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804|回復: 0

[純水無大礙] 开封犹太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1-1-15 13:5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http://zh.wikipedia.org/zh/%E5%BC%80%E5%B0%81%E7%8A%B9%E5%A4%AA%E4%BA%BA






中国古代对开封犹太人及其宗教的称呼

  犹太人:「术忽」、「竹忽」、「主吾」、「主鹘」、「朱乎得」、「祝虎」、「珠赫」等。
  犹太教:「一赐乐业教」、「天竺教」、「挑筋教」、「古教」、「旧教」、「教经教」、「七姓回子」、「青回回」、「蓝帽回回」、「回回古教」。

文化

  在文化上,开封犹太人后裔放弃了犹太教的信仰,食物方面的禁忌已无人遵守,食用牛羊肉时「挑筋」的习俗很少有人遵守,各姓犹太人后裔均食用猪肉;在犹太人社群中非常重要的割礼在开封犹太人中早已不复存在并无人知晓;现在的开封犹太人后裔均不了解犹太教教义,大部分人不能分辨摩西、大卫和耶稣,所有开封犹太人均不过犹太传统节日,祭灶、迎门神、扫墓、祭祖等风俗与汉族无异;有记录显示,开封犹太人中有佛教和其他宗教的信徒,1866年还有一名犹太人后裔皈依佛门法名本道。据学者走访调查,石姓开封犹太人是保存犹太人文化习俗最多的一支,石家在饮食上仍然遵守挑筋的规则,在每年春节石家人均依照犹太逾越节的礼制,用毛笔沾鸡血涂抹门楣,并用白水煮羊肉祭祀祖先;石家要求子孙遵奉摩西十戒和朱子家训,但与其他犹太人后裔一样,石家人对犹太教的基本知识一无所知。
  据统计,目前开封有犹太人后裔六十六户,约二百人。在1950年代前后,这些开封犹太人大多认同自己为汉族,1980年代以来,开封犹太人的民族认同感逐步复苏,赵姓和李姓的一些家庭在进行户口登记时已经将民族改为犹太人或犹太族,但他们的民族认同并不被官方承认,开封犹太人并不享受少数民族在升学等方面的优惠。





自称来自两河流域 开封犹太人后裔渴望恢复身份(1)

13097580_200602151656244652100.jpg

首页 上页 1 | 2 | 3 | 4... 下页 尾页  共 




开封犹太人


明代以后,与异族教徙不准通婚的禁律放松,逐渐为汉族同化,部分犹太人改宗回教(今伊斯兰教)而成回族,人口逐渐减少,宗教意识也日益淡薄,至十九世纪初,已完全停止宗教活动。现在,他们同中国社会融为一体,以致作为一个侨居的民族和宗教集团已不复存在。



寻找开封犹太人后裔 揭开定居中原历史迷雾

  张兴旺:追寻自己的根基


科技时代_寻找开封犹太人后裔 揭开定居中原历史迷雾
开封犹太人后裔张兴旺

石俊英:犹太金店商祖父的零星记忆

  历史上,犹太人不仅出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基辛格、斯皮尔博格等众多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犹太人更是凭借其与生俱来的经济头脑,成为商界的宠儿。经商,是犹太人的看家本领。开封犹太人并不例外。

  开封鼓楼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区所在。作为屈指可数的老字号「万福楼」,记载了开封商业史上的一段辉煌。万福楼的主人就是一名开封犹太人后裔石磷青。在开封一处老城区的街巷,2月10日,记者寻访到了石磷青的孙女石俊英。

  石俊英今年66岁,出生时爷爷已经故去,爷爷的故事是听父亲讲起的。石俊英的堂姐石敏英就是当年进京并受到毛泽东接见的开封犹太人后裔代表。

  石磷青早年在金店当学徒。有一年慈禧太后微服路经开封,正好路过石磷青的店铺,听到里面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忍不住想打一只凤冠。石磷青出色的技能为他赢得了名声。

  石磷青后来一直做到开封最大的金银首饰店万福楼的最大股东,另外经营的布店还在郑州、上海、徐州开设了分店,生意遍布大半个中国。后来万福楼在战火中几乎毁掉。石磷青的儿子,也就是石俊英的父亲一代,多数没有继承家业,而是在各行各业发展,有的做了

邮政局的雇员,有的到建筑单位谋职。曾经是血液中的经商传统,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在慢慢地消融。

  告别的时候,石俊英的老伴周全根告诉记者:「过去我们的户口本上,她的民族一栏都写着『犹太』,后来换户口本的时候改成了汉族。过去填犹太族,并没有任何政治目的和经济目的,只是忠于历史。现在,我们也希望尊重历史,恢复自己的犹太人后裔的身份。」

  像大多数开封犹太人后裔一样,石俊英不会讲希伯来语,也不懂犹太教的教义。走在大街上,她像每一个遇到的开封老太太一样普通。他们平静地生活在古老的开封,但是心里却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体中还流淌着另一个遥远的民族的血液。

  在中州大地河南开封,生活着一个依然不为更多人所知的特殊群体:他们是宣称从两河流域风餐露宿跋涉而来,从宋代开始就在河南开封定居的犹太人。

  历经千年风霜,如今物是人非,他们的风俗已经消失殆尽。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封犹太人后裔正渐渐退去神秘的面纱走入公众视野。而争议也再度出现:他们究竟是不是犹太人?他们何时来到中国?又是怎么来的?

  「现在生活在开封的犹太人后裔,懂祖宗语言的,懂犹太教义的基本没有了。生活基本同化了。」开封政协委员犹太人后裔张兴旺说。

  2月9日和10日,记者走访了3户有代表性的开封犹太人后裔人家。发现除了坚守的血统和零星的习俗,今天的开封犹太人后裔面对的是一条无法跨越的时间长河。





開封猶太社群群的一個趙氏族譜

百度贴吧 > 石磊benji > 浏览贴子


出自他族加入或他姓改石姓的。如,隋唐时期"昭武九姓"之一:当时西域石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有人迁居中原,遂以"石"为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代北三字姓乌石兰氏改为汉字单姓石氏;少数民族中出自河南的石姓较早的是由鲜卑族乌石兰氏所改石姓 北魏孝文帝将都城迁往洛阳之后,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改鲜卑姓为汉姓,据《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姓乌石兰氏改为石姓。鲜卑族改姓后皆以洛阳为家,所以洛阳是石姓在河南的又一个重要起源地。这件事在别的书中也有记载,姚薇元的《北朝胡姓考》中提到韩愈曾为唐代一个名叫石洪的人作墓志,墓志中说:君讳洪,字睿川。他的先人姓乌石兰,九代祖是石猛,跟随拓拔氏进入中原,住在河南,于是将姓中的「乌」与「兰」去掉,改为单姓石。《新唐书》中石洪传也记载他的祖先姓乌石兰,后来改为单姓石。另一支出自河南的石姓是宋朝时赐一部分定居中国的犹太人石姓 犹太人从唐朝开始经海路、陆路来中国经商,陆路经波斯、印度沿丝绸之路一直进入中原,海路从浙江、福建逐步进入内地,其人数越来越多,到宋朝时达到顶峰,并向宋王朝进贡,在他们有一次向宋廷进贡西洋布之后,宋朝皇帝说:「归我华夏,遵守祖风,遗留汴梁。」于是,大批犹太人留在了中国,尤其留在北宋都城汴梁(今开封市)的犹太人最多。犹太人留在中国后,渐渐地不再仅仅从事商业活动,开始参加军队、担任官职、行医,漫漫渗入中华民族生活的各个角落,与中华民族融为一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姓都由皇帝所赐,在众多的赐姓中,就有石姓。明弘治二年(1498)河南犹太人的碑记中记载宋朝时的犹太人共有17个姓,其中有石姓。清朝初年统计开封犹太人有7大姓,其中也有石姓。这一支石姓的起源地应是河南的开封。






 三十岁的石磊是一位犹太裔後人,他的家族住在开封已超过一百年。当他带领以色列记者往其父母家内位处中央的房间参观时,兴奋之情溢於言表。在其祖父母死後,他与父亲把这房间化身为小型博物馆及犹太中心,开班教导犹太後人他们的传统。 

石磊毕业於开封大学英文系,曾花接近三年时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Bar-Ilan大学留学。「我是第一个从开封来以色列读书的留学生,有幸在当地犹太学校受到热情的接待。按照犹太律法我并非犹太人,亦未归化作犹太人,但他们在各方面均待我如同自己人。我决定回到开封,开设这小型博物馆。因若我离开这里,便没有人教导年青一代。我们感觉与犹太人和以色列血脉相连。」

八十年代,中国对西方开放,开始迈向自由市场经济。北美犹太人曾前来开封,探访这里的犹太後人,加强了他们意识到自身犹太人的身份。 

在过去数年,机构「归回以色列」(Shavei Israel)一直主动与开封犹太後人接触。机构的领导为美籍犹太人弗朗(Michael Freund),他於十三年前归回以色列。他表示开封犹太人是犹太人的延伸家族,属该机构的工作范围。 

「我们认为,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应是以色列的首要工作。自从与开封犹太人建立联系後,我们已替他们翻译了无数书籍文章,并向他们提供有关犹太教和以色列的一些基本资料。更重要的是,我们已协助当中十个年青成年人归回定居以色列。」 
虽然当中不少人有意与犹太传统建立更密切的连系,但其中只有少数有意归化移居以色列。 

笨手笨脚到处闯祸? 
「归回以色列」为开封犹太後人所作的工作并没有得到以色列当局的合作,弗朗对此感到不满。他并称虽然不少开封犹太後人有意与以色列联系,但北京以色列使馆对此懒理。 

外交部表示∶「开封犹太人社群於十七世纪已完全同化。今日开封再没有犹太人社区,但有个别人士知道他们拥有犹太血统和祖先。以色列官方代表曾超过一次探访开封,并对当中有犹太後人为之感动。」 

东磊的个人主页



开封犹太后代要求恢复犹太传统 金姓家庭移民以色列成功

 



【一群学习希伯来语的河南开封人】

在南京大学外语学院的一个教室里,从河南开封来的张兴旺一直戴着一顶叫Kipa的犹太黑帽。他说他已经对自己犹太民族的传统没有多少了解,戴这个帽子是为了寻找某种精神寄托。也正因为如此,他在跟着以色列老师学习希伯来语的时候,也特别用心。

徐新教授是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的所长,他在暑假期间为各地的英语、历史年轻老师开了一个以色列文化的学习班。另外,他还邀请了几个开封犹太人后代来到南京,请学习班授课犹太人教授的夫人们教这些开封人学习希伯来语和犹太文化。

显然,张兴旺是这个特殊群体的灵魂人物,他非常爽朗地介绍开封犹太人的悠久历史。1000多年前,他们的祖先从以色列经过丝绸之路来到来到宋朝首都开封,由于开封当时非常繁华,在接受了朝廷「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约法三章之后,祖先们决定定居下来。这些人一开始有17个大家族,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七个姓氏:石、高、艾、李、张、赵、金。这些姓氏除了赵是皇帝赐姓之外,其他都是根据原来的犹太姓氏转译的,例如李,就是利未的译音,而石和金,则是犹太姓氏的意译。根据张兴旺的说法,目前开封犹太后代还有618人,其中的有些人已经离开了开封,散居到了中国其他城市、例如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成都、上海、南京、深圳。

这些开封犹太人后代的老户口本上的民族一栏还是写着「犹太」,甚至在1952年开封还有两位后代去北京代表犹太民族参加国庆观礼,并且受到了中央首长们的接见,前些年在改户口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被改成了「回族」或者「汉族」。不过显然张兴旺对于这次改户口不是很满意,他说他们根本不是回族汉族,凭什么要强加改变。他认为他们的犹太身份不能得到承认是不合理的。

不过,张兴旺也承认,开封犹太人后代目前对犹太文化传统已经淡忘了。原来开封犹太后代都聚集在教经胡同附近,58年之后陆续迁出,目前只剩下一家姓赵的住在那里。从日常生活上看,他们已经不遵守犹太人的传统了,今年才集体渡过第一次逾越节。饮食上还大多保留着不吃猪肉的习惯,不过也没有人对牛羊肉「挑筋」了。正是因为已经淡忘了传统文化,所以他们才在这里重新学习希伯来语,希望能找回一些历史的记忆。

他们跟着犹太老师反复唱着这样一句希伯来祈祷词:「我们在主面前唱一首新歌,哈里路亚!」所有的人都在努力纠正着自己的发音,希望能掌握每一句难懂又难念的希伯来文。

【关于金家移民:我们和他们划清界限】

很快我问到了已经有个家庭移民以色列的事件。张兴旺立刻表示「他们和我们是不一样的,我们是爱国的,政府咋办我们就咋办」。他承认是有开封犹太人以非法的途径跑出去的,不过这纯属于个人行为。他表示正是因为这家人姓金,所以这次学习希伯来语就没有邀请金家来,要和他们划清界限。「我们首先承认我们是中国人,但是是有犹太血统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犹太人,我们教育孩子也是这么说,我们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国家。」

为了解释他们在这个敏感问题上的处境,张兴旺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原来是森林中的小鸟,无忧无虑,后来打猎的人多了,我们见到枪就跑。目前的确找我们的人太多了,国内的人也有,外国人也有,外国人的报道自由发表后,如果对政府不合适的报道,我们就遭到麻烦了。」他反复声明开封大部分犹太人后代都是爱国的犹太人。
不过根据河南大学犹太研究所所长张倩红的介绍,在90年代的时候,除了金家几个人要求移民以色列之外,还有张家、李家的后代。最后只有金光源一家三口转道芬兰移民成功,而目前他的弟弟金光忠一家依然在开封居住。

张兴旺还是表达了某种对开封犹太后代不能合法移民以色列的遗憾。「我们也想去耶路撒冷看看。」他解释道,开封犹太人从一开始和汉族通婚的情况就很普遍,由于在中国是父系相传,开封犹太人后代不能移民的原因就是以色列是母系,「一个字之差我们没有走。如果开封犹太人是按照母系传的,那么开封这个社团就一点问题都没有,西班牙的一个犹太人社团有300年历史了,也过安息日,但并不知道自己的是犹太人,以后学者知道之后,由于他们还是母系相传,所以就可以移过去了。」 

【开封犹太人是中以友好的见证】

张兴旺认为他们在中国的存在是有价值的:「开封这个社团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他们经常接待国外的犹太人。以色列人也访问过开封,以色列人把开封看得特别重,因为这是以色列人和中国人的友好见证,有我们在,说明中国人对犹太人好,不歧视犹太人,说明开封有优厚的生活条件,开封犹太人才能生存繁衍到1000年以后。」

最后他表示无论政府是否承认他们是不是犹太人,这都不重要,户口改不回来也没关系,「我们心里承认自己是犹太人就可以了。让我忘掉我是犹太人,我这一辈子是不可能的,我儿子也不可能的。」

【年轻一代人对犹太身份的不同表现】

在这个学习班学习希伯来语的还有一个在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学习国际关系的女孩,她叫石涵,大二,目前利用暑假来南京学习犹太传统。显然她对这个班上交的东西只有轻松的好奇,并没有太多的历史沉重感,虽然她的外公就是1952年去北京的犹太人代表。

「我很少宣称自己是犹太人,只是同学到我们家来,看到一些书籍和照片,问起我的时候,我才说自己是犹太后裔,平时很少提及。」不过,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犹太人,因为80年代末,政府曾经发钱让他们去抽血做DNA检查,证明他们有伊拉克地区犹太人的基因。对于犹太教,她并不了解,对圣经也没看多少。

当问及怎么看巴以冲突的时候,学习国际关系的她说,「自然我会站在以色列一边」。她用老师刚教的希伯来语对我说,「你好,我来自开封,我叫石涵」。

不过,显然金姓家族在努力接续祖先传统方面先走了一步,根据报道,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研究所地金晓晶(音),也是开封犹太后代,在1980年得知自己的犹太祖先历史之后,把自己的女儿瞿艺南(音),一个北京记者,送去美国洛杉矶犹太教大学读书。

【开封的最后犹太印记】

记者在完成南京采访之后,随即经上海赶往开封。开封没有飞机场,必须从郑州新郑机场转车去。奇怪的是,这条对于开封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道路竟然坑坑洼洼,而且经常遇到很多瓜农买西瓜堵塞交通,有些国道关口竟然需要半个小时才能通过。

这是一个古老的城市,但经济明显萧条。政协院内一个移民公司的宋女士表示,正是因为很多人下岗,很多人在考虑出国打工。去年也有些人曾经询问如何去以色列。

记者来到张兴旺提及的教经胡同。在地图上,这里表明的是「犹太教堂遗址」。但经过记者的反复寻找,只找到一口井,一位老太。原来犹太教堂所在地,已经被第四人民医院取代,而历史唯一留给我们这些探访者的就是在医院锅炉房里面的一口古井。南教经胡同的崔淑平老太太是仍然住在这个地区的犹太后代家属。她本人是汉人,他丈夫赵平宇是犹太后代,已经去世。她每天都要接待来自中国和国外的探访者。桌子上放着各种烛台,有些明显是外国人送的。她把她出嫁女儿剪的「大卫星」窗花放在镜框中,但她告诉记者,这些犹太窗花只是摆设和纪念,门上贴着的是中国的传统图案和对联。除了这些纪念品之外,她家已经完全和邻居没什么不一样了。

开封博物馆还有「古代开封犹太人分馆」,但需要特别申请才能开放。很幸运的是,在记者的要求下,门卫请来了讲解员,开了位于四楼的分馆,但不许录音、不许拍照。馆里陈列的是已经风化得非常严重的犹太人纪念碑(《重建清真寺记》《尊崇道经寺记》)的原物和拓片。馆内很昏暗,温度也很高,文物受损的状况让人看了非常痛心。

分馆的曾广庆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不准录音也不准记者问现实问题,他说他只研究历史。他表示开封犹太人只是一个历史现象,而现在中国56个民族中根本没有犹太一族。他希望记者不要碰这样的敏感问题。

但是当地开封犹太人后代却很希望新闻媒体报道他们的事情。在李随生家(采访时,他正和自己16岁的女儿在南京学习班学习),他妻子热情地买了西瓜请记者吃,并且拿出了他们的证据。记者看到了两种户口本,一种是红皮老户口本,上面李随生的民族的确清楚地表明为「犹太」;还有一个新的户口本,不过奇怪的是内页是手写的,上面李随生和女儿的民族也为「犹太」,不过看上去李随生的那个是从「汉」改过来的。他妻子解释道,这是当时户籍警写错了,马上就改过来的。她说这是唯一一个犹太后代家庭户口本上还写成犹太民族的例子。

【两国官方都不承认他们是犹太人】

记者随即来到了顺和公安分局宣传科,在他们的介绍下来到了宋门派出所。杨副所长带记者来到户籍室,用电脑调出了李随生一家的档案。记者从电脑屏幕上看到,李一家三口民族都是汉族。

杨副所长表示,大部分新户口本是电脑打印内页的,李随生家的户口本是刚换的时候的一批,因为当时电脑软件还没有安装,所以还是手写的。不过他表示,后来在电脑里面都填成了汉族或者回族,中国只有56个民族,没有犹太族。

不仅仅是当地政府否认他们是犹太人。记者就金家90年代申请移民以色列一事去中国外交部领事司认证处查证,认证处的官员的正式答复是,1996年的时候的确有一些开封人得到了当地公证处得到了是犹太人的错误的证明,认证处当时也对公证处本身的合法性进行了公证,但不涉及犹太人证明本身的合法性。但随后当地公证处撤销了这个公证,因此,目前他们持有的这些证明是完全非法的。该官员表示,中国没有犹太民族,只有56个民族。

以色列驻华大使馆方面的答复也是相同的。新闻处的官员对《21世纪环球》表示,96年的时候曾经收到外交部的一个证明,以色列大使馆就外交部文件本身的程序合法性进行了认证,但不涉及犹太人本身的合法性,而且后来随即外交部就撤销了这个证明。以色列大使馆没有给任何开封犹太人后代发放过移民签证。

虽然两国官方都不承认他们是犹太人,但却有一些热心的组织在帮助开封犹太人后代恢复犹太文化传统。丘才廉是一个加拿大籍华人,他是著名的专家,曾经帮助了很多中国少数民族的贫穷孩子上学。由于他怀疑自己的祖母是开封犹太人后代,因此他在开封也对这些后代进行了帮助,并且资助了14名犹太人后代学生上学。李随生的女儿李静就得到丘的奖学金。今年327日,他邀请这些学生的家长和其他犹太人后代,在大饭店共同庆祝了犹太人的逾越节。

同时,还有一些组织帮助开封犹太人后代移民以色列,金光源一家就是受惠者。在南京以色列文化培训班授课的教授的一席话应当值得这些希望移民以色列的开封犹太人后代深思:「如果他们想成为犹太人,那当然就可以成为犹太人。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此外,也要请他们三思,是否值得成为一个犹太人:那么多敌人、悠久而沉重的历史、严格的戒律……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张开双臂欢迎。」
 

思溪距延村1华里。该村建于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村落背山面水,嵌于锦峰绣岭、清溪碧河的自然风光之中,房屋群落与自然环境巧妙结合,山水互为点缀,如诗如画,意境神美。村口明代「通济桥」和「如来佛柱」,是古时村落水口组合建筑的孑遗;村中清代商家住宅「振源堂」、「承裕堂」、「承德堂」、「孝友兼隆厅」等。延村位于县城北偏西18公里处的思口镇延村原名「延川」,明初金姓自本县沱川迁入后改今名。历史上以商贾闻名的延村,现有房屋多为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建筑,也有少量系明代所建。最兴旺时全村有四座祠堂,一百余栋大宅,村人如遇雨雪天气,由村头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湿,足见「群屋一体」的规模




About Shi Lei

image: Shi Lei's headshot

Shi Lei is one of the descendants of Chinese Jews in Kaifeng, China. He is the first Jewish descendant from Kaifeng ever sent by a rabbi to study Judaism and Hebrew in Israel. Since he was back in China, Shi Lei has been working as a licensed national tour guide, leading Jewish tours of Kaifeng, Harbin, Beijing and Shanghai, and so on. Shi Lei is also frequent lecturer on Chinese Jews of Kaifeng. In his hometown Kaifeng, he has set up his own family』s Mini-Jewish Museum about Kaifeng Jewry to preserve this related valuable history. During his spare time, he volunteers to teach whoever is interested among Kaifeng Jews Hebrew, English and Jewish traditions.

He is reachable at bpcshilei@yahoo.com.cn

If you want to read more about Shi Lei, please check the links in theresources page.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6:57 , Processed in 0.17041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