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3|回復: 1

[趣事趣物] 新疆兵团酝酿造城运动:10年再造8个县级市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8-6 03:23:3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疆兵团酝酿造城运动:10年再造8个县级市

showpic.php2.jpg



showpic.php.jpg


石河子市



兵团经济研究所所长潘新刚说,兵团下辖14个师(1个建设程师,13个农业师),目前,兵团共管理着石河子、五家渠等5个市,而根据兵团的新目标,原则上没有建市的8个农业师,需各建一座县级市。

兵团希望自己的转型会是高起点、高标准的,必须要跨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比较低级的工业化阶段。但在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的路径上,遭遇到了资金和人才缺乏的瓶颈,存在思想偏传统保守,运作市场经验欠缺等问题。


「我有十几尊大炮,有(民兵)炮兵连,你没有吧?!」7月17日,新疆天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庆人对前来石河子的大连重工集团董事长宋甲晶笑着说。年近七旬的郭庆人,是上世纪60年代,10万进疆上海知青的一员。他选择留在了新疆。

新疆天业集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称「兵团」)农八师旗下的一国有企业,郭庆人的这席话,形象点出了兵团劳武结合、屯垦戍边的特性,而他本人在发展企业经济之中还需在工人中组编数百民兵,进行操练,提高军事训练素质,增强应战能力。

新疆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门户,是我国最靠近「三股」势力交会中心和国际「热点」多发地区的省区。兵团正是一支组建于这样一个特殊地方、承担着屯垦戍边职责,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实行「军、政、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从成立到现在,已走过了56年的风雨历程。

如今,兵团,成为了中国最大的国营单位,拥有人口258万,国内任何一家中央企业也无法与之比拟,包括巨无霸的中石油和国家电网。然而,兵团经济却走到了十字路口,正面临着由绿洲农业向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的市场转型。

今年上半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屯城强边」的概念,将支持兵团在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垦区再建几个县级市,构建完善的兵团城市体系,而兵团的目标是:至2020年,城镇化率将从2009年的48%增加到70%。这一梦想被形象地描述成「兵团再造8个石河子的梦想」。


从垦荒到「封犁」:

人定胜天到尊重自然规律

「这是一个新连队,地没有一亩,房没有一间,路没有一条,条件很苦,委屈你们了。但是,我们的双手一定能在这片戈壁上开出良田,建成绿洲。」

兵团成立于1954年,属中国计划单列的副省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双重领导。

1954年7月15日,CCP中央新疆分局和新疆军区提出组建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毛泽东主席指示:「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

历经数十年的创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了从「解放大军」向「建设大军」的角色转换。

对于很多上海人来说,兵团并不陌生,上世纪60年代,就有着10万知青进疆的故事。如今,很多人退休后回到了上海,但有人依旧奋斗在兵团中,郭庆人就是其中之一。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一辆又一辆敞篷大卡车前赴后继,满载着上海知青,行驶十几个昼夜后,停在新疆的戈壁上。

据诸多知青回忆,司机喊「到家了」,1分钟过去了,没人下车,也没声响;5分钟过去了,还是没人下车,没声响;司机一看,整车青年男女,都在面面相觑——荒漠、黄沙,风一吹,牙一咬,满嘴沙沙作响;没路、没房子,人们在沙丘旁的地洞里钻进钻出;他们惊呆了,连下车都不会了……

这就是郭庆人等10万上海知青永远不会忘记的初到新疆时的感受。这缘于,兵团本着「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农牧团场大多设在沙漠周边和边境一线。

今年61岁的姜万富说,当时迎接他们的许连长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喊:「这是一个新连队,地没有一亩,房没有一间,路没有一条,条件很苦,委屈你们了。但是,我们的双手一定能在这片戈壁上开出良田,建成绿洲。眼下住的是『地窝子』,喝的是涝坝水(土坑里的蓄水),将来一定能住上砖房,点上电灯,用上自来水。下车吧,孩子们!」

姜万富说,知青们每天劳动11个半小时,每15天才休息一天,挖土、挑土、开垦荒地。那时,大家相信「人定胜天」,以挖土方、垦荒的数量论英雄,而39岁的奎屯人杨成勇将父母当年开垦的艰辛描述成:「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活。」

就这样,靠着一锄头、一耕犁的开垦,走过56年后,兵团有耕地面积1072.76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6.25千公顷。

半个多世纪以来,兵团因为其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科技水平较高,跻身全国最重要的棉花基地行列。但是,长期以来「以农为主」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以水土开发为特征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模式,严重制约了兵团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构成较大压力。

2009年,兵团发布了禁止水土开发的「四条禁令」,严禁打井开荒,一寸土都不许开荒了,并表示要拿出「壮士断臂、义无反顾的勇气」来执行「四条禁令」。

今年6月,时任兵团政委的聂卫国对外透露:「以农业为主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尽头」。原因有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到了尽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经济承受能力已经到了尽头。他甚至说,以农业为主特别是以打井开荒外延扩大再生产的发展模式,非但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反而会破坏生产力。

从农业到工业:

财政由千万到破亿元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已达260多家,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213亿元。

7月17日,新疆天业与大连重工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在煤化工、循环产业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其间,郭庆人时不时蹦出一句话:「我以前是在兵团种地的。」郭的一席话,说出了其本人乃至兵团由农到工的发展缩影。

站在石河子行政楼上观望,三条南北向的宽上百米、长10余公里的大林带,将生活区与工业区隔离开来。以前,这里原本是一望无际的庄稼地。

50年光阴荏苒,数十万军垦儿女以石河子为中心,以10多个农牧团场和上百个企业为依托,建起了贸工农为一体的实力雄厚的经济联合体。

石河子的一名宣传干事(农业出身)饶有兴趣地建议早报记者登高观望石河子的全景,介绍得最多的是该城的工业前景。他曾指着远方的几座冷却塔说,那便是天业集团的电厂,围绕电厂的是占地近万亩的天业集团循环经济工业园。

如果说天业集团是兵团经济「新型工业化」样本,那么石河子便是中国军垦事业的缩影和兵团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石河子是兵团农八师师部所在地,目前是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对外称「农八师石河子市」,对内称「师市」。

郭庆人告诉早报记者,天业集团的工业产值和利税近年来均占石河子的50%以上,而支撑石河子工业的另一大支柱是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建立于1992年底的开发区已于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成为中国西北最大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近10年来,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企业已达260多家,累计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额213亿元;去年底,完成生产总值60亿元。

一个对比很有趣: 1998年2月丁兴端就任农八师师长、石河子市长时,师市自有资金不足1000万元,而今年上半年,石河子实现融径财政收入11.3亿元,与去年同比增收2.4亿元。

石河子的华丽转身,让兵团看到了「跨越式发展」的希望。2009年6月,题为「大调整」、「大转变」的兵团工业现场会议,特意选在石河子召开,其中一个目的就是现场观摩、学习农八师的成功经验。

会议期间,兵团高层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较,来形容由农到工的必要:天业集团2009年实现增加值25亿元,这个数值已抵得上兵团250万亩耕地创造的增加值。

阅读当时的会议文件,兵团呼唤「新型工业化」的强烈意识跃然纸上。时任兵团政委聂卫国在会议上要求兵团的14个师、175个团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毋庸置疑,兵团决策者期待更多天业集团的出现。

事实上,新一轮中央援疆政策对兵团新型工业化提供了「雪中送炭」的实质性支持。根据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确定的「结对支援」方案,北京等19个省市,分别结对援助自治区12个地(州)市的82个县(市)和新疆兵团12个师。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兵团利用自身产业基础和中央、各地的帮助,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氯碱化工、石油化工等领域,将迅速提升其产业地位。

从屯垦到造城:

8个农业师的建城梦

兵团要夯实屯垦戍边基础,留住人、吸引人,传统的农垦老路已经很难走得通了,必须尽快提升城市化水平。

2009年6月, Wu Gam-Tou总书记赋予了兵团「建设大军、铜墙铁壁、中流砥柱的三大作用」的重要指示。

今年,中央先后召开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与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又给兵团战略转型提供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将支持兵团在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垦区再建几个县级市,构建完善的兵团城市体系。至2020年,兵团的城镇化率将从2009年的48%增加到70%。

在造城方面,兵团是有经验的。1950年,王震将军率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在茫茫戈壁滩上,建起兵团第一座城市石河子市。2000年,石河子市还获评了「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

此外,中央与兵团已经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兵团要提高屯垦戍边能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搭建城市平台,即所谓「屯城强边」。

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说,兵团要夯实屯垦戍边基础,留住人、吸引人,传统的农垦老路已经很难走得通了,必须尽快提升城市化水平,让更多的职工群众能够享受现代文明,使一座座城市成为维稳固边的一个个坚强堡垒。

兵团经济研究所所长潘新刚说,兵团下辖14个师(1个建设工程师,13个农业师),目前,兵团共管理着石河子、五家渠等5个市,根据兵团的新目标,原则上没有建市的8个农业师,需各建一座县级市。

潘新刚称,石河子是军垦建造的第一座城市,其发展规模与建城理念均走在军垦城市的前列,故在新时期造城运动中,石河子市成为了一个典范。

兵团第一城:石河子

1950 年,王震将军率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在戈壁滩上,建起兵团第一座城市石河子市。石河子的造城理念与效果,甚至令一些条件便利的沿海城市汗颜。2000年,石河子市还获评了「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石河子是兵团农八师师部所在地,党政部门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对外称「农八师石河子市」,对内称「师市」。

新疆兵团的明天:抚平旧伤,接轨市场经济

兵团经济研究所所长潘新刚说,兵团发挥戍边、稳边作用的本质不能变,但运行机制必须变,在兵团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是兵团事业振兴的最合理选择。然而,兵团转型面对的困难不止一个。

首先是信心问题。

俗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翻看史料,老军垦们有挥之不去的「恐工症」阴影。上世纪80年代,团场兴起了大办工业的热潮,一些团场在短时间建起了数十家工厂,乡镇企业的发展被列入团场领导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1994 年末,兵团乡镇企业总数接近2万家。但在「八五」期间,兵团发展工业曾经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似乎是一夜之间,团办工业从「春天」一下子走入了「冬天」,不少团场由于办工业,把几十年辛苦积攒的家底全贴了进去,以至于一些团场仍存在「办工业危险」的理论。权威人士曾介绍,这期间新上项目和技改项目大部分垮了,所付「学费」接近120亿元。

据此,一些人坚持认为兵团发展工业「先天不足」,走不通;资金匮乏;没有好项目;远离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运距长、成本高;搞工业是替他人打工;缺乏工业人才等等。

但在兵团决策者看来,兵团经济的落后就是兵团工业的落后。按照规划,兵团经济总量在2020年要占到自治区经济总量的20%。初步测算,自治区2020年的经济总量将达到11000亿元,兵团要占到20%,也就是要达到2200亿元。要完成这个目标,兵团工业必须保持年均增长20%的速度。

不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兵团出现了农转工的拐点:2009年,在工业和建筑业带动下,兵团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35:32:33,调整为33:34:33。二产比重近30年来首次超过一产。潘新刚说要完成2020年兵团工业产值在三产的比例占48%的规划,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做。

其次,兵团需要资源与政策支持。

潘新刚说,兵团面临的困难和机遇同时存在,实现20%有可能,但前提是要有资源与政策支持。在这一点上,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兵团参与自治区的油气、煤炭资源开发。

再次,是能否与市场体制对接的疑虑。

在这点上,潘新刚说,兵团虽是特殊体制,但完壬以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该交给市场,就交给市场。

此外,兵团工商联的一些负责人期待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能打破兵团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僵局,「兵团是一条腿走路,非公有制经济这条腿十分短」。

兵团希望自己的转型会是高起点、高标准的,必须要跨越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比较低级的工业化阶段。但在发展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的路径上,遭遇到了资金和人才缺乏的瓶颈,存在思想偏传统保守、运作市场经验欠缺等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绿洲经济」已不堪兵团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重,「新型工业化」能否承接兵团经济起跑之关键一棒,肩负托起兵团明天的重任?

 樓主| 發表於 2010-8-6 03:24:32 | 顯示全部樓層

新疆库尔勒:羁押戴面纱女子冲击家庭学经

新疆库尔勒市一个月来强行羁押街上戴面纱的妇女,与此同时当地不少家庭式宗教班被以「非法讲经点」排查整治,上百维族民众被罚款甚至行政拘留。
新疆库尔勒市轮台县目前正在进行一波政法部门参与,强制维族妇女摘除面纱的行动,凡在街上被发现头戴面纱者将直接送往教养所收容教育,直到同意摘除,写保证并且缴交一定罚款后才可以回家,否则可被处以行政拘留。

该县阳霞镇派出所一名警员周五向本台记者证实了相关行动:
记者:听说现在戴面纱是要罚款?
警察:嗯。
记者:金额多少?
警察:不太多,主要是警告。
记者:在街上找这些妇女还是在哪儿?
警察:一般都在街上。
记者:是先收容,肯摘面纱才放回家么?
警察:嗯。
记者:收容在哪儿?
警察:教养所。
记者:是不是还可以行政拘留?
警察:嗯
记者:只是你们这儿还是整个县?
警察:整个整个
记者:这个措施最近才有么?
警察:嗯。六月多七月。
记者:什么时候结束?
警察:这我不清楚。

海外维吾尔人权组织维吾尔代表大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引述当地维族消息指,近一个月内轮台县有过百名维族妇女被强制羁押,其中十一人因拒绝摘除面纱被公安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 「掀起一个揭面纱的运动了,有综合办,执法部门参与,轮台县这一个月有一百多个妇女被抢摘面纱,当中十一个因拒绝个政府合作被行政拘留,另外在库尔勒市本身也有32个妇女被抢摘面纱,其中3人被处以长达一周的行政拘留。「

记者问到为什么要强摘面纱,面纱有什么危害时,阳霞镇派出所警员说:「哎,感觉就是人人平等的样子,不能让妇女受那种虐待吧!」

在该县妇联五月底一篇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简介中也提到关于面纱的专项整治,写道:「针对轮台镇,阳霞镇等穿着奇怪妇女较多的乡镇,利用节假日走到街头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和解掉面纱并让她们写出保证书。「鼓励各族妇女移风易俗,真正成为促进我县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推动者。」

强制性的移风易俗会否与宗教自由和民族习惯有所抵触呢?本台记者周五致电轮台县民族宗教局希望了解,作人员迅速挂断了电话:「那你问下别人把,我们不太了解。(但这不算民族事务么?面纱服饰这些?)对,对。「

与此同时据维吾尔代表大会消息,库尔勒市下辖的英下乡阿克东村也有类似强制行动,戴面纱出门成了当地维族妇女心惊肉跳的体验。除此以外,英下乡多个村庄近期还在排查整治所谓「非法讲经点」一周前武装警察冲击了喀拉巴格村的家庭式宗教学习。迪里夏提告诉记者,据统计近期共有60名维族人因此遭罚款或者行政拘留「当时数十人在家庭院子里学习宗教活动,上个礼拜的冲击是在喀拉巴格村。近一个半月三个村中前后最少有六十多维吾尔人因私自在学习伊斯兰教被当局指控为非法讲经点,进行经济处罚,十三个被行政拘留。「

英下派出所所长马刚被指是行动的带队人,本台周五致电该所。

记者:请问马刚所长在么?
警察:他在里头开会呢。
记者:想问一下你们近期的地区排查整治情况,行动结束了么?。
警察:这个不太清楚
记者:最近是不是破获了一些讲经班?
警察:这个我不太知道,他们在里面开会呢。

迪里夏提介绍所谓非法讲经点不过是暑假期间聚集了一些在学校里不被允许学习宗教维吾尔族孩子,而在英下乡七月初还公开焚毁了一批在维族家庭中收缴的宗教书籍以及音像制品。似乎对于当局来说只要是与「我」不一致的,都可称为「奇怪」落后「甚至「非法」。

迪里夏提说:「清查维吾尔妇女是否戴面纱,挨家挨户就有关宗教书音像制品强行收缴..凡是拒绝与政府合作这些宗教的..都是非法。武装闯入维吾尔人家里指控他们在从事非法行为,当地根本没有给儿童,中青年的伊斯兰经学习场所。在当地推行的宗教压制政策已上升到极点了。」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丁小的采访报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3 12:59 , Processed in 0.0618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