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在哪里?封开!这是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后得出的结论。
| 杨池村被专家誉为“岭南第一古村”。 | 因为,封开包括古广信的大部分区域。“封开人”比曲江马坝人还早2万年,封开是岭南最早的人类发祥地;古广信是岭南地区最早首府地;古广信还是海陆丝绸之路最早和最主要的对接通道;今天封开县的“封川话”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汉语“浊塞音”的声母系统,这是粤语起源于封开的直接证据…… 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而今,封开正在拭去长期蒙在广信文化上的历史烟尘,以打造“岭南古都,山水名城”为主题,又一次掀起了探寻“广信文化”、弘扬岭南文化的热潮。 时空透视 续写广信文化新传奇 在我们为璀璨的岭南文化而自豪时,在我们为激情澎湃的珠江而放歌时,请不要忘记:在离广州300公里、两广交界的西江江畔,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叫封开。 因为,岭南文化的发祥地是封开。 经近年专家、学者考证确认,自公元前106年起,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后历经300多年,被誉为“岭南古都”。而历史上的广信,即为今日之封开县及其相邻的梧州部分地区。封开垌中岩发现的古人类牙齿化石,距今约14.8万年,比曲江马坝人还早2万年。而后在同一地方发现的黄岩洞人头骨化石、人类遗址及大批石器,有力地佐证了封开是岭南最早的人类发祥地。 地处贺江与西江交汇点的古广信,是沟通岭南地区与中原地区最早的交通枢纽,也是海陆丝绸之路最早和最主要的对接通道。随着中央政权向岭南延伸、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因开通灵渠及修筑“新道”而连结,中原文化、海外文化和本地土著文化第一次有了大规模碰撞交融的可能,并逐渐孕育出一种新质的地域性文化——岭南文化。而广信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岭南文化的产生和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封开县的“封川话”就比较完整地保存了古汉语“浊塞音”的声母系统,这是粤语起源于封开的直接证据。
| 明清建筑杏花大屋至今保存完好。 | 由于种种原因,悠久灿烂的“广信文化”曾长期湮没于厚厚的历史烟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开发。自上世纪90年代起,包括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等在内的我省专家学者,对“广信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挖掘和研究,并取得重要突破,初步确认了封开在岭南历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今天,只有拭去长期蒙在“广信文化”上的历史烟尘,才能真正认清岭南文化的历史基因和形成过程,才能真正挖掘出岭南文化多元丰富的内涵,才能真正催生出对岭南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当文化大省建设的号角响彻南粤,西江两岸风云激荡,封开人以打造“岭南古都,山水名城”为主题,又一次掀起了探寻“广信文化”的热潮。广信文化园、广信塔、封开历史文化碑廊、西江古河床遗址、汉街、黄岩洞古人类遗址陈列馆等等,琳琅满目,广信文化的神韵在封开重放异彩,来自远古的故事正在续写着21世纪的新的传奇。 历史不会忘记,有一个地方叫封开。 记者目击 岭南古首府 勃然粤海风 垌中岩人比马坝人早2万年 人牙化石见证岭南最早人类繁衍地
垌中岩,位于距县城约60公里的河儿口镇一个石灰岩山峰的山坡上。洞口相对高程约15米。洞口不大,高约1.2米,宽2米。从洞口斜入约4米是一个小洞厅。在洞厅左边有一个长6米,宽2米—3米,高0.7米—1.5米的支洞。支洞四壁有胶结坚硬的黄褐色砂粘土堆积。 1978年发现的人牙化石即出土于这些堆积物中。1989年再次对此洞进行发掘,发掘的中心是洞口斜入的小洞厅。小洞厅长5米余,宽4米—6米,高度约5米,略呈正方形。此后,这里又出土2颗人类牙化石和更多的哺乳动物化石。 在洞中岩发现的3颗人牙化石,据研究,具有较多的原始性。在封开专门为这次考古发现而建立的博物馆里,记者看到,牙齿化石出土时除牙根有部分缺损外,其余均完好。其中一颗为右第3臼齿,共存的古动物化石有大熊猫、东方剑齿象、猩猩、长臂猿等20多种。 根据测量年代的比较,垌中岩人要比马坝人早2万年左右,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所以有学者将封开境内的垌中岩人称作岭南人类历史的揭幕人。 随着文物不断发现,县博物馆的空间已经显得小了,封开准备将博物馆迁至已经奠基的广信文化园,还准备结合旅游和教育,在河儿口镇建设黄岩洞景区,建设陈列馆和古人类遗址,展示“封开人”的生息情景。 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 两座古城见证岭南最早首府地
封川古城坐落于封川镇北山南端,有我省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城门呈拱形,砖城长数百米。现存部分是明成化年间重修的,已有500多年历史。同样重修于明代的开建古城,坐落于南丰镇,,仅存南、西两个城门及城门西边的残墙,西门至南门之间的城墙仅存中间的夹土层。南城门呈拱形,有用红褐砂岩砌的拱壁。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派兵彻底摧毁了赵佗建立的南越国,第二年将南越之地划分为南海、苍梧等9个郡县。在郡县之上有负责监察岭南九郡的监察机构交趾刺史部,长官称交趾刺史。刺史治所就设在苍梧郡的广信,即今天的封开。广信作为统一的中央政权下最高的地方行政中心,历时300多年。公元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广州辖当年的南海、苍梧、郁林、合浦四郡,其余仍为交州地。由于新设的州旧治于广信,故名广州。这是广州之名的第一次出现。到宋代将广州之地划分为两个省,仍以广信为地标,广信以东为广东,广信以西为广西。这是广东、广西之名的第一次出现。 此外,封开存留至今的极具岭南建筑特点的古城、古村落有40多个。封开县将这些文物都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计划对文物重新进行规划、修缮,并申报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联潇水湘江,南接贺江西江 两江交汇见证海陆丝路最早对接点
封开县城位于西江与贺江交汇处。泛舟西江与贺江,在陆路交通发达的今天,记者依然感受到水路交通的便利和当年号称“黄金水道”西江的辉煌。 古人翻越五岭时候最多走的还是潇水——贺水一线。秦时,为增强这一天然交通线的运输能力,在两水之间修筑了一条陆路,使其相连,成为水陆联运的“新道”。北联潇水、湘江,南结富江、贺江和西江,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为楚越交往打开通道。 广信县由于其重要的枢纽作用而备受统治者重视:汉首都西安经这条路可达合浦、北流甚至越南,并可至雷州;东南行可到今湛江、吴川之间出海,转赴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向东可顺江直达番禺。自远古至汉唐,中原及吴、越、楚的进步文化和生产技术,通过这条水道不断南传。经由南海的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以及进口货物,亦由此线北上。此线曾为古代岭南岭北最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目前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确认的最重要的“海陆丝绸之路对接通道”之一。 如今,在封开境内,还存有这条频繁交通线的遗址和建筑物。其中最突出的有江口天后宫、封川天后宫、长岗天后宫、凤村天后宫、平岗天后宫以及白垢龙母庙。可惜,有的已经在上世纪50年代被毁。有关部门和专家正在抢救这条线上的文物,并准备联合其他地方以“海陆丝绸”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陈氏经学成显学,莫宣卿殿试当状元 两座古墓见证岭南最早经史奇才
县城江口镇东南约3公里的野矮岗南麓,有一块青草地,汉代著名经学家陈钦、陈元父子就长眠在此,称为将军博士墓。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这座古墓,规模颇大,墓前有石人、石马侍立,当地人世代相传有个奇特的名称:将军博士墓或曰石马坟。可惜墓已毁。 陈钦,字子佚,封川人,是西汉末年王莽的老师,一生研究《春秋》、《左传》,成一家之言,著有《陈氏春秋》(已佚)。 陈元,字长孙,陈钦之子,继承父业,对《左传》做了广博精深的考证与注释,著有《左传异国》(已佚)。陈元晚年告病还乡,后老死家中口,与其父同葬于封川野矮岗上。经学在两陈之后成为显学。 近年来,民间一直呼吁重修将军博士墓,而新一届封开县委、县政府也已将重修列上议事日程。 而在河儿口镇,还有一个特殊的唐代墓和祠堂。墓的主人和祠堂供奉的是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记者在墓地不到1小时,就看到好几个父亲携子带女在虔诚地拜奠。村里人告诉记者:每年8月莫宣卿诞辰,县城及附近的旅馆都爆满,除了两广莫姓后裔外,更多的是旅游者举家前来,意在让读书的子女沾沾状元的灵气。 唐大中五年(公元851年),17岁的莫宣卿殿试第一,成为岭南第一个状元。一个南蛮少年一举压倒全国众多才子,曾使长安城轰动一时。唐宣宗十分器重这位南方才子,赐宴并赐诗:“南方远地产奇才,突破天荒出草莱。神鲤跳翻三尺浪,皇都惊震一声雷。”可惜状元郎30岁时便结束了传奇的一生。唐懿宗封莫宣卿为正奏状元,谥孝肃,入祠封州乡贤祠,其家乡赐名“文德”。 莫宣卿的勤奋好学精神,推动了后世的学风。44年后,广西临桂人赵观文也中了状元。后世封州出过7个进士,其中莫天佑殿试在一甲(非榜眼即探花)。 封开将在河儿口镇建设状元草堂景区,分为状元草堂、状元陈列馆等,打造状元品牌,以文兴旅,以旅养文。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1-10 10:49:55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