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2|回復: 2

[說粵全傳] 继承精髓,才能打通“广东歌”血脉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6-4-20 03:46: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广东歌”就是用广东方言演绎的粤语流行曲,而不是广东人做的歌,事实上,广东歌绝大多数上是香港人一手炮制的。近日,广东歌硕果仅存的中坚分子李克勤也公开慨叹“广东歌越来越难做了”,从黄金时期的一张卖几万,几十万,到如今只有几千,因为不想眼看着唱片公司做广东歌而死掉,克勤也不得发行8年来的第一张国语专辑,作为救市的一个措施。 这一切,不禁让人反思:广东歌真的快死掉了吗?如果是,其病根在哪里?如果不是,它有什么灵丹妙药可医,能像广东人俗话说的“咸鱼翻生”那样触底反弹,再创辉煌吗?   其实,广东歌衰落的根子不是语言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经济的问题,一个语种的得势,并不单纯在语种本身的优劣,而是语种背后的文化的强弱,经济的盛衰。周聪、许冠杰、顾嘉辉、黄?等大师级人物的出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等巨星的出现,到九十年代初,张学友的一张唱片,在全球只是收版税,就已经够养活一家宝丽金了。而到九十年代中后期,香港经济衰退,香港唱片工业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而市场的低迷自然使得唱片公司更加如履薄冰,不敢求新求变,一味迎合低龄学费者做保险的k歌,因而广东歌陷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恶性循环,歌曲越做越差,唱片越卖越少,听众越来越寡,市场越来越窄。不要说远征并不同宗的海外和大陆市场,就连本土的市场也门可罗雀。而内地的经济在这十多年飞速发展,与香港的差距越来越小,客观上,包括上海人在内的内地人已经不再“崇港”,而粤语文化的封闭性和自我陶醉感,因为经济下滑更凸现其不思进取的一面,作为经济身份象征之一的广东歌,至少在文化上已经从天上回到了大地。   客观地讲,市道低迷并不只是广东歌面临的问题,整个华语乐坛都受到翻版、mp3非法下载、bt交换文件等的冲击,台湾去年最好卖的飞儿和孙燕姿今年都只卖了去年的一半,证明不只广东歌,整个唱片业都在萎缩;但另一方面,彩铃、ivr、3g等无线增值业务的兴起又为音乐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因此,广东歌和国语歌一样,作为最能代表华人思想与情感的流行文化,肯定不会消亡,而是会与时代共进退。应该看到,随着9+2泛珠三角的整合,粤语文化的封闭性将会被打破,而融入更宽广的华语文化。作为一个地方语种,广东话和广东歌必然无法再现辉煌,但作为拥有7000多万人口的特色文化,它在漫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仍然将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关键的是,广东歌这十多年来,能深入民心,传唱一时的经典真的买少见少了。左麟右李和许冠杰、达明一派复出演唱会在文化和经济上的双重成功已经证明:能继承传统精髓,同时与时俱进,与民同乐的音乐还是有市场的。如果广东歌的制造者,唱片公司、歌手、制作人、企划人,能从绝境中悟出真谛,颠覆k歌先行的陈旧模式,以音乐为先,作品为先,听众为先,做出像当年《上海滩》、《沧海一声笑》那样反映时代、传承文化、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广东歌久已阻塞的血脉又何愁不能再度打通,在华语歌坛和华语文化的大家庭中重占显赫之地?
發表於 2006-5-15 00: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Re:继承精髓,才能打通“广东歌”血脉

认同,时势所致。
發表於 2006-5-17 03:50:15 | 顯示全部樓層

Re:继承精髓,才能打通“广东歌”血脉

现在好多手机都有铃声下载, 系一个巨大的市场, 如果粤语歌曲能从中取的一定的份额, 并能对皮弱的粤语歌曲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粵語協會

GMT+8, 2024-12-22 22:43 , Processed in 0.0680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