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7月16日 廣州巿政協向當局提議,為了適應亞運會的需要,以及將廣州打造成國際都巿,廣州電視台的主要頻道將由廣東話改為普通話播出。
廣東話與亞運會,以及廣東話與國際都巿之間的關係有待考證,我深感憂慮的是,一種語言,乃至一種文化的消亡看起來並不太遙遠。
曾有一段時間,大陸各省巿電視台及電台紛紛推出方言節目,以方言播新聞的電視台、電台亦不在少數。方言沒有令觀眾、聽眾的人數下降,相反,卻令收視率、收聽率節節攀升。由趙本山的弟子們主持的一個地方台的方言綜藝節目便極受歡迎,因為加入了字幕,像我這樣的外地人也看得懂東北人的地道節目。我喜歡方言台,不管那方言好聽與否。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個地方的文化得以流傳、傳播,首先是語言的流傳與傳播。而一個地方的傳統文化及價值體系被合併、吞噬,首先,也表現為地方語言的消亡。
廣州因此爆發出廣東話捍 衞戰,類似情形,早在上海出現過,曾有操普通話的外地人打電話去上海電台投訴聽不懂方言節目,被上海主持人九曲十八彎地要求外地人滾出上海。可見,早已不是一種語言與另一種語言的衝突,而是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的衝突。隨着方言一點一點被吞噬,上海人驚覺越來越多的下一代聽不懂上海話。估計用不了多少年,廣東人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完全聽不懂廣東話……
(高慧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