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為武」好有意思﹐可惜應該係「動戈為武」。
止﹕ 係象形﹐即腳趾﹐表示行動。
武﹕ 。另一個甲骨文從止、從戈、從行。
于省吾《釋武》:「武從戈、從止,本義為征伐示威。征伐者必有行。『止』即示行也。征伐者必以武器,『戈』即武器也。」
《說文》:「走,趨也。從夭止。」古時「走」係而家嘅「跑」。林義光《文源》解釋金文「走」字:「(上部)象人走搖兩手形。從止,止象其足。」 ???? 「步」嘅甲骨文係兩個「止」字,一個向左,一個向右。今日下便嗰個反「止」變咗好似「少」字。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步』象前進時左右足一前一後形。」 重有「歷」、「前」、「登」……﹐甲骨文都從止。
按﹕甲骨文解釋點解我哋今日一步等於古時半步。《小爾雅.廣度》:「跬,一舉足也;倍跬謂之步。」
編輯﹕點解咁亂﹖ [此帖子已經被Ultra於2006-10-9 14:40:04編輯過] 編輯﹕將「今日一步等於古時兩步」改正為「今日一步等於古時半步」
[此帖子已經被作者於2006-10-10 14:54:11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