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来以为系 矍 , 不过查过矍此字应该读gok的音, 上两目下隼, 本义系"走鸡" "失失慌四围望", 引申义系老人家双目精明.
实情好多古字词句引申义同本义都差得几远. 比如乡下祠堂对联经常用到的"螽斯衍庆", 以"螽"这种 散春 (产卵)又快又多的虫来比如家族后代开枝散叶; 实际上 螽 系农业害虫, 即系蝗虫, 蟀子.
我猜想guat1 zi2就是"骨子", 骨子 此词原本就含有 笔挺 之意:
http://www.zdic.net/cd/ci//9/ZdicE9ZdicAAZdicA879943.htm
(1).物体内起支撑作用的架子。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墙壁》:「用木条纵横作槅,如围屏之骨子然。」如:伞骨子。
(2).比喻事物中起主要作用,事物赖以成立、存在的主体或基本要素。《朱子语类》卷八十:「或问《诗》『六义』注『三经、三纬』之説。曰:『「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 黄远庸 《虚三级省制案之轮廓》:「此案共分四种:一曰,地方行政编制法……四曰,道自治草案,其骨子在地方行政编制法。」 鲁迅 《书信集·致刘炜明》:「他们只将文章大删一通,删得连骨子也没有。」
(3).比喻实质或内里。《朱子语类》卷六五:「只是皮不好,骨子却好。」 邹韬奋 《抗战以来》三四:「平心静气地说,『表面和骨子脱节』的政治情况下(即表面上尽管说得天花乱坠,而骨子里却是另一回事),就是『明令公布』了,还不只是一纸具文,有何实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