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1|回復: 2

[名勝建築] 广府文化在雷州半岛的扩张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10-30 19:50: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使君子 於 2010-10-30 20:00 編輯

-



徐闻的广府文化话今昔

2010-08-31 18:05:24   来源: 碧海银沙   





[广府会馆]全景(资料图)


  碧海银沙网讯(图/特约摄影师 曾 青 文/通讯员 何 强 编辑/毛晓海 棱 枫

  一、广府人及广府文化在雷州半岛的渊源

  广府人是指来自原广州府属商人。由于地处珠江三角洲繁华地带、水系发达,人口绸密,广府地区以地缘关系,长期接受海外文化影响,故广府文化更具有多元性。到了汉代,徐闻开始兴盛,《汉书•地理志》里记载,汉武帝派他的黄门译长,从徐闻、合浦开航,然后到日南(现越南),再到各世界各地,形成一条开拓古代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2000年,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已经论证出来,西汉海上丝绸之路始于徐闻,东汉后移自广州,同为早期的对外贸易港口,两地是颇有渊源。




[广府会馆]正厅(资料图)

  不过就近现代来说,徐闻县离珠江三角洲地区千里迢迢,山水相隔。这在史志上也有说明的,古《汉志》曰合浦郡徐闻县南入海...至京师七千四百六十里,至东都六千三百里,广府东南二千余里。去徐闻南舟行十数日才抵...不远千里,那广府人是怎么到徐闻的呢?这就要从广人的习性说起,广人精明善商自古闻名于海内外,商业文化也是广府文化的一部分,广府人自古就尊从商业经营就是互通有无的道理,所以近代的广府人就是因为商业互通而不远千里来到徐闻的。



[广府会馆]匾额(资料图)

  徐闻县位于大陆最南端,雷州半岛南麓,全县辖区总面积1862平方公里,总人口67万。县内流行的方言主要有雷州话,其次是广府话和客家话等三种。其中使用闽南语系雷州话的居民有569500人,约占全县人口的85%,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及海安区;使用广府系白话为母语的居民有73000人,约占全县人口的11%,广府话的人群主要分布于县内各大农场、徐闻橡胶研究所、下桥南丰、城北乡北水、县城周边地区、龙塘迈胜、曲界凤山等地。近年虽说有很多从事方言语言研究学术学者一直将徐闻县定位为纯闽南语系的县份,但实际上徐闻县使用广府方言比例的人数却达7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十以上的。而且广府人在徐闻定居的历史非常悠久,据《徐闻县志》和《徐闻县地名志》上的记载,本县不少仕族都源自广府:如据说早在唐朝,袁氏就从广州府东莞县迁到徐闻县石板山寮村始居,曾数代出大官;前山镇曾家村杨氏,其族谱的记载就是明清时期源自广州府的增城,后才从增城迁至前山曾家现址定居的;迈陈镇大黄那斗仔村赵氏族谱和《徐闻县地名志》上也都有说明该赵族宗支清朝直接从广州府顺德县迁此始居;曲界镇西坡村欧姓在其族谱和《徐闻县地名志》上的记载也是清朝从广州府南海县迁此定居的;龙塘镇深井村的许姓也是清代从广州府东莞县迁来始居的。另据学者的深入考证,徐闻县有一些姓氏就是直接来自广州府各县的,比如说吴凯先生所著的《徐闻县姓氏起源》一书中记载徐闻的左姓是明清从广州府迁来徐闻经商的广府顺德籍商人的后裔。



[广府会馆]木雕(资料图)

  二、历史的见证——徐闻的广府同乡会馆和文化影响

  徐闻广府会馆现在徐闻县城东关民主街43号,登云塔北侧200米处,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7年)。清乾隆年间,徐闻县商业发展较快,出于经商的需要,组织行会、联络乡谊,当时共有296个号,当行、店、堂、厂和370名个人捐白银三千四百二十九两三钱六分,在徐闻知县汤元芑、徐闻县守备武尚礼等人的支持下,由广府顺德县人左韦齐等十六人督理建造广府会馆。广府会馆址在徐闻县原宾朴古城东门外,座西南向东北,门临东关墟龙尾街,是旧时民间贸易集散区。广府会馆分正厅、副厅各一组,正厅四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中有天井,正厅面阔三开间,宽13.5米,进深39.41米。首进进深7.66米,前有走廊,大门高3.85米,宽1.9米,全用整条大理石精工雕刻。门外石阶四级,全长2.6米,两旁抱鼓石雕工精绝。正门额题「广府会馆」四字,落款为「新会 谭国恩题」。整座会馆建筑除中轴线主体建筑外,其他厅堂、廊庑、斋室、厢房等建筑和梁架、斗拱、驼峰、墙壁、墀头、踏道等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做装饰,厅内九架梁斗拱结构,硬山顶。整个会馆的建造严格参照传统的广府风格,做工十分讲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广东省政协秘书长、著名文史学家、书法家林雅杰来徐闻广府会馆考察时曾赞美广府会馆的建筑艺术:「天工之作,其建筑工艺完全可以与广州陈家祠相媲美。」 而据深入调查,广府人也是徐闻县建立会馆最多的商帮,当时除徐闻县城外,广府人在迈陈、石板、曲界、龙塘等县内主要商埠都有相当规模的经营,并在当地相应设有了会馆。现迈陈墟和下桥石板墟的广府会馆因年代久远已无迹可循,但曲界墟的广州会馆和龙塘石桥墟的广州会馆在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都还尚有遗址和房产。



广州会馆碑(资料图)

  除了商馆外,更可贵的是广府文化名人也在徐闻地留下了不少墨宝,给徐闻这块红土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如早在明代天启年间,广府顺德籍状元黄士俊就撰写了《徐闻县知县应世虞生祠记》。还有现存于广府会馆内的名碑《清广府会馆碑记》,这是清嘉庆十年(1805年)立,碑高1.58米、宽0.80米。碑端横刻篆书「广府会馆碑记」,碑文竖刻楷书20行503字,字体秀丽。赐进士出身朝议大夫尚书房行走、文渊阁校理、国子监祭酒、教习庶吉士顺德温汝适撰文,赐进士出身,奉迎大夫尚书房行走咸安宫总裁翰林院编修前左春坊左黄善名御史顺德龙廷槐题书。

  明代正统年间,我国著名学者、思想家、广府新会籍人陈白沙在徐闻县海安港看到海面船只来往繁多,挥笔写下佳句:「海中船似梭,横穿直织清波锦;琼崖七星塔,倒写天上白云纸」。明末清初的广府番禺籍人、有「岭南三大家」之称的大诗人屈大均曾到徐闻县锦囊外罗一带游览,留下诗句:「天脚遥遥起半红,涛声倏吼锦囊东,天教铁飓吹郎转,愿得朝朝见破篷。」等。这些广府名家的绝世佳句令徐闻当地人世代均感回味无穷!



当时广人店铺林立的民主街(资料图)

  三、广府人曾在当地的工商业发展史上独领风骚

  广府人应该是雷州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商业团体,有商业的地方就有广府人。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宣布「开海贸易」,徐闻县的海安港被列为五大总口之一,当时海安总口负责稽查和管理高雷廉各属沿海口岸业务。而从清雍正年间开始,徐闻的海安港就因雷州半岛糖业的兴隆而设立粤海关的分关,对外贸易乃渐形发达,当时除少部分由蔗主直接用船运往外地销售外,大部分运至海安街,广府人和潮州人就纷纷前来开设九八行(即中介行、糖行),从事土糖输出。当时海安的糖税课收是十分惊人的——据通志上的记载:从清朝中期开始开征其他特定厘金,这个特定厘金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特产税收。据志中记载先后开征省河石厘、省河豆厘、各厂牛厘、海安糖厘、铅锡行厘、江门化厘、芦苞厂锑矿厘银、邮包半税抵作内地厘金等9种特定厘金。清光绪三十四年至宣统元年(1908-1909年),两年合计征银26.48万两。从上面通志的记载就可见到徐闻县海安港的糖厘(糖业特产税收)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特税来源。当时上等糖每包(20公斤)、售得银元6—7元,中等糖每包4—5元,下等糖2—3元。输出量丰年10多万包,一般年景7万多包,歉年4—5万包。这是糖业特产税也是在这些盛产糖料的地方的重要财政来源。以徐闻县为例,当时在这些糖的税赋方面管理是相当严格的,上等糖每包纳税银元四分八厘六毫八丝五忽,中等糖每包纳税银元三分一厘四毫一丝。徐闻县当时丰年制糖户约有二千多家,糖寮约六、七百间,输出糖十余万包;平年糖寮减半,输出糖七、八万包;歉年糖寮仅丰年三分之一,输出糖仅有四、五万包,海安港的糖厘成为雷廉总口税收的一项重要收入。据《雷州府志》和《海康县续志》记:张之洞曾下令拨海安糖厘充作雷阳书院的经费,这也是雷阳书院最主要的经费来源之一,而正是这项重要的经费,使得雷阳书院的办学得以继续下去,并沿袭成为今日的湛江师范学院,可以说没有海安港埠的糖厘就没有今天的湛江师范学院!此时期整个雷州府三县从海安港商埠每年输出糖包就约达五十至六十万担,糖远销海口、香港、上海、烟台、天津、牛庄、星洲等埠。从上就可见当时海安港当地商贸的兴盛了。据有关史料所记载,当时全雷州半岛的糖几乎都是由海安街的日悦来、日维记、日协和、日源成、日庆丰、日悦记、日合成和日遂隆等八家大型的糖行或商栈代销,这些商行全为广府人和潮州人开设,收取手续费2%,糖栈收手续费百分之二,称「九八行」。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徐闻人喜欢把做中介的称为「九八」的由来了,所以在当时广府人、潮州人、钦廉人和高凉人的眼里,徐闻就有「小南洋」之称。当然除了糖行外,广府人在徐闻涉猎的行业还非常广,这是有据可查的。



广人[信宜丰]药铺遗址(资料图)

  广人善商,不过与潮人的抱团、强悍相比。广府人体现出更多的是坚忍和审时度势智慧。其遇到各种困难时,其往往体现出超强的智慧、信心和解决问题的耐心、能力。据有关资料记载,徐闻城内的广府人以经营钱庄、纸料、丝绸、百货、茶楼旅馆、米店、药店和当铺为主,由其所开设的商号被称为「广行」。据《徐闻县志》上的记载,清末年间城内钱庄有3家,均为广人经营;当铺6家也是顺德人创建的;还有米行和茶楼、百货店及部分的旅馆都是广府人在经营的。但在仔细地深入考究,旧时广府人在徐闻的行当中我们最为惊诧的就是广人竟然连妓院和赌场这些行当都延伸到而且经营得红火,如当时城内民主街临近风塔头附近的「均和旅店」就是徐闻最有名的公开妓院,名为旅店实际上里面长期豢养数十名妓女,这家妓寨据说就是广府人开设来营利的。而当时其他的由广人经营的较有名气的妓院和赌场还包括有徐城的「东宫」、「均乐」、「畅春园」、「泰华」和海安港的「庆春」、麻罗埠的「意乐」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清末时广人涉足和投资的还有特种行业19家,其中旅店15家、印刷馆1家、照相馆1家,纸料店1家,镖局1家。话说直至清末,徐闻的龙华镇(现徐城街道办)已成为雷南的商贸中心,当时龙华镇分设3个大市场,18个行市,主要经营粮、糖、盐、鱼货、禽、竹木、金银等各类商品,全县开设的各类商店当时达1900多家之多。但民初的匪乱导致徐闻的工商业全面迅速凋零,据当时徐闻设在城内的商会事后所统计,匪乱后徐闻人口锐减,从乱前的28万多人剩下不足4万人,重新营业的商店也仅存不足200家!人们在浴火后的废墟中重建家园,一无所有,心中无限悲凉,虽其后几十年间几经努力但商业盛况实在已很难恢复到清末时期!据有关商业数据的对比统计,甚至直到1985年时徐闻县的商店数量及经营规模、商品交易的活跃程度都无法达到清末的全盛时期的水平了。在这场匪乱中,广府商人的商业受到非常严重、前所未有的打击,由于逃难时很多东西都带不走,所以相当多的广府籍商业主几乎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产业都毁于一旦,同时面对的困境还有家人被杀,亲人离散等因素,当时的情形真可谓苦不堪言!据说当时在民主街一带有一家叫「普济堂」的药房,是广府南海人「肥才」开设的,匪乱前这是一家大药房,有数个专门坐诊的医生和多名店伙计,生意非常兴隆,普济堂的老板娘也很能干且乐善好施,经常对来看病的困难群众减半收费甚至免费施药,所以这家药房在当地是比较有名的。但在匪乱中只有老板「肥才」一人成功逃脱, 匪乱结束已是多年之后的事了,当年普济堂大药房的老板「肥才」后来再返回时,这家店面早已是一片焦土。老板娘、小孩、家丁和几名坐堂医生、店伙计全部在匪乱中被杀!只剩下老板「肥才」孤零零一人,好不凄凉,而且经过长年的流离失所的逃亡生涯也使得原本白白胖胖、满脸福相的「肥才」变得形销锁立、又黑又瘦的了!虽然重回故土,但在极度压抑和对亲人的思念中「肥才」不多久也郁郁而终了!



海安码头用牛车拖糖下船留下的车辙(资料图)

  无论怎么变化,徐闻的工商业自明清以来都跟广府人息息相关的!虽经惨无人道的匪乱,但有很多广府人并没有抛弃自己生于厮长于厮的家乡,都留下来参与重建家园,为当地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近代是广府移民开创了徐闻工商业的先河:1950年广州府籍华侨梁国新、张治安、杜启冲等8人合资在徐闻县城创办华南糖厂,当时他们从香港和广州出发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开始了在雷州半岛建立机械制糖加工厂的艰巨过程,几经艰苦和努力到1951年5月这家当时颇为大型的机器制糖厂终于开始批量生产,并把糖厂命名为华南糖厂,初时工人200多人,日榨糖能力为100吨,设有切蔗、压榨、煮糖等车间(据徐闻县志上的记载),1953年,华南糖厂开始使用真空蛇管洁晶罐、多效真空蒸发罐、真空泵、助晶箱、分蜜机、水管锅炉、蒸汽机、固定式硫磺炉、开口加热管、浮子式开口沉降器、布袋过滤器、发灰池等当时比较先进的机械和设备进行制糖生产,其工艺技术指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产品质量远优于当时其他地方的蔗糖生产标准。1959年增设酿酒车间,开始使用糖液制酒和酒精,时年产白酒174.74吨,产酒精293.55吨。1967年华建糖厂(华南糖厂)开始生产糖水菠萝罐头,时年产171.94吨,其中1983年华建糖厂(华南糖厂)生产的「天坛牌」菠萝罐头荣获国家外经贸部颁发的「荣誉证书」,并被授予中华驰名商标称号;1990年华南糖厂投资1600多万元建成年生产能力为1200吨的柠檬酸车间。这家糖厂也是粤西地区最早期的标准大型机械制糖厂,揭开了粤西地区现代大型机械制糖工业的序幕,为湛江糖业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湛江现代化工业尤其是糖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5年,政府批准将台山县的「升科、「新宁」等两家印刷馆迁往徐闻县组建印刷厂,其两厂的技师和馆员也悉数迁徐,这是徐闻县第一家大型的现代化印刷厂。1957年,经上级的特别批准,又把位于恩平的一家大型的粮食加工厂搬迁到了徐闻县,这家「四邑」大型的粮食加工厂的300多名职工及其家属也随厂迁到徐闻,这些职工大多为恩平、开平和台山一带的人士居多,而这家粮食加工厂经过整合后也成为当时雷州半岛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这是现在徐闻县粮食集团公司的前身。



原徐闻粤剧团演员返徐上演的古装粤剧[狄青闯三关](资料图)

  四、徐闻广府人的早茶、粤剧、教育和广府话曾一度得到发扬

  而我们一提到广府文化,许多人马上想到的就是早茶、粤剧、粤语。确实广府的民风民俗跟徐闻当地雷人相差是比较大的,如何能便两者融合?这是一个值得考究的问题!但其实清末至民国年间,在徐闻城内民主路和龙尾街一带,较有名的旅店京侨、南昌、胜利、新洲、朝阳等;茶楼饭馆有味香、粤香、趣香、南生园、兴华楼等等,这些除了个别家由当地人或潮人、高凉人、钦廉人、海南人经营的之外,大多由广府南番顺籍人在经营,大多数也都是提供粤式的茶点,只不过还有一些是对菜式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良,从某个方面迎合了徐闻当地人的口味而已,结果大受当地人的欢迎。

  广州府尤其是南番顺地区自古文化发达,广人因而也有重文的传统。广府人虽然南来徐闻是为了经商谋利的,但也非常重视子女的文化教育。从明代开始,广人始来徐闻开设米行、药店,并逐渐形成了广府人社区,明崇祯年间,住在县城民主街的广府人后裔徐恪就高中正科举人;其后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附籍徐闻的广府人谢景福代表徐闻县上省城应试高中戍午科举人,而且是乡试第三名的佳绩,为旅居徐闻地的广府人挣足了面子,据说当时为庆祝谢景福中举,整条龙尾街的广府籍商铺轮番鸣放鞭炮,徐闻县知县也亲自登门来探望谢景福的父母以示庆贺。而后到清同治、光绪年间,居住在县城北门一带的广府人李其俊再度中举,并中进士入翰林院,这更令旅徐广府人扬眉吐气。其实这都跟广府人重视子女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们无论生意多忙,都会关心子女教育,在家中使用母语广州话和官话跟子女做交流用语。而且由于从商轴利颇丰,广人经济条件比当地人要优越,他们一般都用重金聘请当地的著名私塾教师来辅导子女教学,甚至不惜将子女送回广州去受更好的教育。而据《徐闻县志》上的记载,到了新式教育的时期,广人的教育程度同样是热情不减:民国四年(1915年),徐闻县城办起四所初等小学堂,其中两所用官话(普通话)授课,另外两所则用广州话来授课的。民国八年(1919年),徐闻县创办女子学校,校址在县城观音山(现老商业局宿舍),时有学生70多人,女教员3人,全用正宗的广州话授课。当时这所学校不单收广府后裔的学生,而且由于师资及教学设备优良,连不少本地籍的学生都挤破脑袋想去那里就读,不过这所学校由于匪乱在民国十二年就被迫停办。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城内的高凉籍客商由廉江县籍的「茂昌」烟草行老板刘锦勇牵头,联同县内的「合昌」、「麻昌」、「香龙」、「新益香」、「昌龙」、「昌祥」等多家大型的高凉籍烟草行行主出资成立高凉子弟学校,以广州话授课,但当时由于租用场所的原因,办学一直时停时续的。匪乱结束后的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春,旅居徐闻的广府和高凉两会馆经过商议,由两籍客商和其后裔合资在徐闻县民主街和桥头一带创办了徐闻县广高小学,专收广府和高凉学生入读,全部用广州话授课,当时的教师全从广州聘任,现旅居台湾的著名国画大师冯少强1947年从省城广州调任回徐闻县家乡担任国民党县府教育科长期间,他的夫人也跟随他返回徐闻工作,冯少强的夫人是广府番禺县人,当时就是在这所学校担任教师的。这所广高学校一直办学至1950年末,解放后被新成立的徐闻县人民政府勒令停办才终止。



原粤剧团演员返徐演唱[杨贵妃]粤曲(资料图)

  虽然在旅居地母语办学的经历被终结了,但广人重视文化的传统仍然延续,记得我们在上小学和中学填写入学履历时有一栏「籍贯」,虽在当地定居数代,但不少广府人在父母的要求下仍将自己的籍贯填写原籍而不是出生地。据笔者查阅徐闻县最著名的学府—徐闻中学通讯录72—79届可以发现,广府人后裔(据毕业生的籍贯上填写番禺、南海、开平、恩平、顺德、高鹤等县份的)在这所中学毕业并考上大中专学府的比例相当高,竟占了当时毕业和考录学校学生的20%以上(含农垦区的广府籍学生)。而广府人在当地除了从事商业外,其后裔在当地文教、医药事业和政府部门等社会上层也占据了相当重要的比例。很多广人家庭由于年代久远,也由于当地雷语的过于强势,所以诸多广人的家庭都已被彻底同化,日常和家庭用语都使用当地雷语进行交流,生活习惯也变得和当地人一致,融入了当地。但也尚有部分广府人家庭是坚持使用广州话作为家庭用语的。而且近三十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祖籍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造成徐闻当地的广府社团、尤其是广府籍中青年菁英阶层人数不断的流失,源源不断地重新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海外迁徙。而旧广府人在徐闻的后裔,被当地人称为广仔,广人有聚族而葬的习俗,旧时徐闻广府会馆的主要职能中有一项用作患病同乡的安身之处。它有块墓地,亡者可免费入葬。原在徐闻城南火烧坡就曾有「广仔园」,这里全是广府人前辈的墓葬。社会生活的发展,又与当地人相互融合,互相取长补短,婚配交合,形成了典型的社会层面和文化机体,共创当地历史文明。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建设等原因,徐闻城南火烧坡的广府人墓园早已被平移,广府人前贤的遗骨也已被移葬其他地方。但这也见证了广府人参与开拓徐闻地的过程。

  徐闻县虽然雷州话和海南话是主流,但徐闻地的粤剧团历史却是比较悠久的,据《徐闻县志》上的记载,1932年,广州有一个粤剧团「嫦娥班」就在徐闻落户,这个戏团在徐闻演出「银戏班」(粤剧),费用由徐闻的广府社团负责,当时这个剧团广受徐闻城内的广府、高凉业主和徐闻当地群众的追捧。一到演出时,票友经常蜂拥而至。到了上世纪40年代初,徐闻城内就有「民生班」和「醒民班」两个有名的粤剧团。解放后的1952年,「醒民班」粤剧团声明接受徐闻县人民政府文教科的管理,并被县政府文教科命名为徐闻县艺光粤剧团,列入人民政府编制和财供运作。1961年徐闻县成立粤剧青年培训班,后毕业的培训班成员又另成立了一个粤剧演出团,名为徐闻县青年粤剧团;1962年艺光粤剧团正式更名为徐闻县地方国营粤剧团。1963年8月徐闻县青年粤剧团并入,两团加起来演职员有52人。这个国营的地方粤剧团体曾在徐闻县城出演《人面桃花》、《宝莲灯》等剧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经常在舞台上饰演风流皇帝的徐闻县粤剧团的著名演员就是后来在广西南宁粤剧界素有「四大天王」之美誉的吴江平先生。1962年初,吴江平从广州调到了徐闻县地方国营粤剧团工作。在徐闻的粤剧团里,他遇到了他后来的夫人。吴夫人因为受声带的限制,只能演老旦的角色,所以他们常常以母子的身份出现在观众的面前。当时徐闻县粤剧团的所有剧目都大受徐闻县各界群众尤其是广府、高凉和钦廉人后裔的欢迎,每至演出,不但城内几乎万人空巷,而且各乡镇和国营农、林、盐场和国营橡胶研究所的职工都提前而至,抢占徐闻龙尾歌楼场的空位!

  但到了1967年4月7日,由于受到文革风潮的影响,中央文化部的一纸公文来了解散了徐闻县粤剧团。演职员也被迫四散谋生,至1977年7月,中央文化部才允许重演古装戏。虽已赋闲了十多年,但分散到各地各行业谋生的原徐闻县国营地方粤剧团的演职员一听到获准演出的消息后就立即赶到县粤剧团办公地点集结,并马上排练了粤剧剧目《宝莲灯》,然后就在徐闻县北关歌楼场的露天剧场里演出,当时剧场里可以坐两三百个人,但是那天来了超过一千人,把剧场挤得水泄不通。1977年至1979年间,徐闻县国营地方粤剧团恢复了全县的巡回演出,广受欢迎。但到1980年年末,由于剧团内务管理混乱而导致粤剧团再度解散。而后,虽然旅居徐闻的广府人后裔们多方积极斡旋力图再次成立粤剧团,但县人民政府以财政负担过重为由一直未予以恢复这个地方国营粤剧团,而进入九十年代后各种机构都进行了机制改革,就连当地土生土长、有广泛群众根基的雷剧团和琼剧团都面临无米可炊和甚至身陷解散的危机中,所以恢复粤剧团这个徐闻籍广府人心中一直悬着的心愿和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發表於 2010-10-31 00:54:58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有水平嘅一篇文章。广府、高凉,肇庆三府,广府话的根据地!
發表於 2010-10-31 13:29:58 | 顯示全部樓層
学术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4 01:10 , Processed in 0.0777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