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40|回復: 0

[粵韻風華] 广东音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11-7 06:42: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广东音乐是产生于广东方言区的器乐品种,本世纪初发源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风行国内外而享有盛誉和众多的听众。它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了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
  广东音乐在演奏上使用较多的装饰间,各种乐器组合独特的音色和风格。早期的合奏,多用二弦、提琴(类似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笛子),称为“五架头”,又叫“硬弓组合”,独奏多用琵琶或扬琴。20年代以后,改以高胡为主奏乐器,辅以扬琴和秦琴,俗称“三件头”,又称“软弓”。主奏或特性乐器是高胡,也称粤胡、南胡。它与二胡的型制基本相同,只是琴筒更细短。本世纪初,民间艺术家吕文成把二胡的外弦,从习用的丝弦改为钢弦,定弦比二胡高出四度或五度,音色更加明亮。演奏时两腿夹持琴筒,以控制音量。
  广东音乐是一种标题音乐,结构上以简驭繁。它以器乐的丰富音乐和宽广的音域,以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变,写景、抒情、状物,因而地方色彩浓郁,有特殊的艺术魅力。广东音乐擅长于生活小境的描摹,对传统的生活情趣无不流露着关注。欣赏它,并不一定要在其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常常带给娱乐的感受。
  本世纪20年代初至解放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创作曲达300多首,其中50余首已流传于海内外。主要作品有《旱天雷》、《倒垂帘》、《雨打芭蕉》、《赛龙夺锦》、《饿马摇铃》、《平湖秋月》、《步步高》、《鸟投林》、《禅院钟声》等。解放后,广东音乐又有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不少出色的作曲家和演奏家,创作了一大批新作品。其中如《鱼游春水》、《春郊试马》、《山乡春早》、《喜开镰》等。亦广为流传。

优秀曲目:

  《雨打芭蕉》是早期优秀乐曲之一。乐曲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南国生活的愉悦情绪。曲调运用顿音、加花等技巧,描写打在芭蕉上淅沥的雨声、芭蕉在雨中婆娑摇曳的形态以及人们旱热逢雨的欢乐。
  《饿马摇铃》为何柳堂传谱,原以琵琶为主奏乐器,后改弦乐主奏。乐曲以不稳定的节奏和采用顿音等多变的音型,突出运用si、fa两音级,维妙维肖地展现了饿马摇铃的形象。
  《平湖秋月》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他曾于金秋时节畅游杭州,触景生情,创作该曲。曲中表现了作者对西湖秀丽景色的感受,曲调既采用了浙江的民间音乐,又有广东音乐的风格,它是中国器乐作品中最出色的旋律之一。
《龙飞凤舞》,民俗节日中挑着龙灯耍戏的长龙,每每成为中国人对新气象的呼唤。龙凤呈祥,是中国人民心目中对美好事物的象征。乐曲的主题音调采用切分节奏,富有极强的推动性,顿挫有致,若舞者的步态,前迈后撤,辗转腾挪。小锣的清爽音色,唢呐的声声鸣唱,弹拨乐器的整齐节奏,共同造成了欢乐的气氛。
  《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中国传统器乐作品,有不少在长期的流传和改编后,与原来的曲名相差很远。《汉宫秋月》原为哀怨之曲,而《三潭印月》已将哀怨之情尽扫。在原传自北曲的旋律主干上,大量加入了广东音乐语言的细微装饰性华彩,从而使北曲的刚劲绵长,变为粤曲的细腻轻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8 09:14 , Processed in 0.0608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