间,只言片语,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到后来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大家把这些言论集结在一起,就成了一本论语。所以今天看到的论语,我们会觉得没有什么太深的逻辑性,在论语里面也很少有长篇大论的故事、一个严谨的阐述,论语都是很简短很简短的一些言辞。
(叁)

《论语》原名《寻食记》
??????http://blog.sina.com.cn/foo

首先为本篇的篇名告个不敬之罪。实不忍之,但推之过高,又犯流行之病,便也不恶居下流了。

论语,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望文生义,即相与论之之语也。简单说,就是课堂问答笔记或会议记录之类的东西。但孔门高足,水平自不同凡响,所以,看来生动有趣,气势贯通,倒颇类剧本了。如此说来,说论语是“教案”也无不可。

其实,论语就是教案。

大家拿它来当教学记录去读,还是很好玩的。各位同学的性格、形象,虽未言明而跃然纸上。而老师呢,有时还装腔作势,撒谎也故意让人知道(有例为证。有童子来拜见,就推说出去了,“不在服务区”,然后还放段手机铃声,告诉你,我在呢,就是不见你,呵呵)。要是老先生急了眼,连小孩子打赌起誓的伎俩都敢拿来玩的(如子见南子章。会不会子路怀疑孔子当了回第三者啊?也难怪,孔子这么一位“超男”,有几个女FANS那太正常了,总不能只是那3000个男FANS吧。要是搞短信投票,3000FANS的亲友团,乖乖,那时都是大家庭,可不得了,肯定赚翻了)。所以,论语是应当这么去读的,千万别按什么“微言大义”去理解!那可能是他老人家写春秋的笔法,绝对不是当老师的手段。当老师,做教育,一是一、二是二,哪有含糊的?学生问个问题,你老先生“王顾左右而言他”还象个什么样子?不是成心不让学生明白吗?要那样的话,别圣人了,“生人”去还差不多——回家生孩子去得了,忽悠啥?

后来的人把《论语》奉为绝对经典,真不知从何说起了。研究孔子,自离不开论语,如果要探究孔子的教学法,在这个意义上当作经典来研究是肯定有道理的。但如果把论语的句读当成孔子之道的圭皋(后人恰恰是这么做的),不仅是盲人摸象,直是缘木求鱼了。得一善,则拳拳服膺使不失,是对的。但仅仅一善而已,去道甚远。

孔子之教,因人、因事、因时、因地,绝不泛泛空言。子路问鬼问死,孔子那样答他,但若换成了曾子、原宪,想必是另外的回答。后人因此就把“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当作了孔子对鬼神的一贯态度,岂不可笑。

颜回肯定是“月光族”,穷的叮当响;而子贡却是证券高手,“亿则率中”,可能“六合彩”、足球彩票什么的,中个大奖都稀松平常。如果这两人有什么问题,可以想见,孔子的回答必又不同。如果拿回答这些个别人的问题的答案看作一成不变的东西,错的可又不止一点两点了。

我们可以推测,孔子乃是根据每个人的条件、素质、喜好等等,有针对地做引导,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并接近甚至达到圣人之“道”,而从来都没说过有个现成的“道”以及那个“道”究竟是什么样子。整部论语,如是而已。

所以,现成饭是吃不来的,别人嚼过的东西也没多少营养。论语,就是指导学生去自己找食物、自己咀嚼的方式方法记载,名为《寻食记》,也许更接近本意吧。

h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7-3-7 9:13:46編輯過]
發表於 2007-3-6 19:27:12 | 顯示全部樓層
題目改成“論”點解讀陽平聲更好,因爲對於論壇好多人,“第二聲”嘅概念係陰上。
 樓主| 發表於 2007-3-6 21:0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闻过即改,谢!

發表於 2007-3-14 06:30:39 | 顯示全部樓層
普通話第二聲,廣州話第四聲,都係陽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16 04:01 , Processed in 0.0585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