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509|回復: 1

[名家論中文] [轉貼]不「精」於中文是「羞辱」?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7-1-26 03:45: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精」於中文是「羞辱」?

  最近看到一篇由本港大學生寫反思香港語文現況的文章,開首是這樣的:「身為中國人,卻連自己母語也不精,我個人認為是羞辱的。因為語言本身反映了一民族之特性及精神,不精於其民族之語言者,極期量也只能擁有該民族之形體,没有任何民族精神可言。」

讓人捏一把冷汗的文字

  看到這樣一段文字,真讓人捏一把冷汗。首先讓人捏汗的是作者強烈的道德觀,義正詞嚴地批判不精於中文的人是没有民族精神的。其二:作者以蹩腳的文句證明了自己也是個徒具民族形體而無民族精神的人。流冷汗的第三個原因是香港大學生的語文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都讓人極度擔憂。

語文能力

  按作者的邏輯推理,不精通中文是「羞辱」的。「羞辱」在這裡是詞類誤用,查《現代漢語詞典》,「羞辱」有使受恥辱的意思,例句是「羞辱了他一頓」,一般作動詞使用,在句子中擔當謂語的成分。建議改成:「如此蹩腳的中文簡直羞辱了中國人這個身份。」會更恰當。另一方面,句中的「羞辱」可以用名詞「羞恥」或「恥辱」代替。在句子中配合動詞「認為是」作賓語使用,寫成:「我個人認為是羞恥/恥辱。」

  作者感到羞恥的原因是身為中國人卻不能「精」於自己母語。「精」這個字應把它改成書面語「精通」則更為準確。作者認為「語言本身反映了一民族之特性及精神」,從「一民族之」可見作者想以較文言的方法把句子說得更精簡,但卻造成了句子的冗贅,如果把句子改成:「語言能反映民族特性及精神」不是來得更為簡潔清晰嗎? 作者接下來說:「不精於其民族之語言者,極期量也只能擁有該民族之形體,没有任何民族精神可言。」句子中的「期」、「之」、「者」等字是否有必要?而甚麼叫「民族之形體」? 也讓人摸不著頭腦。「極期量」則應該寫成「極其量」。或許作者只想說:「連中文也掌握不了,只是說你是一個虛有其表的中國人,而不具中華民族精神。」

  從以上分析可見,如果掌握不好詞類,用字不夠精確,很難寫出通順清簡的文章。

邏輯能力

  寫文章不能没有邏輯,就算你的文辭如何優美,推理不了就等於是垃圾文章。上例作者的邏輯是:中國人不精通母語→中國人的恥辱/只有民族形體,没有民族精神。首先我們可以驗證一下句子中關鍵字的定義:1)甚麼是中國人的母語?2)精通是要達到甚麼程度?3)甚麼叫民族形體? 4)甚麼叫民族精神?

  假設中國人的母語是漢語,精通漢語是起碼能讀懂李白杜甫吧,能寫一手好文章是一定的囉。民族形體或許可以解釋為中國人黃皮膚黑眼睛的模樣吧,要解釋民族精神就比較困難了,中國人的民族精神是甚麼? 注重人倫禮儀? 假設答案是這些的話,那麼讀不懂「感時花賤淚」的廣西苗族中國人,是否就代表他不注重人倫禮儀,應該為此而感到羞恥呢?

  香港人的中文水平不高,因為我們平時說的詞彙,用的句法和規範現代漢語不同,我手並不寫我口,這是先天不足,只有靠後天努力,多讀書,多留意身邊的語文現象,增加對語言的敏感度,中文才會進步。但要把中文能力提升到民族精神的展現,個人榮辱這一層面,我想大多數香港人不會認同。

鍛句鍊字是禮貌

  從這篇香港大學生的文章,我們看到了兩個問題:一,語文能力薄弱,如錯別字、詞不達意、病句連連、文辭冗贅等問題在短短的一段文字中已盡見。二,語文邏輯思維能力薄弱。寫文章,除了達意外,還要寫得通,「不精於母語等於没有民族精神等於是中國人的恥辱」這樣的邏輯推理根本不能成立,粗疏的思考到了筆下,就成了一篇貽笑大方的文章了。

  要改善語文水平,平時多看好的文章,多思考才是關鍵。借董橋的一本書《鍛句鍊字是禮貌》作為本文的總結,我們暫且別把語文推到民族大義這種層面,不妨把它看成是一種做人處世的禮貌,這樣學語文才能輕鬆自在。

徐霞 23/1/07

轉載自http://bowen.chi.cuhk.edu.hk/

發表於 2007-1-28 05:26:51 | 顯示全部樓層
呢个观点我赞成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7:02 , Processed in 0.0541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