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221|回復: 2

[南粵名人] [水墨动画] 上海美影厂长 盛松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5-4-9 18:5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www.zsnews.cn/Culture/2010/02/21/1353650.shtml


文化频道 >> 文化资讯 >>           

墨云香冷画卷留 —— 沉痛悼念中山籍艺术家特伟先生

来源:中山日报 2010-02-21 第 5515 期 A2版  




    特伟获世界动画协会 "终身成就"大奖。





    2009年2月4日13时45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代动画大师、中国动画事业的开创者——特伟先生离开了我们。

    特伟,原名盛松、盛特伟,祖籍中山,生于上海。他早年从事进步漫画创作,在抗日战争中,他曾以漫画为武器,投身于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中。1949年后,他接受党的委派,组建动画电影创作队伍。1956年,特伟提出美术片「探索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地将这个主张贯彻在创作中;1957年,他担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三年后,他率领的队伍研制出水墨动画电影,拍摄出世界上第一部水墨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1960年),将当时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震惊了国际动画界。不久,他导演的 《牧童》(1963年)的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技法日趋纯熟,水墨动画作为一种动画片种正式定型。二十年后,年近七旬的特伟导演的《山水情》(1988年)美轮美奂、意境幽远,成为水墨动画至今无人可比的空灵绝唱。此外,特伟导演的《骄傲的将军》(1956年)、《金猴降妖》(1984年)等作品也是家喻户晓的杰作,伴随了几代人的幸福童年。

    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中坚的很多中年人,当年就是看着上海美术电影厂的动画片长大的,而更年轻的一代以至现在的孩子们,仍然可以享受到这些优秀作品带来的快乐和教益。看过动画片的人,未必了解动画片的制作过程和幕后英雄,动画片的制作流程非常繁琐,专业要求非常高,没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勤勉的职业精神是无法完成的,这项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如果把制作动画的人们比喻为一支军队,那么特伟先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就是这支军队的总司令。特伟不但是一位动画创作者,更是一位动画事业家。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批批才华横溢的动画人坚持走民族化道路,创作了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而且获奖无数。中国动画片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就引起了国际动画界的关注,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动画在80年代声名显赫,被称为世界动画中「中国学派」,特伟先生功不可没。

    鉴于特伟先生为中国民族动画电影事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成为了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界唯一获得国际动画学会(ASIFA)终生成就奖的艺术家。

    2007年,中山广播电视台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山影杰》,其中的《墨舞》篇就集中介绍了特伟先生的生平和成就。我们有幸在上海华东医院采访到了93岁高龄的特伟先生。他当时已经行动不便,但是得知是自己的故乡来的电视媒体来采访他做节目的时候,特伟先生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

    虽然身在上海,但是他见到我们时,讲起中山话,乡音未改的他说自己「没有忘本」。特伟先生一生也许有很多荣誉、很多身份,但是我们在采访中感到,身为「中山人」在他的意识深处,分量很重,任何荣誉、任何身份也无法替代他和故乡的血脉,这对我们做好节目来说,也是个巨大的鼓舞;在采访时,他还愉快地背诵起家乡的儿歌(南大涌,刮大风,关上门,打老公……),一副童心未泯的样子,让人感觉他93岁的身体里面,有一种孩子般的活力,那种神采,完全不像一个近百岁的老人。谈起他从事的动画事业,他的记忆力惊人,语言表达逻辑清晰、观点精辟,完全超越了他的年龄,让我们年轻人都自愧不如;而他始终保持的谦逊态度,更让我们肃然起敬。更令我们难忘的是,在采访结束时,他竟然主动要求下轮椅,要在镜头前「走几步」,他是了解影视规律的,我们懂得他是在用自己的病弱之躯成全我们的拍摄采访;也许,他也是希望在家乡父老面前,展示自己健康的姿态。在地上走几步对于我们健康人不算什么,但是对他老人家,很少人真正了解需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据家人和护士讲,因为身体虚弱,特伟先生已经很久没有下地走过了。那次采访让我们感受到更多的东西,就像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的根就在中山,它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据了解,我们中山广播电视台对特伟先生的采访,也是特伟先生生前接受的最后一次媒体的正式采访。这也让采访的素材连同我们对这次采访记忆都显得弥足珍贵。在后来的两年里,听说特伟先生一直继续坚持休养治疗;他的呼吸系统不太好,哮喘严重,后来竟发展到无法说话,但是没有想到特伟先生会这么快就离开我们。现在想起两年前的这次采访,我们心中真的隐隐作痛。不想那一次短暂的相聚竟成为永远的话别,如今,我们回想起特伟先生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

    牧笛声声 山水寄情 墨云香冷画卷留 申江滔滔 仙乡含泪 丹心血热风骨存

    特伟先生走了,愿他老人家一路走好!

    作品奖项

    《骄傲的将军》是中国美术片民族化的开端;而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则开辟了新的美术片样式,于1961 年获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4年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1978 年获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片电影节一等奖,1981 年获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国际儿童和青年节二等奖;

    《牧笛》1979 年获丹麦顾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金猴降妖》1986 年获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1989 年获美国芝加哥国际儿童电影节动画故事片一等奖;

    水墨动画片《山水情》于1988 年获首届上海国际动画电影节大奖、1989年获第九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广播电影电视部1988 年优秀影片奖,第一届莫斯科国际少年儿童电影节勇与美奖,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电影节优秀影片奖;1990 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为表彰其美术电影艺术创作的成就,1989 年第一届中国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授予中国电影节荣誉奖。


作者:□宋璋 李镇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19:05:06 | 顯示全部樓層


http://www.x3cn.com/thread-744746-1-1.html


香山生活›珠海生活›

[文史] 寻找南溪盛氏家族的足迹


        乡亲们,大家好!又到清明时节,人人都希望知道家族的来源。这里,编者讲一讲最新的发现。南溪村又名南大涌,古时候属香山县管辖范围。南溪是一个杂姓的村庄,这古村有五十多姓。盛氏家族在南溪历史中,曾有过显赫的地位,但到了1945年后,全族迁移外地,这真是令人费解。据南溪八旬老人回忆,盛氏家族曾是南溪名门望族,有盛家祠堂,盛家大屋,甚至有贞节牌坊。现立于南溪公园的《香山县示》碑记中记载,联名上书香山县衙,要求惩治滥伐松林的五位乡绅,有盛鸿球的名字。可见,盛氏家族确是有地位的大家族。令人费解的是,到了日占时后期,盛家族人不见踪影。访问了很多老人,都不知去向。盛氏家族真的失踪了吗?当然不是。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名叫盛特伟的著名动画电影艺术家,从上海回到南溪村寻根。盛特伟原名盛松,艺名特伟,上海出生,现已九十多岁高龄,据称,从父亲口中,知道自己祖籍是香山县南大涌。但从来没有在南大涌生活过。1990年,特意回家乡看一看。到了中山市(即香山县),中山市的干部领他去了一处名叫大涌的地方,发现「大涌」与「南大涌」一字之差,找错了地方。后来,在珠海市的干部指引下,找到了他的家乡南溪村。从这故事中,发现南溪盛氏家族后人还在。

    接着,找到了《香山县志》电子版光盘。《香山县志》是清末出版的地方志。用电脑搜索,很快有了惊人的发现。在《同治篇》和《续篇》有关南溪盛氏族人的事迹很多。其中记载姓名有11人。包括女子2人。在男尊女卑的时代,记载女子的事迹是很少见的。由此证实了南溪盛氏家族确实是大家族。可是,迷团还未开解,有又新的疑惑,在《同治篇》记载盛世昌是唐家湾人,在《续篇》记载盛世丰是南溪人,盛世丰和盛世昌是同胞兄弟,为什么祖籍不同呢?很有可能是盛氏家族有一个迁居的过程。如果是迁居,是从南溪迁唐家,还是从唐家迁南溪?《同治篇》比《续篇》早出版,按推理,应是从唐家迁到南溪。要证实推理,必须有更多的证据。

    在2009年,编者采访了盛氏后人盛野女士。盛野是盛特伟的侄女,珠海某企业的工程师,1992年从上海迁来珠海定居。从谈话中,再次证实了盛伟特先生是南溪人,盛野女士也认为自己祖籍是南溪村。盛野女士列出了很多盛家族人的姓名,如曾祖父盛世丰、祖父盛文申、盛家伦等,这些人姓名与《香山县志》记载的人名相同。盛野女士回忆说,南溪盛氏家族原是有家谱的,但在文革中已经损毁。查找盛氏家谱是开解迷团的关键。编者从互联网中查询,发现北平图书馆有《南溪盛氏家谱》,编者是盛鸿焘,民国十九年(1930年)铅印版。开解迷团有了希望。迷团引起原南溪村民刘承泽老人的兴趣。他利用在香港定居的便利,在香港某图书馆找到了《南溪盛氏家谱》复印本,文本长达70多页,记录十分详细。

迷团终于开解了,盛氏家族确实是南溪人。始祖盛德华(华原公),元末从军至明初,助明太祖打天下有功,后分配驻守边疆。被分配到香山县成为香山军籍,在石岐拱辰街建有祖祠。五世盛绍勋,迁恭都釜涌(唐家),其后族迁外沙,澳门。光绪二年后(1876年),迁到南溪。直至抗战胜利前(1945年),全族陆续离开了南溪。盛氏家族四代人在南溪居住了六十多年。六十多年在南溪村八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可谓来去匆匆。时间不长,但显赫一时。

     按盛世丰曾孙女盛野女士提供信息,发现唐家村中找到一位盛氏女性后人盛北月。在她手里还保存有一张民国时期政府颁发的唐家祖屋的房产证,房主名字正是盛世丰。唐家《重修三庙》碑记上有多处盛家祖先及族人姓名,盛世丰在重修三庙时捐银首位1000两;在重修唐家围墙时捐银300两。进一步证明南溪盛氏家族确实来自唐家。

        此外,还有新的发现。浏览《容宏与留美幼童》,发现一位名为盛文扬的幼童,是香山县人,记录不详。香山县是一块很大的地方,盛文扬是香山县哪里人?是不是南溪人?查阅《南溪盛氏家谱》,发现有盛文扬的详细记载,摘录如下:「盛文扬,(1865年--1904年),号葆臣,盛世廉之次子。自幼勤学聪明,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选送幼童赴美留学,盛文扬十一岁.时由盛世丰保送第四批赴美留学。盛文扬精通英文,学习电学。可惜尚未毕业,全体学生即奉命归国」。详细的记录见下文:「盛氏家族名录」。2014年,找到了盛文扬的曾孙,现住河北石家庄。

        盛氏家族从始祖盛德华算起,2015年已繁衍至二十一代,从南溪盛氏创始人盛世丰算起,已繁衍至第七代。他们分布于珠海,广州,上海,河北石家庄,香港,澳大利亚、美国等十多个地方。他们都是杰出的人士。关于南溪盛氏家族的研究终于告一段落,但未有终止,将来可能还有新的发现。





 樓主| 發表於 2015-4-9 19: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盛氏家族概况:(来源于《南溪盛氏家谱》)

    始祖盛德华(华原公),元末从军至明初,助明太祖打天下有功,后分配驻守边疆,与毛,王,李,周-----十二姓被分配到香山成为香山军籍。在石岐拱辰街建有祖祠.
    五世盛绍勋,生于正德四年(1509年)乙已,终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迁恭都釜涌(唐家),其后族迁外沙,横琴,澳门。
    九世盛观海公。
    十二世盛品富公。
十四世盛伟任公。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终于同治四年(1865年),伟任公后辈属南溪盛氏家族。伟任公墓在造贝附近。
     盛伟任公膝下十五世共六兄弟,生于唐家,归葬于南溪。依次排行为:盛世功、盛世清、盛世丰、盛世廉、盛世昌、盛世德(盛达贤)。均有成就,最高官至二品。

盛世丰是南溪盛氏家族创业人。生于道光四年(1824年),终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盛世丰及其兄弟生于唐家。盛世丰禀赋聪颖,十四岁即自立发展赴澳门学习书算及英文,先后到福州、武汉等地与英商经营茶行,对茶叶经营颇有研究;除经营茶庄外,盛世丰还兼承办了汉关银号、土药、税厘及绸庄等生意,号称盛百万。发迹后,给十万金令盛世清回乡,伺奉父母。盛世清回乡后,在澳门与人合股经营太和当店,在店后购大厦一所,迎父母同住。同治初年(1862年),盛世丰家人暂居广州,请名师教导子侄读书。其本人参与清军作战,筹备和运输武器而立大功,并因功获赏二品顶戴、三代二品封典。光绪二年后(1876年)辞官归乡后,在南大涌(南溪)置田,置屋,不久,将盛家公产田百余亩变价建祠。其余田产收益用于保养唐家祖屋,祠堂,祖墓,及供子侄读书考试一半费用。盛家祠堂建在南溪,祠堂门外有旗杆夹和一对石狮子。盛氏祖墓在南溪蟹地、长沙墟、奄山(红山)、造贝、银坑、白石仔山、象地山、梅溪村大石鼓等多处。其本人再次经商,后因生意不顺,光绪十二年(1886年)回乡隐居南溪。自盛世丰之后,盛氏家族英才辈出。

盛世廉,盛世昌,盛世德均立战功,皆以功荐保千总,守备等职。盛世昌与太平军作战阵亡后,钦差和春向朝庭表奏,赠都司衔,赐恤荫嗣子盛文康袭云骑尉,祀昭忠祠。盛文康卒后,再由嗣子盛文彪(后改名盛鸿球)继承云骑尉官衔。

        十六世男丁共14人。其中详细记录人有:盛鸿勋,(1852年--1903年)原名文光,号藻裳;盛鸿球,(1858年~1899年)原名文滔,文彪,号耀云。盛世昌之嗣子,以继父荫,袭云骑尉职,援例改文生中式,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科本省乡试第十四名举人; 盛鸿焘,(1857年--1899年)原名文英,号蔚堂,世德之子;廪膳生中式,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本省乡试第四名举人, 报捐浙江知县,特授永嘉县知县,历署乐清,瑞安,天台,钱塘,石门等县知县,以直隶州用;盛文扬,(1865年~1904年), 号葆臣,光绪元年((1875年)时十一岁.中国第四批官费出洋留学幼童,学成后服务于电报界。

        盛氏家谱始修于同治五年(1866年),光绪中叶,由盛鸿焘重修,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出版,改名为《南溪盛氏家谱》。《南溪盛氏家谱》,保存于北京图书馆。盛氏家人多数外出求学于天津,上海或当官于广西,浙江,或执业于商场,铁路。留南溪家居住者甚少。抗日战争时期尚留人二人,胜利后已无一人。南溪盛氏字派排列:洪,基,隆,永,守,业,维,勤。但在十六世前不完全按这排列,十五世为「世」 字辈。家谱修订,自十六世开始,顺序为:文(鸿),锺(宗),家,庆,守,业,维,勤,共八字。但自民国开始,没有全按族例排辈。

        盛氏家族是名门望族,据南溪《香山县示》碑记载,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出面请求县政府立碑阻止邻乡人砍伐山林的五位乡绅之一盛鸿球绅士就有留名。据《香山县志》和其它古籍记载,盛氏家族古代有盛世丰,盛世昌,盛达贤,盛鸿焘,盛鸿球,盛鸿勋等获得功名,最高官至二品。也有清末第四批官费出洋留学幼童盛文扬,奉命返国后分配于电报局,立功后升任福建洋务局总办,曾任福州候补巡抚。还有为盛文霖守节的未婚妻胡云琇;刲臂煎药以尽孝的孝女盛宝琴。光绪十年(1884年),奉旨俞允盛氏家族择地, 为胡氏云琇建贞节牌坊于南溪大桥南面。牌坊在文革时期被毁。

在近代,盛氏族人大多数从事文化艺术界。其中中国著名音乐家、作曲家、男高音歌唱家盛家伦;著名美术片导演、漫画家,首届中国电影节老艺术家奖获得者盛特伟等人,对中国文化艺术有突出贡献。

盛氏家族热心善事,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前山成立福善堂,盛鸿焘,盛鸿球是福善堂倡建人之一。

《南溪盛氏家谱》记录了民国十九年(1930年)以前的事迹。

        盛氏家族繁衍至今(2015年)已十八世(或十九世),人数众多。分布全国各地,1945年后,没有人留在南溪。最后一位离开南溪的盛氏家人名盛宗淇。不久前,九十多岁的艺术家特伟(盛松)老人,不忘家乡,远道千里寻根南大涌,得以确认。1992年授聘于珠海指导工作两年,期间动员两个侄女落户珠海。其它盛氏后人分布于广州,上海,石家庄,香港,澳大利亚、美国等十多个地方。

现在能找到有关盛氏家族的遗迹有九处:
1,《南溪盛氏家谱》,北平图书馆收藏。
2,《香山县志》,有盛世丰,盛世昌,盛鸿焘,盛鸿球等11人的记录,中山博物馆收藏。
3,唐家《重修三庙》碑记,盛世丰捐银首位1000两。藏于唐家三庙。
4,唐家《重修围墙》碑记,盛世丰捐银300两。藏于唐家三庙。
5,《倡建前山福善堂签题》碑记,有盛鸿焘,盛鸿球的记录,珠海博物馆收藏。
6,南溪《香山县示》碑记,有盛鸿球的记录,现移至南溪公园。
7,家井一口,原是盛家大屋家井,现为公用井,在南溪容家大屋旁。
8,一对石狮,原在盛家祠门外,现放置在南溪村口牌楼旁。
9,民国时期政府颁发的唐家祖屋的房产证,房主名字是盛世丰。盛氏后人盛北月女士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1-21 17:11 , Processed in 0.07495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