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39|回復: 0

[文化對對碰] 漢族的發展和演變(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6-19 20:07:2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作者:劉水龍 (9)。胡漢人口比例 據王鐘翰《中國民族史》,漢朝時期,全國人口主要分布在黃河中下遊與長江中下遊。以公元2年為例,當時諸州總戶數為1235。6470萬戶,總人數有5767。1401萬口。這些都是賦稅戶口數字,基本上是漢人,極少數是編入戶籍的邊郡少數民族。其中黃河中下遊及淮河以北六州合計佔總戶數的52。82%,佔總人數的62。5%。長江中下遊荊、揚二州及上遊益州,合計佔總戶數的19。45%,總人數的20。1%。其它幽州(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西部、南部)、並州(今山西北部)、涼州(甘肅省及青海東部)、朔方郡(河套及陜北)北部沿邊四州郡合計佔總戶數的15。9%,總人數的14。86%。而今兩廣地區三郡合計有5。6408萬戶,人數31。1596萬口,大致相當黃河中遊的一個大郡。東漢時期,長江中下遊人口有所增加,然而基本格局仍然是黃河中下遊及淮河以北的漢人佔總人口的半數以上,而長江中下遊增長至總數的30%以上。 據史記,公元157年全國有7200萬人口,後因戰亂人口銳減至原來的1/3,即2400萬,公元265年人口為2500萬;曹魏、吳、漢休戰後都在恢復生產建設,到公元300年人口增長到3379萬;西晉八王之亂人口死亡過半,到317年西晉滅亡時漢族人口甚至不到1500萬。以農為生的漢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只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即使象抗戰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還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西晉的北方漢族人大部分還是留在了北方故土。 魏晉時期,漢族為了加強對胡族的控制,利用他們充當兵丁及補充內地勞動人手的不足,經常招引和強制他們入居內地。如曹操安置並州匈奴五部於太行山西至汾水流域。晉武帝時,遷“雜胡”二十餘萬口於今晉、陜、甘三省境內;鮮卑族中的一部分遷到雍、涼二州及隴西一帶;氐、羌族則被遷到關中的涇渭流域。這些入遷的民族多以其遊牧經濟代替了當地的農業經濟。十六國時期,陜西一帶羌、氐、匈奴有80萬之眾,而當地的漢族人口因戰亂、逃亡也只有80萬;至於山西則是匈奴羯族和鮮卑族的天下,他們也有80萬之多,殘留在當地的漢族只有100萬人;河北的鮮卑人應該有80萬,而當地漢族人口不過150萬人;至於河南-山東一帶主要是漢族人,人口佔絕對優勢,而遷移至此的鮮卑族人則主要靠漢人每戶五十石的租米來過活;漢武帝在甘肅西部設置河西四郡,移入28萬漢族人,永嘉亂後又有大量中原人逃難來此,而來到這裏的匈奴、鮮卑則顯得微不足道;鮮卑慕容氏採取安輯流民,設置僑郡,發展農業生產及接受東晉封號等政策,使黃河中下遊相當數量的漢人往往合族遷到遼寧。 並州匈奴五部,共有三萬戶,入塞匈奴人口當有數十萬,劉淵據離石起事時,二十天就聚眾五萬,足見匈奴人數並不少。劉氏建立漢國和前趙國,匈奴成為統治族,五部以外的匈奴人和雜夷自然前來歸附。劉淵都平陽,擄掠民戶充實國都,例如劉曜在長安戰敗,驅男女8萬餘口歸平陽,又劉曜攻破晉軍,擄獲晉司徒傅祇家屬及2萬餘戶歸平陽。劉聰強盛時,平陽及附近地區,有漢民43萬戶,匈奴族為主體的六夷20萬落(戶)。劉曜都長安,前後遷上邽氐羌20餘萬口及隴西民戶萬餘戶到長安,又遷秦州大姓楊姜等族0。2萬餘戶到長安。劉氏政權崩潰後,匈奴人失勢,他們和大量漢人雜居,也就逐漸合並在漢族裏。 羯人(匈奴中的吐火羅部落)石勒立後趙國,都襄國(今邢臺縣)。計石勒前後擄獲民戶在3萬戶以上,氐羌約20萬落,不用戶或落計數的人口約有4萬人。石虎都鄴,前後擄獲各族人有數十萬戶,人口多至數百萬。石勒石虎號羯人為國人。冉閔滅後趙,殺鄴附近國人20餘萬人。羯本是小族,亡國後未被殺死的6萬羯人,在中原很快地並入漢族。 鮮卑慕容廆建立前燕都棘城(今遼寧義縣西北),收容漢士族和流民數萬家,人數比慕容部人多若幹倍,因之,慕容部人漢化較深。慕容廆破扶餘國,擄獲萬餘戶,攻鮮卑宇文部,擄獲數萬戶。這些被擄戶都遷居棘城。慕容廆遷都龍城(今朝陽市),攻高句麗,擄掠男女5萬餘口,攻宇文部,擄獲5萬餘落,又襲擊後趙幽、冀二州,擄獲3萬餘家。這些被擄人戶分置龍城、昌黎郡等地。慕容雋入都薊,徒鮮卑胡羯0。3萬餘戶到薊。慕容雋殺冉閔,遷都鄴,棘城、龍城、昌黎等地的舊部眾,自然要大量遷入中原。前秦苻堅滅前燕,遷鮮卑4萬餘戶到長安。經過17年,西燕慕容恒率鮮卑男女40餘萬口離長安。這個數十萬人的鮮卑慕容部,最後還是在河北並入漢族。 氐人(羌族的一支)苻堅建前秦國,都長安。苻堅攻取並州,擄獲三千餘戶,擊敗左右賢王,擄獲酋豪六千餘戶,攻晉荊州,擄獲一萬餘戶,滅前燕,擄獲關東豪強及諸雜夷十萬戶(其中鮮卑四萬餘戶),伐涼州,擄獲豪強七千餘戶。這些被擄戶都被遷徙到長安和關中各地,多至十餘萬戶。40萬氐族人隨前秦從關中前往各地駐防,氐族由於分布太過於分散,不過50年就被淹沒在漢族的汪洋中。苻堅失敗後,遷居關東的氐人逐漸並入漢族。 羌族屬於藏緬族群,與華夏族乃同一祖先。羌人姚萇建後秦國,都長安。姚萇擄獲安定居民五千戶。姚興殺苻登,擄獲陰密居民三萬戶,攻洛陽,擄獲流民二萬餘戶,又擄獲河西居民萬餘戶,漢中流民三千餘戶。這些被擄戶遷徙到長安和關中各地,與羌人雜居。姚氏政權崩潰後,羌人逐漸並入漢族。 451年,魏太武帝攻宋盱眙城,給宋守將臧質信裏說,“攻城東北面的是丁零與匈奴,攻南面的是氐、羌。你殺死丁零,可減少我常山、趙郡的叛亂;殺死匈奴,可減少並州的叛亂;殺死氐羌,可減少關中的叛亂,你殺他們,對我沒有壞處。”足見在魏太武帝時,這些族還保存著,並且遭受鮮卑人的歧視和虐待。他們的境遇,可能比漢族人更惡劣,特別是魏孝文帝遷洛華化以後,漢人地位比以前高了些,這些族勢孤力弱,被迫加速他們的融化過程,是可以想見的。到魏末年,十六國時那些舊族名,在黃河流域已經很少見了,只留下漢族與鮮卑拓跋部的對立。532年,高歡與爾朱兆大戰,高敖曹率鄉人部曲王桃湯、東方老、呼衍族等三千人作高歡軍左翼。高歡說,高敖曹所率全是漢兒,怕不管用,該配鮮卑兵千餘人。呼衍族是匈奴人,高歡高敖曹都把他看作漢人,大抵十六國時舊族,到魏末年才融化完畢。到東西魏並立北方時,中國北方只剩下兩個大的民族----漢族與鮮卑族拓拔部。(拓跋部鮮卑族4世紀初全部人口不逾百萬,甚且遠低於此數) 永嘉亂後,中原漢族士族採取自保措施。 第一,摶聚宗族鄉黨、部曲、門客及流民等,擇形勢險要之地建築塢堡以自衛。世族豪門的依附民不交租稅不服徭役,不是國家編戶民;其時還有很多既不歸國家編戶、也不在世族豪門家籍的流民。很多不堪胡人官府統治的漢族人依附民、流民都依附於世族豪強。 第二,依附胡族政權以求庇護。(1)胡人政權有不少慕華的君主,如劉淵、劉曜、石勒、苻堅等,積極延攬中原士族以安定政治點繼續採用九品中正制度,同時也給予士族相當的優遇點承認士族的權益,如石勒清定九品、慕容寶定士族舊籍、苻堅復魏晉士族點從永嘉末年以來,留在中原的範陽盧氏、清河崔氏、河東裴氏等家族聲望提高,無論出仕與否,都成為胡族政權必須依賴或拉攏的對象。(2)中原士族不因戰亂而沒落,反而對政局的穩定與發展,發揮一定的功效,如:張賓-石勒、王猛-苻堅。(3)並非人人都樂於為胡族政權效命,如範陽盧諶雖深受石勒寵信,但死後的墓碑上只保留晉朝官啣。 中原漢族士族與南方士族的差異:點處異族統治下,必須廣納、吸收各種力量以壯大實力,故透過婚姻、仕宦的途徑,互相合作;點對同族常抱憐恤救濟的溫情,家族組織易趨於團結,傾向“大家族制”,較重視家族倫理;點重視經術,希望透過政治參與,改變胡族政權,延續中原文化於不墜,並有勉力功業,提高自身政治地位,擴大政治勢力的目的;點在日常生活方面,因處境較為艱困,故風氣較南朝士族為儉樸。 永嘉亂後,北方陷於混亂,大小世族豪強都築塢堡自衛、擁兵自守。他們對於胡人的統治,或依附或對抗,胡族中央對他們的存在予以承認。 永嘉之後,北方流民(僑人)為躲避北方戰禍而大量南遷,這次南遷對中國人口版圖的劃分是具有重大意義。當時僑人的數目,據說佔南方人口的六分之一,那么以僑人數目90萬計算東晉的人口為540萬。實際數目則應該大於此,因為部分僑姓士族對戶口的隱瞞掩蓋由於士族權力的進一步上升而變本加厲。 在前秦短暫統一北方之前,繁華的中原地區山頭林立,立國時短的軍閥們根本無暇好好的整理一下戶籍。前涼前燕、前秦穩定時期北方人口的增長速度,是相當可觀的。符堅著手統計戶口,得出北方人口約1600萬。但是此時的戶籍工作沒有把“編戶”以外的少數民族(主要是五胡民族)約400萬人口計算在內。由於胡人之間打仗不全部徵漢兵,民間漢人恢復增長,中國人口恢復到3128萬,其中東晉人口665萬、北方漢族人1970萬、北方胡族493萬。 淝水之戰後北方再次陷入混亂,戰爭愈發殘酷。而南方東晉在劉宋建立前的二十年內,也是大小戰事不斷,此時全國人口總數再次下降。 南朝人口之最盛,有說為劉宋,有說為蕭梁。劉宋在元嘉之治三十年內擁有南朝最大的版圖,經濟也達到小康水平。史載劉宋大明八年治下人口670萬,加上各種缺漏少報,實數在750萬。蕭衍時梁朝版圖不如劉宋,但是經濟發展水平卻猶有過之,尤其建康城,有戶28萬,以每戶5口計,人口竟達140萬。一漲一消,我估計梁朝人口當和劉宋相倣。北方在北魏統一以後,人民得以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下從事生產,魏孝文帝又實行均田制等改革措施,黃河流域的經濟逐步得到恢復,洛陽、鄴、長安又恢復了繁榮,北方人口當然也是在持續增長。今學者多以《魏書》為根據,判定北魏最盛時人口約3200萬。520年中國人口增長到5240萬,其中南朝800萬,北朝漢族3200萬,混血兒640萬,鮮卑雜胡600萬。 (10)。鮮卑族的漢化 鮮卑拓跋部建魏國,都平城。魏國武力強大,擄掠人口也最貪暴。十六國遷徙民戶,是想充實國都和附近地區。魏國擄獲人口,充實平城和畿內以外,還強迫很多人作奴隸,比十六國要野蠻得多。但是,也因為魏擄獲的人口特別多,到後來,出現一個比十六國規模更大的融化。 389年,魏道武帝攻破解如部,獲男女雜畜10數萬。390年,襲破高車袁紇部,獲生口馬牛羊20餘萬,紇奚部、紇突鄰部來降附。399年破高車雜夷三十餘部,擄獲9萬餘口。400年,高車所屬小部九百三十餘落來降附。429年,大破柔然國,高車諸部前後歸降30餘萬人,又襲擊高車,得降人數十萬,遷徙到漠南遊牧。398年,徒山東六州民吏及徒何(鮮卑)等雜夷36萬,百工伎巧10萬餘口到平城及畿內。399年,徙山東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傑吏民二千家到平城。418年,徙冀定幽三州徒何於平城。451年擄獲宋民5萬餘家,分居平城附近。481年,魏孝文帝以南齊俘萬餘口班賜群臣。402年,擄獲匈奴殘部,徙居平城。403年,越勤部萬餘家,尉遲部萬餘家來降附。413年,魏明元帝攻破越勤部,擄獲2萬餘家。414年,河西胡(匈奴)酋劉遮等率萬餘家來降附。415年,河西胡劉雲等率數萬戶來降附。426年,魏太武帝攻夏,擄獲萬餘家歸平城。427年,攻破夏都城統萬,擄獲赫連氏家屬和宮女萬餘人及秦雍人士數千人歸平城。439年,滅北涼,徙沮渠氏宗族及吏民3萬餘家到平城。 396魏道武帝攻後燕時,除去一部分留守兵,出徵兵多至40餘萬,足見魏是部落眾多的大國。滅燕以後,擄獲人口和降附的大小部落愈益增加。魏太武帝武功更盛,平城、畿內以及漠南容納人口尤多。自魏文成帝時起,魏漸趨衰弱,無力再遷徙民戶到平城一帶,相反,還要遷徒一部分鮮卑貧戶到山東諸州郡就食。平城和畿內聚居著大量各族被擄人,在鮮卑人勢力強大的環境裏,他們的語言和習俗,自然要受鮮卑的影響。高歡的曾祖高湖降魏,祖高謐得罪,被遷徙到懷朔鎮,到高歡時,一家完全鮮卑化,可見居住在平城一帶的各族被擄人,相處既久,逐漸融化成鮮卑人。 為了充分地吸收漢族的文化制度,獲得漢族地主認可的正統地位,同時也可以擺脫柔然威脅,494年魏孝文帝拓拔宏率領貴族、文武百官及鮮卑兵20萬,自平城遷都洛陽。這些人連同家屬和奴隸,總數當不下100萬人。此後,鮮卑分成遷洛陽和留住(留住在平城一帶和六鎮)兩部分。遷洛部分到六鎮內遷時,大體上已漢化完畢。一個統治族前後不過三十年,就融化在被統治族裏,這是魏孝文帝堅持融化政策的結果。他希望永久保持拓跋氏政權,也就不得不堅持這種政策。 孝文帝實行了一係列改革:禁止在朝廷上使用鮮卑語,改說中原漢語;禁穿胡服,制定了官員的漢族式冠服,同時模倣南朝的樣式,規定了婦女的服飾;令鮮卑人都自稱河南洛陽人,死後葬在邙山,不得還葬北土;重用南朝士族王肅厘定官制,在模倣南朝官制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清除了官制中鮮卑成分;在律令方面,孝文帝兩次改變北魏的律法,廢除了自十六國以來的一些殘酷的刑罰。 禁用鮮卑姓氏,全改為漢姓,穆、陸、賀、劉、樓、於、嵇、尉八姓最貴。魏孝文帝又定漢士族的門第高下,承認範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四姓為最高門,與鮮卑八姓地位相等,趙郡李氏、隴西李氏、博陵崔氏門第也很高。漢族士族中有漢魏以來擁有清望的名門舊姓,也有十六國以來聲勢盛大的塢主豪強。魏孝文帝實行鮮卑人與漢人通婚,自已取盧崔鄭王及隴西李氏女入宮,又指定六個兄弟元禧聘隴西李輔女、元幹聘代郡穆明安女、元羽聘滎陽鄭平城女、元雍聘範陽盧神寶女、元勰聘隴西李衝女、元詳聘滎陽鄭懿女,原來的正妃降為側室。魏家公主也嫁給漢族名門,如盧道裕娶獻文帝女樂浪長公主,盧道虔娶孝文帝女濟南長公主,盧元聿娶孝文帝女義陽長公主。皇族和士族開通婚的例,一般鮮卑人和漢人也自然要通婚,少數的鮮卑人很快被融化了。 魏孝文帝修建洛陽街坊,501年,魏宣武帝調發民夫5。5萬人,築洛陽323坊。529年,梁將陳慶之入洛陽,戰敗逃回,對人說:“我從前認為大江以北,無非是些戎狄居住的地方,這次到了洛陽,才知道衣冠人物全在中原,江東及不了它。”這說明遷洛的鮮卑人,已經完全漢化,洛陽城的繁華景象超過了建康城。洛陽富貴人的腐朽生活,吸引著留住平城一帶的鮮卑人。他們陸續內遷,504年,魏宣武帝撥苑地牧地公田分給內遷戶。513年,又分苑地牧地給無田的內遷戶。517年,魏明帝下詔停止內遷。孝文帝的改革招致了一些鮮卑貴族的敵意,加深了鮮卑族內部的矛盾。洛陽的鮮卑人與留在北方邊境的鮮卑人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加大,也導致了矛盾的激化,結果發生了北方六鎮的變亂。 北魏在北邊設置了沃野(五原)、懷朔(今包頭北固陽縣)、武川(今呼和浩特西北武川縣)、撫冥(四子王旗)、柔玄(興和)、懷荒(今河北張北縣)六個軍事重鎮,以取代州郡。六鎮官員為拓跋部人和中原強宗子弟,鎮兵也多為鮮卑人。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六鎮將士地位下降,北魏又把死刑犯恕死充邊,鎮兵與罪犯謫配者同列,使鎮兵地位更加低賤。魏道武帝魏太武帝擄獲大量漠南北的遊牧部落人(主要是高車人)和山東諸州人,聚居在平城一帶。他們雖然鮮卑化了,可是,仍被拓跋部貴族看作賤人,予以歧視,並且生活很困苦。這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加劇,終於爆發了鎮兵殺死官員的起義。沃野鎮民匈奴人破六韓拔陵聚眾反魏,殺鎮將,另遣部下鮮卑人衛可孤率軍圍攻武川、懷朔二鎮。懷朔鎮將楊鈞以鮮卑貴族賀拔度拔為統軍,以其三子賀拔允、賀拔勝、賀拔岳為軍主,率兵抵禦起義軍。賀拔父子與宇文泰父宇文肱一起襲殺了衛可孤,接著退居大同。大同被義軍攻破後,賀拔岳與宇文肱投奔爾朱榮。在柔然部阿那環的幫助下,北魏最終鎮壓了六鎮起義。 北魏將被俘義軍和六鎮居民20萬人分徙於河北冀、定、瀛(河間)三州就食。而河北頻遭水旱,無法就食,終於又爆發了河北大起義。流浪在上谷(今河北懷來)的柔玄鎮兵杜洛周起義稱王,把這一帶的漢族和其它各族反魏武裝集中起來,佔領幽州。流浪在定州的五原降戶敕勒人鮮於脩禮,也領著流民起義。不久以後,這支起義軍被北魏分化,鮮於脩禮被叛將元洪業殺死。脩禮部將漢族人葛榮又殺元洪業,於526年稱天子,建國曰齊,繼續戰鬥。杜洛周的隊伍向南發展,在528年被葛榮並吞。葛榮擁有數十萬眾和河北數州之地,力量強大。他率軍繼續南進,前鋒指向洛陽。 524年,關隴起義爆發。高平鎮(治今寧夏固原)兵民起義,推敕勒酋長胡琛為高平王,秦州(治今甘肅天水)城民起義,推羌人莫折大提為秦王。關隴起義軍各部逐漸統一於鮮卑人萬俟醜奴(原來是役屬於匈奴的牧民)之下。 契胡族爾朱榮(羯人的一個畜牧部落)的祖先世居爾朱川(今山西西北部流經神池、五寨、保德縣的朱家川),到孝文帝時代爾朱新興被任命為秀容(今忻州西北)酋長。魏孝明帝時,傳位於兒子爾朱榮。爾朱榮派兵鎮壓了河北大起義,把六鎮義軍據為己有,並在降兵中提拔了若幹將領,如高歡、宇文泰、侯景等人。 魏孝明帝元詡七歲,母胡太後臨朝專政。528年,胡太後毒死孝明帝,爾朱榮帶兵直奔洛陽,殺死胡太後,並把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政權中的漢族大族消滅殆盡,立元子攸為魏孝莊帝,史稱河陰之變。然後爾朱榮返回晉陽,遙控北魏朝政;同時派爾朱天光、賀拔岳、侯莫陳悅鎮壓關隴起義軍。賀拔岳因鎮壓關隴起義有功,被授涇州刺史、雍州刺史、歧州刺史。 河陰之變之際,部分北魏宗室和官員南逃降梁。梁武帝遣陳慶之率兵送元顥回北方,攻克商丘,元顥在睢陽城即皇帝位。接著攻克滎陽,佔領洛陽。爾朱榮率軍渡黃河作戰,陳慶之所率軍隊大敗,元顥逃亡被殺。530年,孝莊帝誘殺宰相爾朱榮,侄爾朱兆立太原太守元曄為帝,興兵攻入洛陽,殺孝莊帝。 時任臨汾刺史的高歡乘爾朱氏混亂之機,說動被爾朱榮兼並的六鎮義軍20萬軍民歸順自己,並把他們帶往河北,擺脫爾朱榮之子爾朱兆的控制。531年,高歡率眾進據河北冀縣,籠絡當地漢族世族,利用民族隔閡,煽動反爾朱氏情緒,勢力陡增。高歡於是脫離爾朱氏,立渤海太守元朗為帝。爾朱氏進攻鄴城,賀拔勝和徐州刺史杜德投降高歡,爾朱仲遠南逃降梁。斛斯椿敗回洛陽後叛離爾朱氏,殺爾朱世隆和爾朱彥伯,擒爾朱天光、爾朱度律送於高歡。爾朱兆領殘兵遁還太原,逃往秀容,後被擊敗自縊。至此爾朱勢力被斬盡殺絕。高歡進據洛陽,連廢節閔帝元恭、廢帝元朗,另立元修為孝武帝。 當賀拔岳聞知爾朱家族一敗涂地時,便約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會師長安,擒獲爾朱是壽,響應高歡。532年,孝武帝任命賀拔岳為關中大行臺。533年,孝武帝擔心高歡成為爾朱榮第二,使就密令賀拔岳擁兵關隴對抗高歡,任用賀拔勝為河南鄧縣刺史。534年,在討伐靈州刺史曹泥前夕,高歡授意侯莫陳悅殺害了賀拔岳。賀拔岳部下宇文泰擊殺侯莫陳悅,並據有關隴。 534年,元修由於和高歡的矛盾尖銳化,逃奔關中依宇文泰。高歡又立元善見為帝,遷都鄴,史稱東魏。元修逃到關中後,不久被殺。535年,宇文泰立元寶炬為帝,都長安,史稱西魏。此後,東魏與西魏展開了20餘年的爭奪戰。537年在潼關之戰和沙苑之戰後,西魏乘勝東進,攻下山西永濟和金墉,與東魏爭奪洛陽。543年東西魏又先後在河南孟縣、洛陽北邙山交戰,東魏先勝後敗,高歡逃離洛陽。西魏因無力鞏固洛陽而撤兵,以黃河為界設防。546年高歡大舉進攻山西稷山,苦戰50餘日,損失7萬人,退兵,次年病卒。 鮮卑化漢人高歡憑借六鎮鮮卑人(包括鮮卑化的漢人)建立起政權,老婆又是鮮卑貴族,所以他和繼位諸子在政治上都倚重鮮卑族,北齊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鮮卑習俗,提倡說鮮卑語及武事。但同時高歡也爭取漢族門閥世族參政,作為第二種支持力量。為此,他公開自己祖先的漢族身份,把女兒嫁給華陰門閥世族楊愔,任用漢族門閥世族高敖曹、高乾擔任政府要職。高歡企圖調和當時相當尖銳、緊張的鮮卑與漢人的關係,但不可能有實際作用。550年,高歡次子高洋代東魏建齊。高洋重用漢人,立漢世族趙郡李氏之女為後,生高殷。560年高殷繼位使鮮卑人大為震動,於是聯合高氏皇族發動宮廷政變,殺楊愔廢高殷,高歡第六子高演當了皇帝。561年高演死,高歡第九子高湛即位,漢族在朝中地位更加低下。北齊漢族與鮮卑族的矛盾一直無法融合,使北齊政治上蒙上了陰影,不能像北周那樣融合漢族鮮卑族為統一的關隴集團。 564年,北周大將達奚成興侵齊平陽(臨汾),北齊斛律光大敗之。於是宇文護親自挂帥率兵10萬攻打洛陽,斛律光殺周將王雄,大敗周軍。568年北周又圍攻洛陽,斛律光再敗之。斛律光在玉壁營築了華谷、龍門二城,宇文憲不敢妄動。斛律光又營築南汾城,胡、漢民眾萬餘戶前來歸附。568年高湛死,兒子高緯即位。571年,斛律光築平隴,周柱國普屯威、柱國韋孝寬進攻平隴,戰於汾水,周軍大敗。接著北周柱國紇幹廣略圖攻宜陽,又被斛律光打敗。北周韋孝寬制造了斛律光篡位的謠言,572年,高緯殺斛律光。576年高緯禪位給兒子高恒,高恒在位25天北齊滅亡。 550年,宇文泰設立了八個柱國大將軍,正式開創了府兵制,府兵制在形式上採用鮮卑八部之制。在八柱國之中,宇文泰是最高統帥,西魏宗室廣陵王元欣挂個虛名,實際領兵的只有六個柱國大將軍李虎、李弼(李陵後裔)、於謹、趙貴、獨孤信、侯莫陳崇,分統六軍,合周禮六軍之制。六個柱國各督二個大將軍,每個大將軍督兩個開府,每個開府各領一軍,共24軍。這就是府兵的係統。556年,宇文泰兒子宇文覺篡位建周,他和哥哥宇文毓先後被宇文護弄死;宇文護以增設柱國、增設大將軍、提高24個開府將軍地位直接歸中央控制的辦法使八柱國有名無權。宇文毓弟弟宇文邕繼位後殺掉了宇文護,改稱兵士為侍官使具有皇帝衛隊性質,作戰時臨時命將配兵,24個開府將軍的權力又有所削弱。宇文邕死後,其子宇文 在位僅兩年即死去,大權落入皇後之父楊堅手中。府兵不入民籍,另立軍籍。 西魏的府兵,最初可能以鮮卑人為主,但西魏鮮卑人不多,六鎮起義後的鮮卑人大多留在東魏。宇文泰起家靠的是武川鎮兵,最初只有數千人,鎮壓關隴起義後逐漸有所發展。543年西魏軍已有10萬人,但邙山一戰,西魏軍傷亡近6萬人。由於關隴地區鮮卑人兵源有限,宇文泰不得不開始用漢人充兵。至此,漢、鮮卑共同組成軍事力量。府兵制的這一演變,使鮮卑騎兵和漢人鄉兵結合在一起,改變了府兵主要是鮮卑兵的成分。實際上西魏北周統治集團,是由賀拔岳領導的武川鮮卑軍人集團和關隴漢族地主組成的。 宇文泰深知成就大業必須培植起自己的支持力量,而且這個力量必須包括漢族。但漢族與鮮卑貴族之間存在一定的民族界限,宇文泰不願像孝文帝那樣,全盤漢化,以至於引起鮮卑人六鎮起義,政權傾覆。554年,宇文泰宣布改姓元的鮮卑人一律改姓拓跋,然後又將漢人改姓鮮卑姓。如趙貴賜姓乙弗氏、蘇綽弟蘇樁賜姓賀蘭氏、楊忠賜姓普六茹氏。府兵制中的漢族士兵,也一並跟其漢將改姓。宇文泰想用這種表面上的鮮卑化來平衡西魏政權日益漢化的現實。宇文泰確信漢人政治制度有值得倣效之處,令漢人蘇綽、盧辯依周禮改定官制,使政權帶有古老華夏文化的色彩,以撫慰漢人。 從六鎮南下的諸鮮卑首領及兵將,在佔據北方後,因受中原之物吸引,生活漸流於怠逸,勇武的風氣消失。自北魏末年,鮮卑人多因日漸漢化,體質日見文弱,不任兵事,只得借助漢人主理。北齊文宣帝時,曾簡舉漢人之勇武者戍守邊境。又由於胡人以打仗為職業,胡人在200年的北方混戰中大都戰死,由於爾朱榮之亂和534年開始的東西魏的互相攻伐,鮮卑族人口已經枯竭。而同時北方民間漢族悄然增長、外地漢族重新回歸,漢族在關中已經佔壓倒優勢,以至於宇文泰不得不從漢族民間補充兵源,用當地漢族豪強帶兵。周武帝時,北周境內已有一半漢人當兵。及末年,周的軍事將領以漢人佔大多數,故兵權漸轉於漢人手中。從此,漢族人不僅在民間而且在軍方也佔壓倒性優勢,周齊隋唐的漢族將士及先祖大都崛起與東西魏並立時期。 南北朝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分別因為候景之亂和六鎮起義而被粉碎。江南一時稱千裏絕煙,繁華如三吳也戶口凋零。北魏則終於分裂,戰亂又起。到公元581年,中國人口剩下4430萬,其中南朝314萬,北朝漢族3500萬,漢胡混血兒500萬,鮮卑雜胡116萬。所以隋唐北方漢族血統大概為(3500+250)/4116=91%。隋唐漢族雖然融入了部分北亞人種,但主流上仍然是北方遠東人種。 八、當代漢族的形成過程 (11)。金元清的漢化 金建國初期女真族有60萬人口,後來入主中原的女真人有40萬人,而1207-1223年全國人口1。254億,其中金國治下的漢族人口有4200萬,金國治下的華北女真族100萬,金國治下的東北女真族100萬。 女真人不事耕作,金政府為了女真人的生計不斷掠奪漢人的土地送予女真人,使有金一代民族矛盾始終尖銳,金滅亡後,漢族人懷著對金人滿腔仇恨,將殘留在華北的女真人無論男女老幼統統殺死。很難想象當時對女真恨之入骨的漢族殺之惟恐不及,居然會跟女真通婚! 蒙古帝國時期,北亞人種蒙古族人口不到150萬,散布於亞歐大陸,而進入中原地區不會超過50萬。1351年元朝的南方人口5800萬,北方漢族人口有3830萬,蒙古族色目族100萬,北方漢族對蒙古族完全是壓倒優勢。元亡後,朱元璋對留在中國土地上的蒙古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雲南的蒙古人嚇的改了自己的民族屬性,幾百年來不敢說自己是蒙古人。 說南北朝時有民族的融合倒還說的過去,因為雖然在民族仇殺中羯、匈奴、氐、羌整個民族在中國被殺絕了,但是鮮卑族的的確確融進了漢族。但是在宋元時代,胡漢矛盾比抗日時期的中日矛盾要尖銳十倍,純粹是民族間的一場血腥大屠殺,根本沒有民族融合的條件。雖然胡人在戰爭初期取得主動,但是由於胡人意志的退化,胡漢人口對比的懸殊,胡人政權最終滅亡,並且在滅亡後遭到了漢民族報復性的血腥大屠殺,留在中國本土的胡人基本上被殺。 滿族是金政權進入中原後留在東北故土的女真人的後代,到了本世紀,基本上融合於漢族,這算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次民族融合。進入內地的蒙古人及其帶來的色目人的後代迄今在戶口本上還不屬於漢族,遑論滿洲人了。相對人口總數龐大的漢民族,在漢朝以後,異族混入了今天漢族的成分究竟又有多少呢?! (12)。明初大移民 入宋以來到明初,華北平原經數百年戰亂,人口大量亡徙。禍不單行,1350年蒙古高原和華北平原陷入一場空前的瘟疫(鼠疫)之中,華北平原人口進一步損失。1381年,河南土著人口是189。1萬人,河北土著人口是189。3萬人,而山西土著人口卻達403。045萬口。朱元璋決定從山西移民填充華北平原,其中移民河南93萬人,移民山東121萬人,移民河北41萬人。 據曹樹基研究,河北省移民後的人口比例:永平府(治所今盧龍)的土著只佔38。55%,河間府的土著佔48。6%,廣平府(治所今永年縣)和大名府土著佔48%。 據葛劍雄《中國移民史》,河南省移民後的人口比例:彰德府的土著佔71。8%,衛輝府、懷慶府、開封府的土著佔50%,河南府的土著佔79。1%,南陽府的土著佔44。6%,汝寧府(治所今汝南縣,汝寧府比現在駐馬店的管轄範圍大)的土著佔76%。 據葛劍雄《中國移民史》,山東省移民後的人口比例:東昌府土著(今聊城)佔18。5%,兗州西部土著佔30。8%,兗州東部土著佔85。8%,濟南府的土著佔67。5%(移民以山西、河北為主),青州南部土著佔69。4%(移民以山西、江蘇為主),青州北部土著佔74。4%(移民以河北為主),萊州府土著佔84%,登州府土著佔71。2%。 北京城1368年有80萬,徐達進北京時只剩下1。2萬人,於是朱元璋將移民遷入北京,據曹樹基研究,移民後北平府土著比例只佔9。8%。歷時三年的靖難之役,又把華北推向戰火之中。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從南京移民北京87。5萬人,從山西移民順天府39。5萬人。 我們這裏重點談一下山西人,因為山西南部人是華北平原大部分漢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與洛陽一起並列為華夏族的核心。漢末,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部,左部居今汾陽,右部居今祁縣東南,南部居今隰縣,北部居今忻州,中部居今文水。西晉時,塞外匈奴大量內遷,總數在30萬以上。羯族隨匈奴遷入山西,集中於上黨的武鄉(今榆社北),被稱為“匈奴別部”。鮮卑族集中於代縣、大同。這些內遷胡人都不在山西南部的中原文化區。五胡亂華時期,匈奴劉淵建都於平陽,亡國後山西的匈奴人被殘殺、逃亡、被強遷往他鄉,沒有人留在山西。北魏時期,大量高車、庫莫奚人遷入大同。但是遷入大同的人後來基本上都遷入了洛陽(108萬漢胡混合人)。元朝時期,從黃河以南遷入大量移民到山西。大量蒙古人遷移到大同和朔州。由此可見,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們是純正的華夏貴胄,非胡漢雜種。 九、南方漢族的形成過程 (13)。北方漢族取代南朝百越南蠻的主體民族地位 在秦嶺淮河和北南文化線(通州縣東-南通市東-長江-靖江縣北-長江-鎮江市東-丹陽縣西-金壇縣西-溧陽縣西-溧水縣南-高淳縣北-安徽省黃池-方村-峨橋-鐘倉北-銅陵縣西南-銅陵市東-大通-馬牙橋-高坦-牌樓-瓦 -長江-蓮洲-石牌-二橋-懷寧東-金拱-唐灣-主簿-鷂落坪-湖北安徽省界-黃湖官湖龍感湖南岸-望江縣南-華陽-香口-馬 -彭澤-湖口-九江市東-九江縣-範家鋪-湖北江西省界-武穴南岸-長江-黃石-大冶北-梁子湖-渡普西-長江南-白螺-洪湖西岸-潛江南-江陵-秦市南-調弦口-石首-黃山頭東南-湖南省官 -安鄉縣西保和堤-澧水-益陽西北軍山鋪-官莊-七甲坪-松柏-裏耶-湖南省界-堯市-江口北-花橋北-龍頭庵-小橫 西-新建-中方-楠木坪-漠濱-湖南貴州省界-廣坪西-響水壩-靖州縣-溪口-廣西省堂坊-百裏村南-安和南-灌江源頭-黃關-湖南廣西省界-清江橋-渡水-高木塘-塘田市-花橋-高溪市-大忠橋-陽明山-金陵-歐陽海-郴州蘇仙區-上渡西-大源-栗源南-湖南廣東省界-莽山西-連州縣-連南縣-連山縣北永和-大寧-桂嶺-裏松-賀州北-望高-鐘山北-牛廟-沙田西-步頭西-黃姚-昭平縣-文圩-頭排-羅秀-黃茆-東鄉-桂平西山-石龍-古樟-石牙-武宣-黔江-大灣-龍岩-遷江-加方-古零-仙湖-甘圩-丁當-坡造-海城-朔良-永樂-陽圩-坡洪-印茶-南圩-那桐-中東-屏山-全茗-大新-新和-雷平-那嶺-碩龍)之間,自秦漢以來都有大量漢族移民。 第一次大移民發生在西晉永嘉元年至南朝宋泰始二年的150年裏,這次移民高潮形成了三大支流。其一為“秦雍流人”(陜西甘肅以及山西一部分)到達的地點是洞庭湖流域;其二為“司豫流人”(河南以及河北的一部分),到達的地點是鄱陽湖流域;其三為“青徐流人”(山東以及江蘇安徽一部分),其到達的目的地是太湖流域。這次移民使北方方言與南方方言的分野超過秦嶺淮河一線並成為吳、湘兩大係南方漢族的基本源流。南遷的流民計90萬,約佔劉宋人口的六分之一。其中蘇皖二省就佔移民總數將近一半,江蘇有些區段呈高度集中狀態,今南京以東至鎮江一帶北方僑民甚至比當地土著居民還要多。由於遷徙時間集中,僑寓地區集中,僑居方式又多是聚族而居,因此北方方言必然要對土著方言發生衝擊。一方面使寧鎮以西北地區奠定了江淮官話的最初基礎,另一方面,又使鎮江以東原有的吳方言受到影響,失去一些原有的特徵。楚人在戰國時期半華夏化,自大量中原移民到達湖北,漢族移民數量開始超過當地楚人數量,江北楚人徹底漢化,湖北地區開始操一種漢語方言,這是西南官話的雛形。 第二次大移民發生在唐代安史之亂以後。從湖北荊州至湖南常德一帶,因移民而增加戶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顯著增加,吳縣移民可能佔到全縣戶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增加還引起政區的增置,分潤州(今鎮江)置升州(今南京)、又分宣州置池州。在江西,移民數量也很大。贛東北的饒州戶數凈增四倍之多、洪州增三分之二、吉州增五分之一。由襄州沿漢水南下經郢、復至鄂,諸州戶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連移民路線都斑斑可考。這大規模的移民活動,在洞庭湖地區,奠定了西南官話的基礎。到達江湘者,則產生了新湘語的萌芽。江西北中部則出現贛客語的共同源頭,將吳語區與湘語區隔開來。唐末黃巢起義使部分人移入閩贛山區,為客方言的產生準備條件。 第三次大移民發生在北宋靖康之難至蒙古入主中原之時,其中最重要的是靖康元年(1126年)至紹興十二年(1142)間的移民。移民總人數500萬,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漢民族南遷。今東南各省,甚至遠至福建、廣東都有北方移民,其中比較集中的地區是蘇南浙江一帶,更加密集的移民區則是從蘇州至寧波一帶,當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裏。這樣集中的移民對語言產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杭州與蘇州都一度出現杭音與北音,蘇音與北音對立並存現象。經過幾百年的發展演化,蘇州的北音已經消融,但杭州的北音因移民在數量上的絕對優勢而頑強保留到今天,故杭州城裏從明朝至今一直是吳方言區裏的一個特殊的方言島。因此次移民散布面比前兩次要寬,除蘇南浙北以外,對各地方言特徵的影響不如前兩次深刻。但具有特殊意義的是客家方言的逐漸形成。閩西、贛南的移民部分更遷往粵東北地區,於是贛閩粵三省交界地區因為與北方方言隔離開來,成為客方言形成的良好地理環境,並在日後使梅縣成為客方言的中心。第三次大移民還造成西南官話向廣西的傳播。 元代以後,自北而南的大規模移民活動不再出現。東西向移民最重要有以下兩樁:江西向湖南移民從五代開始直到明清之際,持續七八百年之久,使湖南原有的湘語發生質的變化,由近而遠帶上程度不同的贛語特徵而湘東地區可以算作贛語範圍。福建向廣東、海南移民大致也從五代開始。福建山多田少,在中唐以後又接受大量北方移民,如閩南的泉州元和時期比天寶年間戶口多出50%,因此人口過飽和現象很快突現,向廣東移民不可避免。首先向鄰近的潮汕地區遷移,而後向西擴散,越過珠江三角洲(因為這裏早已由操粵方言的漢族廣府人所開發),進入粵西南沿海地帶到雷州半島,再到海南島。也有直接來到海南的,那往往是經商失敗的閩人。在兩宋之際與宋末金、元相逼之時,更是大量涌來。從地方志和族譜記載來看,福建移民的原籍多是興化(今莆田、仙遊)、泉州、漳州人,他們將莆仙方言與閩南方言散布在海南島和廣東省兩端的近海地帶,並在珠江三角洲留下了一些閩方言島。 歷經漢、三國、南朝、唐宋1500年的漢族中央政權統治,楚漢戰爭、黃巾之亂、靖康之難時期,又有大量北方漢族移入,巴蜀人與漢人逐漸融合,開始操漢語族蜀語支。南北朝時期,幾十萬僚人(百越)入蜀,融入漢族,所以很多四川人身高比較矮概與此有關。宋蒙巴蜀地區的酷烈攻防戰持續了50多年,四川人口相對於南宋銳減了80%以上,剩下不到100萬人。元末四川人口恢復到200萬人,隨州人明玉珍率20萬湖北人進入四川,與元軍大戰10多年,川人(不含明部)剩下不足70萬人。洪武年間,以麻城為代表的湖北人大量遷入四川。明末清初,四川的兵燹戰亂連續長達三十多年,如張獻忠、明、清、三藩等,川人不足60萬人,於是“湖廣填四川”出現了,四川的外地移民佔了總人口的80%。所以四川話就是湖北話為主、涵合當地土著的蜀語支語言而形成的,屬於西南官話。 元、明兩代及清初接連不斷向雲南、貴州地區派去大量軍隊,實行屯田制度。包括隨軍家屬,四百年內,移入雲貴地區的人口達百萬之多。清代中期,在四川人口逐漸增加以後,又有大批移民在政府鼓勵下遷到雲貴地區。兩次移民使雲貴地區的漢語方言納入西南官話的體係中,但與四川湖北方言又不盡一致,某些地方帶有江淮官話的特徵。 在秦嶺淮河和北南文化線之間的漢族血統有90%,這裏的漢族無疑屬於北方遠東人種。 於越國被半華夏化的楚國滅掉後,越人南潰,湖北楚蠻涌入吳越地區;後來由於北方戰亂而南逃上海-蘇南一帶的中原漢族人逐漸增多,超過了當地吳越;湖南是漢族與大量江南楚蠻(長沙蠻,苗瑤畬族祖先)雜居;江西則是北宋漢族與江南楚蠻、山越等百越雜居。由於江浙、湖南、江西的漢族人是北方遠東人種與南亞人種的混血,所以屬於南方遠東人種,而這裏未漢化的百越後裔(苗瑤畬族)則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被藏緬化的百越(彝族)也屬於南方遠東人種;日本的“底脯”成分是70%的通古斯族和30%的百越南島族,屬於南方遠東人種。 (14)。百越的漢化 雖然三苗被夏朝打敗退出中原,但百越人還廣泛地佔領中國南方的大部分地方,百越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一直到東晉,廣大的中國南方還都是百越語言的天下,漢族在這裏絕對是少數民族。古越人使用銅劍、銅鼓,擅長造船操舟,奉龍蛇為圖騰,剪發文身、錯臂左衽,有打牙習俗。五胡亂華、大批漢族南下,初步改變了中國南方以百越為主體民族的種族狀況。古越語是一種膠著語,它不像漢語那樣一字一音,而是合多音膠著而成,百越語言屬於漢藏語係壯侗語族。 楚民族血統上是華夏、藏緬、苗瑤的融合(湖北)或者就是苗瑤(湖南、江西),滅吳越後東楚民族血統上則是楚民族與百越的融合。楚人尊鳳,其次崇拜龍。楚語是一種漢語、藏緬語、苗瑤語的融合,楚國文字採用稍加改造的中原漢字。後來隨著與中原交往的加深,楚民族逐漸華夏化,楚語逐漸演化為今日湘語、吳語,楚語與江淮漢語融合形成贛語。 揚越顧名思義揚水(發源於荊州東流於潛江入漢水)東南的百越,可能屬於三苗後裔苗瑤族,他們廣泛分布在今湖南省江西省全境、湖北省東部。其中今鄂州市的鄂國、今江西餘幹縣的幹國最為著名。全部揚越地區最後都被楚國徵服,但他們的語言苗瑤語仍然於獨立於楚語。但隨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原地區的揚越人逐漸被楚人同化。退居山區的揚越人號稱山越,後來被吳國孫權徵服,逐漸漢化。 濮人屬於百越一支,居住在江漢平原西部,參加過武王伐紂,一直到周朝勢力都壓過楚國。公元前700年被楚國滅亡,一部分逃到廣西,稱西甌、駱越,一部分逃到貴州雲南,稱僚。 庸人屬於藏緬語係,居住在今竹山縣,也參加過武王伐紂,前611年被楚國種族滅絕。盧戎屬於藏緬語係,居住在今南漳縣、宜城縣,也參加過武王伐紂,前690年被楚國滅亡,逐漸融於楚民族之中。 盤瓠蠻居住在今湖南中西部,後來分散演化為長沙蠻、武陵蠻、五溪蠻、傒。 長沙蠻武陵蠻又逐漸散居演化為苗瑤畬三族,畬族居於福建、廣東東部,瑤族居於湖南、廣西東部、廣東北部,苗族居於湘西與貴州等地。唐王朝於福建畬族地區設置漳州、汀州。宋代瑤族有幾大聚居區:一是現湖南省中部的梅山地區,宋朝派章惇開梅山,瑤族有的向湘南及廣西等地遷徒,有的就留在當地逐漸被同化於漢族之中;另一個在今湖南南部、廣西廣東北部山區。從1045—1047年經多次戰鬥,瑤族接受朝廷封給的峒主、銀青光祿大夫等官職。 五溪蠻因其地有雄、樠、潕、酉、辰等五溪而得名,是今沅江上遊。原來主要是百越民族,後有藏緬族群巴人(土家族祖先)遷入,形成多民族雜居局面。北江蠻首領為巴人彭氏。南江諸蠻自辰州達於長沙、邵陽,首領為舒氏、田氏、向氏,三姓首領互相攻擊,朝廷利用其連年戰爭,治下百姓都思歸化的心理,於1072年派章惇招降。傒人分布以湖南為中心,向東擴散到贛水,向南延及韶關,由於長期與漢族雜居,唐朝時期融於漢族。 商周時期,今浙江南部、福建居住著百越的一支---閩,後來於越民流亡閩地,二者融合為閩越。楚滅於越後,越王大兒子搖佔浙江,稱東海王,二兒子無諸佔福建,為閩越王。前223年秦派大將王剪滅楚。秦始皇統一天下,無諸與搖被廢為君長,以其地屬置會稽郡、閩中郡(福州市)。在秦末農民起義中,閩越無諸和東海王搖率越人跟隨鄱陽令吳芮參加亡秦鬥爭,其後又輔佐漢朝擊潰項羽。前202年劉邦立無諸為閩越王,統轄原閩中郡故地;前192年,立搖為東海王(東甌王),建都溫州市。 前154年吳王劉濞反漢,東甌王受漢指使殺濞於丹徒。濞子子駒逃亡入閩越,唆使閩越王出擊甌,前138年閩越發兵圍東甌,東甌求救於漢,劉徹令莊助發兵援東甌,兵未至閩越即退兵而去。東甌王恐閩越再來攻,遷其眾4萬多於江淮之間,故地為閩越王所佔。前135年,閩越王乘南越武帝趙佗新死,發兵攻南越,漢武帝乘機進攻閩越,閩越王之弟餘善殺閩越王郢,向漢稱臣,無諸孫醜被封為越繇王,餘善被封為東越王。前112年南越相呂嘉反漢,被漢軍攻滅。次年,東越王餘善起兵反漢。漢以越衍侯吳陽勸降餘善,餘善不聽,退守福建省浦城縣,尚有甲兵數十萬。東越建成侯敖與繇王居股合謀,計殺餘善,獻於漢軍。因而,繇王居股被封為東成侯,建成侯敖被封為開陵侯,越衍侯吳陽被封為北石侯,東越將軍多被封為無錫侯等。漢武帝以閩越地險阻,多反復,易為患,故徒其民於江淮間,福建之地遂虛。實際上尚有一部分閩越人隱匿於崇山峻嶺之中,前85年,漢昭帝置冶縣(福州)統治之。 山越基本上是依阻山險而居的越人,分布於三國吳屬的丹陽(宣州)、會稽、新都(黃山)、建安(福建省建甌縣)、豫章(南昌)、鄱陽(上饒)、廬陵(吉安)諸郡及魏屬的廬江郡等地。孫吳政權為了擴大兵源、增加賦役,頻繁鎮撫山越。238年平定山越,並收之為吳國士卒。山越人逐漸與漢族融合,成為今天老表人(操贛語)、徽州人、江淮人、江南人(操吳語)、閩海人的血液的一部分。 吳國孫權在福建置建安郡(今建甌),所轄東安縣即今天閩南的同安、南安,漢族人開始少量移入閩南。永嘉之亂後,中原漢族大量逃入閩南,成為福佬人最早的基礎。510年梁置南安郡,管轄今泉州地區。唐朝時,閩西南畬族起義,陳政、陳元光父子率5000多河南兵前往鎮壓,並就任漳州刺史。入宋以來,中原漢族移民繼續南遷入閩南,當地的閩越族在人口上被漢族超過,逐漸失去本民族特徵,漢越二族融合成福佬人。福佬人由於向外移民,成為潮汕、雷州半島、海南、臺灣的主體民系。 吳國對閩北五次用兵,數十年經營,鞏固了統治,部分漢族人開始定居福州。西晉初置晉安郡,治所福州,特別永嘉之後,大量漢族入閩北。南朝時期,入閩漢族繼續增加。唐末,王潮率領大量光州固始人入閩,並建立閩國。漢族人開始超過當地的閩越族人,漢越二族逐漸融合為現代意義上的福州人。 福建人的漢族血統充其量不超過60%,這注定了福建人有更多的百越特徵,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 商周時期,今桂粵湘交界處居住著百越的一支---蒼梧。公元前230年,一部分蒼梧南遷到珠三角,改稱南越;一部分西遷到廣西大瑤山,演變為侗族。 今越南北部、廣西大部、廣東、海南島居住著百越的另一支---駱。公元前206年,駱分化為西甌、駱越。西甌居住在以貴港為中心的柳江-鬱江流域;駱越居住在越南北部、南寧為中心的邕江流域、雷州半島、海南島。漢末,西甌演化為烏滸、駱越演化為俚僚。 秦始皇平定嶺南,於今廣西東北部的西甌地置桂林郡;於今廣西西南部、越南東北部、海南島儋耳的駱越地置象郡,於今廣東省東北及中部一帶的南越、揚越地置南海郡。但越人不降,散處原野樹叢堅持對抗。秦軍糧食乏絕、士卒勞倦,加以夏日暑熱、霍亂痢疾流行。越人採用夜間突襲的方法,使秦軍大敗。於是秦始皇以任囂為南海尉、趙佗為龍川令,領因罪被流放的犯人等5萬之眾,留守嶺南,並從中原徵調1。5萬名未婚女子,使之與守戍將士成婚定居,繁衍後代,這是古代中原人口向嶺南地區規模較大的一次遷徙。從中原遷來嶺南越地的壯年男女,男子披甲從事徵戰的軍事生活,婦女擔負繁重的後勤工作,苦不聊生。同時,秦始皇還從中原地區強迫大量勞動人民遷來嶺南,與越人雜居共處。從中原地區遷來的百姓,是最早的大批移民,構成了嶺南最早的漢族居民。有的也融合於越人之中,成為越人的一部分。 前210年,陳勝、吳廣起義。南海尉任囂死後龍川令趙佗代行南海尉事,誅殺秦官,絕道聚兵自守。前207年,趙佗擊並桂林、象郡,建南越國。趙佗以財物結納相鄰的閩越、西甌、駱越諸部,使之成為自己的屬地,造成東西萬餘裏均遵奉趙佗政令的局勢。趙佗盡管出身今河北省定州市,但接受越人風俗習慣,完全以土著越人的首領自居。趙佗發兵攻長沙王吳芮,未能取勝。前137年,趙佗去世,壽逾百歲,孫趙胡繼位。前135年,閩越王鄒郢攻南越,趙胡要求漢朝幹預。鄒郢弟餘善刺殺郢,使漢罷兵。前122年趙胡病卒,葬於今廣州市越秀公園西邊,太子嬰齊繼位。前112年嬰齊亦卒,嬰齊在長安時娶樛氏妻所生之子趙興即位。南越三代老臣、丞相呂嘉原為越人首領,主張保持南越獨立,帶兵攻殺樛氏、趙興與漢使少季。隨即立趙建德(嬰齊在赴長安之前,娶南越女子為妻所生之子)繼位。前111年,漢軍攻入廣州,趙建德與呂嘉被殺害。接著,桂林監居翁諭告甌、駱40餘萬口歸漢。漢武帝在越地建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珠崖、儋耳諸郡,郡下均設屬縣若幹,納入直接統治之下。五胡亂華以後,南遷漢人亦不斷增多,但數量上遠不及土著,被土著同化。 到了唐朝,烏滸演變為黃峒蠻。黃峒蠻因黃氏首領居住黃橙峒而得名,聚居在今廣西的靖西、百色、田陽、田東等縣境。742年黃氏強盛,攻擊附近的韋、周等氏,雄踞十餘州,至756年首領黃乾曜自號中越王,分封桂南王、拓南王、南越王、鎮南王等稱號,擁眾20萬,影響數千裏。758年黃乾曜等被官軍所殺。794年黃峒首領黃少卿又攻邕州,807年黃少卿曾一度歸順唐王朝,被授為歸順州(今廣西靖西縣)刺史,其弟黃少高為有州刺史,但不久又稱雄獨立。黃峒蠻的各個集團長期以來對於唐王朝就處於這種“叛服不常”的狀態之中。黃峒蠻到了宋代演化為僮族,有依、黃、莫、韋、周等大姓。自唐代建立羈縻州峒,宋代一依其舊,所設羈縻州、縣、峒以在廣南西路邕州左右江一帶為最多。依氏主要居住在安平、武勒、思浪、七源等州;黃氏主要居住在安德、歸樂、歸城、田州等州;莫氏主要居住南丹等州。僮族逐漸發展為現在的壯族。 南越俚人住在山洞、部落十餘萬家,首領洗氏,稱雄一帶。南梁州刺史洗挺,曾持強侵掠近鄰,得其妹洗夫人的規勸,怨隙漸息。洗夫人後嫁高涼(陽東縣)太守漢人馮寶為妻,參預政事。洗夫人輔佐丈夫馮寶,兒子馮仆,一直與南朝梁、陳保持著良好的關係。當嶺南發生動亂之際,洗夫人親自披甲乘馬,巡撫諸州,為隋朝穩定嶺南作出了努力。洗夫人之孫馮盎被隋朝拜為高州刺史。南朝時期,南遷漢人的有勢力者成了土著渠帥,如馮氏、寧氏、黃氏、陳氏,對漢語與土著語的結合起了重要作用;今粵語(廣府話)次方言分布區域,與之有一定聯係。如高陽地區廣府話分布區域,主要是馮氏活動範圍;欽廉地區廣府話分布區域,主要是寧氏活動範圍;邕潯地區廣府話分布區域,主要是黃氏活動範圍;而廣州地區廣府話分布區域,則主要是陳氏活動範圍。初唐至盛唐,渠帥的勢力仍相當強大,其時嶺南是雙語區:漢語與土著語同時使用。 安史之亂後,兩廣地區因北方漢族遷入,人口增加了75%,兩廣的南越逐漸漢化,產生了中原漢語與土著語的結合物----廣府話。1127年到1279年的150多年間,北方漢族南遷嶺南綿延不絕,多以韶關東北南雄縣為第一站再進入珠三角,移民在人口上超過了土著的漢族和越族。廣府話進一步吸收中原漢語、使自己與漢語更加接近,一種漢語方言---粵語開始普及流行,漢族徹底同化了越族,廣府人形成。元代開始,廣府話開始與中原漢語分道揚鑣:北方話將中古聲韻向口腔前演變,造成前聲母、前元音發達,而廣府話則將中古聲韻向口腔後演變,造成後聲母、後元音發達;北方話對古聲調進行歸並,而廣府話對古聲調續行分化。 兩廣漢族有更多的南越族血統,屬於黃種人南亞人種。京族(越南主要的民族)、傣族、老撾族、壯族、侗族、布依族、黎族、水族、 佬族、毛南族、拉珈族、仡佬族等百越族群的成員也是黃種人南亞人種。(15)。總結 我國古代的民族遷移分兩種:阿爾泰遊牧民族(胡人)遷入中原;中原漢族遷入南方。這兩者有一個共同點:少數融入多數。 阿爾泰民族通常以強勢入侵者的身份進入中原,但他們人數非常少,通常只有北方漢族人口數的百分之一甚至更少,文化上也很落後,這決定了他們不可能對北方人種和語言產生大的影響(小的影響在所難免)。最終,他們從種族上、文化上和語言上都融入了北方漢族。就象一滴墨水掉入一盆清水中,影響甚微。例如,滿族統治中國近三百年,比此前所有遊牧民族統治時間要長,且最終大多融入漢族,但滿語對漢語影響很小,我們至今讀明代人寫的白話小說,如三言兩拍、水滸傳等,不覺與現代漢語有大的差別。 中原漢族的南遷人數較遊牧民為多,但仍然少於當地土著人(百越)。越人種植水稻,能供養大量人口,文化上也優於阿爾泰遊牧民族,而南遷的漢人也並非一下涌來,而是一波一波,這樣一次進入南方的數量更少。但他們雖然人數較少,卻掌握了先進的技術(鐵器)和文化,在文化上處於強勢地位,這樣互有所長的兩個種群相遇,影響是互相的。結果是:在不同的越族地區,成長出了不同的南方漢族和對應語言,特點是:文化上被漢族同化,從此成為漢族,血統上和語言上保留了大量越人的特徵。這就象一小杯紅墨水和一大杯藍墨水想混合,最終是一種新的墨水。 需要說明的是,“百越”是司馬遷對所有南方種群的統稱,實際上,由於南方地域廣大,丘陵廣布,交通閉塞,不象北方大平原容易交流,“百越”之間從種族、文化、語言各方面差異巨大,根本不是一個民族。南遷的北方漢族和彼此差異巨大的不同越人融合,產生了南方不同的漢人種群,而他們之間原來就很大的語言差異也基本保留了下來。 所以結論是:無論種族、語言,北南文化線以北的北方人較南方人對古代漢人的繼承程度更大。漢代,華夏族與邊緣蠻夷融合成漢族,漢族形成(從此綿延至今)。隋朝時,鮮卑族融入了北方漢族,形成北方新漢族。北方新漢族與漢代漢族文化上、血緣上一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 定義漢族的概念:黃種人的一種,說漢語,寫漢字,認同中國歷史文化與中國價值理念,並且帶有50%以上的漢代漢族血統。定義雜種的概念:身上混合多個民族的血液,但每個民族的血液都不超過20%,血液比重第一的民族相對於第二的民族不佔明顯優勢。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種的民族,只有相對純種的民族。北方漢族人還是相對純正的古代漢族的後裔。 *********************************************** 按:以下部分屬於有一點惡搞性質的網絡文字,作者不明。特此注明! 附錄:幾個皇帝的出身與血統 劉執嘉是劉邦的父親,妻王含始。楚元王劉交是劉邦的弟弟,劉裕是劉交的後代。 自公元91年匈奴進入山西定居以來(匈奴女子少且醜),不但與漢族公主通婚,也大量與當地漢族平民女子通婚。著名的蔡文姬即嫁給了匈奴的單於。到了公元317年,與漢族混居了226年的匈奴人已有大量漢族血統,但是由於其居住相對集中,文化上仍然是匈奴之風,漢習沾染甚少。所以十六國時期滅亡西晉的劉淵的母係祖先很可能多為漢族。 東漢渤海太守高洪,居渤海修縣(今德州北部河北景縣),為當時望族,子孫傳衍甚多。高洪的四世孫高褒為太子太傅。高褒的孫子高承為國子祭酒。 高歡祖籍渤海,六世祖高隱,為晉玄菟太守。隱生慶,慶生泰,泰生湖,三世仕慕容氏。慕容寶戰敗,高湖率眾歸魏,為右將軍。湖生四子,第三子謐,仕魏,位至侍禦史,因犯法被遷移到懷朔鎮(今包頭固陽縣)。高謐生高樹,高樹與韓氏生下高歡,高歡自幼在姐夫鮮卑人尉景家中長大,習俗已完全鮮卑化。高歡娶鮮卑貴族出身的婁昭君為妻。婚後高歡方才有錢買了馬,成為懷朔鎮隊主,後轉任函使,往來懷朔鎮與京城洛陽之間達六年之久。525年,北魏柔玄鎮(內蒙興和)杜洛周在張家口一帶起兵反魏,高歡參加了起義軍,不久高歡又投奔懷朔鎮將葛榮領導起義軍。次年,高歡與死黨尉景、段榮等叛離義軍,投奔爾朱榮,並很快贏得爾朱榮的信任,取得親信都督(爾朱榮衛隊長)的職位。在爾朱榮率兵鎮壓六鎮義軍時,高歡變本加厲,利用過去與義軍中的關係,混進義軍隊伍,說降義軍中七個稱王的將領及萬餘眾歸順爾朱榮。爾朱榮提升高歡為第三鎮民酋長,後又提拔為晉州(山西臨汾)刺史。 四世紀末期,鮮卑拓跋部異軍突起,聯合其他部族,重建代國,後改國號為魏。魏初共有46個部落,其中鮮卑化的匈奴獨孤部地位顯赫,它世代與拓跋部王室聯姻,北魏開國皇帝拓跋硅的祖母,第二代皇帝拓跋嗣的生母皆為獨孤氏。 獨孤信的祖先伏留屯曾任部落大人,是魏初最重要的官員之一。到獨孤信的祖父俟尼時,俟尼舉部遷往武川,在北塞防戍邊隘。當時北魏在其北面沿邊要害之處設六鎮,鎮將全由鮮卑貴族擔任,俟尼便是其一。俟尼辭世後,由獨孤信的父親獨孤庫繼任部落酋長,獨孤庫的妻子費連氏也是貴族出身,502年他們的兒子獨孤信出生。 孝文帝遷都洛陽以後,南遷的鮮卑貴族們迅速漢化,鮮卑姓獨孤被改姓劉。而仍留在北方駐守邊防的鮮卑貴族們則因遠離都城,受漢化影響小,依然保持著鮮明的鮮卑舊習:姓胡姓,說胡話,著胡裝,崇尚武藝,聚部而居;他們逐漸被淘汰,地位驟降,身份淪落。獨孤家族亦是如此。 524年,六鎮起義爆發,獨孤信只得隨其家流徙到定州(今河北定縣)。不久,起義風浪又波及到了河北。葛榮在定州的左人城(今河北唐縣)率軍起義,為免遭殺戮,獨孤信被迫加入義軍隊伍中,成為葛榮的部下。528年,爾朱榮殺葛榮,收降獨孤信。 北魏末年,高歡唆使關西將領候莫陳悅謀殺了擁兵關隴的賀拔岳。坐鎮荊州的賀拔勝忙命獨孤信入關接任賀拔岳的職位,招撫餘眾。到地方後後得知岳部將士們已推舉字文泰作了統領,於是,返回荊州。高歡在朝中掌權,孝武帝只得西逃長安投靠宇文泰。賀拔勝也投奔宇文泰。於是,高歡另立孝靜帝,自己執掌朝政,史稱東魏;宇文泰則鴆殺了孝武帝,另立文帝,史稱西魏。二者分別以懷朔係軍閥集團和武川係軍閥集團為靠山,開始了十多年的對峙。 東魏佔領了荊州,獨孤信以楊忠為先鋒又為西魏奪回了荊州。但後來寡不敵眾,被迫返回長安。後來因對內對外戰爭的軍功,獨孤信被拜為西魏大司馬,最後被封為八大柱國將軍之一。趙貴因當初首推宇文泰代統賀拔岳的餘部有功,也被封為八大柱國將軍之一。 宇文泰的正配夫人馮翊公主生嫡子宇文覺,立為太子;宇文泰的姚夫人生庶長子宇文毓,宇文毓之妻恰好是獨孤信的長女。宇文覺即位時,年僅15歲,一切大事均由宇文護裁奪。557年,宇文護為鞏固自己的勢力,殺害了趙貴和獨孤信。 獨孤信隨賀拔勝西奔宇文泰後三十出頭,娶妻納妾,養了六子七女。六個兒子全是正妻郭氏所生。幾個女兒都很漂亮,長女嫁給宇文毓;四女嫁給李虎的兒子李闥(昺?),生下了李淵;七女獨孤迦羅嫁給隋文帝楊堅,生下楊廣兄弟。 楊堅出身弘農華陰楊氏,是東漢太尉楊震(《後漢書》“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廉官)的後裔。北魏孝文帝遷都之後,內部便出現了分裂:中原洛陽的人漢化日深,而戍居六鎮的人卻更加趨向胡化。這一分裂勢必導致矛盾的激化,其不可調和的結果便是六鎮之亂的大爆發,北魏因此滅亡。高歡和宇文泰及其手下大都出自六鎮,因此繼魏建立的北齊和北周便出現了對漢化潮流的反動,高齊尤甚,其上層極端排斥漢人,熱衷於鮮卑化與西胡化,最終因未能處理好胡化逆流帶來的各種後果而滅亡;宇文周則假托周禮之名,行鮮卑部族化之實,將胡漢混成為一個物質與精神上俱有內部認同感的整體(關隴集團),較好地解決了種族與文化的矛盾,後來居上,統一了北方(苻堅之失敗,即未能解決好內部種族與文化之矛盾之緣故)。楊堅先輩武川鎮司馬楊元壽因輔助鮮卑有功被賜胡姓普六茹,楊堅父親楊忠服役六鎮。楊堅上臺後立即恢復漢姓(楊),停止公元500年以來歷時80年的軍界鮮卑化和公元535年以來歷時46年的政界鮮卑化趨勢,而轉向拓拔宏力倡的漢化,並殺光了宇文皇族。(即使在這80年間,民間仍然是多數民族漢族之風盛行,這決定上層的鮮卑化趨勢注定會逆轉。)從楊堅對鮮卑族缺乏感情來看,其母係很可能都是漢族人,父係自不待言。據此推測楊堅是相當正宗的漢族人。楊堅妻大獨孤氏。 西涼開國君主李暠是隴西成紀(天水北的秦安)人,漢朝飛將軍李廣的後代,與中原望族趙郡李氏同出一源。在河西走廊一帶,鮮卑人人數遠遠少於當地漢族人,又加上中原陸續逃難邇來的移民,漢族更佔壓倒多數。北涼沮渠蒙遜滅李寶,李寶及降眾從敦煌遷到武威,北魏滅北涼後又進入大同。李寶後裔在大同越來越鮮卑化,到李初古拔時已成了鮮卑化的漢人,得到拓拔燾重用。孝文帝改革後,名字又逐漸恢復漢化。其後屢經遷徙,至李重耳時居趙郡(郡治為今石家莊北的正定)昭慶縣(今隆堯縣人),為李淵始祖。 重耳死後,兒子李熙為魏金門鎮將領、孫子李天錫仕魏為潼主。雖然在文化上李氏家族有鮮卑化趨向,但血緣上是純正的漢族。在河北省隆堯縣境內發現李熙、天錫、虎、昺的塋墓,和光業寺碑。塋墓的規則,都是按照漢人舊制,而寺碑頌詞有“維王桑梓”之語,證明那裏就是他們的故鄉。李熙及妻張氏皆漢族,其子李天賜及妻賈氏亦皆漢族,其子李虎及妻梁氏亦皆漢姓。 八柱國之一的李虎追隨仇視漢人的宇文泰開創關中政權,官至西魏太尉,被賜鮮卑姓大野氏,李虎在北周建立以前就已經死了。 李闥(昺?)是李虎的第三個兒子,由於長子和次子當年隨李虎打仗的時候陣亡了,所以李闥繼承了李虎的隴西郡公的爵位,北周建立後改封為唐國公。李闥娶獨孤信的第四個女兒為妻(楊堅的妻子的妹妹)生李淵。李闥是純正的漢族人。 隋代周後,鮮卑化的潮流被遏制,漢化重新得勢。李淵娶妻紇豆陵氏(其父為隋定州總管紇豆陵毅,其母為鮮卑族周武帝宇文邕之妹),生李世民。 紇豆陵毅漢名竇毅,托言東漢竇章之後,東漢末章子亡奔匈奴,為部落大人。實際上竇毅是匈奴人,最低也是匈奴化的漢人。竇毅妻宇文氏也是鮮卑化的匈奴人。 李世民之妻長孫氏,其祖父為北周左將軍鮮卑族長孫凹,其父為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高歡的堂弟高岳的後代高敬德任隋朝揚州刺史,高敬德之子是高士廉,高敬德之女則是長孫氏之母。長孫氏,是唐高宗李治的親生母親。 依傳統,以男性血緣為主,所以認定李唐為漢族。 李存勖是沙陀族李克用的兒子,石敬塘、劉知遠也是沙陀族。朱溫和柴榮是漢族人。 趙匡胤祖宗幾代在河北藩鎮任官,盡管藩鎮首領部分是沙陀族人,但是由於在漢文明的包圍區,早已漢化,並且融有大量的漢族血統,據說沙陀兵團只有20萬人,而當時的漢族人有4000萬人。藩鎮首領大部分是漢族人。趙匡胤的高祖父趙眺(涿州人,唐朝永清、文安太令)正宗的河北漢族人,科舉考上來的。趙的曾祖父是趙挺(在藩鎮任官),趙的祖父是趙敬(營薊涿三州刺史),趙的父親是趙弘殷(留典禁軍),趙匡胤的媽媽是漢族人杜氏。 朱元璋的祖籍在江蘇沛縣,後遷句容。到他祖父、父親時又幾經遷徒,最後才定居安徽鳳陽。朱元璋的世祖名仲八,生有三子,長子名六二、次子名十二、三子名百六,百六是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四五、次子名四九,四九是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生了四個兒子,依次名為初一、初二、初三、初十,初一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有兩個兒子,叫五一、五四,五四(朱世珍)是朱元璋的父親。伯父和父親各生四子,依出生先後排名,朱五一的兒子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五四的兒子叫重四、重六、重七、重八。朱世珍妻陳二娘。 清太宗皇太極的五大後妃都出身於顯赫一時的蒙古博爾濟吉特家族,其中的孝莊文皇後是順治皇帝的生母。 玄燁生母康妃姓佟佳氏,原漢姓為佟。佟國維、佟國綱為玄燁的舅舅,為清重臣,當時號稱“佟半朝”,即半個朝廷的官員出自佟氏家族;其侄隆科多(由名字可見佟氏漢化之深)在康熙晚年更是顯赫一時,以至皇四子生母並非佟氏,但仍稱其為“舅舅”。 清仁宗生母(乾隆帝妃子)漢姓魏,入宮改為魏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5-18 18:55 , Processed in 0.0664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