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leon_jeng在2006-11-25 14:37:00的發言:一直以來我本人對廣東話的變調感到非常滿足﹐但卻覺得普通話的變調成為很多很好笑的問題例如﹕ -吻/min3/ 講﹕吻我吧 變調時講成﹕ 聞我吧。 -李/li3/ 講﹕李老師 變調時人家本來姓“李”的﹐講成姓“黎”這是中國人最禁忌的一件事﹐因為隨便更改別人的姓氏。 我認為還是支持廣東話為中國國語最為理想。所謂的普通話(北京話)的缺點很大。 因爲“同音字可能引起誤會”就斷言普語缺點大,而不理想,似乎有失偏頗。 我本人姓李,我曾經作爲老師實習過,但未發生過“‘黎’老師”的誤會。不知道樓主這個例子是推想的,還是真有實例?估計若真有實例,那位李老師會加註:“木子李”。“李”是大姓,估計華人無人不知此姓。 至于吻和問,就不贅述了。 樓上另有仁兄舉出武學大師李小龍的例子,估計你再念出Bruce Lee,世人(不只是華人)十有八九知道你在說誰了。 語言,有語音與文字兩種載體,估計有一定語言能力的人都可以讓誤會産生的可能性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