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也许自古是用于写诗的,在字数多少上往往有一些潜移默化的习惯用法,要在句子中加多一些修饰词,往往是为了读得顺口,而非逻辑上需要。我不太熟悉粤语里是否有这种情况。 ?????? 就如,he lived there happily.翻译成汉语要讲,他住在那里很开心。其中的“很”字是一个废话,不是程度比较高,而是如果讲成他住在那里开心,习惯上就不通顺了。汉语这一点在程度上具有模糊性。 ????? 他们正在交谈的时候,电话响起了铃声。 ????? 他们正在交谈的时候,电话响起了急促的铃声。 ?????在第二句话中“急促的”是一个废话,铃声没有急促的。纯属表达的需要,第一句略空洞。 ???? 事情发生了以后,有关部门赶到了现场。 ???? 一般的报纸绝不会这样讲的,而是,事情发生了以后,有关部门迅速赶到了现场。 ???? 新闻用语常讲“公安干警,武警官兵”不讲“公安干警,武警” ???? 这是一种逻辑让位给节奏的现象。 个人观点,这个是汉语的一种缺陷,表达的时候可能影响准确度,精力会分散到怎么组织语言符合习惯的需要。一种在表达方式上根据逻辑需要,字数,句子结构随意可以组合的语言才是灵活的,准确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