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22|回復: 0

[文化對對碰] 廣東語系.閩語系.客家語系源流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5-22 06:09: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也談河洛人資訊來源: 清華大學 鄧熾敦(核工 73) 原稿   拜讀校友通訊新 143 期江仁台學長關於河洛源流的文章,對於江學長在研究科學之餘,對歷史亦多有涉獵,甚感佩服。但有一個問題:為何北方漢人移入福建,就成為河洛人,同樣是北方漢人南遷形成的廣府人和客家人,為何不是河洛人呢?   漢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廣的民族,其發展是由北到南的,位於閩粵的漢人又可分為廣東系、客家系及閩海系(又稱福佬系),這些民系的形成,都是北方漢人(河洛人?)不同時期移民南下與當地原住民,即古百越人融合形成的。 古籍曰:〝閩越王無諸及越東海王搖者,其先皆越王勾踐之後也… 〞,〝南方之國越為大,自勾踐六世孫無疆為楚所敗,諸子散處海上〞。其著者:嶺南為南越,東冶(福州)至漳泉為閩越,永嘉為甌越… 。可見浙閩粵之地,自古為百越之地也。   其後北方漢人發生了幾次大遷移。第一次是秦始皇派五十萬大軍平定南越(今廣東)。這五十萬大軍後來沒回北方,與當地越人融合,成為今天廣東人的祖源之一。秦末,南越趁亂宣佈獨立,避開了中原的戰火,延續了近百年偏安的日子。後來到了漢朝,漢帝滅了南越及位於福建的閩越。至此,福建和廣東才真正進入中國的版圖。北方漢人才開始有規模的移入閩粵地區。   第二次是西晉永嘉之亂到五胡亂華期間,北方漢人躲避戰禍,再一波南遷。所謂〝永嘉二年,中州板蕩,衣冠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是也。〞這些人與當地的閩越族融合,成為今天福建人(閩北、閩南)的祖源。這時作為客家人祖源的中原漢人的一支,只到了江淮地區和長江中游,還沒到南方。   在廣東、秦漢時期的駐軍,加上後來移入的漢人與當地的原住民,產生了粵語,而在福建、魏晉時期的北方漢人移民與當地的原住民,即古百越人中的閩越融合,產生了閩語,後來更分化成閩北和閩南語。由於當時北方移民不佔絕對多數,所以雙方在融合過程中,語言互相吸收,也互相淘汰,粵語保留了許多秦漢時期的古漢語,也保留了古百越中南越的古語。而閩語保留了許多魏晉時期的古漢語,也保留了許多古百越中閩越的古語。所以兩種都有很多有音無字的情形。   第三次漢人南遷是在唐朝。自安史之亂至唐末,中原漢人開始第三次大規模遷至閩粵,這時的閩南語已經成熟定型了,與當時的標準─中原漢語有很大的不同,為了與當時的中原漢語接軌,閩南語發展出以唐宋時期北方漢語為基礎構成的閩南語讀書音(文讀音),加上原有之以古越語為底層,和魏晉時期古漢語融合形成的說話音(白讀音),組成一個龐大而複雜的閩南語語音系統(和日語的情形相似)。這是為什麼閩南語有多種聲調,而且很多一字多音,有時卻有音無字的原因。 第四次在南宋(1127-1278)時期,這時黃河流域的漢人遷入長江流域。長江流域的漢人大規模的遷入江西、福建、廣東交界地帶,相對於這個地區的原住民 ─畬族,這次移入的漢人無論在人數、文化及經濟上都佔絕對優勢,使得閩粵贛三角地帶的語言發生徹底的變化。唐宋時期的北方官話成為流行的語言。後來元明時期再沒有大量的北方移民進入。   閩粵贛三角地帶以唐宋時期北方官話為基礎的語言,漸漸與北方漢語分道揚鏢而演化成客家話。而原住民─畬族大部份改操客語,但客語,受到畬族的影響很小。比較起粵語及閩語,客語較像現代北方漢語(即國語),畢竟他們分化才六、七百年,而粵語和閩語的形成都已二千年了。珠江三角洲最富庶,開發最早,當地的廣府人自然視後來到廣東的北方移民及福建移民,稱他們為〝客家〞及〝福佬〞。(廣東人喜歡稱別族為什麼家,如蛋家,什麼佬,如鬼佬等等。)廣東人、客家人、閩南人的祖源都是中原漢人,也可以說都是河洛人。 參考書籍: 1. 百越民族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 閩南話的形成發展(台笠出版社) 3. 客家學導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4. 第二屆國際粵方言研討會論文集(暨南大學出版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談從北方中原漢人移民到閩粵贛邊地區的客家人(資料來源:客家淵源) 唐末至北宋是客家民系演進的關鍵階段,也是閩粵贛邊地區全面邁向漢化的重要歷程。在這一歷史時期,當地的建置已完成大半,而且在土地開發、經濟建設以及文化進步等方面,都取得前所未有的輝煌。造成這一社會現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外地特別是北方移民的大量遷入並在此迅速蔓延。 唐末以前,儘管閩粵贛邊地區都不同程度得到政府經營,並在建置方面贛南有一州七縣、閩西有一州二縣、粵東有二縣(州),但在籍人口僅約30萬。然而,自唐末至北宋,由於北方不斷板蕩而閩贛邊地區相對安寧,因而受難與畏難移民魚貫而入,最終導致這一地區人口的驟增。這種態勢可從眾多姓氏的遷入、在籍人戶的數量以及人口迅速地蔓延等幾方面考察。 (一)羅香林在其權威著作《客家研究導論》與《客家源流考》中,對唐末以前中原移民南遷儘管羅列了十幾個 姓氏的例子,但所舉真正遷達閩粵贛邊地區者僅鍾、賴二氏,並且都只抵贛南而未再往南遷。歷史的真相雖非如此,但羅先生的舉例至少從某個側面反映了唐末以前移民進入閩粵贛邊地區不多。羅香林在舉例唐末至北宋移民遷入贛邊地區時,情況卻不大一樣了,他列舉了17姓族譜資料,其中引文直接言明這一時期遷達閩粵贛邊地區者有劉、孫、廖、羅、鍾、薛、李、吳、沈、溫、蔡、何等12姓。筆者在查考廣東梅州客聯會與梅州市方志辦前幾年合編的《客家姓氏淵源》(第一集)時,也發現類似的現象。儘管該書有囿于梅州本土人氏,編輯時不少從入梅始祖摘起,而且還將不少姓氏遷徙時間漏缺,但結合其中譜序(也多摘錄)並參照有關相應姓氏族譜加以核實,仍可發現該書所編34姓中,除開宗明義第一姓刁氏和第二姓王氏從元代摘起並元相應譜序與族譜可核,而不知他們之前的遷徙情況外,其餘32姓則可查出至少有丘、伍、朱、何、沈、吳、范、湯、郭、曾、楊、劉、葉、纓、魏、羅等16姓是在唐末至北宋遷人閩粵贛邊地區的。這還不包括黎、盧、鍾等在此之前就已遷人閩粵贛邊地區而在唐末至北宋又在當地繼續遷動的姓氏。這種于唐末至北宋眾多姓氏遷人閩粵贛邊地區的事象,除如以上對客家姓氏作總體的抽樣考察外,還可再從具體某個縣市的姓氏遷徙情況進一步得以證實。如江西石城縣政協文史工委編輯的《石城文史資料》第二、三輯中,分別載有《石城姓氏人口考略》與《石城縣主要姓氏來歷》兩文。兩篇文章的作者共調查考察了當地自秦至清末的103個姓氏居民,其中僅南唐(五代時割據朝廷之一)至北宋遷達石城的就有20個左右。這還不包括十幾個在南宋遷人時其來源是在閩西和石城鄰縣的贛南境內的姓氏。具體統計起來,明確說明在北宋及其之前遷人石城縣的姓氏至少有鄭、余、傅、胡、溫、許、賴、廖、杜、嚴、花、楊、鄙、洪、湯、何、金、耽、李、王、畢、龔、熊、高、雷、藍、羅、鄧、朱、巫、劉、曾、陳、黃、邱、魏、吳、唐、姚、湛、崔等百餘姓之多。因此,據以上這些有關材料估計,至北宋居於閩粵贛邊地區的姓氏,大約佔有現今居民姓氏的一半左右。 ( 二)由於眾多姓氏的移民遷入,加上閩粵贛邊地區在唐末至北宋時期相對比較安定,並且又有充分的開發與發展的潛力,因此,當地在這時的人口呈呼搖直上之勢增長。據《太平寰宇記》、《元豐九域志)及《宋史•地理志》所記,閩粵贛邊地區人口在北宋幾個時期的情況呈如下表現:贛南:在北宋太平興國至端拱二年(980-989年),虔州有主戶67810戶,客戶17276戶。元豐年間(1078-1085年),虔州有主戶81621戶,客戶16509戶。該地區于淳化元年(990年)設與州同級之南安軍,轄大庾(今大余)、南康、上猶三縣都屬今贛南地區,它在元豐年間有主戶34024戶,客戶1775戶,崇寧年間(1102-1106年),虔州有人口272432戶,702127人;南安軍有人口37721戶,55582人。閩西:在北宋太平興國至端拱二年,汀洲有主戶19730戶,客戶44277戶;元豐年間(1078-1085),汀洲有主戶66157戶,客戶15297戶。粵東:在北宋梅洲僅領程鄉一縣。唐代的萬川(今大埔)在唐時併入潮州海陽縣,興甯與五華轄於循州,而循州所領三縣中,另一個龍川縣也為純客家縣。因此,為方便起見,在看待北宋粵東人口時,不妨將潮州的三分之一及循州的全剖人口視為粵東客家人口。三州在北宋幾個歷史階段的人口狀況是:太平興國至端拱二年,梅州有主戶1201戶,客戶367;潮州有主戶5831戶,客戶5831戶;循州有主戶6115戶,客戶2224戶。元豐年間,梅州有主戶5824戶,客戶6548戶;潮州有產56912戶,客戶17770戶;循州有主戶25634戶,客戶21558戶。因此,閩粵贛邊地區在北宋幾個時期的人口狀況如表所示:日期片區太平興國至端拱(976-989)年間 元豐(1078-1085)年間 崇甯(1102-1106)年間贛南 虔 州 主戶:67810戶客戶:17276戶 主戶:81621戶客戶:16509戶 戶:272432口:702127 南安軍主戶:34024戶客戶:1775戶 戶:37721口:55282 閩西汀州主戶:19730戶客戶:44277戶 <主戶:66157戶客戶:15297戶 粵東 梅 州 主戶:1210戶客戶:367戶 主戶:5824戶客戶:6548戶 潮 州主戶:5831戶×1/3客戶:5831戶×1/3 主戶:56912戶×1/3客戶:17770戶×1/3 循 州 主戶:6115戶客戶:2224戶主戶:25634戶客戶:21558戶 以上所計人口若以元豐年間統計,閩粵贛邊地區人口已超出30余萬戶。而這時距宋廷南渡(1127年)還有近半個世紀。如果以汀州在元豐年間距太平興國至端拱年間近百年的約30%的人口增長比,和據史學界多以為北宋人口統計不計女丁的觀點,並結合虔州在崇甯年間所計人戶比例綜合粗略統計,那麼,閩粵贛邊地區在北宋滅亡宋朝南渡時,在籍人口不下150萬。 (三)人口的大量增長並取得如此龐大的規模,勢必造成人煙面積的拓展與人口密度的增大。在唐末至北宋,閩粵贛邊地區是有史以來居民移動頻繁空前的時代,這是因為當地的地理環境特點是沒有開闊的平地以滿足大量居民的集中居住,絕大部分點綴于群山與河谷的丁點緩坡或小塊盆地,都只宜居住至多一二百口人家;而貧瘠不易拓墾的山區,每方山水所開發的資源也只能養活一定數量的居民。因此,居住在這裏的人們往往在繁衍了幾代甚至在更短時間內,就不得不分出人員離開剛辟的家園而往別處擇地遷徙。這方面的現象在當地居民的族譜中有眾多的反映,如丘氏七十世于宋初由河南遷至閩西寧化汀州後,七十二世則有人分別徙居粵東程鄉、蕉嶺、平遠等地;何氏則始祖于後唐遷居閩西武平後,兒輩則有人分別徙居閩西長汀和粵東河源、海豐等地,孫輩又有人徙居粵東大埔、興守等地,到曾孫輩又有人移居梅縣。又如《興甯吳氏族譜》記載:吳宣于後晉天福元年(936年)由四川閻州遷江西臨川不久,便攜子吳綸再遷贛南南豐嘉禾驛,後又徙居祝家山;而吳綸次子吳看則徙閩西寧化;有生四子:長吳坎、次吳坤、三吳震、四吳巽,除四子仍居甯化外,長子遷龍岩,次子徙永定,三子居上杭;而吳坤生三子又傳衍閩粵各地…… 這種移民迅速蔓延和拓居的現象,還可以從當時閩粵贛邊地區的政治文化建設為證。譬如,在建置方面,以閩西為例,唐末以前所建一州二縣(長汀和寧化)都在北面靠鄰江西的區域,而唐末以來,所立縣置增了三個,即武平、上杭和清流,並且其位置都己南移。這說明唐末以前屬於荒蕪的閩西南部,已在唐末以來因居民南移而得到開發。在村莊的建設方面也是如此,在唐末以來,閩粵贛邊地區的居民村莊在不斷增加,如贛南寧都在1:5oooo地形圖上標注的自然村4445個。從地名普查成果資料得知,在唐末至宋所建村莊有880多個,占今20%。由此可見,閩粵贛邊地區的居民在唐末至北宋的蔓延和拓展是相當可觀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5-1-22 12:33 , Processed in 0.0710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