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979|回復: 0

[粵韻風華] 【廣 東音 樂 簡 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2-6 01:13: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廣東音樂」原稱:"過場音樂""過場譜子","廣東小曲"等等,直至五十年代才被正式定名爲 「廣東音樂」。 它主要流傳於珠江三角洲、廣東廣西之粵語地區及港澳、東南亞之華人社會。初期是廣東粵劇的過場音樂,襯托劇中表演的小曲、小調。「廣東音樂」與粵劇的關係非常密切,無論在演奏風格,樂器組合、演奏型式等方面都很多相同之處。

   廣東音樂形成于本世紀初,早期樂隊與粵劇樂隊一樣,使用二弦(琴筒爲竹筒,蒙以蛇皮,發音高亢明亮)、提琴(竹制琴筒,梧桐木作腹板)、三弦、月琴、橫簫(廣東人稱笛子爲橫簫、嗩吶爲直笛)。這樣的樂器組合謂之「五架頭」,俗稱「硬 野」,因這樣的組合所演奏出來的音色高亢硬朗。早期的廣東音樂因其演出場合、演奏功用的不同,可以概略的分爲四種表演方式:

   (1) 戲劇中的過場音樂
   (2) 茶樓、街頭賣藝
   (3) 一般民衆私自組成的自娛性質的音樂社團
   (4) 農村的「八音會」,於婚喪喜慶場合表演(或加粵曲、說唱)

   這一時期的粵樂名家以嚴老烈先生爲代表,他不但擅於演奏揚琴,而且更是一位出色的廣東音樂編曲、作曲家。他以古老的小曲改編成揚琴獨奏曲,如:『早天雷』、『倒垂簾』、『連環扣』等等,至今都是極受歡迎的樂曲。稍後,著著唱片及電臺的廣播新的作品大量出現,廣東音樂得以流傳國內外。最爲著名的是粵樂大師呂文成先生,他不但能演奏多種樂器,更是作品最多的廣東音樂作曲家(作品超過200首)。呂文成先生生於廣東,早年隨父居於上海,學習過江南絲竹音樂。當時在廣東音樂中並沒有採用二胡,呂先生最先試用音色柔和的江南絲竹胡琴來演奏廣東音樂,當時的胡琴是用絲弦,在音色及音高方面並不十分適合於廣東音樂,及後呂先生改用鋼絲弦作爲胡琴的高音弦(外弦)初期低音弦(內弦)還是沿用絲弦,改定弦爲 GD(亦有定弦 AE),置於兩腿間演奏以控制音色、音量,從此這種方式的胡琴便漸漸成爲日後廣東音樂的領奏樂器----高胡。

   除了高胡的出現,還採用了秦琴、洋琴(亦稱蝴蝶琴,因舊式揚琴形似蝴蝶)、洞簫、椰胡(椰殼作筒,梧桐木爲面板,用小貝殼做琴馬,絲弦。椰胡爲廣東說唱「南音」的主要伴奏樂器) 組合成「五件頭」---- "軟弓組合"。與早期以二弦領奏的「硬弓組合」相比較,用高胡領奏的「軟弓組合」音色甜美柔和,因爲此種演奏組合的出現,使廣東音樂逐漸形成輕快活潑、柔美華麗的演奏風格。

   此外,粵樂也曾使用過小提琴、六弦結他、夏威夷結他、木琴、及爵士鼓等西洋樂器。著名粵樂演奏家尹自重先生,引進小提琴,並將其定弦從原來的 G D A E 改爲F C G D,結合小提琴、二弦、高胡的演奏手法。以小提琴爲主奏的樂曲如:『柳青娘』、『柳搖金』、『小桃紅』、『餓馬搖鈴』、『雨打芭蕉』、『凱旋』等。曾有一時期(約 30 - 40年代),因城市生活的改變,出現很多歌廳、舞廳。當時的廣東音樂被加上爵士鼓等西洋樂器,採用輕快的節奏或填詞演唱,作爲舞場伴奏音樂。俗稱"精神音樂"

   早期有關廣東音樂的琴譜、論著很少。主要有丘鶴儔的『琴學新編』(1911)、『弦歌必讀』(1921)、『琴學精華』、『國樂新聲』等。還有沈升出版的『弦琴精華』、『弦歌中西合譜』。『琴學新編』所載均爲古曲,並無新作品,此書並且專門介紹揚琴的音位及演奏法,可見揚琴在當時的是一件很流行的樂器。『弦歌必讀用「工尺譜」、「宮商譜」及「簡譜」對照,可以說是廣東音樂的讀譜啓蒙教學。因爲老一輩的廣東音樂藝人都是口傳心受,背譜即興演奏。『弦歌中西合譜』是「工尺譜」與「簡譜」對照,樂器介紹方面還增加了嗩吶、喉管、笙、笛,並且附有腳踏風琴的音位介紹。四十年代後期在上海出版了『粵樂名曲集』全用簡譜記譜。早期廣東音樂最具代表性的樂曲如:『一枝梅』、『下漁舟』(喉管領奏)、『得勝令』(嗩吶奏)、『三潭印月』(與『漢宮秋月』相似)、『小桃紅』、『三寶佛』、『昭君怨』、『雨打芭蕉』、『雙星恨』、『餓馬搖鈴』、『走馬』、『連環扣』等。   在廣東音樂的形成時期,曲目主要是粵劇過場音樂,古曲及小調的改編。但在三十年代開始,出現一批作曲家,新曲大量湧現,一時形成競奏新曲的風氣。創作方法朝多方發,因著新的樂隊組合出現,西洋樂器的採用及西方音樂風格的吸收,使新作品在旋法、節奏、調式、結構,演奏特點等方面有所發展和完備 。如何柳堂的「賽龍奪錦」,採用鑼鼓節奏型爲骨幹,音樂剛健有力,描繪在端陽佳節,龍舟競渡時熱烈歡勝的情景。有別於大多數廣東音樂只表現花鳥景物的習慣。又如陳文達先生的『驚濤』,在保持廣東音樂風格,吸收西方音樂的旋法及爵士樂的切分音節奏,樂曲開始便是C大調的音階下行:


   . │ │ │ │ │
   1 - 70 0 6 - 50 0 4 - 30 0 32 34 56 54 32 1 10 0
   ─ ─ ─ ─ ─ ─ ─ ─ ─
  曲中並有多處切分音的進行,這在當時被認爲是有所創新的。

   這一時期的名家及名曲:

   呂文成-------『銀河會』、『扒龍船』、『平湖秋月』、『燭影搖紅』、
   『焦石鳴琴』、『步步高』、『醒獅』、『岐山鳳』。
   丘鶴儔-------『娛樂升平』、『獅子滾球』、『雙龍戲珠』。
   何大傻(何澤民)----『孔雀開屏』、『花間蝶』。
   易劍泉-------『鳥投林』。
   陳俊英-------『凱旋』。
   陳文達-------『驚濤』、『醉月』。
   譚沛鋆-------『柳浪聞鶯』 等。

   音樂與社會生活、文化藝術息息相關。隨著年代的更替,廣東音樂又有新的作品不斷的面世,演奏形式也朝多方面發展。本來是二弦、高胡或是小提琴領奏的絲竹小合奏形式,發展出多種樂器的獨奏、重奏、協奏及大型民族樂隊的大合奏。傑出演奏家有劉天一、朱海(廣州);盧家熾、馮華(香港)等。劉天一在其作品『魚遊春水』中,首次在高胡演奏中使用泛音演奏整段樂曲爲高胡演奏增添色彩。八十年代最有影向力的高胡演奏家是在廣州的余其偉先生,他繼承了中國音樂藝術崇尚風骨神韻的傳統,充分發揮廣東音樂輕快、活潑、華麗、抒情的風格特點,加上他富於討意的幻想和飽含哲理的深沈,其藝術活動促使廣東音樂進入了新的階段。音樂界評他爲「開拓學中國高胡藝術的新境界」、「當今樂壇的優秀演奏家之一」。

   五十年代至今最具代表性作品:
  
劉天一------『春郊試馬』
   喬飛-------『山鄉春早』

   林韻-------『春到田間』
   任光-------『彩雲追月』(輕音樂)
   陳添壽-----『春風笑語』(廣東喉管獨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6 10:51 , Processed in 0.06446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