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展人多書多,還有志在抽水搶風頭的 o靚模、歌星明星,還有為偶像助威的 fans,要寫意的漫遊書海,找找有甚麼新書好書不是件容易的事。還好找真正的好書不一定要到會展。最近就在一家小型地區書店找到一本看後讓整個人醒了一醒,想了又想的好書。
這本書是榮休經濟學教授郭益耀先生寫的《不可忘記毛澤東──一位香港經濟學家的另類看法》。整本書雖然是一本文集,卻帶出了一個鮮明的主題,那就是毛澤東主政三十年搞的農業集體化及形同戰時共產主義的經濟體制不是多餘的,不是一場劫難,而是中國經濟和平崛起的基礎、老本。郭教授認為,有了這點老本,Dang Siu-Ping的改革開放才能順利展開,中國經濟才能以較佳條件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打造迅速崛起的奇蹟。
正如郭教授所言,這樣的觀點跟香港流行的看法有相當大的差別。近二三十年來,大部份論者都把Dang Siu-Ping在一九七八年啟動的改革開放政策為中國走向富強的起點,認為Dang Siu-Ping的走資路線是對毛澤東經濟路線的全面否定,是一種撥亂反正。若果中國不走這三十年寃枉路,早在五十年代就搞Dang Siu-Ping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也許早已走進強國之林。
只是按郭益耀教授的分析,中國在五十年代是個一窮二白的國家,工農業基礎不比三十年代好,防洪抗旱能力極低,又備受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禁運圍堵,根本無法打進國際市場或爭取外國資金。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毛澤東除了自力更生,除了盡量壓抑農民、工人的消費以提升儲蓄率,增加投資額外,根本沒有第二套辦法可以想。而要有效限制消費,集中資源搞工業包括基礎重工業、國防工業,斯大林式的指令式經濟,計劃經濟是不二法門。
更何況中國的工農業底子比三十年代的蘇聯還要差,技術還要低。若果不透過發動群眾為集團農場、公社無償搞好水利灌溉系統及類似工程,不搞「動員式經濟體制」,中國將難以擺脫「靠天吃飯」的格局,中國將難以解決人民溫飽問題。
郭教授不僅從理論、理念上為毛澤東時代的經濟政策「平反」,他還列舉了大量數據說明毛澤東主政三十年的經濟成績理想,不輸於改革開放時代。以農業為例,糧食生產量在毛時代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二點四一,比七八至○四年即改革開放年代年增長百分之一點六八高。而工業化的增長速度同樣驚人。一九五二年工業僅佔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兩成左右,到一九七八年改革開放前夕工業的比重已佔總體經濟接近一半。這樣的進展不可說不大。
當然,毛式的發展策略也帶來重大的代價,包括政治過度集權,包括農民、工人生活水平長期偏低,包括大躍進、文革的災難。郭教授沒有迴避這些問題及血淚成本,但作為經濟學者,他認為必須尊重現實,不能因此而抹煞、否定那三十年的經濟成績及建設。 也許有不少人會反對及質疑郭益耀教授看法,但中國的崛起已是誰也不能否定的事實。要了解中國的崛起,要說這頭睡獅蘇醒的故事,需要重新檢視既有的看法,需要更多新的說法,需要更多不同的讀書人。郭教授的新書至少讓讀者多添一點歷史視覺,不會隨便把毛澤東與Dang Siu-Ping對立起來!
盧峯
逢周三、六刊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