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788|回復: 0

[特色詞彙] 东莞风情——长安俚语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7-1 07: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与其他讲粤语的地方相比,长安拥有自己独特的俚语,当地居民则称之为“土谈”。这些“土谈”言简意赅,往往能产生妙趣横生的效果,极富生活气息。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长安的“土谈”已经流失,但仍有一部分以其极强的生命力,至今还活跃在当地人的口头,成为“语言活化石”。透过这些俚语,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长安的悠悠古韵和巨大变迁。     出于对长安俚语的热衷,在该镇政府部门工作的本地人李平康先生,在闲暇之余精心对当地的38个“土谈”做了相关的收集和索源。昨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李平康先生,并从中领略到富裕起来的长安人对传统的偏爱。   部分“土谈”已退出历史舞台     据李平康先生介绍,收集这些俚语并不是简单怀旧,而是体味一种生生不息的进程。他认为,如今时代变迁、世事纷繁,就连一个简单的称谓也变幻如斯,颇有点让人眼花缭乱,这也包括那些亲切的、已慢慢离开当地居民生活的俚语,“可以说其正退出历史的舞台”。   “在四五十年以前的长安,有皮箱的家庭比现在有奔驰汽车的家庭还要少。”他说,当时村民远行,其携带行装有时简单到只用一块浴巾大小的布,村民亲切地呼之为“袱巾”。又如“篮仔”,在长安一带也曾有不平常的用法,在他的印象中,“篮仔”大致分两类,一类是日常装东西用的编织较为粗糙,另一类则工艺精致多数带有盖子。当时姨妈姑姐走亲戚的时候,就会挽上这么一个“篮仔”,并放上一包糖果或者几块“糖砖(砖糖)”。亲戚生了孩子,办喜事时要送礼随喜,不能像现在这样只送个红包,而且还得用“篮仔”装着去,所以这时送礼就叫“抽(挽的意思)篮仔”或“送篮仔”了,办完喜事这个“篮仔”还要提回家。后来,“篮仔”的使用越来越少,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初,取而代之的是用黄藤编织的“藤夹”,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又出现了“胶抽”。如是“袱巾”“藤夹”,慢慢退出了居民生活,现在人们出远门随意一点的带一个旅行袋,讲究一点的便会带个皮箱。   李平康先生表示,当初电饭煲属于奢侈品,要用“外汇券”从华侨商店才能买到,在电饭煲普遍流行之前,长安人做饭用的铁锅叫做“镬督”。村民将饭煮熟后打到用木或竹做的小桶里,再从小桶往碗里装,这个小桶长安人不叫“饭桶”而叫“饭盂”。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使用电饭煲,这些“土谈”也随之不再使用。同时,拴牛用的小桩子“牛凸”,甘蔗的根茎节“蔗头凸”,装饭菜用的“饭攀”,以及专指集市市场的“头市”等,伴随着全镇的经济发展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便销声匿迹了。   生命力强的“土谈”如今仍可见     “但仍有一部分以其极强的生命力,流传了下来并使用至今”,李平康先生说,记得刚上学时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小姑娘,“土谈”中都称做“妹仔”。后来长安人学时髦的广州人,大姑娘不叫“妹仔”改叫“大姐”了,再往后“大姐”又“升级”为“小姐”。现在,说“我是大姐”的多是半老徐娘,而“你是小姐”则铁定是一句骂人的话。无奈之余,有聪明人灵机一动,将“小姐”的称呼变成了“靓女”,一时间长安以及全国的姑娘们都被称为“靓女”了,可长安老人至今尚在使用“妹仔”这一“土谈”。   同时,部分“土谈”因其生动上口,依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厚爱。比如“蒲凸”在该镇居民的说法中,所指即为现在的苦瓜。这一“土谈”源于苦瓜如同水泡一样凸起的表皮,其实与长安人把花生称为“地豆”一样直接形象,“所以今天使用起来依旧十分鲜活”,但却从一个侧面体现出长安人原本纯朴的语言文化风格。   另外,某些“土谈”在引申后同样得以沿用,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如“谢窦”原意是指动物尚在幼年、未开始独立生活时便夭折,而长安人则将“谢窦”用作形容词,比喻一个人能力低下或在某件事情上表现差,意思相当于“没用”或“真没用”。内容为“回去”的“且返”“且归”等,在普通话中原本也有类似说法,受众多外来工说普通话的影响,如今当地人于日常交往中送客出门时,往往还会说“不用送了,您且回吧。”   有趣的是,这些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土谈”,在该镇部分社区居民的日常交谈中仍在使用。   年轻人已听不懂长安“土谈”     现在的长安年轻人是否还听得懂长安“土谈”呢?记者昨日在长安街头采访时发现,多位十来岁的年轻人就什么是“地仆”均答不上来。据了解,“地仆”其实就是门槛,即门框下端的横木条或横石条,在当地老式房子中都会有这一什物。   而专指小孩不听话挨打的“食藤鳝”,则让不少的年轻人误认为这是一种美食。经有关人士介绍,藤鳝作为鳗鱼的一种,其体型、花纹及颜色均类似老藤条,多刺且味道鲜美,广东人多用来炖汤。但在该镇,以往父母打孩子多用柔软的竹枝、竹篾之类,这些东西挥舞起来状如抖动着的藤鳝,随着孩子呜咽的哭声,其身上很快便会出现一条条形如藤鳝的棒痕,再加上吃藤鳝的解馋与打孩子解恨在心理上存在相似之处,于是小孩被父母用竹枝之类施予教训,便被当地人巧妙地比作为“吃美味的藤鳝”。   “热头好烘”又是什么意思呢?该镇某中学的8名学生,面对记者的提问竟然无一人明白该句话的意思。后来,在校门口散步的张老先生告诉记者,“热头”,意为发热之源头,即指太阳,出太阳就叫“出热头”,“烘”在长安话中有“火烧得旺盛”的意思,所以火势旺、火势大就叫“烘火”。过去在夏天长安人常会说“热头好烘”,意思是“太阳很猛”,煮饭时有时也会说“不要烧烘火”。张老表示,现在除了老人使用外,年轻人这样说的已经少之又少。   收集“土谈”留住历史     为何会收集整理长安“土谈”呢?李平康先生坦言,此前在茶余饭后和来自大江南北的朋友聊天中,经常会有朋友向他询问一些不懂的长安“土谈”。为此他开始留意这些“土谈”,并利用业余时间收集了一批富有长安特色的“土谈”。   李先生表示对于该镇的“土谈”,目前尚未发现有详细的记载,与之相关的仅有一本《东莞方言词典》,但其中涉及长安特色“土谈”的内容很少。因此只好“小心求证”,逐一求教当地老人对这些俚语的理解,从而对该镇俚语的演变做一个相关的索源。   目前,他已通过多种方式对当地的38个俚语做了索源。李平康先生表示,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将继续收集该镇的“土谈”,以帮助现在的年轻人了解这些听上去很古怪的俚语。   “富裕起来的长安人,仍然喜欢吃盆菜、舞狮子、唱粤曲”,他说或许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样的努力在实质上是力图挽留一样东西,那就是传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4-30 22:46 , Processed in 0.06697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