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969|回復: 3

[其它] 对禅修的常见误解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0-6-9 23:58: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对禅修的常见误解

[url=]正定是否是禅修的必要条件[/url]

是否有必要培育八圣道分里的所有八道分呢?

欲证悟涅槃的禅修者应该记得,在《转fuck卵经》[1]、《大念处经》[2]及其他经里所提到的趣向灭苦之道都是具备八道分的,即从正见至正定。可见只有在具足所有八道分时,禅修者才能达到灭苦的涅槃。

        关于八圣道分当中的正定,佛陀在许多经典里把它诠释为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这种教法称为「殊胜义释」(ukkannha niddesa)或「中灯法」(majjhedapaka)。胜义释列举作为修习观禅根基的最佳定力;中灯法则是指九种定的中间四个,即色界定(rapavacara samadhi)。当佛陀举出四个色界定为正定时,分别处在色界定上下两边的四无色界定与欲界近行定亦已包括在内,所以它真正的意思是指所有九种定。

        可见禅修者必须具备正定,如此才能够修习观禅与证悟涅槃。那些认为不需要修定即能证悟涅槃的人,事实上已经从八圣道分中除去了一个道分,而只剩下七圣道分。每位禅修者应该自己反省,试想只修七圣道分是否能够达到涅槃?

        如果要修戒定慧三学,亦即七清净,禅修者首先需要修「戒清净」(sala visuddhi),进而修「心清净」(citta visuddhi)。《清净道论》(第18章.节1)在为心清净下定义时说:Cittavisuddhi nama saupacara annha samapattiyo.──「心清净是近行(定)及八定。」

        八定(samapatti[3]即是四色禅与四无色禅。因此,为得心清净的禅修者必须致力于获得近行定,或其中一个禅那,或全部的禅那。在获得心清净之后,他可以进修「见清净」(dinnhi visuddhi)。

        《阿毗达摩概要》[4]Abhidhammatthasaigaha)里提到:Lakkhaoa rasa paccupannhana padannhana vasena nama rapapariggaho dinnhivisuddhi nama.──见清净是依特相、作用、现起与近因足处辨识名色。[5]

        《相应部.定经》(Sa§yutta Nikaya, Samadhi Sutta)中提到:Samadhi§ bhikkhave bhavetha, samahito bhikkhave bhikkhu yathabhata§ pajanati, ki¤ca yathabhata§ pajanati, rapassa samudaya¤ca atthaigama¤ca, vedanaya samudaya¤ca atthaigama¤ca, sa¤¤aya samudaya¤ca atthaigama¤ca, saikharana§ samudaya¤ca atthaigama¤ca, vi¤¤aoassa samudaya¤ca atthaigama¤ca.──诸比丘,应修习定。诸比丘,得定之比丘能如实了知。如实了知什么呢?即色集色灭及其因、受集受灭及其因、想集想灭及其因、行集行灭及其因、识集识灭及其因。[6]

        在这部经里,佛陀指示必须培育定才能如实知见:

        一、色、受、想、行、识五蕴,即究竟法。

        二、五蕴集,即无明、爱、取、行与业。

三、五蕴灭,即无明、爱、取、行与业的止息。

        四、五蕴的生灭及它们生灭的因。

        任何想要证悟涅槃之人皆应关注佛陀所说的这一段话,因为它指出了培育定的必要性。如果禅修者依旧不培育定而修观,由于没有定力的缘故,他们:

一、
不能够依据过去、现在与未来三世知见果报法(果报法)如何依因缘法而生,或因缘法之灭如何导致果报法之灭。

二、
不能够看到色聚,或即使能看到色聚,也不能分辨它们,不能破除密集,不能辨识究竟色法。

三、
不能够如实知见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内外五蕴及它们的生灭。

        因此,还不能知见这些的人,他们应该以恭敬心听从佛陀的劝导培育定力。如此,他们将能以三遍知圆满地观照五蕴,直到证悟涅槃。佛陀是如此教导我们灭苦的。




 樓主| 發表於 2010-6-10 00:00:23 | 顯示全部樓層
心清净之刹那定
        有人相信「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a yanika)不需要培育定力,而且只需以「刹那定」(khaoika samadhi)即能直接修习观禅。关于这一点,让我们谈谈有关纯观行者在「心清净」阶段的刹那定,以及止行者(samatha yanika)与纯观行者在修习观禅时的刹那定。

        「止行者」已经证得禅那,所以已经圆满了心清净。若欲圆满「见清净」,他可以进入任何一个禅那(非想非非想处禅除外),而从该禅那出定后,辨识寻、伺等禅支,以及所有与止禅心相应的心所(cetasika),辨识它们每一个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过后,应辨识它们皆有「朝向目标(所缘)」之相,而视它们整体为「名」(nama)。接着应辨别:那些名法所依靠的心所依处色、心所依处色所依靠的四大、其他所造色。他应辨识它们每一个的相、作用、现起与近因。(《清净道论》第18章.节3)

        然而,若止行者不想先分别名法,而想分别色法,他即应依照纯观行者所采用的方法修习。纯观行者修见清净的方法如下:Suddhavipassanayaniko pana ayameva va samathayaniko catudhatu vavannhane vuttanam tesa§ tesa§ dhatupariggaha mukhana§ a¤¤atara va mukhavasena saikhepato va vittharato va catasso dhatuyo parigganhati.──「纯观行者,或上述的止行者,依『四界差别篇』[7]中所述的各种方法,简略地或详尽地辨识四界。」(《清净道论》第18章.节5)

「观禅」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色业处和名业处。这两者也个别称为色摄受(rapa pariggaha)与非色摄受(arapa pariggaha,即名摄受)。《中部注》与《分别论注》[8]中提到:Tattha bhavaga va rapakammannhana§ kathento saikhepa manasikaravasena va vitthara manasikaravasena va catudhatuvavannhana§ kathesi.──「在这两者之中,色业处是指简略地或详尽地分别四界。」(Sammohavinodana para.1218; M. com. 1. p.280)

        上述的指示显示,佛陀教导纯观行者及欲以分别色法为先的止行者先简略地或详尽地修行四界分别观[9]。若禅修者依照佛陀的教法修习,它即会带来最大的利益。

        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nnhana Sutta)里教简略法时说:Puna capara§ bhikkhave bhikkhu imameva kaya§ yatha nhita§ yatha pannhita§ dhatuso paccavekkhati, `atthi imasmi§ kaye pathava dhatu apo dhatu tejo dhatu vayo dhata'ti.──「诸比丘,比丘观察此身无论是处于任何姿势,都只是由诸界组成而已:『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10]

        《清净道论》进一步指示禅修者以智辨识骨、腱、肉与皮每一部分里的四界,以及重复地辨识它们一百次,一千次,或甚至十万次。

        《清净道论》很清楚地提到,属于四十止禅业处之一的四界分别观,是能够达到近行定的禅法,意即必须修此业处达到近行定。《大疏钞》[11]进一步提到:Tasseva§ vayamamanasse na cireneva dhatuppabhedavabhasane pa¤¤apariggahito sabhavadhammarammaoatta appana§ appatto upacaramatto samadhi uppajjati.──「当他如此致力修行时,不久他就获得定。在智的助力之下,他得以照见辨识诸界。此定只是近行定,而非安止定,因为它以自性法(sabhava dhamma)为所缘。」

        该疏钞又说:Samathayanikassa hi upacarappanabheda§ samadhi§ itarassa khaoikasamadhi§ ubhayesampi vimokkhamukhattaya§ vina na kadacipi lokuttaradhigamo sa§bhavati.──「没有近行定与安止定的止行者,或没有刹那定的纯观行者,不会有解脱门(无常、苦及无我的观智),也不可能证悟出世间法。」
        在此,疏钞使用「刹那定」一词来形容纯观行者之定,而《清净道论》则用「近行定」,我们应该理解辞汇上的差异。关于辞汇的使用,疏钞解释说:Upacarasamadhiti ca ruehivasena veditabba§. appanam hi upecca cari samadhi upacarasamadhi appana cettha natthi. Tadisassa pana samadhissa samanalakkhaoataya eva§ vutta§.──「所谓『近行定』者,由惯用义言(单词),应如是理解。行者已近行于安止故,于此并无近行定与安止定,于如是定之『同相性』而作如是言。」[12]
        当《清净道论》说近行定为四界分别观的最高定力时,它只是在做比较或因为类似而用「近行定」一词。只有接近禅那的定力才名为近行定,而由于四界分别观是以自性法为目标,所以是不可能证得禅那的,只能获得定力与近行定相似的刹那定。疏钞作者则认为它应被称为刹那定。
 樓主| 發表於 2010-6-10 00:01:12 | 顯示全部樓層
修观禅时的刹那定
        《清净道论》说禅修者应在修完五种摄受之后才可修习思惟智及更高层次的观智,这五种摄受是:

一、   色摄受(rapa pariggaha)。

二、   非色摄受(arapa pariggaha)。

三、   名色摄受(nama-rapa pariggaha)。

四、   缘摄受(paccaya pariggaha):摄受今生名色的因缘法与果报法。

五、   世摄受(addhana pariggaha):摄受过去世和未来世名色的因缘法与果报法。



观禅的目标是名法、色法、因缘法与果报法,这些法亦名为行法(saikhara dhamma,有为法)。如实知见一切行法为无常、苦及无我的智慧名为观智。因此,欲从「道非道智见清净」开始培育观智的禅修者,应先完成「见清净」与「度疑清净」,因为在上述两个阶段里所辨识的名色法及因果是观禅的目标。如果连观禅的目标都见不到,那又怎么能够修行观禅呢?

        修习观禅时,禅修者必须轮流观照无常、苦、无我三相,一时于内五蕴,一时于外五蕴,一时于色法,一时于名法(《清净道论》第21章.节85-88)。《清净道论》(第20章.节6-7)亦指示在修「思惟智」和「生灭随观智」时,应观照过去、现在与未来十二缘起支的三相。修习观禅时的定力名为刹那定,因为它不像在修习止禅时那样可以持续地专注于一个目标。

        若欲有系统地修习观禅,就必须以近行定或安止定(禅那)做为基础。在此所说的近行定是指修习四界分别观或止禅所获得的定力。只有如上述般修习观禅时的定力才被称为「观刹那定」(vipassana khaoika samadhi)。

        请注意:若禅修者还未能见到色聚或个别名法,不能分别它们,不能辨别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因果,不能观照这一切法的三相,那他的定力不能被称为「观刹那定」。

        再次简要地说明:在培育定力时,纯观行者修习四界分别观而达到的最高定力被称为近行定(这是他的心清净),因为它与止禅的近行定类似的缘故,而疏钞则称它为刹那定。当纯观行者以近行定来修观禅,知见诸行法(有为法)时,其时他的定力名为「观刹那定」;当止行者先培育近行定或安止定作为心清净,在出定后以观智知见诸行法时,其时他的定力亦名为「观刹那定」。

应观所有三相(三法印)
        《清净道论》中提到:某人先观诸行为无常,然而只是观无常是无法解脱的,因为必须也观诸行为苦及无我,所以他观它们为苦与无我(《清净道论》第21章.节88)。这显示只观无常或苦或无我而已是无法证得圣道的;只有在轮流观此三相之后,禅修者才可能达到圣道。
 樓主| 發表於 2010-6-10 00:05:22 | 顯示全部樓層
把堕入有分误为证悟涅槃
        《清净道论》(第4章.节32-33)里提及禅修者在近行定时会有堕入有分的可能性,它提到:「有两种定:即近行定与安止定,心以两种方式得定,即于『近行地』或于『获得地』。在此,心以舍断诸盖而于『近行地』得定,及以诸禅支的显现而于『获得地』得定。这两种定的差别是:在近行时诸禅支不够强固。由于它们不够强固,所以在近行定生起时,心取禅相为目标后再堕入有分,就如同幼孩被人扶起站立而又屡屡跌倒在地。但在安止定时的诸禅支是强而有力且稳固的。由于它们在安止定生起时是强固的,所以心在中止有分流之后,可以作为善速行整夜整日持续不断,就有如强健之人,定坐而起之后,可以整天站着」[13]。

        对于培育近行定或安止定作为修行观禅基础的禅修者,当他的定力已达到足够的程度时,如果他辨识四界就能见到许多极微细的「色聚」(rapa kalapa)。他必须进而依诸色法的相、作用、现起、近因分别每一种色聚里的四界及其所造色。此辨别的智慧即是「色分别智」(rapa pariccheda ¤aoa)。这时候,他已能亲自透彻地以正见知见究竟色法。
        此后,他必须辨别每个生起的识与心所。这些识与心所组合称为「名聚」(nama kalapa)。当他依诸名法的相、作用、现起、近因辨别每一种名聚里的每个名法时,其智慧即是「名分别智」(nama pariccheda ¤aoa)。因此,若禅修者还不能如此辨别色法与名法,他即未证得「名色分别智」(namarapa pariccheda ¤aoa)。

如果禅修者还不能辨别过去与未来的名色法,他是不可能知见是什么过去因引生了今世的名色法,或是什么现在因将会引生什么未来名色法,所以不能说他已证得了「缘摄受智」(paccaya pariggaha ¤aoa)。

        如果禅修者还没有证得这三智,他距离证得真实观智就有如天空距离地面那么地遥远,更别提知见圣道、圣果及涅槃。因此,禅修者应该认真看待《清净道论》里所说的,即修习任何业处至近行定或相等于近行定之禅修者是可能会堕入有分的。如此一再地提示,是因为有些堕入有分的禅修者自称:「我知见无所有」或「所缘(目标)与观照之心都灭尽了」。他们误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涅槃,但事实上他们只是堕入有分而已。由于他们没有能力辨识有分心及其目标,所以他们说:「我知见无所有」或「所缘与观照之心都灭尽了」。

        然而,如果能进一步培育缘摄受智,他们将能晓得那时候还是有有分心的存在,而它们的目标就是前世临死速行心的目标。只是由于有分心太微细及自己还不能辨别名、色与诸因,所以禅修者并不能觉察到它。

        在证悟无为涅槃时心识是不会灭尽的,因为必须有道心或果心缘取无为涅槃为目标。唯一能够暂时中止心识生起的时刻是在「灭尽定」[14](nirodha samapatti)里,而只有拥有四色、四无色禅(八定)的诸阿罗汉与阿那含圣者才能证得灭尽定。所以,某些禅修者所报告的「识已灭尽」或「心已灭尽」是不可能的事,也与证悟涅槃不符合。


--------------------------------------------------------------------------------

[1] 汉译《南传大藏经》十八.「相应部」六(页三一一)。

[2] 汉译《南传大藏经》七.「长部经典」二(页二七五)。

[3] 三编按:samapatti意为「获得;达到;成就」,于此译为「定」,旧译为「等至」。

[4] 叶均把阿耨楼陀尊者所著的Abhidhammatthasaigaha一书译为《摄阿毗达摩义论》,但有许多人误解它为论藏七部论其中之一,故此取该书名原义重译为《阿毗达摩概要》。

[5] 参考那拉达大长老(Ven. Mahathera Narada)原着、烈瓦达达摩长老(Ven. U Rewatadhamma)修订的《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中文版第345页。

[6] 汉译《南传大藏经》十五.「相应部」三(页十七)。

[7] 三编按:「四界差别篇」是指《清净道论》第11章.节27起。

[8] 三编按:即第二部《阿毗达摩论注》,通常都称为《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a)。

[9] 本书第七章详尽地解释了修习四界分别观的方法。

[10] 『汉译南传大藏经』「长部经典」二(七.页二七八)。

[11] 这是指护法Dhammapala阿阇黎着的Paramatthama¤jasa《胜义集》,一般称为《大疏钞》(Mahanaka),有二册。

[12] 编按:此段原文未翻译,今据巴利文补入。

[13] 参考叶均译《清净道论》(繁体版上册.页200;简体版页115-116)。

[14]灭尽定乃是心、心所与心生色法暂时停止的境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16:54 , Processed in 0.06043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